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荧光分析原始记录.doc

合集下载

原始记录书写要求

原始记录书写要求

原始记录书写要求-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一.书写要求1. 记录表格使用炭素,蓝黑墨水填写或计算机打印(必须保证记录的原始性),字体要书写工整,不得使用圆珠笔、铅笔或纯蓝墨水填写;分析结果报告单要求必须打印。

所有打印的记录不能手工改错,如果改错,须重新打印。

2.每项监测任务的所有质量记录和技术记录表格,均应使用同一个编号,即本次监测任务的唯一性标识。

3.手写的记录表格如有空格,则划斜线和加盖“以下空白”印章:打印的记录表格如有空格,不得手划斜线,在最后一个监测分析数据下方如有空格,应在紧邻下一空格内加盖“以下空白”印章或手填“以下空白”。

4.记录表格整体框架和要素原则上不得变动,但可根据需要适当调整列宽、行高,也可进行个别相邻格的合并或拆分等。

如使用者认为整体框架和要素确需变动或修改,应按照有关程序规定进行。

5.原始记录填写应在一格中的下半部,不得涂改、刀刮。

如需修改,应在错误处划一斜线(应能看清原记录数据),并加盖本人私章,并在此格上部书写正确的数据,每页原始记录改错地方不应超过三个。

6.所有落款应签姓名不得盖章,签姓名用全称,签名字体工整、消晰、整齐原始记录单“分析人”一栏,未持证人员不能单独签名,应将姓名签在持证人员之后:分析人员只有1人时,该分析人员不得在校核或审核处签名。

7.原始记录中相对偏差取一位有效数字或整数,修约规则为只入不舍,加标回收率取整数。

8.原始记录和分析结果报告单中,当测试结果低于方法检出限或最低检出浓度时,应填报为“未检出”,并在记录中注明方法检出限或最低检出浓度。

容量及重量分析项日,如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悬浮物、氯化物、石油类,全盐量。

矿化度、溶解性总固体等低于检测下限时,以“<L”的形式填报,“L”为检测下限值。

9.气相色谱,液相(离子)色谱,GC-MS色质联用仪、原子荧光仪、测汞仪测试气态、固态样品原始记录可参照相应水质测试原始记录填写。

光谱法原始记录As

光谱法原始记录As
检验项目
□砷
检验依据
□GB/T5009.11-2003
样品前处理
参照
收样时间
检测时间
检测完毕时间
使用仪器
AFS双道原子荧光光度计(编号:)
仪器分析条件、标准曲线与结果见附页,
共页
AL-204电子分析天平(编号:C3-1)
检测室
结果计算
V0/V×C1×1 000
=
m×1 000
m: 样品质量,gV0稀释体积, mL
V:定容体积,mLC1测定的浓度
砷,以As表示,mg/kg
砷标准溶液批号:
配置稀释记录:
样品性状及包装
□与样品流转单一致
□与样品流转单不一致ຫໍສະໝຸດ 为样品名称样品编号
序号
m(g/)
V(mL)
稀释体积(mL)
仪器测定值
计算结果

(mg/kg,以As表示)
相对相差(%)
备注
平行1
平行2
平行1
平行2
平行1
平行2
空白值
检测者:校核者:

2202E型双道原子荧光光度计期间核查记录

2202E型双道原子荧光光度计期间核查记录
结果评价及处理意见
核查合格,可继续使用
核查人: 复核人: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1、标准曲线
浓度(ng/mL)
0..0
1.0
5.0
10.0
20.0
荧光强度
y= r=
2、检出限(DL)
测量次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测量结果
检出限(DL):
3、精密度(RSD)
测量次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测量结果
精密度:
=
附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RSD≤3%,DL≤0.4ng/mL,r≥0.997时可判定仪器运行正常
××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AFS-2202E型双道原子荧光光度计期间核查记录
QZCDC/QBG30-071
科室
检验科理化室
核查时间
2013-05-
仪器设备名称
原子荧光光度计
仪器编号
J188-17B
核查地点
原子荧光室
室温: ℃
湿度: %RH
测量条件
负高压300V,灯电流25mA,原子化器高度8mm,读数方式Peak Area,延迟时间1s,加热温度200℃,载气流量400mL/min,屏蔽气流量(mL/min)900,测量方法Std.Curve,读数时间10s,测量重复次数2。

2016砷的测定原始记录

2016砷的测定原始记录

砷的测定原始记录产品名称:检测类别:检验项目:砷检验日期:年月日检验仪器:AFS-2202E原子荧光光度计检验环境条件:室温℃相对湿度%检验依据:GB/T 5009.11-2014 氢化物原子荧光光度法判定依据:GB26687-2011载液的制备:取mL优级纯盐酸加水稀释至mL,摇匀。

还原剂的制备:称取g 氢氧化钠用水稀释至mL,称取硼氢化钠g,溶于上述氢氧化钠溶液中,混匀。

试剂配制:硫脲-抗坏血酸溶液:称取硫脲g,加水约mL加热溶解,冷却后加g 抗坏血酸,稀释至mL。

标准系列溶液的制备:标准溶液名称:砷标准溶液来源:批号:浓度:1000mg/L 吸取砷标准液mL置于mL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摇匀,混匀即得砷标准中间溶液μg/mL。

再取mL砷标准中间溶液于mL的容量瓶中,用水定容至刻度,混匀即得μg/mL的砷标准使用溶液。

砷标准曲线的制备:吸取砷标准使用液于mL容量瓶中,加(1+9)盐酸mL,加硫脲(50g/L) mL,补加水至刻度,混匀分别得到ng/mL 砷标准系列。

标准曲线见附页。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准确称取试样约1g(见结论页),置于100 mL容量瓶中,同时做两份试剂空白。

加硝酸mL,盐酸mL,摇匀后放置过夜。

次日置于电热板上加热消解。

若消解液处理至10mL左右时仍有未分解物质或色泽变深,取下放冷,补加硝酸mL,再消解至10mL左右观察,如此反复两三次,注意避免炭化。

如仍不能消解完全,则加入盐酸1mL,继续加热至消解完全后,再持续蒸发至硝酸的白烟散尽,盐酸的白烟开始冒出。

冷却,加水mL,再蒸发至盐酸冒白烟。

冷却,用水将内容物转入mL容量瓶中,加入50 g/L硫脲mL,补水至刻度并混匀,备测。

测量条件:仪器:AFS-2202E原子荧光光度计仪器参考条件:光电倍增管电压;砷空心阴极灯电流;原子化器温度;高度;氢气流速载气;测量方式,读数方式;读数延迟时间;读数时间;硼氢化钾溶液加入时间;标液或样液加入体积。

(水质检测实操原始记录)汞

(水质检测实操原始记录)汞
AYXL-ZJ-007-2020
原子荧光分析( 汞 )原始记录
编号:
项目名称
送检日期
年月日
方法名称及编号
分析日期
年月日
实验室环境
温度:(℃)湿度:(%)
仪器型号及编号
仪器条件
测量条件
光电倍增管负高压(V):
原子化器高度(mm):
灯电流(mA):
载气流量(mL/min):
屏蔽气流量(mL/min):
读数时间(s):
标准样
个(对)数
合格率(%)
样品总数(个)
质量监督
AYXL-ZJ-007-2020
原子荧光分析( 汞 )原始记录
第 页 共 页
序号
样品名称及编号
稀释倍数
荧光强度
仪器直读浓度( )
样品
含量
( )
平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值
( )
相对偏差
(%)
分析:校核:审核:
年月日
延迟时间(s):
测量方式:
读数方式:
储备标液

使用标液
名称
贮备标液
中间标液
使用标液
浓度
配制日期
标准曲线

工作曲线
标准溶液(mL)
浓度(μg/L)
荧光强度(If)
(已扣空白)
回归方程
y = a+bxa =b =r =
标准空白
样品空白
检出限
绘制日期
年月日
样品预处理
说明
质控
(自控)
情况
质控措施
平行样
加标回收

汞检验原始记录

汞检验原始记录

实验原始记录无锡市马山牛奶有限公司品管部第 1 页(共1页)-汞含量测定本方法适用于原料乳和乳制品中汞的检测,方法结合国标GB5009.17-2003原子荧光光谱法(检出限0.15μg /L)。

1、原理:试样经酸加热消解后,试样中汞被硼氢化钾或硼氢化钠还原成原子态汞,由载气(氩气)带入原子化器中,在汞灯照射下,基态汞原子被激发至高能态,在去活化回到基态时,发射特征波长荧光,荧光强度与汞含量成正比,与标准系列比较定量。

2、试剂与材料同国标GB5009.17--2003。

样品名称:样品批号:称样量:样品来源:样品名称:样品批号:称样量:样品来源:样品名称:样品批号:称样量:样品来源:仪器名称:原子荧光光度计;仪器型号:AFS-820;检定有效期年月日检验日期:年月日样品前处理:样品处理方法:高压消解罐消解法(1)称取1~5g样品于聚四氟乙烯罐内。

(2)加盖留缝,放入恒温干燥箱内65℃烘至近干。

(3)冷却后加5ml硝酸浸泡过夜。

(4)再加入7ml过氧化氢,盖好内盖,旋紧不锈钢外套。

(5)放入恒温干燥箱,120℃,保持2~3h,自然冷却后取出(6)用(1+9)硝酸转移并定容至25ml容量瓶。

(7)同时做空白标准溶液的配制:汞标准储备液:①1000μg /ml。

汞标准使用液:取1 ml①到100 ml容量瓶,配制成②10μg /ml;再取②1 ml到100 ml容量瓶,配制③100ng /ml;从③取0、0.1、0.2、0.4、0.8、1ml到100 ml容量瓶用载流定容,配置成0、0.1、0.2、0.4、0.8、1.0ng /ml标准使用液。

结果分析X= (C1-C0)×V×1000 (mg/Kg)X:试样中汞含量(mg/Kg) ;C1、C0:测定液、空白中汞含量(ng /ml);m:试样质量;V:试样消化液定容体积;生鲜奶:巴氏奶:酸牛奶检验结论:试验人:复核人:。

化学发光法 原始记录

化学发光法 原始记录

化学发光法原始记录
时间:2022年5月20日
实验目的:利用化学发光法观测某化合物的发光现象,并记录实验过程。

实验步骤:
1. 准备工作:取出所需的试剂及仪器,并检查是否完好无损。

2. 实验组装:将物质A溶解在适量的溶剂中,得到溶液A。

3. 加入触发剂:将适量的触发剂B加入溶液A中,实验开始。

4. 测量发光:将混合液尽快转移到检测仪器中,观测发光强度随时间
的变化。

5. 记录数据:根据检测仪器显示的值,记录下每个时间点的发光强度。

继续观测一段时间,直至发光停止。

6. 分析结果:根据数据分析发光强度和发光持续时间的关系,得出结论。

结果与讨论:
根据实验观察,溶液A在加入触发剂B后迅速发生发光反应。

发光强
度随时间的增加先快后慢,最终趋于稳定。

发光持续时间约为30分钟。

通过分析数据,我们得出了某化合物的发光特性。

结论:
本实验利用化学发光法成功观测到某化合物的发光现象,并记录了其
发光强度随时间的变化。

实验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具有较强的发光性质,并且能够持续一段时间的发光。

该发光现象可能与其分子结构和特定
的化学反应有关,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分析。

原子荧光法测定原始记录表

原子荧光法测定原始记录表

读数时间(s) /延时时间(s)
定容 体积 (ml)
序号
样品编号
取样 体积 (ml)
定容 体积 (ml)
稀释 倍数
荧光 强度 ( If )
样品 浓度 (µg/L)
取样 体积 (ml)
定容 体积 (ml)
稀释 倍数
荧光 强度 ( If )
样品 浓度 (µg/L)
原子荧光法测定原始记录表(续 1)
元素 序号 空白

标准溶液浓度

()
加标量(

加标样测定值 ()
样品测定值(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回收率(%) 是否合格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分析人: 年月日
复核人:
审核人:
年月日
年月日
原子荧光法测定原始记录表
采样日期
仪器名称及型号
仪器编号
分析日期 环境湿度
(%)
元素
分析方法 名称及编

检出限
前处理设备编号
仪器溯源方式
前处理方法
□电热板 □微波消解 □消解仪 □水浴□无 □电热板 □微波消解 □消解仪 □水浴□无
负高压 (V)
灯电流 (mA)
分析项目
环境温度(℃)
仪器溯源有效期
载气流量 (ml/min)
μg/ ml )
a.标准储备液:
mg/L
b.标准中间液:准确移取 a 标准溶液 配制过程 500ml 容量瓶中,得溶液浓度为
c.标准使用液:准确移取 b
500ml 容量瓶中,得溶液浓度为
a.标准储备液:
mg/L
ml 于 b.标准中间液: 准确移取 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析日期:年 月 日共 页 第 页
序号
样品编号
样品名称
取样量M(g)
定容
体积V(mL)
测量值
(C-C0)
(ug/kg)
稀释倍数N
结果X
(mg/kg)
备注
检验:校核:审核:
日期:日期:日期:
QR1502.2-2011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分析原始记录
分析日期:年月日共页第页
仪器
型号
分析项目
分析方法
分析方式
波长
狭缝
负高压
灯电流
背景校正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D2灯
D2灯电流(mA)
进样体积(uL)
测量方式
自吸收
SH脉冲电流(mA)
分析信号
环境条件
℃%RH





步骤
温度
保持
主气
记录



线


浓度(ng/mL)
吸光度
干燥
灰化
原子化
冲洗
曲线
方程
相关
系数
r=
标样
批号
标样配制日期
计算
公式
X= Xi÷Si÷1000稀释因子Si=Mi/Vi
序号
样品
编号
样品名称
取样量Mi(g)
定容
体积Vi(mL)
测量值Xi
(ng/g)
结果(mg/kg)
相对平均偏差(%)
X
X









检验:校核:审核:
日期:日期:日期:
原子荧光分析原始记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