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囚蚁》阅读答案

合集下载

囚蚁

囚蚁

梳理课文:
1、我和妹妹饲养蚂蚁的起因 2、我和妹妹两次囚蚁的结果 3、两次囚蚁后我的感悟
两次囚蚁后我的感悟
没有什么比自由的生 活更为可贵。
精读课文
为什么会想到要饲养蚂蚁呢?
学习第1自然段:
童年时曾经认为世界上所有的动物都 可以由人来饲养,而且所有的动物都 可以从小养到大,就像人一样。
对地上的蚂蚁特别有好感
刚开始蚂蚁们急急忙地寻找出口,发现找不到,所以现
在变得(
);刚开始蚂蚁在药瓶中不舒服,很
难受,上下来回地走动,而现在是十分痛苦,所以在

); 刚开始它们用触须传递信息,交流、询问着,
而现在发现生命受到了威胁,所以在(
)。
学习第2-4段
这件事情并不复杂。找一个有盖子的玻璃药 瓶,然后将蚂蚁捉到瓶子里,我们一共捉了15只 蚂蚁,再旋紧瓶盖。这样,这15只蚂蚁就有了一 个透明整洁的新家。我和妹妹兴致勃勃地观察着 蚂蚁们在瓶子里的动静,只见它们不停地摇动着 头顶的两根触须,急急忙忙地在瓶子里上下来回 地走动,似乎在寻找什么。我想他们大概是饿了 ,便旋开瓶盖投进一些饭粒,可它们却毫无兴趣 ,依然惊惶不安地在瓶里奔跑。他们肯定在用它 们的语言大声喊叫,可惜我听不见......
11、囚 蚁
作者简介
赵丽宏,散文家,1951年生,上海市崇 明县人。1968年高中毕业后回故乡插 队,当过木匠、乡邮员、教师、县机 关工作人员。1978年考入华东师范大 学中文系,并开始创作诗歌和散文。 大学毕业后当过《萌芽》杂志编辑, 后为上海作家协会专业作家。中国作 家协会会员。曾任上海市青年联合会 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现为上海作 协副主席。出版有《珊瑚》《生命草 》《心画》等三十多部诗集、散文集 、报告文学集。作品曾数十次获奖,

《囚蚁》阅读答案

《囚蚁》阅读答案

《囚蚁》阅读答案《囚蚁》阅读答案《囚蚁》①童年时曾经认为世界上所有的动物都可以由人来饲养,而且所有的动物都可以从小养到大,就像人一样,摇篮里不满一尺长的小小婴儿总能长成顶天立地的大巨人,连蚂蚁也不例外。

在歌里唱过“小蚂蚁,爱劳动,一天到晚忙做工”,所以我对地上的蚂蚁特别有好感,常常趴在墙角或者路边仔细观察它们的活动,看它们排着队运食物,和比它们大无数倍的爬虫和飞虫们作战……大约是五岁的时候,有一天我和妹妹忽发奇想:为什么不能把蚂蚁们放到玻璃瓶里养起来呢?像养小鸡小鸭那样养它们,给它们吃,给它们喝,它们一定会长大,长得比蟋蟀和蝈蝈们还要大。

②这件事情并不复杂。

找一个有盖的玻璃药瓶,然后将蚂蚁捉到瓶子里,我们一共捉了十五只蚂蚁,再旋紧瓶盖。

这样,这十五只蚂蚁便有了一个透明整洁的新家。

我和妹妹兴致勃勃地观察蚂蚁们在瓶子里的动静,只见它们不停地摇动着头顶的两根触须,急急忙忙地在瓶子里上下来回地走动,似乎在寻找什么。

我想它们大概是饿了,便旋开瓶盖投进一些饭粒,可它们却毫无兴趣,依然惊惶不安地在瓶里奔跑。

它们肯定在用它们的语言大声喊叫,可惜我听不见……第二天早晨起来,第一件事情就是看玻璃瓶里的蚂蚁。

只见那十五只蚂蚁横七竖八躺在瓶底下,安安静静地一动也不动,它们全都死了。

我和妹妹很是伤心了一阵,想了半天,得出结论:是因为药瓶里不透气,蚂蚁们是闷死的。

③原因既已找到,新的办法便随之而来。

我找来一只火柴盒子,准备为蚂蚁们做一个新居。

怕它们再闷死,我命令妹妹用大头针在火柴壳上扎出一些小洞眼透气。

当时已是深秋,天气有些冷,于是妹妹又有新的担忧:“火柴盒里很冷!蚂蚁要冻死的!”对,想办法吧。

在妹妹的眼里,我这个比她大一岁的哥哥是无所不能的。

我果然想出办法来:从保暖用的草饭窝里抽出几根稻草,用剪刀将稻草剪碎后装到火柴盒里,这样,我们的蚂蚁客人就有了一个又透气又暖和的新窝了。

我和妹妹又抓来一些蚂蚁并放进火柴盒里,还放进一些饼干屑,我们相信蚂蚁们会喜欢这个新家。

统编版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 单元练习(含解析)

统编版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 单元练习(含解析)

第六单元一.试题(共16小题)1.看拼音,写词语。

dàgài chèhuàn wán pí yùliào bēng kuì xuán zhuǎn rěnù záguō 2.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词语是( )A.无所谓(wèi)心胸宽广(xōng)B.赤膊上阵(bé)恐怖(bù)C.扳牛角(bān )赤手空拳(quán)D.欺人太胜(qī)掐断(qā)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他的厨艺已经到了得心应手的地步。

B.失败并不可怕,只要你总结经验,然后重整旗鼓,坚定的走下去,一定会取得成功。

C.放学的路上,同学们兴致勃勃地谈论着昨晚那场足球赛。

D.“自学”,顾名思义,就是没人指点,全靠自己学习。

4.下面的句子中的破折号的作用是哪一种?( )“我几乎被它拖倒了——因为当时我还很小,只不过和它一样高呢!”A.表示解释说明B.表示语音的延长C.表示意思的转换,跳跃或转折D.用在副标题前5.你从“我怕鹅而金奎叔不怕”这件事中得到了什么启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其实鹅对我们什么态度不要紧,关键是看我们如何看它。

B.别人对我们的态度,往往是由我们的态度决定的。

C.金奎叔力气比“我”大,所以鹅才怕他,因此“我”要锻炼身体。

D.只有正确全面地看待问题,分析问题,才能正确认识生活。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只窝囊的大老虎》写的是叶至善回忆自己童年时在一次班级演出时扮老虎的故事。

B.课文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的,可以归纳为:期盼参加演出、饰老虎没成功、寻找失败根源三部分。

C.演出前后“我”的心理变化过程是:期待→不自信→自豪→紧张。

D.“窝囊、糨糊、窟窿、将就”这几个词语中的加点字都是轻声。

7.查字典填空。

(1)“绒”字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 ),再查音节( ),第五笔的笔画名称是( )。

六上课内阅读及答案

六上课内阅读及答案

六上课内阅读参考答案姓名: 班级:一《夏午》现在,在这炎热的小岛上,我仍旧喜欢夏日的中午,我仍旧逃避午睡。

因为我牵挂着窗外那一大片绿色的稻田。

风从海上缓缓地吹来,吹过院中大叶子的树木,发着海潮一般的声音。

只有在炎热的夏日的中午,才会有这种带着凉爽的声音!我坐在廊前的藤椅上。

(花)醒着,(草木)醒着,(风)醒着,(我)也醒着,在夏午的阳光里。

我逃避午睡,因为我爱这世界。

1.按照课文原文,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词语。

2.画线部分使用了排比、拟人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对充满生命里的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我也会用这种修辞手法写句子。

3.我逃避午睡的原因是什么?因为我爱这个充满了生命力的大自然,它带给“我”快乐。

二《伟大的出征》这是一次英雄出征。

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次伟大的出征。

公元2003年10月15日5时,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航天员公寓“问天阁”。

随着杨利伟标准的军礼,中国第一代航天员的夺人风采,瞬间便定格在(记者们的镜头里),定格在(共和国的航天史册上),定格在(人类征服太空的篇章中)。

1.你能用一句话概括前三个自然段落的意思吗?开篇点题,简介地指明这次出征的伟大意义,同时交待了英雄出征的时间、地点。

2.本文交代具体的时间和地点,这样精确的表述有什么作用吗?①使文章思路清晰,层次分明②因为这次时间地点有着历史意义,将载入史册,值得纪念。

(这次出征标志着中国正式加入到航天大国的行列,这一天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3.补充画括号的空白处。

4.画线的部分能改变顺序吗?为什么?不能。

因为这是一种层进式(逻辑关系)的排比句,按照范围和意义从小到大排列,一个比一个更重要,一个比一个更有意义,一个比一个更激动人心。

这种逻辑顺序是情感高潮的推进,不能改变。

三《我爱你,中国的汉字》真的,它们可不是僵硬的符号,而是有着独特性格的精灵。

你看吧,每个字都有不同的风韵。

“太阳”这个词,使你感触到热和力,而“月亮”却又闪着清丽的光辉。

“轻”字使人有飘浮感,“重”字一望而沉坠。

鄂教版--六年级(上)课内阅读及答案

鄂教版--六年级(上)课内阅读及答案

鄂教版--六年级(上)课内阅读及答案六上课内阅读参考答案姓名: 班级:一《夏午》现在,在这炎热的小岛上,我仍旧喜欢夏日的中午,我仍旧逃避午睡。

因为我牵挂着窗外那一大片绿色的稻田。

风从海上缓缓地吹来,吹过院中大叶子的树木,发着海潮一般的声音。

只有在炎热的夏日的中午,才会有这种带着凉爽的声音!我坐在廊前的藤椅上。

(花)醒着,(草木)醒着,(风)醒着,(我)也醒着,在夏午的阳光里。

我逃避午睡,因为我爱这世界。

1.按照课文原文,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词语。

2.画线部分使用了排比、拟人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对充满生命里的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我也会用这种修辞手法写句子。

3.我逃避午睡的原因是什么?因为我爱这个充满了生命力的大自然,它带给“我”快乐。

二《伟大的出征》这是一次英雄出征。

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次伟大的出征。

公元2021年10月15日5时,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航天员公寓“问天阁”。

随着杨利伟标准的军礼,中国第一代航天员的夺人风采,瞬间便定格在(记者们的镜头里),定格在(共和国的航天史册上),定格在(人类征服太空的篇章中)。

1.你能用一句话概括前三个自然段落的意思吗?开篇点题,简介地指明这次出征的伟大意义,同时交待了英雄出征的时间、地点。

2.本文交代具体的时间和地点,这样精确的表述有什么作用吗?①使文章思路清晰,层次分明②因为这次时间地点有着历史意义,将载入史册,值得纪念。

(这次出征标志着中国正式加入到航天大国的行列,这一天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3.补充画括号的空白处。

4.画线的部分能改变顺序吗?为什么?不能。

因为这是一种层进式(逻辑关系)的排比句,按照范围和意义从小到大排列,一个比一个更重要,一个比一个更有意义,一个比一个更激动人心。

这种逻辑顺序是情感高潮的推进,不能改变。

三《我爱你,中国的汉字》真的,它们可不是僵硬的符号,而是有着独特性格的精灵。

你看吧,每个字都有不同的风韵。

“太阳”这个词,使你感触到热和力,而“月亮”却又闪着清丽的光辉。

统编(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类文阅读二(含答案)

统编(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类文阅读二(含答案)

四年级(上)语文第六单元类文阅读二(一)“囚”蚁小时候,我总觉得所有的动物都能饲养,连那不知疲倦的小蚂蚁都能饲养。

那时,我们都喜欢唱“小蚂蚁,爱劳动,一天到晚忙做工。

”一天,我和妹妹突发奇想,要是能把小蚂蚁饲养起来,那该多好呀!于是,我们找来一个药瓶子,又在蚂蚁洞旁边捉了几只蚂蚁,放在药瓶里。

我在药瓶里看到几个蚂蚁烦躁不安,以为是饿了,就往药瓶里放了一些饼干渣。

可是蚂蚁看都不看一眼。

第二天,我看到蚂蚁全死了。

为此,我和妹妹伤心了好几天。

我俩为了寻找蚂蚁的“死因”,“研究”了好几天,才得到了一个结论:小蚂蚁是被闷死的。

于是,我们又捉了一些蚂蚁。

为了不发生上次那一个“悲剧”,我们把一些小稻草放进火柴盒里,又在火柴盒里开了一个小“天窗”,把我们的“蚂蚁先生”请进了这舒适的家里。

但没过几天,小蚂蚁全跑走了,我们四处寻找仍然一无所获。

从这件事,我懂得了小蚂蚁情愿一天到晚做事,也不愿享受人们给它们的安逸。

1.“囚”字的意思是。

文章题目“囚”蚁的意思是。

2.“突发奇想”的意思是。

它的近义词是。

3.作者第一次饲养蚂蚁,把蚂蚁放在,结果蚂蚁;第二次饲养蚂蚁,把蚂蚁放在,结果蚂蚁。

4.作者通过饲养小蚂蚁明白了什么道理?5.从文中我们可以感觉到作者小时候是个怎样的孩子?(二)童年趣事我的童年有一段时间是在苏北度过的。

那时,我住在一个如画的小村子里,村外有流淌的小河、碧绿的草地和高大的树木。

春天悄悄地到了,百花相继怒放,而歪脖子大枣树似乎还没有睡醒,直到春末夏初,它才开满了芬芳醉人的小黄花,长出了嫩绿的叶子。

不知从哪儿来了一群马蜂,在树上筑起一个莲蓬似的巢。

大人们说:“千万不要去惹它们,不然会挨蜇的!”我们当然十分害怕,只敢远远地看着它。

一天,我们实在忍不住了,大家拿来弹弓,聚集在歪脖树下,装好石子,对准马蜂窝一齐“开火”。

果然,一群马蜂嗡嗡地出动了,冲着我们飞来。

我们吓得扔掉了弹弓,捂着脑袋没命地跑。

我很不走运,被蜇了一下,肿起一个大包,很长时间才好。

《囚蚁》阅读答案

《囚蚁》阅读答案

《囚蚁》(共12分)①童年时曾经认为世界上所有的动物都可以由人来饲养,而且所有的动物都可以从小养到大,就像人一样,摇篮里不满一尺长的小小婴儿总能长成顶天立地的大巨人,连蚂蚁也不例外。

在歌里唱过“小蚂蚁,爱劳动,一天到晚忙做工”,所以我对地上的蚂蚁特别有好感,常常趴在墙角或者路边仔细观察它们的活动,看它们排着队运食物,和比它们大无数倍的爬虫和飞虫们作战……大约是五岁的时候,有一天我和妹妹忽发奇想:为什么不能把蚂蚁们放到玻璃瓶里养起来呢?像养小鸡小鸭那样养它们,给它们吃,给它们喝,它们一定会长大,长得比蟋蟀和蝈蝈们还要大。

②这件事情并不复杂。

找一个有盖的玻璃药瓶,然后将蚂蚁捉到瓶子里,我们一共捉了十五只蚂蚁,再旋紧瓶盖。

这样,这十五只蚂蚁便有了一个透明整洁的新家。

我和妹妹兴致勃勃地观察蚂蚁们在瓶子里的动静,只见它们不停地摇动着头顶的两根触须,急急忙忙地在瓶子里上下来回地走动,似乎在寻找什么。

我想它们大概是饿了,便旋开瓶盖投进一些饭粒,可它们却毫无兴趣,依然惊惶不安地在瓶里奔跑。

它们肯定在用它们的语言大声喊叫,可惜我听不见……第二天早晨起来,第一件事情就是看玻璃瓶里的蚂蚁。

只见那十五只蚂蚁横七竖八躺在瓶底下,安安静静地一动也不动,它们全都死了。

我和妹妹很是伤心了一阵,想了半天,得出结论:是因为药瓶里不透气,蚂蚁们是闷死的。

③原因既已找到,新的办法便随之而来。

我找来一只火柴盒子,准备为蚂蚁们做一个新居。

怕它们再闷死,我命令妹妹用大头针在火柴壳上扎出一些小洞眼透气。

当时已是深秋,天气有些冷,于是妹妹又有新的担忧:“火柴盒里很冷!蚂蚁要冻死的!”对,想办法吧。

在妹妹的眼里,我这个比她大一岁的哥哥是无所不能的。

我果然想出办法来:从保暖用的草饭窝里抽出几根稻草,用剪刀将稻草剪碎后装到火柴盒里,这样,我们的蚂蚁客人就有了一个又透气又暖和的新窝了。

我和妹妹又抓来一些蚂蚁并放进火柴盒里,还放进一些饼干屑,我们相信蚂蚁们会喜欢这个新家。

11、囚蚁_-_m

11、囚蚁_-_m

划出蚂蚁的反应,分析心理
我和妹妹兴致勃勃地观察着蚂蚁们在瓶 子里的动静,只见它们不停地摇动着头顶的 两根触须,急急忙忙地在瓶子里上下来回地 走动,似乎在寻找什么。 我想它们大概是饿 了,便旋开瓶盖投进一些饭粒,可它们却毫 无兴趣,依然惊惶不安地在瓶里奔跑。它们 肯定在用它们的语言大声喊叫,可惜我听不 见……
我想它们大概是饿了,便旋开瓶盖投进一些饭粒,可它们却毫无 兴趣,依然惊惶不安地在瓶里奔跑。它们肯定在用它们的语言大声喊 叫,可惜我听不见……
思考:上下两个句子中的三个词有什么联系?
刚开始蚂蚁们急急忙地寻找出口,发现找不到,所以现在变得

);刚开始蚂蚁在药瓶中不舒服,很难受,上下来回地
走动,而现在是十分痛苦,所以在( ); 刚开始它们用触须传
递信息,交流、询问着,而现在发现了危险,所以在(
)。
全文结束!
分析第一段中修饰词的作用
1.“所有的”一表示范围广,无所不包 2.“特别”一 表示程度深
3.“常常”一
表示次数多,经常性
4.“仔细”一
表示动作很认真
找动词
找一个有盖子的玻璃药瓶,然后将 蚂蚁捉到瓶子里,我们一共捉了15只蚂 蚁,再旋紧瓶盖。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找一个有盖子的玻璃药瓶,然后 将蚂蚁捉到瓶子里,我们一共捉了 15只蚂蚁,再旋紧瓶盖。
全跑了
启示:没有什么比自由更为宝贵
小结及拓展
1.作者为什么只交代了第一次的蚂蚁数量 15只?
因为第一次囚蚂蚁全都死了,自己很自 责,所以印象深刻,忘不了。
2.囚蚁不行,那么为什么人们还要养猪、 鸡呢?
我和妹妹兴致勃勃地观察着蚂蚁们在瓶子里的动静,只见它们不 停地摇动着头顶的两根触须,急急忙忙地在瓶子里上下来回地走动, 似乎在寻找什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囚蚁》(共12分)①童年时曾经认为世界上所有的动物都可以由人来饲养,而且所有的动物都可以从小养到大,就像人一样,摇篮里不满一尺长的小小婴儿总能长成顶天立地的大巨人,连蚂蚁也不例外。

在歌里唱过“小蚂蚁,爱劳动,一天到晚忙做工”,所以我对地上的蚂蚁特别有好感,常常趴在墙角或者路边仔细观察它们的活动,看它们排着队运食物,和比它们大无数倍的爬虫和飞虫们作战……大约是五岁的时候,有一天我和妹妹忽发奇想:为什么不能把蚂蚁们放到玻璃瓶里养起来呢?像养小鸡小鸭那样养它们,给它们吃,给它们喝,它们一定会长大,长得比蟋蟀和蝈蝈们还要大。

②这件事情并不复杂。

找一个有盖的玻璃药瓶,然后将蚂蚁捉到瓶子里,我们一共捉了十五只蚂蚁,再旋紧瓶盖。

这样,这十五只蚂蚁便有了一个透明整洁的新家。

我和妹妹兴致勃勃地观察蚂蚁们在瓶子里的动静,只见它们不停地摇动着头顶的两根触须,急急忙忙地在瓶子里上下来回地走动,似乎在寻找什么。

我想它们大概是饿了,便旋开瓶盖投进一些饭粒,可它们却毫无兴趣,依然惊惶不安地在瓶里奔跑。

它们肯定在用它们的语言大声喊叫,可惜我听不见……第二天早晨起来,第一件事情就是看玻璃瓶里的蚂蚁。

只见那十五只蚂蚁横七竖八躺在瓶底下,安安静静地一动也不动,它们全都死了。

我和妹妹很是伤心了一阵,想了半天,得出结论:是因为药瓶里不透气,蚂蚁们是闷死的。

③原因既已找到,新的办法便随之而来。

我找来一只火柴盒子,准备为蚂蚁们做一个新居。

怕它们再闷死,我命令妹妹用大头针在火柴壳上扎出一些小洞眼透气。

当时已是深秋,天气有些冷,于是妹妹又有新的担忧:“火柴盒里很冷!蚂蚁要冻死的!”对,想办法吧。

在妹妹的眼里,我这个比她大一岁的哥哥是无所不能的。

我果然想出办法来:从保暖用的草饭窝里抽出几根稻草,用剪刀将稻草剪碎后装到火柴盒里,这样,我们的蚂蚁客人就有了一个又透气又暖和的新窝了。

我和妹妹又抓来一些蚂蚁并放进火柴盒里,还放进一些饼干屑,我们相信蚂蚁们会喜欢这个新家。

遗憾的是不能像玻璃瓶一样在外面可以观察它们了,但可以用耳朵来听,把火柴盒贴在耳朵上,可以听见它们的脚步声。

这些窸窣的声音极其轻微,必须在夜深人静时听,而且要平心静气地听。

在这若有若无的微响中,我曾经有过不少奇妙的遐想,我仿佛已看见那些快乐的小蚂蚁正在长大,它们长出了美丽的翅膀,像一群威风凛凛的大蟋蟀……④然而我们的试验还是没有成功。

不到两天,火柴盒里的蚂蚁们全都逃得无影无踪。

我也终于明白,蚂蚁们是不愿意被关起来的,它们宁可在墙角、路边和野地里辛辛苦苦地忙碌搏斗,也不愿意在人们为它们设置的安乐窝里享福。

对它们来说,没有什么比自由的生活更为可贵。

13、童年的“我”产生喂养蚂蚁的奇想的原因是什么?(2分)
14、文中写了哪几次“囚蚁”的经历?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4分)
15、请认真阅读最后一段,说说我从失败的试验中终于明白了什么道理。

(3分)
16、从文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童年时是个怎样的孩子?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3分)参考答案:13. 因为我童年时认为世界上所有的动物都可以由人来饲养。

14.两次。

第一次将蚂蚁囚禁在玻璃药瓶里结果闷死了蚂蚁。

第二次是将蚂蚁囚禁在火柴盒里结果逃得无影无踪。

15. 我的试验没有成功,我懂得了自由生活很可贵。

16. 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丰富的想象力、善于思考,天真可爱有有些幼稚的孩子。

(可从这几方面作答,结合文章内容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