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成药配方详解:益心通脉颗粒

合集下载

通脉颗粒的功能主治与用途图片

通脉颗粒的功能主治与用途图片

通脉颗粒的功能主治与用途功能主治通脉颗粒是一种中药制剂,具有多种功能主治,可以应用于以下情况:1.活血化瘀:通脉颗粒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消散瘀血,改善微循环,有效预防和处理血液淤积、瘀血引起的疼痛病症,如瘀血性疼痛、瘀伤淤血等。

2.舒筋活络:通脉颗粒可以舒筋活络,提高局部肌肉、骨骼的通透性,解除痉挛和僵硬感,缓解肌肉酸痛、骨关节疼痛、神经痛等。

3.化痰止咳:通脉颗粒含有一些具有化痰止咳作用的中药成分,可以减少痰液分泌,改善气道通畅,缓解咽喉不适、咳嗽、痰多等症状。

4.消肿止痛:通脉颗粒具有一定的消肿止痛作用,可以减轻炎症引起的组织肿胀和疼痛,缓解软组织损伤、关节炎、风湿性疼痛等症。

5.调理血压:通脉颗粒中的一些成分有一定的调理血压作用,可以有效降低高血压,调整血管张力,保护心血管健康。

用途通脉颗粒可以用于以下疾病和症状的治疗和调理:1.血瘀引起的疼痛病症,如瘀血性疼痛、瘀伤淤血等。

2.肌肉骨骼疼痛,如肌肉酸痛、骨关节疼痛等。

3.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咳嗽、咽喉炎症等。

4.软组织损伤、关节炎、风湿性疼痛等。

5.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等。

通脉颗粒是一种常见的中药制剂,可用于以上疾病的辅助治疗和预防。

但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阅读包装说明,按照医生或药师的建议使用。

2.如有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咨询医生。

3.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等特殊人群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4.忌辛辣、油腻食物,避免饮酒。

总结通脉颗粒是一种功能主治广泛、用途多样的中药制剂。

它可以活血化瘀、舒筋活络、化痰止咳、消肿止痛、调理血压等。

在治疗和调理瘀血性疼痛、肌肉骨骼疼痛、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咳嗽咽喉炎症、软组织损伤、关节炎、高血压等疾病方面有一定的效果。

但在使用过程中,务必注意使用说明和医嘱,避免不必要的风险和副作用。

以上是关于通脉颗粒的功能主治与用途的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通脉颗粒的作用与功能主治

通脉颗粒的作用与功能主治

通脉颗粒的作用与功能主治1. 通脉颗粒的简介通脉颗粒是一种传统中药制剂,具有调节气血、通络舒筋的功效。

它由多种草本植物经过研磨、提取等工艺制成,适用于治疗气血不畅、四肢麻木、风湿痹痛等症状。

通脉颗粒无论是在医院还是家庭用药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2. 通脉颗粒的作用通脉颗粒具有以下作用: - 活血化瘀:通脉颗粒中的中草药成分能够促进血液循环,调节血液粘稠度,改善微循环,从而起到活血化瘀的作用。

- 舒筋活络:通脉颗粒中的有效成分能够舒筋活络,放松肌肉,缓解肌肉僵硬和疼痛。

- 补益气血:通脉颗粒中的草本植物能够补益气血,调整气血平衡,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3. 通脉颗粒的功能主治通脉颗粒主要用于以下症状和疾病的治疗: - (1)气血不畅:通脉颗粒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改善气血不畅引起的各种不适症状,如头晕、乏力、四肢无力等。

- (2)四肢麻木:通脉颗粒中的有效成分能够活血化瘀,改善四肢麻木、刺痛等症状。

- (3)风湿痹痛:通脉颗粒具有舒筋活络的作用,能够缓解风湿痹痛,如关节疼痛、肌肉疼痛等。

- (4)经络不通:通脉颗粒能够调节经络,促进经络畅通,缓解经络不通所引起的各种不适症状。

- (5)内外伤痛:通脉颗粒中的草本植物成分能够舒筋活络、消肿止痛,适用于各种内外伤引起的疼痛。

4. 通脉颗粒的使用方法通脉颗粒的使用方法如下: - 成人每次口服10克,一日3次。

- 儿童酌减用量,按体重和年龄适量调整。

- 用温水冲服,最好在饭后服用。

- 用药期间避免辛辣、油腻食物,保持充足睡眠,同时注意保暖。

5. 通脉颗粒的注意事项•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小儿禁用。

•通脉颗粒只能口服,不可注射。

•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请按照医生或药师的指导使用,不可随意更改剂量。

•请妥善保存,避免阳光直射。

通脉颗粒是一种方便易用的中药制剂,具有通络舒筋、活血化瘀、补益气血等多种功能。

它在治疗气血不畅、四肢麻木、风湿痹痛等方面具有显著的疗效。

通脉颗粒的作用与功效

通脉颗粒的作用与功效

通脉颗粒的作用与功效通脉颗粒是一种中药制剂,以中药材为原料制成,具有通脉活血、增强心脑血管功能等功效。

在中医药学中,通脉颗粒主要应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脑供血不足等。

同时,它也具有延缓衰老、提高免疫力、抗疲劳、促进新陈代谢等多种作用。

通脉颗粒的主要成分包括黄芪、丹参、川芎、活血化淤草药等,它们具有不同的药理作用,能够协同发挥出强大的心脑保护作用。

黄芪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具有养血益气、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作用。

丹参是一味常用的血管扩张剂,可以增加冠状血流量,改善心肌供血不足,具有抗心肌缺血、促进血液循环的效果。

川芎则具有活血化淤、调经止痛等作用,可以缓解痛经、月经不调等症状。

通脉颗粒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

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特征的慢性疾病,容易引发心脑血管并发症,如心绞痛、心肌梗死、脑卒中等。

通脉颗粒可以通过调节血液循环,增加心脑血流量,改善微循环,减轻心脑供血不足的症状。

同时,它还能够调节血管张力,降低外周血管阻力,从而降低血压,减少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冠心病是一种以冠状动脉供血障碍为主要特征的心血管疾病,其症状包括胸痛、胸闷、气短等。

通脉颗粒可以通过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血流量,改善心肌缺血,减轻胸痛等症状。

此外,通脉颗粒还具有抗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的作用,可以预防冠心病并发症的发生。

除了心脑血管疾病,通脉颗粒还可以用于改善血液循环,提高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等方面。

现代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很多人常年熬夜,导致气血不足,血液循环不畅。

通脉颗粒可以通过活血化淤的作用,改善微循环,增加氧气输送到各个组织器官,缓解疲劳感,提高工作效率。

同时,通脉颗粒还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以清除体内自由基,延缓衰老。

此外,通脉颗粒还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抵抗力。

现代人生活环境变化多样,容易受到各种疾病的侵袭。

通脉颗粒可以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增加白细胞数量,提高机体抵抗力,降低患病风险。

通脉颗粒的功能主治

通脉颗粒的功能主治

通脉颗粒的功能主治1. 通脉颗粒的简介通脉颗粒是一种中药制剂,由多种中药材配制而成。

它具有安神、舒筋活络、调经止痛等功能。

通脉颗粒具有较好的吸收效果,可以快速起效,适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

2. 通脉颗粒的主要成分通脉颗粒主要由以下几种中药材组成: - 当归:具有补血调经、养血安神的功效。

- 川芎:具有活血祛痛、行气活络的作用。

- 白芷:具有舒筋活络、止血消肿的功效。

- 熟地黄:具有补肝肾,滋阴补血的作用。

- 知母:具有清热生津、滋阴降火的作用。

- 丹参:具有活血化瘀、调经止痛的功效。

- 柏子仁:具有舒筋活络、镇静安神的作用。

- 紫花地丁: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功效。

以上成分相互配伍,共同发挥作用,使通脉颗粒具有独特的疗效。

3. 通脉颗粒的功能主治通脉颗粒具有以下几项主要功能和主治:3.1 补血调经通脉颗粒中的当归、熟地黄等中药成分能够补血养血,调节女性月经不调问题。

它可以缓解痛经、经量不调等症状,对功能性子宫出血也有一定疗效。

3.2 舒筋活络通脉颗粒中的川芎、白芷等成分具有活血化瘀、舒筋活络的作用,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痛风、风湿性关节炎、颈椎病等疾病,能够缓解关节疼痛、肌肉酸痛等症状。

3.3 清热生津通脉颗粒中的知母成分具有清热生津的功效,适用于口干舌燥、热病引发的口腔溃疡等问题。

它可以清热解毒,滋润口腔,帮助缓解口腔不适。

3.4 调经止痛通脉颗粒中的丹参等成分具有活血化瘀、调经止痛的作用,适用于经期疼痛、痛经等妇科疾病。

它可以缓解痛经症状,调节月经周期,改善妇科健康问题。

3.5 安神助眠通脉颗粒中的柏子仁具有舒筋活络、镇静安神的作用,可以缓解因失眠而导致的情绪不佳、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帮助改善睡眠质量。

4. 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通脉颗粒一般每次口服10克,每日2次。

具体使用方法和剂量可根据医生建议或产品说明进行调整。

在使用通脉颗粒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 如有过敏体质或对其中某些成分过敏者应慎用或避免使用。

辅仁益心通脉颗粒使用说明

辅仁益心通脉颗粒使用说明

辅仁益心通脉颗粒
【品牌】辅仁
【用法用量】温开水冲服,一次一袋,一日3次,四周为一疗程,或遵医嘱。

【注意事项】个别患者用药后可出现胃部不适,宜改为饭后服用。

【不良反应】尚不明确。

【禁忌】孕妇忌服。

【适应症】益气养阴、活血化瘀、通脉强心。

用于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心力衰竭、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心动过缓、动脉硬化、心跳过速、心脑供血不足、心慌、胸闷、胸痛、气短、早搏、房颤、呼吸困难、乏力、心脏偷停、风心病、肺心病、心肌炎症属气阴两虚心脉瘀阻者,能有效降低血脂、血粘度。

【药物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药理毒理】本品对冠状动脉结扎犬急性心肌缺血模型,有减轻心肌缺血程度,缩小心肌梗塞面积的作用。

对老年大鼠具有减少体外血栓重量,降低全血粘度和血浆胆固醇含量,提高红血球变形能力的作用。

【包装】10g*9袋/盒。

【类型】处方药
【医保】非
【国家/地区】国产
【剂型】颗粒剂
【药代动力学】未进行该项实验且无可靠参考文献。

【成份】黄芪、人参、北沙参、玄参、丹参、川芎等。

中成药配方详解:益心舒颗粒

中成药配方详解:益心舒颗粒

药典中药材:五味子详解>>>
五味子
药典中药材:五味子
来源: 本品为木兰科植物五味子的干燥成熟果实。 习称“北五味子”。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摘, 晒干或蒸后晒干,除去果梗和杂质。
药典中药材:五味子
性状:
本品呈不规则的球形或扁球形,直径5~ 8mm。表面红色、紫红色或暗红色,皱缩, 显油润;有的表面呈黑红色或出现“白 霜”。果肉柔软,种子1~2,肾形,表面 棕黄色,有光泽,种皮薄而脆。果肉气微, 味酸;种子破碎后,有香气,味辛、微苦。
药典中药材:人参
用法: 3~9g,另煎兑服;也可研粉吞服,一次 2g,一日2次。
药典中药材:人参
存储: 置阴凉干燥处,密闭保存,防蛀。
药典中药材:人参
注意: 不宜与藜芦、五灵脂同用。
药典中药材:麦冬详解>>>
麦冬
药典中药材:麦冬
来源: 本品为百合科植物麦冬的干燥块根。夏季 采挖,洗净,反复暴晒、堆置,至七八成 干,除去须根,干燥。
性味: 酸、甘,微温。归脾、胃、肝经。
药典中药材:山楂
功效:
消食健胃,行气散瘀,化浊降脂。用于肉 食积滞,胃脘胀满,泻痢腹痛,瘀血经闭, 产后瘀阻,心腹刺痛,胸痹心痛,疝气疼 痛,髙脂血症。焦山楂消食导滞作用增强。 用于肉食积滞,泻痢不爽。
药典中药材:山楂
用法: 9~12g。
药典中药材:山楂
存储: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药典中药材:川芎
炮制:
除去杂质,分开大小,洗净,润透,切厚 片,干燥。本品为不规则厚片,外表皮灰 褐色或褐色,有皱缩纹。切面黄白色或灰 黄色,具有明显波状环纹或多角形纹理, 散生黄棕色油点。质坚实。气浓香,味苦、 辛,微甜。

通脉颗粒的功能主治与用途说明书

通脉颗粒的功能主治与用途说明书

通脉颗粒的功能主治与用途说明书1. 产品简介通脉颗粒是一种中药配方颗粒剂,由多种草药精心配制而成,为传统中医治疗中出现的通脉问题提供了有效的疗法。

通脉颗粒具有多种功能主治,适用于一系列通脉相关疾病的治疗。

2. 功能主治通脉颗粒具有以下功能主治: - 改善血液循环:通脉颗粒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全身经络的通畅,改善气血运行不畅引起的症状。

- 舒缓经络痛症:通脉颗粒能够舒缓经络疼痛,减轻疼痛和麻木感,缓解肌肉痉挛和经络阻塞。

- 调节血压:通脉颗粒可以调节血压,对于高血压和低血压患者都有一定的疗效。

- 促进新陈代谢:通脉颗粒有助于促进新陈代谢,排除身体内的废物和毒素,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 强化免疫系统:通脉颗粒能够增强免疫系统,提高机体的抵抗能力,减少感染和疾病的发生。

- 改善睡眠质量:通脉颗粒对于失眠和睡眠质量差的人群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帮助人们获得充足的睡眠。

3. 用途说明通脉颗粒适用于以下疾病的治疗和改善: 1. 血液循环不畅引起的症状,如身体疲劳、四肢无力等。

2. 经络疼痛、麻木、痉挛等症状。

3. 血压失调,包括高血压和低血压。

4. 新陈代谢缓慢引起的问题,如体重过重、代谢性疾病等。

5. 免疫系统较弱、容易感染的人群。

6. 睡眠质量差,失眠的人群。

4. 使用方法•成人每次口服5克,每天3次。

•将通脉颗粒直接冲入开水中,搅拌均匀后即可饮用。

如口感不佳,可加入适量蜂蜜进行调味。

•儿童和孕妇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禁止长期超量使用。

5. 注意事项•对本产品的任何成分过敏者禁用。

•使用本产品期间应避免辛辣食物和酒类。

•存储在干燥、阴凉处,避免阳光直射。

•请将本产品放在儿童无法接触的地方。

6. 副作用与不良反应通脉颗粒属于中药制剂,一般情况下不会引起明显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但个别人可能出现过敏反应等不适症状,如果出现不适症状,请立即停止使用并就医。

7. 储存要求•本产品应存放在干燥、阴凉处,避免阳光直射。

通脉颗粒的用法用量功能主治

通脉颗粒的用法用量功能主治

通脉颗粒的用法用量功能主治一、用法用量通脉颗粒是一种中药颗粒剂,通常以袋装形式出售。

以下是通脉颗粒的用法用量:1.成人用量:每次一袋,一日3次。

2.儿童用量:年龄在2岁以下的儿童,一次半袋,一日3次;年龄在2岁到7岁的儿童,一次一袋,一日3次;年龄在7岁以上的儿童,按成人用量服用。

注意事项: - 通脉颗粒应溶解在温开水中口服,可随餐服用。

- 如果出现消化不良或其他不适症状,请减少用量或停止使用,并咨询医生意见。

- 如需长期服用,请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二、功能主治通脉颗粒具有多种功能主治,主要用于以下情况:1.血液循环不畅:通脉颗粒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血液供应各个部位,从而缓解手脚冰凉、四肢无力、身体乏力等症状。

2.血气不足:通脉颗粒含有多种中药成分,能够补充血气,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3.经络阻塞:通脉颗粒能够疏通经络,促进气血流通,改善气滞血瘀的症状,常用于改善头晕目眩、经期不调等症状。

三、通脉颗粒的主要成分通脉颗粒的主要成分是经典中药材,包括以下几种:1.当归:具有活血化瘀和调经止痛的功效,对于血气不足、经期不调有显著疗效。

2.桃仁:具有活血通络、舒筋活络的作用,常用于改善气滞血瘀引起的症状。

3.川芎:具有活血祛瘀、疏通经络的作用,常用于改善头痛、头晕等症状。

4.红花: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能够缓解痛经、腹痛等症状。

四、不适用人群通脉颗粒作为中药颗粒剂,虽然有多种功能主治,但也存在一些不适用人群,具体包括:1.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因为通脉颗粒中的成分可能对胎儿或婴儿产生影响,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应避免使用。

2.过敏体质者:对通脉颗粒中任何成分过敏的人不应使用。

3.有出血倾向者:因为通脉颗粒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有出血倾向的人应避免使用,以免加重出血症状。

五、其他注意事项在使用通脉颗粒时,还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请按照医生或药师的指导使用,不要自行增加剂量或停止使用。

2.如遇到不良反应,如过敏反应或消化不良,请停止使用并及时咨询医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典中药材:黄芪
性状:
本品呈圆柱形,有的有分枝,上端较粗, 长30~90cm,直径1~3.5cm。表面淡棕黄 色或淡棕褐色,有不整齐的纵皱纹或纵沟。 质硬而韧,不易折断,断面纤维性强,并 显粉性,皮部黄白色,木部淡黄色,有放 射状纹理和裂隙,老根中心偶呈枯朽状, 黑褐色或呈空洞。气微,味微甜,嚼之微 有豆腥味。
药典中药材:北沙参
炮制: 除去残茎和杂质,略润,切段,干燥。
药典中药材:北沙参
性味: 甘、微苦,微寒。归肺、胃经。
药典中药材:北沙参
功效: 养阴淸肺,益胃生津。用于肺热燥咳,劳 嗽痰血,胃阴不足,热病津伤,咽干口海。
药典中药材:北沙参
用法: 5~12g。
药典中药材:北沙参
注意: 不宜与藜芦同用。
药典中药材:北沙参
性状:
本品呈细长圆柱形,偶有分枝,长15~ 45cm,直径0.4~1.2cm。表面淡黄白色, 略粗糙,俱有残存外皮,不去外皮的表面 黄棕色。全体有细纵皱纹和纵沟,并有棕 黄色点状细根痕;顶端常留有黄棕色根茎 残基;上瑞稍细,中部略粗,下部渐细, 质脆,易折断,断面皮部浅黄白色,木部 黄色。气特异,味微甘。
药典中药材:丹参
性味: 苦,微寒。归心、肝经。
药典中药材:丹参
功效:
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 痈。用于胸痹心痛,脘腹胁痛,癥瘕积聚, 热痹疼痛,心烦不眠,月经不调,痛经经 闭,疮疡肿痛。
药典中药材:丹参
用法: 10~15g。
药典中药材:丹参
存储: 置干燥处。
药典中药材:丹参
注意: 不宜与藜芦同用。
药典中药材:郁金
性状:
温郁金:呈长圆形或卵圆形,稍扁,有的 微弯曲,两端渐尖,长3.5~7cm,直径 1.2~2.5cm。表面灰褐色或灰棕色,具不 规则的纵皱纹,纵纹隆起处色较浅。质坚 实,断面灰棕色,角质样;内皮层环明显。 气微香,味微苦。黄丝郁金呈纺锤形,有 的一端细长,长2.5~4.5cm,直径1~ 1.5c
药典中药材:玄参详解>>>
玄参
药典中药材:玄参
来源:
本品为玄参科植物玄参Hemsl.的干燥根。 冬季茎叶枯萎时采挖,除去根茎、幼芽、 须根及泥沙,晒或烘至半干,堆放3~6天, 反复数次至干燥。
药典中药材:玄参
性状:
本品呈类圆柱形,中间略粗或上粗下细, 有的微弯曲,长6~20cm,直径1~3cm。 表面灰黄色或灰褐色,有不规则的纵沟、 横长皮孔样突起和稀疏的横裂纹和须根痕。 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黑色,微有光泽。 气特异似焦糖,味甘、微苦。
药典中药材:人参
性状:
芦碗)。质较硬,断面淡黄白色,显粉性, 形成层环纹棕黄色,皮部有黄棕色的点状 树脂道及放射状裂隙。香气特异,味微苦、 甘。或主根多与根茎近等长或较短,呈圆 柱形、菱角形或人字形,长1~6cm。表面 灰黄色,具纵皱纹,上部或中下部有环纹, 支根多为2~3条,须根少而细长,清晰不 乱,有较明显的疣
药典中药材:炙甘草
炮制: 取甘草片,照蜜炙法(通则0213)炒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黄 色至深黄色,不粘手时取出,晾凉。
药典中药材:炙甘草
性味: 甘,平。归心、肺、脾、胃经。
药典中药材:炙甘草
功效: 补脾和胃,益气复脉。用于脾胃虚弱,倦 怠乏力,心动悸,脉结代。
药典中药材:炙甘草
用法: 2~10g。
药典中成药:益心通脉颗粒配方详解>>>
药典中药材:郁金
性状:
m。表面棕灰色或灰黄色,具细皱纹。断 面橙黄色,外周棕黄色至棕红色。气芳香, 味辛辣。桂郁金:呈长圆锥形或长圆形, 长2~6.5cm,直径1~1.8cm。表面具疏浅 纵纹或较粗糙网状皱纹。气微,味微辛苦。 绿丝郁金呈长椭圆形,较粗壮,长1.5~ 3.5cm,直径1~1.2cm。气微,味淡。
药典中药材:人参详解>>>
人参
药典中药材:人参
来源:
本品为五加科植物人参的干燥根和根茎。 多于秋季采挖,洗净经晒干或烘干。栽培 的俗称“园参”;播种在山林野生状态下 自然生长的称“林下山参”,习称“籽 海”。
药典中药材:人参
性状:
主根呈纺锤形或圆柱形,长3~15cm,直 径1~2cm。表面灰黄色,上部或全体有疏 浅断续的粗横纹及明显的纵皱,下部有支 根2~3条,并着生多数细长的须根,须根 上常有不明显的细小疣状突出。根茎(芦 头)长1~4cm,直径0.3~1.5cm,多拘挛 而弯曲,具不定根(宁)和稀疏的凹窝状 茎痕(
药典中药材:黄芪
炮制:
除去杂质,大小分开,洗净,润透,切厚 片,干燥。本品呈类圆形或椭圆形的厚片, 外表皮黄白色至淡棕褐色,可见纵皱纹或 纵沟。切面皮部黄白色,木部淡黄色,有 放射状纹理及裂隙,有的中心偶有枯朽状, 黑褐色或呈空洞。气微,味微甜,嚼之有 豆腥味。
药典中药材:黄芪
性味: 甘,微温。归肺、脾经。
功效:
清热凉血,滋阴降火,解毒散结。用于热 入营血,温毒发斑,热病伤阴,舌绛烦渴, 津伤便秘,骨蒸劳嗽,目赤,咽痛,白喉, 瘰疬,痈肿疮毒。
药典中药材:玄参
用法: 9~15g。
药典中药材:玄参
存储: 置干燥处,防霉,防蛀。
药典中药材:玄参
注意: 不宜与藜芦同用。
药典中药材:丹参详解>>>
丹参
药典中药材:川芎
用法: 3~10g。
药典中药材:川芎
存储: 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药典中药材:郁金详解>>>
郁金
药典中药材:郁金
来源:
本品为姜科植物温郁金、姜黄、广西莪术 或蓬莪术的干燥块根。前两者分别习称 “温郁金”和“黄丝郁金”,其余按性状 不同习称“桂郁金”或“绿丝郁金”。冬 季茎叶枯萎后采挖,除去泥沙和细根,蒸 或煮至透心,干燥。
药典中成药:益心通脉颗粒
功效:
益气养阴,活血通络,用于气阴两虚、瘀 血阻络所致的胸痹,症见胸闷心痛、心悸 气短、倦怠汗出、咽喉干燥;冠心病心绞 痛见上述证候者。
药典中成药:益心通脉颗粒
用法: 温开水冲服。一次1袋,一日3次。4周为 一疗程,或遵医嘱。
药典中成药:益心通脉颗粒
存储: 密封。
药典中成药:益心通脉颗粒
规格: 每袋装10g。
谢谢!
药典中药材:人参
性状: 状突起。根茎细长,少数粗短,中上部具 稀疏或密集而深陷的茎痕。不定根较细, 多下垂。
药典中药材:人参
炮制: 润透,切薄片,干燥,或用时粉碎、捣碎。
药典中药材:人参
性味: 甘、微苦,微温。归脾、肺、心、肾经。
药典中药材:人参
功效:
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养 血,安神益智。用于体虚欲脱,肢冷脉微, 脾虚食少,肺虚喘咳,津伤口渴,内热消 渴,气血亏虚,久病虚羸,惊悸失眠,阳 痿宫冷。
药典中药材:人参
用法: 3~9g,另煎兑服;也可研粉吞服,一次 2g,一日2次。
药典中药材:人参
存储: 置阴凉干燥处,密闭保存,防蛀。
药典中药材:人参
注意: 不宜与藜芦、五灵脂同用。
药典中药材:北沙参详解>>>
北沙参
药典中药材:北沙参
来源:
本品为伞形科植物珊瑚菜的干燥根。夏、 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稍晾,置 沸水中烫后,除去外皮,干燥。或洗净直 接干燥。
药典中药材:丹参
性状:
白色,呈放射状排列。气微,味微苦涩。 栽培品较粗壮,直径0.5~1.5cm。表面红 棕色,具纵皱纹,外皮紧贴不易剥落。质 坚实,断面较平整,略呈角质样。
药典中药材:丹参
炮制:
丹参:除去杂质和残茎,洗净,润透,切 厚片,干燥。本品呈类圆形或橢圆形的厚 片。外表皮棕红色或暗棕红色,粗糙,具 纵皱纹。切面有裂隙或略平整而致密,有 的呈角质样,皮部棕红色,木部灰黄色或 紫褐色,有黄白色放射状纹理。气微,味 微苦涩。酒丹参:取丹参片,照酒炙法 (通则0213)炒干。本品形如丹参片,表 面红褐色,略具酒香气。
药典中药材:丹参
来源: 本品为唇形科植物丹参的干燥根和根茎。 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泥沙,干燥。
药典中药材:丹参
性状:
本品根茎短粗,顶端有时残留茎基。根数 条,长圆柱形,略弯曲,有的分枝并具须 状细根,长10~20cm,直径0.3~lcm。表 面棕红色或暗棕红色,粗糙,具纵皱纹。 老根外皮疏松,多显紫棕色,常呈鳞片状 剥落。质硬而脆,断面疏松,有裂隙或略 平整而致密,皮部棕红色,木部灰黄色或 紫褐色,导管束黄
药典中药材:玄参
炮制:
除去残留根茎和杂质,洗净,润透,切薄 片,干燥;或微泡,蒸透,稍晾,切薄片, 干燥。本品呈类圆形或椭圆形的薄片。外 表皮灰黄色或灰褐色。切面黑色,微有光 泽,有的具裂隙。气特异似焦糖,味甘、 微苦。
药典中药材:玄参
性味: 甘、苦、咸,微寒。归肺、胃、肾经。
药典中药材:玄参
配方: 黄芪、人参、北沙参、玄参、丹参、川芎、 郁金、炙甘草。
药典中成药:益心通脉颗粒
性状: 本品为棕色至棕褐色的颗粒;味甘、微苦。
药典中成药:益心通脉颗粒
制法:
以上八味,丹参、人参加75%乙酵,加热 回流4小时,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酵, 并浓缩至适量;药渣与其余川芎等六味加 水煎煮二次,每次1.5小时,合并煎液; 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适量;与丹参和人 参的提取物合并,减压干燥,粉碎成细粉, 与适量糊精混匀,制成顆粒,干燥,制成 lOOOg,即得。
药典中药材:郁金
炮制:
洗净,润透,切薄片,干燥。本品呈椭圆 形或长条形薄片。外表皮灰黄色、灰褐色 至灰棕色,具不规则的纵皱纹。切面灰棕 色、橙黄色至灰黑色。角质样,内皮层环 明显。
药典中药材:郁金
性味: 辛、苦,寒。归肝、心、肺经。
药典中药材:郁金
功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