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七大手法异常处理8D报告

合集下载

IPQC巡检流程.七大手法.八大原则.九大步骤

IPQC巡检流程.七大手法.八大原则.九大步骤

I P Q C巡检流程.七大手法.八大原则.九大步骤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312-EUATWW-MWUB-WUNN-INNUL-DQQTY-IPQC巡检流程.七大手法.八大原则.九大步骤IPQC目的:巡检生产过程,有效检查及控制个工序生产状况能完全符合产品的质量要求。

IPQC职责:生产线员工:负责本工位产品的自检。

生产领班:负责监督和跟踪生产与品质达成状况及指导员工正确作业。

IPQC:负责制程的巡检与监督异常处理。

相关部门:参与并协同制程异常的分析及处理。

生产技工:负责车间机器设备的调试。

一、IPQC作业要求:①IPQC巡检时必须依据SIP,工程蓝图,SOP,物料清单,工艺标准对产品的外观,尺寸,装配,包装,性能进行检查,并做好相关巡检记录。

②巡检的频次:抽检产品的数量及检查项目等根据SIP进行。

③当客户对重点管制项目做SPC管制时,必须根据检验规范的要求进行。

④当发现异常时应通知车间及相关部门对其进行改善,必要时应对责任部门发出PDCS。

二、IPQC现场巡检内容:①检查该产品相关的作业文件是是否齐全。

②检查生产设备与治工具是否定期保养,并留下书面记录。

③工艺参数的设定是否与工艺参数要求相符。

④产品生产环境<包含了温度,湿度,洁净度,光照度,静电防护>是否符合生产制造及检验作业规范等相关要求。

⑤物料是否与BOM一致。

⑥各产品品质状况是否已做好唯一性标识区分。

⑦发现不良后是否有做及时彻底追溯。

⑧员工操作时是否严格按照安全规范操作。

⑨现场是否有不安全隐患。

⑩员工自主检查是否在彻底有效的执行。

11,员工作业手法是否严格按照SOP操作。

12,员工是否按照作业指导书规定佩戴相关的劳保用品。

13,现场使用的相关执行文件,样品,量治具是否处于受控状态。

14,其它相关要求是否能满足。

三、巡检制程的异常处理作业:①主要制程异常类型:设备异常,治工具异常,品质异常,工艺参数异常同时也包括IPQC巡检内容。

QC七大手

QC七大手

QC七大手法(定义、特点、用途)一、品管二十四字真经:查出异因、采取措施、保证消除、不再出现、纳入标准、落实执行二、QC七大手法:1、层别法:是所有手法中最基本的概念,亦即将多种多样的资料,因应目的的需要分成不同的类别,使之方便以后的分析。

特点:比较作业用途:应用层别区分法,找出数据差异的因素,而对症下药例:某一学生考试成绩5科总分为440分,各科成绩如下:语文95分;英文92分;历史85分;地理78分。

分类后,易于采取因应措施。

2、柏拉图:是根据归集的数据,以不良原因、不良状况发生的现象,有系统地加以项目别(层别〕分类,计算出各项目别所产生的数据(如不良率〕及所占的比例,再依照大小顺序排列,再加上累积值的图形。

特点:重点把握。

用途:决定改善目标,明确改善的效果,掌握重点分析。

例: 先用层别法分类统计(见附件:柏拉图)3、特性要因图:将造成某项结果的众多原因,以系统的方式图解之,亦即以图来表达结果(特性)与原因(要因)之间的关系。

因其形状象鱼骨,又称“鱼骨图”特点:分类清楚用途:管理教育、改善解析用,源流管理,现场操作标准用。

例:(见附件:鱼骨图)4、查核表法:就是备忘条,将要进行查看的工作项目一项一项地整理出来,然后定期或定时检查特点:简易有效用途:日常管理,收集数据,改善管理用例:点检用查核表、记录用查核表5、直方图法:特点:了解品质用途:1、了解分布,制程能力2、与规格比较3、各批品质情况例:CPK的计算6、散布图法特点:相关易懂用途:1、了解二种因素(或数据)之间的关系2、发现原因与结果的关系7、管制图法特点:趋势明朗用途:掌握制程现状的品质,发现异常即时采取行为管制图的总类:P管制图: 不良率管制图C管制图: 缺点数管制图Pn管制图: 不良数管制图X-R管制图: 平均值与全距管制图三、新QC七大手法(见付件:新QC七大手法)1、关连图法特点:关系明了用途:A、能导出适当解决对策的有效方法B、用于要因具有复杂的关系2、系统图法特点:层次分明用途:A、可应用5W2H法B、以展开找对策型C、基本机能之展开3、KJ 图特点:化繁为简用途:A、烦杂的文字语言结合成易懂的方案B、用以认清事实与突破现状4、矩阵图法特点:简单明了用途:A、应用系统展开B、工程不良原因追查C、多重性考虑,可明确找出问题的方法5、箭头图法:特点:进度掌握用途:A、找工作中之要径踏线法B、用于如期完工或焊工作业可降低成本6、PDCA法特点:事先考虑用途:寻找最佳决策案:A、目标管理的策定B、寻找最佳决策案C、系统上预测及对策的策定7、矩阵数据解析法特点:由数据求真理用途:A、复杂工程解析B、复杂多变量的品质评价C、数据之解析品质知识大盘点(5W3H/8D&5C/7M1E/QC 7 tools/10S&五常法/TS 五大手册/SPC 八大判定准则/IE 7大手法)一、内容提要:1、5W3H2、8D/5C报告3、QC 旧七大手法4、QC 新七大手法5、ISO/TS16949 五大核心手册6、10S/五常法7、7M1E8、SPC八大判异准则/三大判稳原则9、IE 七大手法10、ISO知识大总结二、详细内容规纳:1、5W3H思維模式What,Where,When,Who,Why,How,How much,How feel(1)Why:为何----为什么要做?为什么要如此做(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做这项工作的原因或理由)(2)What:何事----什么事?做什么?准备什么?(即明确工作的内容和要达成的目标)(3)Where:何处----在何处着手进行最好?在哪里做?(工作发生的地点)?(4)When:何时----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完成?什么时候检查?(时间)(5)Who:何人----谁去做?(由谁来承担、执行?)谁负责?谁来完成?(参加人、负责人)?(6)How:如何----如何做?如何提高效率?如何实施?方法怎样?(用什么方法进行)?(7)How much:何价----成本如何?达到怎样的效果(做到什么程度)?数量如果?质量水平如何?费用产出如何?概括:即为什么?是什么?何处?何时?由谁做?怎样做?成本多少?结果会怎样?也就是:要明确工作/任务的原因、内容、空间位置、时间、执行对象、方法、成本。

8D报告的内容及使用说明

8D报告的内容及使用说明

8D报告的内容及使用说明自查报告。

一、问题描述。

我们公司在生产过程中出现了产品质量问题,导致客户投诉和退货现象频发。

问题主要集中在产品外观缺陷和功能缺陷上,严重影响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客户满意度。

二、立即控制措施。

针对客户投诉和退货现象,我们立即采取了暂停生产、召回产品和重新检验等措施,确保不合格产品不会流入市场,最大程度地减少损失。

三、原因分析。

通过对质量问题的调查和分析,我们发现了问题的根本原因。

主要包括生产工艺不合理、设备故障、员工操作不当等方面的问题。

四、纠正措施。

针对问题的原因,我们制定了一系列的纠正措施。

包括对生产工艺进行优化、设备进行维护和改进、员工进行培训等方面的措施,以确保问题不再发生。

五、预防措施。

为了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我们还制定了一系列的预防措施。

主要包括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对生产过程的监控和检验、加强员工培训等方面的措施。

六、效果验证。

我们对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进行了跟踪和验证,确保其有效性。

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测试,问题得到了有效的解决,产品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七、持续改进。

我们意识到质量管理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我们将继续加强对产品质量的管理和监控,不断改进生产工艺和技术,以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和持续提升。

八、总结。

通过8D报告的内容及使用说明,我们有效地解决了产品质量问题,提升了客户满意度和市场竞争力。

我们将继续遵循8D报告的原则,不断改进和提升产品质量,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以上为自查报告内容,希望能够得到领导的认可和支持,也欢迎各位对报告内容进行指导和建议。

品质异常解决问题的方法-8D报告填写说明

品质异常解决问题的方法-8D报告填写说明
所有的潜在纠错措施都应该列出来或者至少应列出挑选出来准备做验证的措施。
Verification that the corrective action is effective is very important and therefore must not be overlooked or assumed.
确认纠错措施的有效性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是不能忽略和假设的。
At this stage it may involve numerous actions / trials in attempt to identify those actions that will actually resolve the problem.
Example:
- Date(s) of failure(s).
- Quantity of discrepant/suspect reject parts.
- Where the problem was detected.
- If applicable, carryout is/is-not analysis and attach to 8D.
确认顾客是否采取了一些临时措施。如果是,阐明采取了哪些措施并验证是否适当。
Example will it affect the integrity of the part and/or effect the warranty.
例如,是否影响到部件的完整性和/或影响保质期。
POTENTIAL PERMANENT CORRECTIVE ACTIONS
应包括所有的措施,或参考一个行动计划,这个行动计划列出了针对问题所需要进行的分析试验,必要的话,应复制再现问题。
Different methods can be employed to identify the root cause - a simple and oftern effective way of identifiying the root cause is to ask WHY, WHY ... 5 times.

QC七大手法、异常处理8D报告

QC七大手法、异常处理8D报告

柏拉图法
总结词
通过排序和累计百分比找出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
详细描述
柏拉图法是一种用于识别和解决关键问题的工具。它通过将问题按严重程度排序,并计算每个问题的 累计百分比,从而找出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以便集中精力解决最重要的问题。
直方图法
总结词
通过直方图展示数据的分布和集中趋势。
详细描述
直方图法是一种用于表示数据分布和集中趋势的工具。它通过将数据分成若干个区间, 并用直方图的形式表示每个区间的频数或频率,帮助人们直观地了解数据的分布情况。
防止再发生和标准化
总结词
防止再发生和标准化是为了确保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并将解决方案纳入到企业的管理体 系中。
详细描述
在实施永久对策后,需要采取措施防止问题再次发生,并将解决方案标准化。这包括将 解决方案纳入到企业的管理体系中,加强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和技能水平
等。同时,还需要定期对解决方案进行评估和改进,以确保其持续有效。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实施临时对策
总结词
实施临时对策是为了快速控制问题,防止问题扩大,同 时为永久对策的制定和实施争取时间。
详细描述
在明确问题定义和影响后,需要立即采取临时对策来控 制问题,如紧急修复、替代方案等。临时对策的实施需 要迅速、有效,以最大程度地减少问题对生产和服务的 影响。
确认并验证问题的根本原因
总结词
管制图法
总结词
通过控制图展示过程的状态并控制过程的稳 定性。
详细描述
管制图法是一种用于监控和控制过程稳定性 的工具。它通过将实际数据绘制在控制图上, 并与控制限进行比较,帮助人们及时发现异 常和偏差,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控制过程 的稳定性。

8D报告解说及范例

8D报告解说及范例
品保问题 为何IQC通过材料会有 很多不良品在生产线发生 为何生产线文件版本不对
工程问题 某产品为何浮高不良那么多 为何少锡会在J2之pin2&6
生产问题 为何会贴错Barcode 为何客户发现混料
检测问题 为何100%Q1测试不良 为何测试ok之产品重测
4
壹. 问题篇
问题的特性
问题的特性
问题的大小
• 必要时可用二个主题以上
注意事项:
• 不要涉及太大的范围
问题分析技术与管理
• 不要太长的活动期间
8D
16
壹. 问题篇 问题的出现
• 依公司目标管理方向 • 主管的方针、上司的提示及指引 • 浪费、不均、勉强的问题 • 提高效率、质量方面 • 考虑自行可解决的问题
8D
17
壹. 问题篇 主题决定--评价法
8D
25
查检表 (Check List)
地区
FAB 1
机 台
项目
ABC
温度不足
压力不足
转速不足 其他
FAB 2 ABC
8D
26
直方图 (Histogram)
• 目的:为便于判断产品质量特性之分配 状态,及其与规格之关系所绘制 之图形
• 通常先以层别法及查检表为前置作业
8D
27
直方图 (Histogram)
80.3 80.0 82.8 79.4 80.0 80.4 77.5 80.1 79.3 78.6
81.5 80.5 80.4 78.9 81.2 80.5 80.9 79.8 81.4 80.6
79.0 80.6 79.0 79.1 80.8 79.4 79.9 79.5 79.7 80.7
8D

品质异常8d报告怎么写

品质异常8d报告怎么写

品质异常8D报告怎么写1. 引言品质异常8D报告是一种常用的问题解决方法,它旨在追踪、分析和解决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异常问题。

本文将介绍如何撰写一份完整的品质异常8D报告。

2. 8D报告结构一份完整的品质异常8D报告通常包含以下八个部分:2.1 D1:建立团队在D1阶段,需要成立一个多学科的团队来解决品质异常问题。

团队成员应包括质量工程师、制造工程师、生产员工、供应商代表等。

2.2 D2:描述问题在D2阶段,需要准确描述品质异常问题。

包括问题的具体现象、出现的位置和频率,以及对产品或服务的影响。

2.3 D3:解决紧急状况在D3阶段,需要立即采取临时纠正措施,以防止品质异常问题进一步扩大或影响客户。

2.4 D4:根本原因分析在D4阶段,需要使用合适的工具和方法来进行根本原因分析。

例如,可以使用鱼骨图、5为什么法等,以确定导致品质异常问题的根本原因。

2.5 D5:制定长期解决方案在D5阶段,根据根本原因分析的结果,制定长期解决方案。

这些解决方案不仅需要解决当前的品质异常问题,还要预防未来类似问题的发生。

2.6 D6:实施解决方案在D6阶段,需要实施制定的解决方案,并记录实施过程中的关键数据和结果。

2.7 D7:验证解决方案效果在D7阶段,需要验证已实施的解决方案是否有效。

通过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评估解决方案的效果。

2.8 D8:预防措施在D8阶段,需要制定预防措施,以确保类似的品质异常问题不再发生。

这些措施可以包括员工培训、流程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完善等。

3. 8D报告撰写要点在撰写品质异常8D报告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3.1 清晰明了的标题报告标题应简洁明了,能够准确概括品质异常问题的核心内容。

3.2 详细描述品质异常问题在报告的第二部分,详细描述品质异常问题,包括具体现象、出现的位置和频率,以及对产品或服务的影响。

尽量使用客观的数据和事实来支持描述。

3.3 分析根本原因在报告的第四部分,进行根本原因分析时,要使用具体的工具和方法,确保分析过程可靠、科学。

质量七大手法五大工具8d报告培训心得

质量七大手法五大工具8d报告培训心得

《质量七大手法与五大工具在8D报告中的运用》导言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质量管理对于企业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而作为解决质量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8D报告已经成为了众多企业常用的工具之一。

在实施8D报告的过程中,质量七大手法和五大工具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企业解决质量问题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的角度对质量七大手法和五大工具在8D报告中的运用进行探讨,帮助读者全面理解和应用这些工具,加强对质量管理的认识。

一、质量七大手法的概念和作用1. 概念质量七大手法是指在质量管理中,解决常见质量问题所使用的七种基本工具,包括因果图、检查表、直方图、散点图、控制图、流程图和蕴含图。

这些手法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帮助企业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为后续的改进工作提供指导。

2. 作用质量七大手法在8D报告中的运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使用这些手法,企业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问题的本质和发展趋势,及时发现潜在风险,减少质量事故的发生,并有效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二、五大工具在8D报告中的应用1. 概念五大工具是在质量管理中,用于解决问题和支持决策的五种基本工具,包括核对表、直方图、因果图、散点图和控制图。

这些工具通过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帮助企业识别问题的关键因素,制定相应的改进方案,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

2. 应用五大工具在8D报告的应用非常广泛。

通过使用这些工具,企业可以对质量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和处理,找出根本原因,并通过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从而实现质量管理的持续改进目标。

三、8D报告在质量管理中的心得和体会在实际的质量管理工作中,我深刻体会到了8D报告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通过对质量七大手法和五大工具的灵活运用,我成功地解决了多个质量问题,提高了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水平,为企业节约了大量的成本,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总结通过本文的探讨和分析,相信读者已经对质量七大手法和五大工具在8D报告中的运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产品的生产中,一些生产要素(人、设备、
原材料、作业方法、环境)的变化常导致品质问题的
出现。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首先需要利用一些QC
工具找出发生变化的因素。层别法无疑是帮助查找变
化的最有效的QC工具。

我们把‘有共通特性的产品’作为同一层的产品
。比如,用同种原材料加工出来的产品,由同一台设
备加工出来的产品,同一个作业者做出的产品,同一
5.1 直方图的目的和优点
▪ 1)在一个数据集中,只凭看一下数字值,你不可能看到 整体的趋势。把数据集转换到直方图中,看整体的趋势 就很直观容易了。
▪ 2)从直方图上,你可以看到大致的平均值和差值,并计 算出一个平均值和标准偏差。
▪ 3)通过把直方图与标准图作比较,你可以看到不良率或 工艺的能力。
6 0.483 — 2.004
7 0.419 0.076 1.924
演习题一

A公司工程内检查每时段随机抽样5台来称
重,共得25组数据,请根据这些数据绘制X-R管
理图。
演习题一:答案
UCL=53.08
X
CL=50.15
LCL=47.22
UCL=10.77
R
CL=5.08
0
5
10
15
20
4.4.3 管理图的作成方法③
(要因)或所期望之效果(特 性)与对策间的关系,以箭头 联结,详细分析原因或对策的 一种图形称为特性要因图。
作用
按鱼骨的形状把数据排 列为因素(原因)和结果 (问题),明确其相互影 响程度因果关系。又称鱼 骨图。
脊 骨
图例 :
大 中骨

小骨
特性
1.2 特性要因图的类别
特性要因图可区分为追求原因型及追求对策型两种。
3. QC工具——检查表
▪ 定义:指用设计的表格来收集资料, 并透过统计整理而获得情报的手法。

使用检查表可以一面测定,一面用简单
记号作记录,然后求出次数分配的情形,而
获得种种情报,对于检查管理、解析等工作
很方便。
3.1 QC工具——检查表
制作和活用 要点
1、检查表必须适合所想达到的目的; 2、检查表必须是简单的; 3、要检查的项目必须小心评估,并及时更新; 4、检查方法必须是标准的; 5、被检查的项目和作业流程必须一致; 6、必须清楚地显示数据历史; 7、若发现问题,立即采取行动; 8、当获得数据时,必须核对项目。
为研究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性,而搜集两个数据集 项目(特性、要因等),并把他们放置到图形的纵 、横坐标上,用来判断它们之间的关系的图形.
定义
显示成对数据项目之间的关系(有否相关、相关程
作 度);

根据影响程度,有针对性的进行品质改善;
降低成本(如用相关的地成本品代替高成本品测
试)。
6.1 散布图的分类
「产品」——过程的结果。 「过程」——使用资源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活动 的系统。 「体系(系统)」——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一 组要素。 「特性」——可区分的特征。从物质、感官、行 为、功能等方面区分。
2. 品质保证与品质管理
最初,品质控制思想是:“通过对完成品进行检查,除去劣 质产品以保证产品品质。”——检验阶段(QC)
zJIS(日本工业标准)则定义如下:
统计方法 (根据事实)
系统/ 组织活动
管理 ( 改善、维持)
品质管理当今的含意指 “工作”本身而不是“产品”
最经济地生产满足顾客需求产品的方法、 系统或服务
= =
最小的成本
顾客/下一工序
QCD水准
QC七大手法
1. 什么是特性要因图?
概念 对于结果(特性)与原因
追求对策型
规范
出 标识 库 明确 准 方便 时 货架
易找
供应商
标准化
统一 通用
包装
程序
有序 整体性
尾数准
集中
方法好
作业 及时 分工明
应变性
适量
仓库
加强共用 共通性
标准化
规划
追求原因型


好动
经验不 足 丝苗米
质量
性格 贪玩
初次 珍珠米
精制 夹

形状 传热性
厚度
蒸汽 压力锅 燃料
时间

锅 类型
水米比例
后来,这种思想发展为:“通过对原材料及半成品进行检查 来防止生产出劣质产品。”——品质保证阶段(QA)
再后来,就发展到了现在的品质管理阶段(QM)。 考虑到国内不少生产厂家的品质控制仍处在品质保证阶
段,我们就从品质保证和品质管理的区别开始谈起。
3. 品质管理的定义
z品质管理是“以最小的成本科学地(以事实为基础,通过组织 的活动)生产满足顾客要求的优质产品”。
4.3 管理图的作成方法②
(8)计算管制界限
X管制图:中心线CL=X
上限 UCL=X+A2R
下限 LCL=X-A2R
R管制图:中心线CL=R
UCL=D4R LCL=D3R
上限 下限
N A2
D3
D4
2 1.880 — 3.267
3 1.023 — 2.575
4 0.729 — 2.282
5 0.577 — 2.115
▪ 2)易于理解 图形必须易懂。不但是自己,而且别人也
能够容易理解。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依据事实, 内容正确。图形也提供必要的情报(如历史、目 标、判断、处理等)。
8.2 常用图形种类和特性
比较数量的柱型图
比较数量的线形图
特性: 以线形的推移显示 随时间的数值变化 。
特性: 排列数据,比 较它们的大小 。
L最大值 S最小值
5.3 直方图的种类
正常形
缺齿形
尾巴形
中间的频率是最大的 ,然后向两边逐渐变 小。
高原形
高低不一,每隔一个测 量单位频率较大。
双峰形
左右不对称,为偏态分 配。
岛屿形
高原形状,频率是平 均的。
在平均值上频率小, 而在平均值的两边频 率大。
左边和右边上有小岛 。
6. QC工具——散布图
6.2 散布图的作成方法
例:某制品的单重与成型时间是否有关系存在,请分析。 步骤1:收集30组以上的相对数据,整理在数据表上(数据越少,误 差越大);
6.3 散布图的判别
y
y
y
n=30
n=30
x
正相关
y n=30
x
负相关
y n=30
x
曲线相关
y n=30
x
弱正相关
弱负相关 x
无相关 x
7. 层别法
3.2 检查表图例
记录用检查表
A工程不良记录表
4. QC工具——管理图
定义 当时间、顺序推移时,数据显示
相应跟随变化,便于即时了解品质 变动情形的一种品管手法。
作用
1、明确的区分正常和异常; 2、即时发现、了解异常; 3、若有异常,便于立即找出原因, 并采取适
当的措施。
4.1 管理图的种类
计数值管理图 计量值管理图
▪ 4)从分层直方图上,你可以看到因果关系。 ▪ 5)从直方图的形状上,你可以看到比如工艺的异常性,
测量数据中的问题,或者有意的数据调整。 ▪ 6)从两张直方图上(如改善之前和改善之后),你可以
检查措施的效果(如对策)。
5.2 直方图的制作方法
▪ 例:某种成品之压力规格为130N至此190N,今按随机抽 测方式抽取材200个样品,其压力测定值如表,请制作直 方图。
以集中思考自由讨论的方式,在认为影响较大的原因上画红圈, 再从画上红圈的原因中找出原因更大者……最后圈出重要的几项。
以上方法称为大骨展开法,相反的称为小骨扩张法。
2. QC工具——柏拉图
柏拉图(Pareto Diagram)由意 大利Vilfredo Pareto所创,首先应 用于[所得曲线]绘制,认为少数人拥 有了社会上大部分的财富,控制他们 即可控制社会财富。这种控制重点的 方法,称为“柏拉图原则”或“重点管理 ”。
工。
抽样测量结果
材料A 设备1 成品
材 料
材 料
A
B




材料B 设备2 成品
1
2
从测量结果可以看出,两台设备作出的成品存在差异,但这种差异 是因为原材料造成的呢?还是由设备造成的呢?
8. QC工具——图表
作用: 用图形显示数字或文字数据。
-图形显示变化、趋势和关系等;
-图形提供我们立即认识整个情况,可以 让我们作出决定。
P管理图的作法:
(1)收集数据 ,至少20组以上。
(2)计算每组之不良率P.
(3)计算平均不良率 P= 总不良个数
——————
(4)计算管制界限
总检查数
中心线 CL=P
上 限 UCL=P+3 下 限 LCL=P-3P—(—1n—-P—)
(5)绘管制界限,并将P—点(—点1n—-P入—)图中。
(6)记入数据履历及特殊原因,以备查、分析、判断。
按两组数据间的关系分类:
1)原因(要因)和结果(特性)之间的关系
销售经验和销售额; 士气与工作效率; 零部件的品质和成品性能。2)结果(特性)和结果(特 Nhomakorabea)之间的关系
身高和体重; A成绩和B成绩; 长度、高度、硬度。
3)原因和原因之间的关系(两个原因产生出一个结果)
开会时间和开会次数; 恒温炉的保证时间和保证温度。
方法
1.3 特性要因图的绘制方法
步骤1:决定问题(或品质)的特性 对不良率、停线率、返修率、投诉次数、外观不良、尺寸不良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