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打点计时器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 实验:利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A.应用220V交流电源,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Hz
B.纸带必须穿过限位孔,并注意把纸带压在复写纸的上面
C.要先通电,后释放纸带,纸带通过后立即切断电源
D.为减小摩擦,每次测量应先将纸带理顺
2.利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 B )
A.能准确地求出某点的瞬时速度
B.只能粗略地求出某点的瞬时速度
C.能准确地求出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1.掌握利用纸带测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的方法。
2.掌握两个实验的,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器
材,实验步骤以及实验注意事项
3.掌握处理实验数据的方法。
4.掌握制表和绘图,以及对图像的基本分析。
1:电磁打点计时器、电火花打点计时器
①电磁打点计时器
工作条件:使用 6V以下
的 交流
电源。当电源的
频率为
打一个
C.作出的v-t图线应该通过所有的点,曲线曲折也可以
D.对于偏离直线较远的点,说明误差太大,应舍去
3.使用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来分析物体运动情况的实验中,
有如下基本步骤:
A.把电火花计时器固定在桌子上
B.安装好纸带
C.松开纸带让物体带着纸带运动
D.接通220V交流电源
E.按下脉冲输出开关,进行打点
ADBEC
带中点连接起来,形成如图所示的图形 。请根据图形判断它们
是什么样的运动,并说明理由。
匀速直
线运动
匀加速直
线运动
先匀加速后匀速
的直线运动
50HZ _______时,它每隔 0.02S
点。
②点火花打点计时器
工作条件:使用 交流
电源,工作电
时,它每隔 0.02S
打一个点。
高中物理实验打点计时器的类型

高中物理实验打点计时器的类型
计时器的种类包括电磁打点计时器、电火花计时器两类。
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能够按照相同的时间间隔,在纸带上线序打点的仪器。
当给电磁打点计时器的线圈通电后,线圈产生磁场,线圈中的振片被磁化,振片在永久磁铁磁场的作用下向上或向下运动,由于交流电的方向每个周期要变化两次,因此振片被磁化后的磁极要发生变化,永久磁铁对它的作用力的方向也要发生变化。
当电流为图甲所示时,此时打点一次或此时不打点,所以在交流电的一个周期内打点一次,即每两个点间的时间间隔等于交流电的周期。
阻力相对电火花打点计时器而言较大。
该计时器常见规格以4-6伏交流电 50hz 为主。
电火花打点器的计时原理与电磁打点器相同,不过在纸带上打点的不是振针和复写纸,而是电火花和墨粉,给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接220V电源,按下脉冲输出开关,计时器发出的脉冲电流,接正极的放电针和墨粉纸盘到接负极的纸盘轴,产生火花放电,于是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而且在交流电的每个周期放电一次,因此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打出点间的时间间隔等于交流电的周期,当电源频率为50赫兹时,它每隔0.02S打一次点。
该计时器常见规格以220伏交流电50hz为主。
高一物理打点计时器公式

高一物理打点计时器公式打点计时器是物理实验中常用的一种仪器,用于测量物体运动的时间。
在高一物理学习中,我们常常会遇到打点计时器的使用,因此了解打点计时器的原理和相关公式是非常重要的。
打点计时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红外线传感器来检测物体通过的时间间隔。
当物体经过红外线传感器时,会遮挡住红外线,从而使传感器感应到光的变化。
打点计时器会记录下物体通过传感器的时间,从而得出物体的速度、加速度等相关信息。
打点计时器的公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时间间隔公式:打点计时器用来测量物体通过的时间间隔,时间间隔公式可以表示为Δt = t2 - t1,其中Δt表示时间间隔,t2表示物体通过传感器的结束时间,t1表示物体通过传感器的起始时间。
通过测量时间间隔,我们可以计算出物体的速度、加速度等运动参数。
2. 平均速度公式:在实验中,我们常常需要测量物体的平均速度。
平均速度公式可以表示为v = Δx / Δt,其中v表示平均速度,Δx 表示物体通过传感器的距离,Δt表示物体通过传感器的时间间隔。
通过测量距离和时间间隔,我们可以计算出物体的平均速度。
3. 加速度公式:在某些实验中,我们还需要测量物体的加速度。
加速度公式可以表示为a = Δv / Δt,其中a表示加速度,Δv表示物体速度的变化量,Δt表示时间间隔。
通过测量速度的变化和时间间隔,我们可以计算出物体的加速度。
4. 自由落体公式: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我们常常会用到自由落体公式。
自由落体公式可以表示为h = 1/2gt^2,其中h表示自由落体的高度,g表示重力加速度,t表示物体下落的时间。
通过测量物体下落的时间,我们可以计算出物体的下落高度。
除了上述公式外,打点计时器的使用还需要注意一些实验技巧和注意事项。
首先,我们要保证打点计时器的传感器正常工作,确保传感器对物体通过的检测准确无误。
其次,我们要合理安排物体通过传感器的距离和时间间隔,以保证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高中物理必修1-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运动的描述
高中物理 必修 ①
3.1 电磁打点计时器 —— 构造
线圈 振片 振针
复写纸
永久磁铁
纸带 限位孔
第三页,共19页。
南京化学工业园区·史献计工作室
打点计时器
运动的描述
3.2 电磁打点计时器 —— 原理
高中物理 必修 ①
当线圈通以50赫兹的交流电时,线圈产生的交变磁场使振动片 (由弹簧钢制成)磁化,振动片的一端位于永久磁铁的磁场中。振 动片的磁极随着电流方向的改变而不断变化,在永久磁铁的磁场作 用下,振动片将上下振动,其振动周期与线圈中的电流变化周期一 致,振动片的一端装有打点针,当纸带从针尖下通过时。便打上一 系列点。这就是打点计时器的原理。
误差
带运动,误差较大
火花放电不会影响纸 带运动,误差较小
第十页,共19页。
南京化学工业园区·史献计工作室
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
运动的描述
高中物理 必修 ①
1. 实验目的
① 练习使用电火花计时器
② 利用打上的点纸带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
2. 实验器材 电火花计时器、纸带、刻度尺、导线、电源
第十一页,共19页。
b. 测量标出点与所选的起点间距离,并记录对应时间 c. 计算对应点的速度,并记录入表格,画速度图线
第十二页,共19页。
南京化学工业园区·史献计工作室 运动的描述
用打点计时器测量瞬时速度
高中物理 必修 ①
1. 实验目的 用打点计时器测量瞬时速度
2. 实验原理 用较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替代瞬时速度
如测量 A 点的速度 B AC Δx
第十七页,共19页。
南京化学工业园区·史献计工作室
用图象表示速度
高中物理---打点计时器

打点计时器逐差法求加速度公式
逐差法求加速度公式的纸带图像和物理公式如下图所示。 这是打点计时器的难点.
打点计时器实验的内容与要求
使用打点计时器,研究纸带是我们牛顿动力学部分 第一个重要学生实验。 其学习目标包括:
(1)学会使用打点计时器,能根据纸带研究物体的 运动情况。
(2)能根据纸带上的点迹计算纸带的平均速度。 (3)能够根据纸带粗略测量物体的瞬时速度。 (4)认识v-t图象,能根据图象分析物体运动情况。 (5)了解误差和有效数字。
打点计时器实验主要求解什么?
如下图所示,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使用打点计时器,结合打出来的纸带,我们可以得到这两 个物理量: (1)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值,具体求解方法规上述分析。 (2)中间的,即B点的瞬时速度。改点的速度,等于AC段的平均速度,
计算公式为VB=AC/2T
(高中物理必修2中平抛运动的实验研究,会考察到上述两个考点。)
在具体的实验操作中,需要注意的有:
1.打点计时器使用的电源是交流电源,电磁打点计时器电压是4~6V;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电 压是220V。 2.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应打出轻重合适的小圆点,如遇到打出的是小横线、重复点或点迹 不清晰,应调整振针距复写纸片的高度,使之大-点。 3.复写纸不要装反,每打完一条纸带,应调整一下复写纸的位置 ,若点迹不够清晰,应考虑 更换复写纸。 4.纸带应捋平,减小摩擦力,从而起到减小误差的作用。 5.使用打点计时器,应先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稳定后再放开纸带。 6.使用电火花计时器时,还应注意把两条白纸带正确穿好,墨粉纸盘夹在两纸带之间;使用 打点计时器时,应让纸带通过限位孔,压在复写纸下面。 7.处理纸带数据时,密集点的位移差值测量起来误差大,应舍去; 一般以五个点(中间间隔四 个)为-个计数点。 8.描点作图时,应把尽量多的点连在一条直线(或曲线).上不能连在线 上的点应分居在线的 两侧。误差过大的点可以舍去。 9.打点器不能长时间连续工作。每打完一条纸带后, 应及时切断电源。待装好纸带后,再 次接通电源并实验。 10.在实验室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先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实验台上,然后接通电源。
高中物理必修一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解析版

第1.4课(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一、实验原理1.两种打点计时器的比较电磁打点计时器电火花计时器结构示意图打点原理电磁作用下振针上下周期性振动打点脉冲电流经放电针、墨粉纸盘到纸盘轴放电打点工作电压6 V 以下交流电源220 V 交流电源打点周期0.02 s 0.02 s阻力来源纸带与限位孔、复写纸的摩擦,纸带与振针的摩擦纸带与限位孔、墨粉纸盘的摩擦,比前者小功能功能相同,都是计时仪器电磁打点计时器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当给电磁打点计时器的线圈通电后,线圈产生磁场,线圈中的振片被磁化,振片在永久磁铁磁场的作用下向上或向下运动,由于交流电的方向每个周期要变化两次,因此振片被磁化后的磁极要发生变化,永久磁铁对它的作用力的方向也要发生变化.振动片的一端装有打点针,当纸带从针尖下通过时,便会打上一系列点.二、实验器材电磁打点计时器(或电火花计时器)、学生电源(电火花计时器使用220 V 交流电源)、刻度尺、纸带、复写纸、导线、坐标纸等。
打点计时器的作用1. 测时间(直接测出,电源频率 50 Hz ,每隔 0.02 s 秒打一个点)。
2. 测位移(直接测出)。
3. 测纸带的速度(间接测出),研究物体的运动。
4.分析纸带 → 研究物体运动 用打点计时器测量瞬时速度 (1)测平均速度:x t∆=∆v 方法:先取计数点0,1,2,3,4……用刻度尺量出计数点间的距离(位移)Δx ,计入表格,同时记下对应的时间Δt ,然后根据公式算出平均速度。
(2)测瞬时速度:当Δt 无限小的时候,两点间的平均速度近似等于两点间某点的瞬时速度,故——用两点间的平均速度代替两点间某点的瞬时速度。
三、实验过程 1.实验步骤(1)把电磁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桌子上,纸带穿过限位孔,把复写纸套在定位轴上,并且压在纸带上面。
(2)把电磁打点计时器的两个接线柱接到6 V 的低压交流电源上。
(3)接通电源开关,用手水平拉动纸带,使它在水平方向上运动,纸带上就打下一系列点。
【高中物理】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高中物理】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由物理网资料整理实验原理:1、电磁打点计时器。
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交流电源的计时仪器,工作电压为4~6v。
当电源的频率是50hz时,它每隔0.02s打一个点。
电磁打点计时器是应用电磁原理制成的。
通电前,先在打点计时器上装上纸带,并把复写纸片压在纸带上。
然后把线圈与50hz、4~6v的交流电源接通。
此时,振动板被磁化,并在磁力的作用下振动。
振动针每0.02秒压一次复写纸,一系列想法被记录在移动物体拖动的纸带上。
这些点对应地代表运动物体在不同时间的位置,相邻两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02s。
通过测量纸带上这些点之间的距离,我们可以定量地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
2、电火花计时器。
电火花计时器是利用火花放电在纸带上打出小孔而显示出点迹的计时器。
使用时,墨粉纸盘套在纸盘轴上,并夹在两条白纸之间。
当接通用220v交流电源,按下脉冲输出开头时,计时器发出的脉冲电流经接正极的放电针、墨粉纸盘到接到负极的纸盘火花放电,于是在运动的纸带1上打出一列点迹。
当电源频率是50hz时,它也是每隔0.02s打一次点。
这种计时器工作时,纸带运动时受到的阻力小,实验误差小。
上述两个计时器之间的时间间隔为t=0.02s。
因此,纸带上的点记录纸带的移动时间。
如果纸带与运动物体相连,纸带上的点将相应地代表运动物体在不同时间的位置。
通过研究纸带上点之间的间隔,我们可以了解运动物体在不同时间的位移,从而了解物体的运动。
实验步骤:1.把电火花计时器固定在桌子上,检查墨粉纸盘是否已经正确地套在纸盘轴上,检查两条白纸带是否已经正确地穿好,墨粉纸盘是否在两条纸带之间。
2.将定时器上的电源插头连接至220V交流电源插座。
3.按下脉冲输出开头,用手水平地拉动两条纸带,纸带动上就打上一列车员小点。
4.取下纸带,从你能看到规章制度的地方数一数纸带上的点数。
如果总共有n个点,则间隔点数为(n-1)。
使用t=0.02(n-1)计算纸带的移动时间t。
《打点计时器的使用》(知识点+练习)有答案

《打点计时器的使用》(知识点+巩固练习)【知识点回顾】:1.作用:记录运动时间2.分类: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3.电源要求:低压交流电源4.电压要求:电磁打点计时器:约8 v;电火花计时器:220v5.工作原理: 电磁打点计时器:在电磁作用下靠振针振动打点电火花计时器: 脉冲电流经过放电针、墨粉纸盘、纸盘轴放电打点6.搭配器材: 电磁打点计时器:纸带、学生电源、复写纸电火花计时器: 纸带、墨粉纸盘7.阻力来源: 电磁打点计时器:纸带与限位孔、计时器底面的摩擦,与振针的摩擦电火花计时器:纸带与限位孔、计时器底面的摩擦8.打点周期:电源频率为50Hz时,都是每隔0.02s打一次点电源频率小于50Hz时,都是每隔大于0.02s打一次点9.计数周期:电源频率为50Hz时:若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s若每3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06s10.使用步骤::一定: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桌面、木板或者铁架台上二装:按要求安装纸带三打点: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或物体),打完后,先关闭电源,后取下纸带。
四重复:换新纸带,重复步骤(3),得到多条打点纸带五取点:选取纸带,测量并计算:从能够看清某个点开始,往后数n个点,则从第1个点到第n个点的时间间隔t=(n-1)×0.02s,用刻度尺测量第1个点到第n个点间的距离△x11.使用注意事项:(1)实验前,应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好,以免拉动纸带时晃动,并轻轻试拉纸带,应无明显的阻滞现象。
(2)释放前,物体应靠近打点计时器放置(3)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应先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打点稳定后再释放纸带(4)使用电火花计时器时,应注意把两条纸带穿好,使墨粉纸盘位于两条纸带中间,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时,应将纸带穿过限位孔,压在复写纸下面(5)打点完毕,立即断开电源.(6)要防止钩码落地,避免小车跟滑轮相碰,当小车到达滑轮前及时用手按住.(7)选取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适当舍弃点密集部分,适当选取计数点(注意计数点与计时点的区别),弄清楚所选的时间间隔T等于多少(8)对纸带进行测量时,不要分段测量各段的位移,可统一测量出各个测量点到起始测量点之间的距离,读数时应估读到毫米的下一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3 s1 2aT 2
a
s3 s1 2T 2
虽然用 a s3 s1 可以求纸带的加速度,但只利用一 2T 2
个Δs时,偶然误差太大,为此应采取逐差法.
s3 s1 2aT 2
a
s3 s1 2T 2
s4 s2 2aT 2
a
s4 s2 2T 2
a
a1 a2 2
1 2
(
s3 2T
电磁打点计时器
电火花计时器
电火花打点计时器 电磁打点计时器
工作电压
220V交流电
6V交流电
工作原理 周期性产生电火花 振针周期性上下振动
频率为 50 Hz,即一秒内打点50次,每 打点频率 隔 0.02 秒打一个点
(即每两个点的时间间隔为0.02s)
注意:使用打点计时器的时候要先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 器打点稳定了以后,再释放纸带。打点完毕以后要把打点计 时器的电源关闭!
0.4s
vC
vOF
SOF 6T
S1 S2 S3 S4 S5 S6 6T
(2.8 4.4 5.95 7.57 9.110.71) 0.01m 0.676m / s 0.6s
B点速度= 0.518 m/s
vB
vAC
S AC 2T
S2 S3 2T
(4.4 5.95) 0.01m 0.2s
分析:
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则
s1
v0
1 2
aT
2
s2
v1
1 2
aT
2
s s2 s1 aT 2
v1 v0 aT
恒量
s1 s2 s1 aT 2
s2 s3 s2 aT 2
s3 s4 s3 aT 2
……
⁕若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那么所打的纸带上在
任意两个相邻且相等的时间内物体的位移的差相 等,即匀变速直线运动 Δs=aT2
(1)根据纸带上记录的数据判断小车是做_匀加_速__直__线__运动. (2)若小车做匀加速运动,则加速度大小a=__4_m__/s__2 _. (3)小车在计数点3所对应的速度大小为v=_1_._6_m__/_s_.
3.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 为50Hz,如图所示为一次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图 中A、B、C、D、E为相邻的记数点,相邻记数点间有4个 计时点未标出,设A点为计时起点, ①由图判断小车做 匀加速直线运动, ②相邻记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 0.1 s, ③BE间的平均速度vBE 2.03 m/s,
0.518m / s
vB
vOD
SOD 4T
S1 S2 S3 S4 4T
(2.8 4.4 5.95 7.57) 0.01m 0.518m / s 0.4s
1.(双选)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得到如图 所示的纸带,其中A、B、C、D、E、F、G为计数点,相邻 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s1、s2、s3、s4、s5、s6分别为 AB、BC、CD、DE、EF、FG间的位移,下列可用来计算
T=0.1s
计算
C点速度=
m/s
提示:中时速度=平均速度
C点速度= 0.676 m/s
vC
vBD
S BD 2T
S3 S4 2T
(5.95 7.57) 0.01m 0.2s
0.676m / s
vC
vAE
S AE 4T
S2
S3 S4 S5 4T
(4.4 5.95 7.57 9.1) 0.01m 0.676m / s
④C点的瞬时速度vC= 1.71 m/s, ⑤小车的加速度a= 6.4 m/s2
4.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交流电 源频率为50 Hz.下图是某次实验的纸带,舍去前面比较密集 的点,从0点开始计数,每隔4个连续点取1个计数点,标以1、 2、3、…那么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为________ s,各 计数点与0计数点之间的距离依次为s1=3.0 cm、s2=7.5 cm、 s3=13.5 cm,则物体通过计数点1的速度v1=____ _ m/s, 通过计数点2的速度v2=________ m/s.
s1 s2 s1 aT 2 s2 s3 s2 aT 2 s3 s4 s3 aT 2
……
s4 s1 (s4 s3 ) (s3 s2 ) (s2 s1) aT 2 aT 2 aT 2 3aT 2
同理,可得
s3 s1 2aT 2 s5 s2 3aT 2 s6 s2 4aT 2
0.1s
1
2
3
4
5
6
7
8
T=0.1s的三种说法: 每5个点作为一个计数点 每隔4个连续点取1个计数点 相邻记数点间有4个计时点未标出
【例】 下图是某同学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 时,从若干纸带中选中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 他以每5个打点取一个计数点,图上注明了他对 各个计数点间距离的测量结果.(单位:cm)
打D点时小车速度的表达式是( BC )
【例】 下图是某同学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 时,从若干纸带中选中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 他以每5个打点取一个计数点,图上注明了他对 各个计数点间距离的测量结果.(单位:cm)
T=0.1s
计算 该纸带运动的加速度=
⁕若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那么所打的纸带上在
任意两个相邻且相等的时间内物体的位移的差相 等,即匀变速直线运动 Δs=aT2
s1
2
s4 2T
s2
2
)Leabharlann 1 4T2([ s3
s4 ) (s1 s2 )]
每5个打点取一个计数点
应用纸带求加速度的方法: 逐差法
T=0.1s
计算
求纸带运动的加速度 a 1.58 m / s2
a1
s4 s1 3T 2
a2
s5 s2 3T 2
a3
s6 s3 3T 2
a
a1
a2 3
a3
1 3 3T 2
高一级 苏少冬
2016年11月9日
选择点迹清晰、没有漏点的纸带,舍弃开头点
比较密集的一段,把每打五次点的时间作为时 间单位;时间间隔T=0.1 s;确定恰当的计数点, 并标上序号0、1、2、3……正确使用毫米刻度 尺测量两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分别记作s1、s2、 s3、s4、s5、s6……
为了研究的方便,我们一般取T=0.1s
[(s4
s5
s6 ) (s1
s2
s3 )]
3
3
1 (0.1s)2
[(7.57
9.1 10.71)
(2.8
4.4
5.95)]cm
0.01
1.58m/s2
2.一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一小车拖着穿过打点计 时器的纸带从斜面上滑下,打出的纸带的一段如下图所示.纸带 上0、1、2、3、4、5、6是计数点,每相邻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 隔为0.1 s.
某次实验得到以下三条纸带,判断各纸带的运动性质
s1
s2
s3
s4
s5
A
纸带上的点越疏(即点距越来越大),纸带做加速直线运动
s1
s2
s3
s4
s5
B
纸带上的点越密(即点距越来越小),纸带做减速直线运动
s1
s2
s3
s4
s5
C
纸带上的点距相等,纸带就做匀速直线运动
应用打点纸带求瞬时速度与加速度 (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