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投资对我国GDP的影响
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投资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可以提高生产力、增加就业、推动科学技术进步和
资源优化配置等。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投资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投资可以带动生产和消费的增加。
随着投资的增加,
生产力和生产水平得到提升,从而带动经济的增长。
此外,投资还可以促进优化资源配置,激发经济的潜在增长。
二、投资对就业的促进作用
经济发展以及投资的增加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从而促进了就业率的提升。
就业
率的提高又会引发消费的增加,从而形成良性循环,推动经济的发展。
此外,增加就业还
可以减少社会福利支出等财政支出,因此在可持续性发展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投资对科技创新的支持作用
现代经济需要不断的技术创新,从而提高产量和生产效率。
投资可以促进科技创新,
从而提高和完善生产技术和产品。
在信息化时代,智能制造、人工智能、大数据等诸多新
技术的广泛应用有力支持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投资还可以提供初创企业的资金支持,进一
步推动科技创新。
四、投资对社会投入的加大作用
投资的增加可以促进社会公共设施建设,提高社会投入水平。
投资可以用于支持教育、医疗、公交、环保、文化、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发展。
这些领域的投资能够促进社会公共事
业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综上所述,投资对于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可通过提高生产力、增加就业、
促进科技创新和加大社会投入等方面的作用来推动经济的发展。
固定资产投资对GDP的拉动作用

浅谈固定资产投资对GDP的拉动作用平常我们常会听到、看到电视、报刊上说“固定资产投资拉动我国GDP增长多少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对GDP的贡献率”等等,一些市县政府要求统计部门也能够提供上述数据,那么在一个小的范围内、一个市县区中,固定资产投资和经济增长也就是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到底有怎样的关系呢?一、投资与GDP是两个不同类别的概念国内生产总值(即GDP,一个国家内的不同地区使用该指标时称为地区生产总值)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它直接反映出了国民经济总量及其内部产业结构,是把握国民经济整体运行情况的基本指标。
固定资产投资是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经济活动,即固定资产再生产活动。
通过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活动,国民经济不断采用先进技术装备,建立新兴部门,进一步调整经济结构和生产力的地区分布,增强经济实力,为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创造物质条件。
投资反映社会资金的使用,GDP反映价值的创造,当时间足够长、空间足够大时,两者之间相互作用的重叠部分就大,1反之亦然。
在投资过程中,随着投资资金的进一步实施,形成对各类实物或服务的具体购买,通过市场需求的实现来刺激经济的增长,当投资项目完成以后,其功能的发挥对生产有促进作用。
二、投资与GDP是高度关联的GDP可以通过三种方法计算得到:一是生产法、二是收入法、三是支出法。
支出法就是从最终使用的角度衡量核算期内生产的所有货物和服务的去向。
按照这种计算方法,GDP由居民消费、政府消费、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存货增加以及货物和服务的净出口五项组成。
这里的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和固定资产投资有直接关系。
固定资本形成总额是指用于增加固定资产所花费的投资支出,表现为和各单位当期获得(购置、转入、建造)的固定资产扣除所处置(出售、转让)固定资产后的净价值。
固定资产投资只是固定资本形成中的一部分。
根据现有的统计基础,具体计算关系为: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统计为基础,扣除不形成固定资产的费用支出,加上其它与固定资本形成有关的项目。
我国GDP影响因素分析

我国GDP影响因素分析1.投资水平:投资是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之一、当投资水平提高时,会刺激生产活动和就业增长,从而推动GDP增长。
在我国,政府对基础设施建设和制造业发展的大力支持,以及私人部门的投资增加,都对GDP产生了积极影响。
2.消费水平:消费是拉动GDP增长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当人们的收入增加,他们更愿意购买商品和服务,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我国的中产阶级不断扩大,消费观念也发生了变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品质消费和个性化需求,这对GDP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3.进出口贸易:对外贸易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出口增加时,会增加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促进GDP增长。
同时,进口也可以为我国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技术,推动国内产业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
因此,我国的进出口贸易对GDP增长具有重要的影响。
4.政策环境:政策环境对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系列的经济政策措施对GDP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如减税降费政策、扩大内需政策、优化营商环境等。
政府的政策支持能够鼓励投资和消费,激发企业创新和发展,从而推动GDP增长。
5.人力资本: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我国注重教育和人才培养,提高了劳动者的技能水平和创新能力,为经济增长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人口规模和劳动力的数量也是影响GDP的重要因素之一6.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我国近年来加大了科技创新投入,大力支持科技企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高新技术产业的崛起和新兴科技的应用,对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起到了重要作用。
7.自然资源:我国是一个资源型国家,自然资源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能源、矿产、水资源等的开发和利用,对GDP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
然而,也需要注意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避免环境问题带来的负面影响。
以上是我国GDP影响因素的一些分析。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因素之间相互作用,互相影响,综合起来才能更准确地解释我国GDP的变化。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国内生产总值(GDP)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所有生产单位(包括企业、政府、个人)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它是评价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参考依据。
研究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影响因素对于了解经济发展趋势、指导政策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为主题,从宏观经济层面对我国GDP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探讨。
一、回归模型的建立回归分析是一种统计方法,用来研究因变量和自变量之间的关系。
在研究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影响因素时,通常可以建立如下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Y = β0 + β1X1 + β2X2 + β3X3 + εY表示国内生产总值,X1、X2、X3分别表示各种影响国内生产总值的因素,如投资、消费、出口等。
β0表示截距,β1、β2、β3表示回归系数,ε表示误差项。
通过对各种影响因素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可以得到各个影响因素对GDP的影响程度及方向,从而为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二、投资对GDP的影响投资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影响国内生产总值的重要因素之一。
通过对我国历年来投资与GDP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可以发现投资对GDP的影响呈现出明显的正向关系。
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中,投资对GDP的回归系数为正值,且具有显著性,说明投资的增加对GDP的增长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投资的结构和质量也会对GDP的增长产生影响。
基础设施投资、科技创新投资等对GDP的拉动作用更为显著,而房地产等非生产性投资对GDP的增长影响较小。
在制定投资政策时,需要引导资金流向高效率、高附加值的领域,以提高投资对GDP的促进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消费的增长速度和结构对GDP的影响并非一成不变。
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消费的拉动作用也会有所差异。
在经济增速较快时,居民消费对GDP的拉动作用较为明显;而在经济增速放缓时,需要通过调整消费结构,引导消费向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领域发展,以提高消费对GDP的拉动作用。
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对GDP的影响分析

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对GDP的影响分析中国经济目前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经济增长具有典型的要素拉动特征。
经济发展需要刺激投资需求,最终消费需求的形成也有赖于加大投资力度,投资与消费双管齐下,投资需先行。
因此,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离不开投资的持续增长。
文章致力于分析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对GDP增长拉动水平的具体数量关系。
标签:固定资产投资GDP从理论上讲,投资增长率和经济增长率具有一种正向的关联关系。
一般认为,固定资产投资是国民经济增长的强大拉动因素。
几乎所有国家的政府都会在经济不景气的时期,将固定资产投资作为刺激经济增长的工具。
加大固定资产投资的规模,既可增加就业机会和国民可支配收入、扩大内需,又可以直接带动当前的经济增长,为新一轮的经济增长奠定物质基础。
西方学者的研究表明:建设投资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固定资产投资在这些国家的整体投资中的比率甚至达了20%。
在中国经济中,固定资产投资确实是决定社会需求的最积极的因素。
因此,增加固定资产投资可以作为刺激经济活动的主要手段。
投资对经济增长影响力和贡献率的增速最初大于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力和贡献率。
研究证明,在影响中国国民经济增长的诸多因素中,资本因素始终是第1位的。
1952-1978年间,其贡献份额为58.36%,1979-1995年间为40.40%。
资本投入的增速与GDP的增长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性。
参照国际上的经验,情形也大致如此。
1979-1997年间中国总投资与实际GDP增长率相关系数为0.68,与名义GDP增长率相关系数为0.85。
固定资产投资在总投资中又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增长率与GDP实际增长率间的相关性已经由1978-1990年的0.628上升到1991-1997年的0.891。
1989年投资仅下降343.4亿元,总需求减少达1000亿元,GDP比1988年下降7.2个百分点。
由此可见,固定资产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固定资产投资的先期快速增长往往是经济实现快速增长的重要先决条件之一。
投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与作用

投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与作用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扩大,投资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对经济的影响和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本文将从投资对经济增长、就业和技术创新等方面进行探讨,以全面解析投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与作用。
一、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投资对经济增长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首先,投资可以刺激需求,促进生产。
随着投资的增加,企业的生产能力不断提高,产品和服务的供给也会随之增加。
其次,投资可以改善和加强生产要素的配置,提高生产效率。
例如,国家可以通过投资建设基础设施,提高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水平,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促进经济的发展。
此外,投资还可以促进技术进步,推动产业升级。
通过引进和应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从而推动整个经济的发展。
二、投资对就业的影响与作用投资不仅对经济增长起到重要的作用,对就业也有着深远的影响与作用。
投资的增加可以直接创造就业机会。
当企业增加投资,扩大生产规模时,就需要更多的劳动力来参与生产,从而促进了就业的增加。
此外,投资还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与壮大,进一步带动就业的扩大。
例如,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研发人员和专业技术人才,投资的增加将促使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总体而言,投资对就业的影响和作用是积极的,可以有效地缓解就业压力,提高就业率,促进社会稳定。
三、投资对技术创新的影响与作用投资对技术创新的影响与作用不可忽视。
投资的增加可以提供更多的资金和资源用于研发和创新,促进科技进步。
科技创新是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而投资则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撑。
投资的增加可以催生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与应用,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
通过投资,企业可以引进并应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同时,投资也可以吸引高端人才和创新团队,为科技创新搭建良好的平台和环境,推动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
四、投资对经济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的支持投资对经济的发展还具有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的支持作用。
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因素分析

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因素分析国内生产总值(GDP)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间内创造的所有货物和服务的总价值,是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影响国内生产总值的因素。
1. 投资投资是国内生产总值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投资增加会带动生产的增长,推动经济活动展开。
投资包括政府投资、企业投资和个人投资。
政府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企业增加生产能力和技术更新、个人购买房屋等,都会带动投资增加,从而增加GDP。
2. 消费消费是拉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随着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愿意消费更多的商品和服务,从而刺激生产的增长。
消费增加,企业的生产和利润也将随之增加,从而带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
3. 进出口贸易对于出口型国家而言,进出口贸易对于GDP的影响尤为显著。
出口商品能够刺激国内产业链上下游的发展,创造就业机会,推动GDP增长。
同时,进口商品也能满足国内消费需求,从而带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
4. 政策政策是影响GDP的重要因素之一,政府的财政支出、货币政策、税收政策等都会影响GDP的增长。
例如政府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可以增加投资和消费,从而推动GDP增长。
5. 人才知识创造价值,人才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
高素质的人才队伍能够创新、创造和开发高附加值的产品和服务,提高生产效率和竞争力,从而推动GDP增长。
因此,政府应加大对教育和人才培养的投入,建立完善的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吸引和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综上所述,投资、消费、进出口贸易、政策和人才是影响国内生产总值的重要因素。
政府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科学的政策措施,合理引导社会资金投向生产领域,促进形成以消费为主导的GDP增长模式,从而推动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股市的财富效应对我国GDP增长的影响分析

股市的财富效应对我国GDP增长的影响分析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股市的崛起成为了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
股市不仅可以提供融资渠道,促进企业的发展,还可以扩大财富积累、改善消费结构,从而提供有效的财富效应。
本文旨在分析股市的财富效应对我国GDP增长的影响,并针对股市的特点探讨其与GDP之间的关系。
一、股市的财富效应股市的财富效应是指通过购买和持有股票等形式,由于股市价格波动带来的收益变化而产生的影响。
股市的财富效应具有以下特点:1. 肤浅和滞后效应股市的财富效应具有肤浅和滞后的特点,即股市价格的变化和股票投资的收益并不能立即反映在消费和投资上。
一方面,股市价格的变化需要时间才能对消费和投资产生影响。
另一方面,投资者往往需要一定时间来调整其消费和投资决策,才能真正体现股市的财富效应。
2. 财富重新分配股市的财富效应是建立在股市价格变化的基础上的,因此,股市价格的变化会重新分配股市参与者的财富。
当股市价格上涨时,股票投资者的财富会增加,而当股市价格下跌时,股票投资者的财富会减少。
这种财富重新分配的过程可以直接影响股票投资者的消费和投资决策,从而产生对GDP的间接影响。
3. 与其他资产的互动股市的财富效应不仅仅与股票投资有关,还与其他资产的投资有关。
例如,当房地产市场价格上涨时,也会产生类似于股市的财富效应。
此外,当收益低的储蓄账户的量越来越多时,股票投资可能会成为比已获得的收益更好的投资选择,从而对股市的走向产生影响。
二、股市财富效应对GDP的影响股市财富效应对GDP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股市扩大融资渠道股市的发展为企业提供了融资的渠道,使得企业可以更轻松地获得资金支持。
这可以帮助企业扩大其规模、提高生产率和创新能力,从而产生更多的产品和服务,促进经济增长。
同时,企业的规模和效率的提高,也将带来更多的雇佣机会,增加就业和实际GDP。
2. 股市改善消费结构与消费者个人拥有的单一资产相比,股票的价值变化不仅更加频繁和显著,而且涵盖了多个行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进行异方差检验 在以上基础上,利用 WHITE 检验的方法,检验方程的异方差性:
由上表可知,
P 0,149344 0.05
所以不存在异方差性。 6. 检验自相关性 由最小二乘法,利用 D-W 值,D-W 值=1.194215,在 5%的显著水平下,通过 查表得 dl=1.133 ,du=1.476,D-W 值大于 dl,小于 du 的值,所以模型不存在自相关 性。 所以得到最终模型为:
利用外资 36.4 60.5 66.6 70.7 91.5 137.3 182 275.3 291.1 284.6 318.9 468.7 954.3 1769 2295.9 2746.6 2683.9 2617 2006.8 1696.3 1730.7
GDP 值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08
2
^
(1.112384) (3.559069 )
(1.870091) (8.546403 )
(0.153835) ( 1.402101) S .E 4288 .041
R 0.997407
2
F 2597 .033
由数据看出,可绝系数和修正的可绝系数分别为 0.997791 和 0.997407,
国家预算 内资金 269.8 279.3 339.7 421 407.8 455.6 496.6 432 366.1 393 380.4 347.5 483.7 529.6 621.1 625.9 696.7 1197.4 1852.1 2109.5 2546.4
国内贷款 122 176.1 175.5 258.5 510.3 658.5 872 977.8 763 885.5 1314.7 2214 3072 3997.6 4198.7 4573.7 4782.6 5542.9 5725.9 6727.3 7239.8
Y 1046.703 18.67582 X 1 3.089181X 2 16.36010 X 3 (1363.061) (2.457864)
2
^
(0.941703)
(1.887475) (8.667718)
T (0.767906) (7.598394) (3.2804196)
2
R 0.997602 R 0.997302 F 3328.114 D W 1.194215
F 的检验值为 2597.033,明显显著,拟合效果还可以 。
但当 0.05 时, p ( x 4 ) 0.1742 ,说明 X4 的 t 检验明显不显著,而且 X4 的系数符号与经济意义解释相反,可能存在多重共线性。 再求一下相关系数矩阵:
表 2 各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
由相关系数矩阵可以看出,各解释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很高,证实确实存在 多重共线性。 4. 修正多重共线性 采用逐步回归的方法,去解决多重共线性的问题。 ⑴分别做 Y 对 X1,X2,X3,X4 的一元回归,结果如下: 表 3 一元回归的可绝系数 X1 X2 X3 X4 变量 2 0.954953 0.989211 0.906254 0.959408 R 选取 R2 最大的值所对应的变量,即 X2。 ⑵分别做 Y 对 X2X1,X2X3,X2X4 的二元回归,结果如下: 表 4 二元回归的可绝系数 X2X1 X2X3 X2X4 变量 2 0.990095 0.991833 0.991833 R 选取 R2 最大的值所对应的变量,即 X2X3。 ⑶分别做 Y 对 X2X3X1,X2X3X4 的三元回归,结果如下: 表 5 三元回归的可绝系数 X2X3X1 X2X3X4 变量 2 0.997602 0.991927 R 可见,加入 X4 对可绝系数几乎没有改变,因此把 X4。最终得:
3161 2687.8 3254.9 4154.3 4672 5857.1 7954.8
8859.1 12044.4 13788 16319 19590.5 23044.2 26443.7
2085 2599.4 3285.7 3978.8 4334.3 5132.7 5311.9
30941.9 41284.8 54236.3 70138.7 90360.2 116769.7 143204.9
Y B0 B1 X 1 B2 X 2 B3 X 3 B4 X 4
作为我们的理论模型。 2. 数据的收集 表1
年份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中国根据投资来源历年的固定投资数据
投资资金来源 自 筹 和 其他资金 532.9 714.5 848.3 1082.7 1533.6 1869.2 2241.1 2968.7 2990.3 2954.4 3580.4 5050 8562.4 11531 13409.2 15412.4 17096.5 19359.6 20169.7 22577.4 26470 4889.5 5330.5 5985.6 7243.8 9040.7 10274.4 12050.6 15036.8 17000.9 18718.3 21826.2 26937.3 35260 48108.5 59810.5 70142.5 78060.8 83024.3 88479.2 98000.5 108068.2
设定 Y=GDP,X1=国家预算内资金,X2=国内贷款,X3=利用外资,X4=自筹和其他资金。 分别做出国内生产总值与国家预算内资金、 国内贷款、 利用外资、 自筹和其他资金的相关图, 如下图 1 所示。
图 1 Y 与 X1 X2 X3 X4 的相关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国内生产总值与国家预算内资金、国内贷款、利用外资、自 筹和其他资金均呈线性相关关系,所以简单的以
安徽财经大学商学院
计量经济学论文
浅析投资对我国 GDP 的影响
093 会计 8 班 储涛
2011/12/17
浅析投资对我国 GDP 的影响
摘要:投资是指货币转化为资本的过程。本文从当前经济形势出发,概要介绍了 投资与 GDP 增长的关系,对 1981-2008 年时间序列数据进行相关关系的实证分析, 得出了投资与我国 GDP 增长的关联度很大的结果,并分析哪种方式的投资对 GDP 产生最直接的影响。最终结果国家预算内资金和外资对 GDP 的影响比较大。 关键词:GDP、投资、国家预算内资金、国内贷款、利用外资、自筹资金 理论依据:GDP 由 4 个部分组成, 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净出口。投资是指 货币转化为资本的过程。投资对我国经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问题的提出:GDP(国内生产总值) 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 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 的市场价值。投资是拉动经济增 长的“三套马车”之一,固定资产投资作为企业的生产资料投资在整个生产过程 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一个企业来说它是其主要的劳动手段,直接影响着企业的 生产能力。固定资产的价值是逐渐地转移到所生产的产品上去,企业同时又是重 要的市场主体,因此对固定资产的投资间接影响到一个经济体的产出。为此,我 们通过实证分析来进一步了解投资对经济增长产生的影响。 一般地,把投资分为国家预算内资金、国内贷款、利用外资、自筹和其他 资金。国家预算内资金指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中由国家统筹安排的基本建设 拨款和更新改造拨款,以及中央财政安排的专项拨款中用于基本建设的资 金和基本建设拨款改贷款的资金等。国内贷款指报告期房地产开发企业(单 位)向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借入的用于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的各种国内借 款,包括银行利用自有资金及吸收的存款发放的贷款、上级主管部门拨入 的国内贷款、国家专项贷款(包括煤代油贷款、劳改煤矿专项贷款等) ,地 方财政专项资金安排的贷款、国内储备贷款、周转贷款等。利用外资利用外 资指我国各级政府、部门、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通过对外借款、吸收外商直接投 资以及用其他方式筹措的境外现汇、设备、技术等。自筹资金,是指根据我国财 政管理制度的规定,由各地方、各部门、各企业及各行政、事业单位自行筹措, 按预算外资金规定的用途使用后,确有多余,允许用于投资建设的资金。 1. 模型的建立
Y 1046 .703 18.67582 X 1 3.089181X 2 16.36010 X 3
图 2 模型的实际值、拟合值与残差图 由上图可以看出拟合效果较好。
7. 经济意义的分析和政策建议 由以上分析可知,国家预算内资金每增加 1 亿元,GDP 增加 18.67582 亿元; 国内贷款每增加 1 亿元,GDP 增加 3.089181 亿元;外资每增加 1 亿元,GDP 增加 16.36010 亿元。可见,国家预算内资金和外资对 GDP 的增长影响比较大。对此, 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① 发挥市场和政府在配置投资资源中的作用。政府应该引入一些比较优质 的投资项目,促进该地区经济发展。固定资产投资会产生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在项目决策方面,注重哪一方面,应慎重考虑,要尽量避免无意义的投资或低效益 的投资。 ② 落实各种投资主体的平等原则。 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与 WTO 的基本原则, 消除各种各样的政策与体制歧视,赋予民营经济与外资经济、国有经济平等的国 民待遇,创造一个公平、公开、公正的投资政策和体制环境,为民营经济投资扩 张提供市场准入、资金融通、权益保护的良好环境。 ③ 顺应投资体制改革的需要,加快对投资项目的审批、 核准或备案。 根据 “谁 投资、谁受益、谁负责”的原则,减少核准环节,放宽投资准入限制,为投资增长 做好制度安排。 ④ 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积极引进民间投资,形成投资自主增长机制。
119095.7 135174 159586.7 185808.6 217522.7 267763.7 316228.8
3. 对模型的经济检验 对模型进行初步回归得到如下结果:
Y 76.8502 19.73925X 1 3.959050 X 2 15 .98255 X 3 0.215692 X 4 (1504.834) (2.526388) T (0.051069 ) (7.813232 ) R 0.997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