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期末考试试卷(下册)两套
温州大学化学专业《物理化学(下)》期末考试试卷G..

温州大学期末考试试卷一、是非题(正确者打‘✓',错误者打‘×’.共10小题,每题1分)1、 质量作用定律是碰撞理论的直接结果。
( )2、 过渡态理论中的“马鞍点”是势能面上的最高点。
( )3、 绝对纯净的液态水可以过冷到0℃以下而不结冰。
( )4、 对于电池:,m 较小的一端是负极。
( )5、 液体在固体表面发生铺展的必要条件是:γs —g γs-l + γl —g ( )6、 光化学反应的量子效率不可能小于1. ( )7、 弯曲液面产生的附加压力的方向总是指向该曲面的曲心。
( )8、 高度分散的CaCO 3的分解压比块状CaCO 3的分解压大。
( )9、 同温度下,小液滴的饱和蒸气压恒大于平面液的饱和蒸气压。
( ) 10、反应级数n 不可能是负数。
( ) 二、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得零分。
共30题,每题2分)1、 在电导测量实验中, 应该采用的电源是: ( )①直流电源 ②交流电源③直流电源或交流电源④测固体电导用直流电源, 测溶液电导用交流电源2、 能证明科尔劳乌施经验式 ()的理论是: ( )① 阿仑尼乌斯 (Arrhenius ) 电离理论② 德拜-休克尔 (Debye-Huckel) 离子互吸理论 ③ 布耶伦 (Bjerrum) 的缔合理论④ 德拜-休克尔-昂萨格 (Debye —Huckel-Onsager ) 电导理论3、 法拉弟于1834年根据大量实验事实总结出了著名的法拉弟定律。
它说明的问题是:学院-——-—---—-—--——-—-——-—---———--—-——--—- 班级-——-—-—-------———-—---—-——-——--——- 姓名---—---——--————--—-—-—----——-———-——-— 学号——---—————-—---—--——-—-—-—--—-———--——( )①通过电解池的电流与电势之间的关系②通过电解池的电流与超电势之间的关系③通过电解池的电量与发生电极反应的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④电解时电极上析出物质的量与电极面积的关系4、对于理想的水平液面,其值为零的表面物理量是:()①表面能②比表面吉布斯函数③表面张力④附加压力5、有一球形肥皂泡,半径为r,肥皂水溶液的表面张力为γ,则肥皂泡内附加压力等于:()①②③④6、某可逆性电池在以下三种情况下放电:(1)电流趋近于零;(2)有一定大小的工作电流;(3)短路。
物理化学下期末试题

《物理化学》(下)期末试题闭卷考试 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每空2分,共28分) 1.利用反应A B 生产物质B ,提高温度对产品产率有利,这表明( )A 、E a ,1> E a ,2B 、 E a ,1< E a ,2C 、E a ,1= E a ,2D 、不能确定两者的相对大小2.四种浓度都是0.01mol/kg 的电解质溶液,其中平均活度系数最小的是:( )A 、HClB 、CuCl 2C 、AlCl 3D 、MgSO 43.某反应速率常数k =mol -1·dm 3·s -1,则该反应为( ) A 、一级反应B 、二级反应C 、三级反应D 、零级反应4.在电解池的阴极上,首先发生还原反应的是( ) A 、标准电极电势最大的反应B 、标准电极电势最小的反应C 、析出电势最小的反应D 、析出电势最大的反应5.如图所示,带有活塞的连通管,在两端各吹一个大小不同的肥皂泡,当打开活塞两端连通,最后的状态为( )A 、泡1变大,泡2消失B 、泡1、泡2都消失C 、泡1消失,泡2变大D 、泡1、泡2大小相等6.当电流通过化学电源或电解池时,电极将因偏离平衡而发生极化,如下图。
则( )表示化学电源的阳极,( )表示电解池的阳极。
127.某电池的电池反应可写成:(1) H2(g) + 1/2O2(g) →H2O(l)(2) 2H2(g) + O2(g) →2H2O(l)用E1,E2表示相应反应的电动势,K1,K2表示相应反应的平衡常数,下列各组关系正确的是()A、E1=E2 K1=K2B、E1≠E2K1=K2C、E1=E2K1≠K2D、E1≠E2K1≠K28.一个玻璃毛细管分别插入25℃和75℃的水中,则毛细管的水面在两不同温度水中上升的高度()A、相同B、无法确定C、25℃水中高于75℃水中D、75℃水中高于25℃水中9.在一个密封的玻璃容器中有着大小不等的两个小水滴,则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会出现的现象是()A、大水珠变小,小水珠变大B、大水珠变大,小水珠变小C、大小水珠的大小都不变D、不能确定10.已知298K时,NH4C1、NaOH、NaCl的无限稀释摩尔电导率分别为1.499×10-2,2. 487×10-2,1.265×10-2S·m2·mol-1,则NH4OH的无限稀释摩尔电导率是:()A、0.277×10-2S·m2·mol-1B、2.931×10-2S·m2·mol-1C、2.253×10-2S·m2·mol-1D、2.721×10-2S·m2·mol-111.已知连串反应A →B →C中,如果需要的是中间产物B,则为得其最高产率应当()A、增大反应物A的浓度B、增大反应速率C、控制适当的反应温度D、控制适当的反应时间12.往AgI负溶胶中分别加入浓度相同的NaCl、CaCl2、AlCl3电解质溶液,其聚沉能力大小顺序为()A、AlCl3>CaCl2> NaClB、CaCl2 >AlCl3>NaClC、NaCl >CaCl2> AlCl3D、NaCl>AlCl3> CaCl213.关于过渡态理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过渡态理论又叫活化络合物理论B、总反应速率由活化络合物转化成产物的速率决定C、反应物分子之间相互作用势能是分子间相对位置的函数D、活化络合物能量较反应物能量高,较产物能量低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反应的反应级数总是等于反应分子数。
物理化学__华东理工大学(19)--《物理化学》(下)考试试卷及答案(A)

四、(14 分)
(1) 在 平 衡 的 独 立 子 系 统 中 , 粒 子 的 两 个 能 级 的 能 量 分 别 为 ε1 = 6.1×10−21J 和 ε 2 = 8.4 ×10−21J ,能级的简并度分别为 g1 = 3和 g2 = 5 。试求 300 K 时此两能级上分布的粒子数
第2页
之比 N2 : N1 。已知玻尔兹曼常数 k = 13.81×10−24 J ⋅ K−1 。(7 分) (2) CO 气体分子的转动惯量 I = 1.45 ×10−46 kg ⋅ m2 ,试求 100℃时 CO 分子的转动配分函数
{ } { } 1.2307V, Eo Zn2+ Zn = −0.7630 V , Eo Cl− Hg2Cl2 (s), Hg (l) = 0.2676 V , (∂E ∂T )p =
− 4.29 ×10−4 V ⋅ K−1 。 (1) 写出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5 分) (2) 求溶液中 ZnCl2的活度 aZnCl2 ;(5 分) (3) 当1mol Zn 发生反应时,求电池反应的 ∆rGm 、 ∆r Sm 、 ∆r H m 。(6 分)
h2 8π 2 Ik
=
(0.6626 ×10−33)2
8π
2
×
1.45
×
10−
46
×
13.81
×
10− 24
K
=
2.777 K
qr
=
T σ Θr
= 373.15 1× 2.777
= 134.4
五、解:(1) σ = σ ∗ − bc , (∂σ / ∂ c)T = −b
Γ (1) 2
⋅ dm3
⋅ s −1
物理化学下册期末复习试卷和答案

物理化学复习题三[一]单选择题(1) 在实验中,测定溶液的电导实际上是测量溶液的:(a)电流强度(b)电阻(c)电动势(d)电感(2) 满足电池能量可逆条件的要求是:(a)池内通过较大电流(b)有电流通过电池(c)有限电流通过电(d)有一无限小的电流通过电池(3) 某电池的电池反应可写成:(1) H2(g) + 12O2(g) ─→H2O(l)(2) 2H2(g) + O2(g) ─→2H2O(l)用E1,E2表示相应反应的电动势,K1,K2表示相应反应的平衡常数,下列各组关系正确的是:(a)E1=E2K1=K2(b)E1≠E2K1=K2(c)E1=E2K1≠K2(d)E1≠E2K1≠K2(4) 因正、负离子迁移数不同引起的两溶液界面处的电势差称为:(a)电极电势(b)接触电势(c)表面电势(d)液接电势(5) 盐桥的作用是:(a)降低电池的内阻(b)减小液体接界电势(c)完全消除液体接界电势(d)提高电池电动势(6) 分别将CuSO 4、H2SO4、HCl、NaCl 从0.1 mol dm-3降低到0.01 mol dm-3,则mΛ变化最大的是:(a)CuSO4(b)Na2SO4(c)NaCl (d)HCl(7) 在Z n SO4水溶液中,Z n SO4的活度a与离子平均活度α±的关系为:(a)a=a±(b)a=(a±)2(c)a=(a±)4(d)a=4(a±)2(8) 下列电池中肯定为不可逆电池的是:(a)Pt|H2(P2)|HCl(a)|Cl2(P2)|Pt(b)Ag,AgCl(s)|KCl(a)|Hg2Cl2(s)|Hg(l)(c)Zn|H2SO4(a)|Cu(d)Pb|PbO(s)|NaOH(a)|HgO(s)|Hg(l)(9) 在等温、等压下,电池以可逆方式对外作电功的热效应Q R等于:(a)Q R=∆H(b)Q R=zFT(∂E/∂T)p(c)Q R=zFE(∂E/∂T)p(d)Q R=zEF(10) 291K时,电池Pt | H2(p )|H2SO4(m)|O2(p ) | Pt 的E =1.23V, 则反应2 H2 (g)+O2(g)→2H2O(l)的标准平衡常数为:(a)1.68⨯1085(b)4.03⨯1042(c)3.87⨯1043(d)1.50⨯1083(11) 电极Pb2+(a) | Pb-Hg(a') 和电极Pb2+(a) | Pb(s) 的电极电势和标准电极电势间的关系为:(a)标准电极电势相同电极电势不同(b)电极电势相同标准电极电势不同(c )电极电势和标准电极电势均相同 (d )电极电势和标准电极电势均不同(12) 下列物质的水溶液,在一定浓度下其正离子的迁移数(t +)如 A 、B 、C 、D 所列。
《物理化学》下册期末考试试卷A

a 化学专业《物理化学》下册期末考试试卷(1)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0.001 mol ·kg -1K 3[Fe(CN) 6] 水溶液的离子强度为:( ) (A) 6.0×10-3mol ·kg -1(B) 5.0×10-3mol ·kg -1(C) 4.5×10-3 mol ·kg -1 (D) 3.0×10-3 mol ·kg-12、电导测定应用广泛,但下列问题中哪个是不能用电导测定来解决的( )(A)求难溶盐的溶解度 (B)求弱电解质的解离度(C)求平均活度系数 (D)测电解质溶液的浓度3、298 K 时, 0.005 mol ·kg -1 的 KCl 和 0.005 mol ·kg -1的 NaAc 溶液的离子平均活度系数分别为 γ ±,1和 γ ±,2,则有 ( )(A) γ ±,1= γ ±,2 (B) γ ±,1> γ ±,2 (C) γ ±,1< γ ±,2 (D) γ ±,1≥ γ ±,24、金属与溶液间电势差的大小和符号主要取决于: ( ) (A) 金属的表面性质 (B) 溶液中金属离子的浓度(C)金属与溶液的接触面积 (D)金属的本性和溶液中原有的金属离子浓度5、金属活性排在H 2之前的金属离子,如Na + 能优先H +在汞阴极上析出,这是由于:( )(A) φθ(Na +/ Na) < φ θ(H +/ H 2)(B) η (Na) < η (H 2) (C) φ (Na +/ Na) < φ (H +/ H 2) (D) H 2在汞上析出有很大的超电势, 以至于φ (Na +/Na) > φ (H +/H 2) 6、已知Λ()K O H m291,2∞=4.89×10-2-12mol m S ⋅⋅,此时(291K)纯水中的m (H +) =m (OH -) =7.8×10-8mol ·kg -1,则该温度下纯水的电导率为( ) (A)3.81×10-9S ·m -1(B )3.81×10-6S ·m -1(C)7.63×10-9S ·m -1(D )7.63×10-6S ·m -17、基元反应体系aA + dD → gG 的速率表达式中,不正确的是:( ) (A) -d[A]/dt = k A [A]a [D]d ; (B) -d[D]/dt = k D [A]a [D]d ;(C) d[G]/dt = k G [G]g ; (D) d[G]/dt = k G [A]a [D]d 。
学年二学期物理化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

学年二学期物理化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攀枝花学院2022-2022学年二学期物理化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班级: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题号得分阅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成绩复核题目部分,(卷面共有17题,100.0分,各大题标有题量和总分)一、填空(6小题,共16.0分)[3.0分]1.计算1mol理想气体在25℃,80kPa下的-=[3.0分]2.已知fH(C6H5Cl,l,298K)=-1065kJ·mol-1;fH(NH3,g,298K)=-4619kJ·mol-1;fH(C6H5NH2,l,298K)=-297kJ·mol-1;fH(NH4Cl,,298K)=-31539kJ·mol-1;则反应C6H5Cl(l)+2NH3(g)==C6H5NH2(l)+NH4Cl()在298K时反应的标准摩尔焓变rH(298K)=[1.0分]3.双液电池中不同电解质溶液间或不同浓度的同种电解质溶液的接界处存在电势,通常采用加的方法来消除。
[3.0分]4.隔离系统是与环境能量交换及物质交换的体系;封闭系统是与环境能量交换及物质交换的体系;开放系统是与环境能量交换及物质交换的体系。
(选填:有或无)[5.0分]5.在20℃时,C6H6(l)的摩尔体积为88.9cm3,设摩尔体积不随压力而变,则1mol液态苯在20℃时,将压力从0.1MPa加大到10MPa时的G=[1.0分]6.当一根金属Fe棒插入含氧浓度不同的区域,其中处在含氧浓度的那一段金属遭受腐蚀。
二、选择(1小题,共1.0分)[1.0分]1.由A及B双组分构成的α和β两相系统,则在一定T,p 下物质A由α相自发向β相转移的条件为:()。
(1)(2)(3);;三、是非(1小题,共1.0分)[1.0分]1.垂直插入汞槽中一支干净的玻璃毛细管,当加热使汞的温度升高时,毛细管中汞柱会上升。
2007-2008物理化学(下册)期末试题

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物理化学(下册)期末考试试卷班级 姓名 学号 08年6月一、填空(在以下各小题画有“ ”处填上正确答案。
)1.在298K ,101325Pa 下,将直径d =0.1mm 的毛细管插入水中,已知水的表面张力γ水-气=0.0728N/m ,水的密度ρ=1.0g/cm 3,接触角θ=0˚,重力加速度g =9.8m/s 2,则平衡后液面上升高度h = m 。
2.在400 K 时,某气相反应的速率常数k p = 10-3(kPa)-1·s -1,若速率常数用 k C 表示,则k C = (mol ·m -3)-1·s -1。
3.设计一个可求AgI 溶液K sp 的电池: 。
4.某温度下,反应A —→B 为一级反应,若21t 和41t 分别代表该反应物A 消耗掉50%和75%所需时间,则比值21t :41t =________________。
5.若某1-1型电解质溶液的摩尔电导率为正负离子的摩尔电导率之和,这一规律所适用于: 。
6.由AgNO 3和KI 生成AgI 溶胶,若Al(NO 3)3,Mg(NO 3)2和NaNO 3对该溶胶的聚沉值分别为0.067mol ·dm -3,2.60 mol ·dm -3和140 mol ·dm -3,则该AgI 的胶团结构为: 。
7.一维简谐振子振动能级的简并度为 ,线型刚性转子转动能级的简并度为 。
8.一个双原子分子的振动配分函数表示为1/[1-exp(- v /T )],该配分函数是以 为能量零点的振动配分函数。
二、选择题:(请将答案填在答案表格中)1. 在25℃时,若电池Pb(Hg)(a 1)∣Pb(NO 3)2(aq) ∣Pb(Hg)(a 2)中,a 1> a 2,则电池电动势E A. >0 B. <0 C. =0 D. 无法确定2.某电池电动势与温度的关系为: E /V=1.01845-4.05×10-5(T /K-293) -9.5×10-7(T/K-293)2 在298K 时,若该电池可逆放电,则过程热:A.Q > 0B. Q < 0C. Q = 0D.不能确定3.在溶胶的光学性质中,散射光的强度I 与入射光的波长λ、分散相及分散介质的折射率n 、n 0之间的关系中正确的是:A .I 与λ4成正比,I 与(n 2-n 20)2成正比B .I 与λ4成反比,I 与(n 2+n 20)2成正比C .I 与λ4成正比,I 与(n 2-n 20)2成反比D .I 与λ4成反比,I 与(n 2-n 20)2成正比4.(N 、U 、V )确定的离域子系统中,某种分布的微观状态数W D 为:A .∏i i n i n g N i!!B .∏ii ni n g i !C .∑ii g in n i!D .∑ii ni n g i !5.已知某复合反应的反应历程为D C B B A kk k −→−+===-211,则B 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率=dtdc BA .k 1c A − k 2cB cC B .k 1c A −k -1c B −k 2c B c C C .k 1c A −k -1c B + k 2c B c CD .−k 1c A + k -1c B + k 2c B c C6.HI 分解反应在没有催化剂条件下时活化能为184.1kJ ·mol -1,反应速率常数为k 非,平衡转化率为α非,反应热为Q非,平衡常数为K 非。
物化下册期末试题-A卷

11. 给出反应式 A+B2P,则正确的叙述是( A.此反应为二级反应; C.此反应为基元反应; 12. 气体反应碰撞理论的要点是( )
)
B.此反应为双分子反应; D.此反应各物质间的计量关系已定。
A.全体分子可看作是刚球,一经碰撞便起反应 B.在一定方向上发生了碰撞,才能引起反应 C.分子迎面碰撞,便能引起反应 D.一对反应分子具有足够能量的碰撞,才能引起反应 13. 如果某个反应的速率常数 k 的量纲为[浓度][时间]-1 则该反应是( A.一级反应 B.零级反应 C.三级反应 D.二级反应 )
A.1/(6.93× 10-2× 0.12)
7. 放射性 Pb201 的半衰期为 8 小时,1 克放射性 Pb20124 小时后还剩下( A.1/2 克 B.1/3 克 C.1/4 克 D.1/8 克 ) D.降低而减少
8. 某物质的反应级数为负值时,该反应速率是随物质浓度( A.升高而增大 B.升高而减少 C.升高而不变
阅卷须知:阅卷用红色墨水笔书写,得分用阿拉伯数字写在每小题题号前,用正分表示,不得分则在题 号前写 0;大题得分登录在对应的题号前;统一命题的课程应集体阅卷,流水作业;阅卷后要进行复核, 发现漏评、漏记或总分统计错误应及时更正;对评定分数或统分记录进行修改时,修改人必须签名。
题 得
号 分
一
二
三
四
总
分
;电池不可逆充电时,电流密度增加,阳极的电 ,两极电势差 。
,阴极的电极电势变得更
3.有质量摩尔浓度为 m 的 K3PO4 稀溶液, 设它能完全解离, 其平均活度因子为 , 则 K3PO4 的平均活度 a 的表示式为 。 。
4.有 K3[Fe(CN)6]溶液的浓度 mB=0.01 mol· kg-1,则其离子强度 I= 5. 298K 时,当 H2SO4 溶液的浓度从 0.01mol· kg-1 增加到 0.1 mol· kg-1,其电导率 k 将 和摩尔电导率 Λm 将 。 (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2010年第2学期考试试题 (A )卷课程名称 物理化学下册 任课教师签名 孙雯、向建敏等出题教师签名 审题教师签名考试方式 (闭 )卷 适用专业 08制药、化工等 题号 一 二三 四 五 总分 1 2 3得分 评卷人(注意:请将所有题目的答案均写在答题纸上。
) 一、选择填空题(共34分,每空2分) 1、已知E (Ti |Ti)0.34V θ+=-,3E (Ti |Ti)0.72V θ+= 则3E (Ti |Ti )θ++等于( )A. 1.25VB. 2.5VC. 1.06VD. 0.53V2、反应(s)24()→4()2(p)在298 K 和p ∃压力下,反应的热力学函数变化值分别为∆ (1),∆ (1)和Q 1;若将反应设计成可逆电池,在同温同压下,反应进度与上相同,这时各变化值分别为∆(2),∆(2)和Q 2 。
则其间关系为 ( )A. B.C.D.3、已知某反应速率常数的单位为3·1·1 , 则反应级数为( )A .零级 B.一级 C.二级 D.三级 4、对任意给定的反应12+→A B C 有( )A. B. 反应的级数 1.5 C. 反应的分子数为1.5 D. 5、利用反应垐?噲?132A B C −−→合成物质B ,若提高温度对提高产物B 的产率有利,则表明活化能( )A. E 1<E 2,E 1<E 3B. E 1>E 2,E 1>E 3C. E 2>E 1,E 2>E 3D. E 3>E 1,E 3>E 26、某反应速率常数与各基元反应速率常数的关系为1/2124k k 2k ()k = ,则该反应的表观活化能 与各基元反应活化能的关系为( )A. 2,2+1/2(,1-,4)B. ,2+1 /2(,1-,4)C. 2,2,1-,4D. ,2,1-1/2,47、在一个密闭的容器中,有大小不同的两个水珠,长期放置后,会1/2A AB dc kc c dt-=CA B dcdc dc 2dt dt dt ⎛⎫-=-= ⎪⎝⎭发生:( )A. 大水珠变大,小水珠变小B. 大水珠变大,小水珠变大C. 大水珠变小,小水珠变大D. 大水珠变小,小水珠变小 8、把加入水中后,所产生的结果是 ( ) A.dc d γ<0,正吸附 B. dc d γ>0,正吸附 C. dcd γ>0,负吸附 D.dcd γ<0,负吸附 9、用0.08﹒3的溶液和0.1﹒3的3溶液等体积混合制备溶胶,下列电解质聚沉能力最大的是( ) A . B. 24 C. 4 D. K 3[()6]10、今有反应32CaCO (s )CaO(s )CO (g )+ƒ在一定温度下达平衡,现在不改变温度和2的分压,也不改变 (s)的颗粒大小,只降低3(s)的颗粒直径,则平衡将( )A .向左移动 B. 向右移动 C. 不发生移动 D. 无法确定11、0.1·13电解质溶液的离子强度为 。
12、电池不可逆充电时,随着电流密度的增加,两极的电势差 。
(填增大、减小、不变) 13、电解时,极化电极电势的反应优先在阳极进行。
14、由配分函数计算宏观热力学性质U 、H 、S 、A 、G 、时,若采用的能量零点标度不同,则对 有影响。
15、某反应垐垎噲垐11kkA B P -+, 加入催化剂后正、逆反应的速率常数分别为k 1’和k -1’,且 ,则16、由3水解制得()3溶胶,若3过量,则胶粒带 电,胶团结构为二、简单计算题(共28分)1.(10分)25℃时,将浓度为15.81·3的醋酸溶液注入电导池,测得电阻为655Ω ,已知电导池常数是13.7 m -1,查得醋酸无限稀释摩尔电导率为0.0391 S ·m 2·1,求给定条件下醋酸的电离度和电离常数。
2. (10分) 计算1气体O 2 ,在25℃,100下: (1)平动配分函数; (2)平动热力学能。
已知常数 k =1.38×10-23 J·1,h = 6.63×10-34 J·s ,L = 6.02×1023 13.(8分) 用毛细管上升法测定某液体表面张力。
此液体的密度为 1 g3,在直径为1.0μm 的玻璃毛细管中上升的高度为29.39m 。
设此液体与毛细管的接触角θ=0°,重力加速度为g = 9.8 m ·2 , 试求此液体的表面张力。
三.证明题(共6分)'411k 10k ='11k k --=某反应 A D 的机理如下:11k k A A A *A -−−→++←−−2k A *D −−→试用稳态近似法导出反应的速率方程(用 表示)。
四.(16分)已知25℃时电池: | H 2 (1000) | (0.1) | (s)的电动势温度系数为2.40×10-3 V·1,z =1时电池反应的Δ40.0。
已知0.1 的平均离子活度因子为 0.7340 ,E ()=0.8000 V 。
(1) 写出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2) 计算25℃时电极的标准电极电势{(s)︱}; (3)求25℃时的溶度积 。
五.(16分) 气相反应+ Z 其半衰期与A 的初始浓度无关。
在500 K 时将0.0122 A 放入760 3抽空的密闭容器中,反应经1000 s 后测得容器内压力为120.0 。
在1000 K 时测得该反应的半衰期为0.43 s (1) 试确定此反应的级数;(2) 计算速率常数(500K)和(1000K); (3) 计算反应的 。
主要公式:m m ΛαΛ∞=ln BB BRT E E zF νθα=-∏ =-2c c c K 1θθααr m G zFE ∆=-±±±=b a bθγ=∑2B B 1I b z 2r m pE S zF T ∂⎛⎫∆=⎪∂⎝⎭ Cell R K κ= ∆=∆+∆r m r m r m H T S G -=A,0A c c kt=B a a a a ννν±+--+=m C κΛ=-=A A,011kt c c =A,0A c ln kt c a 2E d ln kdT RT=08级制药、化工等专业物理化学(下册)参考答案(A 卷)3/2t 22π⎛⎫=⋅ ⎪⎝⎭mkT q V h 2∂⎛⎫= ⎪∂⎝⎭Vln q U NkT T 2cos h r gγθ=ρ2r 28=IkT q h πσ一、选择填空题(共34分,每空2分) 1~10 A D C D B B A C D B11、0.6·112、增大 13、低 14、U H A G 15、10416、正,{ [()3]m 3+ · 3() }3· 3 二、简单计算题(共28分) 1、共10分解:Cell K m s m R ---κ===⨯⋅Ω12113.7 2.09210655 1233121032.181.1510092.2-----⋅⋅⨯=⋅⋅⨯==Λmol m s mmol m s C m κ1221231091.31032.1----∞⋅⋅⨯⋅⋅⨯=ΛΛ=mol m s mol m s m m α21038.3-⨯= 6分 322235215.81(3.3810)1 1.871011 3.3810C C mol m C mol dm K --θ-θ--⋅α⨯⨯⋅===⨯-α-⨯ 4分2、共10分解:(1) M kg mol m O kg L mol ----⨯⋅===⨯⨯312622313210() 5.31106.0210 m RT J mol K K V m mol p Pa---⋅⋅⨯===⋅⨯113138.3142980.0248100108分(2)2分3、解:共8分三、证明题(共6分) 证明:2133371622-∂⎛⎫= ⎪∂⎝⎭===⋅t t Vln q U NkT T NkT RT J mol 32302243410⎛⎫==⨯ ⎪⎝⎭/t m mkT q V .h πm m kg m hr gN m ---⨯⨯⨯⋅⨯⋅ργ==θ=⋅-2m s 26311.029.391010009.822cos 0.072-=--=(分)***2A 1A 1A 2A A dc k c k c c k c 02dt-=+*21AA 1A 2k c c k c k (1分)-===+*2D 12A 2A 1A 2dc k k c r k c 3dt k c k (分)四、(共16分)解:(1)阳极 121/2(,1000)(0.1)-+-→⋅+H g Pa H mol kg e (1分) 阴极 1()()(0.1)---+→+⋅AgCl s e Ag s Cl mol kg (1分)电池反应: H 2 (g,1000)+ (s) (s) (0.1) (1分)(2)1== 231.6=--29.02-= 0.3007V 3分{a ()/[(p (H 2)]1/2}= E {} {γ±2()2 / [(p (H 2) / p ]1/2}= E {}+0.0750 V所以 E {} = 0.2257 V 4分(3)设计电池: -(s)E {(s)}- E ( )=-0.5743 V ( / ) = 1.93×10-106分五、(共16分)解:(1)半衰期与A 的初始浓度无关,1 2分(2)500K 时,,0 == 66.7 2分A Y + Zt = t ,0- ,0-p (总) = 2,0-= 2,0-p (总) = 13.4 2分=则 k (500 K) = 0.0016 1 2分k K t ==12-1ln 2(1000) 1. 612 s 3分p A p A k T RT T Ea T T k T J mol kJ mol⎧⎫⎪⎪=⎨⎬-⎪⎪⎩⎭⎛⎫⨯⨯⎧⎫=⎨⎬ ⎪-⎩⎭⎝⎭,21221,1()(3)ln ()8.31455001000 1.612 ln /10005000.0016 =57.5/ 5分2010-2011年第2学期考试试题 (A )卷课程名称 物理化学下册 任课教师签名 出题教师签名 审题教师签名 考试方式 (闭 )卷 适用专业 09制药、化工等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 总分(注意:请将所有题目的答案均写在答题纸上。
) 一.选择题(共20分,每空2分 )1、已知2E (Cu |Cu)0.337V θ+=,E (Cu |Cu)0.521V θ+= 则2E (Cu |Cu )θ++等于( )A. 0.184VB. 0.153VC. 0.352VD. -0.184V 2、电池2 (1) | ()| 2 (2) 的电动势E >0,则( )A 、p 1> p 2B 、p 1< p 2C 、p 1= p 2D 、无法确定 3、对于反应A Y →,温度一定时,如果反应物A 的初始浓度减少一半,A 的半衰期也缩短一半,则该反应的级数为( )A 、零级B 、一级C 、二级D 、三级 4、基元反应的反应级数与反应分子数相比( )A. 总是小B. 总是大C. 总是相等D.也许不一致 5、在某光化学反应中,每吸收1光子能使1反应物分子起反应,则该反应的量子效率( )A. φ= 1B. φ= 10C. φ= 0.1D.无法确定 6、下列摩尔浓度相同的各物质的稀水溶液中,哪一种溶液的表面发生负吸附 ( )A .硬脂酸 B. 己酸 C. 苯甲酸 D.硫酸7、将一毛细管插入水中,毛细管中水面上升5,若将毛细管向下移动,留了3在水面,这时毛细管上端 ( )A. 水从上端溢出B. 水面呈凸形弯月面C. 水面呈凹形弯月面D. 水面呈水平面 8、对于反应A B C +→由下列数据可以确定反应的速率方程是( )B. B 29、对于物理吸附的描述中,哪一条是不正确的? ( ) A . 吸附力来源于范德华力,其吸附一般不具有选择性 B . 吸附层可以是单分子层或多分子层 C . 吸附热较小D . 吸附速率慢 10、溶胶的电渗现象表明( )A .溶胶粒子带电 B. 分散介质带电 C. 溶胶粒子是电中性的 D. 分散介质是电中性的 二.填空题(共14分,每空2分 )1、柯尔劳施公式m mA c ∞Λ=Λ-适用于 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