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经济学概论
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概论作业

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概论作业1、什么是环境经济学的主要研究领域?环境经济学是环境科学和经济学之间交叉的边缘学科,主要研究领域包括:a如何估算对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包括直接物质损失、对人体健康的损害和间接的对人的精神损害;b如何评估环境治理的投入所产生的效益,包括直接挽救污染所造成的损失效益,和间接的社会、生态效益;c如何制定污染者付费的制度,确定根据排污情况的收费力度;d如何制定排污指标转让的金额。
环境经济学研究如何充分利用经济杠杆来解决对环境污染问题,使环境的价值体现得更为具体,将环境的价值纳入到生产和生活的成本中去,从而阻断了无偿使用和污染环境的通路,经济杠杆是目前解决环境问题最主要和最有效的手段2、什么是支付意愿和谓消费者剩余?a\支付意愿(willing to pay,WTP))是指消费者接受一定数量的消费物品或劳务所愿意支付的金额。
是消费者对特定物品或劳务的个人估价,带有强烈的主观评价成分。
在环境质量公共物品的需求分析和环境经济影响评价中,支付意愿被广泛应用。
根据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消费者在一定收入水平下,对享有环境质量的边际支付意愿也符合递减规律,用支付意愿表示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b\所谓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消费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与这些商品的实际市场价格之间的差额。
马歇尔从边际效用价值论演绎出所谓“消费者剩余”的概念。
范里安提出了关于消费者剩余的几种计算方法。
消费者剩余是衡量消费者福利的重要指标,被广泛地作为一种分析工具来应用。
产业的社会福利等于消费者剩余加上生产者剩余之和,或者等于总消费效用与生产成本之差。
1977年a.k.迪克西特和斯蒂格利茨将内在规模经济引进一般均衡模型,推出了市场考虑最适度边际利润而社会考虑消费者剩余的结论。
一般认为,消费者剩余最大的条件是边际效用等于边际支出。
3、私人物品与公共物品含义与区别?私人物品是指那些物品数量将随任何人增加对它的消费而相应减少,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特点的产品。
自然资源学 第一章 概论

1972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提出:“所谓资源,特别是
自然资源,是指在一定时间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 值、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的总 称。” (一)自然资源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环境中一切能够为人类所利用的自 然要素,即环境要素;现在不能利用、预计将来能利 用的可称为潜在资源;现在不能利用、将来也难以利 用的则仍属环境要素而不能称为资源。
课后思考
1.自然资源的概念、属性、特点、分类? 2.自然资源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二)自然资源综合研究 1.综合研究的意义与任务 综合研究的方法——系统分析法 四、地理(资源)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在计算机软件、硬件及网络支持下,对有 关空间数据进行预处理、输入、存储、查询检索、处 理、分析、显示、更新和提供应用以及在不同用户、 不同系统、不同地点之间传输地理数据的计算机信息 系统。 (一)资源信息系统 (二)地理(资源)信息系统的建立 (三)地理信息系统在资源研究中的应用
(一)资源调查 1.实地调查 2.统计调查 3.航空遥感调查 4.模拟调查 (二)资源评价 (三)资源开发利用规划 (四)资源管理 (五)资源立法
二、自然资源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自然资源学发展历程
1.农业社会阶段 记述和描写的资源主要限于土地资源。 2.工业社会阶段 资源研究范围大大拓宽。 许多学科从各自的角度对一项或几项资源进行研究。 3.现代自然资源学发展阶段(工业后阶段) 资源研究走上综合研究的道路。
(二)按自然环境要素划分。
土地资源 气候资源 水资源 生物资源 矿产资源 海洋资源
(三)按资源再生能力划分。 1.可再生性资源:在正常情况下可通过自然过程 再生的资源。 2.非可再生性资源:地球上有固定储量的资源, 由于它们不能在人类历史尺度上由自然过程再 生,或由于它们再生的速度远远慢于被开采利 用的速度,它们是可能耗竭的。
第二章自然资源基本理论

经济财货与自由财货
物质财富和无形服务可以划分为经济的和自由的,但其中大 部分是经济的也就是稀缺的。 经济财货:大部分的商品和劳务是利用稀缺的生产要素生产 出来以满足某种需要的,相对于零点价格上的需求而言其数 量有限,因此这些商品和劳务需要一个正值的价格,这类财 货就称为经济财货。 自由财货:有少数财货在零点价格上的供给仍大于需求,这 些财货就称作自由财货。例如,加拿大广阔草原上的空气、 印度洋中的水、非洲海岸与世隔绝的沙滩上的沙子等。自由 财货还可以是人们不想要的东西,如被污染的空气或水域。 如果利用稀缺的生产要素移动自由财货,或改变它们的状况 从而使其变得更为有用,那么自由财货也可以变为经济财货。 如空调房中的空气,被处理净化了的污水,以及作为建筑的 沙子,都属于经济财货。
自然资源稀缺的经济学观
自然资源的绝对稀缺:当对自然资源的总需求超过总供给, 这时造成的稀缺就是绝对稀缺,这里的总需求包括当前的 需求和未来的需求。 自然资源的相对稀缺:当自然资源的总供给尚能满足需求, 但分布不均衡会造成局部的需缺,这称为相对稀缺。 无论是自然资源的绝对稀缺和相对稀缺,都会造成该种自 然资源价格的急剧上升和供应的短缺,一般称为资源危机。 当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超越了资源基础的最终自然极限, 就发生自然资源的自然耗竭。在自然资源的自然耗竭还未 出现时,由于高质量的自然资源逐渐先被开采,余下的较 低质量的自然资源,其开采成本必然上升,当自然资源的 开发成本超过其价值的时候,就发生了经济耗竭。
稀缺与价格
在运作完善的市场经济中,当资源稀缺时,其价格将上涨。 反过来说,某种资源的价格通常反映其稀缺的程度,当然 也反映出人们对它的评价。 随着经济耗竭的出现,报酬递减、生产成本增加,这就意 味着在现有价格水平下生产者会对市场减少供给,因而价 格上涨,直到再恢复到供求平衡。虽然需求对价格变化的 响应还不能确切地知道,但一般认为价格每上涨10%,大 多数非燃料物的需求将降低6—20%(Tilton,1977)。 但是,价格并不一定总能反映某种资源的稀缺程度。例如, 若某种资源的生产者能完全控制其供给,就形成垄断。于 是他就可以减少供给,人为地制造稀缺,提高该种资源的 价格。 政府可通过各种手段刺激或控制某种资源的供给,从而在 价格以外影响到资源的稀缺程度。
自然资源概论第四章

资源种类繁多,对不同种类、不同类型、不 同目的的保护改造评价所考虑的评价因素是不同 的,依据的原理和方法也不尽相同。但都必须考 虑寻找起主要作用的限制因素。评价因素指标的 划分重点是确定临界标准。
• 矿物原料资源的经济评价,一般选用以下几个指标
自然资源概论第四章
1.年生产力(年开采能力)与开采年限
• 一般用年产量来表示,它取决于矿床规模(Q)和 企业年限T,设最大年生产力为A,则有: 回收系A数=Q,/TKp为开或采QK时n/矿TK石p 贫化(系Kn为数选)矿时矿石 通过上式确定A时,还要考虑到采矿技术条件 的可能性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 评价的内容和依据有:
自然资源概论第四章
1.矿床类型
• 矿床(或称矿藏)是在地质作用下形成于地壳中 ,并在现有技术和经济条件下能够被开采利用的 有用矿物聚集体。
• 矿床类型分矿床成因类型和矿床工业类型。 • 矿床类型这一指标的重要性对金属矿产资源(重
要)和非金属矿床(相对次要)有不同。
• 不同的矿床类型,影响着采矿、选矿和冶金工业 的工艺方法和工艺流程。
• 自然资源经济评价是指按照经济观点,从经济发展 和生产布局出发,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可能性、 开发利用的方向,以及开发利用的经济合理性所进 行的综合论证。
• 经济评价必须从经济发展方向和具体要求的生产部 门布局的实际要求出发,在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找出 对特定的生产部门和地区经济发展与布局产生影响 的主导因素进行重点评价,最后在技术可能性的基 础上论证经济合理性,通过经济指标进行比较计算 ,选定优化方案。
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概论名字解释

一、消费消费是社会在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最终环节。
它是指利用社会产品来满足人们各种需要的过程,分为生产消费与个人消费。
前者指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的生产资料与生活劳动的使用与消耗。
后者指人们为了满足个人生活所消耗掉物质资料与精神产品的过程。
二、环境经济学定义既是环境科学的一个分支,也是经济科学的一个分支,是环境科学和经济科学发展到一定阶段相互交叉的产物,是研究人类环境系统的发生和发展,调节与控制,改进与利用的综合学科。
特点:边缘性和交叉性、应用性和实践性。
三、政策失效的主要原因:①决策判断失误②利益集团的影响③决策信息不全④体制不健全四、市场失灵:市场无法有效率的分配商品和劳务的情况五、稀缺指资源的有限可获得性,人的欲望是无限的,物质资源是有限的,相对于人们无限的欲望,有限的资源就是稀缺。
其特点为:①相对性、②差异性、③绝对性、④瞬变性稀缺性:这是指在一定的时期内,与需要的相比较,其供给量是相对不足的。
四、评估环境价值的主要目的①完善经济开发和环境保护投资的可行性分析、②为制定环境政策、实施环境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环境价值可分为使用价值和费使用价值。
其主要作用:①表明环境与自然资源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②修正和完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③确定国家、产业和部门的发展重点、④评价国家政策、发展规划和开发项目的可行性、⑤参与制定国际、国家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
五、管理环境的紧急手段①命令控制型:环境标准、强制执行的规章②市场激励(经济手段)型:环境税费、可交易的许可证(排污权交易、碳排放交易)六、如何最优对自然资源进行可持续利用?①评估环境费用和效益的经济价值、②保护重要自然资源、③避免不可逆转的损害、④把可再生资源的利用限制在可持续产出的范围内、⑤制定环境物品的“绿色”价格七、理想状态下的市场①充分竞争的、②信息完备的、③不存在外部性、④可自由进出、⑤同行业同产品生产成本一致影响市场竞争程度的具体因素:①厂商数量、②产品差异程度、③单个厂商控制市场价格程度、④市场进出难易程度。
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概论-3-公共经济学基础

公共选择规则
与市场均衡类似,公共选择也会达到政治均衡,即根据既定的 规则,社会成员就一种或多种 公共产品的供给量及税收价格的分 配达成一致
政治均衡的实现条件:个人承担的税收价格等于该公共产品带 给他的边际效益
在政治均衡点上,人们获得的满足程度最大
多数投票:即少数服从多数,主要包括全体一致投票、简单多 数投票和2/3多数投票
公共选择的核心问题:
个人的公共产品偏好 公共选择规则
个人偏好
公共决策与私人决策不同 个人对那些私人利益相关性较强的公共产品(如教育、医疗)具有更强
的偏好,对那些私人利益相关性较弱的公共产品(如环境、生物多样 性)具有较低的偏好
公共产品的供给存在竞争时,公共选择的结果往往是政府优先供给私 人利益相关性较强的公共产品,环境和生态这类私人利益相关性较弱 的公共产品往往不会充分供给
第三章 公共经济学基础
第一节 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 一、 公共物品 二、 公共产品的总体需求 三、 公共服务 第二节 公共财政 一、 公共财政的特征 二、 财政收入 三、 财政支出 四、 环境财政 第三节 公共选择理论 一、 公共选择的核心问题 二、 决定公共支出的方法 三、 公共选择的参与主体
的均衡
三、公共选择的参与主体
参与主体 社会成员
特征(缺陷) 参与投票的热情普遍较低
政治家 政府部门
特殊利益集团
通过选票最大化实现自我利益,公共利益和社 会资源的有效配置并不是其追求的最终目标
追求公共权力最大化导致政府预算规模最大化, 引起公共产品或服务的供给量过剩,造成社会 福利损失
操纵公共选择过程,使其成为谋取局部利益或 个人私利的手段,导致公共选择过程不能保证 公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自然资源经济学概论ppt

非再生资源的开采
霍特林定律(Hotelling rule)
概念:
开采的资源价格的增长率必须等于贴现率。
基本思想:
把埋藏在地下的资源看作是特殊形式的资本财产, 即把全部资本分为资源和其他财产。开采出来出 售;保存在地下,随资源价格的增长,把预期资 源作为资本的收益增加。
最优消耗路线:
资源资本收益的增长率等于其他财产的利率
整个供给决策过程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受信息 的不完全、政府政策、市场结构等因素的影响。
9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Inst.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非再生资源பைடு நூலகம்开采
非再生资源开采的模型
把资源的市场价格和开采成本之差作为资源 开采的目标,在给定时间偏好和对矿藏的需 求函数情况下,求其最大化。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缨 ,等终 军之弱 冠;有 怀投笔 ,慕宗 悫之长 风。舍 簪笏于 百龄, 奉晨昏 于万里 。非谢 家之宝 树,接 孟氏之 芳邻。 他日趋 庭,叨 陪鲤对 ;今兹 捧袂, 喜托龙 门。杨 意不逢 ,抚凌 云而自 惜;钟 期既
Economics 遇,奏流水以何惭? 呜乎!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 矣,梓 泽丘墟 。临别 赠言, 幸承恩 于伟饯 ;登高 作赋, 是所望 于群公 。敢竭 鄙怀, 恭疏短 引;一 言均赋 ,四韵 俱成。 请洒潘 江,各 倾陆海 云尔: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非再生资源的开采
max T
T y (t ) [ p ( y (t ), x (t )) c ( x (t ))] y (t )e rtd t
自然资源的经济界定概论(PPT 48页)

四、自然资源的一般特性
3、区域性
– 资源与位置和空间 – 资源分布 – 资源的地带性:植物资源地带性;成矿带;
成土条件;流域 – 因地制宜的出发点
四、自然资源的一般特性
4、系统性
– 自然系统 – 陆地表层系统 – 人地系统 – 资源系统
各类资源间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 响和相互制约,构成一个自然资源复杂系统
第四讲 自然资源的经济界定
自然资源的一般界定 自然资源的经济界定 我国统计意义上的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的一般特性 自然资源的经济特性 自然资源分类法 自然资源的一般分类 自然资源的经济分类 自然资源基础 自然资源场与势:经济的与物理的
一、自然资源的一般界定
什么是自然资源? 定义不少,在此仅仅给出三个有代表性的定义
机能、生态学循环机能。 – 资源的生命周期:长与短/生命体征/生物资
源的生命周期—年轮/树轮 – 可更新资源
四、自然资源的一般特性
6、时效性
– 认识:对自然的认识/对人自身的认识/对人与自然 关系的认识
– 科技:蒸汽机/电/光/稀土 – 制度:理念+文化/法律法规 – 能力:技术/经济/社会能力 – 供需关系:稀缺 – 经济政策
非流失性资源(non-fugitive)
– 又称存量资源(stock)
八、自然资源的经济分类
1、按所有权分割分类
专有资源(specific-owned)
– 边界清楚 – 可以分割 – 可以排他
共享资源(common-shared or common-owned or common-property resources)
非战略性资源
八、自然资源的经济分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k r
式中:g为生物学或地质学的增长率,k为资本
价值的增长率,r为贴现率。
由于非再生资源总量固定,增占率为0,其消 耗的最优路线必须遵循以下定律:
K=r
8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Inst.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最终开采量(109桶)
21.2 29.4 41.6 49.2 51.1
2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Inst.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非再生资源的分类
总储量或资源禀赋
指地球上某种自然资源的总量,价格对自然资 源总储量没有作用,它代表可开采资源的上限。
非再生资源的开采
max T
Ty(t) [p(y(t), x(t)) c(x(t))]y(t)ertdt 0
约束条件: x y(t)
x(0) x0 dc(x ) / dx 0 p(y(t), x(t)) p, t [0,T ]
式中,x(t)、y(t)为t时刻存量和开采量,p、c 分别为价格和单位成本。两个控制变量为:终 止开采时间T和时间0到T之间的开采量y(t)。
p* c u
c为边际开采成本,u为边际使用者成本
10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Inst.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非再生资源的开采
最优开采率
开采的总边际成本由递增的边际开采成本 和使用者成本组成。总边际成本和价格决 定开采数量。
在约束条件:⑴资源存量随开采过程而减少, ⑵资源初始存量给定,⑶开采成本随资源存 量的减少而上升,⑷资源价格不能超过由替 代品价格决定的一个价格上限。其模型表述 如下:
6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Inst.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把整个资源的储藏量当作特定价格下的潜在储 藏量。
4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Inst.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非再生资源的开采
非再生资源供给的阶段
勘探、开采和采集,最终开采出来的资源的价 格不但影响采集决策,而且影响勘探和开发决 策。每一阶段的成本不但影响本阶段的决策而 且影响其他阶段的决策。
Inst.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非再生资源的分类
当前储量
能够在当前价格下开采而获得利润的储 藏量,其最大值可以用数字来测量
潜在储藏量
在可能价格下可以开采的储藏量,它是 一个函数而不是一个固定的数值。潜在 储藏量取决于人们为取得这些资源而愿 意支付的价格,是价格的函数。
整个供给决策过程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受信息 的不完全、政府政策、市场结构等因素的影响。
5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Inst.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非再生资源的开采
非再生资源开采的模型
把资源的市场价格和开采成本之差作为资源 开采的目标,在给定时间偏好和对矿藏的需 求函数情况下,求其最大化。
非再生资源的开采
非再生资源的开采
霍特林定律(elling rule)
概念:
开采的资源价格的增长率必须等于贴现率。
基本思想:
把埋藏在地下的资源看作是特殊形式的资本财产, 即把全部资本分为资源和其他财产。开采出来出 售;保存在地下,随资源价格的增长,把预期资 源作为资本的收益增加。
最优消耗路线:
资源资本收益的增长率等于其他财产的利率
9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Inst.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非再生资源的开采
最优开采量
最优价格:在地下资源价格低于井口价格, 资源总量有限,总开采成本还应该包括使用 者成本。使用者成本反映今天开采对于未来 开采净收益的机会成本。所以最优价格是:
确定的
经济的 当前储量
不经济的
未探明的
3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Inst.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非再生资源的分类
计算资源量时常见的错误
用当前储存量代表最大潜在储存量,例如用静 态储藏指数来预测给定资源使用年限。静态储 藏指数是当前储藏量同当前消费的比例。用它 来表示还有多少年该资源将被耗尽。静态储藏 指数倾向于低估资源的使用年限。
7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Inst.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非再生资源的开采
对以上类型的模型求解说明,利率在决定资源使用 量上有决定性作用。略去求解过程,对于可再生资 源,基本定律一般可表述为:
1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Inst.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非再生资源的分类
通过改进技术使回报率达到10%以上的石油资源预测
每桶价格
11.62 13.75 22.00 30.00 30.00以上
成 本 和 价 格 pt
MCt+UC
0
y0
MCt为t时刻边际开采成本
MCt UC为边际使用者成本
ye为企业不考虑使
用者成本时的开采 量
ye 开采数量
y0位考虑使用者成
本事的最优开采量11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Inst.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