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化剂论文

合集下载

催化剂论文

催化剂论文

课程论文题目:浅谈对环己酮催化剂的认识——分子氧氧化环己烷制环己酮催化剂课程名称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三)专业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班级精细1123姓名赵龙学号1101220343指导教师吴永忠日期2013年6月17日浅谈对环己酮催化剂的认识——分子氧氧化环己烷制环己酮催化剂赵龙(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化学工程系,精细1123班)【摘要】:综述了分子氧氧化环己烷制取环己酮的催化剂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光催化剂、纳米催化剂、仿生催化剂、分子筛催化剂和复合催化剂在环己烷催化氧化方面的应用,其中,负载在分子筛上的纳米金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选择性及稳定性。

【关键词】:环己烷氧化,环己酮,催化剂的认识环己酮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和工业溶剂,广泛应用于医药、油漆、涂料、橡胶、农药行业、印刷和塑料回收方面。

目前,工业上制取环己醇和环己酮的方法主要为苯酚加氢法、苯部分加氢法和环己烷液相氧化法,环己烷氧化法的应用最为普遍,占90%以上。

由于环己醇和环己酮比环己烷更易于被氧化,为获得适宜的环已醇和环已酮的选择性,工业上环己烷氧化转化率通常控制在3.5%~5.0%,氧化选择性为90%左右。

但环己烷的大量循环造成能耗上的巨大浪费。

目前,环己烷氧化工艺研究的热点主要集中在对传统工艺的改造优化、氧化剂的选择及高效催化剂的开发。

开发高性能和环境友好的催化剂成为研究热点,近年来开发的一些氧化催化剂在改善环己烷转化率和产物选择性方面表现出较好的性能。

本文主要综述分子氧氧化环己烷制环己酮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1 .光催化剂光催化选择性氧化环己烷生成环己酮,反应条件较目前工业上的方法更温和,并且对于部分氧化产物具有较高选择性,在反应后的体系中有合适的酮醇比。

在分子氧氧化环己烷反应中具有较高的光催化活性。

在辐射波长入<275nnq TiO2后,环己烷选择性地转和无催化剂的条件下,环己醇选择性大于85%,加入TiO2化为环己酮,催化剂用量决定醇酮比。

我国催化剂的发展历史论文

我国催化剂的发展历史论文

我国催化剂的发展历史论文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使用催化剂的历史,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已经掌握了一些催化反应的技术。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的催化剂技术逐渐得到改进和发展。

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初期,我国的催化剂技术仍然相对落后,主要依靠进口。

但随着国家对科技的重视和支持,我国开始加大对催化剂研发的投入。

上世纪50年代,中国首次开始在催化
剂领域进行大规模研究,建立了一些催化剂研究单位和实验室。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的催化剂技术逐渐得到提升。

上世纪
70年代,我国在石油化工领域的催化剂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成功研制出了一系列高效的催化剂,为石油化工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进入21世纪后,我国的催化剂技术取得了更大的突破。

随着
绿色化学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我国开始加大对环境友好型催化剂的研究和开发。

目前,我国在催化剂领域取得了多项重要成果,不仅在石油化工领域居于世界前列,还在环保型催化剂的研究上取得了重要进展。

总的来说,我国的催化剂技术经历了不断的发展和壮大,逐渐成为世界催化剂领域的重要力量。

未来,我国将继续加大对催化剂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为我国的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催化剂论文

催化剂论文

浅谈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一催化剂的制备方法1.1浸渍法将含有活性组分(或连同助催化剂组分)的液态(或气态)物质浸载在固态载体表面上。

此法的优点为:可使用外形与尺寸合乎要求的载体,省去催化剂成型工序;可选择合适的载体,为催化剂提供所需的宏观结构特性,包括比表面、孔半径、机械强度、导热系数等;负载组分仅仅分布在载体表面上,利用率高,用量少,成本低。

广泛用于负载型催化剂的制备,尤其适用于低含量贵金属催化剂。

影响浸渍效果的因素有浸渍溶液本身的性质、载体的结构、浸渍过程的操作条件等。

浸渍方法有:①超孔容浸渍法,浸渍溶液体积超过载体微孔能容纳的体积,常在弱吸附的情况下使用;②等孔容浸渍法,浸渍溶液与载体有效微孔容积相等,无多余废液,可省略过滤,便于控制负载量和连续操作;③多次浸渍法,浸渍、干燥、煅烧反复进行多次,直至负载量足够为止,适用于浸载组分的溶解度不大的情况,也可用来依次浸载若干组分,以回避组分间的竞争吸附;④流化喷洒浸渍法,浸渍溶液直接喷洒到反应器中处在流化状态的载体颗粒上,制备完毕可直接转入使用,无需专用的催化剂制备设备;⑤蒸气相浸渍法,借助浸渍化合物的挥发性,以蒸气相的形式将它负载到载体表面上,但活性组分容易流失,必须在使用过程中随时补充。

1.2沉淀法用淀剂将可溶性的催化剂组分转化为难溶或不溶化合物,经分离、洗涤、干燥、煅烧、成型或还原等工序,制得成品催化剂。

广泛用于高含量的非贵金属、金属氧化物、金属盐催化剂或催化剂载体。

沉淀法有:①共沉淀法,将催化剂所需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组分同时沉淀的一种方法。

其特点是一次操作可以同时得到几个组分,而且各个组分的分布比较均匀。

如果组分之间形成固体溶液,那么分散度更为理想。

为了避免各个组分的分步沉淀,各金属盐的浓度、沉淀剂的浓度、介质的pH值及其他条件都须满足各个组分一起沉淀的要求。

②均匀沉淀法,首先使待沉淀溶液与沉淀剂母体充分混合,造成一个十分均匀的体系,然后调节温度,逐渐提高pH值,或在体系中逐渐生成沉淀剂等,创造形成沉淀的条件,使沉淀缓慢地进行,以制取颗粒十分均匀而比较纯净的固体。

催化剂的制备毕业论文

催化剂的制备毕业论文

分类号O69Ni-Ce-ZrO2催化剂的制备及其CO2重整CH4催化行为作者单位指导老师提交时间目录摘要 (1)关键词 (1)1 引言 (1)1.1甲烷重整制合成气 (1)1.1.1 水蒸汽重整甲烷 (2)1.1.2 甲烷部分氧化 (2)1.1.3 二氧化碳重整甲烷 (2)1.2甲烷重整制合成气的催化剂 (3)1.2.1 催化剂活性组分 (4)1.2.2 载体 (4)1.2.3 助剂 (4)1.3本文研究内容 (5)2 实验部分 (5)2.1实验仪器及试剂 (5)2.1.1 实验仪器 (5)2.1.2 实验试剂 (6)2.2催化剂制备 (6)2.3催化剂评价 (7)2.3.1 催化剂评价装置与评价过程 (7)2.3.2 定量计算方法 (8)3 结果与讨论 (8)3.1络合剂的影响 (8)3.1.1 络合剂种类影响 (8)3.1.2 络合剂用量影响 (12)3.2Ce/Zr比的选择 (14)3.3Ni含量的影响 (17)4 结论 (19)参考文献 (20)Abstract (22)致谢 (23)Ni-Ce-ZrO2催化剂的制备及其CO2重整CH4催化行为曾广秘(陕西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西安,710062)摘要:采用络合分解法,制备一系列Ni-Ce-ZrO2催化剂。

分别考察了以甘氨酸、柠檬酸、聚乙烯醇、草酸、乙二胺四乙酸和尿酸为络合剂时,制备的Ni-Ce-ZrO2催化剂的CO2重整CH4催化性能。

研究了以甘氨酸为络合剂,并具体考察了络合剂用量、不同Ce/Zr以及Ni含量对CO2重整CH4催化性能的影响。

在相同反应条件下(1 atm,750 ℃,CH4/CO2 = 1,GHSV=53200 mL·g-1·h-1),以甘氨酸作为络合剂,且甘氨酸与金属离子比为1,Ce/Zr比为8:2,Ni含量为10 wt.%的催化剂活性和稳定性最好。

并通过BET、TPR、XRD等表征手段对一系列催化剂的结构和性质进行分析,与实验结果一致。

化学工程专业优秀毕业论文范本新型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研究

化学工程专业优秀毕业论文范本新型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研究

化学工程专业优秀毕业论文范本新型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研究催化剂是化学工程领域中广泛应用的一种重要物质,能够加速化学反应速率,提高反应的选择性和效率。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工业的进步,在化学工程中研发出了许多新型的催化剂,这些新型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研究成为了热门的话题。

一、新型催化剂的发展概述新型催化剂的发展是化学工程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传统的催化剂如金属催化剂和酶催化剂等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催化活性低、反应条件苛刻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研究者们不断寻求创新,发展出了一系列新型催化剂,如纳米催化剂、分子筛催化剂等。

这些新型催化剂具有催化活性高、选择性好、稳定性强等优点,为化学工程领域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二、新型催化剂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有机合成是化学工程中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也是新型催化剂应用的一个重要领域。

新型催化剂在有机合成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例如,纳米催化剂可以通过纳米结构的特殊性质,提高有机合成反应速率,降低催化剂用量和反应条件。

分子筛催化剂则可以通过选择性吸附等机制,实现对有机物的高效转化。

这些新型催化剂的应用大大促进了有机合成工艺的发展,推动了该领域的研究进展。

三、新型催化剂在能源领域中的应用能源领域是当前全球关注的焦点之一,新型催化剂在该领域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金属催化剂可以在石油加工过程中起到催化裂化的作用,将重质烃转化为轻质烃,提高石油资源的利用率。

另外,纳米级催化剂可以用于燃料电池中,提高电极反应速率,增加电池的能量密度。

新型催化剂在能源领域的应用有助于解决能源紧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新型催化剂的开发与研究方法新型催化剂的开发与研究需要有科学的方法和手段。

常见的方法包括合成新型催化剂、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和评价等。

合成新型催化剂可以采用溶胶-凝胶法、气相沉积法、共沉淀法等多种方法。

而催化剂的表征和评价则可以通过X射线衍射、透射电子显微镜等技术手段实现。

化学反应条件及催化剂的作用论文

化学反应条件及催化剂的作用论文

化学反应条件及催化剂的作用论文1化学反应的影响因素化学反应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反应过程中容易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

第一,化学反应会受到浓度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当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时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大,化学平衡会向正向转移。

第二,化学反应会受到压强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当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时压强越大,反应速率越大,化学平衡会向气态物质系数小的方向转移。

这一反应影响条件是针对气体反应的,增大压强相当于增大了单位体积内气体的浓度,一次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就会随着压强的增大而变快。

第三,化学反应会受到温度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当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时温度升高,反应速率会增大,化学平衡会向吸热方向转移。

实践证明,温度的变化可以影响到一切的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只是影响程度会有所差异。

第四,化学反应会受到催化剂的影响。

一般情况催化剂对化学平衡不会产生影响,也不参与化学反应,在反应前后其质量和组成是不变的。

它加入的目的就是改变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

通常正催化剂都会加速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

此外,光、反应固体物颗粒大小、溶剂等也会影响到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

其中温度和催化剂的影响比较明显、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如在工业合成氨中,会使用铁做催化剂,加快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提高氨的.生成速度。

2化学反应中催化剂的作用2.1催化剂的类型在化学反应中,催化剂虽不参与化学反应,但它会与反应物发生作用,加快了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使化学反应变得更为剧烈。

首先,催化剂不参与化学反应,即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物质结构不会发生任何的改变。

其次,催化剂会改变反应的速率,甚至可使反应的速率提高上万亿倍,大大提高了工业生产中化学反应应用的效率,提高了单位时间内产品的产量,创造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催化剂的类型多样,按催化过程可分为均相催化剂和多项催化剂;按催化剂的反应类型可分为氧化还原催化剂、酸碱催化剂和配位催化剂。

按物质类型可分为过度金属催化剂、金属氧化物催化剂、酸碱催化剂和金属络物催化剂。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优秀毕业论文范本催化剂在化学合成中的应用研究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优秀毕业论文范本催化剂在化学合成中的应用研究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优秀毕业论文范本催化剂在化学合成中的应用研究随着工业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毕业生们需要在毕业论文中展现出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研究成果。

本篇文章将以"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优秀毕业论文范本:催化剂在化学合成中的应用研究"为题,来探讨催化剂在化学合成中的应用研究。

引言: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涉及到许多化学反应和工艺过程的研究。

而催化剂作为化学合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显著提高反应速率、改善产物选择性、降低反应温度等。

因此,催化剂在化学工程与工艺中的应用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一、催化剂的定义和分类催化剂是指能够参与化学反应但在反应结束时仍能恢复原状的物质。

根据其在化学反应中的状态,催化剂可分为固体催化剂、液体催化剂和气体催化剂。

二、催化剂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研究1. 催化剂在醇醛合成中的应用研究醇醛合成是有机合成中常见的一种反应。

通过引入催化剂,可以大大提高醇醛合成的速率和选择性,从而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产率。

2. 催化剂在烯烃合成中的应用研究烯烃合成是工业生产中常用的一类反应。

催化剂在烯烃合成中的应用研究,可以有效提高反应的转化率和选择性,并降低能耗和环境污染。

三、催化剂在无机材料合成中的应用研究1. 催化剂在纳米材料合成中的应用研究催化剂在纳米材料合成中起到重要作用。

通过合适的催化剂选择和反应条件优化,可以在无机材料合成过程中控制其尺寸、形貌和晶态结构,从而获得具有特定功能的纳米材料。

2. 催化剂在陶瓷材料合成中的应用研究陶瓷材料是一种重要的无机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电子和能源等领域。

催化剂在陶瓷材料合成中的应用研究,可以优化反应条件,提高材料的烧结性能和物理化学性质。

结论:催化剂在化学合成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通过合适的催化剂选择、反应条件优化和催化机理研究,可以实现高效、绿色和可持续的化学合成过程。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毕业生们应该加强对催化剂在化学合成中的应用研究,努力将其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相结合,为化学工程和工艺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有关催化原理应用的小论文

有关催化原理应用的小论文

有关催化原理应用的小论文引言催化是化学反应中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添加催化剂来提高反应速率和选择性。

催化剂通常是一种物质,能够参与反应但在反应结束后不会被消耗。

催化的原理和应用在化学工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论文将着重介绍催化原理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

催化原理催化原理是基于能量变化和活化能的概念。

基本上,催化剂通过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加速了反应的进行。

下面是催化原理的一些基本概念:1.催化剂与反应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催化剂可以与反应物发生物理和/或化学相互作用。

这些相互作用能够改变反应物的排列方式,降低反应的能垒,从而加速反应速率。

2.催化剂的活性位点:催化剂通常具有活性位点,反应物能够在这些位点上吸附并进行反应。

活性位点的数量和特性对催化的效果起着重要作用。

3.催化剂的再生:催化剂在反应过程中不会被消耗,而是通过与产物分离,或者通过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后重新获得活性。

催化的应用催化在化学工业中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催化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1. 壳聚糖酶催化酶解反应壳聚糖酶是一种常见的酶催化剂,在食品工业中应用广泛。

壳聚糖酶能够催化壳聚糖分子的酶解反应,将其分解成小分子的壳聚糖单体。

这一反应可以使壳聚糖在食品中的溶解性和生物利用率提高。

2. 贵金属催化剂在汽车尾气净化中的应用贵金属催化剂,如铂、钯等,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尾气净化系统中。

这些催化剂能够催化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将有毒的气体,如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转化为无害的物质。

这种催化剂具有高度的选择性和活性。

3. Ziegler-Natta催化剂在聚合反应中的应用Ziegler-Natta催化剂是一类用于聚合反应的重要催化剂。

它们通常由过渡金属化合物和有机铝化合物组成。

这种催化剂可以控制聚合反应的聚合度和分子量分布,制备出具有特定物理和化学性质的聚合物。

4. 硅胶催化剂在化学合成中的应用硅胶催化剂是一种固体酸催化剂,广泛应用于化学合成中。

它们能够催化酸碱中和反应、酯化和醚化等反应,从而高效地合成出目标化合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负载型金催化剂的研究及应用化工07-3 张波摘要讨论了有关金属催化剂的相关知识并着重介绍了负载型金催化剂的发展、常用的制备方法及应用,金催化剂的性能,展望了金催化剂的前景。

关键词负载型金催化剂制备性能应用Supported Gold Catalysts for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chemicial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class of 073 zhangbo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metal catalyst-related knowledge and highlights the development of supported gold catalysts, commonly used preparation methods and application of the performance of gold catalysts and looking forward to the prospect of the gold catalyst.Key words supported gold catalyst preparation, performance, application1金属催化剂的概述存在少量就能显着加速反应而不改变反应的总标准吉布斯函数变的物质称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金属催化剂是一类重要的工业催化剂。

主要包括块状催化剂,如电解银催化剂、融铁催化剂、铂网催化剂等;分散或者负载型的金属催化剂,如Pt-Re/-Al2O3重整催化剂,Ni/Al2O3加氢催化剂等。

?几乎所有的金属催化剂都是过渡金属,这与金属的结构、表面化学键有关。

金属适合于作哪种类型的催化剂,要看其对反应物的相容性。

发生催化反应时,催化剂与反应物要相互作用。

除表面外,不深入到体内,此即相容性。

如过渡金属是很好的加氢、脱氢催化剂,因为H2很容易在其表面吸附,反应不进行到表层以下。

但只有“贵金属”(Pd、Pt,也有Ag)可作氧化反应催化剂,因为它们在相应温度下能抗拒氧化。

2金催化剂的发展金一直被认为是化学惰性最高的金属[1] ,由于其化学惰性和难于高分散,一般不被用来作为催化剂。

但是到80年代,Haruta 发现担载在过渡金属氧化物上的金催化剂,不仅对CO 低温氧化具有很高的催化活性,而且还具有良好的抗水性、稳定性和湿度增强效应[2 ,3 ] , 另一方面, 作为一种贵金属催化剂, 金催化剂具有商业化的经济优势,致使人们对其催化特性产生了极大兴趣和关注。

所以,有关金催化剂的研究和开发日益活跃。

响金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因素金催化剂的催化活性主要受其本身三个因素的影响:(1)载体金属氧化物的种类; (2)金颗粒的大小;(3)金颗粒和载体间的接触结构及其相互作用。

以上三个因素均与金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密切相关。

催化剂的制备的常用方法浸渍法( Impregnation 简称IMP 法) [4]作为制备贵金属催化剂最传统最简单的方法,它是将多孔性载体氧化物浸渍于含有活性组分(如HAuCl4·3H2O、AuCl3或KAu (CN)2等) 的溶液中,干燥后再经后处理过程得到催化剂样品,但是该法制备出的金催化剂分散度较低。

离子交换法( Ion exchange 简称IE法) [5,6]将HAuCl4水溶液与NaY分子筛于80℃下共热,使之与分子筛作用以取代载体表面或内部的H+ (或Na + ) ,再经焙烧等活化处理即可,该法对于制备Y型分子筛作载体的金催化剂最为有效。

共沉淀法( Coprecipitation 简称CP 法)将HAuCl4的水溶液和相应载体氧化物的金属硝酸盐水溶液(如硝酸铁) 加入到碱性沉淀剂的水溶液中,同时得到两种氢氧化物的共沉淀物,再经过滤、洗涤、干燥及一定温度的焙烧处理即得到金催化剂。

沉淀过程既可采用正加法也可以采用反加法。

目前采用共沉淀法已可以制备出金担载量达10 (wt) %的高活性催化剂粉末样品和气体传感器材料。

沉积-沉淀法(Deposition2precipitation 简称DP 法) [7,8]将金属氧化物载体加入到HAuCl4的水溶液中,加碱中和并选择适当反应条件使之沉积在载体表面上,随后进行过滤、洗涤、干燥等后处理。

该法的优点在于:活性组分不会被包埋在载体内部,而是全部保留在载体表面上,提高了活性组分的利用率;得到的催化剂金颗粒尺寸分布较窄,比较均匀;可以通过选择载体的形状而得到各种不同形状的成型金催化剂。

该法对于制备低负载量的金催化剂非常有效,但要求载体有较高的有效表面积而且不适用于有较低零电荷点的金属氧化物载体,如SiO2和SiO2-Al2O3 等。

化学蒸发沉积法(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简称CVD 法)[9,10]将挥发性的有机金化合物蒸气导入有较高比表面积的金属氧化物载体中,使之吸附于载体上,经空气中焙烧可使有机金化合物分解成小颗粒的金。

这种方法可以广泛地应用于各种不同的金属氧化物载体上,它甚至可以将金以纳米级颗粒沉积在一些不适用沉积-沉淀法的酸性金属氧化物载体上。

合金氧化法( Oxidation of amorphous alloys)[11]该法是制备ZrO2负载的金催化剂过程中采用的独特方法。

Shibata 等报道了通过电弧熔融再冷却得到Au2Zr 合金,然后经氧化处理可以制得具有催化活性AuPZrO2催化剂。

Baiker 等采用熔融旋压冷却得到Au5 FeZr14和Au5AgZr14合金,后经280℃氧化处理,而制得AuPFe2O3PZrO2、AuPAg2OPZrO2催化剂,CO 氧化反应活性中心金的活化机理如下CO 氧化反应活性中心金的活化机理如下:Au3 + ∶d86s0 (催化剂前体)活化处理Auδ+ ∶d10 -δ6s1 (催化剂)金催化剂上活性中心的可能化学状态是部分氧化态的金(Auδ+ ) ,其最外层未占满的d 轨道,与Pt 的外层d 轨道结构相似。

由此,可以理解惰性的金变成了对CO 氧化非常活泼的催化剂。

也有人提出负载于Al2O3上的金催化剂,在进行醇的部分氧化和CO 的完全氧化时,其活性中心是Au +。

负载型金催化剂的应用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负载型金催化剂被认为能用于常温下的环境保护和防治, 另一方面负载型金催化剂被认为有望促进某些新的、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化学反应过程的进行。

CO 的选择性氧化降低燃料电池成本的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利用甲醇重整产生的富氢气体。

通常这种混合物中含75%的H2、24%的CO2和1%的CO。

CO 的存在会导致Pt催化剂中毒, 因此就要除去CO , 而对CO 的选择性氧化是一种较有效的方法。

负载型Au/MnO x 催化剂, 显示了较强的催化氧化CO 的活性,Au/MnO x 催化剂具有如下的优点:(1)Au/ MnO x催化剂的催化反应温度在400K以下,(2)Au/ MnO x 在原料气中含有CO2和H2O 的情况下, 能够保持活性;(3)Au/ MnO x 催化剂催化氧化CO 和H2的温差较大, 有利于选择性催化氧化CO。

另外, 金催化剂还能催化CO 和H2的共同消除。

这在合成尿素中是很重要的。

1 ,2 - 二醇类的选择性液相氧化金催化剂在1,2-二醇类的液相选择性氧化, 特别是用于制备羟基乙酸和乳酸方面显示了很高的活性。

金催化剂催化1,2-乙二醇、1,2-丙二醇生成相应的α- 羟基羧酸的选择性很高, 可达90%-100% , 转化率也在80%~90%之间。

相对于Pt/C、Pd/ C 催化剂, Au/C 催化剂具有如下优点: (1)Au/C 催化剂不易于诱导C—C 键的断裂, 而易选择性催化一个羟基基团的氧化;(2)Au/C 催化剂具有更高的选择性;(3)Au/C 催化剂具有更长的寿命。

二氧化碳的氢化随着对温室效应的关注,人们对于利用CO2氢化合成甲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尽管许多人试图采用贵金属, 但结果都无法与商业化催化剂Cu/ZnO-Al2O3相比。

在所有金催化剂中,Au/ZnO具有最高的催化生成甲醇的活性和选择性,其活性比Cu/ZnO-Al2O3稍低, 但比Cu/ZnO 高。

如果将金负载在TiO2上,则将催化反应沿着逆水气转换反应的方向进行。

金微粒粒径对CO2氢化生成甲醇的速率也是有影响的, 如甲醇生成速率随着金微粒粒径的减小有明显的加快。

由于高分散的金催化剂具有较多的金- 载体界面, 从而加强了金-载体的协同作用。

而这种协同效应是金催化剂具有高活性的主要原因。

低温水气转换反应水气转换反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过程,金催化剂催化水气转换反应的活性与载体有关。

使用共沉淀法制备的Au/TiO2, 比起Au/α- Fe2O3有更好的催化水气转换反应活性。

Au/α- Fe2O3的活性又高于Au/Al2O3。

负载在适当载体上的高分散的纳米金具有较好的催化水气转换反应的能力。

催化剂的前景展望金催化领域的研究刚刚开始并已经显示出了巨大的研究潜力。

作为一类新的诱人的氧化反应催化剂, 金负载型催化剂是最基本的活性组分。

我有信心地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该领域一定能取得许多新的进展并获得更多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1]Hammer B , Norskov J . Nature ,1995 ,376 :238~240[2]Haruta M, Yamada N , Kobayashi T et al . J . Catal . ,1989 ,115 :301~309.[3]Haruta M. Catalysis Surveys of Japan ,1997 , (1) :67~73.[4]Bamwenda G, Tsubota S , Nakamura T et al . Catal .Lett . ,1997 , (44) :83~87.[5]Kang YM, Wan B Z. Appl . Catal . A ,1995 ,128 :53~60.[6]Kang YM, Wan B Z. 1997 ,35 :379~392.[7]Bamwenda G, Tsubota S , Nakamura T et al . Catal .Lett . ,1997 ,44 :83~87.[8]Andreeva D , Tabakova T, Idakiev V et al . Appl . Catal . A ,1998 ,169 :9~14.[9]Okumura M, Tanaka K, Ueda A et al . Solid State Ionics ,1997 ,95 :143~149.[10]Okumura M, Nakamura S , Tsubota S et al . Catal .Lett . ,1998 ,51 :53~58.[11]Baiker A , Maciejewski M, Taglaferri S et al . J . Catal . ,1995 ,151 :407~41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