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链球菌的研究检测案例

合集下载

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

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

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在20世纪初,一个叫弗雷德里克·艾弗里(Frederick Griffith Avery)的科学家,开展了一项影响深远的实验。

他的目标是揭开肺炎链球菌转化的神秘面纱,这个实验不仅为后来的遗传学研究奠定了基础,也让我们对生命的本质有了更深的理解。

一、实验背景1.1 肺炎链球菌的特点肺炎链球菌是一种引起肺炎和其他严重感染的细菌,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光滑型(S型),表面有荚膜,能引发疾病;另一种是粗糙型(R型),表面无荚膜,相对不具致病性。

这种显著的差异让艾弗里产生了疑问:为什么同样的细菌会有如此不同的表现呢?1.2 转化现象的启发艾弗里的前辈格里菲斯曾发现,当将死亡的S型细菌与活的R型细菌混合时,R型细菌会转变为S型,表现出致病性。

这一现象令艾弗里产生了好奇,他想弄明白这个过程背后的原因。

二、实验设计2.1 材料准备艾弗里首先需要准备细菌样本。

他从小鼠的肺炎中分离出了肺炎链球菌,并进行纯化,确保实验的准确性。

为了探究转化的机制,他还准备了一些特殊的试剂,比如酶和试管,这些都是后续实验必不可少的材料。

2.2 实验步骤在实验中,艾弗里将死亡的S型细菌与活的R型细菌混合,然后观察混合后的细菌是否会发生变化。

接着,他又分别用不同的酶处理样本,比如去除DNA、RNA和蛋白质,观察这些处理是否会影响转化现象。

最终,他发现只有在去除DNA的情况下,R型细菌无法转化为S型,这让他意识到DNA在这个过程中扮演了关键角色。

2.3 数据分析通过一系列精确的实验观察,艾弗里总结了数据,确认DNA是遗传物质的载体。

他的实验结果不仅支持了格里菲斯的观察,也为后来的分子生物学奠定了基础。

他的发现彻底改变了我们对遗传和生命的理解,尤其是DNA的作用。

三、影响与意义3.1 科学界的反响艾弗里的实验结果一经发表,立即引起了广泛关注。

科学界对他的研究进行了深入探讨,虽然当时也有不少争议,但不可否认的是,艾弗里的工作开启了对DNA及遗传学的全新认识。

三种试验方法鉴定肺炎链球菌的比较和评价

三种试验方法鉴定肺炎链球菌的比较和评价
2 结 果
131 细 菌分 离与 纯化 ..
将 接 种 了标本 的含5 %脱
纤维 羊血 的哥 伦 比亚 琼脂培 养皿 置 3o 5 o 培 5c、%c 2
养箱 l —2 , 8 4h 挑选菌落周 围有草绿色溶血环 , 细 小 、 白色 、 面 光 滑 、 平 的可 疑菌 落 , 中 央 塌 灰 表 扁 或 陷、 边缘隆起、 呈脐窝状的可疑菌落, 或表面光滑 、 湿
标准, 但该法并不适用于临床实验室进行常规应用 , 其 它一 些 鉴定 方 法 如 : P 0S e yt G ICr A I2 tpssm、 P ad r e
润有粘 液 的可疑 菌 落 , 分纯 后 进行 革 兰 氏染 色 和 触 酶试验 , 选取 触 酶阴性 、 革兰染 色呈 矛头 状成双 排 列 或短链 状 的革兰 阳性球 菌进行 以下 三项 鉴定试 验 。 132 0p ci 感 试 验 .. th o n敏 配 制 0 5麦 氏单 位 菌 .
滴 1%去氧胆酸钠溶液于可疑菌落上面, 3c 0 置 5【 = 孵育 1 i后观察结果 , 5mn 菌落溶解消失者 为阳性 ,

凝集法肺炎链球菌试剂盒购 自法 国生物梅里 埃公 司。O t h p ci 片 (t/ ) 自英 国 O OD公 司 。 o n纸 5e 片 购 , , XI
维普资讯

64 一 6
Ot a i印 。 y。O , 0 l No 5 i JL b Da M8 2 叮 Vl l , . n 1
文章编号 :07 27 20 )5 64 2 10 —48 (0 70 —06 —0
三 种试 验 方 法鉴 定 肺 炎 链 球 菌 的 比较 和 评 价
株( I+Ⅱ)其它草绿色链球菌 9 株( , 6 Ⅲ+Ⅳ +V +Ⅵ) 见表 l 。 。

细菌性肺炎病例

细菌性肺炎病例

细菌性肺炎病例近年来,细菌性肺炎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

它是由各种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呼吸道疾病,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健康。

本文将介绍一个真实的细菌性肺炎病例,以增加对该疾病的了解,并探讨预防和治疗措施。

病例描述:该病例发生在一个中等年龄段的男性患者身上。

这位患者是一名办公室职员,工作环境相对稳定。

突然,患者出现了发热、咳嗽、胸痛和呼吸困难等症状。

他感到非常虚弱和疲劳,无法正常工作和生活。

经过一段时间的持续症状,他决定去医院就诊。

诊断和治疗过程:患者在就诊时,接受了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

医生怀疑他可能患有细菌性肺炎,并决定进行相关检查以确认诊断。

通过病源学检查和痰液培养,医生最终确定患者感染了一种常见的肺炎链球菌。

在得出准确诊断之后,医生立即开始治疗。

患者接受了抗生素治疗,以控制和消除肺炎链球菌感染。

除此之外,医生还为患者开具了退烧药和咳嗽抑制剂,以减轻症状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症状与治疗效果:经过数天的治疗,患者的体温逐渐恢复正常,咳嗽和胸痛症状也有所减轻。

他感到精神焕发,并能够重新投入工作。

患者在完全康复后出院,并获得了医生的随访指导。

预防措施:为了预防细菌性肺炎的发生,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有效的预防措施。

首先,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并避免在人多拥挤的场所停留。

其次,保持良好的室内通风,避免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不流通的环境中。

此外,注射肺炎球菌疫苗也是防范该疾病的一个重要途径。

结论:细菌性肺炎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呼吸道疾病,对人们的健康产生了重大影响。

本文通过一个真实的病例,向读者介绍了细菌性肺炎的发病过程、诊断方法和治疗措施,并提供了预防该疾病的相关建议。

希望通过加强对细菌性肺炎的了解,人们能够更好地预防和治疗该疾病,保持身体健康。

234例婴幼儿肺炎链球菌感染及药敏检测

234例婴幼儿肺炎链球菌感染及药敏检测

E] 李 娉 , 少 敏 , 福 兰 . 菌 性 阴 道 病 检 测 结 果 分 析 [] 中 国 冶 金 6 董 李 细 J.
工 业 医 学杂 志 , 0 9 2 ( ) 9 0 . 2 0 , 6 1 : 9 1 0
E 3 吴 蓉 丽 , 红瑛 . 7 姚 阴道 分 泌 物 细 菌 性 阴 道 病 检 测 180例 结 果 分 析 2 E] 实 用 医学 杂 志 ,0 0 2 ( 6 :0 13 7 . J. 2 1 ,6 1 )3 7 -0 2 [ 3 袁 俊 萍 , 卫斌 , 明 海. 菌 性 阴道 病 的研 究 进 展 E ] 国 际检 验 8 陈 自 细 J.
参 考 文 献
E] 叶应 妩 , 毓 三 . 道 分 泌 物 检 查 E . 1 王 阴 M] 2版 . 京 : 南 大 学 出 版 南 东
社 ,9 2 121 3 1 9 :4 - 4 .
菌性 阴 道 炎 和滴 虫性 阴 道 炎 , 别 占 2 . 和 8 3 , 发 病 分 24 . 其 率 的 高 低顺 序 与 文 献 报 道 基 本 相 符 。就 不 同 清 洁 度 B 的 ] V 发 病 率 而 言 , 研 究 显示 当 清 洁 度 为 Ⅱ度 和 Ⅲ度V 唾 液 酸 酶法 快 速 诊 断 细 菌 性 阴道 病 的 意 义 [ ] 5 程 B J.
安徽 卫 生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 报 ,0 9 84 :31 . 20 , ( )1 -4
可 能 。阴 道 清 洁 度 与 卵 巢 机 能 、 原 体 侵 袭 等 因 素 有 关 。本 研 病 究 表 明 , 清 洁 度 Ⅲ 度 时 , 并 霉 菌 和 滴 虫 的 感 染 率 分 别 为 在 合
最 高 , 别 为 4 . ( 5 / 4 ) 7 . ( 7 17 。提 示 B 分 3 2 10 3 7 和 4 4 8 / 1 ) V 与 清 洁 度 不 一 定 具 有 相 关 性 , 进 一 步 强 调 了 把 B 检 测 纳 入 更 V 阴道 分 泌 物 常 规 检 测 的重 要 性 。大 量 实 验 证 明 , B 进 行 系 对 V 统 性 的筛 查 和针 对 性 的 治 疗 , 以 明 显 降 低 妇 科 疾 病 的 发 生 可

肺炎链球菌自溶素和溶血素基因的PCR法鉴定

肺炎链球菌自溶素和溶血素基因的PCR法鉴定

肺炎链球菌自溶素和溶血素基因的PCR法鉴定Ξ杨永红 朱保权 宁淑敏 安真光(兰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兰州 730030)王 棣 王兴民(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兰州 730046)摘 要:肺炎链球菌是一种致病率和致死率很高的病原菌,若无丰富临床检测经验从临床标准中分离鉴定此菌较困难,本实验以寡核苷酸引物YH12YH2、YH72YH8分别扩增肺炎链球菌自溶素和溶血素基因的354bp和307bp 的DNA片段,通过改变各种反应条件,建立了这两种病原因子基因的PCR检测方法。

用此方法对20株肺炎链球菌标准菌株及7株对照菌株进行了鉴定;其扩增产物分别经限制性内切酶TthHB81和和AccI进行酶切以确认扩增产物是否正确;用酚2氯仿抽提纯化的全细胞DNA对PCR方法的检测灵敏度进行了测定;并利用此方法对28份临床标本分离物进行了鉴定。

结果 所有20株肺炎链球菌均可分别用引物YH12YH2、YH72YH8扩增出354bp 和307bp的DNA片段,而对照菌株均呈阴性;自溶素及溶血素基因的扩增产物分别经限制性内切酶TthHB81和AccI消化后产生的片段和预期的完全一致;两对产物均可从10fg的全细胞DNA中扩增出目的DNA片段。

所建立的两套PCR系统对28份临床标本分离物进行鉴定,其中PCR阳性的15份分离物经生化学特性检查被鉴定为肺炎链球菌。

本试验所建立的两套PCR检测系统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及操作简单等优点,均可用于肺炎链球菌的鉴定。

关键词:肺炎链球菌;自溶素;肺炎链球菌溶血素;聚合酶链式反应中图分类号:R378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5673(2000)20049205Identif ication of Streptoccocus pneumoniae by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for amplif ication of autolysin and pneumolysin gene YA N G Yonghong,ZHU B aoquan,N IN G S humin,et al(Second A f f iliated Hospital of L anz hou Medical Col2 lege,L anz hou,730030) W A N G Di,W A N G Xinming(L anz hou Institute of Biological Products,L anz hou730046) Abstract:S t reptoccocus pneumoniae is a major cause of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worldwide.It is difficult to isolate the or2 ganisms from clinical s pecimens without enough technical skill.It is the aim that a set of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 methods will be developed to identify the S.pneumoniae strains for this study.By altering various conditions,the PCRs were established by using primer sets YH12YH2and YH72YH8which respectively designed to amplify the DNA fragment in size of354by for autolysin gene and307bp for pneumolysion gene.Twenty strains of S.pneumoniae and7control strains were identified with the PCRs.The am plified products were digested respectively with restriction endonuclease Tth HB81and AccI to verify whether the fragments would be amplified correctly.The sensitivities were determined with the whole cell DNA purified with Phenol Chloroform.At the last,28clinical isolates were identified b y these PCR systems.The target fragments in size of354bp and307bp respectively related to gene of autolysin and pneumolysin were am2 plified in all of the20strains of S.pneumoniae,whereas all the other bacterial strains tested were negative in the two PCR systems.The digest patterns of restriction endonucleases were in conformity with the predicted sizes completely.Clear DNA fragments could be amplified from10fg of whole cell DNA in all of these two PCR s ystems.Fifteen of28strains iso2 lated from clinical s pecimens were positive in the two PCR systems.The strains that were positive in PCRs were also de2 fined to S.pneumoniae by the biochemical properties.The PCRs established in this study were useful to identify the S. pneumoniae strains since they were specific,sensitive and simple.K ey w ords:S t reptoccocus pneumoniae;Autolysin;Pneumolysi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肺炎链球菌(S t reptoccocus pneumoniae)可引起肺炎、脑膜炎、中耳炎、鼻窦炎及菌血症等多种严重疾病,虽然在100年前就已分离到此菌并很早开始了对其分子遗传学及抗生素、疫苗的研究,但到目前为止,它仍然是一种致病率和致死率很高的病原菌。

肺炎链球菌的临床分布及药敏结果

肺炎链球菌的临床分布及药敏结果

肺炎链球菌的临床分布及药敏结果目的:了解昆明市儿童医院肺炎链球菌临床分布及药敏情况,为结合临床用药提供依据。

方法:对2013年7月—10月进行微生物病原学培养分离的肺炎链球菌药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该院分离的肺炎链球菌主要来自儿童(100%),标本主要来源是痰液(72.72%),其次是血液(22.72%),其他(4.56%)。

肺炎链球菌的耐药率:青霉素86.4%,氨苄西林0%,头孢曲松40.9%,美罗培南54.5%,庆大霉素0%,环丙沙星0%,左旋氧氟沙星0%,氧氟沙星4.5%,克林霉素95.5%,红霉素95.5%,万古霉素0%,氯霉素27.3%,四环素90.9%。

结论应该积极对儿童预防接种肺炎链球菌疫苗,青霉素对该菌耐药性较高。

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SP)是儿科社区获得性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主要寄生在人类上呼吸道,为条件致病菌,约40% ~70% 正常人鼻咽部有本菌存在。

可通过飞沫、分泌物传播,对人的健康构成了一定的威胁,WHO估计,每年大约有160万人死于SP感染,其中5岁以下儿童占43.8%~62.5%,且大多数分布在发展中国家。

更为严重的是,在过去青霉素等抗菌药物是治疗肺炎链球菌感染的有效手段,但随着抗菌药物的大量使用或使用不合理,耐青霉素菌株和多重耐药菌株持续增加,已成为临床抗感染治疗的新难题。

肺炎链球菌疫苗是预防其感染、延缓耐药菌株产生和传播的有效措施。

SP感染严重威胁着儿童的健康,避免抗生素滥用是目前公认的较好的控制SP耐药发生和发展的主要途径。

为了解近年来肺炎链球菌的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特对昆明市儿童医院2013年7月~10月临床分离的非重复的22株肺炎链球菌的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2013年7月—10月分离自昆明市儿童医院患儿的肺炎链球菌感染菌株22株。

其中16株来自痰液,5株来自血培养,1株来自其他。

观察肺炎链球菌性肺炎的病因

观察肺炎链球菌性肺炎的病因

观察肺炎链球菌性肺炎的病因---肺炎链球菌研究目的:用透射电镜观察肺炎链球菌的超微结构肺炎链球菌简称肺炎球菌。

1881年首次由巴斯德及G. M. Sternberg分别在法国及美国从患者痰液中分离出。

为革兰染色阳性,菌体似矛头状,成双或成短链状排列的双球菌,有毒株菌体外有化学成分为多糖的荚膜。

5%~10%正常人上呼吸道中携带此菌。

有毒株是引起人类疾病的重要病原菌。

透射电镜的工作原理透射电镜的成象原理是由照明部分提供的有一定孔径角和强度的电子束平行地投影到处于物镜物平面处的样品上,通过样品和物镜的电子束在物镜后焦面上形成衍射振幅极大值,即第一幅衍射谱。

这些衍射束在物镜的象平面上相互干涉形成第一幅反映试样为微区特征的电子图象。

通过聚焦(调节物镜激磁电流),使物镜的象平面与中间镜的物平面相一致,中间镜的象平面与投影镜的物平面相一致,投影镜的象平面与荧光屏相一致,这样在荧光屏上就察观到一幅经物镜、中间镜和投影镜放大后有一定衬度和放大倍数的电子图象。

由于试样各微区的厚度、原子序数、晶体结构或晶体取向不同,通过试样和物镜的电子束强度产生差异,因而在荧光屏上显现出由暗亮差别所反映出的试样微区特征的显微电子图象。

电子图象的放大倍数为物镜、中间镜和投影镜的放大倍数之乘积,即M=M。

•Mr•Mp.磷钨酸悬滴法负染色技术负染色又称阴性染色,是相对于普通染色(称正染色)而言的。

负染色首先由Hall在1955年提出。

Hall在病毒研究中用磷钨酸染色后,发现图像的背景很暗,而病毒象一个亮晶的"空洞"被清楚地显示出来。

在超薄切片的染色中,染色后的样品电子密度因染色而被加强,在图像中呈现黑色。

而背景因未被染色而呈光亮,这种染色称为正染色。

而负染色则相反,由于染液中某些电子密度高的物质(如重金属盐等)"包埋"低电子密度的样品,结果在图像中背景是黑暗的,而样品像"透明"地光亮。

海口市某医院117株肺炎链球菌耐药性分析

海口市某医院117株肺炎链球菌耐药性分析

海口市某医院117株肺炎链球菌耐药性分析陈锦龙;周新宇;吴学礼;饶朗毓;李绍晶【期刊名称】《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5(000)035【摘要】目的:了解海南省海口市某医院临床分离肺炎链球菌的分布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状况,为临床预防和控制患者肺炎链球菌感染用药提供参考。

方法对海口市某医院2013年6月至2014年4月临床分离的117例肺炎链球菌,全采用梅里埃VITEK 2 compact细菌分析仪进行鉴定,药敏试验采用梅里埃VITEK 2 compact肺炎链球菌药敏卡( AST-GP68)检测,结果按临床实验室标准协会( CLSI )2012年版标准判读,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结果非重复分离肺炎链球菌117株,其中男97例(82.9%),女20例(17.1%),男性阳性检出率明显多于女性,检出阳性的男女比例约为5:1。

117株肺炎链球菌对万古霉素全部敏感,无耐药菌株;而对其他常见抗菌药物均有不同的耐药率;株肺炎链球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由大到小排列依次为:红霉素(92.3%)、四环素(77.8%)、复方新诺明(65.8%)、青霉素(47.9%)、阿莫西林(24.8%)、美罗培南(22.2%)、氯霉素(12.0%);而对左旋氧氟沙星、氧氟沙星、莫西沙星、利奈唑胺的敏感度较高在90.0%以上。

结论目前该院肺炎链球菌耐药状况不容乐观,应做好肺炎链球菌的培养与药敏试验,并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Objective To know the distribution and the resistant to common antibacterial drugs of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which was isolated in a certain hospital of Hainan province and provide reference for clinical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Streptococcus pneumoniain patients with infection .Methods 117 examples of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isolated in one of the hospitals of Haikou from June 2013 to April 2014 are identified by BioMerieux bacteria analyzerVITEK 2 compact and results of drug -resistant of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are inspected by identification card of BioMerieux bacteria analyzerVITEK 2 compact,AST-GP68.Conclusions are interpreted according to the Standard 2012 of 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 and detection rate is analyized by SPSS 17.0.Results Analyze 117 examples of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non -repetitively,97 in male(82.9%) and in female(17.1%) and the positive rate in male is higher than in female ,the positive ratio of men and women is 5:1.All 117 examples of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are sensitive to Vancomycin and have different resistance rate of other common antibacterial drugs .Size down the resistant rate of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to antibacterial drugs asfollows:erythromycin(92.3%),tetracycline(77.8%),cotrimoxazole(65. 8%), penicillin(47.9%), Amoxicillin(24.8%), Meropenem(22.2%), Chloramphenicol(12.0%)and havehigher sensitive rate more than 90% to levofloxacin, ofloxacin,,moxifloxacin,linezolid.Conclusions currently the situation of drug -resistant of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of the very hospital is not good ,culture and drug -resistant test of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are important and choose the proper antibacterial drugs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drug-resistant.【总页数】4页(P5323-5326)【作者】陈锦龙;周新宇;吴学礼;饶朗毓;李绍晶【作者单位】570100海南医学院热带医学与检验医学院;570100海南医学院热带医学与检验医学院;海口市妇幼保健院;570100海南医学院热带医学与检验医学院;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基层医院肺炎患儿肺炎链球菌的分离及耐药性分析 [J], 梁建芬;吴开进2.某三甲医院两个院区间肺炎链球菌耐药性差异分析 [J], 李姗; 何宏; 陈作元; 申井利; 董加花; 韩春华3.2017—2019年大理市某医院肺炎链球菌感染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J], 程明璟;李福兴;忽胜和4.镇宁县人民医院2019年儿科肺炎链球菌检出情况及耐药性分析 [J], 张晓祥;李鸿香;唐静;罗媛5.2017—2019年大理市某医院肺炎链球菌感染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J], 程明璟;李福兴;忽胜和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乳胶凝集
革兰染色
初代平板接种 (CAP和BAP)
次代培养(CAP和BAP)
图4 脑脊液的操作程序(美国CDC)
表型分型主要包括血清分型和青霉素结合蛋 白分型
血清分型一般采用“荚膜肿胀”试验,按其 抗原性不同可分为90个不同的血清型
2020/4/23
15
肺炎链球菌分型(二)
由于青霉素结合蛋白的变异,肺炎链球菌对 β-内酰胺类抗生素产生耐药而形成青霉素结 合蛋白分型。
此外,还有肺炎链球菌表面蛋白A分型等一 些其他方法。
2020/4/23
11
危害性及研究现状(三)
1967年在澳大利亚首次分离出耐青霉素G肺炎 链球菌
儿童中流行的最常见的耐药血清型是6、14、 19和23
2岁以下儿童和65岁以上老年人中的发病率是 最高的
2020/4/23
12
危害性及研究现状(四)
其他重要的危险因素有慢性心脏病和肺部疾 病、吸烟、脾切除
2020/4/23
7
肺炎链球菌概念
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S.p) 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常寄居于正常人的上呼 吸道,一般不致病,为条件致病菌。
仅少数有致病力,约95%的大叶性肺炎是由 肺炎链球菌引起的。
此外,肺炎链球菌还可引起中耳炎、鼻窦炎、 脑膜炎及菌血症等多种严重疾病。
19
中国CDC传染 病所呼吸道室
图1 肺炎链球菌的形态
肺炎链球菌在血液琼脂平板上可形成细小、灰色、有光泽的 扁平菌落,菌落周围有草绿色α溶血环。
内容提要
链球菌分类 肺炎链球菌概念 危害性及研究现状 肺炎链球菌分型 病原学特点 肺炎链球菌的分离与鉴定 菌株保存
2020/4/23
21
肺炎链球菌的分离和鉴定
发展中国家,肺炎链球菌性脑膜炎的病死率 高达40 %~50 %
2020/4/23Fra bibliotek10危害性及研究现状(二)
我国肺炎链球菌引起肺炎和脑膜炎的病死率 分别为16.4%、16.0%
WHO最新公布,肺炎链球菌引起的呼吸道感
染在全世界每年有70~100万儿童,是导致
发展中国家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因素
现在已有23价荚膜多糖疫苗和7价多糖蛋白结 合疫苗
近来针对于小儿科又研制了新型疫苗
2020/4/23
13
内容提要
链球菌分类 肺炎链球菌概念 危害性及研究现状 肺炎链球菌分型 病原学特点 肺炎链球菌的分离与鉴定 菌株保存
2020/4/23
14
肺炎链球菌分型(一)
可分为表型分型和基因分型两部分
❖ 革兰染色 ❖ 奥普托欣敏感性 ❖ 胆汁溶解试验
❖ Sp和α溶血性产毒链球菌鉴别
❖ 乳胶凝集试验 ❖ 荚膜肿胀试验
2020/4/23
22
送到实验室<1小时
脑脊液
送到实验室>1小时
<1小时 2000rpm离心20分钟
2000rpm离心20分钟
上清
沉淀物
>1小时 接种TI培养基 在35℃有CO2的条件下培养
2020/4/23
8
内容提要
链球菌分类 肺炎链球菌概念 危害性及研究现状 肺炎链球菌分型 病原学特点 肺炎链球菌的分离与鉴定 菌株保存
2020/4/23
9
危害性及研究现状(一)
引起细菌性脑膜炎病原菌构成的变化
在2002~2003年,美国每年细菌性脑膜炎发生 4000多例,其中肺炎链球菌占引起细菌性脑 膜炎病原菌的61%,脑膜炎的总病死率达16%
链球菌属中对人类致病的主要是A群链球菌和 肺炎链球菌。
2020/4/23
3
1.根据溶血现象
❖ 甲型溶血性链球菌:菌落周围有1-2mm宽的草绿色 溶血环,称甲型溶血或α溶血,因而这类细菌被称 为草绿色链球菌。
❖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菌落周围有2-4mm宽,界限分 明,完全透明的无色溶血环,称乙型溶血或β溶血, β溶血环中的红细胞完全溶解。这类细菌致病力强, 常引起人类和动物的多种疾病。
2020/4/23
16
肺炎链球菌分型(三)
基因分型方法,如青霉素结合蛋白基因DNA指 纹、核糖分型、ERIC-PCR、BOX-PCR、脉冲 场凝胶电泳(PFGE)、限制性片段末端标记方 法(RFEL)、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等。
各种分型技术的评价标准,通常是根据它的工 作能力和便利性
2020/4/23
在咳痰或脓汁中,有单个存在、成双或短链状排 列,在液体培养基中常呈短链。在机体内形成荚 膜,革兰染色阳性。
兼性厌氧,营养要求高,在含有血液或血清的培 养基中才能生长。最适温度37.5℃,最适PH为 7.4~7.8,初次培养需要CO2箱,因5~10%肺炎 链球菌菌株需要较高浓度的CO2。
2020/4/23
❖ 丙型链球菌:不产生溶血素,菌落周围无溶血环, 一般不致病,常存在于乳类和粪便中。
2020/4/23
4
2.根据抗原结构
➢ 按链球菌细胞壁中多糖抗原不同,可分成A,B, C,D,E,F,G,H,K,L,M,N,O,P, Q,R,S,T,U,V,共20群。
➢ 对人致病的链球菌菌株,90%左右属于A群,B, C,D,G群少见。
➢ 同一群的链球菌又分成若干型。
2020/4/23
5
3.根据对氧的需要
分为需氧,兼性厌氧和厌氧链球菌三类。
前两类对人有致病性,后者主要为口,消化 道,泌尿生殖道正常菌群,在特定条件下致 病。
2020/4/23
6
内容提要
链球菌分类 肺炎链球菌概念 危害性及研究现状 肺炎链球菌分型 病原学特点 肺炎链球菌的分离与鉴定 菌株保存
肺炎链球菌的研究进展
内容提要
链球菌分类 肺炎链球菌概念 危害性及研究现状 肺炎链球菌分型 病原学特点 肺炎链球菌的分离与鉴定 菌株保存
2020/4/23
2
链球菌分类
链球菌属细菌是化脓性球菌的另一大类常见的 革兰阳性球菌,排列成双或长短不一的链状。
病原性链球菌引起人类的有各种化脓性炎症。 另一些引起人类肺炎,猩红热等重要疾病。
17
内容提要
链球菌分类 肺炎链球菌概念 危害性及研究现状 肺炎链球菌分型 病原学特点 肺炎链球菌的分离与鉴定 菌株保存
2020/4/23
18
病原学特点
肺炎链球菌呈球形或椭圆形,直径0.6~1.07µm。 常呈矛头状,成双排列,故又名肺炎双球菌 (Diplococcus pneumonia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