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68.滨湖地区城市空间发展案例研究

合集下载

滨湖城区生态宜居方岛规划路径——以武汉四新生态新城方岛规划为例

滨湖城区生态宜居方岛规划路径——以武汉四新生态新城方岛规划为例

科技綱设计/Technology滨湖城区生态宜居方岛规划路径*—以武汉四新生态新城方岛规划为例刘媛媛(中共汉阳区委党校,湖北武汉430050)摘要:作为城市发展新的增长极,滨湖城区生态宜居规划被賦予更多的发展使命和生态职责。

在规划中满足人的生 存需求和城市的发展需求是亟需解决的课题。

武汉四新生态新城方岛以生态肌理和功能定位为契机,不断寻求滨湖城 区聚合空间规划建设新途径,打造生态修复、交通保护、产业优化、功能明确的发展空间,为滨湖城区生态宜居规划提 供了新范本。

关键词:规划建设;滨湖城区;方岛;生态宜居0引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速,导致城市聚合作用日益凸显。

在有限的聚合空间中充分考虑城市空间、产业、生态之间的最 佳配比,从而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人口代际可持续发展以 及人的全面发展,是现代城市规划的首要任务。

滨湖城区具 有先天的亲水优势,将因水文特征分裂开的零散空间打造成 集品质人居空间、健康产业布局于一体的现代城区聚合部落,是滨湖城区规划的重要课题。

武汉市四新方岛作为四新生态新城规划的先行区,其规 划充分考虑区域建设带来的强度开发、交通汇聚、生态负载等 负面因素,对敏感的空间节点进行提前预设和合理转换,对脆 弱的行为关系进行有效的环境供给。

从规划初期就将生态资 源缩紧压力转换成宜居优势和促进城市发展的巨大动力,为 滨湖城区资源优化配置提供了可行范本。

1武汉市四新方岛生态宜居规划实践路径1.1方岛区域定位及生态禀赋分析生态宜居城市是以城市的全面可持续发展为宗旨,在生 态系统承载能力范围内,应用生态、社会、系统等工程技术,高 效利用物质、能量和信息,规划建设生态高效的城市产业、人 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存空间,以及生态景观与文化景观相互 交映的人文环境,从而形成空间布局合理、产业规划科学、生 态能量充沛、人居环境良好的现代城市。

2017年1月22日,武汉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提出要 建设生态化大武汉,将生态文明建设全面融人经济社会发 展,生产生活生态统筹发展,滨江滨湖生态特色彰显,江河湖 泊水质全面改善,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大幅增加,使武汉成为 “美丽中国”典范城市、国际知名宜居城市。

合肥滨湖新区核心区绿色生态规划建设研究与探索

合肥滨湖新区核心区绿色生态规划建设研究与探索

合肥滨湖新区核心区绿色生态规划建设研究与探索首先,滨湖新区的核心区绿色生态规划建设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新区位于滨湖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湖泊、湿地等。

要保持这些自然资源的良好状态,需要加强保护,修复生态环境,尽量减少人为破坏。

可以建设湿地公园、植被修复区等,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其次,滨湖新区的核心区绿色生态规划建设要注重绿色交通建设。

在新区内部建设便捷的交通网络,并且鼓励居民使用绿色出行方式,如步行、自行车、公共交通等,减少汽车的使用量。

可以建设停车场、自行车道等配套设施,提高绿色交通的便利性和流动性。

再次,滨湖新区的核心区绿色生态规划建设要注重绿色建筑和节能环保。

新区的建筑必须符合绿色建筑的标准,使用环保材料,提高建筑的能效,减少能源消耗。

可以建设太阳能发电设施、垃圾分类处理设施等,提高能源利用率和废物处理的效率。

此外,滨湖新区的核心区绿色生态规划建设还要注重生态农业和农村发展。

可以在核心区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发展生态农业,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同时促进农民就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可以建设农村游憩区、农产品展销区等,吸引游客和消费者,打造农业休闲旅游区。

最后,滨湖新区的核心区绿色生态规划建设要注重社区建设和居民参与。

可以组织社区居民共同参与绿色生态建设,开展环境保护教育、居民健康指导等活动,提高居民对绿色生态建设的意识和参与度。

可以建设社区活动中心、居民健身区等,提供公共服务和娱乐设施,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

总而言之,滨湖新区核心区绿色生态规划建设需要综合考虑生态环境保护、绿色交通建设、绿色建筑和节能环保、生态农业和农村发展、社区建设和居民参与等多个方面。

通过合理规划和全面建设,滨湖新区的核心区将成为一个绿色生态的现代化新城区。

合肥滨湖新区滨湖沁园小区规划案例分析

合肥滨湖新区滨湖沁园小区规划案例分析

合肥滨湖新区滨湖沁园小区规划案例分析对以邻里单位为原型的居住小区模式的置疑不论是邻里单位模式,还是以之为原型的居住小区模式,都是建立于功能主义城市规划理论基础上,是功能至上理念下的产物。

作为功能主义等级化城市组织结构的基础,邻里单位过分注重功能,注重公共交通与居住的分离,注重空间组织的秩序和空间结构的明晰与条理性,试图以良好的形体环境重塑人的社会生活。

应该看到,在从邻里单位理念上发展起来的小区模式中,屈从于汽车交通的需要,以公共设施服务及其半径限定居住人口规模的方法把居住空间的主体——人置于从属的地位,忽视空间规模及范围与人的认知和控制能力之间的关系,人不得不屈从于物质环境。

小区模式等级化的组织结构,把居住空间机械地分解为住宅、道路、服务设施、绿地等一系列子系统,道路宽度、绿地大小、服务设施规模,根据等级层层分解、逐级缩小,从而将各个子系统分解成的等级化的树形结构,这种树形结构排除了居住、交通、休闲、服务等空间的综合交叉,无法与居民生活的多元性和多样性所具有的网络化结构相符合,泯灭了物质形态与社会网络、人文关系间的对应。

小区模式所采用的先验结构,不论是“小区-组团-院的组织结构”还是“小区-院落”的二级结构,它们既定的结构和自上而下的规划方法使居住小区在形体环境和规模彼此相似的同时,失去了不同居住小区与各种类型居住人群之间应有的差异。

从本质上讲,以邻里单位为原型的小区模式忽视了人对居住空间的主体性,单纯注重物质形体美学及其物质形体的功能结构。

因此当物质环境得以完善、再进而追
求居住空间更多的精神层次内涵的时候,小区模式就明显地表现出先天不足,难怪在现有居住小区中,人们享受物质环境日益完善的同时,感慨精神生活的贫瘠,居民对所居住的空间缺乏认同,居民间缺乏交往,人际关系冷漠。

滨湖新区规划

滨湖新区规划

滨湖新区规划
滨湖新区位于我市的东南部,是一个新兴的城市规划区域。

目前,滨湖新区正在进行新的规划,旨在建设一个现代化、生态化、宜居的城市。

滨湖新区规划充分考虑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的生活需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规划。

首先,滨湖新区将建设一批高品质的住宅区。

这些住宅区将注重建筑和环境的协调,采用现代化的设计和技术,使居民能够享受到舒适、安全、便利的居住环境。

同时,住宅区将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建设绿化带和公园,提供更多的休闲和娱乐设施,以满足居民的各种需求。

其次,滨湖新区将注重发展商业和商务区。

商业和商务区将提供丰富的商业服务和设施,包括购物中心、餐饮场所、娱乐设施等,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

同时,商业和商务区将积极引进各类企业和机构,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动力和机遇。

再次,滨湖新区将加大对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力度。

这些设施将提供高质量的教育、医疗和文化服务,为居民的学习、就医和文化生活提供保障。

同时,滨湖新区还将鼓励发展科技创新和文化产业,为城市的发展注入更多的活力和创造力。

最后,滨湖新区还将注重交通和环境的规划。

新区将建设快速
路、地铁、公交等交通设施,改善交通状况,提高城市的便捷性和流动性。

同时,新区还将加大对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力度,鼓励绿色低碳的发展方式,减少污染和能源消耗,提升城市的生态环境和宜居性。

总的来说,滨湖新区规划旨在建设一个现代化、生态化、宜居的城市。

通过优化住宅区、发展商业和商务区、加大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完善交通和环境规划,滨湖新区将成为我市的一个新的城市中心,为人民提供更好的生活和发展条件。

从提升滨水空间活力角度探究城市改造设计——以南昌市蒋巷镇滁北村改造方案为例

从提升滨水空间活力角度探究城市改造设计——以南昌市蒋巷镇滁北村改造方案为例

从提升滨水空间活力角度探究城市改造设计——以南昌市蒋巷镇滁北村改造方案为例Explore Urban Reconstruction Desig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mproving the Waterfront Space Vitality--T aking the Reconstruction Project of Chubei Village in Jiangxiang T own, Nanchang City as an Example■ 曹启坤 CAO Qikun 回晓茜 HUI Xiaoqian【摘 要】 结合南昌市蒋巷镇滁北村项目改造设计,以保持其原生态特色、提升滨水空间活力、考虑可持续发展性为目的,分析滨水空间的设计现状问题。

发现在生态延续、亲水空间、建筑设计及公共空间方面存在较大问题。

围绕这些问题,根据滨水空间设计基础理论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解决方法。

为相似案例提供了增添滨水空间岸线活力的改造建议,从而提高城市整体活力,带动城市发展。

【关键词】滨水空间;生态;活力水岸;改造设计【Abstract 】 Combined with the reconstruction design of Chubei Village Project in Jiangxiang Town, Nanchang City, with the aim of maintaining its original ecological features, enhancing waterfront space vitality and consider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status quo and problems in the design of waterfront space. It is found that there have some major problems in ecological continuity, hydrophilic space,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public space. These problems were analyzed and studied based on the basic theory of waterfront space design to propose a solution. This article provides the suggestions for similar cases on improving the shoreline vitality of the waterfront to further improve the overall urban vitality and drive urban development.【Keywords 】 waterfront space, ecology, vital waterfront, reconstruction design曹启坤,博士,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回晓茜,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建筑学院硕士。

武进西太湖滨湖新城案例分析

武进西太湖滨湖新城案例分析

配套建设 及环境营 造
础设施、绿化景观建设任务,全
面呈现西太湖14公里黄金岸线风
采和迷人滨湖魅力 启动建设两个五星级酒店、国际 会议中心、婚庆基地、观光塔、 商业综合体、揽月湾商业街、水 上运动基地、曲棍球训练基地、 科技研发基地和高档会所等10余 个功能性项目,以点带面,迅速 掀起西太湖建设发展的热潮
2
常州西太湖滨湖新城——整体定位

长三角休闲旅游目的地之一


武进区RBD(休闲商务中心)
集生态、游憩、休闲、度假、会 展、科研、高档居住于一体的滨 水休闲区
3
常州西太湖滨湖新城——功能规划
西太湖大道
功能规划——一个核心区,十个功能区 核心功能区、商办混合区、滨湖文娱区、水景居住区、
科技研发区、休憩疗养区、婚庆产业区、主题公园、常州长 江ຫໍສະໝຸດ 桥 常泰高速延政路 环 湖 路
滨湖新城
武南路 西湖路 锡宜高 速公路
常合高速
环新城主干道:环湖路; 连接东西向主干道(通向武进核心区):延政路、武南路、西湖路; 东西向高速(常合高速):西通南京禄口国际机场,东接上海; 南北向高速(常泰高速):北通常州长江大桥至泰州,南接锡宜高速至无锡、宜兴
喷泉夜景
观光塔
星型建筑
揽月广场
滨水漫步道
临水走廊
9
常州西太湖滨湖新城——亮点项目
湿地涵养区 以水体再造为主题,借助现有良好的生态资源,承担部分河水清污功能,保护西太湖的天然生态资源。依托湿地生态资 源保护原生环境,并利用湿地系统进行水环境整治,强调湿地保护与有限旅游开发相结合,是集生态保护和观光为一体 的湿地游憩休闲公园。并集聚了湿地九景、湿地博物馆、烟雨渔庄由岛屿型餐厅及游船餐吧以及鸟禽公园。 国宾馆是一个集商业、商务、休闲等于一体的功能性项目,西太湖国宾馆占地面积200亩,总投资近9亿元。项目紧临 西太湖而建,三面环湖,是建立在西太湖稀资源基础上的高端产品,以天然生态回归为品牌支撑点,通过规划梳理现状 水面,力求户户见水景的同时,通过技术手段争取最大限度饱览西太湖美景的同时,保证酒店客房的绝对私密性。

杭州滨湖天地规划方案

杭州滨湖天地规划方案

杭州滨湖天地规划方案杭州市滨湖区是杭州重要的商业区之一,同时也是杭州市新城开发区西区的核心区域。

滨湖天地是杭州滨湖区一款集购物、餐饮、娱乐、文化、办公于一体的综合性商业区,由恒隆地产和市政府联手打造,被视为是杭州市的一个城市名片。

为了推动滨湖天地的发展,杭州市政府针对滨湖天地区域提出了一份详细的规划方案,本文将为您介绍这个规划方案。

规划范围滨湖天地规划范围总面积为约1400亩,其中包括570亩的土地和830亩的水面。

规划范围横跨滨江东路、江陵路和文苑路等多条道路。

在规划范围内,将建设超大型商业综合体、办公楼、高档住宅、酒店等。

规划目标滨湖天地规划方案的目标是既满足当地居民的日常需求,也可以吸引更多的外地游客来到这里。

其中,规划中提到了以下目标:1.打造成为浙江省最大的商业综合体,引领杭州市场潮流;2.创新商业模式,聚合全球最具代表性的国际品牌;3.把滨湖天地打造成为一个拥有高科技、智能化与绿色环保的商业区;4.充分整合规划区域居民、企业集群与游客资源,形成城市多元归属。

规划内容商业综合体滨湖天地的商业综合体是本规划的核心,主要由购物中心、主题商业区、精品商场、餐饮娱乐等多种功能模块组成。

商业综合体内的空间分布、流线设置以及景观设计都有详细的规划。

商业综合体内将聚集来自全球的顶尖品牌,提供令人惊叹的购物体验。

办公楼规划范围内将建设几栋大型办公楼,为杭州滨湖区的企业提供高品质的办公环境。

办公楼内部设计将以灵活、开放、人性化为主要考虑因素,充分容纳企业的发展需求。

高档住宅滨湖天地规划范围内还将建设一批高档住宅,提供品质生活给当地市民。

住宅区内设计了多个庭院,庭院内种植了各种花草,增强居住环境的舒适感与生活品质。

酒店该规划还将建设一些高档酒店,吸引更多的旅客来到这里。

酒店内部格局,以及主要的房型和设施也都有详细规划。

规划实施滨湖天地规划编制后,将逐步按照规划方案实施。

目前,部分项目已经在建设之中,预计可以在未来几年内全部完工。

滨湖商业街区优秀案例

滨湖商业街区优秀案例

滨湖商业街区优秀案例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滨湖商业街区是位于城市湖边的一个繁华商业区,吸引了大量消费者和游客前来购物和休闲。

在这个商业街区中,有许多优秀的商户和商业模式,为这里增添了活力和魅力。

本文将介绍几个滨湖商业街区的优秀案例,希望能够给读者带来启发和思考。

第一个优秀案例是一家名为“湖滨书店”的文化主题书店。

这家书店位于滨湖商业街区的中心位置,占地面积达1000平方米,内部装修典雅,书籍琳琅满目,种类丰富。

除了传统的书籍销售之外,这家书店还提供文化沙龙、读书会、签售会等各种活动,吸引了大量文艺青年和读书爱好者前来参与。

书店还与当地艺术团体、文化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定期举办各种文化活动,为滨湖商业街区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氛围。

第二个优秀案例是一家名为“湖畔咖啡馆”的特色咖啡馆。

这家咖啡馆紧邻湖边,环境优美,装修雅致,提供各种特色咖啡和小吃。

与传统咖啡馆不同的是,这家咖啡馆还提供DIY咖啡课程,让顾客亲身体验制作咖啡的乐趣。

咖啡馆还经常举办各种主题活动,吸引了大量年轻人和情侣前来消费。

这家咖啡馆成功地将咖啡文化与创意活动相结合,吸引了更多顾客,成为滨湖商业街区的一大亮点。

第三个优秀案例是一家名为“湖景餐厅”的高端餐饮店。

这家餐厅位于商业街区的高处,拥有绝佳的湖景,每天都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消费。

餐厅以提供精致美食和优质服务著称,拥有一批专业的厨师和服务人员。

除了传统的餐饮服务之外,餐厅还经常举办各种主题晚宴、美食节等活动,吸引了更多食客前来品尝。

餐厅还与当地旅游机构合作,推出特色的旅游套餐,吸引了更多游客前来消费。

这家餐厅成功地将美食与景观相结合,成为滨湖商业街区的一处热门景点。

滨湖商业街区拥有许多优秀的商业案例,这些商户们以创新、服务和品质为核心竞争力,为商业街区带来了独特的魅力和竞争优势。

希望更多商户能够借鉴这些优秀案例,为自己的商业模式注入新的活力和灵感,共同打造一个更加繁荣和美好的商业街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568.滨湖地区城市空间发展案例研究朱洁加雨灵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文章摘要湖泊与城市共生与发展的关系对城市的发展与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为配合《合肥市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及环巢湖地区生态保护修复与旅游发展规划》,研究搜集了全球范围内与巢湖类似大小的湖泊,经比较分析,选择了国内位于长江流域的另外四大淡水湖、美加五大湖和世界著名滨湖城市的发展案例,对其周边城市发展、生态修复和旅游资源环境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梳理和比较。

通过对案例的分析,重点研究国内外滨湖地区的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定位、规模、现状及规划情况,综合交通组织,生态保护与修复,城市特色、文化旅游及人文环境塑造等经验教训,提出可借鉴的环巢湖地区的城市空间发展模式与策略。

关键字滨湖地区城市空间区域发展战略生态修复公共空间旅游发展环巢湖地区巢湖是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位于安徽省合肥市,随着区域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巢湖污染逐年恶化,影响了周边群众的生产生活和城市的发展。

为促进巢湖周边地区城镇发展,加强巢湖生态修复,2011年7月14日,国务院通过了《关于同意安徽省撤销地级巢湖市及部分行政区划调整的批复》,巢湖成为了五大湖中唯一的一个城市内湖,减少了行政区划不同带来的沟通协作上的不便。

为谋划新的发展格局,合肥开展了《合肥市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及环巢湖地区生态保护修复与旅游发展规划》的国际招标,为巢湖的保护修复和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

在参与此项目课题中,需要研究和借鉴与巢湖类似大小的湖泊、中国另外四大淡水湖和世界著名滨湖城市的发展案例,以指引巢湖的空间发展及生态修复,特进行此研究。

1、国外案例分析1.1世界著名滨湖城市当今世界超过100万人口的城市,60 %分布于江河湖海地带。

如美国大西洋沿岸的波士顿、纽约、费城、巴尔的摩与华盛顿组成的大城市带,美国与加拿大大湖区的多伦多、芝加哥、底特律等环湖城市圈,太平洋沿岸的温哥华、西雅图、旧金山、洛杉矶、圣迭戈城市链。

欧洲城市的分布、发展与河流、湖泊也密切相关,如泰晤士河的伦敦,塞纳河的巴黎,莱芒湖的日内瓦,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具有河海交汇的优势,发展成为世界级的港口城市(见图1)。

图1国外研究案例分布美加五大湖湖畔分布了众多发展较好的城市,如安大略湖畔的多伦多、密歇根湖畔的芝加哥、伊利湖湖畔的底特律等,又如波士顿和巴尔的摩的滨水区,几个城市的滨水区域空间各具特色。

如多伦多滨水区设立了大量的公共开放空间,采用了不同的方式构想和设计,按照公共空间的地理位置、城市内涵和文化目的来规划公共空间,以达到各个区域的有效合理分配在不同的分类中,各种各样的公共空间类型展示了开放空间的多样性[1]。

城市空间的发展反映了社会发展中,人们对更高生活质量的追求以及城市开发的新需求。

城市滨水区是多种功能的综合体,城市的发展定位与不同功能的组合塑造出不同城市特色鲜明的空间格局。

芝加哥滨水地区为全世界闻名的会议展览中心、多伦多滨海区是城市文化中心、巴尔的摩内港是城市综合游憩商业区、波士顿滨水区则是以大型综合性为其开发的典型特征[2]。

滨湖区域的开发应根据该地区的自然特征、区域特点和历史文化,在其真实的历史基础上,形成记载历史发展过程的滨水空间。

密西根湖及芝加哥河作为发展城市公共空间的宝贵资源,对“百里湖城”芝加哥滨水地区的再开发和城市建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芝加哥规划侧重湖滨地区的保护与开发,湖滨地区发展规划、湖滨保护与发展条例及芝加哥市中心走廊的城市设计大纲等均依据《芝加哥规划》制定,一切从湖滨开始,湖滨属于市民(见图2)。

另外为了保护管理好城市标志物,该市专门成立了芝加哥标志物委员会,公布了一批城市标志性景观保护名单并着重进行保护,也记载着其城市历史[3]。

图2 芝加哥滨湖地区美国五大湖采取了包括工程、生物措施(水生植被恢复、重新引进土著鱼种、消除外来入侵种类及群落结构调整等)和行政管理等措施,在生态恢复和自然景观的重建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在湖的沿岸带和浅水区种植了多种本地水生植物,有利于饵料生物增殖和鱼类摄食繁殖,完善了生态系统结构。

在城市空间规划过程中,应为以后城市的发展留有余地,一旦想进一步开发滨水地区,快速道路和缺乏缓冲用地必将成为城市与滨水区之间的障碍。

如波士顿经历了建设滨水高速道路,再将这条道路拆去迁入地下,以打通市区和滨水空间的发展过程,耗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4]。

伦敦的道克兰地区在荒废了的港湾地区采用新的土地利用规划,开发了完全不同于以前的办公、商业、住宅、旅游、观光、疗养、娱乐等城市设施,使道克兰地区成了新的具有吸引力的城市生活区。

滨河空间真正成为市民的免费公园、公益性的开放式旅游景区[5]。

而墨尔本道克兰地区则以公共艺术和文化作为滨水地区的建设核心,早在开发之初,开发委员会便决定以总开发成本的百分之一设立激励艺术创意的基金,每开发一个新项目,公共艺术品是绝对不可少的必要元素。

各种公共艺术雕塑、文化小品等分布在滨水廊道、建筑周边以及广场、公园里,展现了墨尔本独特的的文化特色与艺术品质(见图3)。

图3 墨尔本道克兰区公共艺术小品1.2全球500至1000km2湖泊研究过程中,我们搜集了全球范围内与巢湖大小类似的湖泊,其中重点研究了与周边城市共生发展较好的几个湖泊,如日内瓦、博登湖都是将水上产品与陆上活动,将湖与城镇、现代文明与历史文化融合在一起的典范。

城市空间发展以历史文化环境的保护和再生为核心,较注重人文历史景观和生态环境建设,滨湖区域以规模较小的城市为主,城市底蕴深厚,环境优美宜人,具有浓郁的城市特色。

日内瓦的城市建设利用了湖泊,市区环湖沿山坡而建,多为低层建筑,错落有序,在城市空间发展中保护湖泊不受污染,适宜的气候、湛蓝的湖水、悠久的历史等促使日内瓦成为尽人皆知、人人向往的地方,日内瓦则借助自己的国际知名度,为日内瓦湖带来了源源不断的游客,以湖养城,以湖扬城,最终达到城湖共生的目的(见图4)。

图4 日内瓦湖滨湖区博登湖周边散布着30多个城镇,星罗棋布,风情各异。

其中位于德国的林道、梅尔斯堡、康斯坦茨,位于奥地利的布雷更茨和瑞士的阿尔彭等城镇已成为博登湖畔著名旅游度假胜地。

环湖地区设立了7条不同的环湖骑行路线,可体验独具特色的滨湖空间与城市魅力(见图5)。

图5 环博登湖自行车道东京湾因与东京接壤而得名,虽然不是湖泊,但环东京湾地区的城镇布局及人口规模等与环巢湖地区相似,有可借鉴之处,也作为此次研究对象。

环东京湾地区有一都两县(东京都、千叶县和神奈川县)。

为缓解东京的人口、交通压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集中于东京一极的问题,在首都圈内,围绕东京湾规划了临海副都心、幕张新都心、横滨MM21三大滨水开发区,以“水”与“绿”为中心做文章,强化文化、信息、商业、教育、居住等功能,追求设施的现代化与社区的人性化。

琵琶湖是日本第一大淡水湖,曾发生大规模赤潮,藻类频繁暴发,琵琶湖的水环境变化,与我国的太湖十分类似。

之后日本政府对琵琶湖以流域为单元,实施了综合治理,着重于保护湖心水域的生物生存环境、恢复湖边水域生态系统、建设湖边平原(丘陵)地区生态系统、建设山地森林生态系统,同时加强湖泊景观建设,最终恢复整个流域的生态系统。

在湖泊治理中,政策法规的及时跟进,以及流域联合管理机构的设立,也使得琵琶湖的综合治理与保护在制度和机构上都有了保障[6]。

2、国内案例分析2.1五大淡水湖中国五大淡水湖主要分布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平原、淮河下游和山东南部。

(见图6)按面积大小依次为鄱阳湖(3914 km2)、洞庭湖(2740 km2)、太湖(2338 km2)、洪泽湖(2069km2)和巢湖(769.5 km2)。

图6 国内五大淡水湖分布情况鄱阳湖的空间发展,主要依托江西省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范围是以鄱阳湖为核心,包括南昌、景德镇、鹰潭3市及38个县(市、区),国土面积5.12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总面积30.68%。

以环鄱阳湖城市圈为平台,强化三带(生态保护带、生态恢复带和生态控制带),构建四区(禁止开发区、限制开发区、优化开发区和重点开发区),构筑高层次的生态经济圈。

并提出打造中国湖城、生态渔村、湿地公园、生态工业、绿色家园、生态文化的六大发展目标[7]。

鄱阳湖城市群的产业结构较好, 互补性强,旅游资源独特,交通优势明显。

但空间结构上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南昌市辐射能力不强,城市群存在中间断层,小城市数目多,规模小实力差。

城市布局主要是以昌九工业走廊为主的单轴线和区域内其他一些点状的中小型城市构成,发展轴线单一,沿线人口、资本等经济要素没有形成有效集聚,一体化程度较弱。

鄱阳湖旅游发展整体水平较低,周边景点不成体系,旅游项目单一,开发不均衡。

洞庭湖是湖南省境内最大的内陆湖泊,是二湘四水与长江连接的必经之路,承担着长江及四水调水功能。

环湖地区包括常德、岳阳、益阳、荆州4市、27县市,是全省重要的经济区域之一。

地处一湖(洞庭湖)两原(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三省(湘、鄂、赣)四线(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公路、107国道、长江)的多元交会点上,是长江中游仅次于武汉的又一个“金十字架”,可受到长三角和珠三角的双重辐射。

根据洞庭湖区经济结构特征和城镇体系增长极,环洞庭湖城市空间开发轴线形成“三点三线”的“山”字形空间结构。

依托交通干线,沿轴线实施串珠式和结节式的空间规模扩展。

洞庭湖环湖地区的旅游商品市场开发还相对薄弱,尚未形成环洞庭湖的旅游产业带概念及洞庭湖旅游精品线路,区域旅游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短期逗留特点[8]。

环太湖旅游圈主要是指江苏省的苏州、无锡和常州以及浙江省的湖州和嘉兴。

五市打出“太湖”组合牌,大力发展环太湖旅游业,旅游规划相互借鉴和对接,共同开发太湖旅游资源,合理分工,互为市场,互为腹地,以提高环太湖地区旅游的效率与水平。

近年来,无锡市已对太湖旅游提前做出战略调整,由传统的观光旅游、主题公园向休闲度假、商务会议扩展;从自然山水观光向历史文化、民俗风情方向延伸;从单一性的观光旅游产品像观光游览、度假旅游、商务会议、文化旅游、生态旅游等综合性旅游产品方向发展。

苏州、常州、湖州也相继进行了对太湖周边的开发,沿太湖产业带、度假旅游区等。

苏州市中心城区经历了古城“单中心”模式—高新区和工业园区为西东两片的“一体两翼”—“四角山水”—当前理性发展时期的空间演进历程[9]。

洞庭湖应加快旅游资源整合、旅游产品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经营管理,加快拓展旅游市场,形成以洞庭湖泊风光为中心的湿地生态游、洞庭文化游和环湖丘岗山地自然生态游三大特色旅游圈。

将岳阳、常德、益阳、汩罗等城市建设成洞庭湖区的重要旅游城市,使之成为湖区政务、商务、观光旅游的服务中心、调配中心和接待中心。

洪泽湖位于洪泽县西部,现状湖面分属淮安、宿县两市五个区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