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通信原理实验3
数字通信原理阶段作业

第一次阶段作业一、判断题(共10道小题,共50.0分)1.严格地说解码器输出的是PAM信号。
A.正确B.错误2.±127△的样值,各自对应的码字完全相同。
A.正确B.错误3.某位码的判定值与先行码的状态(是“0”还是“1”)有关。
A.正确B.错误4.A律13折线编码器编码位数越大越好。
A.正确B.错误5.A律13折线的量化信噪比高于A律压缩特性的量化信噪比。
A.正确B.错误6.带通型信号的抽样频率若取fs≥2f M会产生折叠噪声。
A.正确B.错误7.PCM通信系统中的D/A变换是A/D变换的反过程。
A.正确B.错误8.参量编码的特点是编码速率低,语声质量高于波形编码。
A.正确B.错误9.时分多路复用的方法不能用于模拟通信。
A.正确B.错误10.模拟信号的幅度和时间均连续。
A.正确B.错误二、单项选择题(共10道小题,共50.0分)1.l=8的A律13折线编码器中,当段落码为011时,它的起始电平为A.0B.16△C.32△D.64△2.样值为301△,它属于A律13折线的(l=8)A.第4量化段B.第5量化段C.第6量化段D.第7量化段3.A律13折线编码器编出的码字是A.线性码B.非线性码C.线性码或非线性码D.以上都不是4.A律13折线第5段的量化信噪比改善量为A.6dBB.8dBC.12dBD.18dB5.PCM通信系统实现非均匀量化的方法目前一般采用A.模拟压扩法B.直接非均匀编解码法C.自适应法D.非自适应法6.解决均匀量化小信号的量化信噪比低的最好方法是A.增加量化级数B.增大信号功率C.采用非均匀量化D.以上都不是ITT规定话音信号的抽样频率选为A. 6.8kHzB.>6.8kHzC.8kHzD.>8kHz8.下列编码方法中属于混合编码的是A.PCMB.ADPCMC.子带编码D.A和B9.某数字通信系统传输100000个码元,其中误1个码元,误码率为A.10-4B.10-5C.10-6D.10-710.衡量数字通信系统可靠性的主要指标是A.信息传输速率B.符号传输速率C.频带利用率D.误码率第二次阶段作业一、判断题(共5道小题,共30.0分)1.帧同步码位选得越长越好。
数字通信原理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 第3章

图 3-4 解调器输出端的噪声功率谱密度 习题 3.12 设某信道具有均匀的双边噪声功率谱密度 Pn(f)=5*10-3W/Hz,在该
12
《通信原理》习题第三章
信道中传输抑制载波的单边带信号,并设调制信号 m(t)的频带限制在 5kHz。而载 频是 100kHz,已调信号功率是 10kW。若接收机的输入信号在加至解调器之前,先经 过一理想带通滤波器,试问:
பைடு நூலகம்
14
图 3-3 信号的传递函数特性 根据残留边带滤波器在 fc 处具有互补对称特性,从 H(w) 图上可知载频
fc=10kHz,因此得载波 cos20000πt。故有 sm(t)=[m0+m(t)]cos20000πt =m0cos20000πt+A[sin100πt+sin6000πt]cos20000πt =m0cos20000πt+A/2[sin(20100πt)-sin(19900πt) +sin(26000πt)-sin(14000πt) Sm(w)=πm0[σ(w+20000π)+σ(W-20000π)]+jπA/2[σ(w+20100π)σ(w+19900π)+σ(w-19900π)+σ(w+26000π)-σ(w-26000π) -σ(w+14000π)+σ(w-14000π)
F −1[Z (ω )] = F -1[ X (ω ) ∗ Y (ω )]
Z (ω ) = X (ω ) ∗ Y (ω )
习题 3.6 设一基带调制信号为正弦波,其频率等于 10kHZ,振幅等于 1V。它对 频率为 10mHZ 的载波进行相位调制,最大调制相移为 10rad。试计算次相位调制信 号的近似带宽。若现在调制信号的频率变为 5kHZ,试求其带宽。 解:由题意, f m = 10 kHZ , A m = 1 V 最大相移为 ϕ max = 10 rad 瞬时相位偏移为 ϕ (t ) = k p m(t ) ,则 k p = 10 。 瞬时角频率偏移为 d
实验三 TDMA

信码d1(TS1) (TX-BS) D1 复接 调制 解调 (RX-MS) AF0 DK1 ∫0Tb( ) dt DK2 采样 DK(d1/d2)
信码d2(TS2)
fb=1.2kb/s
(清除)
(采样)
CLK(TS1/TS2)
时隙及时钟同步
BS
MS1/ MS2
AFo:解调信号 Dk1:整形信号 DK2:积分信号 Dk:采样积分以后的信号
3.双踪示波器二个通道都设置为DC、2V/DIV~5V/DIV; 扫描速率1ms/DIV~5ms/DIV;外触发方式,外触发输 入接至综测仪MS测量面板TRIA端。 4.顺着信号流向测量并用座标纸记录二种子方式下系统 发端D1及收端AFO、DK1、DK2、CLK(上升沿有效)、 DK波形,比较发端数据及收端数据,其中收端某时隙 的输出数据DK要对比时钟CLK(上升沿有效)来读取。 由此了解TDMA通信基本原理。 5.关断TX-BS(K6置OFF,BS测量面板TX灯灭),再测 量收端各点信号。
实验三
TDMA(时分多址)移动通信
பைடு நூலகம்、实验目的
了解TDMA(时分多址)移动通信原理。
二、实验内容
测量2信道TDMA移动通信实验系统发端 及收端波形,了解TDMA通信原理。
四、实验步骤
1.设置综测仪为TDMA通信工作方式: (按K1至T/CDMA灯亮,再按K2使K2灯亮) 2.打开发射机TX-BS(K6置ON,K7置BS,BS测 2. TX-BS K6 ON K7 BS BS 量面板TX灯亮),置内调制(K9置INT) 3.综测仪内部组合成图3-1所示2信道TDMA通信 系统,图中收发端有关点的信号已引到收发信 机测量面板上(发端只引出D1,d1及d2未引 出)。
实验3 ASK调制与解调实验报告

(采用双踪示波器比较信号源的位同步波形与提取的位同步信号波形,它们应当一致,表示发送端与接收端的码元宽度是一样的)
ASK解调输出波形:
(采用双踪示波器比较提取的位同步信号波形与ASK解调输出波形,从而可以得到数字信号,它与我们在SW01、SW02、SW03设置的数字信号应该一致)
OUT2测试点输出波形:(即ASK调幅波经半波整流器后的信号输出波形)
OUT3测试点输出波形:(即ASK调幅波经低通滤波器后的信号输出波形)
ASK—OUT测试点输出波形:(即ASK调幅波经电压比较器后的信号输出波形,未经同步判决。波形与ASK判决电压调节的调节幅度有关)
a、ASK判决电压调节过高,误判为0的概率增加:
(采用双踪示波器比较ASK基带输入波形与ASK—OUT测试点输出波形)
b、ASK判决电压调节过低,误判为1的概率增加:
(采用双踪示波器比较ASK基带输入波形与ASK—OUT测试点输出波形)
c、适当调节ASK判决电压,使ASK—OUT输出波形与ASK基带输入波形最接近:
(采用双踪示波器比较ASK基带输入波形与ASK—OUT测试点输出波形)
七、实验思考题解答
1、说明用键控法产生2ASK信号的方法。
2、调节判决电平,当它过大或过小时会出现误码,说明为什么会产生误码。
八、调试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现代通信原理
实验室名称:通信原理实验室实验日期: 年 月 日
学院班级、Biblioteka 号姓名实验项目名称
ASK调制与解调实验
指导
教师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内容
三、实验仪器
四、实验原理
五、实验步骤
六、实验结果及分析
ASK基带输入: 信号源测试点NRZ输出的NRZ码
数字通信原理3-PCM(例题)

32 256 128 64 32
16 128 64 32 16
8
64 32 16 8
4
32 16 8 4
2
16 8 4 2
1
8 4 21
1
813折线A律编码,设最小的量化级为1个单 位,已知抽样样值为+635个单位。
(1)试求此时编码器的输出码组,并计算量化 误差(段内码用自然二进制码);
(1) 当输入抽样信号的幅度为-3.984375V时, 编码器的输出码组和量化误差;
(2) 对应该码组(不包括极性码)的11位线 性码;
(3)译码电平和译码后的量化误差。
例3 PCM系统中,输入模拟话音信号m(t)的带宽为4000Hz,对其进行 13折线A律编码。已知编码器的输入信号范围为(-5,+5)V,最小量 化间隔为1个量化单位,试求:
折叠码(FBC) b1 b2 b3 b4
15
1111
14
1110
13
1101
12
1100
11
1011
10
1010
9
1001
8
1000
1111 1110 1101 1100 1011 1010 1001 1000
7
0111
6
0110
5
0101
4
0100
3
0011
2
0010
1
0001
0
0000
0000 0001 0010 0011 0100 0101 0110 0111
(1)
段内码为折叠二进制码
0100
自然二进制码
0011
例2 采用13折线A律编码电路,设接端收到的信号码组为 “01010100”,最小量化单位为1个量化单位,并已知段内码为折叠二 进制码:
通信原理——数字基带传输系统3

s s
系统带宽:
1 B 2Ts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信息工程系 王玲
无码间串扰的基带传输特性
冲激响应波形:
h(t)
-4T s
-3Ts -2Ts
-Ts
0
Ts
2Ts 3Ts
4T s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信息工程系 王玲
无码间串扰的基带传输特性
因而,通过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对于理想低通系统,若Tb=mTs,m∈N,则可实 现无码间干扰传输,则传码率RB=1/Tb=1/(mTs) ; (2)理想低通系统最大频带利用率为:
基带传输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二进制双极性基带系统 接收滤波器的输出是一混合波形,即 x(t)=s(t)+nR(t) s(t):数字基带信号; nR(t) :接收滤波器输出端噪声。 为了得到第k个码元,选取抽样时刻t=kTs,则抽样值:
1 ’ 时 A nR ( kTs ) 发 送 ‘ x( kTs ) 0’ 时 A nR ( kTs ) 发 送 ‘
s
0 (b)
1s 2T 4W1
t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信息工程系 王玲
无码间串扰的基带传输特性
滚降系统无码间串扰的传码率=与之等效的理想低 通系统的无码间串扰的传码率;理想低通系统的截止 频率为滚降系统传输函数衰减到其最大值一半时对应 的频率点。
码元传输速率:RBMAX=1/Ts 频带利用率:ηmax=RBmax/B=2/(1+α) 当 α = 0 ,为理想低通特性,此时频带利用率最大, 2Bd/Hz; 当 α = 1 ,称为升余弦特性,此时频带利用率最小, 1Bd/Hz。
t0 + 2Ts
t
无码间串扰的基带传输特性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实验3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实验3一、实验目的本次计算机网络实验 3 的主要目的是深入理解和掌握计算机网络中的相关技术和概念,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增强对网络通信原理、协议分析以及网络配置的实际应用能力。
二、实验环境本次实验在计算机网络实验室进行,使用的设备包括计算机、网络交换机、路由器等。
操作系统为 Windows 10,实验中使用的软件工具包括 Wireshark 网络协议分析工具、Cisco Packet Tracer 网络模拟软件等。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一)网络拓扑结构的搭建使用 Cisco Packet Tracer 软件,构建一个包含多个子网的复杂网络拓扑结构。
在这个拓扑结构中,包括了不同类型的网络设备,如交换机、路由器等,并配置了相应的 IP 地址和子网掩码。
(二)网络协议分析启动 Wireshark 工具,捕获网络中的数据包。
通过对捕获到的数据包进行分析,了解常见的网络协议,如 TCP、IP、UDP 等的格式和工作原理。
观察数据包中的源地址、目的地址、协议类型、端口号等关键信息,并分析它们在网络通信中的作用。
(三)网络配置与管理在实际的网络环境中,对计算机的网络参数进行配置,包括 IP 地址、子网掩码、网关、DNS 服务器等。
通过命令行工具(如 Windows 中的 ipconfig 命令)查看和验证配置的正确性。
(四)网络故障排查与解决设置一些网络故障,如 IP 地址冲突、网络连接中断等,然后通过相关的工具和技术手段进行故障排查和解决。
学习使用 ping 命令、tracert 命令等网络诊断工具,分析故障产生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一)网络拓扑结构搭建结果成功构建了包含多个子网的网络拓扑结构,各个设备之间能够正常通信。
通过查看设备的状态指示灯和配置信息,验证了网络连接的正确性。
(二)网络协议分析结果通过 Wireshark 捕获到的数据包,清晰地看到了 TCP 三次握手的过程,以及 IP 数据包的分片和重组。
通信原理三FSK调制解调

TP903:_32_ KHz的正弦波,载波f2
TP904:_16_ KHz的正弦波,载波f1
TP905:_2_ KHz的伪随机码(以单个码元的周期算频率), “____”
TP906:_2_ KHz的反相伪随机码,“与TP905反相”
TP907、8: FSK调制波形,标注“高”“低”频率与 “1”“0”之间的关系
实验三 FSK调制解调实验
实验三 FSK调制解调实验
【实验性质】:验证性实验
CUST
电工电子中心
实验三 FSK调制解调实验
一、实验目的
1、理解FSK调制工作原理及电路组 成。
2、理解利用锁相环解调FSK的原理 和实现方法。
CUST
电工电子中心
实验三 FSK调制解调实验
二、实验预习要求
实验前预习《通信原理》关于 二进制幅移键控ASK、频移键 控FSK及其解调有关章节。
数字调频又可称作频移键控FSK,它是利 用载频频率变化来传递数字信息。数字
调频信号可以分为相位离散和相位连续 两种情形。
若两个振荡频率分别由不同的独立振荡 器提供,它们之间相位互不相关,这就 叫相位离散的数字调频信号 。
若两个振荡频率由同一振荡信号源提供,
只是对其中一个载频进行分频,这样产
当输入信号为16KHz时,环路失锁,输 出为 低? 电平
CUST
电工电子中心
实验三 FSK调制解调实验
五、实验内容
1、测试FSK调制电路TP901—TP907各 测量点波形,画出波形并作详细分析。
2、测试FSK解调电路TP908—TP910各 测量点波形,画出波形并作详细分析。
注意:为便于对照,请将调制与解调电路 画在同一张图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字通信原理》实验三,通信测试仪表
一、判断题(共2道小题,共10.0分)
1
SDH/PDH/SONET测试仪不可用于SONET网络的研发
1正确
1错误
知识
点:
实验3:通信测试仪表
学生答
案:
[B;]
得分: [5] 试题分
值:
5.0
提示:
2
噪声检测仪器常用于通信、雷达、导航等
1正确
1错误
知识
点:
实验3:通信测试仪表
学生答
案:
[A;]
得分: [5] 试题分
值:
5.0
提示:
二、单项选择题(共2道小题,共10.0分)
3
线缆/传输测试仪用于
1输入信号的频谱特性
1测量设备的噪声特性
1查找线路中的短路和断线点知识
点:
实验3:通信测试仪表
学生答
案:
[C;]
得分: [5] 试题分
值:
5.0
提示:
4
下列哪项不属于线路测试仪的应用范围
1跟踪隐藏在墙壁中的线路
1信道误码性能的测试
1定位电缆中的断裂点和短路知识
点:
实验3:通信测试仪表
学生答
案:
[B;]
得分: [5] 试题分
值:
5.0
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