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综合测试卷

合集下载

第三单元综合测试卷--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综合测试卷--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综合测试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运用。

(24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尴.尬(gān)愧怍.(zuò)震悚.(sǒng)骷.髅(gū)B.诘.问(jí)憎.恶(zēng)絮.说(xù)疮.疤(chuāng)C.烟瘾.(yǐn)惧惮.(dàn)取缔.(tì)烦躁.(zào)D.半晌.(shǎng)滞.笨(zhì)眼翳.(yì)霹雳.(lì)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菩萨衰悼辫子瓦罐B.渴幕福橘门框磕碰C.门槛粗拙厚道镶嵌D.怨恨竹杆紧绷啃食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柔弱的小草,没有花香,没有树高,看似微不足道....,却以顽强的生命力为世人所称道。

B.我们对领导要保持低眉顺眼....的态度。

C.这个十岁的小朋友,在大庭广众....之下表演,唱跳俱佳的表现让人赞赏不已。

D.小芳见他没有理会自己,只得怏怏地离开,让他一个人自言自语....。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童年鲁迅对于阿长谋害他的隐鼠的怨恨,在阿长为他买回《山海经》后便完全彻底消失了。

B.读者深受喜爱的杨绛先生,不凡的一生中,留下了大量文风质朴、寓意深刻的作品。

C.得知杨绛先生去世的消息后,清华的学生自发组织了一场简单但肃穆的追思活动。

D.“台阶”象征着中国农民乃至中华民族在困境中追求发展与崛起。

5.古诗文默写。

(6分)(1),弹琴复长啸。

(王维《竹里馆》)(2)此夜曲中闻折柳,(李白《春夜洛城闻笛》)(3),凭君传语报平安。

(岑参《逢入京使》)(4)杨花榆荚无才思,(韩愈《晚春》)(5)王维在《竹里馆》一诗中运用拟人手法,把明月当成心心相印的知己,显示出他独到的想象力的诗句是:6.下列对课文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阿长与《山海经》》运用先抑后扬、前后呼应的写法,塑造了一个善良、热心、忠厚、真诚的长妈妈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长妈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2023年新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综合能力提升测试卷(附参考答案)

2023年新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综合能力提升测试卷(附参考答案)

2023年新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综合能力提升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分)1.(本题1分)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浊.流(zhuò)朔.气(shuó)呜咽.(yān)山巅.(diān)B.峭.壁(qiào)诧.异(chà)懊.悔(ào)咀嚼.(jué)C.酣.然(hān)踱.步(duò)亘.古(gèng)镐.头(gǎo)D.污秽.(huì)山涧.(jiàn)机杼.(shū)嗥.鸣(háo)2.(本题1分)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狂斓田垄阿姊污秽B.紫藤丰饶山颠云鬓C.祈祷斑斓气魄辔头D.怪诞泛烂诧异鞍鞯3.(本题1分)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黄河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祥地,它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

B.他们二人配合默契..,终于赢得了这场双打比赛的冠军。

C.看到浩浩荡荡....的长江一泻千里,气势磅礴,我们的心胸变得更加开阔。

D.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看云可以识天气;但必须有丰富的经验,因为云的变化是扑朔迷离....的。

4.(本题1分)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他想不起把钥匙放在哪儿了,在抽屉里翻来覆去....地寻找,也没有找到。

B.雾霾天气里,能见度低,司机要小手小脚....地开车。

C.我们不能因为一次考试成绩不理想就灰心丧气....。

D.美并不是要打扮得花枝招展....作为中学生,朴素大方就是美。

5.(本题1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项是()A.随着宜宾大学城的初步建成,对临港区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B.川航执飞的3U8633航班迫降成功,机长刘传健被称为中国现实版的“萨利机长”。

C.闪送是目前同城速递行业的佼佼者。

据统计,今年闪送服务已覆盖全国逾157座城市以上。

2023年春学期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综合训练卷附答案解析

2023年春学期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综合训练卷附答案解析

2023年春学期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综合测试卷(满分120分)一、字词书写(共3分)1.(本题3分)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汉字。

曾遭风雨的黄河传承着一种精神,叫做中华精神。

是风萧萧兮易水寒的侠气,是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胆略,是气势páng bó________的汉赋,是胸怀天下的唐诗宋词与元曲,是大刀与长矛,是京剧与秦腔,是民族的根,是中华万千子民gèn______古的精神家园……浊流宛转中,黄河bǔ______育着万千人民!二、选择题(共5分)2.(本题1分)下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哺.育(bǔ)九曲.连环(qū)踱.步(duó)郝叟.(sǒu)B.钥匙.(shi)字帖.(tiè)哽.住(gěng)阻塞.(sè)C.炽.痛(chì)亘.古(gèn)碾.谷(niǎn)默契.(qì)D.可汗.(hán)鸣溅.溅(jiàn)燕.山(yān)胡骑.(jì)3.(本题1分)依次填写词语恰当的一项是()(1)这套衣帽,韩麦尔先生只在督学来或者发奖的日子才穿戴。

(2)诗人用“绿丝绦”来形容柳枝,将柳枝随风飘拂的样子,十分形象地在读者眼前。

(3)无论植树还是种草,土壤中必须有的水分。

A.考查展示充足B.视察显示充沛C.视察展示充足D.考查显示充沛4.(本题1分)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B.要知在艰难的国运中建造国家,亦是人生最有趣的事……C.“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D.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坟前。

5.(本题1分)下列句子运用表达方式判断错误的一项是()A.垂柳的枝条有着小姑娘般的羞涩,鹅黄的叶芽米粒一般,密密麻麻地布满柔枝。

(描写)B.机遇只会青睐有准备的人,只有那些有充分准备的人才能发现并善于利用机遇。

第三单元综合测试卷+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综合测试卷+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综合测试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运用(22分)1.下列划线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惶急(huáng)疮疤(chuāng)掳去(lǚ)B.憎恨(zèng)絮说(xù)惧惮(dàn)C.粗拙(zhuō)悚然(sōng)恭喜(gōng)D.疏懒(shū)惊骇(hài))孤孀(shuāng)2.下列书写无误的一项是()(2分)A.严峻深沉诩诩如生迥然不同B.遇昧落后和协一致真率粗犷C.渴慕异常炉火纯青幽默诙谐D.饱蘸浓情无限欢悦真情实义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父亲老实厚道低眉顺眼....累了一辈子,没人说过他有地位,父亲也从没觉得自己有地位。

B.“工匠精神”要求我们,把追求极致的精神和精益求精....的态度贯穿于工作的始终。

C.在京剧《霸王别姬》中,梅兰芳以栩栩如生....的表演,成功塑造了重情重义的虞姬形象。

D.由于他刻苦练字,锲而不舍....,他的书法才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4.下列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书籍是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

B.诗书传家是流淌在中华民族血液里的文化基因。

C.阅读是穿越时空的隧道,我们通过它与古人对话,与未来交流。

D.如果全民都沉浸在书籍的海洋中,整个民族的性格就会得到润物无声。

,5.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杨绛的学生这样评价她,无事,决不惹事,有事,决不怕事。

B.读宋词,往往会读出感伤、哀怨忧思……情感。

C.你参加了《翰愚飘香》主题书法大赛了吗,获得了第几名?D.纸质书、电子书,手抄本、印刷本,书的载体、形式变了,喜欢阅读应不拘泥于是什么书。

6.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那时已经是深秋,露水很大,雾也很大,父亲浮在雾里。

②黄泥是用来砌缝的,这种黏性很强的黄泥掺上一些石灰水豆浆水,砌出的缝铁老鼠也钻不开。

七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综合测试卷(含答案)(满分:150分;时间:120分钟)提示:答案要写在答题卷上,使用黑色签字笔工整书写,不超位、错位、越界答题。

一、积累与运用 (20分)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0分)(1)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____。

(王安石《登飞来峰》)(2)_____________,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3)_____________,决眦入归鸟。

(杜甫《望岳》)(4)谈笑有鸿儒,_______________。

(刘禹锡《陋室铭》)(5)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_________。

(陆游《游山西村》)(6)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___,中通外直…(周敦颐《爱莲说》)(7)描写木兰奔赴战场矫健英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北朝民歌《木兰诗》)(8)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中写诗人虽然脱离官场,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不忘报国之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4)题。

(10分)青春孕育无限希望,一个民族只有永bǎo ①(A.葆; B.保)青春才能兴旺发达。

今天我们站在百年新起点,更应(甲)(A.爱惜; B.珍惜)当下,好好地把握住青春,做一个(丙)的人。

党和国家之于青年而言,最值得爱护、最值得期待。

青年犹如大地上茁壮成长的小树,总有一天会长成参.② (A.cān ; B.shēn)天大树,撑起一片天。

青年又如初升的朝阳,不断(乙)(A.积聚; B.积累)着能量,总有一刻会把光和热洒满大地。

(1)根据拼音为①处选择正确的汉字,为②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注音。

(只填序号)(2分)①____②____(2)从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甲、乙处。

(只填序号)(2分)甲____ 乙_____(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后的句子。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综合测试题(含答案)七年级下册期末综合测试题一、基础(23分)1.默写或根据课文填空。

(10分)1)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XXX《己亥杂诗(其五)》)2)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XXX《贾生》)3) 然则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XXX《河中石兽》)4) XXX的《登飞来峰》中表现诗人满怀豪情、XXX的诗句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5)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XXX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4分)1) 青年人写信,写得太草率,XXX是深恶痛绝之的。

2) 平常日子,学校开始上课的时候,总有一阵喧闹,就是在街上也能听到。

3) 但当我哀悼隐鼠,给它复仇的时候,一面又在渴慕着绘图的《山海经》了。

4) 在我认识的一些前辈和同辈里,重视语文,努力求完美,并且以身作则,鞠躬尽瘁,XXX先生应该说是第一位。

3.(2012年广东省卷)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B)(3分)A。

一个人能否取得卓越的成就,并不在于他就读的学校是重点还是普通,而在于他是否具备成功的特质。

(在“一个人能”后面加“否”)B。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不仅让人怀念童年时的美味,而且引发了人们对“文化认同”和“软实力输出”的思考。

(将“文化认同”和“软实力输出”互换位置)C。

XXX认为梦的材料来自三个方面:一是身体的状态;二是白天经历的事情;三是儿童时期的经历。

D。

尽管天气很热,可是喜欢游泳的XXX有这种体验:刚从水里出来时会感到有点凉,有时甚至还会打一下寒战。

(把“不管”改成“尽管”)4.1、加点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D)(3分)A。

海交会整合了两岸各自的资源,通过优势互补,实现了双赢。

B。

正在进行旅游开发的千岛湖水下古城,其历史可以追溯到一千年以前。

C。

网络交友已是许多人玩腻了的游戏,可有些年轻人依然乐此不疲,一个个前赴后继地扎进去。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综合测试题新人教版及参考答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综合测试题新人教版及参考答案

第四单元测试题(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6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B)(2分)A.商酌.(zhuó)累赘.(zhui) 妥帖.(tiè)生疏.(shū)B.驿.路(yì) 修葺.(qì) 菌.子(jùn) 恍.惚(huǎnɡ)C.契.约(qì) 监督.(dū) 达观.(ɡuàn) 淤.泥(yū)D.譬.如(bì) 亵.玩(xiè) 案牍.(dú) 德馨.(xīn)【解析】A.“妥帖”中的“贴”应读t iē;C.“达观”中的“观”应读ɡuān;D.“譬如”中的“譬”应读pì。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C)(2分)A.垦切豪杰拖沓以身做则B.感概暮色循环如释重付C.契约鸿儒竹篾悲天悯人D.悠闲陡俏花瓣颠沛流离【解析】A.恳切,以身作则;B.感慨,如释重负;D.陡峭。

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D)(2分)A.责任越重大,负责的日子越久长,到责任完了时,海阔天空....,心安理得,那种快乐还要加几倍哩!B.对于中国这个尚有众多贫困人口的国度来说,法律援助制度的实施更是任重道远....。

C.叶老对普通话生疏,于是不耻下问....,让我帮他修润。

D.这次青少年宫组织的国学知识竞赛,试卷题量多、难度大,令我叹为观止....,深感自己传统文学知识储备不足。

【解析】D项中,“叹为观止”常用来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用在这里形容试卷题量多、难度大不合适。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C)(2分)A.这有时使我想到《论语》上的话,一处是:“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一处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B.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

C.我问老余:“你猜这家主人是干什么的?”老余说,“可能是一位守山护林的老人。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综合测试卷-部编版(含答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综合测试卷-部编版(含答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综合测试卷-部编版(含答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哺.育(bǔ) 祈.祷(qǐ)哽.住(gěng)山涧.(jiàn)B.怪诞.(dàn) 机杼.(shū)可.汗(kě)诧.异(chà)C.云鬓.(bìn) 浊.流(zhuó)气魄.(pò)惩.罚(chěng)D.肃.静(sù) 污秽.(huì)亘.古(gèn) 胡骑.(jì)2.下列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嗥鸣懊诲亦复如是顾名思义B.狂谰阻抑一泻万丈艰难险阻C.丰饶田垄踱来踱去巾帼英雄D.奔弛泛滥高山之巅惊涛澎湃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春节长假最后一天,返程高峰随之到来,为应对浩浩荡荡....的车流,交警部门称,已制订了交通应急处置方案。

B.他在国际上获得演艺大奖的消息被传得满城风雨....。

C.黄河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祥地,它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

D.虽然这个特大涉黑集团案的案情扑朔迷离....,但警察明察秋毫,终将犯罪嫌疑人送上法庭。

4.下列各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优美而动人的旋律,像涓涓细流,从她那灵巧的手中轻轻地流泻而出,飘荡在幽静的宅院里。

B.人类在历史上的生活正如旅行一样。

C.宁静的夜晚,只有那天上的星星正在窃窃私语。

D.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这篇作文真难写,我用了整整两个小时左右的时间,才写好交卷。

B.历代不少石碑为名家撰写,因此石碑上的刻文成了书法大家真迹的集中场所。

C.张老师的一席话把我先前的顾虑全赶跑了。

D.几个学校的中层干部就近期的德育工作发表了很好的意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语文下册综合测试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6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萦.带(yínɡ) 收敛.(lián) 目不窥.园(kuī)B.殷.红(yān) 挚.友(zhì) 义愤填膺.(yīnɡ)C.诘.问(jí) 修葺.(qì)慷慨.淋漓(kǎi)D.朔.气(sù) 污秽.(suì) 妇孺.皆知(rú)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2分)A.积攒瞬息波澜壮阔来势汹汹B.澎湃怪诞深恶痛绝锲而不舍C.元勋迭起无遐及此大庭广众D.锁闭衰微锋芒毕露鞠躬尽瘁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A.我们不要把精力全放在微不足道....的小事上,而要从大局出发,大处着眼,统筹规划。

B.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C.吃水不忘挖井人,生活在幸福和平年代的我们不能忘本,不能忘记那兀兀穷年....里发生的感人故事。

D.当时,他是美国家喻户晓....的人物,因为他曾成功地领导战时美国的原子弹制造。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在比赛中,无论遇到怎样的困难,选手却能勇敢面对。

B.在列车长粗暴的干涉下,使爱迪生在火车上边卖报边做实验的愿望破灭了。

C.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在香港演出大型音乐舞蹈《我的梦》,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

D.为了防止疫情不再反弹,市领导要求各单位进一步加强管理,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

5.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2分)A.如何让古典音乐走进普通人的生活并深入人们的内心?一些艺术家分享了自己工作中的经验与感悟。

B.文艺工作者只有真正深入生活并紧跟时代步伐,才可能创作出有温度、有深度、有高度的优秀作品。

C.原始人类阅读的对象就是大自然:山峦在蔚蓝的天空下寂静绵延,野鹿在蜿蜒的溪流旁边悠闲漫步。

D.历史正剧往往庄重严整,因为它倾向于真实再现,历史传奇常常灵动丰盈,因为它有较多理想色彩。

6.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闻一多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诗人、学者和民主战士,代表作有诗集《红烛》和《死水》。

B.鲁迅在 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作笔名在《新青年》发表了被视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短篇小说《狂人日记》。

C.《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该书是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1362年间的史事。

D.《卖油翁》选自《归田录》卷一,作者欧阳修,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唐宋八大家之一。

7.默写古诗文名句。

(10分)(1)______________,弹琴复长啸。

(2)__________________,何人不起故园情。

(3)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______________。

(4)古诗中有许多表现战争惨烈的句子,《木兰诗》中就有这样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杜甫在《望岳》中借齐鲁大地烘托泰山拔地而起,参天耸立形象的诗句是,。

(6)王安石《登飞来峰》中富于哲理,借景抒情,表达自己锐意改革的远大政治抱负的诗句是,。

(7),衣冠简朴古风存。

8.下面一段文字节选自《骆驼祥子》,读一读,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4分)__A__心里有数儿。

他晓得祥子是把好手,即使不拉他的车,他也还愿意祥子在厂子里。

有祥子在这儿,先不提别的,院子与门口永远扫得干干净净。

__B__更喜欢这个傻大个儿,她说什么,祥子老用心听着,不和她争辩;别的车夫,因为受尽苦楚,说话总是横着来;她一点不怕他们,可是也不愿多搭理他们;她的话,所以,都留给祥子听。

(1)(2分)指出A、B两处的人物是谁。

A.__________ B.__________(2)(2分)简述祥子前后性格的变化二、阅读理解(44分)(一)登幽州台歌(4分)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

9.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诗中“古人”、“来者”指的是礼贤下士的贤明君主。

B.“念天地之悠悠”是以空间宽阔衬托孤寂之感C.“怆然而涕下”是因为时间的消逝、空间的寂寥D.“幽州台”即“蓟北楼”,是当时燕昭王礼贤下士的处所,诗人因此有感而发10.这首诗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怀?(2分)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感慨,以及对赏贤任能的英明君王的渴盼,也表达出人生的孤独感(二)孙权劝学(11分)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3分)(1)但当涉猎..( )(2)见往事..耳( )(3)肃遂.拜蒙母()1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按要求回答问题。

(4分)(1)从文中找出一个形容吕蒙变化的成语。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吕蒙才略惊人长进的原因是什么?(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艾叶香中寻玉佩(15分)邹凤岭①催春的雨,引得山茶流红,麦苗铺绿,湖色空蒙。

湖岸被雨水浇出一片嫩绿,艾叶散发着清雅的香气。

在这氤氲的艾香中,我又想起了儿时的情景。

②年幼的我跟在奶奶身后,走过村头的木桥:迎春花一片片,新生芦苇一丛丛。

雨水打湿高高晾起的渔网,细细地流进湖里。

我学着奶奶的样子,摘下一片嫩芽,仿佛闻到了那贴在锅里的艾饼的香甜。

雨后积在艾叶上的水滴从指缝滑落,“滴答”声融入醒来的土地。

③沿着当年的田间小路,我又回到了老屋。

老屋还是熟悉的模样,泥垒的墙、泥烧的瓦、泥砌的灶,连大门正面的照壁也是泥做的。

老屋南墙上,树枝支起的窗棂与木板拼成的门楣上方,挂着菖蒲与艾条。

窗棂下摆着老旧的石磨,这磨由上下两块尺寸相同的短圆形石块做成,磨拐是用门前大楝树的枝做成的,一端连接在上磨,一端用绳索系挂在灶房的横梁上。

我仿佛又听到石磨“吱吱”转动的响声,看到奶奶教我磨面的身影。

奶奶推动磨拐,石磨每转动一周,我就往磨眼里添加一小瓢碎米粒。

随着石磨一圈圈转动,细面就落在了磨盘里。

奶奶在面粉里加入焯过的艾叶,拌匀,做成小饼,贴在锅灶上。

生起红红的灶火,慢慢地煎。

随着木制锅盖下滴进铁锅的水溅声,热气带着那艾的香、面的甜,飘满村落。

④推开奶奶的房门,那个老旧的木箱子静静地守在屋角。

触摸脱去桐油的边框,那些往事愈加清晰。

⑤那年新年,奶奶打开木箱子,从箱底下摸出簇新的一角纸币,又从门楣上撕下一片红喜纸,包裹好,放在我贴身衣袋里,是给我的压岁钱。

就在打开木箱那一刻,我看到了一支黄亮亮的竹笛,红线系着颗玉心佩。

听父亲说,竹笛是爷爷生前留下的,玉心佩是奶奶的奶奶传下来的。

⑥再见玉心佩是在那个灾荒年,在遭遇连续的自然灾害后,村里人食不果腹,野菜不够充饥,我再没闻见艾饼的香气。

清明节前几天,我看见奶奶戴起那多年未戴的玉心佩,去了一趟老镇。

回来后,变戏法似的做出了艾叶饼。

我跟随奶奶去上坟,祭祀仪式毕,奶奶给了我一块小艾饼,将剩下的全都分给了跟来的孩子们。

⑦奶奶上了年纪后,眼睛已看不见,她常坐在门槛上静静地听雨。

有一段日子,奶奶倚在床上,连门槛也少坐。

雨细细地下,风轻轻地吹,门楣上枯艾和菖蒲呜呜作响,好似远处隐约传来的竹笛声。

我瞧见奶奶脸上浮现出少有的红晕,伸出小手抚摸奶奶的脸。

静静地,听见奶奶自言自语小声说:“好你个外人,又来到我面前吹那好听的竹笛。

”⑧那之后,奶奶再没下过床。

母亲打开奶奶的旧木箱,我看到了那黄亮的竹笛,却不见了系在竹笛上的玉心佩。

祖辈以农耕为生,奶奶一世清贫,养育子女多人已属不易。

家里原本就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唯有玉心佩。

母亲翻遍了木箱的底,也未找到玉心佩,赶紧走到床前,贴在奶奶耳边问:“娘,那玉心佩呢?”奶奶不言语。

母亲说:“是要给您老人家带走的。

”奶奶用微弱的声音说:“要走了,还带那东西做啥?”奶奶走了,终究没说玉心佩在哪里。

⑨走出房门,雨停了,我又闻到空气中飘来的艾叶的清香。

(选自《做人与处世》,有删改)14.作者回忆了奶奶哪几件事情?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在横线上。

(2分)①→教“我”磨面做饼→给“我”压岁钱→②→病中思念爷爷→临终不说玉佩的去向15.请结合语境,按要求品析语言。

(5分)(1)催春的雨,引得山茶流.红,麦苗铺绿,湖色空蒙。

(说说加点词的表达效果)(2分)(2)老屋还是熟悉的模样,泥垒的墙、泥烧的瓦、泥砌的灶,连大门正面的照壁也是泥做的。

(从修辞的角度赏析这句话的妙处)(3分)16.联系上下文,研读文中第⑦段划线句,分析奶奶说这句话时的神态及情感。

(4分)5.玉心佩的去向,前文已有伏笔,请将它找出来,并结合前后文分析其作用。

(4分)(四)挽着汉字跳舞(14分)①老于是高中语文老师,一个钟情汉字、推崇汉字文化、追求生活本真的清癯雅士。

虽然这所新学校叫“外国语学校”,但第一堂语文课,老于就郑重告诉学生:“要成为翻译家,外交人才,首先要学好的不是外语,而是汉语。

”②每次上讲台,老于都觉得那些仓颉汉字,古老、沧桑、豪放、清新,如朝雨轻尘般纷纷扬扬飘落下来,又涌上心头。

方块汉字,有情有义,有起承转合,可纳泰山,可照肝胆,可以兴观群怨,可以歌之舞之足之蹈之。

汉字与舞蹈,本质都是自然和生活。

③第一节课,老于讲到春天万物生长的那种神奇力量时,激情满怀。

他蹲下来,把全身蜷缩在讲台后面,像粒种子,又像枚鸟蛋,然后竖起食指,整个身体慢慢地向上旋转,一种向上的力量推举着自己盘旋上升。

全班鸦雀无声,个个伸长脖子看老于笨拙的“舞蹈”。

老于感觉时光在倒流,仿佛又一次回到长第一颗牙、长第一根胡须的年龄。

④课间操结束,老于去另一个班上课,老远就听见学生正在播放新一代神曲《狐狸叫》。

挪威神曲《狐狸叫》中那些模仿小狗小猫、老牛青蛙、大象鸭子的叫声,类似儿歌,但在这古朴的自然之声面前,那些声嘶力竭的演唱显得多么矫揉造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