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绵阳市土种及土宜资料整理

合集下载

四川省土壤类型

四川省土壤类型

四川省的土壤类型、土壤利用、存在问题、解决方法土壤类型:紫色土、黄壤、红壤、山地黄棕壤、山地棕壤、山地暗棕壤、高山草甸土、沼泽土、高山寒漠土、水稻土。

土壤利用:1.紫色土(18.4%):占全省土地面积的28%,主要分布在四川盆地丘陵区和海拔800米以下的低山及盆地边缘山地。

其中,石灰性紫色土矿质养分中含丰富的磷、钾,透水性、保水、保肥性能良好开辟成耕地后多属中、上等土壤,是四川省重要的农业自然资源,也是四川粮、棉、麻、油、柑桔、蚕桑等生产基地。

2.黄壤(9.13%):主要分布在四川盆地及其边缘500~1300米的低山地带。

黄壤质地一般中壤至重壤,有机质养分含量比红壤稍高,但缺磷。

宜农、林等综合利用,以多种经营为宜,适种稻、麦、玉米、黄豆等粮食作物和茶叶、油茶等经济林木及马尾松、杉木等用材林还可种植果树、培育药用植物。

3.红壤:集中分布于川西南的西昌地区。

土壤呈酸性,土质粘重,有机质含量较低,一般为2%~3%,但红壤地区水热条件好,适宜种植的作物种类多,如水稻、油菜茶叶、油茶、花生、柑桔等。

4.山地黄棕壤:主要分布在四川省盆边山地及西部横断山系海拔1300~2100米处,土壤中有机质含量高,质地中壤—重壤,呈酸性反应,pH值5.0~5.7。

在凹坡、背风、土层厚的地方多垦为农田,种植中稻、小麦、玉米、洋芋等粮食作物,坡地多垦为茶园、果园或为杂林生长场所,另外还可作为漆树生产基地。

5.山地棕壤:主要分布在海拔2100~2500米的山体中部,土壤中腐殖质含量较高,土垠呈酸性反应,自然肥力较高,生产潜力大,所在地区气候温凉湿润,宜于林木生长。

6.山地暗棕壤:主要分布在盆西海拔2700~3200米的山体中、上部。

土壤中有机质含量积累多,轻壤质地,pH值4.7~5.3,能生长优良针叶林树种,如云杉、麦吊杉、冷杉、高山松等,是生然林生产基地。

7.高山草甸土:主要分布于川西北高原海拔3200~1700米,宜发展牧业,同时也是四川省珍贵药材虫草生产基地。

绵阳市土壤侵蚀状况

绵阳市土壤侵蚀状况

绵阳市位于涪江上游, 涪江干流的50 % 以上流经该市, 且辖区内的河流直接或间接地流入涪江。

因此, 研究和治理绵阳市的水土流失, 对于解决涪江流域的水土流失问题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 绵阳市水土流失状况1.1 水土流失概况绵阳市幅员面积2 0 2 8 6 平方公里, 水土流失面积达1 0 8 4 5 平方公里, 占幅员面积的5 3 . 5 %。

流失面积八十年代比五十年代增加了45 %。

每年水土流失总量6 5 0 7 万吨,平均土壤侵蚀模数约为6 0 0 0 吨/ k m Z , 有些地方高达1 0 0 0 。

吨/ k m Z 。

每年流入江河的泥沙在16 0 0 万吨左右。

在水土流失面积中, 中度流失面积2 7 1 1 平方公里, 占25 %多轻度流失面积1 62 6 . 8 平方公里, 占15 % , 强度流失面积4 3 3 8 平方公里, 占40 % ; 极强度流失面积1 3 01 平方公里, 占12 % ,剧烈流失面积8 6 7. 6 平方公里, 占8 %。

可见, 在绵阳的水土流失面积中, 60 % 属于强度以上的水土流失。

1.2 水土流失的严重后果绵阳市水土流失的严重后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 “流走了豆浆, 留下了豆渣”。

据初步计算, 每年流失土壤6 5 0 7 万吨, 可折合土厚1 . 5 尺的耕地13 。

9 万亩; 每年流走有机质6 3 。

2 万吨、全N 3 。

72 万吨、全P4 。

46 万吨、全K 1 0 2 . 3 万吨。

由于泥沙和养分流失, 导致了不少地方土层变薄、母岩裸露、质地变粗、肥力下降。

第二, 泥沙淤积、水利不利。

水土流失的泥沙在渠、塘、库、堰中淤积, 降低了工程蓄水灌溉能力和排水防洪能力。

全市水利工程每年泥沙淤积总量达7 90 多万方, 其中水库工程年淤积量达3 08 万方。

不少水利工程因泥沙淤积而接近报废。

例如, 全市石河堰工程2 4 3 8 道接近报废的达4 50 道; 江油北平水库蓄水能力为42 万方, 现己淤积21 万方, 也接近报废。

绵阳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

绵阳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

绵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绵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前言历史和当代的国内外经验证明,土地总体配置的宏观调控,不仅是一个资源分配和资产配置问题,而且是直接涉及生产力布局结构、国民经济产业结构、社会投资结构、劳动就业结构等城乡经济、社会、环境综合调控的关键环节。

特别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供求失控更是泡沫经济、土地投机、重复建设、生态破坏、权大腐败等滋生的源头,是严重危害经济协调发展和社会稳定、政治安定的大患。

因此,在我国特定国情的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快速发展期,又特别是在市场经济的初创阶段,以严格加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基本手段的土地宏观管理,是各级人民政府的一项重大的基本职责,也是党中央、国务院赋予各级政府的战略任务。

绵阳市人民政府为了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的通知》[中发(1997 ) 11 号]的精神,于1997 年10 月起对首轮市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进行了修编。

本次规划以1996 年为基期,分1997 一2000 年,2001-2010 年两个时段,展望到2030年。

本规划在巩固1996 年规划主要成果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重大修订:一是统一更新了规划基期和基础数据;二是确保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做到规划期内全市耕地只增不减;三是严格实行了省对市、市对县的非农业建设用地规划总量指标控制的约束机制;四是强化了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实行占、补挂钩政策,建立了严格的占、补平衡制度;五是按规划的用地分区制订了农地、非农地用途管制规则,为实施土地用途转用许可制度提供了依据;六是强化了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件及文本实施规划管制的法律效力。

本规划从绵阳市情出发,以自然资源、社会、经济现状特征为基础,以《绵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 年远景目标纲要》和省下达控制指标为主要依据,确定1997--2010 年间的土地利用规划目标,统筹规划、综合平衡,划分了土地利用分区,制定了各区用途管制规则,保证了省、市重点建设项目用地,加大了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力度,提出了实施规划的主要措施,绘制了全市及城区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为市人民政府加强全市土地资源的总体开发利用和土地资产的宏观管理提供了法定文本和图件依据。

绵阳市简介

绵阳市简介

绵阳市简介绵阳是四川省区域中心城市、四川省第二大城市,素有“富乐之乡”、“西部硅谷”美誉的绵阳,是我国重要的国防科研和电子工业生产基地,先后获得过联合国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奖(迪拜奖)、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全国创业先进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中国最佳宜居城市等诸多荣誉,是国务院批准建设中国唯一的科技城。

中文名称:绵阳外文名称:Mian Yang别名:涪城,绵州行政区类别:成渝经济区中心城市、地级市所属地区:中国西南下辖地区:安县、三台县、盐亭县、北川县政府驻地:高新区火炬大厦电话区号:0816邮政区码:621000地理位置:中国四川盆地西北部面积:20249.45平方公里人口:540.7万(2010年末)方言:四川方言绵阳话气候条件: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著名景点:涪江—安昌江沿岸的城市观光带、富乐山、西山、南湖、仙海等景区机场:绵阳南郊机场火车站:绵阳站、绵阳东站、绵阳北站、车牌代码:川B市树:香樟市花:月季经度范围:103°45′E~105°43′E纬度范围:30°42′N~33°03′N市区人口: 108万(2010年末)绵阳是四川省第二大城市,也是四川省第二个建成区人口过百万的特大城市,是享誉世界的伟大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故乡,自古有“蜀道明珠”、“富乐之乡”之美誉。

绵阳历史悠久,人杰地灵。

古名“涪城”、“绵州”,自公元前201 年汉高祖设置涪县以来,已有2200 多年建城史,历来为郡、州治所,后因城址位于绵山之南而得名“绵阳”。

绵阳是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建设的中国唯一科技城、成渝经济区西北部的中心城市、全国首批“三网融合”试点城市、全国首批“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市,建成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全国创业先进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行政划区绵阳市共下辖两行政区(涪城区、游仙区);七开发区:绵阳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国(绵阳)科技城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国(绵阳)科技城科教创业园区、中国(绵阳)科技城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中国(绵阳)科技城仙海旅游度假区、中国(绵阳)科技城游仙经济试验区、中国(绵阳)科技城金家林总部经济试验区、中国(绵阳)一市:江油市,并代管四川省政府科学城办事处。

绵阳市绿化养护标准

绵阳市绿化养护标准

一级养护管理质量标准1.整体要求:绿化养护技术措施完善,管理得当,植物配置科学合理,无黄土裸露现象。

2.园林植物:生长健壮,新建绿地各种植物两年内达到正常形态。

3.树木养护:树木树冠完整美观,分枝点合适,枝条粗壮,无枯枝死杈;主侧枝分布匀称、数量适宜、修剪科学合理;内膛疏空,通风透光,树穴大小合理、完整统一美观。

花灌木开花及时,株形饱满,花后修剪及时合理。

绿篱、色块等修剪及时、整齐、轮廓清晰、线条流畅、层次分明,枝叶茂密整齐,无死株、断档、空洞、脱脚现象。

行道树无缺株,绿地内无死树。

行道树无钉、拴、刻、划等人为损害,距树干2m范围内无堆放物料,无有害物质,无影响景观要求和树木生长及养护管理要求的构筑物。

4.树木长势:落叶树新梢生长健壮,叶片形态、颜色正常。

正常条件下,无黄叶、焦叶、卷叶,正常叶片保存率在95%以上。

针叶树针叶宿存3年以上,结果枝条在10%以下。

5.花坛、花带:轮廓清晰,整齐美观,色彩艳丽,整齐有序,定植露地花卉花期一致,开花整齐、均匀,无残缺,无残花败叶。

换花及时,保证节日效果。

6.草坪及地被植物:植株整齐,地面平整,无坑洼、孔洞,覆盖率达99%以上,草坪内无杂草。

冷季型草绿色期不得少于300天,暖季型草不得少于210天。

草坪生长高度控制在12cm左右,草坪外沿与围档平行相距10cm。

7.病虫害防治:控制及时,园林树木无蛀干害虫活卵、活虫;园林树木主干、主枝上,平均每100c㎡介壳虫的活虫数不得超过1头,较细枝条上平均每30cm不得超过2头,且平均被害株数不得超过1%。

虫孔、虫网、虫食叶片每株不得超过2%。

病虫害危害控制在5%以下,无药害。

8.垂直绿化:应根据不同植物的攀援特点,及时采取相应的牵引、设置网架等技术措施,视攀援植物生长习性,覆盖率不得低于90%。

以开花为主的攀援植物应适时开花,且花繁色艳。

9.绿地:完整,无损毁、侵占现象,内部整洁无杂物、污物,无杂草、积水,无堆放物料,无影响绿化景观的构筑物,无绿化生产垃圾。

绵阳市自然地理概况

绵阳市自然地理概况

自然地理概况绵阳市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地理坐标于东经东经103°45'~ 105° 43' , 北纬30°42' ~ 33°03'之间。

绵阳市处于龙门山前缘向四川盆地过渡带。

本区属于四川盆地盆中丘陵区的北部,一般山顶标高均在500m以上。

总的地势呈北高南低,东西两面高中间低。

中部为河谷冲击平原,两边为高阶地形成的丘状台地或由侏罗纪地层组成的丘陵。

绵阳市中区地处四川盆地西北,面积1515kn12,地势东南部和中部比较平缓,海拔最高728m,最低429m。

地形以丘陵为主,约占总面积的74.9%。

相对高度一般在SOm左右,丘陵平缓,呈条状分布,其中以浅丘面积较大。

(一)地形地貌从地貌形态和岩性特征,并结合外营力作用原则,本区地貌分为两大类型五个单元。

()l侵蚀堆积地貌由古代和现代河流侵蚀堆积作用形成,各级阶地和现代河谷展布范围皆属于此类。

1)河谷冲击平原本区地貌宽阔而平坦,平面上呈Y字形贯穿全区,该地貌包括涪江和安昌河的现代河床以及两岸河漫滩和一级阶地,因地形平缓,河流的频繁分合导致边滩和心滩十分发育,一级阶地是本地貌单元的主体,涪江和安昌河现代河床均呈U形,河床宽窄不一,一般宽200~500米,最宽处有1公里多,两岸不对称,切蚀岸多为陡坎且基岩裸露。

2)冲洪积丘状台地沿涪江及安昌河两侧出露,其包含由二一四级阶地分布的范围"自北而南有西南科技大学—何家山一园艺一普明一带,涪江以东的葛家坝子、五里堆以及安昌河以南,南山寺一吴家坝大梁子。

丘顶均为河流冲击堆积的阶地,三级阶地各形成三个不同高度的台地,出露高度500一55Om不等。

河谷切割深度一般在20一30m,最大不超过50m。

台地边缘多为10一15°缓坡,也有一些高差5一10m的陡坎,尤其沿涪江和安昌河两侧陡坎众多。

3)冰水堆积高坪台地区内早期冰水堆积形成的五级阶地分布区域,次级阶地的基座原是海拔590m左右的一级夷平面。

绵阳种植作物

绵阳种植作物

绵阳种植作物
在绵阳种植作物的选择主要受该地区的气候和土壤条件所限制。

绵阳位于中国四川省中部,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夏季炎热潮湿,降雨集中在夏季,年平均气温为16。

该地区的土壤以黄壤为主,酸性较弱。

根据这些条件,以下是在绵阳适合种植的一些作物:
1. 水稻:绵阳的气候和水资源条件适合水稻的种植。

水稻是该地区的主要农作物之一。

2. 小麦:绵阳的冬季较冷,适合种植冬小麦。

小麦是常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可以作为农民的经济来源。

3. 玉米:绵阳的夏季炎热潮湿,适合种植玉米。

玉米是一种耐热的作物,也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4. 蔬菜:绵阳的气候条件适宜蔬菜的生长。

常见的蔬菜包括西红柿、茄子、豆角、黄瓜等。

高山蔬菜如高山香菇也在该地区种植。

5. 水果:绵阳的气候条件适宜某些水果的种植,如梨、苹果、葡萄等。

特别是葡萄种植在绵阳广泛发展,形成了一定规模。

请注意,种植作物需要综合考虑气候、土壤、灌溉和市场需求等因素。

在选择种植作物之前,建议与当地农业部门或农业专家咨询,以获取更详细和准确的信息。

四川盆地主要农耕土壤

四川盆地主要农耕土壤

棕色针叶林 土
6.394
灰褐土
5.523
沼泽土
4.869
占(%) 3.496 2.902 2.780 2.300
1.662
1.385 1.174
➢四川土壤分类:25个土类,63个亚类,137个土属。
四川盆地主要农耕土壤及其特性
➢ 红壤 ➢ 潮土 ➢ 石灰土
➢ 黄壤 ➢ 紫色土 ➢ 水稻土
第一节 红壤
一、分布
总面积1664.87万亩,占土地总面积2.24%,其中耕地163.47万亩, 占耕地0.98%,占旱耕地1.67%。
1、水平分布 北纬29.5°以南的川西南地区。
东至大相岭(汉源),南至金沙江河谷,西至九龙、稻城南部河谷, 涪江、嘉陵江四五级阶地零星分布(秀山)
2、垂直分布 360~2200m内都有分布
5~8%,1、2月基本无雨。
(3)气温年较差小,日较差大
最冷月:5.6~10.2℃
最热月:19.3~23.1℃
2、植被:常绿阔叶林为主。 3、地形:中低山,阶地(盆地丘陵区)。 4、母质:第四纪沉积物,砂页岩、玄武岩、灰长岩、
闪长石、花岗岩、变质岩。
三、成土过程 富铝化过程(主要过程)、粘化过程 水热同季→化学风化强烈→释放盐基物质 →流失硅铝铁分离→ Si流失,Fe、Al相对 富集
注意培肥,用养结合,特别注意补充OM、 N、P、K微量元素。
污染较严重(一般分布于城郊)
第四节 紫色土
一、面积与分布
面积(万亩) 占川渝土壤 耕地(万亩) 占耕地 13669.9 18.4% 6091.31 36.45%
分布:东经102°~110°(104°~109°比较集中连 片),北纬 26°~32°集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省绵阳市土壤资料收集
四川农业大学资源学院
201502唐俊辉
土类
亚类
土属
土种
分布
肥力
改良
紫色土
中性紫色土
脱钙紫泥土
紫泥土
主要分布于重庆、达县、万县、乐山、成都、宜宾、雅安、凉山、绵阳等8个市、地、州的34个县(区),位于丘陵、低山坡麓易积水地段。
质地粘重,多为壤质粘土,稍紧实。除耕层因有机质较多而呈暗棕紫色外,其余土层均呈棕紫色。土壤胶体品质较好,阳离子交换量为21.28me/100g土,保水、保肥能力较强。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含量中等,有效磷极缺;微量元素中有效硼、铝极缺。
紫色土
石灰性紫色土
黄红紫泥土土
黄红紫黄泥土
主要分布在绵阳、广元、德阳、内江等市、地的10个县(区),位于中、低丘一、二级台地或低洼地段。。
土壤有一定发育,在心土和底土层结构面上有铁锰淀积物出现。土壤粘粒含量在40%以上,多为壤质粘土。土壤熟化度低,特别是耕作层浅,仅15厘米左右。土壤呈微碱性反应,pH8.0,碳酸钙含量耕层为7.72%,且高于心土层。土壤垒钾和速效钾含量较丰富,有机质、全氮偏低,碱解氮和速效磷严重不足,有效锌、硼、钼严重缺乏。土壤代换性能较好,阳离子交换量为20.13me/100g土。
土层和耕层较厚,土壤发育相对较深,颜色为棕紫色;土壤全磷、全钾含量较丰富,氮素偏少,速效磷严重不足,微量元素中有效硼、钼低于缺素临界值。阳离子交换量22.06me/100g土。
在改良利用上首先应搞好坡脚排洪渠系,防止冲刷和湿害;深耕翻炕,掺砂改良质地,促进水、热、气协调;注意用地与养地结合,推广玉米秸秆还田f增施有机肥和磷肥,玉米注意施锌,小麦注意施钼。
土壤发育浅,土体厚仅争1厘米左右,耕层19厘米。多为多砾质粘质粘壤土或轻砾石土。土壤pH8.2左右,耕层碳酸钙含量平均为7.07%。土壤除全钾、全磷含量较丰富外,其余有机质及速效养分含量均低,土壤阳离子交换量为18.24me/100g土。
在改良利用上首先采取有效措施,实行沟坡兼治,搞好排洪沟,理顺背沟,挖沙坑,拦蓄水土;防止水主流失;在耕作上推行聚土改土,深啄石骨子加深耕层,结合炕土和挑塘泥面土,增厚土层;增施农家肥,改良熟化土壤,提高土壤肥力;施肥上应注意补施氮、磷化肥,适时分次少量追肥,确保增产。
在改良利用上应增旋有机肥和速效氮、磷肥,积极推行带状轮作和间、套作等种植方式,提高复种指数。
紫色土
石灰性紫色土
黄红紫泥土
黄红紫石骨土
主要分布在编阳、达县、广元、南充、德阳、成都、遂宁等7个市、地的21个县(区),位于低山、丘陵上部至顶部。
土壤发育浅,剖面层次分化不明显,土色与母岩的暗红棕色近似。土体内母岩碎屑多,达20%以上,土壤粘粉粒含量占60%左右,为多砾质粘壤土。全土层碳酸钙含量高,耕层平均达8.1%,呈微碱性反应,pH7.8-w,8.5,土壤养分贫乏,全钾、全磷、速效钾含量中等,有机质、全氮、碱解氮缺乏,速效磷及微量元素硼、钼、锌、铁均低于缺素临界值。
在发展林木时,宜实行桤柏混交,以改善地面小气候,培肥土壤加速林木生长。盐亭县林山乡采取这种办法发展林业效果极佳。
紫色土
石灰性紫色土
钙紫泥土
钙紫大泥土
分布于四川盆地丘陵坡麓,海拔多在800m以下。以涪陵、遂宁、绵阳、万县、雅安等地(市)分布较集中。 面积27.8万亩。
土体厚80cm左右,土壤发育微弱,层次分异不明显,通体土壤硅铝率 3.5左右,硅铝铁率2.8左右。质地多为壤质粘土。全剖面石灰反应强烈,碳酸钙含量 4.5%左右。土壤pH7.6-8.5,呈微碱性反应。阳离子交换量20-22me/100g土。据17个 剖面样分析结果统计:A11层有机质含量1.45%,全氮0.097%,碱解氮71ppm,速效磷 5ppm,速效钾103ppm;有效微量元素含量: 锌0.7ppm, 铜2.0ppm,硼0.17ppm,钼 0.10ppm,铁13ppm,锰14ppm。
紫色土
石灰性紫色土
棕紫泥土
中层棕紫泥土
分布于遂宁、南充、内江、宜宾、泸州、乐山、重庆、达县、涪陵、成都、绵阳、德阳等15市(地)的57个县(区),一般处于盆地丘陵和低山坡腰或顶部,与对应的农耕地呈复域分布。
土层较薄,土壤石灰反应强烈,碳酸钙平均含量在5%以上,pH7.6~8.6,大约半数以上剖面pH超过8.0,土壤有机质、氮素含量比较丰富,且高于相应的农地土壤,全磷偏少,速效磷严重不足,土壤交换性能较强。
绵阳市土宜资料
特产
产地
土种
特性
魔芋
安县、北川县、平武县
厚层酸紫砂泥土
酸度较高,土壤质地多为粘壤土,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含量比较丰富,全磷和速效磷严重缺乏,钾素含量中量。
葡萄
游仙区、梓潼县、三台
红棕紫泥土
钙含量为4.70%,pH7.8-8.4,层次间差异不大。土壤颗粒组成中,粉砂及粘粒含量高,这些土壤颗粒相互垒结成不稳定的大块状结构,受力时易松散,
在改良利用上,要注意用地与养地结合,推行稿秆还田,培肥土壤提高地力;应增施磷肥,小春作物氮、磷比以1;0.5,大春作物以1;0.3为宜;在施肥方法上,宜重底肥,看苗早追肥,宜选用酸性、中性化肥品种。
紫色土
石灰性紫色土
原生钙质紫泥土
钙紫石骨土
有耕地160万亩,分别占全省耕地和旱耕地土壤的0.96%和1.63%。主要分布于乐山、涪陵、万县、宜宾、绵阳、遂宁、广元、自贡、成都、雅安等市、地的26个县(区),位于丘陵坡顶或台地中上部。
在改良利用上要因地制宜,有水源保证的地方实行土变田,搞水旱轮作,无水源保证的地方,要挖好排洪沟,防止岩层浸水和山洪水入地;施肥宜重施底肥,结合看苗适量早施追肥,防止作物“老来青”;在作物布局上,宜种小麦、玉米、甘薯、高粱,有条件的地方可种甘蔗;注意利用与培肥结合。
紫色土
石灰性紫色土
棕紫泥土
棕紫砂泥土
紫色土
石灰性紫色土
棕紫泥土
棕紫泥土
主要分布在南充、遂宁、内江、宜宾、自贡、泸州、乐山、重庆、达县、涪陵、成都、绵阳、德阳、雅安等15个地、市的57个县(区),通常位于丘坡脚一台地。
土体平均厚86.8厦米,质地较粘重一般为粉砂质粘壤土。土壤碳酸钙含量高,呈微碱性反应,pH8.1左右,层次间差异不明显。全钾、全磷含量比较丰富,有机质孜氮素偏低;速效磷严重不足,微量元素中有效锌缺乏,有效硼、钼极缺。土壤保蓄性能较好,阳离子交换量为20.09me/100g土。
紫色土
石灰性紫色土
黄红紫泥土
黄红紫砂泥土
主要分布于广元、绵阳、德阳、南充、达县、内江、遂宁、成都等8个地、市的18个县(区),位于中、低丘陵中部。
土壤发育浅,剖面层段分化不明显。耕层棕黄紫色,心土、底土近似母岩原色。耕层碳酸钙4.06%,呈微碱性反应,pH8.0左右,剖面上下变化不明显。土壤全钾、全磷含量较高,全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偏低,有机质、碱解氮较缺乏,微量元素中有效锌偏低,有效硼、钼含量低于缺素临界值。土壤阳离子交换量为18.39me/100g土。
改良利用上应搞好坡面防洪设施和田间沟渠,防止冲刷;增施农家肥,结合深耕改良土壤结构,协调土壤水气状况;推广配方施肥,提高土壤供肥能力。
紫色土
石灰性紫色土
黄红紫泥土
黄红紫泥土
有耕地127.4万亩,分别占全省耕地和旱耕地土壤的0.76%和1.30%。主要分布于绵阳、广元、德阳、南充、达县、内江等地、市的18个县(区),位于中、低丘中下部至丘脚一台地。
主要分布于南充都等11个地、市的41个县(区),位于丘陵或低山坡腰中下部。 ’
质地适中,多为粘壤土。土壤碳酸钙含量较高,耕层平均6.69%,心底土层亦在6%以上,pH8.0左右。土壤全磷、全钾含量丰富,有机质、全氮、速效氮、速效磷缺乏。微量元素中有效锌偏少,有效硼、钼极缺。保水保肥性能较好,阳离子交换量为20.03me/100g土。
在改良利用方面应增施有机肥,并适当施用氮磷化肥,同时针对不同作物补施锌、硼、钼等微肥;土层稍薄者,可实行聚土垄作,以增厚活土层,提高土壤供肥能力。
紫色土
石灰性紫色土
棕紫泥土
棕紫石骨土
主要分布于达县、南充、乐山、内江、遂宁、重庆、自贡、泸州、宜宾、绵阳、广元、涪陵、雅安、成都、德阳等15个地、市的721个县(IK),多位于丘陵泥岩盖顶的顶部及坡腰上部。
土壤发育浅,层次分化不明显,颜色与母岩近似,土体薄,厚30厘米左右。呈微碱性反应,pS8.2,碳酸钙7.73%。土壤养分除全钾含量属中等水平外,速效钾含量偏低,有机质、全氮、全磷、碱解氮缺乏,速效磷及微量元素锌、硼、钼极缺。
在改良利用方面,应针对陡、薄、瘦、砂的特点,改坡土为梯土,减缓坡度,控制水土流失;实行传厢聚土垄作,增厚土层}挑塘泥面土,改砂土为壤土,并结合旅用有机肥,种植豆科绿肥,改良土壤结构,增强土壤保蓄能力;看苗早追,施肥宜“少吃多餐”,增施速效氮、磷肥,种植花生、豌豆应注意施钼。
土壤发育不深,颜色分化不明显,质地多为粘壤土,较松泡,通透性好。阳离子交换量为14.0me/100g土。土壤有机质和氮、磷、钾养分含量偏低,有效磷尤其缺乏。微量元素中有效硼、钼含量低于缺素临介值。
在改良利用方面,应整治坡面水系,减少水土流失;增施有机肥,实行作物稿秆深埋还土,提高土壤肥力;根据不同作物有针对性地补施硼、钼等微肥;在施足底肥的基础上,及时迫施氮、磷肥,促进作物高产。
紫色土
石灰性紫色土
原生钙质紫泥土
钙紫二泥土
有耕地19.3万亩,分别占全省耕地和旱耕地土壤的0.12%和0.20%,主要分布于成都、绵阳、遂宁、凉山等4个市、州的12个县(区),多位于丘坡中部。
土体较厚,多在80厘米左右,耕层17.1厘米。土壤发育浅,耕层松散,微碱性反应,pH7.7,碳酸钙含量4.03%。土壤全氮、全磷、全钾含量中等,有机质、速效氮含量偏低。速效磷及微量元素中有效硼、钼严重不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