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三级保养制度
设备三级保养管理制度

设备三级保养管理制度1. 前言设备是企业正常运营的紧要构成部分,设备保养管理是提高生产效能、保障生产质量的关键环节。
为了规范设备的保养工作,确保设备长期稳定运行,提高设备利用率,订立本《设备三级保养管理制度》。
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内全部设备的保养工作,包含生产设备、办公设备以及其他与生产相关的设备。
3. 定义•设备:指企业内使用的各类设备,包含但不限于生产设备、办公设备、检测设备等。
•保养:指对设备进行防备性维护和定期维护的过程,包含日常保养、定期保养和大修保养等。
4. 保养级别划分依据设备的紧要程度和影响程度,将设备的保养划分为三个级别:一级保养、二级保养和三级保养。
1.一级保养:对紧要设备进行的日常巡检和维护保养,由设备操作人员负责。
2.二级保养:对中等紧要设备进行的定期维护保养,由设备维护人员负责。
3.三级保养:对关键设备进行的大修保养,由设备维护和修理人员或专业团队进行。
5. 保养责任与权限划分1.设备操作人员负责执行一级保养工作,包含设备日常巡检、润滑加油等。
2.设备维护人员负责执行二级保养工作,包含设备定期维护、清洁、更换易损件等。
3.设备维护和修理人员或专业团队负责执行三级保养工作,包含设备的大修保养、故障排出等。
6. 保养计划与执行1.每月初由设备保养计划负责人订立当月的设备保养计划,并将计划提交给企业管理负责人审批。
2.一级保养计划由设备操作人员依据设备使用情况和实际需求订立,并每日在指定位置进行记录。
3.二级保养计划由设备维护人员依据设备的使用寿命和厂家建议订立,并每周在指定位置进行记录。
4.三级保养计划由设备维护和修理人员或专业团队依据设备的维护和修理周期和紧要程度订立,并每季度在指定位置进行记录。
5.设备保养计划执行完毕后,要及时将执行情况进行记录,包含保养内容、保养时间、保养人员等,并报告设备保养计划负责人。
7. 保养记录和报告1.设备操作人员、设备维护人员、设备维护和修理人员或专业团队在执行保养任务时,需完成相应的保养记录表,并在规定时间内提交给设备保养计划负责人。
设备三级保养管理制度[1]
![设备三级保养管理制度[1]](https://img.taocdn.com/s3/m/d1db3566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1c.png)
设备三级保养管理制度一、制度目的为了保证企业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订立设备三级保养管理制度。
通过规范设备保养工作流程和责任分工,确保设备保养工作的时效性、精准性和有效性,提高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和牢靠性,降低设备故障率,为企业生产经营供给更好的保障。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全部设备的保养工作,并适用于全部设备运行维护人员。
三、管理标准1. 设备保养等级划分依据设备的紧要程度和运行环境的不同,将设备划分为三个保养等级:•一级保养:对于生产关键设备、安全设备等重点设备,依照更高的保养标准和频率进行保养,每月进行一次维护,并定期进行检修和大修。
•二级保养:对于生产过程中较为关键的设备,依照规定的保养标准和频率进行保养,每季度进行一次维护,并定期进行检修。
•三级保养:对于一般运行的设备,依照常规的保养标准和频率进行保养,每半年进行一次维护,并定期进行检修。
2. 设备保养工作责任分工•设备保养部门负责订立设备保养计划,并监督设备运行维护人员的保养工作;•设备运行维护人员负责执行设备保养计划,定期进行设备保养,并填写设备保养记录;•设备部门负责设备巡检和设备故障的适时处理。
3. 设备保养工作流程设备保养工作的流程如下:•设备保养部门订立设备保养计划,确定保养等级和保养频率;•设备运行维护人员依照保养计划进行设备保养;•设备运行维护人员填写设备保养记录,包括保养日期、保养内容、保养人员等;•设备保养部门进行设备保养结果的评估和分析,对保养工作进行考核。
四、考核标准1. 保养计划执行情况•设备运行维护人员依照保养计划进行设备保养的适时性和精准性;•设备运行维护人员完成设备保养计划的进度和质量。
2. 设备保养记录完整性和精准性•设备运行维护人员填写设备保养记录的适时性和精准性;•设备保养记录的内容是否完整,是否包括设备保养日期、保养内容、保养人员等必要信息。
3. 设备保养结果评估和分析•设备保养部门对设备保养结果的评估和分析;•设备保养结果是否达到预期效果,设备运行是否更加稳定和牢靠。
设备三级保养管理制度

设备三级保养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公司设备的正常运行,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降低设备故障率,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设备,包括生产设备、办公设备、实验设备等。
第三条设备三级保养是指设备的日常保养、一级保养和二级保养。
日常保养由操作人员负责,一级保养由设备维修人员进行,二级保养由专业维修团队进行。
第二章日常保养第四条操作人员应按照设备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第五条操作人员应定期检查设备的运行状况,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或报告上级。
第六条操作人员应按照设备保养手册的要求,定期对设备进行清洁、润滑、调整等工作。
第七条操作人员应填写设备保养记录,记录设备的运行状况和保养情况。
第三章一级保养第八条设备维修人员应定期对设备进行一级保养,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检查设备的电气系统,确保电气线路的安全可靠。
2. 检查设备的机械系统,确保机械部件的灵活可靠。
3. 检查设备的冷却系统,确保冷却系统的正常运行。
4. 检查设备的润滑系统,确保润滑系统的正常运行。
5. 检查设备的防护装置,确保防护装置的安全可靠。
第九条设备维修人员应填写一级保养记录,记录设备的保养情况。
第四章二级保养第十条二级保养是指对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查和维修,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拆卸设备的各个部件,进行清洗、检查、修复或更换。
2. 检查设备的电气系统,进行修复或更换电气元件。
3. 检查设备的机械系统,进行修复或更换机械部件。
4. 检查设备的冷却系统,进行修复或更换冷却部件。
5. 检查设备的润滑系统,进行修复或更换润滑部件。
6. 检查设备的防护装置,进行修复或更换防护部件。
第十一条二级保养应由专业维修团队进行,设备维修人员应配合专业维修团队进行设备的拆卸和安装。
第十二条专业维修团队应填写二级保养记录,记录设备的保养情况。
第五章设备保养的监督与考核第十三条公司应设立设备保养监督小组,负责监督设备的保养情况。
(全面解读)设备三级保养规定

(全面解读)设备三级保养规定全面解读设备三级保养规定设备三级保养是指对设备进行定期维护、检查和保养的工作,旨在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本文将对设备三级保养规定进行全面解读。
1. 保养周期根据设备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制定相应的保养周期。
一般情况下,设备三级保养周期为每年一次,但对于频繁使用或高风险设备,可以缩短保养周期。
2. 保养内容设备三级保养包括以下内容:2.1 清洁和润滑清洁设备的外部和内部部件,去除积尘和污垢。
对于需要润滑的部件,要及时添加适当的润滑剂,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2.2 检查和调整对设备的各项功能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各个部件的正常工作。
如发现异常情况,及时进行调整和修复,以避免设备故障。
2.3 更换易损件对于易损件,如滤网、密封件等,根据使用情况进行定期更换,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3. 保养记录对每次设备三级保养进行详细记录,包括保养日期、保养内容、保养人员等信息。
保养记录应保存至少两年,以备查阅和追踪设备保养情况。
4. 保养责任设备三级保养由专人负责执行,确保保养工作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同时,要建立保养责任制度,明确各个保养环节的责任和任务,确保保养工作的顺利进行。
5. 保养培训为保证保养工作的质量,对保养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和考核,提升其技能和专业水平。
培训内容包括设备保养流程、注意事项等。
6. 法律依据设备三级保养应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确保保养工作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具体法律依据可根据设备所属行业和设备性质进行查询和确认。
以上是对设备三级保养规定的全面解读,通过合理制定保养周期、明确保养内容和责任、建立保养记录和培训体系,可以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和安全性,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设备三级保养制度

设备三级保养制度设备三级保养制度是指企业针对设备设施的维护保养工作,根据设备的特点和使用情况,将设备分级进行保养,并制定相应的保养计划和操作规程。
三级保养制度是企业维护设备设施,保证设备正常运转,提高设备使用寿命和效率的重要管理手段。
一、设备三级保养的意义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长期的磨损和使用寿命的限制,设备的性能和效率会逐渐下降,如果不及时进行维护保养,可能会导致设备故障频发,甚至造成设备的报废。
而设备维护保养的成本相对较低,可以有效降低设备故障率,减少停机维修时间,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因此,制定设备三级保养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二、设备三级保养制度的制定原则1.综合考虑设备的性能、使用寿命和磨损程度,对设备进行分类,划定三个级别:高级保养、中级保养和基础保养。
2.根据设备不同级别的保养要求,制定不同的保养周期和具体操作规程。
3.根据设备的使用情况和运行数据,及时调整保养周期和保养内容,保持保养制度的有效性和适应性。
4.设备三级保养制度的制定要充分参考设备生产商的建议和设备维护保养的最佳实践,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
5.设备三级保养制度要与企业的其他管理制度相衔接,相互支持,形成一个完整的管理体系。
三、设备三级保养的内容和周期1.高级保养:对设备的关键部件和重要系统进行全面检查和维护,包括润滑、清洁、更换易损件等。
高级保养周期为每年一次。
2.中级保养:对设备的常用部件进行检查和维护,包括润滑、紧固、清洁等。
中级保养周期为每季度一次。
3.基础保养:对设备的日常使用部位进行检查和维护,如清洁、润滑、紧固等。
基础保养周期为每月一次或每周一次,视设备使用情况而定。
四、设备三级保养的操作规程1.设备保养计划的制定:根据设备的使用情况和运行数据,制定设备保养计划,包括保养内容、保养周期和责任人等。
2.设备保养记录的填写:对每次设备保养进行详细记录,包括保养日期、保养内容、保养人员和备注等。
三级保养制内容

三级保养制内容
三级保养制内容包括: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一级保养和二级保养。
三级保养制是以操作者为主对设备进行以保为主、保修并重的强制性维修制度。
三级保养制是依靠群众、充分发挥群众的积极性,实行群管群修,专群结合,搞好设备维护保养的有效办法。
(一)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
日常保养由设备操作工人当班进行,认真做到班前、班中和班后事。
(1) 班前四件事
消化图样资料,检查交接班记录。
擦拭设备,按规定润滑加油。
检查手柄位置和手动运转部位是否正确、灵活,安全装置是否可靠。
低速运转检查传动是否正常,润滑、冷却是否畅通。
(2) 班中五注意注意运转声音,设备的温度、压力、液位、电气、液压、气压系统,仪表信号,安全保险是否正常。
(3)班后四件事关闭开关,所有手柄放到零位。
清除铁屑、脏物,擦净设备导轨面和滑动面上的油污,并加油。
清扫工作场地,整理附件、工具。
填写交接班记录和运转台时记录,办理交接班手续。
(4) 电气系统擦拭电动机、蛇皮管表面,检查绝缘、接地,达到完整、清洁、可靠。
(二)一级保养
一级保养是以操作工人为主,维修工人协助,按计划对设备局部拆卸和检查,清洗规定的部位,疏通油路、管道,更换或清洗油线、毛毡、滤油器,调整设备各部位的配合间隙,紧固设备的各个部位。
(三) 二级保养是以维修工人为主,操作工人参加来完成。
二级保养列入设备的检修计划,对设备进行部分解体检查和修理,更换或修复磨损件,清洗、换油、检查修理电气部分,使设备的技术状况全面达到规定设备完好标准的要求。
设备三级保养制度

设备三级保养制度为了加强公司设备管理,减少设备故障发生率,提高设备运转率,特制定设备维护保养制度,望全公司员工共同遵守。
设备三级保养制内容包括: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一级保养和二级保养。
三级保养制是以操作者为主对设备进行以保为主、保修并重的强制性维修保养制度。
三级保养制是依靠员工、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实行群管群修,专群结合,搞好设备维护保养的有效办法。
(一)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有日保养和周保养。
1.日保养日保养是由设备操作工人每班(白班、中班、夜班)必须进行的设备保养工作,其内容包括:清扫、加油、调整、检查润滑、异音、漏油(水)等情况,并认真做到班前四件事、班中五注意和班后四件事。
(1) 班前四件事: 消化图样资料,检查交接班记录。
擦拭设备,按规定润滑加油。
检查手柄位置和手动运转部位是否正确、灵活,安全装置是否可靠。
低速运转检查传动是否正常,润滑、冷却是否畅通。
(2) 班中五注意: 注意运转声音,设备的温度、压力、液位、电气、液压、水压系统,仪表信号,安全保险是否正常。
(3) 班后四件事: 关闭开关,所有手柄放到零位。
清除铁屑、脏物,擦净设备及导轨面和滑动面上的油污,并加油。
清扫工作场地,整理附件、工具。
填写交接班记录和运转台时记录,办理交接班手续。
2.周保养周保养是由设备操作工人在每周星期六进行,保养时间为:车床、钻床、钻孔专机、花键铣床、压机、电炉、空气锤、检测设备等20分钟;外圆磨床、数控车床、淬火机床及中频电源、摆辗机等设备25分钟,并按以下要求做好周保养。
(1) 外观擦净设备导轨、各传动部位及外露部分,清扫工作场地。
达到内外洁净无死角、无锈蚀,周围环境整洁。
(2) 操纵传动检查各部位的技术状况,紧固松动部位,调整配合间隙。
检查互锁、保险装置。
达到传动声音正常、安全可靠。
(3) 液压润滑清洗油线、防尘毡、滤油器,油箱添加油或换油。
检查液压系统,达到油质清洁,油路畅通,无渗漏,无研伤。
设备管理制度三级保养

一、前言为了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维修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特制定本设备管理制度三级保养。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生产设备、辅助设备、动力设备等。
二、三级保养概述三级保养是指对设备进行的定期检查、清洁、润滑、调整和更换易损件等一系列维护保养工作。
三级保养分为日常保养、一级保养和二级保养,具体如下:1. 日常保养:每日对设备进行检查、清洁、润滑等,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 一级保养:每月对设备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清洁、润滑、调整和更换易损件等,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3. 二级保养:每季度对设备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清洁、润滑、调整和更换易损件等,确保设备处于最佳状态。
三、三级保养的具体内容1. 日常保养(1)检查设备外观:检查设备外壳、连接件、传动部件等是否有损伤、松动等现象。
(2)清洁设备:清洁设备表面、传动部件、工作台等,确保设备表面无油污、灰尘等。
(3)润滑:根据设备说明书,对设备的润滑点进行润滑,确保设备运转顺畅。
(4)检查电气系统:检查设备电气系统是否正常,包括电源、电缆、开关、保护装置等。
2. 一级保养(1)检查设备外观:与日常保养相同。
(2)清洁设备:与日常保养相同。
(3)润滑:对设备润滑点进行润滑,更换润滑油脂。
(4)检查传动部件:检查传动带、齿轮、链条等传动部件是否有磨损、松动等现象,必要时进行调整或更换。
(5)检查电气系统:检查电气系统是否正常,包括电源、电缆、开关、保护装置等。
(6)检查液压系统:检查液压系统是否正常,包括液压油、液压元件等。
3. 二级保养(1)检查设备外观:与日常保养和一级保养相同。
(2)清洁设备:与日常保养和一级保养相同。
(3)润滑:对设备润滑点进行润滑,更换润滑油脂。
(4)检查传动部件:与一级保养相同。
(5)检查电气系统:与一级保养相同。
(6)检查液压系统:与一级保养相同。
(7)更换易损件:根据设备使用情况和磨损情况,更换易损件,如轴承、齿轮、链条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备三级保养制度
为了加强公司设备管理,减少设备故障发生率,提高设备运转率,特制定设备维护保养制度,望全公司员工共同遵守。
设备三级保养制内容包括: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一级保养和二级保养。
三级保养制是以操作者为主对设备进行以保为主、保修并重的强制性维修保养制度。
三级保养制是依靠员工、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实行群管群修,专群结合,搞好设备维护保养的有效办法。
(一)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
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有日保养和周保养。
1.日保养
日保养是由设备操作工人每班(白班、中班、夜班)必须进行的设备保养工作,其内容包括:清扫、加油、调整、检查润滑、异音、漏油(水)等情况,并认真做到班前四件事、班中五注意和班后四件事。
(1) 班前四件事: 消化图样资料,检查交接班记录。
擦拭设备,按规定润滑加油。
检查手柄位置和手动运转部位是否正确、灵活,安全装置是否可靠。
低速运转检查传动是否正常,润滑、冷却是否畅通。
(2) 班中五注意: 注意运转声音,设备的温度、压力、液位、电气、液压、水压系统,仪表信号,安全保险是否正常。
(3) 班后四件事: 关闭开关,所有手柄放到零位。
清除铁屑、脏物,擦净设备及导轨面和滑动面上的油污,并加油。
清扫工作场地,整理附件、工具。
填写交接班记录和运转台时记录,办理交接班手续。
2.周保养
周保养是由设备操作工人在每周星期六进行,保养时间为:车床、钻床、钻孔专机、花键铣床、压机、电炉、空气锤、检测设备等20分钟;外圆磨床、数控车床、淬火机床及中频电源、摆辗机等设备25分钟,并按以下要求做好周保养。
(1) 外观擦净设备导轨、各传动部位及外露部分,清扫工作场地。
达到内外洁净无死角、无锈蚀,周围环境整洁。
(2) 操纵传动检查各部位的技术状况,紧固松动部位,调整配合间隙。
检查互锁、保险装置。
达到传动声音正常、安全可靠。
(3) 液压润滑清洗油线、防尘毡、滤油器,油箱添加油或换油。
检查液压系统,达到油质清洁,油路畅通,无渗漏,无研伤。
(4) 电气系统擦拭电动机、蛇皮管表面,检查绝缘、接地,达到完整、清洁、可靠。
(二) 一级保养
一级保养是以操作工人为主,维修工、电工、润滑工参加,检查、清扫、调整各操作机构的零部件,清洗规定的部位,检查油箱油质、油量,疏通油路、管道,更换或清洗油线、毛毡、滤油器,检查调整个仪表和安全装置,调整设备各部位的配合间隙,紧固设备的各个部位,检查油箱油质、油量。
一级保养所用时间为2-4小时,一级保养完成后应做记录。
一级保养的范围应是企业全部在用设备,保养时间安排在每月或节假日。
一级保养的主要目的是减少设备磨损,消除隐患、延长设备使用寿命,为完成到下次一级保养期间的生产任务在设备方面提供保障。
(三) 二级保养
二级保养是以维修工人为主,操作工人参加来完成。
二级保养列入设备的检修计划,对设备进行部分解体检查和修理,更换或修复磨损件,清洗、换油、检查修理电气部分,使设备的技术状况全面达到规定设备完好标准的要求。
二级保养所用时间为1-7天左右。
二级保养完成后,维修工人应详细填写检修记录,由分厂设备管理员和操作者验收,验收单交设备部存档。
二级保养的主要目的是使设备达到完好标准,提高和巩固设备完好率,延长大修周期。
设备修理类别通常有四种:大修、中修、项修和小修。
1、大修是一种对设备整体进行恢复性定期计划修理的方法。
修理时应将设备大部或全部解体,修复基准件,修复或更换磨损的全部零部件,同时检查、修理、调整设备的电气系统,全面消除故障和缺陷,并进行外部喷漆,以恢复设备规定的精度、性能和外观。
2、中修是对设备进行部分解体,修理或更换主要零部件与基准件,或修理使用期限等于或小于修理间隔期的零件。
项修是根据设备实际技术状态,对状态劣化已满足不了工艺要求的设备精度和性能项目,按实际需要进行针对性的修理。
3、项修时一般要进行部分解体,检查、修复或更换磨损失效的零(部)件,必要时对基准件进行局部修理和校正座标,从而恢复所修部分的精度和性能,同时进行外观局部补漆。
其工作量按实情而定。
4、小修是按照设备定期维修规定的内容工日常点检和定期检查中所发现的问题,拆卸有关的零部件,进行检查、调整、修复或更换失效的零件,以恢复设备的正常功能。
(四)设备维护保养检查、奖惩制度
1、设备日保养由分厂设备管理领导组织,有工序班组长、机修工、操作者共同参加检查,可在每天班前、班中、班后检查,并做好记录。
对未进行设备日保养的工序操作者每(台)次罚款5元,对设备日保养做得较好的工序操作者每台奖励5元,月底由分厂汇总报分管领导审批交财务部。
2、设备周保养由设备能源部、生产部、分厂、办公室共同组织,有设备管理员、机修工、电工、班组长检查,并对设备保养情况进行评比,做好记录。
对未进行设备周保养或做得不彻底的工序操作者每(台)次罚款10元,对设备周保养做得较好的工序操作者每台奖励10元,检查小组每周将评比结果报公司交财务部。
3、设备一级保养由公司组织,有设备能源部、品质部、技术部、公司办、分厂、机修工、电工、操作者参加检查评比,并做好记录。
对未进行设备保养或经检查不符合设备保养标准的操作者每台罚款20元,对设备保养做得较好的工序操作者每台奖励20元,检查小组将评比结果报公司交财务部。
对设备二级保养按设备管理程序验收,并填写设备验收报告单,按规定程序审批。
本制度从2009年11月9日起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