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关

合集下载

赞美天下第一关的诗句

赞美天下第一关的诗句

以下是一些赞美“天下第一关”的诗句:
1. 风吹草低见牛羊,关山四季凝碧苍。

2. 红砖绿瓦围古邦,天下第一关独揽长风。

3. 九曲黄河护关城,声名远播动中原。

4. 古关飞虹挂宝霞,巍峨壮丽盛华夏。

5. 关山万里尽豪情,天地间独步风云。

6. 登临天下第一关,极目四望,爱国热情油然而生。

7. 山海关,古老长城的起点,你城墙上的矮墙俯视着下面的沧海,地势险要,以二敌百,抱持护卫着都城北京。

8. 你东边临近沧海,地势险峻,相传汉代使节张骞就是从这里乘坐仙槎到过银河;你向西可到达玉门关,是边防重地,必须像秦代名将蒙恬率兵驻防抗击匈奴那样,派重兵防守。

9. 你所处的辽阳地区军情紧急,我会忧心如焚,急欲请缨杀敌报国!
这些诗句都表达了对“天下第一关”的赞美和敬意。

天下第一关的诗句

天下第一关的诗句

关于天下第一关的诗句
天下第一关即山海关,山海关古称榆关、渝关、临渝关、临闾关,关于山海关的诗句如下:
1、《出榆关》宋代:刘著
原文:
羽檄中原满,萍流四海间。

少时过桂岭,壮岁出榆关。

译文:军事文书传到中原,在天下间处世圆滑。

少年时过桂岭,壮年时出榆关。

2、《风流子·出关见桃花》清代:张惠言
原文:
海风吹瘦骨,单衣冷、四月出榆关。

看地尽塞垣,惊沙北走;山侵溟渤,叠障东还。

译文:海风吹着我的痩骨,我衣裳单薄,有些寒冷。

四月初,我离开京都,到了山海关。

望见到处都是关塞的墙垣,飞沙北走;山势向渤海延伸,层峦向东方展开。

3、《塞上曲四首送元美 其一》明代:李攀龙
原文:
燕山寒影落高秋,北折榆关大海流。

马上白云随汉使,不知何处不堪愁。

译文:秋天的燕山晚上寒冷寂静,向北返回榆关看大海。

马上的白云随这汉使到来,不知何处不堪愁。

4、《宿山海关》明代:释函可
原文:
重关犹未度,破衲早生寒。

大海依然险,危峦空自攒。

译文:又来到了山海关,破旧的衣服抵不住寒冷。

大海依然凶险,山峰依然高耸。

5、《出榆关》明代:戚继光
原文:
前驱皆大将,列阵尽元戎。

夜出榆关外,朝看朔漠空。

译文:我们的先锋部队都是大将军,列阵要杀尽敌人。

晚上出到山海关外,早上看到沙漠的天空。

天下第一关——山海关

天下第一关——山海关

小军迷联盟·历史上的重要关隘·●王晓明什么是关隘呢?关隘就是古代在交通要塞修建的城堡。

它的作用可大着呢,既能屯兵把守,抵御敌人入侵,又能对过往客商征收关税,增加国库的收入。

我们国家由于幅员辽阔、地形繁杂,所以有很多关隘。

它们大部分都修建在险要之处,比如函谷关修建在山谷底部,两侧是山崖,道路极为狭窄;雁门关则修建在山岭上,过关的时候要先上山,再下山;剑门关更为险峻,它建在山脉的缺口处,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还有一些关隘修建在平地上,这类关隘多在边境,主要是为了征税,比如玉门关、阳关等。

今天介绍的山海关比较特殊,它既不在山谷险要之处,也不在平原地区,而是巧妙地利用了高山和大海而建成的。

山海关在今天的河北省秦皇岛市,如今是东北连接中原的重要通道。

但在漫长的岁月里,山海关东侧的辽西走廊可不像现在这样是平坦大道,那时候辽西走廊沙石遍地,人烟稀少,若遇上雨季,则泥泞不堪,根本无法通行。

一直到了金代,随着自然条件的好转,辽西走廊才有了更多的行人,成为进入中原的主要道路。

到了明朝初年,名将徐达修建了今天的山海关。

因为它的北面连着角山,南面直通大海,故而得名山海关。

由于在关城的东门上有“天下第一关”的匾额,所以山海关又被称为天下第一关。

不要以为山海关只是一个城池那么简单,它是由关城、长城及诸多城堡组成的,北面的角山、南面的大海都是关城的一部分。

山海关的城墙高大宏伟,它在古代从没被敌人攻陷过,是不是非常了不起呢?遗憾的是,由于战争的破坏和大自然的风吹雨打,山海关受到了非常大的伤害,很多设施都消失了。

万幸的是,长城墙体、关城、东罗城、宁海城等重要地方,经过政府的重新修建,都完整地保留了下来。

山海关的由来努尔哈赤与袁崇焕山海关虽然名气很大,但战事并不多,建成以来一直平安无事。

但是到了明代中后期,东北的女真族出了个努尔哈赤,他经过多年的征战建立了后金政权,并与明朝发生了战争。

由于明朝的腐朽无能,军队先后在萨尔浒、沈阳、辽阳等地被努尔哈赤带领的族人打败,失去了大片领土。

山海关

山海关

山海关(中国)介绍山海关--明太祖朱元璋幽蓟东来第一关,襟连沧海枕青山长城远岫分高下,明月寒潮共往还贡人梯航通异域,天开图画落尘寰老臣巡历瞻形胜,追想高皇创业艰万里长城是世界奇迹山海关是长城的起点,而山海关又有"天下第一关"之称,是中国名胜古迹荟萃风光椅旋气候宜人的历史文化古城和旅游避暑胜地山海关古称榆关,也作渝关,又名临闾关,在秦皇岛市以东10多公里处,山海关的城池,周长约4公里,是一座小城,整个城池与长城相连,以城为关城高14米,厚7米全城有四座主要城门,并有多种古代的防御建筑,是一座防御体系比较完整的城关山海关历史悠久,是古代军事要塞,早在新石器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在这里劳动生息了明朝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中山王徐达奉命修永平界岭等关,在此创建山海关,因其倚山连海,故得名山海关山海关是国内外著名的旅游区,山海关长城汇聚了中国古长城之精华明万里长城的东邵起点老龙头,长城与大海交汇,碧海金沙,天开海岳,气势磅礴,驰名中外的"天下第一关"雄关高耸,素有"京师屏翰辽左咽喉"之称角山长城蜿蜒,烽台险峻风景如画,这里"榆关八景"中的"山寺雨晴,瑞莲捧日"及奇妙的"栖贤佛光",吸引了众多的游客孟姜女庙,演绎着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姜女寻夫的动人故事中国北方最大的天然花岗岩石洞--悬阳洞,奇窟异石,泉水潺潺,宛如世外桃源塞外明珠一燕塞湖,美不胜收以长城为主线形成了"老龙头" "孟姜女庙" "角山" "天下第一关" "长寿山" "燕塞湖"六大风景区,早已全部对中外游客开放,年接待中外游客300多万人次,是中国旅游热点城市之一天下第一关景区以威武雄壮的"天下第一关"为主体,辅以靖边楼临阎楼牧营楼威远堂瓮城,东罗城长城博物馆等长城建筑,向游客展示了中国古典城建风格,表现了山海关这座古代军事要隘"关高城重壁垒森严"之威武气势"天下第一关"是山海关城的东门,又名"镇东楼",系箭楼格式经实测,城台高12米,楼高13.7米,东西宽10米,南北长19.7米分两层,第一层高5.7米,第二层高8米包为清光绪五年1879年王治钩摹重刻,二楼外为民国九年1920年杨宝清钩摹另刻"天下第一关"匾额,长5米多,高1.5米,每个字都1米有余字为楷书,笔力道劲雄厚,与城楼规格浑然一体,堪称古今巨作系明代成化八年1472年进士书法家肖显所书登上"夭下第一关"城楼,南望渤海,烟波浩渺,北眺长城,壁垒森严,大有身临古战场之感,豪气顿生长寿山景区位于山海关城东北10公里处,它东起黄牛山,经后角山又称围春山鹰窝山肖山至燕塞湖东岸,长达6.5公里,总面积为175公顷这里奇峰耸峙,怪石林立,古洞藏幽,清泉涓涓其中包括寿字碑林擎天掌骆驼石莲花石子母龟石等悬阳洞鱼眼洞仙人洞葫芦洞杏仙洞等洞穴长寿河为石河分支,水清见底长城象一条巨龙蜿蜒于群峰众壑之间,增加了山的高峻,谷的险要,明代范志完曾游此山,在悬崖绝壁上刻下了"百二山河"等几个大字长城倒挂三道关长城是山海关附近10大关隘之一第一道关在涧口,依山傍崖,筑以石墙,大有锁口若瓶之势虽大部倾圮,但遗址尚存第二道关雄跨崇山狭谷之间,长城沿山蜿蜒而下,而后又爬山而上,悬崖峭壁,险峻难行,山顶乱石,雄视四方第三道关截谷砌塞,高筑于约50米的悬崖绝壁之上,仅有一石门,可以通行站于关下,举目仰望,三关由低而高,层层向上,越上越险,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长城倒挂于绝壁,如铁链坚扼关隘,形成一幅险要而又壮观的画面悬阳洞又名"长城石窟",它深藏于黄牛山中,为花岗岩岩洞悬阳洞在黄牛山腰,此洞系天然洞穴,高13米,宽14米,进深37米,洞内石壁平滑,绿苔遍布,洞壁上镌有历代游人留下的碑刻:"紫塞桃源" "地海天视","通天幻境","清虚凌空","别有洞天" 等洞内石壁上还塑有释迦牟尼及十八罗汉彩塑像,神态各异主洞内侧有一小洞,拾级而上,洞愈窄,光渐暗,再行则黑不见五指,又行50步,始见光从洞顶射来,仰而视之,但见洞顶有二孔,日光直射洞中,古人称之为" 悬洞窥天",悬阳洞由此得名悬阳洞之奇在于洞中有洞,洞外有洞,洞顶有穴出后洞口,抵山门,门额书"紫阳宫",外写"黄牛山" 走数十级台级,即达关帝庙旧址这里背靠崇山,下临河谷,有两株高30 米粗3米的古松,巍巍挺立,蔚为壮观神医山在黄牛山北悬崖峭壁,目前已在石壁上开凿了巨大的石窟群,被称为"神医石窟" 每个石窟高约10米,宽约4米左右,石窟之中雕有我国古代名医华佗张仲景李时珍等人的石像石门胜景过悬阳洞,沿长寿河岸千回百转,偶遇高山阻挡,疑为绝路踌躇时,忽见山体有缝,遂前往,方知乃人力开山劈路,洞穿其山,人称小石门穿小石门,举目仰望,两壁刀削斧切,蓝天为线,颇为壮观,此景即为"石门一线天" 小石门临谷而凿,对岸是先人留下的石城遗址,隐没于灌木丛中顺坡而下,至谷底右行,不远则是大石门,大石门前,有一池清水,终年满盈,游鱼畅游其中,称为"瑶池",传说为王母娘娘所用池中有一石,薄如刀刃,形似河马对面,有高数百米的瓢山,其上刻有"百二山河"4个大字每逢雨季,数百条山泉从山顶泻下,形成飞瀑燕塞湖位于山海关城西北7.5公里,水域面积4.5 平方公里"燕塞湖"湖面开阔,水质清澈湖内中心有一个岛,名"洞山剑峰" 岛上建小亭,可供游客小憩和欣赏湖光山色坐上游艇沿河道上行,可体会山重水复曲径通幽之妙其河道婉转,湖岸多悬崖峭壁,还有各种象形石,如骆驼峰神女浴日青岭银屏金蟾戏水龟石千秋等,栩栩如生,维妙维肖两岸峭立的悬崖,远处矗起的峰峦,峡谷间兀立的大坝,拥着这一泓碧水三峡之壮,桂林之秀,尽在其中因此,誉为"北国小桂林"九门口长城原名一片石关,位于山海关城东北18 公里处,与辽宁省绥中县交界南接山海关城,西连长城要塞义院口和界岭口,是华北东北相通的咽喉关口之一九门最早修筑于北齐,扩建于明初位于九门河又名九江河北侧的山坡上,这里地势险竣,长城自角山西下,横跨九门河上建跨河长城,下建9座券门涵洞,为防河水冲刷,券洞低层铺设大块板石长城越河上山,内附"一片石"关,城高8.33米,周100米, 设东西二门,西门额曰"京东首关",东门为边城关西北向不远处,有一个圆台,是当时的教军台,高10米, 台中有古松一棵这是军事训练之地,名曰"点将台"或"子母台"鳄鱼湖山海关鳄鱼湖位于山海关老龙头风景名胜区,占地6000平方米,是秦皇岛最有影响的最有吸引力的最受游人喜欢的休闲娱乐景区鳄鱼海狮杂技三套节目全天循环表演游客随到随看,不受时间限制泰国鳄鱼表演:举世文明的泰国鳄鱼表演,惊险刺激,4米长重240公斤的泰国巨鳄,世所罕见南美海狮表演:胖大体肥,聪明可爱的海狮,带给您无尽的乐趣,令您捧腹大笑吴桥杂技表演:久负盛名的吴桥杂技,神奇惊险,令您拍案叫绝角山景区距古城山海关北约3公里,系燕山余脉,是关城北山峦屏障的最高峰,海拔519米其峰为大平顶,平广可坐数百人,有巨石嵯峨,好似龙首戴角,故名角山景点,主要有角山长城敌台角山寺瑞莲捧日角山是万里长城从老龙头起,越山海关,向北跨越的第一座山峰,所以人们又称它为"万里长城第一山"角山长城建于明洪武初年,从山脚旱门关到大平顶共1536延长米城墙大部分就地取材,毛石砌筑,局部为城砖和长条石砌垒,角山长城的高度和宽度,有明显的随山就势特点这里长城高度一般为7 10米,宽度平均4 5米在山势陡峭之处,也有利用山崖砌筑的,可窄到2.7米宽这些墙段,外侧十分险峻,难于进攻内侧又十分低矮,便于登墙作战角山形势险要,角山长城也险峻异常,这里的长城,或低缓蜿蜒,或直入云天,远望如带倒挂山峦,实为壮观古诗云:"自古尽道关城险,天险要隘在角山,长城倒挂高峰上,俯瞰关城在眼前角山敌台位于角山制高点,势雄貌威,敌台建筑呈四棱台形状,整个结构为二层,台顶近正方形台面东西长10.4米,南北长10.2米,总面积49.2平方米顶上有垛口女儿墙了望洞射眼等,内侧凸出1米,并有台阶,可供上下外墙凸出5米,设有箭窗两个,中间宽1.9米,两侧各宽1.8米,券室之间有3道宽1.15米的拱门相通,敌台建筑颇具匠心角山寺位于角山山坳之中,又名栖贤寺栖霞寺因环境清幽,远离尘嚣,即可观景,又可读书,而成为古时关城文人贤士读书讲学之所角山寺建筑,历明清两代修建增补,有观音殿龙神祠东厢房角山精舍清代改建关帝殿桓候祠甘露寺奎星阁文昌宫孚佑宫经别墅等建筑,就地选景,因景建房,错落有致,各具风采碑碣文物,遗存甚多但因年久失修,原寺建筑早已倾圮瑞莲捧日登角山之巅俯视东方日出,是山海关一大奇景志载:"角山顶将晓,俯见海中日出,红云四拥,恍如莲座,日升则座沉关" 清陆开泰诗有句:"万里睛空绚于霞,云含曙色现奇葩飞来太液千重瓣,涌出红盆十丈花",这便是被誉为"瑞莲捧日"的胜景老龙头澄海楼--明.戚继光曾经泽国鲸鲵息更倚边城氛消春入汉关三月雨风吹秦岛五更潮但从使者传封事莫向将军问赐貂故里苍茫看不极松楸何处梦魂遥老龙头位于山海关城南5公里的临海高地上,自身形成半岛伸入渤海之中,是长城入海处,也就是长城的尾点明万历年间,戚继光在这里修筑了高3丈的入海石成,后来石城坍塌,但人们还可以看到浸泡在海水里的巨大花岗岩基石这座呷角高地,海拔25米,依山襟海,长城耸峙海岸优越的地理形势,加上精心建造的军事防御工程,构成了老龙头这座名副其实的海陆军事要塞老龙头是明代长城的东部起点,万里长城从这里入海,也是从这里开始,透迄西去,跨越崇山峻岭,河川沙漠,直奔大西北一登上老龙头,面对波涛汹涌云水苍茫的大海,可以饱览这独有的海上长城雄姿纵目澄海楼,又能欣赏"长城万里跨龙头,纵目凭栏更上楼,大风吹日云奔合,巨浪排空雪怒浮"的壮丽景象孟姜女庙也称"贞女祠" 座落在山海关城东6.5公里望夫石村北小丘陵上该祠始建于宋以前,明代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主事张栋崇祯年间副使范志完民国十七年1928年张作霖三次重修1956年河北省秦皇岛市人民政府拔专款维修,并列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孟姜女庙是一座灰砖青瓦,砖木结构的小庙庙前有108级台阶直通山门庙四周随山就势筑有一道红色围墙,庙宇包括山门钟楼前殿后殿振衣亭等钟楼位于山门右侧,内悬古钟一口,钟体铸有铭文捐助人姓名和八卦图前后殿均为悬山顶三楹四窗前殿内塑孟姜女像,旁塑二童,背包罗伞龛上横匾书,"万古流芳",两旁楹联上款"秦皇安在哉万里长城筑怨",下款"姜女未亡也千秋片石铭贞" 像后有"姜坟雁阵"彩绘壁画东壁有石刻"天下第一关"5个大字,与山海关城匾额规格一致西壁石刻有清代皇帝乾隆嘉庆道光御笔题诗和民国年间镌刻的康熙皇帝题诗以及民国年间军阀政客的题诗殿前廊柱上有一幅对联,上联为"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下联是"浮去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后殿正面山墙原全部为神龛,中间有观音菩萨,盘膝而座于莲花托之上,托下一巨兽--望夫吼东侧有文殊菩萨,坐在莲花上,下为狮子西侧有普贤菩萨,莲座下为白象三兽皆为卧式在这3个神龛内每个菩萨的两侧各塑一童男童女殿内东侧塑韦陀像,身着盔甲,手使降魔杵西则塑李靖像,左手托塔,右手持丈八蛇矛墙上绘壁画"西游记" 可惜均毁于1966年,现已重塑,恢复本来面目殿后有"望夫石",传说为孟姜女登石望夫之处,石上有阴刻"望夫石"3字,为清代山海关通判白辉所题石上有坑似足迹石旁有乾隆皇帝题诗"望夫石"后有多处刻留的小石台和六角亭,名"梳妆台"和"振衣亭" 传说为孟姜女望夫前梳妆整衣的地方1981年在庙外修建栏杆围墙580米,1982年在庙正门东西两侧修建六角形八角形凉亭各1座,均系钢筋混凝土构造,1987年在庙外东西各建硬山顶展览室个,展出有关孟姜女研究方面的资料,孟姜女寻夫故事泥塑像群在"海眼"和西山坡,塑有"姜女铭贞" "姜女送衣"汉台玉石肖像,庄严肃穆,栩栩如生孟姜女苑1993年,山海关区在孟姜女庙后兴建了大型园林式建筑孟姜女苑整个景区由长阶山门钟亭前殿后殿望夫石梳妆台振衣亭海眼姜女苑等景点组成,布局合理,错落有致庙宇四周林木荫郁,掩映着黛砖红瓦,显得格外古朴清幽长阶是通往姜女庙正门的必由之路,青石砌成,随地势而逐渐增高,直达山门长阶共108级,式一字墙硬山顶山门,配上灰色小瓦,玲珑小巧,别具一格悬阳洞在河北秦皇岛市山海关区东北9公里黄牛山脚下这里奇峰突兀,流水漫衍洞上北有人石睥睨群山,南有钟石,宛似空悬洞高14米,宽13米,深37米洞内原建有三层阁楼一座,龛内原供佛像洞后壁中塑释迦牟尼像,旁塑十八罗汉洞侧两壁碑刻题记甚多,除朱洪范诗碑外,还有清雍正午问题记洞内左侧上方又有一洞,其纵深处有一岩穴,洞内有石磴数十级可通山间层门复穴,峡窍盘错,石河流经山下由此入海,是长城三道关旁的一处胜境燕塞湖景区山海关城西北6公里处的石河,是明未李自成起义军奔袭关城吴三桂驻军的渡河地点现在该处建有水库,辟为风景区,因地处燕山崇山峻岭之中山海关要塞之地,故名燕塞湖燕塞湖湖形峡长,由山口伸入山谷,长达45公里,湖水最深处达60米,湖水清澈,山崖泛翠,山水相濡,风景佳丽燕塞湖不仅富有佳山丽水,更有奇石异景,她像一颗琅瑰的明珠镶嵌的古老的长城边洞山剑峰是燕塞湖内的湖心小岛石河两支涧水汇于山前,形成深潭,其上半壁悬崖,青峰峭拔,山腰有一天然石洞,深不可测,常有蛇蟒出没洞窟下绝壁濒临深渊,旁有樵夫小径可通山顶,传说石洞是吕洞宾斗苍龙之地,洞为苍龙钻山撞击而成,剑峰为吕洞宾劈山后留下的宝剑形成的剑形山石由于水库水位升高,大半个山和石洞已被湖水淹没,只剩下一片青翠苍碧的湖心岛和"剑峰"供人们观赏山中月镜在燕塞湖内有一半岛,形如一弯新月,岛下湖水如镜在湖中望岛呈半圆形,山影倒悬,月色幽静形影合一,恰恰构成一个圆形坐上游船,沿河道逆流而上,大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令游人流连忘返驾游艇泛游湖上,可以尽情地游览洞山剑峰神女浴日杏岭银屏华佗采药等胜景鸟语林位于燕塞湖风景区,拥有100余种珍稀鸟类,使人在陶醉于湖光山色的同时,又可与鸟类相亲相近,其乐融融.山海关长城博物馆位于"天下第一关"城楼南200米处,占地面积12000平方米陈列面积124752米全馆分设6个展厅8个展室,附设专题陈列厅和影视厅通过史料文献真贵文物模型照片,集中展示了中国长城史和山海关明长城的历史风貌,是秦皇岛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

天下第一关美句摘抄

天下第一关美句摘抄

天下第一关美句摘抄
1. 天下第一关那雄伟的身姿,就像一个巨人屹立在那里,守护着一方天地!你看,那城墙多厚实啊,仿佛在诉说着历史的沧桑。

例子:“哇,咱到天下第一关啦!你瞧那气势,是不是像个超级英雄在保卫咱们呀!”
2. 天下第一关的美,简直让人惊叹不已!那建筑的精巧,不就像一件绝世珍宝吗?
例子:“哎呀,这天下第一关也太美了吧!就跟那稀世珍宝一样让人移不开眼呀!”
3. 这里的一砖一瓦都透着历史的韵味,天下第一关可不就是一本活的史书嘛!
例子:“摸着这些砖,感觉就像在读一本厚厚的史书,天下第一关真厉害!”
4. 站在天下第一关下,那种震撼,就如同汹涌的海浪冲击着你的心灵!
例子:“哇塞,站这儿我心都被震到啦,跟那海浪拍过来似的!”
5. 天下第一关的壮丽景色,那是任何地方都无法比拟的呀!
例子:“别的地儿能有这天下第一关这么壮观吗?肯定没有呀!”
6. 那高耸的城楼,难道不像一座巍峨的山峰吗?天下第一关就是这么霸气!
例子:“看那城楼,跟山峰似的,天下第一关可太霸气啦!”
7. 天下第一关的美,是独一无二的,就像夜空中最亮的星!
例子:“这天下第一关的美独一无二呀,就像那夜空中最亮的星星一样耀眼!”
8. 走进天下第一关,仿佛进入了一个神秘的世界,多奇妙啊!
例子:“哎呀,走进来感觉像到了个神秘世界一样,真奇妙啊天下第一关!”
9. 天下第一关的威严,好似一位严肃的将军,让人敬畏!
例子:“看这威严的架势,跟个严肃将军似的,天下第一关真让人敬畏!”
10. 这天下第一关,真是怎么夸赞都不为过啊!
例子:“真的,这天下第一关,怎么夸都嫌不够呢!”
我的观点结论:天下第一关的美和独特魅力是毋庸置疑的,它是历史与文化的瑰宝,值得我们每个人去欣赏和感受。

天下第一关景区景点的简介

天下第一关景区景点的简介

天下第一关景区景点的简介
天下第一关景区位于中国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区,是一座著名的历史文化名胜区。

它得名于中国古代兵书《孙子兵法》中的名句“兵贵神速,故能以一击十”。

景区以其独特的历史价值和壮丽的自然风光而闻名于世。

天下第一关景区包含了多个主要景点,其中最著名的是天下第一关城门。

这座城门是明代万里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防御系统中的要塞之一。

它高大而雄伟,以石砌而成,展现出中国古代建筑的精湛工艺和雄伟气势。

站在城门上俯瞰,可以看到壮观的山河美景,给人一种宏伟而壮丽的感觉。

此外,景区内还有许多其他的景点值得游览。

其中包括天下第一关博物馆,展示了关城的历史演变和文化内涵。

还有景区内的天下第一关古村落,这里保留着传统的农村风貌,游客可以感受到古代生活的氛围。

此外,景区还有一些自然风光如山脉、湖泊和森林等,供游客进行徒步和观光。

天下第一关景区不仅仅是一个旅游景点,更是一座重要的历史文化遗址。

它承载着中国古代文明的记忆,并向游客展示了古代军事防御的壮丽景象。

无论是对历史感兴趣的游客,还是喜欢自然风光的人们,都可以在天下第一关景区找到令人满意的体验。

山海关市简介

山海关市简介

山海关市简介
山海关,位于河北省东北部,是一座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素有“天下第一关”之称。

山海关是长城最早的关隘,中国十大名关之一。

它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东北方向,与辽东半岛隔海相望。

山海关地势险要,是古代“万里长城第一关”、“天下第一雄关”、“长城博物馆”。

它与河北秦皇岛的老龙头、天津
的大沽口、北京的居庸关齐名。

山海关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据《山海关志》记载,早在周朝时期这里就已是重要的军事要塞,汉高祖六年(前201年)
设县治于此,原名关沟。

西汉元鼎四年(前113年)更名为
“海关县”;东晋时曾为幽州治所,后改为临榆县;隋大业元年(605年)改为临榆县;明成化元年(1465年)改为山海关县。

1984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恢复县级建制,仍称“山海关县”。

山海关境内的主要景点有:天下第一关、老龙头、天下第一关等。

山海关有“天下第一关”之称,这里素有“天下第一关”之称,是万里长城向东的第一座重要关隘。

—— 1 —1 —。

山海关

山海关

山海关山海关,又称“榆关”,以古渝水而得名,位于河北省最东部与辽宁省接壤处,秦皇岛市山海关区境内。

1644年5月27日(农历四月廿二),清军至山海关,吴三桂开关出迎,大军入关。

在1990年以前被认为是明长城的东端起点,素有“天下第一关”之称,与万里之外的“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遥相呼应,闻名天下。

,已于1961年,万里长城—山海关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山海关是秦皇岛市的一个辖区,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东北15公里。

明长城的东北关隘之一,境内长城26公里。

山海关的城池,周长约4公里,是一座小城,整个城池与长城相连,以城为关。

城高14米,厚7米。

全城有四座主要城门,并有多种古代的防御建筑,是一座防御体系比较完整的城关,有“天下第一关”之称。

以威武雄壮的“天下第一关”箭楼为主体,辅以靖边楼。

临闾楼。

牧营楼、威远堂、瓮城,东罗城、长城博物馆等长城建筑,向游客展示了中国古代城防建筑风格。

山海关是一座文化古城,明代城墙建筑基本完好,主要街道和小巷,大部保留原样,特别是保存众多的仍有一批四合院民居使得古城更加典雅古朴。

使古城最为增色的是关城东门。

天下第一关城楼,耸立长城之上,雄视四野。

登上城楼二楼,可俯视山海关城全貌及关外的原野。

北望,遥见角山长城的雄姿;南边的大海也朦胧可见。

天下第一关城楼南北,还有靖边楼、牧营楼和临闾楼等建筑。

漫步在万里长城之上,会使你感受到我们祖先的伟大和炎黄子孙的非凡智慧。

山海关城楼“天下第一关”匾额真匾,在日本侵华时被抢运到日本,现在的匾额是后来仿制的老龙头位于秦皇岛市山海关区城南5千米处,是明代万里长城的东部起点,也是万里长城唯一集山、海、关、城于一体的海陆军事防御体系。

在600余年的变迁中,老龙头书写了一部历尽沧桑的历史,为爱国主义提供了良好的教材。

老龙头距山海关4公里。

明朝时的长城东起老龙头,西至嘉峪关,全长12700里,横跨崇山峻岭,蜿蜒发一条巨龙入渤海,故长城之首称"老龙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家都知道在我们中国历史上有三个修建长城的主要时期,秦朝、汉朝、以及明朝。

今天我们参观的长城是一段明长城,它是由明朝的开国大将徐达将军于明洪武十四年也就是公元1381年修建的山海关古城。

山海关,顾名思义,他北依燕山,南临渤海。

徐达将军以其独到的军事家眼光在山海之间建关设卫,成就了山海关的重要军事作用。

在中国历史上山海光是一套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

素有“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之美称。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大家有时说“闯关东",这关字其实就特指山海关。

可以说山海光被誉为天下第一关名副其实,它是明长城东部防御体系中最重要的一座城池,也是华北通东北的要冲。

现在就请大家随我一直走不回头,体验一下闯关东的豪情吧!
现在我们站的地方是天下第一关广场。

我们眼前这座雄伟的城楼是山海关东门的城楼。

大家观察一下看看这座城是不是北高南低?因为我们的山海关是依山势而建,北面燕山地势高,从而向海延伸,山海关就像龙一样盘旋在山海间。

城上这座楼叫做箭楼,它是依水平线而建,所以两相对比形成一个夹角,造成视觉上的平衡,让大家感觉到这座城楼特别稳固。

楼上这块醒目的巨匾长5.9米,宽1.55米。

此匾有两大特点,大家猜猜看------首先要说到此匾无落款,究竟是谁写的呢?说法不一,但根据清代编写的《临榆县志》记载为肖显所写。

肖显是明成化八年进士,特是明代著名三十二位书法家之一,还是我们山海关当地人。

另外一个特点呢是“天下第一关”五个大字,依次后一个比前一个大。

大家仔细看看是不是这么回事?一字这一横就长为1.09米,而繁体关字一竖高1.45米。

关字最大,从建筑学和视觉上都产生一种平衡效果。

在山海关城楼内外共有三块匾。

其实大家看到的这块不是肖显所写的原匾,而是民国九年也就是1920年由杨宝清摹刻的。

在二楼内有一块是清光绪五年也就是1879年由王治摹刻的。

现在给大家一些自由时间与我们雄伟的一关城楼合影留念。

然后请大家跟随我参观一楼内原匾。

现在我们登城所走的这条宽阔的坡道叫做马道,是古代将士骑马上阵的通道。

最宽阔的马道可供十人并行,五马并骑。

大家现在看到的就是山海关古城区,它保持了修旧如旧,风格一致的特点。

这幅图是《山海关古建筑复原图》。

大家都知道现在地图的地理坐标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而这幅图的最大特点在于它是古山海关地形地貌的真实复原。

地理坐标是上东、下西、左北、右南。

北边是燕山山脉,南面是滔滔渤海。

山海之间八公里是山海关。

山海关整个军事防御体系由四门八城组成。

东有镇东门,因为对于明王朝它的主要威胁来自于东边,所以出于镇守东边的希望取“镇东门”。

西有迎恩门,因为北京在山海关西,皇帝的恩赐封赏都由西而来,所以叫迎恩门理所应当。

北有威远门,北边是一个古战场,所以希望此门威慑远方。

南叫望洋门,从图上可见,他的确面对汪洋。

八城都有哪八城呢?大家随我所指可见,东有东罗城、西有西罗城、南有南翼城、北有北翼城。

罗取罗列层叠之意,大家可以看到,罗城确实是罗列的。

两个翼城就像大鸟的两对翅膀。

现在我们所站的是关城,在东门外有一个最小的城叫瓮城,翁城虽小作用却大,一会儿到城楼外带大家看一看给大家讲一讲。

在东罗城的欢喜岭上是威远城。

他是吴三桂剔发跪迎多尔滚的地方。

最后要说的是在长城东部入海处老龙头的宁海城。

山海关以东是东北,以西则是华北。

东北华北之间只有山海关可以出入。

所以可说"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据史书记载,山海关的存亡确实关系到国家的安危。

现在山海关形成了一线六点的旅游景区。

首先要说的是咱们现在所处的天下
第一关,它是一段平原长城。

南部老龙头是海滨长城,在燕山山脉上的角山长城是一段山地长城的典型。

可以说在山海关囊括了三种长城的全部。

另外三处则是长寿山风景区、燕塞湖风景区和一段美丽爱情故事的纪念地——孟姜女庙。

(指复原图上)这块匾就是肖显所写得原匾。

(指复原图下)而这把巨大的青龙偃月刀重有83公斤,他原来供奉在山海关西关的关帝庙内,咱们两旁陈列的是一些满清八旗的服装及一些兵器,大家可以自由参观一下。

大家随我所指看到这座小小方城叫做瓮城。

他的周长只有317米,如果我们把关城的城门关闭,敌人来犯,从瓮城城门进入后,我们在瓮城上的守军可据实际因时因地的消灭敌人。

这是不是有点“瓮中捉鳖”的感觉呀?翁城在关城外形成回护,可以说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

大家现在看到的这尊铁铸火炮在关城南北各有一尊。

它是明崇祯十六年铸造,炮身长2.7米,重5000斤,在当时冷兵器时代它的作用十分巨大,倍受将士爱戴,取名神威大将军。

现在我们所走的这一段是典型的平原长城,两旁一些人物塑像是山海关历史上的一些著名人物,如建关设卫的徐达将军,保卫疆土的戚继光、袁崇焕。

他们都为山海关做出了重大贡献。

牧营楼始建于明万历十二年也就是1584年。

他和临闾楼南北守护着关城,共同防御外敌。

现在里边陈列着明清两代士兵打仗时用的器械,古时牧营楼和临闾楼是出于考虑关城的万无一失而设置的。

这两座楼在清朝被逐渐废弃,1986年重新修复,牧营楼城台是四棱形的台面阔21米,台高11米。

牧营楼建于台面之上,楼高10.5米,建筑面积118平方米。

单檐歇山瓦顶,二层砖木结构,楼上辟有20个箭窗,易守难攻。

而临闾楼也是于1986年修复竣工,它的城台是长方形的,城台面阔25米,台高10米。

建筑面积119.52平方米。

五脊歇山单檐顶,砖木结构,临闾楼只有东北南三面有20个箭窗,十分便于弓弩手拉弓射箭。

靖边楼是山海关的东南角楼,它经历了几朝几代的变更,最初是由徐达将军始建,清兵入关后,山海关内外得到统一,靖边楼的作用削减,雍正年间改建被命名为奎星楼。

奎星楼原来是八角的,1933年被侵占山海关的日军攻毁,现在大家看到的靖边楼是1986年依明建筑形式原形原貌修复的。

现在楼内展出的是陕西出土的秦始皇兵马俑的复制品,十分威武雄壮,展现了古代将士的风姿。

靖边楼、牧营楼、镇东门、临闾楼和威武堂一字排开,形成五个要点在长城上盘踞,被称为“五虎镇东”。

朋友们,今天天下第一关的游览就要结束了,可是我们中华五千年的许多文明和伟大的思想还有待我们去探索,希望下一次我能带给您更多的知识性和趣味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