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吸收分析原始记录
合集下载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分析( 镉 )原始记录

标准使用液
0.1μG/ML
标准曲线
或
工作曲线
标准编号
1
2
3
4
5
6
7
标准溶液(mL)
定容体积(mL)
Cd含量X( ng/mL )
吸光度Y
回归方程
Y=aX+b a= b= r=
检出限
0.03g/L
定量限
0.1g/L
样品空白值
计算公式
可从标准曲线直接查出食品模拟物中镉含量(g/L)。
操作步骤
按GB31604.1和5009.156进行迁移测试实验。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分析(镉)原始记录
检测项目
镉
检测开始日期
年月日
检测依据
GB31604.24-2016第一法
检测完成日期
年月日
检测方法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
温度及相对湿度
℃ %
使用仪器及型号
WYS2200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仪器编号
××/××-001
电子天平
××/××-005
主要仪器
检测条件
点灯方式:AA
灯电流:mA
干燥温度及时间150℃,15s
狭缝:0.4 nm
灰化温度及时间350℃,10s
测定波长:nm
原子化温度及时间1600℃,3s
氩气流量:1.0 L/min
标准储备液
国家标准样品编号GSB 04-1721-2004,Cd单元素标准溶液,唯一标识191041-3浓度1000µg/mL。厂家国家有色金属及电子材料分析测试中心。
= X1—加标试样的测定值;
X0—未加标试样的测定值。
备注
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得超过算数平均值的20%
0.1μG/ML
标准曲线
或
工作曲线
标准编号
1
2
3
4
5
6
7
标准溶液(mL)
定容体积(mL)
Cd含量X( ng/mL )
吸光度Y
回归方程
Y=aX+b a= b= r=
检出限
0.03g/L
定量限
0.1g/L
样品空白值
计算公式
可从标准曲线直接查出食品模拟物中镉含量(g/L)。
操作步骤
按GB31604.1和5009.156进行迁移测试实验。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分析(镉)原始记录
检测项目
镉
检测开始日期
年月日
检测依据
GB31604.24-2016第一法
检测完成日期
年月日
检测方法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
温度及相对湿度
℃ %
使用仪器及型号
WYS2200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仪器编号
××/××-001
电子天平
××/××-005
主要仪器
检测条件
点灯方式:AA
灯电流:mA
干燥温度及时间150℃,15s
狭缝:0.4 nm
灰化温度及时间350℃,10s
测定波长:nm
原子化温度及时间1600℃,3s
氩气流量:1.0 L/min
标准储备液
国家标准样品编号GSB 04-1721-2004,Cd单元素标准溶液,唯一标识191041-3浓度1000µg/mL。厂家国家有色金属及电子材料分析测试中心。
= X1—加标试样的测定值;
X0—未加标试样的测定值。
备注
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得超过算数平均值的20%
44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分析原始记录

A
A-A0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土样分析原始记录
任务编号:_____________分析项目:__________测定方法:标准号:分析日期:年月日
样品
编号
前处理
吸光度
样品浓度
y(mg/kg)
样品平均浓度
(mg/kg)
相对偏差(%)
称重w(g)
消解定容体积
V(mL)
A0
A
A-A0
分析:_____________复核(质控):_____________室主任:_____________
标准溶液名称
标准溶液浓度
校准曲线
仪器条件
编号
浓度
(mg/L)
吸光度
回归计算
r=
元素
波长
空白
灯电流
负高压
标1
狭缝
氩气
标2
火焰类型
标3
乙炔
空气
标4
干燥温度
干燥时间
标5
灰化温度
灰化时间
标6
原子化温度
计算公式
原子化时间
量程
室温
℃
湿度
%
质控样品编号
吸光度
浓度值( )
实测值( )
A-A0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土样分析原始记录
任务编号:_____________分析项目:__________测定方法:标准号:分析日期:年月日
样品
编号
前处理
吸光度
样品浓度
y(mg/kg)
样品平均浓度
(mg/kg)
相对偏差(%)
称重w(g)
消解定容体积
V(mL)
A0
A
A-A0
分析:_____________复核(质控):_____________室主任:_____________
标准溶液名称
标准溶液浓度
校准曲线
仪器条件
编号
浓度
(mg/L)
吸光度
回归计算
r=
元素
波长
空白
灯电流
负高压
标1
狭缝
氩气
标2
火焰类型
标3
乙炔
空气
标4
干燥温度
干燥时间
标5
灰化温度
灰化时间
标6
原子化温度
计算公式
原子化时间
量程
室温
℃
湿度
%
质控样品编号
吸光度
浓度值( )
实测值( )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原始记录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火焰法)分析原始记录(表二)
共页第页
样品编号
皿 号
取样量
m/g
定容体积
V/mL
稀释倍数
DF
扣除空白吸光度
A-A0
质量浓渡
ρ/mg/L
含 量
ω/mg/kg
平均值
mg/kg
误 差
备注
测试人:校核人:复核人:
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火焰法)分析原始记录(表二)
共页第页
样品编号
扣除空白吸光度
A-A0
质量浓渡
ρ/mg/L
含 量
ω/mg/kg
平均值
mg/kg
误 差
备注
测试人:校核人:复核人:
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火焰法)分析原始记录(表二)
共页第页
样品编号
皿 号
取样量
m/g
定容体积
V/mL
稀释倍数
DF
扣除空白吸光度
A-A0
质量浓渡
ρ/mg/L
含 量
ω/mg/kg
皿 号
取样量
m/g
定容体积
V/mL
稀释倍数
DF
扣除空白吸光度
A-A0
质量浓渡
ρ/mg/L
含 量
ω/mg/kg
平均值
mg/kg
误 差
备注
测试人:校核人:复核人:
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火焰法)分析原始记录(表一)
共页第页
样品名称:
检测项目:
检测时间:
检测依据:
检测地点:
仪器编号:
进样模式:手动
灯电流:mA
共页第页
样品编号
皿 号
取样量
m/g
定容体积
V/mL
稀释倍数
DF
扣除空白吸光度
A-A0
质量浓渡
ρ/mg/L
含 量
ω/mg/kg
平均值
mg/kg
误 差
备注
测试人:校核人:复核人:
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火焰法)分析原始记录(表二)
共页第页
样品编号
扣除空白吸光度
A-A0
质量浓渡
ρ/mg/L
含 量
ω/mg/kg
平均值
mg/kg
误 差
备注
测试人:校核人:复核人:
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火焰法)分析原始记录(表二)
共页第页
样品编号
皿 号
取样量
m/g
定容体积
V/mL
稀释倍数
DF
扣除空白吸光度
A-A0
质量浓渡
ρ/mg/L
含 量
ω/mg/kg
皿 号
取样量
m/g
定容体积
V/mL
稀释倍数
DF
扣除空白吸光度
A-A0
质量浓渡
ρ/mg/L
含 量
ω/mg/kg
平均值
mg/kg
误 差
备注
测试人:校核人:复核人:
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火焰法)分析原始记录(表一)
共页第页
样品名称:
检测项目:
检测时间:
检测依据:
检测地点:
仪器编号:
进样模式:手动
灯电流:mA
火焰原子吸收法分析( 钠 )原始记录1

火焰原子吸收法分析(钠)原始记录
检测项目
钠
检测开始日期
年月日
检测依据
GB 8538-2016
检测完成日期
年月日
检测方法
12.2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温度及相对湿度
℃%
仪器及型号
WYS2200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仪器编号
××/××--001
电子天平
××/××--005
主要仪器
检测条件
测定波长nm
灯电流mA
狭缝nm
火焰种类:空气-乙炔
燃气流量:1.6L/min
标准储备液
国家标准样品编号GSB 04-1738-2004,Na单元素标准溶液,唯一标识192038-1浓度1000µg/mL。厂家国家有色金属及电子材料分析测试中心。
标准
使用液
标准曲线
或
工作曲线
标准编号
1
2
3
4
5
6
7
标准溶液(mL)
定容体积(mL)
Na含量X(μg/mL)
(%)
加标量
取一定量的标准品,与试样消解处理同步进行。
加标回收率
式中:P—加入的标准物质的回收率;
P=(X1-X0)/m*100% m—加入的标准物质的量;
≈ X1—加标试样的测定值;
X0—未加标试样的测定值。
备注
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得超过算术平均值的10%。
仪器使用情况:使用前:使用后:
吸光度Y
回归方程
Y=aX+b a= b= r=
检出限
/
定量限
0.01mg/L
样品空白值
计算公式
可从标准曲线直接查出水样中待测金属的质量浓度(mg/L)。
检测项目
钠
检测开始日期
年月日
检测依据
GB 8538-2016
检测完成日期
年月日
检测方法
12.2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温度及相对湿度
℃%
仪器及型号
WYS2200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仪器编号
××/××--001
电子天平
××/××--005
主要仪器
检测条件
测定波长nm
灯电流mA
狭缝nm
火焰种类:空气-乙炔
燃气流量:1.6L/min
标准储备液
国家标准样品编号GSB 04-1738-2004,Na单元素标准溶液,唯一标识192038-1浓度1000µg/mL。厂家国家有色金属及电子材料分析测试中心。
标准
使用液
标准曲线
或
工作曲线
标准编号
1
2
3
4
5
6
7
标准溶液(mL)
定容体积(mL)
Na含量X(μg/mL)
(%)
加标量
取一定量的标准品,与试样消解处理同步进行。
加标回收率
式中:P—加入的标准物质的回收率;
P=(X1-X0)/m*100% m—加入的标准物质的量;
≈ X1—加标试样的测定值;
X0—未加标试样的测定值。
备注
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得超过算术平均值的10%。
仪器使用情况:使用前:使用后:
吸光度Y
回归方程
Y=aX+b a= b= r=
检出限
/
定量限
0.01mg/L
样品空白值
计算公式
可从标准曲线直接查出水样中待测金属的质量浓度(mg/L)。
固体废弃物火焰法原子吸收分析原始记录

样品种类 样品状态
样品编号 采样地点
样品重量 m(g)
样品重量 m1(g)
样品重量
吸收值
m2(g)
取样量 V(ml) 取样量 V1(ml) (Abs)
检测浓度 C(ug/ml)
检测含量 W(mg/kg)
稀释倍数
备注
样品前处理:
检测人:
注“ND”表示未检出
校核人:
审核人:
检测日期:
共
页第
页
XX 环保公司
固体废物火焰原子吸收分析原始记录
2019 年 07 月 01 日颁布 第 1 版 第 0 次修订
样品来源: 使用仪器名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型号:WFX-220
仪器编号:
方法依据
固体废物 六价铬的测定 碱消解/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HJ 687-2014 固体废物铅、锌和镉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HJ 786-2016
固体废物镍和铜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HJ 751-2015
标准溶液名称
批号
生产厂家
储备液浓度
固体废物总铬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HJ 749-2015
使用液浓度
配制日期
有效期
使用液配制过程
标准曲线 a=
b= r=
曲线制备日期
原子吸收测定条件 波长:
计算公式: W V f w 0 V m2 C 1 0 V1 W:固体废物中六价铬的含量,mg/kg;
m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m
m1
V
负高压:
灯电流:
检出限
温度(℃)
湿度(%)
采样日期
ρ:试料吸光度在校准曲线上查的浓度,ug/ml; m:研磨过筛后称取固定废物样品的重量,g; m1:干燥前称取固定废物样品的重量,g; m2:干燥后称取固定废物样品的重量,g; f:稀释倍数; V:固体废物消解时的取样量的体积,ml; V1:固体废物消解后的定容的体积,ml;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分析( 钡 )原始记录

标准编号
1
2
3
4
5
6
7
标准溶液(mL)
定容溶液
含量X(ng/mL)
吸光度Y
回归方程
Y=aX+b a= b= r=
最低检测浓度
10μg/L
最低检测质量
0.2ng
样品空白值
计算公式
(Ba)=( ×V1)/V
式中: (Ba)—水样中钡的质量浓度,单位为微克每升(μg/L);
--从标准曲线上查得试样中钡的质量浓度,单位为微克每升(μg/L);
灯电流:mA
干燥温度及时间150℃,10S
狭缝:nm
灰化温度及时间550℃,10S
测定波长:nm
原子化温度及时间2400℃,3S
氩气流量:1.0 L/min
标准储备液
国家标准样品编号,Ba单元素标准溶液,唯一标识浓度1000µg/mL。厂家国家有色金属及电子材料分析测试中心。
标准使用液
标准曲线
或
工作曲线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分析(钡)原始记录
检测项目
钡
检测开始日期
年月日
检测依据
GB/T 5750.6-2006
检测完成日期
年月日
检测方法
16.1无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温度及相对湿度
℃%
仪器及型号
WYS2200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仪器编号
××/××--001
电子天平
××/××--005
主要仪器
检测条件
点灯方式:AA
V--原水样体积,单位为毫升(mL);
V1--测定样品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操作步骤
吸取20μL样品直接进样。
样品编号
1
2
3
4
5
6
7
标准溶液(mL)
定容溶液
含量X(ng/mL)
吸光度Y
回归方程
Y=aX+b a= b= r=
最低检测浓度
10μg/L
最低检测质量
0.2ng
样品空白值
计算公式
(Ba)=( ×V1)/V
式中: (Ba)—水样中钡的质量浓度,单位为微克每升(μg/L);
--从标准曲线上查得试样中钡的质量浓度,单位为微克每升(μg/L);
灯电流:mA
干燥温度及时间150℃,10S
狭缝:nm
灰化温度及时间550℃,10S
测定波长:nm
原子化温度及时间2400℃,3S
氩气流量:1.0 L/min
标准储备液
国家标准样品编号,Ba单元素标准溶液,唯一标识浓度1000µg/mL。厂家国家有色金属及电子材料分析测试中心。
标准使用液
标准曲线
或
工作曲线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分析(钡)原始记录
检测项目
钡
检测开始日期
年月日
检测依据
GB/T 5750.6-2006
检测完成日期
年月日
检测方法
16.1无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温度及相对湿度
℃%
仪器及型号
WYS2200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仪器编号
××/××--001
电子天平
××/××--005
主要仪器
检测条件
点灯方式:AA
V--原水样体积,单位为毫升(mL);
V1--测定样品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操作步骤
吸取20μL样品直接进样。
样品编号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分析( 铊 )原始记录

灯电流:mA
干燥温度及时间110℃,20S
狭缝:nm
灰化温度及时间500℃,30S
测定波长:nm
原子化温度及时间2300℃,3S
氩气流量:1.0 L/min
标准储备液
国家标准样品编号,Tl单元素标准溶液,唯一标识浓度1000µg/mL。厂家国家有色金属及电子材料分析测试中心。
标准使用液
标准曲线
或
工作曲线
标准编号
1
2
3
4
5
6
7
标准溶液(mL)
定容溶液
含量X(ng/mL)
吸光度Y
回归方程
Y=aX+b a= b= r=
最低检测浓度
0.01μg/L
最低检测质量
0.01ng
样品空白值
计算公式
(Tl)=( ×V1)/V
式中: (Tl)--水样中铊的质量浓度,单位为微克每升(μg/L);
--从标准曲线上查得试样中铊的质量浓度,单位为微克每升(μg/L);
P=(X1-X0)/m*100% m—加入的标准物质的量;
= X1—加标试样的测定值;
X0—未加标试样的测定值。
备注
1.试验允差要求:<4.6% 2.加标回收率要求:95%—104%
仪器使用情况:使用前:使用后:
检验人:复核人:审核人:
V--原水样体积,单位为毫升(mL);
V1--测定样品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操作步骤
澄清的水样可直接进样。
样品编号
样品
性状
取样量
()
定容体积
()
稀倍数
吸光度
曲线浓度
()
计算结果
()
报出结果
干燥温度及时间110℃,20S
狭缝:nm
灰化温度及时间500℃,30S
测定波长:nm
原子化温度及时间2300℃,3S
氩气流量:1.0 L/min
标准储备液
国家标准样品编号,Tl单元素标准溶液,唯一标识浓度1000µg/mL。厂家国家有色金属及电子材料分析测试中心。
标准使用液
标准曲线
或
工作曲线
标准编号
1
2
3
4
5
6
7
标准溶液(mL)
定容溶液
含量X(ng/mL)
吸光度Y
回归方程
Y=aX+b a= b= r=
最低检测浓度
0.01μg/L
最低检测质量
0.01ng
样品空白值
计算公式
(Tl)=( ×V1)/V
式中: (Tl)--水样中铊的质量浓度,单位为微克每升(μg/L);
--从标准曲线上查得试样中铊的质量浓度,单位为微克每升(μg/L);
P=(X1-X0)/m*100% m—加入的标准物质的量;
= X1—加标试样的测定值;
X0—未加标试样的测定值。
备注
1.试验允差要求:<4.6% 2.加标回收率要求:95%—104%
仪器使用情况:使用前:使用后:
检验人:复核人:审核人:
V--原水样体积,单位为毫升(mL);
V1--测定样品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操作步骤
澄清的水样可直接进样。
样品编号
样品
性状
取样量
()
定容体积
()
稀倍数
吸光度
曲线浓度
()
计算结果
()
报出结果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分析( 镍 )原始记录

标准使用液
标准曲线
或
工作曲线
标准编号
1
2
3
4
5
6
7
标准溶液(mL)
定容溶液
Ni含量X(ng/mL)
吸光度Y
回归方程
Y=aX+b a= b= r=
检出限
/
定量限
2.48μg/L
样品空白值
计算公式
式中: --水样中镍的质量浓度,单位为微克每升(μg/L);
--从标准曲线上查得试样中镍的质量浓度,单位为微克每升(μg/L);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分析(镍)原始记录
检测项目
镍
检测开始日期
年月日
检测依据
GB 8538-2016
检测完成日期
年月日
及相对湿度
℃%
仪器及型号
WYS2200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仪器编号
××/××--001
电子天平
××/××--005
主要仪器
检测条件
点灯方式:AA
灯电流:mA
仪器使用情况:使用前:使用后:
检验人:复核人:审核人:
V--水样体积,单位为毫升(mL);
V1--测定试样体积,单位为毫升(mL).
操作步骤
吸取10mL水样,加入硝酸镁溶液(50g/L)0.1mL,同时取10mL硝酸溶液(1+99),加入硝酸镁溶液(50g/L)0.1mL,作为试剂空白。吸取20μL样品进行实验。
样品编号
样品
性状
取样量
()
定容体积
()
稀释
倍数
吸光度
曲线浓度
()
计算结果
()
报出结果
()
相对偏差/
标准曲线
或
工作曲线
标准编号
1
2
3
4
5
6
7
标准溶液(mL)
定容溶液
Ni含量X(ng/mL)
吸光度Y
回归方程
Y=aX+b a= b= r=
检出限
/
定量限
2.48μg/L
样品空白值
计算公式
式中: --水样中镍的质量浓度,单位为微克每升(μg/L);
--从标准曲线上查得试样中镍的质量浓度,单位为微克每升(μg/L);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分析(镍)原始记录
检测项目
镍
检测开始日期
年月日
检测依据
GB 8538-2016
检测完成日期
年月日
及相对湿度
℃%
仪器及型号
WYS2200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仪器编号
××/××--001
电子天平
××/××--005
主要仪器
检测条件
点灯方式:AA
灯电流:mA
仪器使用情况:使用前:使用后:
检验人:复核人:审核人:
V--水样体积,单位为毫升(mL);
V1--测定试样体积,单位为毫升(mL).
操作步骤
吸取10mL水样,加入硝酸镁溶液(50g/L)0.1mL,同时取10mL硝酸溶液(1+99),加入硝酸镁溶液(50g/L)0.1mL,作为试剂空白。吸取20μL样品进行实验。
样品编号
样品
性状
取样量
()
定容体积
()
稀释
倍数
吸光度
曲线浓度
()
计算结果
()
报出结果
()
相对偏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疆合普联科检测技术研究院
原子吸收分析原始记录
XJHPLK/ZYS.J-L25-01
共页第页
检测项目:
检测依据:
检测日期:
测量仪器:
仪器型号:
仪器编号:
测定方式:
波长:
nm
灯电流:
mA
狭缝:
nm
背景扣除方式
标准溶液名称:
标准溶液编号:
标准溶液浓பைடு நூலகம்:
配置日期:
稀释浓度:
稀释日期:
回归方程:y=bx+a a= b= r=标准曲线绘制日期:
样品编号
空白相对偏差
平行样相对偏差
加标回收试验
质控样品编号
质控样品评价
检测者:
校核者:
日期:
日期:
a—回归方程的常数项;b—回归方程中自变量系数;r—回归方程中的相关系数
计算公式:
样品编号
样品用量
定容体积
稀释倍数f
测定值()
检验结果
报告结果
C0
C1-C0
空白
加标回收
样品量:
加标量:
理论值:
实测值:
回收率(%):
备注:
验样:
样品编号
颜色
固态
液态
半固态
冷冻
密封装
已开封
散装
其他
样品制备:
质 量 控 制 评 价
原子吸收分析原始记录
XJHPLK/ZYS.J-L25-01
共页第页
检测项目:
检测依据:
检测日期:
测量仪器:
仪器型号:
仪器编号:
测定方式:
波长:
nm
灯电流:
mA
狭缝:
nm
背景扣除方式
标准溶液名称:
标准溶液编号:
标准溶液浓பைடு நூலகம்:
配置日期:
稀释浓度:
稀释日期:
回归方程:y=bx+a a= b= r=标准曲线绘制日期:
样品编号
空白相对偏差
平行样相对偏差
加标回收试验
质控样品编号
质控样品评价
检测者:
校核者:
日期:
日期:
a—回归方程的常数项;b—回归方程中自变量系数;r—回归方程中的相关系数
计算公式:
样品编号
样品用量
定容体积
稀释倍数f
测定值()
检验结果
报告结果
C0
C1-C0
空白
加标回收
样品量:
加标量:
理论值:
实测值:
回收率(%):
备注:
验样:
样品编号
颜色
固态
液态
半固态
冷冻
密封装
已开封
散装
其他
样品制备:
质 量 控 制 评 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