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勘察中间资料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36529

陈山油库山北扩建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初步勘察阶段)一、工程概况受中国石化销售有限公司华东分公司的委托,我院对拟建的陈山油库山北扩建工程进行初勘阶段的岩土工程勘察。
本工程由中德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设计,拟建建(构)筑物的勘探点位置图和勘察技术要求由设计单位提供。
拟建建(构)筑物平面特征详见勘探点平面布置图(编号: 1),有关拟建建筑物性质见下表。
拟建建(构)筑物性质一览表表:1依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本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一级,场地和地基等级均为中等复杂程度,综合确定本工程的勘察等级为甲级。
2.勘察执行的主要技术标准、勘察目的、工作方法及完成的工作量2.1勘察执行的主要规范标准本次勘察依据下列规范:《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石油化工建(构)筑物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453-2008)《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岩土工程勘察安全规范》(GB50585-2010);《地基动力特性测试规范》(GB/T 50269-97);浙江省工程建设规范:《岩土工程勘察规范》(DB33/T 1065-2009)《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33/1001-200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浅层地震勘查技术规范》(DZ/T0170-1999)。
2.2勘察目的本次勘察为初步勘察,其目的是为地基基础设计,地基处理和地基施工方案提供初步的岩土工程地质资料,并做出分析评价与建议。
⑴、初步查明建筑物地基压缩层计算深度范围内土层的构成、成因、分布、特征及其物理力学性质。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岩⼟⼯程勘察报告三河县某中学教学楼岩⼟⼯程勘察报告1、前⾔1.1 ⼯程概况国盛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甲⽅)拟在三河县某中学兴建教学楼。
该项⽬由廊坊市××建筑设计院设计,委托我院对其进⾏岩⼟⼯程详细勘察⼯作。
拟建⼯程由主楼组成。
根据国标《岩⼟⼯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岩⼟⼯程重要性等级为⼆级,场地等级为⼆级,地基等级为⼆级,岩⼟⼯程勘察等级为⼄级,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级。
1.2 勘察⽬的及要求根据设计单位提出的“岩⼟⼯程勘察委托书”,本次勘察⽬的及要求如下:1、查明场地和地基的稳定性、地层结构、持⼒层和下卧层的⼯程特性、⼟的应⼒历史和地下⽔条件以及不良地质作⽤等。
2、提供满⾜设计、施⼯所需的岩⼟参数,确定地基承载⼒,预测地基变形性状。
3、提出地基基础、基槽⽀护、⼯程降⽔和地基处理设计与施⼯⽅案的建议。
4、提出对建筑物有影响的不良地质作⽤的防治⽅案建议。
5、对于抗震设计防烈度等于或⼤于6度的场地,进⾏场地与地基的地震效应评价。
6、查明建筑范围内岩⼟层的类型、深度、分布、⼯程特性,分析和评价地基的稳定性、均匀性和承载⼒。
7、对需进⾏沉降计算的建筑物,提供地基变形计算参数,预测建筑物的变性特征。
8、查明埋藏的河道、沟浜、墓⽳、防空洞、孤⽯等对⼯程不利的埋藏物。
9、判定⽔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10、钻孔布置原则上沿建筑物周边和建筑物主要控制线布置,最⼤孔距≤24⽶,当相邻两孔所揭露的持⼒层层⾯⾼差⼤于2⽶或⼟层性质变化较⼤,或存在较多孤⽯分布的情况时,应及时与设计院联系,共商是否适当加密勘查点⽰意。
11、在本⼯程部位应提出抗浮设计⽔位。
12、勘查报告应交由勘察审查所审查。
1.3 勘察依据设计单位提出的“勘探点布置图”及“岩⼟⼯程勘察委托书”;《岩⼟⼯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建筑基槽技术规程》(JGJ120-99);《⼟⼯试验⽅法标准》(GBT/50123-1999);1.4 勘察⼯作量布置及完成情况本次岩⼟⼯程勘察⼯作量是根据建设⽅及设计单位提供的“总平⾯规划图”、“岩⼟⼯程勘察委托书”,结合拟建建筑物规模及对场地岩⼟勘察的初步分析,参照现⾏规程、规范及邻近场地地质资料确定。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一.勘察的目的和任务:(一).查明建筑场地内岩土层的类型、深度、分布及工程特性;(二).查明地下水的埋藏条件、地下水位及其变化幅度;(三).查明不良地质作用的成因、类型、分布范围、发展趋势和危害程度,并提出整治方案和建议;(四).查明埋藏的河道、沟浜、墓穴、防空洞、孤石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五).提供地基土的承载力、地基变形计算参数及设计、施工所需要的岩土技术参数;(六).查明地下水的埋藏条件,判定地下水、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提供场地土的标准冻结深度;(七).确定场地的地震设防烈度,划分场地土类别和建筑场地类别,并对地基土的地震液化进行判定;(八).分析、评价地基的稳定性、均匀性和适宜性,并对地基类型、基础形式、地基处理方案提出建议。
二.拟建工程概况:(一).场地位置拟建场地位于河北辛集经济开发园区,兴业街与工业路交叉口西北侧,新建建筑物位于厂区东南部和西部。
(二).拟建建筑物概况见下表三.勘察方法和勘察工作量(一).勘察依据1.建设方提供的《总平面图》、《项目岩土工程勘察委托单》。
2.本次勘察工作依据的规范《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城乡规划工程地质勘察规范》CJJ57-2012;《岩土工程勘察安全规范》GB50585-2010;《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版);《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建筑工程地质勘探与取样技术规程》JGJ/T87-2012;《河北省建筑地基承载力技术规程》(试行)DB13(J)/T48-2005等。
(二).勘察等级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第3.1.1条至3.1.4条的规定,确定拟建建筑物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场地复杂程度等级为二级,地基复杂程度等级为二级,综合确定本次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
岩土工程勘察 知识点

第一章绪论●岩土工程勘察定义:根据建设工程的要求,查明、分析、评价场地的地质、环境特征和岩土工程条件,编制勘察文件的活动。
●与其他勘查工作的区别: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即其目的是为了满足工程建设的要求,因此所有的勘察工作都应围绕这一目的展开。
●工程地质勘察体制的勘察任务:查明场地或地区的工程地质条件,为规划、设计、施工提供地质资料。
●在实际工程地质勘察工作中,一般只提出勘察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和存在的地质问题,而不涉及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
对于所提供的资料,设计单位如何应用也很少了解和过问,使得勘察工作与设计、施工严重脱节,对工程建设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与工程地质勘察相比,岩土工程勘察任务不仅要正确反映场地和地基的工程地质条件,还应结合工程设计、施工条件进行技术论证和分析评价,提出解决具体岩土工程问题的建议,并服务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因此具有很强的工程针对性。
第四章岩土工程勘察等级、阶段划分及基本要求●岩土工程勘察等级的划分根据:工程重要性、场地复杂程度、地基复杂程度●岩土工程勘察等级划分标准:甲级:在工程重要性、场地复杂程度和地基复杂程度等级中,有一项或多项为一级乙级:除勘察等级为甲级和丙级以外的勘察项目丙级:工程重要性、场地复杂程度和地基复杂程度等级均为三级的注:建筑在岩质地基上的一级工程,当场地复杂程度及地基复杂程度均为三级时,岩土工程勘察等级可定为乙级●岩土工程勘察阶段划分:可行性研究勘察、初步勘察、详细勘察●房屋建筑与构筑物勘察总体要求:①查明场地及地基的稳定性、地层结构、持力层和下卧层的工程特性、土的应力历史和地下水条件以及不良地质作用等;②提供满足设计、施工所需的岩土参数,确定地基承载力,预测地基变形性状;③提出地基基础、基坑支护、工程降水和地基处理设计与施工方案的建议;④提出对建筑物有影响的不良地质作用的防治方案建议;⑤对于抗震设防烈度等于或大于6度的场地,进行场地与地基的地震效应评价。
岩土工程勘察中信息化技术的应用

岩土工程勘察中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岩土工程勘察中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岩土工程勘察中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施工过程中地基的承载力是整个勘察中实时性的一个全面总结,整体岩土勘察工程状况是依据有效的工程设计参数做好合理的规划,对地质的稳定性做出评估做好地质承载力和压缩模量,由此便可以更好的保证整体工程的设计和实施。
在勘察勘察过程中,对于地质的整体控制是需要根据每个不同的工程中所出现的不同地质而进行的更加准确的勘察方法。
一、地质勘察工程的承载力确定施工技术人员在对岩土勘察工作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对于地基的能力勘察设计,主要有三种方法:①荷载实验法;②理论公式化;③规范查表法。
在建筑物的整体实施中对于地基的荷载力的确定是最直接最准确的建筑物工程整体的实施情况。
整体的工程实施再结合工程实践综合确定。
在应用中主要是对土的抗剪强度指标c、值的确定,由于在实际的现场操作过程中,针对现场的取样和工程的检验以及对于承载量的认为因素的控制进行有效的综合性分析,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对工程检验进行有效的保证,许多地方差距的整体控制的表述进行地区经验值分析,可以运用土工试验的数据以及对于工程的施工地基承载力进行分析,保证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
二、压缩模量的确定压缩模量的确定值,在具体工程的实施中有着多种不同的方法,而且在岩土工程勘察工程中对于这些方法的使用也并是不太规范。
施工员在岩土勘察的过程中,总体而言还是需要针对具体工程中出现的粘土性质和标贯基数进行有效的确定,但是所得出来的数据数值也不是完全的明确,有着较大的差异存在,通过模拟间的变换的出来的数据所显的误差依旧是很大的。
不论是低级的荷载力的计算还是对于土质的压缩模量变换的计算都需要具有一定的技术手段为依据。
在岩土工程地质勘察过程中,对于工程的整体施工需要进一步更加充分的利用有效的技术手段进行搜集勘察信息和科学的进行整理,保证工程施工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由于在岩土勘察过程的技术使用,对于所得的参数计算有误不够准确,需要针对工程的整体施工进行有效而全面的控制,在一定的基础上能够做到开销平衡。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应提供以下资料: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应提供以下资料:
1有无影响建筑场地稳定性的不良地质条件及其危害程度(建设场区内在自然条件下,有无滑坡现象,有无断层破碎带,岩洞及土洞的发育程度,出现崩塌及泥石流的可能性,施工过程中因挖填方堆卸载对山坡稳定性的影响)。
2建筑物范围内的地层结构及其均匀性,以及各层土的物理力学性质。
3地下水埋藏情况、类型和水位变化幅度及规律及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地面水,地下水对建筑地基及建筑场地的影响。
4给出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地震基本加速度及设计地震分组数,场地土类型及类别,并对饱和砂土及粉土进行液化判别。
5对可采用的地基基础设计方案进行论证分析,提出经济合理的设计方案建议;提供与设计要求相对应的地基承载力及变形计算参数,并对设计与施工应注意的问题提出建议。
6基坑开挖的边坡稳定计算和支护及挡土墙设计所需的岩土技术参数。
7提供拟建场地的标准冻深及当地标准风荷载,雪荷载。
拟建建筑物(构筑物)基础形式:
1.原矿仓及粉矿仓:钢筋混凝土片筏基础。
2.主厂房及皮带廊柱基础为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
3.生产辅助用房采用毛石基础。
4. 破碎机、球磨机等动力设备基础采用钢筋混凝土基础。
5. 高位水池采用钢筋混凝土片筏基础。
附件1 选矿厂区总平面布置图
附件2 技术设计或施工图设计阶段工程地质勘察任务书
长春黄金设计院
2007年12月。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 B+H B D B岩土工程勘察常用资料摘录12345678 岩土的承载力压缩性指标 (17)9 岩土指标统计精度表 (19)10 原位测试 (20)11 统计方法及野外工作量的布置 (25)12 野外工作量的布置 (26)13场地和地基 (28)14 桩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 (32)15 桩的极限端阻力标准值 (37)GB 50021-20013.1.3条款岩土工程勘察等级标准注;①高寒区是指海拔高度>﹦300m的地区;干旱区是指海拔高度﹤3000m,干燥度指数k ≥1.5的地区;湿润地区是指干燥度指数k﹤1.5的地区;②强透水土层是指碎石土、砾砂、粗砂、中砂和细砂;弱透水层是指粉砂、粉土和粘性土;③含水量ω﹤3%的的土层可视为干燥土层不具有腐蚀条件;④当有地区经验时,环境类型可根据地区经验划分;但同一场地出现两种环境类型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选定。
场地土覆盖层厚度划分标准GB50021——2001规范规定:建筑场地的类别应以土层等效剪切波速和场地覆盖层为准。
甲、乙类建筑应严格执行。
不超过10层且高度不超过30m丙类建筑及丁类建筑可据岩土名称和性状,先划分土的类别,再估计岩土的剪切波速,最终给出建筑场地类别。
岩土层的剪切波速测量:初勘时剪切波速测量钻孔不宜少于3个,应占控制性钻孔的1/3——1/5。
祥勘时单栋建筑剪切波速测量钻孔不宜少于2个,密集的高层建筑群每栋不宜少于1个。
岩土分类GB 50021-2001 表3.3.3 DB42/169-2003 表G.O.8 DB 42/242-2003 表4.1.7粉土的分类DB42/242-2003表4.1.9粉土湿度DB 42/169—2003 4.2.6条款残积土与风化岩的划分土类的夹层互层规定GB 50021-2001 表3.3.8砂的密实度DB42/169-2003 表G.0.4 DB 42/242-2003表粒组划分及各粒组土粒的性质特征抗震设防烈度与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对应关系GB50011—2001 表3.2.2及附录A岩土层剪切波速确定DB42/169—2003表j.0.2 DB42/242—2003表B.0.2利用标贯锤击数平均值确定粉细砂剪切波速DB42/169—2003表j.0.3 DB42/242—2003表B.0.3DB42/169—2003表j.0.5 DB42/242—2003表B.0.5岩土参数的统计分析方面岩土参数的变异性标准三倍标准差法剔除异常数据注:由表可知压缩性、固结系数、标准贯入、无侧限强度以及渗透性等参数其自身变异性本身就高或很高。
简述岩土工程勘察内容

简述岩土工程勘察内容
标题:简述岩土工程勘察内容
一、引言
岩土工程勘察是为满足各类建设工程对地质环境条件的需求,对拟建工程场地及其影响范围内进行的调查研究和评价工作。
其目的是为了获取工程建设所需的各种地质资料,为设计、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二、岩土工程勘察的主要内容
1. 地形地貌勘察:通过实地考察和测量,了解地形地貌特征,包括地势、坡度、沟谷等信息,为后续的地质分析提供基础数据。
2. 地质构造勘察:通过对地层结构、岩石性质、地质构造等方面的勘查,了解地质体的稳定性,评估可能存在的地质灾害风险。
3. 水文地质勘察:主要涉及地下水位、水量、水质以及地下水动态变化等方面,以确保工程安全稳定,并防止地下水对建筑物产生不良影响。
4. 物理力学性质测试:对岩土样品进行物理力学性质测试,如密度、含水率、颗粒级配、抗压强度、压缩性等,以便于确定岩土体的工程性质和承载力。
5. 环境地质勘察:评估场地及周边地区的环境质量,包括土壤污染、地下水污染、地质灾害等问题,为环保设计和治理提供依据。
三、岩土工程勘察的重要性
岩土工程勘察是工程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其结果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设计、施工和使用。
对于地下工程而言,准确的岩土工程勘察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各种地质灾害,保证工程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同时,岩土工程勘察也为环境保护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四、结语
总的来说,岩土工程勘察是一项综合性的地质工作,涵盖了地形地貌、地质构造、水文地质、物理力学性质等多个方面。
只有全面、准确地进行岩土工程勘察,才能为工程建设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保证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寿宁县润成房地产有限公司
岩土工程勘察中间资料
一、场地位置及地形、地貌
拟建场地位于宁德市寿宁县内,拟建场地属剥蚀残山地貌单元。
二、场地地层及其分布情况
根据野外地质钻探揭露结果,拟建场地的岩土层主要为:上部为人工填土,其下为坡残积地层,基底为凝灰熔岩风化层,各岩土体特性自上而下分述如下:
①素填土(Q4ml):褐灰黄、灰褐色,松散,稍湿~湿。
属新近回填土,堆填时间约1年,主要由山地开挖的弃土夹碎石块堆填而成,局部含有块石、碎石等硬杂质,含量约10~30%,分布不均,在堆填过程中未经分层压实,属欠固结土。
②全风化凝灰熔岩(J3n):灰黄褐、浅灰绿等色,坚硬,湿。
岩性为凝灰熔岩,组织结构基本破坏,但尚可辨认,有残余结构强度。
岩芯呈砂土状,岩体极破碎,属极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级,具泡水易软化及崩解的不良特性。
③砂土状强风化凝灰熔岩(J3n):灰黄、灰白夹褐、浅灰绿等色,湿。
岩性为凝灰熔岩,岩石结构大部分破坏,矿物成份显著变化,风化裂隙很发育,长石和云母已风化成次生矿物,散体状构造,岩芯呈砂土状,手捏易散,结构较清晰。
岩体的完整程度为极破碎,岩石的坚硬程度为软岩,岩体的基本质量等级属Ⅴ类。
在本次勘探点位置该层中未见有洞穴、临空面及软弱夹层对工程不利的地质现象。
④碎块状强风化凝灰熔岩(J3n):褐黄、灰白夹褐等色,湿。
岩性为凝灰熔岩,岩石结构大部分破坏,风化裂隙很发育,碎裂状构造,岩芯呈碎块状,随深度加大,芯样渐变为短柱状,锤击声哑,用手可掰断,RQD值为0。
岩体的完整程度为较破碎,岩石的坚硬程度为较软岩,岩体的基本质量等级属Ⅴ类。
在本次勘探点位置该层中未见有洞穴、临空面及软弱夹层等对工程不利的地质现象。
⑤中风化凝灰熔岩(J3n):灰黄、浅灰、暗绿色。
岩性为凝灰岩,岩石结构部
分破坏,沿节理面有次生矿物形成,风化裂隙发育,岩体被切割成岩块,块状构造,岩芯上部呈碎块-短柱状、下部呈长柱状。
根据本次钻探实测RQD值多为21~69之间,属极差的~较差的。
岩体的完整程度属较破碎~较完整,岩石的坚硬程度为较硬岩,岩体的基本质量等级属Ⅳ类。
在本次勘探点位置该层中未见有洞穴、临空面及软弱夹层对工程不利的地质现象。
三、场地的抗震设防烈度
根据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附录A及福建省建设厅下发的闽建设[2002]37号和[2003]10号文件,拟建场地位于宁德市寿宁县,本区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拟建场地类别属于Ⅰ1~Ⅱ类建筑场地,按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第5.1.4条表5.1.4-2划分,设计特征周期为0.25 s ~0.35s。
拟建场地属抗震不利地段,拟建物应避开该地段,当无法避开时应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四、场地水文地质条件
场地地下水类型主要为:①赋存于填土层中上层滞水;②赋存于凝灰熔岩风化岩层中的孔隙~裂隙型弱承压水。
场地地下水排泄方式主要沿含水层由高往低排泄。
⑴、①素填土层中上层滞水主要受大气降水及生活废水的补给,以地面蒸发和渗漏排泄形式,含水性及透水性一般,动态随季节变化影响较大,水量丰富。
⑵、赋存于各凝灰熔岩风化层中的孔隙~裂隙型弱承压水,含水性及透水性一般,水量较小,动态随季节变化较小。
其补给来源主要为相邻场地同一含水层与相邻含水层侧向补给,为弱透水层。
五、各岩土层工程地质性能评价
①素填土:为新近堆填土,未作专门压实处理,呈松散状,属欠固结土,工程地质性能差。
②全风化凝灰熔岩:力学强度较高,工程地质性能较好。
③砂土状强风化凝灰熔岩、④碎块状强风化凝灰熔岩、⑤中风化凝灰熔岩:力学强度高、承载力高,工程地质性能好。
六、基础方案
根据钻探揭露的各岩土层分布特征及工程地质性能,并结合拟建物特点及参照临近经验。
拟建工程建议采用桩基方案,桩型选择适合本场地地层及经济易行的桩基施工,建议采用冲(钻)孔灌注桩(局部⑤中风化凝灰熔岩埋藏较浅处可采用人工挖孔墩),选取⑤中风化凝灰熔岩作为桩端持力层。
七、设计参数(推荐值)
地基基础设计计算参数
岩土名称天然
重度
r
kN/m3
压缩
模量
Es0.1-0.2
MPa
变形
模量
E0
MPa
直剪快剪
承载力
特征值
fak
kPa
冲(钻)孔桩
粘聚力
kPa
内摩
擦角
度
桩的极限
侧阻力标
准值q sik
kpa
桩的极限
端阻力标
准值q pk
kpa
①素填土17.5 5 10
②全风化凝灰熔岩20.5 15.0 35 280 80
③砂土状强风化凝灰熔岩22.0 20.0 70 450 100
④碎块状强风化凝灰熔岩550 120 4500
⑤中风化凝灰熔岩2500 200 12000
最终报告为准;2、桩基参数按行业标准《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行业标准《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福建省标准《建筑地基基础技术规范》(DBJ13-07-2006)及当地经验综合确定;3、采用冲(钻)孔桩,建议采用后注浆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