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技术监督规程紧固件的监督

合集下载

金属监督实施细则(修改稿)

金属监督实施细则(修改稿)

金属技术监督实施细则(修改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落实集团公司火力发电厂金属技术监督范围内各种金属部件的运行安全和人身安全,根据原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颁发的DL438-2000《火力发电厂金属技术监督规程》和《中国大唐集团公司技术监督制度》,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兰州西固热电有限责任公司。

第三条金属技术监督是电力生产、建设过程中技术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火力发电厂安全生产的重要措施,要从设备设计、选型、制造、安装、调试、试运行、运行、停用、检修、设备改造等各个环节进行全过程技术监督和技术管理。

第四条金属技术监督的目的是通过对受监部件的检测和诊断,及时了解并掌握设备金属部件的质量情况和健康状况,防止由于选材不当、材质不佳、焊接缺陷、运行工况不良、应力状态不当等因素而引起的各类事故,减少非计划停运次数,保证人身安全,提高设备安全运行的可靠性,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第五条金属技术监督要依靠科学进步,采用和推广成熟、行之有效的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提高金属技术监督的专业水平。

第六条金属技术监督必须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关口前移、闭环管理”的原则,实行专业监督与群众监督相结合的方法,实行全过程监督。

第七条规范性引用文件1.技术监督规程DL/438-2000 《火力发电厂金属技术监督规程》DL/T612-96 《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监察规程》DL/647-98 《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检验规程》DL441-91 《火力发电厂高温高压、蒸汽管道蠕变监督导则》DL439-91 《火力发电厂高温紧固件技术导则》DL440-91 《在役电站锅炉汽包的检验评定及热处理规程》DL/T551-94 《低合金耐热钢蠕变孔洞检验技术工艺导则》DL/T678-1999 《电站钢结构焊接通用技术条件》DL/T679-1999 《焊工技术考核规程》DL/T869-2004 《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DL/T819-2002 《火力发电厂焊接热处理技术规范》DL/T868-2004 《焊接工艺评定规程》DL/T715-2000 《火力发电厂金属材料选用导则》DL/T616-1997 《火力发电厂汽水管道支吊架维修调整导则》DL/T753-2000 《汽轮机铸钢件补焊技术导则》DL/T884-2004 《火电厂金相检验与评定技术导则》《中国大唐集团公司金属技术监督制度》(2005.3)《兰州西固热电有限责任公司技术监控管理标准(试行)》2.质量验收标准DL/T674-1999 《火电厂20号钢珠光体球化评级标准》DL/T820-2002 《管道焊接接头超声波检验技术规程》DL/T821-2002 《钢制承压管道对接焊接接头射线检验技术规程》JB4730-2004 《压力容器无损检测》DL/T652-1998 《金相复型技术工艺导则》JB/T7927-1999 《阀门铸钢件外观质量要求》电力工业基建司(1993)15号文《火力发电厂金属光谱分析导则》第二章金属技术监督的任务第八条做好受监范围内各种金属部件在制造、安装和检修过程中的材料质量、焊接质量、部件质量监督以及相应的金属试验工作。

风电场机械与材料(金属)技术监督

风电场机械与材料(金属)技术监督

风电场机械与材料(金属)技术监督1 机械与材料(金属)技术专业1.1监督目的:1.1.1机械与材料(金属)技术监督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对受监督部件的检查和监测,及时了解并掌握新能源发电设备各结构件(含金属和非金属,铸件、锻件、焊件和其他加工方式等)、运动部件、辅助零部件以及耗材的质量情况和使用情况,防止设备由于质量问题、加工问题、运行不良、应力超限等因素而引起各类事故,保证风电设备及光伏设备安全、可靠、经济运行,提高设备可靠性。

1.1.2机械与材料(金属)技术监督是保证风电机组及光伏安全、可靠、经济运行的重要措施,应实行全生命周期监督管理,包括可研(设计)、制造(监造)、施工(安装)、调试(试运)、运行、检修、技改与大修、延寿与报废等。

1.1.3机械与材料(金属)技术监督要与时俱进,不断应用新技术、新方案、新手段开展各项技术监督工作,提高机械与材料(金属)技术监督的检测能力及专业水平。

1.2监督范围1.2.1机械与材料(金属)的技术监督应结合日常运维、试验和巡检工作开展,将相关监督项目的监督工作安排到班组日常工作中。

其范围包括台账、技术资料、检修工作、人员、工具、备件和设备等。

1)台账主要包括铭牌台账,机组整体和机组关键部件技术台账;设备变更、故障、缺陷、异动、事故等台账;厂家、运输和工程遗留缺陷台账;定期维护、试验、状态监测、大修、技改、日常维护、消缺等台账;特殊巡视、专项巡视、日常巡视和登塔巡视等台账。

2)技术资料包括设计和竣工图纸、安装和调试记录、说明书、检修规程、作业指导书、工序工艺等技术文件。

3)检修工作主要包括日常消缺工作以及相关的大修、技改等工作。

4)人员主要包括运行、维护人员以及外委人员等。

5)工具主要包括检测、检修、安全、交通等工、器具。

6)备件主要包括监督范围内的耗品、材料、部件、备品、配件、焊材等。

7)设备主要包括风电设备及光伏设备。

其中风电设备包括输变电设备和风电机组:输变电设备主要包括风电场内杆塔、构架等重要金属构件、电力金具、电力线材、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GIS)、高压隔离开关设备、变压器金属构件等;风电机组包括塔架及附件、法兰、陆上基础、机架、主轴、轮毂、齿轮箱及附件、发电机箱体及金属支撑、变频器、控制器等设备外部箱体以及金属支撑、偏航机构、变桨机构和制动系统等结构件,风电机组叶片、轮毂、主轴、塔筒等相应连接部位的高强度螺栓紧固件,金属构件之间的焊缝。

《火力发电厂金属技术监督规程》DLT 438—2016解读

《火力发电厂金属技术监督规程》DLT 438—2016解读

《火力发电厂金属技术监督规程》DL/T438—2016解读布了大量有关火电机组金属材料技术条件的新标准,故有必要对其进行修订。

近年来在火电机组金属部件的检验监督中暴露出的一些重要问题如下:(1)便携式里氏硬度计测量误差较大,国内外已有不少电站设备制造、检测单位采用现场布氏硬度计测量部件硬度,且测量的硬度值与试验室台式布氏硬度计测量值基本一致。

有必要在规程中对硬度检测做出相关规定。

(2)部件硬度的规定判据被电站设备制造行业认为不很合理,国内外标准对此有不同的规定。

根据以上情况,有必要对一些金属材料的硬度判据进行修订。

(3)蒸汽管道钢管端部区段层状缺陷检测无标准和判据。

(4)DL/T438-2009中没纳入对锅炉钢结构的金属监督。

(5)国内外大量新金属材料标准的颁布实施。

围内服役的集箱、管道数量较多,按服役温度400°C 以上部件纳入金属监督的范围,一方面监督的联箱、管道数量大大增加,另一方面在这一温度范围服役的部件的蠕变损伤一般较小,故在规程中对400C~450C 范围服役的集箱、管道的金属监督列出相应条款。

(2)在硬度检测方法和设备中增加采用现场布氏硬度计对有争议的硬度值进行校核。

(3)根据DL/T438—2009的实践和最新的一些相关标准对火电机组设备部件的硬度判据做出调整。

(4)对钢管端部0~500mm 区段夹层缺陷的超声波探伤结果应规定判据。

(5)将DL/T438—2009中10“锅筒的金属监督”改为“锅筒、汽水分离 器的金属监督”,并增加了对汽水分离器监督的条款和项目。

(6)关于锅炉受热面管的金属监督。

取消了原规程“9.1.1中的c )奥氏体不锈钢管应作晶间应力腐蚀试验''的见证或试验;增加了对奥氏体耐热钢管内壁喷丸层的质量检验;增加了T23钢制水冷壁管的检验监督条款和随着我国超超临界机组发展,金属材料方面暴露出 (1)考虑到超超临界机组在400C~450°C 范18Cr-8Ni系列奥氏体耐热钢的组织老化评级的条款。

火力发电厂金属技术监督

火力发电厂金属技术监督



4、各类集箱的金属监督
4.1 制造、安装检验 近期发现问题比较多: 1)集箱焊缝硬度超标; 2)P92/91材质焊缝组织异常; 3)P92/91材质焊缝表面裂纹;

加强集箱对接焊缝的焊接质量控制和检验;
集箱焊缝表面裂纹
某厂超超临界机组水冷壁集箱硬度超标

4、受热面管子金属监督 4.1 制造、安装前监督 根据GB 5310-2008 或相应技术标准进行质量技术监督; 容易出现问题: 1)表面气孔、焊接过程中电弧击伤; 2)焊缝咬边,电弧偏吹损失; 3)表面机械碰伤; 4)奥氏体材料表面探伤后,显像剂未及时去除

金属监督人员职责



制订设备检修(试验)年度计划 ; 制订相关人员培训学习年度计划; 建立金属技术监督实施细则并认真执行; 定期上报金属技术监督月报、季报、年报; 建立机组(设备)技术资料台账并认真执行; 检测用仪器建立管理档案并定期进行校验; 建立机组运行状态管理台账;
谢谢大家!
三、金属监督管理


1、金属监督管理制度 1)金属监督会议 2)金属监督计划、总结与报表 3)金属监督工作考评 2、金属监督档案管理
第二部分 金属监督检测技术
金属检测技术

机械性能试验 金属材料元素分析技术 无损检测技术 金相分析技术
一、机械性能试验

金属拉伸试验 金属弯曲试验 金属硬度试验 金属冲击试验

对于超超临界机组在筹建安装过程,新材料焊接中遇到问题无相应指导 规范程,可以参考超超临界机组学术交流相关报告,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进 行焊接工艺评定,制定相应解决方案。


3、主蒸汽管道和再热蒸汽管道及导汽管的金属监督

金属技术监督管理制度

金属技术监督管理制度

金属技术监督管理制度1总则1.1 为了贯彻执行电力行业《火力发电厂金属技术监督规程》及公司《华能国际电力金属技术监督规定》,特制订本制度。

1.2 金属技术监督工作是确保电力生产安全和人身安全的重要环节之一,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实行专业监督和群众监督相结合,厂、部、班组各级领导和有关专业技术负责人,必须重视金属技术监督工作,并教育职工从思想上认识金属技术监督工作的重要性,共同做好金属技术监督工作。

1.3 本制度适用于华能福州电厂金属技术监督范围内的运行、检修、材料供应及检验的有关环节。

2引用标准DL438-2000 火力发电厂金属技术监督规程DL439-91 火力发电厂高温紧固件导则DL441-2004 火力发电厂高温高压蒸汽管道蠕变监督导则DL/T679-1999 焊工技术考核规程华能国际电力金属技术监督规定3金属技术监督的范围与任务3.1金属技术监督的范围3.1.1 工作温度≥450℃的高温承压金属部件,如锅炉过热器管、再热器管、蒸汽管道、联箱、汽缸、阀门、螺栓等。

3.1.2 工作压力≥60Kgf/cm2(5.88Mpa)的承压管道和部件,如水冷壁管、省煤器管、汽缸、阀门、汽包、水包、水冷壁省煤器联箱及疏、放水管等。

3.1.3 重要转动部件,如汽机大轴、叶轮、叶片和发电机大轴、护环、风叶等。

3.1.4 大型铸件,如汽缸、汽室、主汽门等。

3.1.5 机、炉、电、燃料等专业确认的其它重要金属部件3.2 金属技术监督的任务:3.2.1 做好监督范围内各种管道和部件的材质监督、焊接质量监督和金属测试工作,防止错用钢材,保证焊接质量。

3.2.2 掌握受监范围内各种管道和部件的组织变化、性能变化和缺陷发展情况,发现问题应及时采取措施,以防爆破或损坏(失效)。

3.2.3 认真检查各重要转动部件的缺陷情况,发现问题应及时采取措施,以防部件失效。

3.2.4 参加受监金属部件事故原因的调查和分析,总结经验,提出防止对策并督促实施。

DL438-2009火力发电厂金属技术监督规程解读

DL438-2009火力发电厂金属技术监督规程解读

ICS 27.100F20备案号:26317-2009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火力发电厂金属技术监督规程The technical supervision codes for metalin fossil-fuel power plant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能源局发布目次前言 (II)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总则 (2)4名词术语 (2)5 金属材料的监督 (3)6 焊接质量的监督 (3)7 主蒸汽管道和高温再热蒸汽管道及导汽管的金属监督 (4)8高温联箱的金属监督 (9)9 受热面管子的金属监督 (11)10 汽包的金属监督 (13)11 给水管道和低温联箱的金属监督 (14)12 汽轮机部件的金属监督 (15)13 发电机部件的金属监督 (16)14 紧固件的金属监督 (17)15 大型铸件的金属监督 (17)16 金属技术监督管理 (18)附录A(规范性附录)金属技术监督工程师和金属实验室的职责 ........... 错误!未定义书签。

9 附录B(资料性附录)电站常用金属材料和重要部件国内外技术标准 (20)附录C(规范性附录)电站常用金属材料的硬度参考值 (23)附录D(规范性附录)低合金耐热钢蠕变损伤评级 (25)I前言本标准是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印发2005年行业标准项目计划的通知》(发改办工业[2005]739号)的要求修订的。

本标准与DL 438-2000《火力发电厂金属技术监督规程》相比,主要作了以下修订:——本标准修订后由强制性改为推荐性标准。

——在章节的内容、编排顺序上作了大的调整。

——将原规程中“10 联箱和给水管道的技术监督”改为“高温联箱的金属监督”和“给水管道和低温联箱的金属监督”。

——将原规程中“11 汽轮发电机转子的技术监督”改为“汽轮机部件的金属监督”和“发电机部件的金属监督”。

——将原规程的6个附录缩减为4个附录,取消了原规程的附录D、附录E和附录F。

金属专业管理基础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

金属专业管理基础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

金属专业管理基础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2.1名词解释1)金属监督:金属监督是监督火力发电厂发电设备金属构件安全运行的技术和管理工作,是电力生产、建设中技术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

按照有关技术规程的规定,其内容包括:通过对受监范围内各种金属部件的检测和诊断,及时了解和掌握这些部件在制造、安装和检修中的材料质量、焊接质量等情况,杜绝不合格的金属构件投入运行;检查和掌握金属构件在服役过程中金属组织变化、性能变化及缺陷萌生发展,通过科学分析,使之在失效前及时更换或修补恢复;参加受监部件事故的调查和原因分析,总结经验,提出对策,并监督实施。

(见DL/T882-2004《火力发电厂金属专业名词术语》)。

2)金属技术监督档案:金属技术监督档案包括机组的原始资料、运行和检修检验、技术管理的档案。

2.2判断题1)金属技术监督网络应包含电气专业人员。

(4)2)物资管理不是金属技术监督网络中的一员。

(×)3)监督网络应按厂级技术监督管理办法或金属及锅炉压力容器管理制度的规定定期开展网络活动,但不用建立相应的记录。

(X)4)物资库房内不同规格、不同材质的受热面管材可以混放在一起。

(X)5)奥氏体不锈钢应单独存放,严禁与碳钢混放或接触。

(Y)6)金属检验人员、焊工、热处理无证上岗,达到三级预警。

(X)7)受监金属部件超标缺陷处理率应大于等于95%。

(X)8)焊口一次合格率应大于等于90%。

(X)9)金属专工应取得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督管理(检验)工程师资格证书。

(Y)10)受监金属材料不得露天堆放。

(Y)11)发电企业物资管理部分应建立严格的入库、出库管理制度。

(4)12)金属技术监督网络应有相应的任命文件。

3)13)金属检验人员、焊工、热处理人员没有相应的资格证书,但必要时人可从事相应的工作。

(X)14)金属事故分析会议应由班组人员参加,金属技术监督专责可以不用参加。

(X)15)主要金属部件金属专业人员可自行进行改造。

风力发电场金属技术监督基础知识讲解

风力发电场金属技术监督基础知识讲解
探伤的抽检; (5)电力线材表面质量、尺寸和力学性能的抽检。
2 输变电及其它设备安装前的监督
(1)输变电设备受监部件宏观检查; (2)杆塔、构架重要紧固件紧固力进行定期抽检; (3)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的定期检验。
要时进行表面探伤。
五、输变电及其它设备监督
1 输变电及其它设备安装前的监督
(1)塔材、螺栓、螺母相应检测项目的抽检; (2)重要电力金具外观、尺寸、化学成分、力学性能等项目的抽检; (3)高压隔离开关触头成分、镀银层厚度、硬度及其他部件相应项目的
抽检; (4)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外观质量、壳体厚度、光谱分析、硬度、无损
6 A级检修检验检查项目监督
(1)对风力机塔架焊缝进行宏观检验并做好记录; (2)对塔架基础地脚螺栓进行宏观检查并做好记录; (3)对新更换的合金螺栓安装前必须进行100%的光谱分析; (4)对失效螺栓周围其他螺栓进行无损探伤检查; (5)对轮毂、传动轴等易发生裂纹围
1)塔架及附件,包括塔筒、连接法兰、焊缝、爬梯、电缆固定支架、连 接用高强度紧固件。
2)机舱地盘、焊缝、连接用高强度紧固件。 3)旋转部件,包括传动系统的增速齿轮箱,低速轴(主轴)和高速轴及
轴承,风力机轮毂、叶片,刹车装置,偏航制动装置、联轴器,连接 用高强度紧固件。
4)液压装置,包括风力发电机液压站的油箱、管道和管件。 5)风电场架空输电线路铁塔。
(2)建立受监金属设备台帐,内容包括部件名称、规格、材质、数量, 对重点受监部件用钢资料应定期检查;
(3)按年度统计各机组累计运行时间、启停次数并记入台帐; (4)机组A级检修、设备改造后一个月内更新台帐内容。
4 检测仪器及设备
(1)应配备必需的仪器设备(如测厚仪、硬度计等); (2)建立仪器设备档案; (3)试验室仪器设备摆放应整齐并有明显标记; (4)计量仪器、设备在检定有效期内;自校设备在校准有效期内,自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属技术监督规程紧固件的监督
1.1 制造阶段的监督
1.2 制造阶段应依据DL/T 586对紧固件(包括汽缸螺栓、汽门螺栓、联轴器、导汽管法兰螺栓等)的制造质量进行现场监督检验和资料审查。

对国外引进材料制造的螺栓,若无国家或行业标准,应见证制造厂企业标准,明确螺栓强度等级。

1.3 制造厂应提供质量证明书,其中至少包括材料、热处理规范、力学性能和金相组织等技术资料。

1.4 对大于等于 M32 的高温紧固件的质量检验按GB/T 20410、DL/T 439中相关条款执行。

1.5 根据螺栓的使用温度按 DL/T 439 的规定选择钢号。

螺母强度应比螺栓材料低一级,硬度值低 20HBW~50HBW。

螺栓的硬度值控制范围见附录H。

1.6 几何尺寸、表面粗糙度及表面质量应符合 DL/T 439 的要求。

1.7 高温紧固件材料的非金属夹杂物、低倍组织和δ-铁素体含量按GB/T 20410相关条款执行。

1.8 安装阶段的监督
1.9 安装前,应首先检查制造厂提供的质量证明书,其中至少包括材料、热处理规范、力学性能和金相组织等技术资料。

其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力学性能应符合 DL/T 439 的规定。

1.10 安装前,锅筒人孔门、导汽管法兰、主汽门、再热蒸汽调门螺栓,应进行硬度检验,硬度值应符合附录H的规定。

1.11 对于汽轮机、发电机对轮螺栓,安装前应进行如下检验:
a)螺栓表面应光洁、平滑,不应有凹痕、裂口、毛刺和
其他引起应力集中的缺陷,必要时进行表面检测;
b)合金钢螺栓应进行100%的光谱检验,检查部位为螺栓
端面。

光谱检验按DL/T 991执行;
c)对螺栓进行100%的硬度检验,硬度值应符合附录H的
规定;
1.12 IN783、GH4169合金制螺栓表面进行宏观检验,特别注意检查中心孔表面的加工粗糙度;按数量的10%进行无损检测,光杆部位进行超声波检测,螺纹部位渗透检测;100%进行硬度检测,若硬度超过370HB,应对光杆部位进行超声波检测,螺纹部位渗透检测。

1.13 运行阶段的监督
1.14 机组运行过程中应加强对汽轮机和蒸汽阀门的巡检,如发生螺栓断裂原因引起的泄漏,应及时处理,防设备止损伤事故的扩大。

1.15 对于机组运行过程发生的螺栓断裂事故(包括检修中发现的开裂和断裂螺栓),应及时安排进行原因分析,防止同类型事故的发生。

1.16 检修阶段的监督
1.17 对于大于或等于M32的高温螺栓,每次A级检修应拆卸按DL/T 439进行检验。

1.18 机组每次A级检修,应对20CrlMolVNbTiB(争气1号)、20CrlMolVTiB(争气2号)钢制螺栓进行100%的硬度检验、20%的金相组织抽查;同时对硬度高于DL/T 439中规定上限的螺栓也应进行金相检验,一旦发现晶粒度粗于5级,应予以更换。

1.19 当CrMoV钢、多元强化CrMoV钢和12%Cr型钢制螺栓的蠕变变形量达0.7%,或螺栓累计运行时间达到8万小时~10万小时时,应进行解剖试验。

解剖试验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化学成分分析、金相组织检验、拉伸性能试验、冲击试验。

解剖试验至少从螺栓组中选择1根有代表性的螺栓进行,试验螺栓应是检验发现存在问题或运行时间长、工作温度高、应力大的螺栓。

1.20 凡在安装或拆卸过程中,使用加热棒对螺栓中心孔加热的螺栓,应对其中心孔进行宏观检查,必要时使用内窥镜检查中心孔内壁是否存在过热和烧伤。

1.21 对于汽轮机、发电机对轮以及锅筒人孔门、导汽管法兰、自动主汽门、再热蒸汽调门螺栓,每次A级检修应进行检查,检查内容和合格标准如下:
a)螺栓表面应光洁、平滑,不应有凹痕、裂口、毛刺和
其他引起应力集中的缺陷;
b)按 DL/T 694 的检验和验收标准进行20%的超声波检
测,必要时可按NB/T 47013进行磁粉或渗透检测;
1.22 螺栓的更换与报废
1.23 螺栓的更换规定:对螺栓检验结果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应进行更换,更换下的螺栓可进行恢复热处理,检验合格后可继续使用。

a)硬度值超过附录H的规定;
b)金相组织有明显的黑色网状奥氏体晶界;
1.24 螺栓的报废规定: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螺栓应报废:
a)螺栓运行后的蠕变变形量达到l%;
b)已发现裂纹;
c)外形严重损伤,不能修理复原;
d)螺栓中心孔局部烧伤熔化;
e)晶粒度超标;
1.25 螺栓的紧固和拆卸监督
高温螺栓的紧固和拆卸工艺按DL/T 439的要求执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