海上钢琴师音乐赏析
《海上钢琴师》中的钢琴音乐艺术探析

《海上钢琴师》中的钢琴音乐艺术探析《海上钢琴师》是一部由意大利导演朱塞佩·托纳多雷执导的电影,讲述了钢琴师在海上与一个富有的女孩之间展开故事的情感电影。
电影中的钢琴音乐是影片的一大亮点,通过音乐将观众带入了一个浪漫的,充满诗意的世界。
本文将就《海上钢琴师》中的钢琴音乐艺术进行探析。
电影中的钢琴音乐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在影片中,钢琴音乐不仅是背景音乐,更是引导观众情感的关键。
在情感高潮的时刻,音乐通过旋律和节奏的变化,将人物的内心情感展现得淋漓尽致,使得观众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体验到人物的情感变化。
而在悲伤的时刻,音乐则通过悲凉的旋律,将人物内心的痛苦表现得淋漓尽致,使得观众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电影通过音乐的表现力,使得观众更加深刻地体验到了电影所要表达的情感。
电影中的钢琴音乐具有很高的艺术创造力。
音乐在电影中不仅仅是单纯的旋律,更是通过不同的曲调展现了丰富的艺术魅力。
在电影的不同情节中,音乐通过不同的节奏、音色和音乐元素展现了丰富的创作技巧,使得音乐更加具有生命力和创造力。
而且,电影中的音乐还通过与画面的完美结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美感,使得观众对电影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情感得到了更加深刻的印象。
电影中的钢琴音乐具有很高的艺术品味。
在片中,音乐不仅是情感的表达,更是一种艺术的追求。
通过音乐,电影表现了一种雅致的艺术品味,使得观众在欣赏电影的也能够享受到一种高雅的艺术美感。
这种艺术品味来自于音乐的高超技巧和对情感的深刻理解,使得音乐在电影中展现出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
电影《海上钢琴师》中的钢琴音乐是影片的一大亮点,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表现力、创造力和品味。
通过音乐,电影呈现了一个充满诗意和浪漫的世界。
在观赏这部电影时,不仅可以享受到精彩的情节,更能够通过音乐感受到那种纯粹而高尚的艺术美感。
电影《海上钢琴师》中的钢琴音乐可以说是影片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使得整部电影更加完美和丰富。
《海上钢琴师》中的钢琴音乐艺术探析

《海上钢琴师》中的钢琴音乐艺术探析《海上钢琴师》是由意大利导演贾科莫·贝拉塔罗创作并执导的一部电影,在2001年上映后便获得了巨大成功。
该电影以精致的画面和深刻的情感感染了观众,成为了经典文艺电影。
其中最具特色的便是电影中的钢琴音乐,由意大利音乐家埃尼奥·莫里科内(Ennio Morricone)创作。
莫里科内以其细腻的音乐技巧和深邃的音乐情感,在电影中为观众带来了许多动人心弦的音乐作品。
本文将就《海上钢琴师》中的钢琴音乐艺术进行探析,旨在了解这些音乐如何与电影情节相辅相成,为观众营造出独特的情感体验。
莫里科内在电影中借助钢琴音乐将观众带入了一个意境优美的世界。
电影中的钢琴音乐多为柔和的旋律,通过钢琴的优雅演奏给人以抚慰和温馨的感觉。
这些旋律在电影中多次出现,如伊拉在小岛上演奏的《梦中的海岛》、小桥上的表演等等,都给人以宁静和舒适的感觉。
这些音乐旋律在电影情节中既是情感的表达,也是情节的点缀,使得电影更加富有情感,也更加贴近观众的心灵。
莫里科内的钢琴音乐在电影中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成为了影片情感的桥梁。
影片中最为经典的钢琴曲目《海上钢琴师》就是一首动人心弦的曲子,它让主人公更加接近于他内心的欲望和感情,也勾勒出了主人公对音乐的无尽热爱。
电影中还有许多钢琴曲目如《水天一线》、《月光曲》等等,这些音乐作品都将电影与观众的情感连接起来,化为一种共鸣。
在电影中,这些音乐作品的运用使得观众更加容易感受到电影情节中所蕴含的情感,从而加深了对电影的理解和共鸣。
莫里科内的钢琴音乐也在电影中展现了音乐本身的魅力和艺术价值。
电影中的钢琴音乐,无论是旋律的选材还是演奏的技巧都堪称经典,它们不仅能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还可以让人感受到音乐本身所蕴含的魅力。
电影通过钢琴音乐的表现,让观众更加深入地了解了音乐艺术的魅力和价值。
这些曲目如《海上钢琴师》、《天使之城》等等,无一不展现出了音乐的优美和魅力,使得这些音乐不仅成为了电影中的一部分,也成为了独立的音乐艺术作品。
电影音乐世界的又一颠峰之作意大利影片《海上钢琴师》音乐浅析

电影音乐世界的又一颠峰之作意大利影片《海上钢琴师》音乐浅析一、本文概述本文将深入探讨意大利影片《海上钢琴师》的音乐魅力,这部由才华横溢的导演朱塞佩·托纳多雷执导,蒂姆·罗斯、比尔·努恩、梅兰尼·蒂埃里主演的电影,自1998年上映以来,便以其独特的叙事手法和深刻的主题内涵,赢得了全球观众的喜爱。
作为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在《海上钢琴师》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影片赋予了丰富的情感色彩和深远的艺术意境。
本文将通过对影片音乐的分析,解读电影音乐如何与影像相结合,共同塑造出一个令人陶醉的音乐世界。
我们将从电影音乐的创作背景、风格特点、表现手法等方面入手,逐步揭示音乐在影片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它如何与剧情、人物和导演的艺术构思相互呼应,共同构成了一部视听盛宴。
本文还将关注电影音乐对于影片情感表达的作用,分析音乐如何通过旋律、节奏、和声等元素,将角色的内心世界、情感变化以及导演的情感倾向展现得淋漓尽致。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将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电影《海上钢琴师》的音乐魅力,以及音乐在电影艺术中的重要地位。
二、影片音乐概述《海上钢琴师》是一部由意大利导演朱塞佩·托纳多雷执导,以音乐为灵魂、大海为背景的感人至深的电影。
该片通过描绘一位从未踏足陆地的天才钢琴师“1900”的传奇人生,让观众在音乐与画面的交织中感受到生命的深沉与广阔。
影片的音乐部分,无疑是整个作品的一大亮点,它不仅是情感的载体,更是故事叙述的重要元素。
影片的音乐由导演与作曲家埃尼奥·莫里康内共同创作,他们通过精湛的技艺和深邃的情感,将音乐与影片完美融合,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和浪漫情怀的音乐世界。
莫里康内以其独特的音乐风格,将爵士乐、古典乐和民间音乐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为影片赋予了丰富而深刻的音乐内涵。
在影片中,音乐不仅是情感的表达,更是情节的推动。
它时而激昂热烈,如同海浪般汹涌澎湃;时而柔情似水,如同月光般洒落人间。
电影《海上钢琴师》的音乐赏析

电影《海上钢琴师》的音乐赏析电影《海上钢琴师》是意大利著名导演朱塞佩·托纳托雷于1998年拍摄的一部极具影响力的影片;他巧妙地利用大量的钢琴音乐与影片主人公1900的一生结合起来,并通过音乐将1900的内心世界、悲与喜、生与死逐一地加以表述。
而为本片操刀配乐的则是最具风格的意大利作曲家埃尼奥·莫里康内,他将爵士乐用钢琴弹奏,不仅表现出跨界的音乐风格,同时也将洒脱、美妙、节奏明快的音乐呈现了观众;更将1900对人性与信念的追求充分地传递给了观众。
而埃尼奥·莫里康内也凭借该片获取了第五十届金球奖最佳配乐奖,并为世界电影音乐树立了一座新的丰碑。
笔者就以该片剧情为主线,对影片中的音乐作品进行赏析。
一、音乐演绎生命影片伊始,主人公之一的马克斯坐在夜色中的台阶之上,开始了对好友1900的思念;此时,如同绵延不绝的思绪,竖琴在持续的长音之中奏出了电影开篇的序曲;并通过加弱音器的小号由远至近地进行着独奏,继而由中提琴、管弦乐队逐一开始了满怀深情的陈述与思念;从而也进一步衬托出马克斯失落和怅惘的内心世界。
当音乐逐渐向高潮发展时,弗吉尼亚号邮轮则满载着一大批充满美国梦的移民抵达了纽约。
音乐逐渐淡去,马克斯则出现在典当行中,精明的老板面对着这个落魄的小号手,冷漠地给出了6英镑10先令的价格。
马克斯为填饱肚子而被迫接受,并在留恋之中吹响了心爱了小号&&天才导演朱塞佩·托纳托雷则在此时戏剧性地安排了一个巧合留声机中播放着由钢琴演的同一曲首子,曾深深痴迷于此曲的老板流露出深深的好奇之心,而急于向马克斯探听此曲的演奏者。
朱塞佩·托纳托雷通过这个巧合,既避免了平淡的叙述方式,又为马克斯对1900的思念、对如烟往事的回忆予以了一个铺垫;与此同时,如烟往事也一幕幕地被闪回,而戏剧因素也由此将观众带入了1900的世界。
海上钢琴师音乐鉴赏

电影《海上钢琴师》同《和你在一起》一样,主人公都是音乐家,或者说是演奏家。
因此,主人公演奏的音乐,就占据着电影音乐的一大部分。
《海上钢琴师》则是聆听了多首原创钢琴曲,给人另一种美的享受。
当弗吉尼亚号抵达美国时,船上的人眼里满是希望,欢呼声、尖叫声响彻天空,而背景音乐也是宏大的、广阔的,让人心中顿生澎湃之情,侧面反映出当时大家对美国梦的追寻,对美国新生活的期待和向往。
弗吉尼亚号上层阶级的宴会厅里,圆舞曲是那么欢快、流畅,不光是电影里的绅士、淑女,连现实中的人也情不自禁地想随着音乐扭动着身体、旋转,这就是音乐巨大的感染力吧。
小1900第一次弹钢琴的时候,音乐简单、安静,却透着一股悲伤、孤独,感动了船上的乘客,也感动了我。
当1900帮助麦克斯治晕船的时候,松开了固定栓,钢琴在宴会厅里随意地滑动,音乐也是那么自然地流淌着,外面已是狂风骤雨,但是宴会厅却仿佛是一个游乐园,两人伴着快乐的音乐到处玩耍,脸上露出了纯真的笑容。
而我们观众也仿佛是进入了一个奇妙的世界,音乐是奇妙的,故事也是奇妙的,你很难不为这么新奇的情节所动容。
这段音乐是整个电影前半段的写照,基调是快乐的、轻松的。
足以看出,电影音乐是情节的写照,欢快的故事固然是配上愉快的音乐,悲伤的情节固然是配上伤感的音乐,电影情节在音乐的映衬下,感情表达得越淋漓尽致,也更加使观众动容。
之后,杰利来弗吉尼亚号挑战1900的时候,杰利的爵士乐是大众的、流行的,但配以他的姿态、神情,却给人一种孤傲、做作的感觉。
虽然其技艺是那么纯熟、弹奏的乐曲也确实像电影里说的那样“琴声像丝绸般划过身体,手指像蝴蝶那样轻盈”,但是,他的音乐只能让人愉悦,却不能让人感动、内心不能随之泛起涟漪。
而1900的音乐是随性的、不经意间从指间流露出来的,因为他没有想战胜过杰利,也不在意是否声名远扬,所以他的音乐是发自内心的。
这同电影里其他情节中1900弹奏的乐曲一致,正是因为1900处于不同的场合、有着不同的心境,即兴弹奏出的音乐正好表现出了他的内心,就像麦克斯说的那样,弹琴的时候,1900的思绪在神游。
电影《海上钢琴师》音乐赏析

电影《海上钢琴师》音乐赏析电影《海上钢琴师》音乐赏析一、导言电影《海上钢琴师》是由意大利导演朱塞佩·托纳多雷于1998年执导的一部剧情片。
该片改编自作家亚历山大·巴拉吉的同名小说,讲述了一个关于音乐、友谊和爱的故事。
电影中的原声音乐由意大利作曲家埃尼奥·莫里科内创作,成为经典音乐作品之一。
二、电影背景本章节将重点介绍电影的背景设定以及故事情节的发展。
2.1 电影背景设定《海上钢琴师》的故事设定在20世纪初的法国,并在一系列具有历史意义的场景中展开。
例如,电影中描绘了法国沙田大桥的建设过程,这象征着现代城市建设的兴起。
背景设定为观众提供了沉浸式的视觉和情感体验。
2.2 故事情节故事以比斯托利亚的回忆为线索,展示了一个关于音乐家威廉·斯泰尔的传奇经历。
威廉在海上船上通过弹奏钢琴赢得了人们的赞赏,并与同船的人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威廉的音乐才华和对音乐的热情感染了每个人,并成为故事发展的核心。
三、原声音乐赏析本章节将对电影中的原声音乐进行详细的赏析,包括曲目解析和音乐情感表达等方面。
3.1 曲目解析电影《海上钢琴师》的原声音乐包含了多首经典曲目,其中最为著名的是主题曲《想象》。
这首曲子旋律优美动人,充满悲伤和温暖的情感。
此外,还有许多其他配乐曲目,如《沙田大桥的春天》、《告别》等。
3.2 音乐情感表达电影中的原声音乐通过简洁而深情的旋律,表达了丰富的情感。
音乐随着剧情的发展,将观众带入电影的世界。
其中,主题曲《想象》饱含了对爱与友谊的思念与回忆,以及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其他曲目也通过不同的音乐元素传达了各种情感,如悲伤、欢愉和温暖等。
四、附件本文档附带以下附件供参考:1、《海上钢琴师》电影海报图片2、电影原声音乐CD封面3、威廉·斯泰尔的钢琴演奏视频五、法律名词及注释本章节将本文涉及的法律名词,并提供相关注释。
5.1 版权法版权法是保护作品的创作者或拥有者权益的法律规定。
《海上钢琴师》中的钢琴音乐艺术探析

《海上钢琴师》中的钢琴音乐艺术探析电影《海上钢琴师》是一部关于音乐与人生的经典电影,该电影中的钢琴音乐也是影片的灵魂,其中的演奏场景、曲目选择、演奏技巧等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本文从这些方面对《海上钢琴师》中的钢琴音乐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期更深入地理解这部经典电影的艺术魅力。
一、演奏场景《海上钢琴师》中有很多场钢琴演奏的场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主角阿比利奥在海上演奏钢琴的场景。
这些场景不仅展示了钢琴音乐的魅力,更突显了海洋和自然对钢琴音乐所带来的情感和灵感的影响。
比如,在电影开头,随着海浪的涌动,阿比利奥开始弹奏出慷慨激昂的音乐,随后电影的背景音乐也开始逐渐加入,从而将观众带入了电影的情境中。
这样的场景极大程度地加强了观众对电影的身临其境感受,同时也展现出钢琴音乐和自然之间的原始联系和音乐创作的灵感来源。
二、曲目选择《海上钢琴师》中选择的钢琴曲目非常精选,涵盖了古典、摇滚、流行、爵士等多种风格。
这些曲目除了展示钢琴的多样化之外,更突显了电影中人物形象的特点和情感的表达。
例如,电影中的“父亲之死”场景,阿比利奥演奏的是贝多芬的《降E大调第三钢琴协奏曲》,凄美悲伤的旋律和深情的演奏方式让观众体验到了阿比利奥对父亲的无限思念和伤痛。
而当阿比利奥表演摇滚钢琴时,他展现出了他热情、独立、冒险的特点,这也是他在电影中的另一面形象。
这些例子都表明了曲目选择对塑造人物特点和情感表达在影片中的重要性。
三、演奏技巧作为钢琴大师,阿比利奥的演奏技巧极为精湛。
他的演奏风格奔放自如,音乐情感丰富,连续的放大和缩小手掌动作、快速的指尖连阔等手法都使得观众在欣赏钢琴演奏过程中不由地陶醉其中。
在本片中,阿比利奥在钢琴演奏时全神贯注,他的舞台表现、身体语言以及眼神都充满了激情和魅力。
无论是在舞台上还是在船舱中,阿比利奥总是能够将观众的思想和感情完全融入演奏中,他这种强烈的情感流露也成为了电影中的一大亮点。
总之,《海上钢琴师》中的钢琴音乐不仅有着卓越的演奏技巧,更是将音乐和人生、自然完美结合,展现了钢琴音乐的深邃内涵和多面性。
《海上钢琴师》中的钢琴音乐艺术探析

《海上钢琴师》中的钢琴音乐艺术探析【摘要】《海上钢琴师》中的钢琴音乐艺术探析电影《海上钢琴师》中的钢琴音乐扮演着重要角色,不仅是背景音乐,更是情感表达的工具。
钢琴音乐与情感表达息息相关,通过旋律、节奏和音色传达人物内心的喜怒哀乐。
音乐与人物性格的关系也十分紧密,比如主人公通过钢琴演奏展现出勇敢、温柔、执着的特质。
音乐在剧情推进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通过音乐的起伏变化,情节得以推进发展。
音乐风格也对情节产生影响,如快节奏的音乐会带来紧张的氛围,慢板的音乐则能营造出温馨舒适的氛围。
《海上钢琴师》中的钢琴音乐艺术既是情感表达的工具,又是剧情推进的推动力,为整部电影增添了深厚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海上钢琴师》、钢琴音乐、艺术探析、电影、情感表达、人物性格、剧情推进、音乐风格、情节影响1. 引言1.1 《海上钢琴师》中的钢琴音乐艺术探析《海上钢琴师》是一部由意大利导演贝尔纳多·贝托鲁奇执导的电影,讲述了一位神秘的海上钢琴师和一个年轻的钢琴天才之间发生的故事。
电影中的钢琴音乐是整部影片的灵魂,通过音乐的表达,观众不仅能够感受到情感的交流,还可以深入了解人物内心世界。
在这部电影中,钢琴音乐不仅是一种工具,更是一种情感的传递方式。
通过钢琴音乐,我们可以感受到主人公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悲伤、欢乐和孤独都在音符中得到了表达。
钢琴音乐与情感表达是密不可分的,它是主人公内心世界的折射。
音乐还与人物的性格紧密相关。
每个人物在电影中都有独特的音乐主题,这些音乐主题不仅展示了人物的性格特点,还为观众提供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在剧情推进中,音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音乐的节奏、旋律和情绪变化贯穿整个故事,推动着剧情的发展,引导着观众的情感共鸣。
《海上钢琴师》中的钢琴音乐艺术是一种独特而深刻的表达方式,它通过音乐为观众呈现了一个充满情感与故事的精彩世界。
2. 正文2.1 电影中的钢琴音乐《海上钢琴师》是一部以音乐为核心的经典电影,钢琴音乐作为影片的灵魂,深刻地贯穿了整个故事情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上钢琴师》音乐赏析
08车辆工程3班刘坚200830082034 22#
海总是载满了回忆的,无论它是快乐的,希望或不堪回首……
在这部电影里音乐就是这部电影的灵魂,正是那无处不在的音乐完美的展示1900那个诗意自由而又充满奇幻的世界。
当那空灵而玄妙的音乐声在每一个喧嚣或是寂寞的场景深处响起,就仿佛是Tim Roth那纯净安详的目光在尘世间闪烁,仿佛是1900那飞扬而静谧的灵魂在低低地诉说。
《海上钢琴师》处处离不开音乐,正是由于音乐带动着故事的发展。
小孩子无师自通的演奏震惊全船的人,1900也因此开始了他的音乐生涯。
接着在船上初识Max,他用自己的音乐给他缓解晕船的痛苦。
在狂风暴雨中,1900和钢琴随着海浪的颠簸在船上四处滑行,宛如生出双翼,可以自由地飞翔。
你可以想象,一架钢琴在船上滑来滑去,琴师坐在钢琴前望着被自己撞碎的屏风笑得像个孩子,忽远忽近的琴音响起在每一个未知的角落里,灵动的乐声仿佛是风雨中的精灵在纵声欢笑,又好象是来自大海深处的回响,歌咏着曾经的辉煌。
而这一切只是一个大孩子心血来潮的游戏。
1900对这个世界的欣喜和充满诗意的想象在我们每个人心中激起了纵情驰骋的愿望。
不仅如此,1900真的是个音乐天才。
他能用自己的音乐来描述舞会里不同人物的心态,谋杀亲夫的老女人、妓女、偷礼服的3等舱乘客等等。
在他轻巧飞舞的手指下一切都变得充满生命力,那真实的人生场景也变成了一幕幕音乐短剧。
如果说前面那一切只是铺垫的话,那和“爵士乐祖师”Jelly的巅峰对决则无疑是火花四溢的高潮。
1900弹奏的第一首乐曲(“平安夜”)让Jelly感到了羞辱;第二首乐曲(“The Crave”)则是完全照搬Jelly的演奏曲目;第三首(“Enduring Movement”)行云流水般的音符,华丽的演奏技巧,直接震惊了全场观众(假发而不自知的女人、让咖啡溢出的侍者、呆住无法反应的Jelly,以及音符停止时那全场的鸦雀无声)。
但接着剧情突转,从紧张中舒缓过来。
结束了和谢利的比赛,便有唱片公司来找他做专辑。
在这一段剧情中自然而然的引出了整部电影中最重要的一首音乐“柔情似水”(Playing Love)。
在这首歌曲的演奏是我觉得最富有感性的一幕,如果说钢琴“火拼”的情节是一次震撼的汹涌波涛的洗礼。
那这一幕在我看来是一次心灵的自然净化,是一种对于灵魂深处的追寻,那种淡雅看似优美的却透露出“1900”的对于内心的希望,无奈。
欢喜和淡淡的忧愁痛苦的感情交织的复杂心情。
这段剧情的开头是一段看似明快激烈的兴奋与欢快的基调的曲风,手指强烈的痛击琴键。
但看过影片和细细品味词曲的人会发现,此时的钢琴曲是充满了不屑,无奈和少于愤慨,对于心中孤傲的那份气节最后的保留。
这是的“1900”是在操作琴键,他是主体。
孤独的主体。
直到她的出现,那个无名的看似普通的女孩,此时的音调慢慢舒缓。
淡雅,轻柔看似平静但蕴含着激动喜悦和忧愁,慢慢地音调高高的扬起,又慢慢的舒缓,这个女孩如同一滴出晨的露珠,落入平静的池塘般荡起圈圈波纹,此时的琴曲乍然而停,虽然只有瞬间,但这间隙的曲调变换折射出一种真爱的情节,单纯的细致的,优雅的,琴曲的舒缓与情节中1900瞩望女孩的眼神一样,单纯安静。
除了淡雅,我不知道怎么来形如那段情景,两人像是能互相看见般的对视,琴调里蕴含了希望的依靠的感觉,伴随1900那看似呆滞的眼神,他似乎看到了未来,对于爱情或者希望的未来。
音乐体现了1900的感情平静但又波澜。
女孩离去,音乐如失去灵魂似的丧失了感情,慢慢的停止,1900不知道停止了,此时钢琴是主体,他只是附着灵魂的躯体,他的灵魂在琴键里。
最后的一段是失望还是为自己悲哀,我很难揣摩,1900的眼神也随同音乐灵魂的丧失而消失,也许是飞向了那个女孩也许去寻找自己的父亲,或者就留在钢琴里,被自己锁住了,此时音乐不再是乐曲而是悲伤的哭泣,伤感的感觉油然而生,不再是明快的节奏换而言是断点的音节.............
在影片的结尾《柔情似水》再一次响起在只剩下断壁残垣的船舱内,那用全部身心去怜爱、欣赏另一个灵魂的音响,被留声机赋予了特殊的磁性而古老的音色,有了更厚重的感觉。
乐声如丝,流淌在曾经繁华喧嚣的红尘之中,勾起我们对那一段如歌往事的无限追忆与怅惘。
在船即将被炸毁的一瞬,1900将双手悬在空中,好象在默默地演奏着《柔情似水》,然后缓缓地闭上了眼睛,他的脑海中一定充满了温柔的回忆。
此时音乐仿佛从另一个世界中流淌出来,那样的圣洁,近乎恢弘。
随着那轰然一响,我们再一次堕入万劫不复的黑暗中。
在这部电影中音乐不再是配角,而成为了整部电影中最重要的部分。
1900那灵动不带人间烟火气息的音符完美的阐述了1900的一生,正是那清澈的乐曲充实了1900那纯洁的灵魂,放飞了1900那只自由的心灵。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