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说演绎法

合集下载

假说演绎法孟德尔遗传定律

假说演绎法孟德尔遗传定律

假说演绎法孟德尔遗传定律一、假说演绎法的概念及特点假说演绎法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推理方法,其基本思路是先提出一个假设,然后通过实验或观察来验证这个假设是否成立。

如果实验结果与假设相符,则可以得出结论,否则需要重新修正假设。

该方法的特点在于,它能够从已知事实中推断未知事实,并且能够通过实验来验证推断是否正确。

因此,假说演绎法在现代科学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二、孟德尔遗传定律的背景孟德尔遗传定律是指19世纪末奥地利修道士格里戈尔·约瑟夫·孟德尔通过对豌豆杂交育种的研究所发现的遗传规律。

孟德尔在当时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直到20世纪初才被重新发掘并得到广泛认可。

三、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内容1. 第一定律:同质性分离定律同质性分离定律指出,在杂交后代中,表现优势性状的基因会掩盖表现劣势性状的基因,但是这些劣势性状的基因并没有消失,而是以1:3的比例遗传给下一代。

2. 第二定律:分离定律分离定律指出,在杂交后代中,每个个体所携带的两个基因会在生殖过程中分开,只有一个基因能够遗传给子代。

3. 第三定律:自由组合定律自由组合定律指出,在杂交后代中,不同性状之间是相互独立的,它们之间的组合是随机的,并且每种组合出现的概率相等。

四、孟德尔遗传定律的意义孟德尔遗传定律为遗传学奠定了基础,并且对进化论、生物学和医学等领域都有着重要意义。

它揭示了生物体内遗传物质(DNA)在遗传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并且为人类认识和改变自身基因提供了理论依据。

五、结语孟德尔遗传定律是科学史上非常重要的一项发现,它不仅为我们揭示了生命最根本和最神秘的秘密,而且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思考问题的方法。

在今后的科学研究中,我们应该继续发扬孟德尔遗传定律所倡导的科学精神,不断探索未知领域,推动人类文明进步。

假说演绎法

假说演绎法

假说演绎法假说演绎法又称为演绎推理,是指基于前提条件和基本规律,通过逻辑推理得出结论的推理方法。

这种推理方式有很多应用,例如用于科学研究、法律判案以及工程设计等领域。

本文将就假说演绎法的概念、基本元素、应用以及优缺点进行分析。

一、假说演绎法的概念假说演绎法是基于已知条件和基本规律,通过逻辑分析推导出结论的一种推理方法。

它是一种推理方式,旨在利用已知信息推导出未知信息。

在假说演绎法中,基于已知事实和前提条件,人们形成假设,并基于这个假设得出结论。

假说演绎法主要分为两个步骤。

首先,根据已知事实和前提条件,提出一个假设,即未知的事实或变量。

其次,基于这个假设和基本规律进行推理,推导出结论。

假说演绎法是应用广泛的一种推理方式,它不仅用于科学研究,还用于法律判案以及工程设计等领域。

二、假说演绎法的基本元素假说演绎法有三个基本元素:前提条件、假设和结论。

1.前提条件:前提条件是假说演绎法中的基础。

它是已知的事实或者经验。

前提条件通常包括原因、条件、假设、定义、命题等等。

基于前提条件,人们提出假设,并得出结论。

2.假设:假设是假说演绎法的核心。

假设是基于已知事实和前提条件形成的一个预测。

在假说演绎法中,通过提出假设来发展和测试科学理论、解释现象和预测未来。

3.结论:结论是指基于已知条件和假设得出的结论。

根据已有证据和逻辑推理得出的结论可以是有益的科学理论或者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案。

三、假说演绎法的应用假说演绎法主要用于科学研究、法律判案以及工程设计等领域。

1.科学研究:在科学研究中,假说演绎法用来发展和测试科学理论、解释现象并预测未来。

科学理论通常由一组假设、原则和推论组成,假说演绎法用于测试这些理论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法律判案:在法律判案中,假说演绎法可以用来推断证据或判断某种行为是否侵犯了法律。

法官通常基于一组事实、证据和法律原则制定裁决,使用假说演绎法来确定罪责。

3.工程设计:在工程设计中,假说演绎法用来发现和解决工程问题。

假说演绎法

假说演绎法
三:F2中出现3:1的分离比是偶然的吗?
(P5页内容与图1-5)
他通过严谨的推理和大胆的想象而提出假说,并对性状分离现象现象作出尝试性解释。
第四步验证假说 得出结论
在观察和分析基础上提出问题以后,通过推理和想像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检验演绎推理的结论。
第四步验证假说 得出结论 一:为什么子一代都是高茎的?矮茎性状消失了吗?
在观察和分析基础上提出问题以后,通过推理和想像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检验演绎推理的结论。 第四步验证假说 得出结论
第四步验证假说 得出结论
一:为什么子一代都是高茎的?矮茎性状消失了吗?
第一步 提出问题 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期结论相符,就证明假说是正确的,反之,则说明假说是错误的。
假说演绎法
假说-演绎法
在观察和分析基础上提出问题以后,通过 推理和想像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根据假 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检验演绎推 理的结论。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期结论相符, 就证明假说是正确的,反之,则说明假说 是错误的。这就是假说-演绎法。
与课本联系
高茎787 矮茎277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测交实验不可能直接验证假说本身,而是验证由假说演绎出的推论,
三:F2中出现3:1的分离比
是偶然的吗? 在观察和分析基础上提出问题以后,通过推理和想像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检验演绎推理的结论。
高茎787 矮茎277
3:1
与课本联系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第第第四二三步步步验提实证出验假假验说说证得出结论
他假性当 能 尔 有测 证 即 立做然 单 多通说解交 的由:, 靠 位的如过,释实 ,假对一科很果严并。验那说多假两学遗谨对不么演说个家实传(可,绎的性的实做验因P能根出推状5都实 验 了子页直 据的理分践 来 许得决内接 假推检 说 多和离到定验 说论容了验 明 与生大现证 可,与过 问 孟相物胆象假 以图程 题 德似性的现说 对1的是 。 尔状想象-本 测很事实结的5身交象作)复实验果假,实而出杂上相,说而验提尝的,似后是是结,孟的出试来成验果不德观又

假说演绎法的例子

假说演绎法的例子

假说演绎法的例子
1. 嘿,你知道吗,就像牛顿看到苹果落地从而提出万有引力假说一样!比如说,看到吊灯摇晃,我们就可以提出是不是有什么规律在里面呀,然后通过演绎去验证这个假说,看看到底对不对。

2. 嘿呀,想想孟德尔研究豌豆杂交,这就是假说演绎法的经典啊!我们看到不同性状的表现,是不是就能提出关于遗传的假说,再去一步步验证呀。

3. 哇哦,就好比我们观察天气变化,先提出个假说为啥这段时间老是下雨呢,然后根据这个去进行演绎推理,找到真正的原因。

4. 哇塞,你看侦探破案不也是这样嘛!先有个关于凶手的假说,然后通过各种线索演绎,不就能找到真相啦,就像福尔摩斯一样厉害呢。

5. 哎呀呀,比如说研究动物行为,我们先提出一个关于它们某种行为原因的假说,接着通过观察和实验去逐步验证,是不是很有意思呀。

6. 咦,你想想发明创造不也是这样呀!先假说这个东西可以这样被创造出来,然后去用演绎的方法去尝试,说不定就成功了呢,像爱迪生发明电灯一样。

7. 哈哈,我们对一些奇怪现象的探究也是这样的呀!先随便假设一下原因,然后顺着这个假设一点点去演绎,说不定就解开谜题啦。

我觉得假说演绎法真的超级有用,能让我们从一些现象出发,通过思考和验证去发现很多未知的东西,厉害吧!。

假说演绎法 归纳法 举例

假说演绎法 归纳法 举例

假说演绎法归纳法举例以假说演绎法和归纳法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两种推理方法。

下面将分别介绍并举例说明这两种方法。

一、以假说演绎法以假说演绎法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推理方法,它通过先假设一个假说,再根据这个假说进行推理和研究,从而验证或否定这个假说。

如果研究结果能够支持假说,则假说被接受;如果研究结果与假说不符,则需要修改或放弃假说。

以下是以假说演绎法的一些典型例子:1. 假设地球是圆的,通过测量航海和航空数据,验证了这个假说的正确性。

2. 假设某种药物可以治疗某种疾病,通过临床试验和对比实验,验证了这个假说的有效性。

3. 假设某种物质具有特定的物理性质,通过实验测量和观察,验证了这个假说的准确性。

4. 假设某种行为可以导致某种结果,通过观察和实验,验证了这个假说的可靠性。

5. 假设某种社会政策可以改善人民生活,通过调查和统计数据分析,验证了这个假说的可行性。

二、归纳法归纳法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推理方法,它通过从具体的事实和实例中归纳出普遍性的规律或结论。

归纳法不像以假说演绎法那样先有一个假说,而是通过观察和实践总结出规律或结论。

以下是归纳法的一些典型例子:1. 通过观察一批人的身高数据,发现男性的平均身高普遍高于女性,从而得出男性身高普遍高于女性的结论。

2. 通过观察多个国家的经济数据,发现经济发展水平与人均收入水平呈正相关关系,从而得出经济发展与人均收入水平有关的结论。

3. 通过观察多个企业的市场营销策略,发现品牌知名度与销售额呈正相关关系,从而得出品牌知名度对销售额的影响的结论。

4. 通过观察多个学生的学习方法,发现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可以提高学习效果,从而得出制定学习计划对学习效果的影响的结论。

5. 通过观察多个社区的环境卫生情况,发现环境卫生与居民的健康状况有关,从而得出环境卫生对居民健康的影响的结论。

以假说演绎法和归纳法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两种推理方法。

以假说演绎法通过先假设一个假说,再根据这个假说进行推理和研究,从而验证或否定这个假说;归纳法通过从具体的事实和实例中归纳出普遍性的规律或结论。

专题四 微专题 三 假说—演绎法及其应用

专题四 微专题 三  假说—演绎法及其应用

解析 由题干可知,F1中非抗∶抗性=3∶1,且雌雄中都有非抗和 抗性个体,故等位基因A、a位于常染色体上,且非抗为显性;F1中 无斑点∶有斑点=1∶1,且无斑点都是雄性个体,有斑点都是雌性 个体,故等位基因B、b位于性染色体上。
(2)请利用上述实验中的F1为材料,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此性状是受一对 基因控制,还是两对基因控制。请简要说明实验步骤与预期结果。 ①实验步骤:_分__别__取__甲__、__乙__杂__交__得__到___的__F_1中__的__红___花__植__株__自__交__,__统__计__F_2_ _中__红__花__与__白__花__的__比__例__(_分__别__取__甲__、__乙__杂__交__得__到__的__F_1_中__的__红__花__植__株__与__白__花__ _植__株__进__行__测__交__,__统__计__F_2中__红__花__与__白__花__的__比__例__)_。 ②预期结果:若出现红花∶白花 =__5_∶__1_(_2_∶__1_)_,则为一对等位基因 控制;若出现红花∶白花=__1_3_∶__3_(7_∶__5_)__,则为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
4.根据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油蚕(ZW型)能否抗NPV病毒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油蚕 上有无斑点由另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且无斑点为显性。现有两油 蚕杂交,F1中非抗无斑点雄性∶非抗斑点雌性∶抗性无斑点雄性∶抗性 斑点雌性= 3∶3∶1∶1。 材料二 Z、W染色体的同源部分均具有等位基因。 (1)上述两对等位基因_不__位__于___(填“位于”或“不位于”)一对同源染色 体上,理由是_根__据__F_1_表__现__型__比__例__可__知__A_、__a_位__于__常__染__色__体__上__,__而__B_、__b_基___ _因__位__于__性__染__色__体__上__。

假说演绎法

假说演绎法

假Hale Waihona Puke 演绎法在观察和分析基础上提出问题以后,通过推理和 想像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 再通过实验检验演绎推理的结论。 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期结论相符,就证明假说是正确 的,反之,则说明假说是错误的。 这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叫做假 说-演绎法。 一般步骤: 提出问题→做出假设→演绎推理→实验检验→得出 结论
萨顿根据发现的以上现象,将孟德尔遗传定律形成配子过程中基 因的行为变化与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做了深入类比 分析,对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做出推论,即基因是由染色体携带 着从亲代传递给下一代的,也就是说,基因就在染色体上。 类比、假说、推理后得到的结论并不具备逻辑上的必然性,不 管它有多么的合情合理,在没有实践的检验之前,还都仅仅是 假说,不能作为定律来使用,科学家们不断的探索努力,终于 在1909年,摩尔根通过果蝇红眼与白眼这一对相对性状的实验, 将一个特定的基因和一条特定的染色体──X染色体联系起来, 从而用实验证明了基因确实在染色体上。
美国遗传学家萨顿主要运用“类比推理法”提出了“基 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美国遗传学家摩尔根等人运用 “假说—演绎法”获得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类比推理法: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在某些属性上相同, 推断出它们在另外的属性上(这一属性已为类比的一个对 象所具有,而在另一个类比的对象那里尚未发现)也相同 的一种推理。类比推理的结构可表示如下: A有属性a、 b、c、d ,B有属性a、b、c ,推出结论B有属性d 。例 如科学家在研究光的性质时,曾将光与声进行类比。声有 直线传播、反射和折射等现象,其原因在于它有波动性。 后来发现光也有直线传播、反射和折射等现象,因此推测 光也可能有波动性。
基因行为

假说演绎法

假说演绎法

假说演绎法假说演绎法(Hypothetico-deductive-method)又称为假说演绎推理,是指在观察和分析基础上提出问题以后,通过推理和想象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检验演绎推理的结论。

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期结论相符,就证明假说是正确的,反之,则说明假说是错误的。

这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

假说演绎推理概述假说演绎推理,实质上是一种解释归纳推理,即通过归纳得到的结论只能是一个假说,这个假说的合理性有多大,即归纳所得结论的可靠性有多大,需要接受事实的检验。

如果假说能够合理地解释已知的或可预测的经验事实,则假说的确证度就增大。

假说演绎推理与溯因推理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假说演绎推理是在溯因推理的基础上进行的。

通过溯因推理,在已知的事实E和科学原理(如果H,那么E)的基础上推测出结论(假说)H以后,如何确定这个假说(结论)的可靠性呢?这就需要从假说H得到确证。

因此,溯因推理是一种发现(假说)的方法,假说演绎推理则是一种验证(假说)的方法。

假说演绎推理的前提和结论之间的联系是或然的,前提并不蕴涵结论。

前提真,结论未必真。

从推理形式来看,它不符合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规则;肯定后件不能肯定前件。

无论是某一个事实E与实验的结果相符合,还是一系列的事实(E1,E2…EN)与观察实验的结果相符合,逻辑上都不能必然地断定结论(假说)H是真实的。

如医生给病人诊断后提出假说:该病人患有肺炎。

在此基础上,医生进一步演绎出病人有发烧、咳嗽、呼吸困难等现象,尽管这些现象可能都是事实,但并不能必然地得出病人患有肺炎的结论,因为存在这些现象的病人也可能患有别的疾病。

因此,假说演绎推理结论(假说)只能是某种程度的确证。

科学史上,亚里士多德提出的归纳——演绎方法,可看作假说演绎法的雏型。

亚里士多德主张,科学家要从被解释现象中归纳出解释性原理,然后再从包含这些原理的前提中,演绎出关于这个事实的原因的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假说演绎法学案
一、概念:在观察和分析基础上提出问题以后,通过推理和想像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检验演绎推理的结论。

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期结论相符,就证明假说是正确的,反之,则说明假说是错误的。

这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叫做假说-演绎法。

二、以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分离实验来分析假说演绎法的步骤。

假说演绎法的一般步骤:
1.观察现象提出问题
提出的问题是:
2.通过推理和想象,做出假说
做出的假设是:
孟德尔假说的核心是:
3.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
问题(1)如何才能知道F1的D和d 是否分离并进入不同配子?
问题(2):能直接观察出F1产生的配子的种类吗?
问题(3):配子中遗传因子的控制作用能在子代表现出来吗?
4.对假说进行验证(方法是:)
练习:
1.“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下列属于孟德尔在发现基因分离定律时的“演绎”过程的是()
A.若遗传因子位于染色体上,则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
B.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性状,比例接近1:1 C.由F2出现了“3:1”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D.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F2中三种基因个体比接近1:2:1
2.几种染色体异常果蝇的性别、育性等如图所示。

用红眼雌果蝇(X R X R)与白眼雄果蝇(X r Y)为亲本杂交,在F1群体中发现一只白眼雄果蝇(记为“M”)。

M果蝇出现的原因有三种可能:第一种是环境改变引起表现型变化,但基因型未变;第二种是亲本果蝇发生基因突变;第三种是亲本雌果蝇在减数分裂时X染色体不分离。

请设计简便的杂交实验,确定M果蝇的出现是由哪一种原因引起的。

实验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预测:Ⅰ.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是环境改变;Ⅱ.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是基因突变;Ⅲ.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是减数分裂时X染色体不分离。

3.(2013年新课标卷)一对相对性状可受多对等位基因控制,如某种植物花的紫色(显性)和白色(隐性)这一相对性状就受多对等位基因控制。

科学家已从该植物的一个紫花品系选育出5个基因型不同的白花品系,且这5个白花品系与该紫花品系都只有一对等位基因存在差异。

某同学在大量种植该紫花品系时,偶然发现1株白花植株,将其自交,后代均表现为白花。

回答问题:
(1)假如上述植物花的紫色(显性)和白色(隐性)这对相对性状受8对等位基因控制,显性基因分别是A、B、C、D、E、F、G、H表示,则紫花品系的基因型为;上述5个白花品系之一的基因型可能为(写出一种基因型即可)。

(2)假设该白花植株与紫花品系也只有一对等位基因存在差异,若通过杂交实验来确定该白花植株是一个新等位基因突变造成的,还是属于上述5个白花品系中的一个,则:
①该实验的思路:
②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
解析:该题主要是从考查科学方法“假说-演绎法”,考点是考试说明中的“基因与性状的关系”,要求掌握的程度是Ⅱ。

知识内容详见人教版教材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1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此题要求的能力主要是理解能力,通过分析紫花和白花受多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特点,运用假说-演绎法方法,推断白花植株是由一个新等位基因突变造成的,还是属于原有5个白花品系之一。

这是一道多对等位基因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题,该题中植物花的颜色紫色(显性)和白色(隐性)这一相对性状就受8对等位基因控制。

题中涉及3个品种:1个紫花品系,5个基因型不同的白花品系,1株白花植株;3个品种之间的关系:5个基因型不同的白花品系为紫花品系的后代,1株白花植株也为紫花品系的后代。

问题:1.紫花品系和5个基因型不同的白花品系的基因型分别是什么?2.白花植株是由一个新等位基因突变造成的,还是属于上述5个白花品系中的一个?
解决问题1的思路在于,从题中“某同学在大量种植该紫花品系时,偶然发现1株白花植株,将其自交,后代均表现为白花”条件来看,可以判断白花植株是由紫花品系基因突变产生的,因此紫花品系为显性纯合子,基因型为AABBCCDDEEFFGGHH。

同理5个白花品系也只能由显性纯合子紫花品系基因突变产生,5个白花品系与该紫花品系都只有一对等位基因存在差异,因此,5个白花品系的基因型为aaBBCCDDEEFFGGHH、AAbbCCDDEEFFGGHH、AABBccDDEEFFGGHH、AABBCCddEEFFGGHH、AABBCCDDeeFFGGHH、AABBCCDDEEffGGHH、AABBCCDDEEFFggHH、AABBCCDDEEFFGGhh等8种里面的5种。

解决问题2的思路在于,首先要明确白花植株是由紫花品系的8对等位基因中的1对等位基因突变产生的,新的等位基因是指不同于5个白花品系的基因。

如果选择显性纯合子紫花品系与白花植物杂交,后代只有1种全为紫花。

所以只有选择上述5个白花品系与白花植物后代杂交,在5个杂交组合中,如果子代全为紫花,说明该白花植株是由新的等位基因突变造成的;在5个杂交组合中,如果4个组合的子代为紫花,1个组合的后代为白花,则说明该白花植株属于这5个白花品系之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