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虫实验11ppt课件
合集下载
线虫PPT课件

22
预防 培养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加强粪便管理 消灭苍蝇等媒介节肢动物
治疗: 药物驱虫:阿苯达唑、甲苯咪唑、 伊维菌素、左旋咪唑等。 外科除虫:急性腹症者
23
第三节 毛首鞭毛线虫
简称鞭虫,是人体常见消化道寄生虫。 成虫主要寄生于人体盲肠,致鞭虫病。 成虫形态似马鞭(前端 尖细,尾端粗大钝圆), 长约30-50mm,活时暗红 色,雄虫尾端向腹面卷曲 成虫前端钻入肠上皮 层,以血液和组织液为食
前已形成幼虫,称为卵 胎生
蛲虫卵
钩虫卵
5
二、生活史
大多数为直接型(土源性蠕虫) 蛔虫、蛲虫、钩虫、鞭虫等
少数为间接型(生物源性蠕虫) 丝虫、旋毛虫、广州管圆线虫等
发育过程 卵-幼虫-成虫三个阶段 主要特征是蜕皮,一般蜕皮4次
6
三、致 病 幼虫所致损害
移行过程中造成相应组织器官损害; 幼虫发育过程中蜕皮,造成过敏反应 成虫所致损害 主要危害 掠夺营养、机械性损伤、毒性物
有头翼和咽管球
雌虫尾端直而尖,
生殖器为双管型。 雄虫交配后即死, 一般不易见到
头翼 咽管球
28
2.虫卵 不对称的长椭圆形,形似柿核 大小为(50~60)×20~30μ m 无色透明,卵壳较厚 内含1条胚蚴
29
二、生活史
30
生活史要点 生活史类型:直接型(土源性蠕虫) 宿主:人 寄生部位:回盲部 感染阶段:感染性卵 感染方式:自体外感染(肛门-手-口)
周痛)、腹泻、恶心、呕吐等 并发症:胆道蛔虫症(最常见),肠穿孔
和肠梗阻(最严重),胰腺炎,阑尾炎等1718蛔虫钻入胆道19
四、诊 断
(一)确诊:查获虫卵、成虫或幼虫 1. 查虫卵 标本:粪便 首选方法:生理盐水直接涂片法 2. 查成虫 标本:粪便或呕吐物 方法:自然排出;药物驱虫 3.痰中查幼虫
预防 培养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加强粪便管理 消灭苍蝇等媒介节肢动物
治疗: 药物驱虫:阿苯达唑、甲苯咪唑、 伊维菌素、左旋咪唑等。 外科除虫:急性腹症者
23
第三节 毛首鞭毛线虫
简称鞭虫,是人体常见消化道寄生虫。 成虫主要寄生于人体盲肠,致鞭虫病。 成虫形态似马鞭(前端 尖细,尾端粗大钝圆), 长约30-50mm,活时暗红 色,雄虫尾端向腹面卷曲 成虫前端钻入肠上皮 层,以血液和组织液为食
前已形成幼虫,称为卵 胎生
蛲虫卵
钩虫卵
5
二、生活史
大多数为直接型(土源性蠕虫) 蛔虫、蛲虫、钩虫、鞭虫等
少数为间接型(生物源性蠕虫) 丝虫、旋毛虫、广州管圆线虫等
发育过程 卵-幼虫-成虫三个阶段 主要特征是蜕皮,一般蜕皮4次
6
三、致 病 幼虫所致损害
移行过程中造成相应组织器官损害; 幼虫发育过程中蜕皮,造成过敏反应 成虫所致损害 主要危害 掠夺营养、机械性损伤、毒性物
有头翼和咽管球
雌虫尾端直而尖,
生殖器为双管型。 雄虫交配后即死, 一般不易见到
头翼 咽管球
28
2.虫卵 不对称的长椭圆形,形似柿核 大小为(50~60)×20~30μ m 无色透明,卵壳较厚 内含1条胚蚴
29
二、生活史
30
生活史要点 生活史类型:直接型(土源性蠕虫) 宿主:人 寄生部位:回盲部 感染阶段:感染性卵 感染方式:自体外感染(肛门-手-口)
周痛)、腹泻、恶心、呕吐等 并发症:胆道蛔虫症(最常见),肠穿孔
和肠梗阻(最严重),胰腺炎,阑尾炎等1718蛔虫钻入胆道19
四、诊 断
(一)确诊:查获虫卵、成虫或幼虫 1. 查虫卵 标本:粪便 首选方法:生理盐水直接涂片法 2. 查成虫 标本:粪便或呕吐物 方法:自然排出;药物驱虫 3.痰中查幼虫
丝虫旋毛虫实验(共60张PPT)

Morphology(microfilaria)
成虫的外层为体壁,体壁与消化道之间的腔隙无上皮细胞,称原体腔或假体腔。
体形
头端与尾端均向背面弯曲, 头端向背面弯曲,尾端
十二指肠钩虫
美洲钩虫
口囊
口囊
美洲钩虫交合伞 十二指肠钩虫交合伞
背辐肋分为四小支
背辐肋分为六小支
钩虫卵
椭圆形,大小约57~76μm×36~40μm,两端钝圆。卵壳较 薄,无色透明,卵内通常含2~4个卵细胞,卵壳与卵细胞之间有 明显空隙。
十二指肠钩虫
成虫
美洲钩虫
成虫
♀
♂
♂
♀
十二指肠钩虫 vs 美洲钩虫
两种钩虫成虫主要形态鉴别
鉴别要点
十二指肠钩虫
美洲钩虫
大小(mm) ♀ 10~13×0.6
9~
♂ 8~~0.5
7~
体形
头端与尾端均向背面弯曲,
头端向背面弯曲,尾端
虫体呈“C”形
向腹面弯曲,虫体呈“S”形
口囊
背辐肋
交合剌
尾刺
腹侧前缘有2对钩齿 远端分2支,每支再分3小支
我国重要人体线虫
重要目 重要科
重要属
重要种
感染期 感染途径 寄生部位
蛔目 蛔科
蛔线虫属 似蚓蛔线虫
虫卵 经口 小肠
圆线目 钩口科 钩口线虫属 十二指肠钩口线虫 幼虫 皮肤钻入 小肠
美洲板口线虫 幼虫 皮肤钻入 小肠
丝虫目 丝虫总科
班氏丝虫、马来丝虫 幼虫 蚊媒 淋巴系统
鞭尾目 毛形虫科 旋毛形线虫属 旋毛形线虫
线虫基本知识
鼠肉压片查旋毛虫幼虫囊包 雌虫寿命一般为1~2个月,长者3~4个月。 幼虫所致损害:幼虫进入宿主体内并在宿主体内移行过程中可造成相应的组织或器官损害。 寄生于人体的钩虫(hookworm)主要为十二指肠钩口线虫和美洲板口线虫。 卵胎生:雌虫直接产微丝蚴 鼠肉压片查旋毛虫幼虫囊包 在肠道线虫中钩虫的危害性最严重,不但可损伤肠粘膜,造成消化道功能紊乱,而且可使人体长期慢性失血,重度感染者会产生严重贫血。 而一些寄生于犬、猫等食肉哺乳动物的线虫幼虫如进入人体后,由于人体不是起正常宿主,这些幼虫可引起皮肤或内脏幼虫移行症。 消化系统包括消化管和腺体。 多数虫种在输卵管近端有一受精囊,受精囊与子宫相连。 两性成虫的生殖器官均为单管型。 大小(mm) ♀ 10~13×0. 体壁自外向内由角皮层、皮下层和纵肌层组成。 ♂ 8~~0. 旋毛虫幼虫寄生于肌肉内可导致肌炎和全身症状。
寄生虫线虫PPT课件

寄生虫线虫的生活史
生活环境
寄生虫线虫通常生活在 宿主体内或与宿主接触
的环境中。
感染途径
寄生部位
生命周期
宿主通过摄入被寄生虫 污染的食物或水,或者
通过皮肤接触感染。
寄生虫线虫通常寄生于 宿主的消化系统、呼吸 系统、泌尿系统等部位。
寄生虫线虫的生命周期 通常包括孵化、感染、
繁殖和传播等阶段。
02 寄生虫线虫的传播途径
寄生虫线虫可以通过接触被污染的物品传播,如接触被感染的土壤、水源或与 感染者的日常接触。
生物媒介传播
昆虫传播
某些寄生虫线虫可以通过昆虫媒介传播,如蚊子、苍蝇或其他昆虫叮咬感染者和 易感者之间的传播。
动物传播
某些寄生虫线虫可以通过动物媒介传播,如啮齿动物、家禽、宠物等携带线虫, 并通过与人类接触传播给人类。
寄生虫线虫的寄生会影响宿主 的生理机能,如影响宿主的消 化、呼吸、循环等系统。
寄生虫线虫的寄生会导致宿主 出现各种生理症状,如恶心、 呕吐、腹泻、发热等。
寄生虫线虫的寄生还会导致宿 主出现病理生理变化,如贫血、 低蛋白血症等。
寄生虫线虫对宿主的行为影响
寄生虫线虫的寄生会影响宿主的 行为,使宿主表现出异常的行为,
04
粪便检查
通过粪便检查可以检测到寄生 虫线虫的卵囊或幼虫,常用的 方法有直接涂片法和沉淀法。
血液检查
对于一些寄生于血液中的线虫 ,如非洲锥虫等,可以通过血
液检查来确诊。
组织检查
对于一些寄生于组织器官中的 线虫,如肺吸虫等,可以通过
组织活检来确诊。
其他检测方法
如免疫学检测、分子生物学检 测等,也可以用于寄生虫线虫
疫苗免疫保护机制研究
深入研究疫苗免疫后机体的免疫应答机制,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 疫,以及免疫保护的持久性和免疫记忆。
寄生虫实验一线虫PPT教案

透明栓 卵细胞 卵壳
第8页/共19页
(3) 蛲虫的形态观察 成虫
细小,乳白色,线头状 ♀大,8-13mm,尾直而尖细, 呈现纺锤形。 ♂小,2-5mm,后端向腹部卷 曲,有交合刺一根.
第9页/共19页
蛲虫头部结构
第10页/共19页
• 头端角皮 膨大,形 成头翼
• 咽管末端 膨大呈球 形,称咽 管球
寄生虫实验一线虫
一.示教内容:
1.形态学观察:3个(蛔虫、鞭虫、蛲虫) (1)蛔虫成虫、虫卵; (2)鞭虫成虫、虫卵; (3)蛲虫成虫、虫卵;
2.病原学技术:
生理盐水直接涂片法、透明胶纸法.
第1页/共19页
(1)蛔虫形态学观察
成虫
长圆柱形,似蚯蚓,活体时呈淡红色或微黄色,固定后乳白色。 体表光滑有细横纹,体两侧各有一条白色侧线。雌虫尾端钝圆, 雄虫尾端向腹面卷曲,有时可见两根伸出的交合刺。
蛋白质膜 卵壳
卵黄颗粒
第5页/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19页
脱蛋白质膜受精蛔虫卵
虫卵无色透明,无蛋白膜。其它结构 同受精蛔虫卵。
卵壳 卵细胞
第6页/共19页
(2)鞭虫形态学观察
成虫
长约3~5 厘
米,形似马鞭,
前端3/5细长,
尾部较粗。雌 虫
大于雄虫。雄 虫
尾端卷曲,雌 虫
第7页/共19页
鞭虫卵
纺锤形,黄褐色,卵壳厚,两 端各具一个透明的盖塞(透明栓)。 内含有一个受精的卵细胞。
蛲虫卵
• 55-60×25-30µm; • 两侧不对称,一则较
平,一则稍凸,柿核 形; • 无色透明; • 卵壳厚,分三层 • 脂层(内)→ • 壳质层(中)→ • 蛋白质膜(外)
线虫总体资料课件

危害植物的称为植物病原线虫或植物寄生线 虫,或简称植物线虫。
线虫总体资料
植物受线虫危害后所表现的症状,与一般的 病害症状相似,因此常称线虫病。习惯上都把寄 生线虫作为病原物来研究,所以它是植物病理学 内容的一部分。
已报道的植物寄生线虫5700多种。它对全世 界农业生产有很大影响,每年造成上千亿美元的 损失。
历史上甜菜胞囊线虫(Heterodera schachtii)、 马铃薯金线虫(Globodera rostocheinsis),温暖地 区的根结线虫(Meloidogyne spp)等都引起严重 的植物线虫病害。东北和黄淮地区的大豆胞囊线 虫 ( Heterodera glycines ) 、 甘 薯 茎 线 虫 (Ditylenchus dipsaci)、粟线虫和水稻干尖线虫 (均为Aphelenchoides besseyi)都一直造成生产上 的严重损失,近年来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已传人我国并在江苏、安徽等省蔓延, 引起一些松树树种的毁灭性危害。因此,植物的 线虫病害一直受到人门的重视。
6、植物病原线虫都是专性寄生物,只能在活 的植物细胞或组织内取食和繁殖,在植物体外就 依靠它体内储存的养分生活或休眠。
线虫的传播有主动传播和被动传播。 1、主动传播
Nematodes spread through the soil slowly under their own power. The overall distance traveled by a nematode probably does not exceed a few meters per season.
线虫总体资料
自然力传播中以水流传播,特别是灌溉水的 传播最重要。
线虫总体资料
植物受线虫危害后所表现的症状,与一般的 病害症状相似,因此常称线虫病。习惯上都把寄 生线虫作为病原物来研究,所以它是植物病理学 内容的一部分。
已报道的植物寄生线虫5700多种。它对全世 界农业生产有很大影响,每年造成上千亿美元的 损失。
历史上甜菜胞囊线虫(Heterodera schachtii)、 马铃薯金线虫(Globodera rostocheinsis),温暖地 区的根结线虫(Meloidogyne spp)等都引起严重 的植物线虫病害。东北和黄淮地区的大豆胞囊线 虫 ( Heterodera glycines ) 、 甘 薯 茎 线 虫 (Ditylenchus dipsaci)、粟线虫和水稻干尖线虫 (均为Aphelenchoides besseyi)都一直造成生产上 的严重损失,近年来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已传人我国并在江苏、安徽等省蔓延, 引起一些松树树种的毁灭性危害。因此,植物的 线虫病害一直受到人门的重视。
6、植物病原线虫都是专性寄生物,只能在活 的植物细胞或组织内取食和繁殖,在植物体外就 依靠它体内储存的养分生活或休眠。
线虫的传播有主动传播和被动传播。 1、主动传播
Nematodes spread through the soil slowly under their own power. The overall distance traveled by a nematode probably does not exceed a few meters per season.
线虫总体资料
自然力传播中以水流传播,特别是灌溉水的 传播最重要。
常见线虫实验PPT幻灯片

盖塞
蛲虫卵
不对称椭圆形,一
侧较平,一侧稍凸,无 色透明,大小为50~ 60µ m×20~30µ m。 自虫体排出时,虫卵内 胚胎已发育至多细胞期, 仅需经数小时即可发育
雄:1.4-1.6mm
马来微丝幼
旋毛虫囊胞
观察及绘图:
1. 绘两种蛔虫卵、钩虫卵、蛲虫卵、鞭虫卵、班氏微 丝蚴、马来微丝蚴、旋毛虫囊包图 2. 观察示教标本及瓶装标本
显微镜使用注意事项
1.掌握双眼同时睁开观察镜下标本的的技能 2.随时调节普通光学显微镜的细准焦螺旋观察寄生虫
标本 3.养成按顺序使用由低倍镜到高倍镜再到油镜的习惯 4.养成按一定顺序观察镜下标本的习惯 5.其他
实验一、线虫的显微镜观察
鞭虫卵
呈纺缍形,大小为50~54um×22~23um,黄褐色,卵 壳较厚,两端各具一透明塞状突起。虫卵自人体排出时,其卵 内细胞尚未分裂。
蛲虫卵
不对称椭圆形,一
侧较平,一侧稍凸,无 色透明,大小为50~ 60µ m×20~30µ m。 自虫体排出时,虫卵内 胚胎已发育至多细胞期, 仅需经数小时即可发育
雄:1.4-1.6mm
马来微丝幼
旋毛虫囊胞
观察及绘图:
1. 绘两种蛔虫卵、钩虫卵、蛲虫卵、鞭虫卵、班氏微 丝蚴、马来微丝蚴、旋毛虫囊包图 2. 观察示教标本及瓶装标本
显微镜使用注意事项
1.掌握双眼同时睁开观察镜下标本的的技能 2.随时调节普通光学显微镜的细准焦螺旋观察寄生虫
标本 3.养成按顺序使用由低倍镜到高倍镜再到油镜的习惯 4.养成按一定顺序观察镜下标本的习惯 5.其他
实验一、线虫的显微镜观察
鞭虫卵
呈纺缍形,大小为50~54um×22~23um,黄褐色,卵 壳较厚,两端各具一透明塞状突起。虫卵自人体排出时,其卵 内细胞尚未分裂。
昆虫病原线虫PPT课件

Female Mermis nigrescens (蝗 索线虫), a mermithid parasite of grasshoppers in North America. The black color of the mermithid nematode is to the eggs in the female's body. (J. Capinera)
Deroceras reticulum five days after death following infected by Phasmarhabditis hermaphrodita, showing densely populated cadaver being fed upon by adult nematodes. (M.Wilson)
垫刃目: 园线虫科 Sphaerulariidae
有3属 通过生殖器伸进寄主体腔侵染 能杀死寄主或使成虫不孕 寄主:鞘翅目、双翅目、膜翅目等
垫刃目: 园线虫科 Sphaerulariidae
Sphaerulariopsis adult, a nematode parasite of bark beetle, with everted uterus. (Drawn by R. Giblin-Davis)
二、线虫杀虫剂的发展历史
第一个有关线虫寄生昆虫的报道:18世纪中期 1929粘Glaser从日本的一种丽金龟中得到了
格氏斯氏线虫,标志利用昆虫病原线虫防治害 虫的开始
1940~1960年处于低潮 1960~1970年,再次引人关注。
如小卷蛾斯氏线虫、异小杆线虫
三、昆虫病原线虫的种类
Stained specimen of Steinernema feltiae showing the mutualistic bacterium, Xenorhabdus bovienii, in the vescle. (R. Akhurst)
人体寄生虫学实验 线虫(实验课)_PPT幻灯片

1. 颜色:无色透明 2. 大小:50 ~ 60×20 ~ 30 m
3. 形状:两侧不对称,一侧较平, 一侧稍凸,呈“D”型。
4. 结构:卵壳由一脂层及两层壳质 层组成,外还有光滑的蛋 白质膜;内为一幼虫。
蛲虫卵
蛲虫卵
实验内容:
一、自学标本: 1、蛔虫卵 2、钩虫卵 3、蛲虫卵 4、绦虫
二、示教标本:(示教室)
三、录 像: 四、实验操作: 五、绘 图: 1、受精蛔虫卵
2、未受精蛔虫卵 3、钩虫卵、鞭虫卵、蛲虫卵 4、带绦虫卵
似蚓蛔线虫
(Aascaris lumbricoides)
(蛔 虫)
♀♂
蛔虫生殖器官
受精蛔虫卵
受精蛔虫卵
受精蛔虫卵(两个卵细胞)
卵内含卷曲的幼虫
感染期蛔虫卵
蛔虫卵
(感染期)
未受精蛔虫卵
未受精蛔虫卵
未受精蛔虫卵
毛首鞭形线虫
(Trichuris trichiura) (鞭虫)
虫
(Enterobius vermicularis)
(蛲虫)
1、成虫形态:
细小,长1cm左右, 似线头或针尖;虫体 呈乳白色,中部膨大, 雌虫尾端直而尖细, 雄虫尾端弯曲。
2、成虫结构:
● 头翼:呈灯笼罩样,虫体角 皮具横纹。
● 咽管:末端膨大呈球形,称 咽管球(pharyngeal bulb)
● 生殖器官:雌虫为双管型, 雄虫为单管型。
3、虫卵形态:
3. 形状:两侧不对称,一侧较平, 一侧稍凸,呈“D”型。
4. 结构:卵壳由一脂层及两层壳质 层组成,外还有光滑的蛋 白质膜;内为一幼虫。
蛲虫卵
蛲虫卵
实验内容:
一、自学标本: 1、蛔虫卵 2、钩虫卵 3、蛲虫卵 4、绦虫
二、示教标本:(示教室)
三、录 像: 四、实验操作: 五、绘 图: 1、受精蛔虫卵
2、未受精蛔虫卵 3、钩虫卵、鞭虫卵、蛲虫卵 4、带绦虫卵
似蚓蛔线虫
(Aascaris lumbricoides)
(蛔 虫)
♀♂
蛔虫生殖器官
受精蛔虫卵
受精蛔虫卵
受精蛔虫卵(两个卵细胞)
卵内含卷曲的幼虫
感染期蛔虫卵
蛔虫卵
(感染期)
未受精蛔虫卵
未受精蛔虫卵
未受精蛔虫卵
毛首鞭形线虫
(Trichuris trichiura) (鞭虫)
虫
(Enterobius vermicularis)
(蛲虫)
1、成虫形态:
细小,长1cm左右, 似线头或针尖;虫体 呈乳白色,中部膨大, 雌虫尾端直而尖细, 雄虫尾端弯曲。
2、成虫结构:
● 头翼:呈灯笼罩样,虫体角 皮具横纹。
● 咽管:末端膨大呈球形,称 咽管球(pharyngeal bulb)
● 生殖器官:雌虫为双管型, 雄虫为单管型。
3、虫卵形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emperature-dependent
15℃,5.5day; 20℃,3.5day; 25℃,2.5day
11
线虫的发育
12
线虫的发育
13
1-dimensional genetic information
100,281,416 bp ~20,000 genes
….GGTATCCATTAGGTAT……
7
实验原理
线虫的生物学
8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线虫的生物学
通常所说的线虫特指秀丽隐杆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是一种很小的蠕虫。
秀丽隐杆线虫成体长仅1mm,全身透明,以细菌为食, 居住在土壤中,全身共有959个细胞。
线虫整个的生命周期仅3天(25℃)。野生型线虫胚 胎发育中细胞分裂和细胞系的形成具有高度的程序性, 这样就便于对其发育进行遗传学分析。
线虫实验
1
开设线虫有关实验的目的意义
线虫作为模式生物,与酵母、果蝇、斑马鱼、 小鼠和拟南芥等一起,为生命科学的发展做出 了极大的贡献。
目前,国内外众多的科研机构都在以线虫作为 研究材料,在RNAi、衰老、药物筛选、功能 基因组学等领域进行研究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 、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 究所、北京大学 、军事医学科学院、 东南大 学等单位
6
Postdoctoral position, Vatamaniuk Lab, Cornell
A postdoctoral position is available in a young research group at Cornell University to study genetic and biochemical interactions of ATP-bindings cassette (ABC) transporters and the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their function in detoxification of heavy metals. We seek highly motivated, responsible, and talented individuals with extensive experience in molecular genetics and at least some basic experience in protein biochemistry. Experience with
2
2002诺贝尔奖
Brenner, Horvitz & Sulston
“For their discoveries concerning genetic regulation of organ development and programmed cell death.”
3
2006诺贝尔奖
"for their discovery of RNA interference - gene silencing by doublestranded RNA"
The two touch receptor neurons ALMR and PLMR are fluorescencelabelled at their cell bodies, leading to the strongly fluorescing two dots in the figure. Fluorescing processes can be seen projecting from both of these cell bodies. Halos produced from the out-of-focus of homologues of these cells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animal are indicated by arrow heads. The thick arrow points to the nerve ring branch from the ALMR cell (out of focus); the thin arrows point to weakly fluorescing cell bodies.
Andrew Z. Fire Craig C. Mello
Fire A, et al. Potent and specific genetic interference by double-strand RNA in Caenorhabditis elegans. Nature, 1998,391:806-811
C. elegans work is desirable. Interested applicants should send
a CV and the names and contact information of 3 persons who can provide a letters of reference. Please send information by email to okv2@.
9
线虫的生物学
秀丽隐杆线虫有5对常染色体和1对性染色体;性别为 雌雄同体或雄性(自然群体中为千分之一);
杂交时,后代雌雄比例为1:1 成虫一生可产300个受精卵; 有大量突变株; 可以用-80℃冰箱长期保存 线虫基因组测序1998年完成
10
Life cycle of C. elegans
4
2008诺贝尔奖
"for the discovery and development of the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GFP"
Martin Chalfie Columbia University New York, USA
5
Expression of GFP from a first stage C. elegans larva (Chalfie et al., 1994).
?
1 cell at fertilization to 959/1031 cells in adult
15℃,5.5day; 20℃,3.5day; 25℃,2.5day
11
线虫的发育
12
线虫的发育
13
1-dimensional genetic information
100,281,416 bp ~20,000 genes
….GGTATCCATTAGGTAT……
7
实验原理
线虫的生物学
8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线虫的生物学
通常所说的线虫特指秀丽隐杆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是一种很小的蠕虫。
秀丽隐杆线虫成体长仅1mm,全身透明,以细菌为食, 居住在土壤中,全身共有959个细胞。
线虫整个的生命周期仅3天(25℃)。野生型线虫胚 胎发育中细胞分裂和细胞系的形成具有高度的程序性, 这样就便于对其发育进行遗传学分析。
线虫实验
1
开设线虫有关实验的目的意义
线虫作为模式生物,与酵母、果蝇、斑马鱼、 小鼠和拟南芥等一起,为生命科学的发展做出 了极大的贡献。
目前,国内外众多的科研机构都在以线虫作为 研究材料,在RNAi、衰老、药物筛选、功能 基因组学等领域进行研究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 、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 究所、北京大学 、军事医学科学院、 东南大 学等单位
6
Postdoctoral position, Vatamaniuk Lab, Cornell
A postdoctoral position is available in a young research group at Cornell University to study genetic and biochemical interactions of ATP-bindings cassette (ABC) transporters and the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their function in detoxification of heavy metals. We seek highly motivated, responsible, and talented individuals with extensive experience in molecular genetics and at least some basic experience in protein biochemistry. Experience with
2
2002诺贝尔奖
Brenner, Horvitz & Sulston
“For their discoveries concerning genetic regulation of organ development and programmed cell death.”
3
2006诺贝尔奖
"for their discovery of RNA interference - gene silencing by doublestranded RNA"
The two touch receptor neurons ALMR and PLMR are fluorescencelabelled at their cell bodies, leading to the strongly fluorescing two dots in the figure. Fluorescing processes can be seen projecting from both of these cell bodies. Halos produced from the out-of-focus of homologues of these cells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animal are indicated by arrow heads. The thick arrow points to the nerve ring branch from the ALMR cell (out of focus); the thin arrows point to weakly fluorescing cell bodies.
Andrew Z. Fire Craig C. Mello
Fire A, et al. Potent and specific genetic interference by double-strand RNA in Caenorhabditis elegans. Nature, 1998,391:806-811
C. elegans work is desirable. Interested applicants should send
a CV and the names and contact information of 3 persons who can provide a letters of reference. Please send information by email to okv2@.
9
线虫的生物学
秀丽隐杆线虫有5对常染色体和1对性染色体;性别为 雌雄同体或雄性(自然群体中为千分之一);
杂交时,后代雌雄比例为1:1 成虫一生可产300个受精卵; 有大量突变株; 可以用-80℃冰箱长期保存 线虫基因组测序1998年完成
10
Life cycle of C. elegans
4
2008诺贝尔奖
"for the discovery and development of the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GFP"
Martin Chalfie Columbia University New York, USA
5
Expression of GFP from a first stage C. elegans larva (Chalfie et al., 1994).
?
1 cell at fertilization to 959/1031 cells in adul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