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错题集
行测错题整理

好的,下面是我根据要求写的行测错题整理:
题目:
某公司共有员工15人,其中包括7名男性员工和8名女性员工。
在某次竞选活动中,一共有7人参加了竞选,其中有4名男性员工和3名女性员工。
那么问题来了,本次竞选中女性员工的比例是多少?
错因分析:
1. 概念混淆:题目中给出了男女员工数量的数据,但混淆了男性员工和女性员工的概念,导致在做题时出现了错误。
2. 逻辑不清:在做题时没有仔细分析题目中的逻辑关系,导致没有注意到题目中提到的“参加竞选”这一条件。
正确解答:
本次竞选中女性员工的比例为3/7。
解题步骤:
1. 根据题目中的数据,我们可以得到男性员工数量为7人,女性员工数量为8人。
2. 在参加竞选的7人中,有3人为女性员工,因此女性员工的比例为3/7。
整理笔记:
对于这道题目,我需要注意区分男女员工的概念,同时仔细分析题目中的逻辑关系。
在做错时,我出现了概念混淆和逻辑不清的问题。
在下次遇到类似题目时,我会更加小心,确保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此外,我还需要加强对于比例和分数的理解,以便更好地解决这类题目。
通过整理错题笔记,我能够更好地总结自己的不足之处,并找到相应的解决方法。
我相信在不断学习和总结的过程中,我的行测能力将会得到不断提升。
注意事项:
在进行错题整理时,除了分析错因和正确解答外,还可以记录自己的思考过程和心得体会。
这样可以帮助自己更好地理解题目,加深印象,并在以后遇到类似题目时能够迅速反应过来。
同时,也需要注意保持错题笔记的整洁和有序,以便以后查阅和使用。
公务员考试行测题库及答案2018

2018年公务员行测题库及答案(一)第一部分常识判断(共20题,参考时限15分钟)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1.下列对哲学家及其思想的认定不正确的是()A.老子早于庄子,庄子早于韩非子B.亚里士多德师从柏拉图,柏拉图师从苏格拉底C.毛泽东的实践观同于列宁,列宁的实践观同于马克思D.尼采的非理性主义源于叔本华,叔本华的非理性主义源于培根2.下列俗语中同时包含和体现“规律的客观性”、“矛盾的特殊性”、“内因是事物运动变化的根据”等哲学道理的是()A.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B.士别三日,刮目相看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D.种瓜得瓜,种豆得豆3.发下列不属于毛泽东提出的重要思想的是()A.社会主义社会存在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B.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C.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D.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4.下列诗句不是出自唐朝诗人的是()A.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B.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C.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D.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5.儒道思想犹如中国古代思想的双璧。
下列言论中,最能体现道家因循自然、崇尚无为思想的是()A.不以人助天 B.制天命而用之C.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D.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6.既不临海又不与邻国接壤的我国少数民族自治区是()A.广西壮族自治区 B.西藏自治区C.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D.宁夏回族自治区7.下列关于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民族区域自治是单一制国家形式下实行的自治形式B.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具有联邦行政区域性质C.民族区域自治是区域自治和民族自治的统一D.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8.张某在路上发现有小偷正在对行人李某行窃,便立刻上前阻止,结果被该小偷用刀刺伤。
张某共花费医疗费用5万元。
针对该情况,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A.张某可以选择向李某或者小偷要求承担该医疗费用B.如果该小偷逃逸,则应由李某承担全部医疗费用C.如果该小偷逃逸,李某从道义上应支付部分医疗费用,但这并非李某的法律义务D.如果该小偷逃逸,张某向李某提出补偿请求,李某有义务予以适当补偿9.甲与乙签订了一项买卖合同,约定:甲向乙支付定金5万元,如果任何一方不履行合同应支付违约金8万元,后来乙违约,甲打算向法院提起诉讼,下列哪种诉讼请求既能最大限度地保护自己的利益,又能获得法院的支持()A.请求乙支付违约金8万元B.请求乙双倍返还定金10万元C.请求乙支付违约金8万元,同时请求返还定金5万元D.请求乙双倍返还定金10万元,同时请求乙支付违约金8万元10.陈某外出打工2年后,衣锦还乡。
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三段论之“四概念错误

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三段论之“四概念错误在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中,考生们会碰到一个概念,就是三段论。
什么是三段论呢?中公教育专家说,所谓三段论是由两个直言命题作为前提和一个直言命题作为结论而构成的推理。
其中两个前提中包含有三个不同的概念,并且每一个概念在三段论推理中都出现两次。
【中公示例】所有的护士都是天使,刘扬是护士。
所以,刘扬是天使。
这就是一个典型的三段论,“护士”、“刘扬”和“天使”三个概念在这个三段论中各出现了两次。
四概念错误由于三段论中的三个概念分别重复出现的两次中,所指的是同一个对象,具有同一的外延。
违反这条规则就会犯四概念的错误。
所谓四概念的错误就是指在一个三段论中出现了四个不同的概念。
四概念的错误又往往是由于作为中项的概念未保持同一而引起的。
【中公示例】中国的大学是分布于全国各地的;北京大学是中国的大学;所以,北京大学是分布于全国各地的。
这个三段论的结论显然是错误的,但其两个前提都是真的。
为什么会由两个真的前提推出一个假的结论来了呢?原因就在中项(“中国的大学”)未保持同一,出现了四概念的错误。
即“中国的大学”这个语词在两个前提中所表示的概念是不同的。
在大前提中它是表示中国的大学总体,表示的是一个集合概念。
而在小前提中,它可以分别指中国大学中的某一所大学,表示的不是集合概念,而是一个一般的普遍概念。
因此,它在两次重复出现时,实际上表示着两个不同的概念。
这样,以其作为中项,也就无法将大项和小项必然地联系起来,从而推出正确的结论。
明白了这一点,广大考生就可以准确的把握此类题目的做法。
【真题再现一】“人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张某是人,因此,张某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
”(湖南09-93)以下哪项的逻辑错误与上述推理的错误最为相似?A.人是宇宙间最宝贵的,我是人,因此,我是宇宙间最宝贵的B.人贵有自知之明,你没有自知之明,因此你不是人C.干部应起带头作用,我不是干部,所以我不应起带头作用D.干部应为人民服务,我是干部,所以,我应为人民服务中公解析:题干犯了四概念的错误,也是三段论中最常见的错误。
2015年国考行测言语理解历年易错题汇总

2015年国考行测言语理解历年易错题汇总言语理解与表达,历来是国考行测试题中题目比重最大的一种题型,主要考察考生对于文字材料的理解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的逻辑性、连贯性,属于对基本能力的考察。
细究近几年的国考言语真题,不难发现题目难度逐渐加大的命题趋势,文字量较大,结构复杂,干扰选项排除难度高,都为考生造成了一定障碍。
而且,由于每个人的理解角度和语言习惯有差别,言语题,尤其是片段阅读比较容易出现争议题,更加让考生觉得无所适从。
事实上,纵观近几年的国考言语真题,还是能发现一些较明显的命题规律和解题技巧的,本文将近四年的真题中考生们较容易做错、难度较大的题型做一个汇总并加以解析,希望考生能从中总结出一些普适性的、行之有效的思路和技巧,轻松应对即将到来的2013年国考。
一、逻辑填空有些考生做逻辑填空时错误率总是很高,主要原因在于语言基础知识欠缺,语感较差,对于空格前后的语境信息敏感度不高。
这些能力是需要长期的学习和培养的,所以临考之时,单纯想要提高言语理解和表达的能力是不现实的。
其实,逻辑填空还是有很多普适性的技巧和方法的,如辨析词语的感情色彩、语义轻重、搭配范围,或寻找有提示性的语境信息确定与之相符的词语或成语。
另外,要特别注意历年国考中反复出现过的高频成语。
【例1】(2012-国家-32)徐霞客的山水之志来源于父亲的榜样、游记书籍的熏陶和母亲的支持,大概因为读书有偏好,霞客十来岁时应童子试不成,索性改志投奔山水之间,到此时,霞客的所为并不,古代这样的人很多,但他从此以后,纯粹一生,别无他顾,这就难得了。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出格专心致志B.独特坚韧不拔C.新鲜矢志不渝D.另类持之以恒【解析】本题突破点在第二空。
根据后文的语境信息“纯粹一生,别无他顾”可知,“矢志不渝”最为恰当,表示永远不变心;且照应前文“改志投奔山水之间”的“志”。
第一空,并不“新鲜”与后文的“这就难得了”相呼应,符合语境。
2015年0711新疆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此套题不全,部分题目缺失)

注:此题可能不全,各方机构均未找到,请理解2015年0711新疆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第一部分常识判断1、作为全疆首个撤地设市的地区,()撤地设市工作的启动开创了新疆行政区划新纪元,其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将进一步促进新疆打造“一带一路”战略中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建设。
A、喀什B、吐鲁番C、阿克苏D、克拉玛依2、2015年5月10号11时,以()为图标的“中国·新疆公路零公里”标志牌在乌鲁木齐人民广场举办揭牌仪式。
该标志成为新疆干线公路起点的象征,从此以后,新疆所有公路营业距离的计算就有了一个统一的新起点,公路经营性行为和公路里程的计算都以此为新起点。
A、和谐的雪莲花B、绵延的天山C、舞蹈的新疆姑娘D、温润的和田玉3、中央第二次新疆工作座谈会确定新疆工作的总目标是:A、民族团结B、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C、跨越式发展D、改善民生4、2015年10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将迎来成立()周年庆典。
A、60B、62C、63D、655、国务院实行国务院全体会议和国务院常务会议制度。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国务院常务会议由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秘书长组成B、国务院全体会议由总理召集和主持C、国务院常务会议一般每年召开一次D、国务院工作中的重大事项,必须经国务院全体会议或常务会议讨论决定6、当前,我国农村五保供养制度的“五保”是指:A、保吃、保穿、保住、保医、保葬B、保吃、保穿、保住、保医、保教C、保吃、保喝、保烧、保住、保教D、保吃、保穿、保烧、保住、保葬7、某省人大通过的地方性法规与国家发改委出台的部门规章对同一事项规定不一致时:A、应该直接适用发改委的部门规章B、应该直接适用该省人大通过的地方性法规C、国务院认为应当适用地方性法规的,应当决定在该地方适用地方性法规D、国务院认为应当适用部门规章的,由国务院作出最终裁决8、某市为落实“节能减排”政策,鼓励全市出租车进行油改气改造,并提供改造补贴。
改造后的出租车,不仅尾气排放得到了显著改善,运营成本也大幅度降低。
公考考民整理行测各种错题

1:__某仪仗队排成方阵,第一次排列若干人,结果多余10人,第二次比第一次每排增加3人,结果缺少29人,仪仗队总人数是多少?()A.4000B.450C.500D.600正确答案:期待高手做错的原因:我认为每一个答案都不对。
错题:2我国《宪法》规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政治协商制度C:社会主义制度D:人民民主专政正确答案:C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即是我们的政体,而社会主义制度才是我国的根本制度。
错题:某书店得优惠政策,每次买书200元至499.99元优惠5%,每次买书500元以上(含500元)优惠10%,某顾客买了3次书,如果第一次于第二次合并买比分开买便宜13.5元,如果三次合并买比三次分开买便宜39.4。
已知第一次付款是第三次付款得5/8,求第二次买了多少钱书?A115 B120C125D130答案A做错原因,一直不明白三次优惠中每次优惠是10%还是5%Q友国税局长的意见:是115,248*5/8=155270-155=115(高人```):关键这个题要分几个情况讨论假设一下只有在第一第二两次合起来能优惠5%,三次合起来优惠10%,第三次花的钱能优惠5%的情况下才有选项中的答案115设第三次花费8a,第二次花费b,则第一次花费5a(5a+b)5%=13.5(13a+b)10%-8a*5%=39.4得出8a=248,5a=155,b=115先假设1、2次的总价打折为5%,看是否符合情况,算出来为270元,符合打5%的情况,假设成立;再假设三次之总价也打5%,算出第三次为496元,假设不成立,因为总价超过了500,再假设三次总价打折10%,算出第三次为248元,假设成立,三次之和大于500,再算出第一次为155元,再算出第二次的。
^_^4某珠宝店失窃,五个职员涉嫌被拘审。
假设这五个职员中,参与作案的人说的都是假话,无辜者说的都是真话。
这五个职员分别有以下供述:张说:“王是作案者,王说过他作的案。
最新公务员考试行测题库及答案

最新公务员考试行测题库及答案第一部分常识判断(共20题,参考时限15分钟)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1.根据我国《宪法》,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我国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民主形式B.为追查刑事犯罪,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可依法对公民的通信进行检查C.我国在普通地方、民族自治地方和特别行政区建立了相应的地方制度D.一切组织和个人都负有实施宪法和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2.依据《刑法修正案(九)》的规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对伪造货币罪不再处以死刑B.对代替他人参加高考的行为应作出行政处罚C.组织群众在医院闹事、造成严重损失的行为是犯罪行为D.编造虚假险情在微信中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是犯罪行为3.关于中国外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邓小平提出“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外交战略B.“另起炉灶”是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提出的外交方针C.周恩来和陈毅都曾担任过外交部长D.委内瑞拉是第一个同新中国建交的拉丁美洲国家4.在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客户存款属于()A.资产B.权益C.资金D.负债5.关于我国著名园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枫桥夜泊》涉及的城市是留园所在地B.十二生肖兽首曾是颐和园的镇园之宝C.承德避暑山庄始建于明代崇祯年间D.苏州拙政园整体呈现均衡对称的格局6.我国古代用“金”“石”“丝”“竹”指代不同材质、类别的乐器。
下列诗词涉及“竹”的是()A.珠帘夕殿闻钟磬,白日秋天忆鼓鼙B.主人有酒欢今夕,请奏鸣琴广陵客C.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D.哀筝一弄湘江曲,声声写尽湘波绿7.柏拉图认为处于变化之中的事物不是真正的存在,持这种理念的人会认为以下哪项最真实()A.一棵树B.勾股定理C.人的照片D.关于马的概念8.下列艺术领域与专业术语对应有误的是()A.摄影:噪点、景深B.绘画:散点透视、写意C.音乐:调式、声部D.舞蹈:变位跳、变奏9.与________________共同构成中国诗歌传统源头的《楚辞》,主要作者是因谗去国、被流放到蛮荒之地的屈原,他用“________________”这一著名诗句,表现了岁月蹉跎、时不我待的恐惧。
公务员行测考试逻辑错误题示例(精选3篇)

公务员行测考试逻辑错误题示例(精选3篇)公务员行测考试逻辑错误题示例篇1一、偷换概念或混淆概念偷换概念是在思维和论辩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违反同一律的逻辑要求,用一个概念去代换另一个不同的概念而产生的逻辑错误主要表现为:(1)利用多义词可以表达几个不同概念的特点,故意把不同的概念混淆起来。
(2)混淆集合概念与非集合概念。
【示例1】:司马光夫人说:“我要去看游人。
”司马光说:"家中这么多人,何必出去看?"【解析】:在这个对话中,司马光夫人所谓的看“人”,看的是过来游玩的行人,而司马光所谓的“人”,指的是府中的人。
可见,司马光与其夫人对于“人”这同一概念有不同的理解,所以就犯了偷换概念的逻辑错误。
【示例2】:吉林人遍布世界各地,小王是吉林人,所以小王遍布世界各地。
【解析】:在这句话中,第一个“吉林人”指的是所有的吉林人,第二个“吉林人”指的是小王自己,所以这句话属于混淆了集合概念与非集合概念。
二、循环论证循环论证是指用来证明论题的论据本身的真实性要依靠论题来证明的逻辑错误。
如证明“鸦片能催眠”,所用的论据是“它有催眠的力量”。
而“鸦片有催眠的力量”,又要借助于“它能催眠”来证明。
这就是犯了循环论证的自证。
【示例1】:KengDie教的经文《KengDie Sutra》里面说的东西都是真理,因为在《KengDie Sutra》第一章第二段里面提到了“KengDie所述都是真理。
”【解析】:示例中为了证明“《KengDie Sutra》里面说的东西都是真理”,所用的论据是“《KengDie Sutra》第一章第二段里面提到了‘KengDie所述都是真理’”可见,论据也是在结论成立的情况下得到的。
所以这句话就犯了循环论证的逻辑错误。
学习了这两种常见的逻辑错误,接下来让我们用一道题来检验一下学习效果。
【例题】甲:什么是生命?乙:生命是有机体的新陈代谢。
甲:什么是有机体?乙:有机体是有生命的个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言语理解】对责任的追求最后在每个产品上 .从大都市到戈壁滩,从南方平原到北国大漠,从非洲大地到中东热土,来自中国南车的高速机车热情地在数万公里的铁路线上。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闪烁奔跑B.闪耀飞驰C.闪光驰骋D.闪动奔腾【解析】C.先看第二空,“飞驰”形容(车马)很快地跑,“驰骋”指自由地或随意地到处走动,“奔腾”指(许多马)跳跃着奔跑,很显然“奔腾”不适合描述机车,排除D项。
再看第一空,“闪烁”指(光亮)动摇不定,忽明忽暗。
“闪耀”指闪烁。
“闪光”指现出光亮、发光。
根据词义与语境可知,“闪光”更合适。
因此C项当选。
【数量关系】一条环形赛道前半段为上坡,后半段为下坡,上坡和下坡的长度相等,两辆车同时从赛道起点出发同向行驶,其中A车上、下坡时速相等,而B车上坡时速比A车慢20%,下坡时速比A车快20%,问A车跑到第几圈时两车再次齐头并进()A.23B.22C.24D.25【解析】D.假设A车的速度为1.利用等距离平均速度公式,可以得到B车的平均速度=0.96.因此︰=1︰0.96=25︰24,在时间一定的情况下,路程和速度成正比,也就是说当A车行驶到第25圈,B车行驶到第24圈时,A、B两车再次齐头并进。
【数量关系】一条路上依次有A、B、C三个站点,加油站M恰好位于A、C的中点,加油站N恰好位于B、C的中点,若想知道M和N两个加油站之间的距离,只需知道哪两点之间的距离()A.B、CB.C、NC.A、MD.A、B【解析】D.本题中A、B、C三点分布情况较多,不必一一讨论,只需考虑特殊情况(A、B、C三点不在一条直线上)即可确定答案。
当A、B、C三点不在一条直线上时,连接AB、BC、AC、MN,可构成△ABC,MN是△ABC的中线,且MN=1/2AB.因此,要想知道M、N之间的距离,只需知道A、B之间的距离。
【图形推理】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解析】D.图形中的内部直线数依次为2、3、4、5、6、(7)。
【类比推理】小麦︰馒头A.糜鹿︰麝香B.叶绿体︰细胞C.乌贼︰墨汁D.棉花︰布鞋【解析】D.馒头的原材料是小麦,布鞋的原材料是棉花。
【类比推理】音符︰乐谱︰五线谱A.笔画︰汉字︰金文B.树木︰森林︰自然C.稻穗︰稻谷︰香米D.卫星︰星云︰宇宙【解析】A.音符构成了乐谱,五线谱是乐谱的一种;笔画构成了汉字,金文是汉字的一种。
【逻辑判断】在自然界中,很多动物都有保护色,同一物种,在热带丛林中的可能具有斑斓的色彩,而在沙漠中的则以褐色为主,这说明在自然的进化中,动物在不断地发生变异,以保护自己。
以下哪项最能解释上述论断()A.自然界遵循优胜劣汰的法则B.具有保护色的动物隐蔽性较强,不易被天敌发现C.自然的进化与物种无关,而与环境有关D.动物的不断变异是为了适应新的环境【解析】B.题干通过同一物种在不同环境表现出的保护色不同说明动物的变异是为了保护自己。
题干并没有体现优胜劣汰,A项不能解释。
B项说明保护色确实有保护功能,解释了题干,当选。
C项强调的是环境作用,D项说动物变异是为了适应环境,均不能有效解释。
【逻辑判断】近年来,北海市的文理科高考状元都出自东湖中学,由此,很多家长得出结论说:“东湖中学的教学质量是全市高级中学中最好的。
”以下哪项最能反驳家长们的结论()A.东湖中学给学生布置的课外作业非常多B.去年,北海市高考录取率最高的中学并不是东湖中学C.有没有高考状元并不是衡量学校教学质量好坏的唯一标准D.近年来,东湖中学从本市其他中学引进了许多优秀老师【解析】C.题干由文理科高考状元出自东湖中学推出东湖中学的教学质量最好。
C项切断了论据与论点之间的联系,最能反驳题干论证,当选。
A、D两项均是无关项,课外作业多和引进优秀教师并不能反驳家长得出的结论。
B项只是去年的情况,可能是特例,削弱程度有限。
【言语理解】各国在对外交往中常常会形成一套相对________的话语体系,特别是拥有自己的核心话语。
对外话语不仅体现一国的外交政策,更________了一国对外沟通的基本态度和价值。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灵活承载B.固定代表C.独立说明D.集中体现【解析】B.第一空,由后文“核心话语”,可排除AD.“灵活”指善于应变,不拘泥,与文中的“核心”意思不符;“集中”与“话语体系”搭配不合适。
第二空,由“不仅……更”可知关联词前后为递进关系,语意一致。
“体现”与“代表”意思一致,“说明”指解释清楚,讲明,文中并没有解释明白的意思,排除C.。
【常识判断】下列关于医学常识的说法,错误的是:A临床上一般以红血球蛋白的浓度值作为诊断贫血的依据B卡介苗是一种疫苗,一般在婴儿出生后接种,可以预防结核病C游泳时应避免将水咽入口中,以免水通过鼻咽进入中耳引发中耳炎D人体骨密度在达到高峰值后会逐渐下降,男性下降幅度较女性大【解析】D. D项表述错误,年龄与性别是影响人骨矿含量的因素之一。
婴儿至青春期骨矿物质含量随年龄增长而增加,且无明显性别差异。
青春期之后,骨矿含量的增加男性较女性显着,30~40岁达到最高峰值。
以后骨矿物质含量随年龄的增长逐渐下降,女性下降幅度较男性大,而并非男性下降幅度较女性大。
【常识判断】下列哪种情形可能发生?A辛亥革命发生时,希腊人在体育场观看世界杯足球赛B五四运动发生时,中国大学生利用半导体收音机收听广播C冷战时期,苏联某地电影院放映彩色电影D越战期间,美国人在家里用计算机访问互联网【解析】C.辛亥革命爆发于1911 年10 月10 日;第一届世界杯是1930 年乌拉圭世界杯,故A项不可能发生。
“五四”运动发生在1 9 1 9 年5 月4 日;半导体收音机是一种由二极管、三极管等电子器件组成的可接收电信号并转成声音信号播出的一种电子设备,最早出现在1946 年,故B 项不可能发生。
冷战(1945-1990 年)简单来说就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集团(即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员国)和以苏联为首的东欧集团(即华沙条约组织的成员国)之间在政治和外交上的对抗。
这个词起源于1947 年4 月16 日伯纳德·巴鲁克在南卡罗来纳州哥伦比亚的一次演说。
第一部自然色彩的彩色影片在1906 年就诞生了,因此冷战期间苏联有彩色电影放映,故C 项可能发生。
越战时间为1955-1975 年;第一台计算机出现在1946 年,互联网的诞生最早可以追溯到20 世纪60 年代后期到70 年代初期,但是互联网的真正发展开始于1985 年,故D 项不可能发生。
【常识判断】从科学认识发展的历程来看,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经历了三个过程:①牛顿对万有引力的证明;②哥白尼提出”日心说“;③开普勒发现行星运动定律。
这三个过程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A①②③B②③①C③②①D②①③【解析】B.①万有引力定律是1687年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上发表的;②“日心说”是由哥白尼在1543年发表的《天体运行论》中提出的;③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提出的关于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第一和第二定律发表于1609年,第三定律发表于1619年。
【图形推理】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A. 2B. 6C. 4D. 3【解析】B.观察发现第一幅图中外圈数字之和等于内圈数字的平方,那么第二幅图也满足此规律,外圈数字之和为36,那么内圈的数字应填入6。
【图形推理】把下面的六个图形分为两类,使每一类图形都有各自的共同特征或规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A.①②④,③⑤⑥B.①④⑥,②③⑤C.①③⑥,②④⑤D.①③④,②⑤⑥【解析】C.观察发现每幅图都由六个元素组成,且组成元素种类分别是5、6、6、5、5、6,不存在分组规律。
由于题干图形所给的箭头比较多,考虑所给元素的位置变化,观察发现每个图形中都具有这种元素,而元素在①③⑥中从尾巴到箭头画时针方向为顺时针方向,在②④⑤中从尾巴到箭头画时针方向为逆时针方向,发生了翻转,所以,①③⑥为一组,相同元素发生了旋转,②④⑤为另一组,相同元素发生了翻转。
【图形推理】把下面的六个图形分为两类,使每一类图形都有各自的共同特征或规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A.①③④,②⑤⑥B.①③⑤,②④⑥C.①②⑤,③④⑥D.①②④,③⑤⑥【解析】B.元素组成凌乱,优先看属性和数量规律。
看到一笔画的特征图“五角星”,想到数笔画,题干6幅图的笔画数分别是1、1、2、1、1、2,无法分类;观察题干,发现窟窿居多,想到数面,题干6幅图的面数量分别是6、1、4、3、8、3,可以通过面数量的奇偶数分为两组,①③⑤的面数量为偶数,②④⑥的面数量为奇数。
【定义判断】辐射适应,是指具有血缘关系的生物,由于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而在形态以及生活习性上有着完全不同的适应性的现象。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辐射适应的是:A.水生植物莲、狐尾藻和金鱼藻的亲缘关系很远,但由于都收到水中环境的影响,他们都具有通气组织发达,根系发育较弱等相似的特点。
B.善于飞翔的信天翁翼展超过3.4米;善于在沙地上奔跑的鸵鸟身体巨大,双翼衰退,两腿刚劲有力,它的足几乎退化为适于奔跑的“蹄”C.斑马除腹部外,全身密布的黑白条纹,具有防止刺刺蝇叮咬的作用,因为刺刺蝇喜欢叮咬一些颜色单一的动物,并且会传播一种睡眠病D.生活在寒带的雷鸟,在白雪皑皑的冬天,体色是纯白色的,一到夏天,就换上棕褐色的羽毛,与夏季苔原的斑驳色彩相近,从而保护自己【解析】B.第一步:找到关键词。
“具有血缘关系”、“生活在不同环境中导致在形态及生活习性上有着完全不同的适应性的现象”。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水生植物莲、狐尾藻和金鱼藻的亲缘关系很远,和题干中提到的具有血缘关系不符,同时都受到水中环境的影响也与题干中提到的受到不同环境的影响不符,排除;B项:善于飞翔的信天翁翅膀很长,善于奔跑的鸵鸟双翼退化,两腿有力,体现了生活在不同环境中有着形态不同的适应性的现象,但是信天翁和鸵鸟之间是否具有亲缘关系选项中并不明确,先保留;C项:斑马除腹部外都布满黑白条纹,没有出现具有血缘关系的其他种类生物,也没有体现不同环境的影响,不符合定义,排除;D项:生活在寒带的雷鸟在冬天和夏天羽毛颜色不同,是同一种生物,没有体现具有血缘关系的其他种类生物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不符合定义,排除。
由于其他选项都能直接排除,并且“双翼衰退”可以看出鸵鸟与信天翁都是鸟类,是具有血缘关系的生物,本题只能选B选项。
【类比推理】流行:高尚A.专家:学者B.勇敢:品德C.树根:树叶D.闰月:春季【解析】A.第一步:分析题干逻辑关系。
有的流行的事物是高尚的,有的高尚的事物是流行的,两者是交叉关系。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有的专家是学者,有的学者是专家,两者是交叉关系,保留;B项,勇敢是一种品德,两者是种属关系,排除;C项,树根和树叶都是树的一部分,两者是并列关系,排除;D项,闰月指的是阴历中的一种现象,是阴阳历中为使历年平均长度接近回归年而增设的月;春季是季节的一种,两者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