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骨骨折的手术内固定治疗
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

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一、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术的原理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术是通过使用空心钉将骨折端复位并固定在骨内,从而促进骨折愈合。
该术式在手术操作上相对简便,创伤较小,可以减少软组织的损伤,有助于恢复早期关节功能。
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术的原理是通过外力将骨折端复位,并采用空心钉将骨折端稳定固定,从而促进骨折的愈合。
二、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1. 术后恢复情况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术对于跟骨骨折的恢复效果较好。
术后患者需要进行早期的功能锻炼,通过物理治疗等手段促进患者的恢复。
研究表明,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术后关节功能和活动能力,有利于患者尽快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
2. 愈合时间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愈合时间相对较短。
由于该术式可以保持骨折端的稳定性,有利于愈合,因此患者通常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实现骨折的愈合,减少了患者的康复时间和治疗成本。
3. 合并并发症术后并发症是影响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研究表明,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术后并发症率较低,主要是由于术式创伤小,局部损伤较轻,术后感染、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
4. 临床疗效评价对于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通常采用VAS评分、足踝功能评分(FAF)、足踝功能障碍(AOFAS)评分等指标。
研究表明,术后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VAS评分和功能评分明显改善,临床疗效良好。
三、优化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效果的策略1. 术前充分评估在进行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之前,需要对患者的骨折情况进行充分的评估,包括X线检查、CT检查等影像学检查,以明确骨折的类型和位置,从而制定合理的手术方案。
2. 术中精细操作在进行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术时,需要进行精细操作,确保骨折端的准确定位和稳定固定,避免术中损伤血管、神经等重要组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不同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

分析有显著性差异 , 可以作为 首选 。
【 关键词】 跟骨骨折 ; 骨折 固定术
C mp r o f ieet ugcl to si rame t fcl na rcueH og— u ,A G R i i,IN iTeFr o ai no f rn ria meh d tet n ac elfatr U Yn jn T N u —xn LA G Q. h it s d s n o a s P ols o i lfH ann H an n2 20 , h a epe s t u i , u i 3 07 C i 'H p a o a a n
【 e od 】 C l na f cue It nl xt n K yw r s a ael atr; ne a fai c r r o i
跟 骨 骨 折 是 很 常见 的骨 折 之 一 , 占 跗 骨 骨 折 的 6 % , 约 0 占全 稍弧 形 切 口 , 自外 踝 尖 3~ m腓 骨缘 后 1c 始 , 形 向下 至 4c m 纵
论
著
中 医 研 21年8 第9 第2 期 CI S D OE N EI L E AC 外 学 究 01 月 卷 2 H EE N RI D A S RH N A F GM C R E
0 | | 尊 曩| 誊誊 ≮ l I | I | 一 - - -| 一 。 | 。 I誓 | 。 tI
跟 骨 关 节 内骨折 分 别行 解 剖 型 钢 板 ( P 与 锁 定 钢板 ( C ) 固 定 , 其 疗 效进 行 回顾 性 分 析 , A) LP 内 对 比较 两 种 治 疗 方 法 的 疗 效 。 结果 优 良率 9 . % 。结 论 16 所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跟骨骨折占附骨骨折的60%,多由垂直暴力所致。
我院自2005年8月-2008年2月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取得满意效果。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共10例,男性8例,女性2例。
均为高处坠落伤所致。
按Sanders分型:二型6例,三型3例,四型1例。
其中1例伤后发生骨筋膜室综合征,为四型骨折。
1.2手术方法采用腰麻+连续硬膜外麻醉,在驱血止血带下进行。
手术取足跟外侧L形可延长切口,全层切开皮肤、皮下至骨膜,于骨膜下锐性剥离,向前掀起皮瓣,以克氏针于腓骨、距骨钻入折弯后牵开皮瓣,注意保护腓肠神经,显露跟距关节合跟晒关节。
翻开外侧壁骨块,翘起塌陷之后关节面,牵引外翻内移纠正内翻、短缩,以克氏针临时固定。
复位前突骨折和后关节面与载距突对位并临时固定,复位外侧壁。
C型臂透视跟骨侧位、轴位及Broden位,了解跟骨高度、宽度、后关节面及Bohler氏角和Gissane氏角恢复满意,无内外翻畸形,于跟骨外侧以跟骨钛板固定。
伤口内置引流管引出皮外,分层缝合伤口,石膏托固定。
术后48-72小时取出引流管(在一个工作日内引流量少于30毫升),三周去线。
石膏固定6-8周不负重功能练习,12周逐步练习负重。
2结果本组病例无一例皮肤坏死感染,合并腓肠神经损伤2例,全部获得随访,随访4-20个月。
根据美国足踝骨科协会知足踝临床评分系统,好:8例;一般:2例。
术后一年取出内固定3例,其中2例要求取出,1例因外侧疼痛取出固定后缓解。
3讨论跟骨骨折中75%为关节内骨折,如不纠正跟骨的增宽、后关节面对位差,均会导致腓骨肌腱撞击、创伤性关节炎等。
虽然无论何种治疗方法均可导致慢性疼痛,但对于波及关节的跟骨骨折,后关节面塌陷、距跟关节失去正常对合关系,日后必将造成关节炎。
采用手术方法尽可能恢复关节对位、纠正内翻畸形,从而最大限度地改善患者功能,延缓关节炎的发生,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对于四型骨折,手术效果差,建议保守治疗。
跟骨骨折累及关节的内固定治疗及疗效

本组 3 0例 切 口 I 愈 合 , 期 5例 切 口延 迟 愈 合 , 皮 瓣 无
坏 死 ; 例 切 口缘 浅 表感 染 , 局 部 换 药 处 理 3周 后 愈 合 ; 1 经 2 例 术 后 出现 腓 肠 皮 神 经 牵 拉 刺 激 症 状 , 高 压 氧 等 综 合 治 经 疗 , 周 后 恢 复 。本 组 随 访 3 3 2例 6~7 2个 月 。 结 果 : 性 骨 愈 合 1 ~1 0 2个 月 , 跟 骨 形 态 改 变 , B he 无 无 ol r角 , i Gs— Sn ae角及 高 度 丢 失 现 象 , 钛 板 及 螺 钥’ 动 及 断 裂 , 无 松 按 May n rl d足 部 评 分 系 。 统 评 定 术 后 功 能 。 优 2 a 。 5例 , 占 7 .2 % , 5例 , 1 .2 % , 2例 , 6 2 % , 优 良 8 15 良 占 565 可 占 .5 总
( 收稿 日期 :0 0— — 2 21 0 0) 4
近 几 年 来 跟 折 在 我 院呈 上 升 趋 势 , 其 原 , 目骨 究 多
率 :3 7 % 。 9.5 3 讨 论
C m a dT morp ySa l s ctn J . l  ̄ o o p r o gah cnCa i a o [ ] Ci O hp e sf i i n
Rea e ,9 3, 2 0):7~9 . ltR s 19 ( 9 8 5
参 考 文 献
】 Sa e s R ,F ri P, )pa q l nd r o tn 1i s use T,e 1 Op r t e Tr a— ta . e ai e t r me t n Op r tv Tra me t m 1 0 e ai e e t n i Diplc d n r — g ri 2 s a e I ta at
跟骨关节骨折的内固定治疗

年 龄 2 ~ 0岁 , 均 3 . , 伤原 因高处 坠落伤 3 O5 平 2 6岁 致 0例 , 为 均
闭合性 损 伤 , 发损 伤 : 椎 压缩 性骨 折 6例 , 伤 至来 院 时 伴 腰 受 间 1 8h平 均 5 。所有 患者术前 均行双侧 跟骨 侧 、 位 X ~ .h 4 轴 线 片及 跟骨水 平面 与冠状 面 C T检查 , 折按 sn es 型口Ⅱ型 骨 adr分 1 2足 Ⅲ型 1 Ⅳ 型 6足 。受 伤 至手 术 时 间 为 5 1 5足 ~ 4d平 均
致 , 折 多 为粉 碎 性 , 累及 跟距 关 节 面 , 关节 内骨 折 , 骨 常 为 跟 骨 骨 折 的 治疗 分 为 两大 类 : 类 为非 手 术 治疗 , 合 于 关 节 一 适 外 骨 折 . 移位 或 微小 移 位 ( 无 1mm) 的骨 折 , 以及 存 在 局麻 或 全 麻手 术 禁忌 证 的病 人 。另一 类 为手 术治 疗 , 手术 治 疗 目的 是 恢 复跟 骨 的高度 , 长度 和 宽度 。保 持 正常 的 跟距 关 系及 跟
Ⅱ~ 型 ) 0例 ( 3足 )选 用 切开 复位 异 形钢 板 内 固定治 疗 。 果 : 有手 术 患者 在平 均 1 Ⅳ 3 3 , 结 所 0个 月随访 中骨折 均愈 合 ,
平 均愈 合 时 间为 1 1周 , 良率 为 9 . 优 25 %。结 论 : 跟 骨 关节 内骨折 (a d r Ⅱ~ 型 ) 开 复 位 内 固定治 疗 是一 种 可 对 sn es Ⅳ 切
医护论坛
28 1 第5第 期 0年2 1 6 0 月 卷
跟骨关节骨折 的内固定治疗
陈 思
( 吉林 省 通 化市 第一 建 筑公 司职 工 医 院 , 吉林通 化
跟骨关节内骨折的内固定手术治疗

致力于打造高品质文档跟骨关节内骨折的内固定手术治疗毕业论文作者:张炼,陶继军,郭克斌,熊元波【关键词】跟骨骨折;骨折内固定;手术治疗跟骨骨折是最常见的跗骨骨折,占全身骨折的2%。
跟骨关节内骨折约占跟骨骨折的75%,其治疗效果1直不甚理想,常遗有疼痛、扁平足、足跟变宽等后遗症而严重影响患肢功能[1]。
随着对其损伤机制和骨折病理的深入理解,开放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已得到越来越多医务工作者的重视和认可。
本院从20XX年3月至20XX年11月,对46 例54足跟骨骨折进行开放复位钛板内固定的资料,其中46 例(54足)全部得到随访,总有效率为100%,有6足出现不同并发症,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3 讨论跟骨骨折是足部的常见损伤,随着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方法在临床的推广,其并发症也越来越多,如切口延迟愈合、感染、螺钉松动、跟骨畸形愈合等。
对波及距下关节面的跟骨骨折,Miller等[3]强调早期修复,恢复破坏的跟距关节面和跟骨的形态,以减少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
跟骨骨折的手术治疗并非像其他部位骨折1样,存在着时机、暴露、复位技巧、内固定选择和术后处理等问题,分析其原因,对改进手术方法,减少并发症有较为重要的意义。
3.1 选择恰当手术时机,尽量减轻肿胀俞光荣等[4]认为,跟骨骨折后肿胀严重,高峰期在伤后3 d左右,极易出现张力性水泡,故手术时间应在肿胀高峰期前或后,伤后立即手术可减少术后肿胀、创口愈合困难等并发症。
但术中出血多,皮肤准备不充分,容易发生创口感染。
在肿胀减退而瘢痕组织又未形成前是较理想的手术时间,以伤后3~7 d为宜。
术前制动,局部冰敷,使用消肿药物有利于减轻局部肿胀。
如已出现张力性水泡,手术应延迟到伤后10~14 d。
3.3 选用厚度薄,塑性好的内固定材料当跟骨内翻畸形未矫正、跟骨过宽或放置较厚的钢板时,常造成切口缝合张力过大。
植入1定厚度的钢板后张力更大,使供血的血管闭塞[6]。
跟骨关节内骨折的内固定治疗

[ 要】 摘 目的 : 讨跟 骨 关节 内骨 折 切 开复 位 内 固定治 疗 的临 床疗 效 。方 法 : 0 ~ 0 7 对跟 骨 关节 内骨 折 (adr 探 2 220 年 0 S ne s
Ⅱ~ 型 ) 6例 (9足 ) 选用 切开 复位 异形 钢板 内固定 治疗 。结 果 : Ⅳ 3 3 , 所有 手 术患 者 在平 均 1. 月随 访中 , 折 均 愈 56个 骨 合 , 均 愈合 时 间为 1 周 , 良率 9 .%。结论 : 跟骨 关节 内骨 折 (a d r1一V型 ) 开 复位 内 固定 治疗 是一 种 可 平 1 优 23 对 Sne I 1 s 切 取 的具 有 良好 临床 疗效 的治 疗方 法 。 [ 键词】 骨 ; 折 ; 关 跟 骨 内固定 ; 形钢 板 异
1. . 1术前 准 备 患 者 住 院后 , 抬 高 患肢 , 用 2 %甘 露 醇 2 0m 2 行 应 0 5 l
静脉滴注 1 2 h一次 , 待肿胀 明显减轻后再行手术治疗 。
1 . 术 方 法 手 术 在 止 血 带 下 进 行 , 侧 跟 骨 骨 折 取 侧 卧 . 2手 2 单
为 关 节 内骨 折 , 骨 骨 折 的治 疗 分 为 两 大类 , 类 为 非手 术 跟 一 治 疗 , 合 于 关 节 外 骨 折 , 移 位 或 微 小 移 位 ( 适 无 1mm) 骨 的 折. 以及存 在 局部 或全 身手 术 禁忌 证 的病 人 。另 一类 为手 术
治 疗 , 术 治 疗 目的 是 恢 复 跟 骨 的 高 度 、 度 和 宽 度 , 持 正 手 长 保
复 查 , 后 可 扶 拐 免 负 重 行 走 。0 1 6周 1 ~ 2周 X线 检 查 骨 折 愈 合
后开 始全 负 重行 走 。
跟骨骨折80例钛板内固定治疗疗效分析

1 . 1 一般资料
我科 2 0 0 6年 3月一2 O l 0年 3月 共收 治
跟骨关节 内骨折 8 0例 , 男6 0例 , 女2 0例 , 年龄 1 9岁 ~ 6 6岁 , 平均年龄 3 5岁 , 单侧 7 0例 , 双侧 1 O例。 受伤原因 : 高处坠落伤 6 6例 , 交通伤 1 4例 。 受伤 至入 院时间平均 2 h 。 根据 S a n d e r s 分 型, Ⅱ型 3 4例 , Ⅲ型 2 9例 , Ⅳ型 1 7 例。 入院后 常规抬高患肢冷 敷、 脱水及石膏托外 固定 , 待 患者 全身状况 良好 、 足部肿胀 明显
1 资料与方法
2 0 0 6年 3月—2 0 1 O 年 3月我科共收 治跟 骨关节 内
骨折 8 O例 , 均采用切开复位钛板 内固定治疗 , 手术入路 均为外 侧“ L ” 形入路 , 术后 一般 不采 用石膏 固定 , 2 d  ̄ 3 d后 即行 不 负
重功 能锻 炼 , 6周  ̄ 8周后逐渐 负重锻 炼。随访 1 2个月  ̄ 3 4个
43 6 — 4 41 .
显示输尿管无扩张 , 肾盂无积水 , 输 尿管造影剂通过顺畅【 l 】 。
2 原 因及预防措施
2 . I 输尿管损 伤的原 因 2 . I . I 热损伤 。由于腹腔镜手术经常采取电凝和电切的方 法处理血管和组织 , 因此热损伤成 为腹腔镜手术 中常见的损 伤
■ 嘧爨目密凰
除输尿管导管 , 导尿管气囊 内注气后 , 保持引流通 畅 , 2 周以后
更换盆腔导尿管 , 以防形成窦道 。膀胱 内再放一气囊导尿管 留 置导尿 2周 。保持 阴道气囊导尿 管引流通 畅, 定期更换 阴道 内 气囊 导尿管 , 术后应用抗 生素 1 周 。3个月后行输 尿管膀 原平 0 3 4 1 0 0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跟骨骨折的手术内固定治疗
发表时间:2010-09-03T09:20:03.060Z 来源:《中国医药卫生》杂志2010年第3期供稿作者:杨雷[导读] 跟骨骨折是足部的常见损伤,以青壮年伤者多见,跟骨骨折占跗骨骨折的60%,大部分骨折累及跟距关节。
杨雷 河北省遵化二院(河北遵化064200)
[中图分类号]R6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0 5734(2010)3-0026-01 跟骨骨折是足部的常见损伤,以青壮年伤者多见,跟骨骨折占跗骨骨折的60%,大部分骨折累及跟距关节。
目前无论对跟骨骨折的受伤机制、骨折分型、手术方式、疗效评价均无统一标准,存在一些争议。
我科自2006年7月至2008年7月对于有移位的跟骨关节内骨折,采用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69例。
其中36例术后随访功能情况,疗效满意。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36例,其中男32例,女4例,平均年龄38.5岁,受伤原因:坠落伤29例,交通伤6例,运动伤1例。
骨折分型:按Sanders分型:Ⅱ型23例,Ⅲ型11例,Ⅳ型2例。
术后骨折愈合时间1
2.4周。
1.2 术前准备:手术一般在伤后一周内进行。
伤后抬高患肢,给予消肿药物治疗,完善术前检查,常规跟骨轴、侧位、足正位X片,跟骨CT扫描。
1.3 手术方法:采用腰麻或连续硬膜外麻醉,单侧跟骨骨折采取健侧卧位,双侧跟骨采取俯卧位。
手术在下肢止血带下进行。
取跟骨外侧L形切口,注意保护腓肠神经,不剥离皮下软组织,紧贴跟骨外侧壁锐性做骨膜下剥离。
切口要足够显露距下关节、跟骰关节,保护好腓骨长短肌腱。
用3枚直径2mm克氏针分别固定在骰骨、距骨颈、距骨体后外处,以暴露术野,减少拉钩对皮瓣的反复牵拉损伤。
掀开跟骨外侧壁皮质骨块,将塌陷的骨折翘拨复位,关节面平滑,恢复Bohler角、Gissane角。
有时有些骨块需要用1-2枚克氏针临时固定。
用打击器挤压恢复跟骨的宽度,选择合适的跟骨板固定,拧入螺钉,去除克氏针。
术中要注意至少有一枚螺钉打到内侧载距突上。
冲洗缝合切口,常规放置引流条,注意用弹力绑带加压包扎。
1.4 术后处理:术后不需要外固定,抬高患肢,24—48小时内去除引流条,常规应用抗生素5—7天,术后24小时开始主动功能练习,8周内避免负重,12周后负重活动。
1.5 结果:36例病人平均随访14个月,优良率达91.7%,8.3%的病人术后走路有轻微疼痛。
2 讨论
2.1 跟骨的解剖特点:跟骨是足部最大的一块跗骨,形态不规则,有六面和四个关节面,跟骨前方有一突起为跟骨前结节。
跟骨骨小梁多在跟骨体后部密集,而其下方存在一个骨小梁稀疏区,称中央三角区。
在压缩骨折复位后,此区常有骨缺损。
正常时,跟骨成外翻状着地,力点主要在内侧突。
载距突相连于跟骨内侧皮质骨中部,周围有坚强的三角韧带和骨间韧带,当发生骨折时,这些韧带能够保持载距突骨块的稳定。
这对外侧骨折块的固定极为重要。
Bohler’s角、Gissane’s角常被用作判断跟骨骨折程度及预后的重要指标。
2.2 跟骨骨折治疗的问题:
2.2.1 跟骨骨折手术治疗逐渐的得到认可,越来越多的骨折被手术、复位、固定以求得到早期功能活动,这也是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治疗原则。
2.2.2 手术指征:无移位或移位小于2mm时,采用非手术治疗。
SandersⅡ、Ⅲ、Ⅳ骨折应选择切开复位手术,对于患有严重糖尿病、周围血管疾病、身体极度虚弱或合并全身其他部位损伤不宜手术时,应考虑非手术治疗。
2.2.3 手术中注意事项:一般外侧入路,切口要足够大,以显露术野,不要过度牵拉组织,以免造成软组织损伤,影响伤口愈合。
外翻皮瓣时,用两根丝线牵开,尽量不用拉钩反复牵拉组织。
应用克氏针固定的方法暴露术野,点状接触皮瓣,减少组织损伤。
特别要注意的是固定丘部的螺钉一定要穿过载距突。
对有跟骰关节损伤的病人,要恢复跟骰关节的正常位置,否则会遗留术后跟骰区的疼痛。
2.2.4 手术的并发症:肿胀,筋膜室综合症,腓肠神经的损伤,距跟关节炎,伤口感染,骨感染,皮瓣的坏死或伤口延迟愈合等。
2.2.5 有关置骨的问题:从理论上讲,再植入松质骨,有利于防止塌陷及愈合,但我们认为,骨缺损是中央三角区,正常情况下,该区骨小梁稀疏。
骨折复位后所遗留的骨缺损完全可以通过血肿激化、成骨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