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度中国中医科学院科学技术奖参评项目汇总表
2018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奖终审公示

2018年度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奖终审
公示
2018年度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奖评审工作近日结束。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奖励评审委员会对103项科技成果进行了形式审查、初审、终审,评出获奖项目共46项,同等奖项不分先后顺序,其中一等奖6项,二等奖14项,三等奖23项,科普奖3项。
根据《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奖奖励条例》(试行)中确立的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在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网站()公示获奖项目。
任何单位和个人对公示的评审结果有实质性异议或项目中有文字错漏,需要更正的,请在公布之日起7日内(2018年11月22日至11月28日),以真实身份、书面形式向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技奖励办公室提出(邮编:100700,北京市东直门南小街16号)。
2018年度天津市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

2
2018FM-1-003
全断面隧道掘进装备载荷建模与数字化设计关键技术及应用
天津大学
中国铁建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盾构及掘进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事交通学院
蔡宗熙、张茜、侯振德、亢一澜、刘建琴、曲传咏、苏翠侠、周建军、韩美东、杨书勤、朱殿华、王立辉
华东理工大学
杨恒华、张晔辉、沈本贤、任若凡、王华伟
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
序号
奖励编号
项目名称
获奖单位
获奖人
1
2018JB-1-001
乳腺癌早诊早治关键技术的研究及应用推广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
郝希山、佟仲生、陈可欣、刘佩芳、冯玉梅、牛瑞芳、张瑾、于津浦、尹健、曹旭晨、刘俊田、黄育北
2
2018JB-1-002
天津工业大学
天津膜天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津膜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程博闻、胡晓宇、孟建强、许以农、李梁梁、宋俊、张辉辉、陈英波、孙文挺、费鹏飞
11
2018JB-1-013
中新生态城新型水系统构建与实施保障关键技术研究与综合示范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天津生态城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天津生态城水务投资建设有限公司
天津瑞普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天津大学
瑞普(天津)生物药业有限公司
湖北龙翔药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刘爱玲、郝红勋、李旭东、鲍颖、孟小宾、陈清平、刘海霞、聂丽娜、刘桂兰、郑超、黄松、于鸿林
2
2018JB-1-004
综合能源微网调控关键技术及应用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2019年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李时珍医药创新奖参评项目

2015年度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李时珍医药创新奖参评项目目录004 LC-02 宫腹腔镜联合中医多靶点治疗不孕症福建省南平市人民医院潘丽贞王英王泽青蔡柳芽周丽娟005 LC-03 颈椎病治疗技术筛选的临床研究福建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王诗忠陈少清仲卫红宋红梅陈水金王心城蔡树河廖军陈乐春李明006 LC-04 刘玉洁主任医师治疗心悸的临证经验研究唐山市中医医院王清贤袁金英李凤娥张颖刘炜李艳梅杨淑英张军赵卫段红莉007 LC-05 基于滑膜血管新生机制的中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机理研究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蔡辉商玮赵智明赵凌杰郭郡浩姚茹冰郑召岭赵鹏008 LC-06 清热解毒中药对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作用靶点的研究北京中医药大学何明吴峥嵘李渊陶庆春郝素英吴志松009 LC-07 健脾疏肝法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研究北京中医药大学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李军祥王允亮余轶群谢春娥韩海啸胡立明刘敏徐春军刘绍能朱陵群012 LC-09 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循证证据的产生与方法学规范研究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杂志社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刘建平费宇彤韩梅曹卉娟王思成陈薇刘国正刘兆兰李迅夏芸014 LC-11 心力衰竭中医分期辨治方案建立及疗效评价方法研究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毛静远王贤良赵英强牛天福袁如玉王永刚崔晋荣施乐贾秀丽樊瑞红林谦侯雅竹015 LC-12 中医药提高腹透患者生存质量、防治腹膜纤维化相关研究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杨洪涛林燕杨波姜晨范淑芳武士锋窦一田王艳松邹琦018 LC-15 针刺对高血压脑出血脑保护作用及临床研究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邹伟匡洪宇孙晓伟王珑于学平滕伟刘芳戴晓红郭玉红019 LC-16 六字诀呼吸操促进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康复效果的系列研究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陈锦秀邓丽金张文霞郑国华朱秀兰唐爱忠郑丽维葛莉李壮苗李冬秀020 JC-04 方剂配伍雷公藤对其所致肝脏、骨髓毒性的减毒作用及机制研究山西中医学院周然闫润红王永辉高丽柴智李艳彦聂中标周文静021 ZY-01 浮小麦活性成分及质量控制研究山西中医学院香港科技大学中药研发中心裴妙荣董婷霞孟霜詹华强李慧峰毕丹裴香萍张莉王艳022 JC-05 泄浊解毒方对大鼠溃疡性结肠炎免疫机制及炎细胞因子的影响河北省中医院刘建平刘彦岭杨倩陈建权荣英蕊郎晓猛023 LC-17 结(直)肠癌辨证分型与肿瘤基因相关性研究福建省立医院崔同建陈小岩陈发文陈晓耕张雪梅黄若磊黄毅刘振华024 ZY-02 从肝论治失眠新药白草香解郁安神胶囊研制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广西百琪药业有限公司冯玛莉李培毅贾力莉牛艳艳武玉鹏陈治伟仝立国宋美卿白崇智仲启明025 JC-06 中医癌毒病机理论创建及其应用南京中医药大学程海波吴勉华周仲瑛沈卫星周红光孙东东李柳陈海彬李黎027 LC-18 颈椎病中医证型规范化研究甘肃省中医院谢兴文汪俊红李宁马真卿李红专王春晓028 KP-01 《自然会健康》福建中医药大学李灿东029 LC-19 基于精室理论创制前列腺炎Ⅰ号的临床及抗炎机制研究江苏建康职业学院曾庆琪刘嘉朱勇曾明月王劲松冯俊志杨海军杨凯030 LC-20 滋阴补阳方序贯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周期重建的治疗作用南京中医药大学谈勇任青玲聂晓伟邹奕洁周阁郭银华殷燕云胡荣魁赵娟031 ZY-03 抗肿瘤中药微粒多途径传递系统核心技术创研江苏省中医药研究院陈彦瞿鼎王小宁张振海刘聪燕贾晓斌周静范晨怡032 JC-08 模拟拔伸按压手法对腰椎运动节段三维有限元模型生物力学作用研究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甘肃中医学院张晓刚杨学锋李具宝李延红刘太运潘建西董建华033 LC-21 中医健脾单元疗法对膝骨关节炎患者的疗效及免疫学机制研究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刘健黄传兵汪元阮丽萍张金山程园园张皖东范海霞陈瑞莲谌曦034 JC-09 爱罗咳喘宁对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机制研究河南中医学院谢文英张良芝尚立芝包海燕张紫娟卢旻何磊常学辉胡文豪李亮程凯刘坦潘小丽佘悦樊尊峰035 ZY-04 中药临床药代动力学关键技术与研究体系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苏省中医院)居文政熊宁宁蒋萌张军刘芳吴婷刘史佳储继红许美娟邹冲殷俊刚李长印俞景梅王晓骁戴国梁036 LC-22 补肾温阳化瘀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与基础研究河北中医学院河北省中医院石家庄市第四医院杜惠兰陈景伟边文会刘京芳李清雪杨剑贾云波贺明仝瑞晓李艳青037 LC-23 养心颗粒防治冠心病心绞痛的作用机制及临床研究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孙静周亚滨张春芳郑佳新赵艳茹关丽梅李璟怡张丽丽周洪波辛翰东常艳宾038 ZY-05 泻浊解毒通络法治疗痛风的机理研究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李中南许成群陈光亮牛云飞石国斌刘剑张培培汪俊张帆039 LC-24 中药清瘟解毒Ⅰ号Ⅱ号煎剂治疗甲型H1N1流感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实验研究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江柏华张碧海谭莉君蒋鹏娜刘丽敏李强李配卓040 JC-10 补肾益气法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分化及遗传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甘肃中医学院刘永琦苏韫舍雅莉何建新聂蕾伍志伟张利英颜春鲁骆亚莉杨玥龚红霞薛娜041 JC-11 基于“痰瘀毒”理论探讨大柴胡汤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辽宁中医药大学王凤荣孙淼郑娴王帅李文杰杨莺景雅婷王金梁陈维杨荣来045 ZY-07 五味子“味”“能”相关及其饮片质量评价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李丽张村肖永庆于定荣刘颖殷小杰麻印莲顾雪竹朱明贵黄文倩046 LC-28 胃癌术后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的构建及其临床与实验评价安徽中医药大学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于庆生潘晋方张琦帅剑锋刘举达周富海047 LC-29 小儿常压型脑积水中医综合治疗方案西安中医脑病医院(陕西中医学院附属西安脑病医院)宋虎杰苏同生韩祖成张玲何丽云李奇玉陈霄刘玉堂邓仁才048 JC-1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系统相关及证治规律的研究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张伟邵雨萌张心月朱雪卢绪香阎小燕臧国栋韩佳贾新华何荣王立娟张阳沈宁刘骅漫陈宪海049 LC-30 固本防惊汤预防小儿高热惊厥复发的临床研究宁波市中医院董幼祺董继业夏明郑含笑凌春瀛罗巧二丁瑾050 JC-13 中药及其活性提取物的免疫调控关键技术与抗肿瘤作用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姜国胜姚成芳李霞宋冠华段文娟任霞李翠玲051 JC-14 三七总皂苷对心梗后左室重构的改善作用及机制研究广州市中医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东省生物制品与药物研究所郭洁文杨敏任斌符永恒邓志军邱光清李丽明刘若轩陈剑梅韦炳华052 ZY-06 熊胆粉特有药用价值及熊胆粉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黑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王喜军吴修红孙晖靳哲朴成玉辛笛张爱华闫广利孙畅李杏花张宁李丽静郭冷秋孙文军韩莹053 LC-31 中医异病同治绝经综合征、经前期综合征规范研究及应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湖北省中医院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天津中医药大学附属保康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王小云杨洪艳聂广宁温泽淮刘建黄旭春姜惠中魏绍斌王玲李佶054 KP-03 《谁搞垮了孩子的身体》《跟我学小儿推拿手法》深圳市儿童医院人民卫生出版社万力生孟昭美温长路汪受传055 JC-15 肾虚衰老理论指导下的老年性痴呆防治研究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安红梅胡兵顾超谢燕许丽雯史云峰靳淼张占鹏陈久林林晨056 LC-32 脑卒中针康治疗体系的建立及应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唐强王艳颜培宇邢艳丽朱路文张立刘波李季关莹057 LC-32 脑卒中急性期胃肠功能障碍的中医证候分析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唐明杨秀丽安朋朋李红周景想孙莉莉058 LC-33 循经弹拨法治疗寒凝血瘀型慢性腰肌劳损长春中医药大学刘明军张欣卓越尚坤陈邵涛赵春强仲崇文陈飞腾059 LC-34 补肾活血通淋法对前列腺增生症的疗效评价及作用机制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孙自学陈建设郑攀张谦孙新宇杨志平王瑞060 LC-35 清肝活血方治疗酒精性肝病(肝纤维化)的方证病理学研究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邢练军陈珺明吴涛王淼安德明郑培永张莉季光061 ZY-08 中药配方颗粒研究的技术指导原则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广东省中医药工程技术研究院)广东省食品药品检验所广东一方制药有限公司程学仁孙冬梅陈浩桉谭登平陈玉兴毕晓黎张建军罗文汇魏梅杜建平曾晓会赵自明李智勇陈向东胥爱丽063 LC-36 具有中医特色的慢性肾脏病管理模式的建立与推广广东省中医院刘旭生毛炜吴一帆林启展卢富华王立新邹川张蕾黎创吴禹池何志仁邓丽丽刘惠傅立哲刘曦064 LC-37 中医药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癌系列研究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邓鑫梁健练祖平白广德赵晓芳张亚萍侯恩存涂燕云刘旭东065 LC-38 痰瘀论治冠心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辽宁中医药大学杨关林张哲贾连群陈民张会永关雪峰李国信于睿姜钧文王洋杜毅李峥刘悦肖蕾刘光辉066 LC-39 痹痛灵最优处方确定及免疫机制影响探讨南京中医药大学汪悦郭海英吴素玲耿元卿李广清丁蓉覃仕化景嵘月067 LC-40 中药消胀贴膏敷脐治疗肝硬化腹水的疗效评价与作用机制研究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刘成海邢枫冯年平陶艳艳张雅丽蔡俊萍068 KP-04 《湖南省中医养生保健手册》湖南省中医药管理局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湖南中医药大学邵湘宁姚勤蔡铁如何清湖069 ZY-10 名贵中药资源分子系统学及其药材的分子鉴别研究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贵阳中医学院安徽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袁媛黄璐琦金效华彭华胜蒋超周涛崔光红李旻辉杨健王学勇谢冬梅陈敏李军德南铁贵金艳070 LC-41 慢性乙肝患者中医生存质量研究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张玮王俐琼姚培芬王灵台王妍施美育孙学华陈云飞刘一博李莹王磊蔡国芳071 JC-16 艾灸温补脾胃的生物学效应机制研究与临床应用湖南中医药大学常小荣刘密杨宗保岳增辉刘未艾彭亮彭艳张国山谭静石佳072 LC-42 结直肠吻合重建技术的临床应用与推广成都肛肠专科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青岛市市立医院杨向东魏雨龚文敬贺平韩方海任东林张桢赵希忠吴凌云安辉073 JC-17 益气解毒活血通络类中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作用机制研究深圳市中医院李顺民孙惠力曾又佳戈娜邵牧民易铁钢卢建东074 LC-43 糖尿康片干预糖调节受损的临床观察开封市中医院庞国明闫镛韩建涛姚沛雨王志强袁峰075 JC-18 伤科止痛膏治疗运动性损伤的临床与应用基础研究成都体育学院附属体育医院叶锐彬李晓松程杰何本祥李小红076 LC-44 “促通”按摩法治疗中枢性神经损伤后咀嚼功能障碍的作用研究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田洋耿吉冬刘志荣李玉春王君刘新瑞程东红姜晓东077 JC-19 中药干预实验性糖尿病心肌病变微炎症通路机制研究长春中医药大学邓悦朴春丽闫凤杰董志恒常立萍刘兴山靳宏光李双娣齐峰杜海波金艳芳078 JC-20 活血化瘀法之“生新”层面理论重构及其机制、应用河南中医学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张金生田力李社芳王建彬何庆勇张宝霞胡超群赵桂芳朱慧芳张阳阳079 LC-45 中医金针拨障术切口外滤过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机理研究及临床应用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吴烈桑子瑾杨迎新周浩川苏航康玮张国亮武丹蕾080 JC-21 调补心肾法治疗轻度认知损害的研究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孙莉项颗马琳项柏冬李超生邸琳081 ZY-11 中药指纹图谱总量统计矩(相似度)法的创立与运用研究湖南中医药大学贺福元杨岩涛邓凯文石继连周晋刘文龙刘平安唐宇周逸群唐昱桂卉罗杰英082 JC-22 语义网环境下中医药信息标准化方法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崔蒙李海燕贾李蓉杨硕刘静董燕朱玲李敬华高博于彤焦宏官083 LC-46 刘祖贻学术临证精华暨效验方转化应用之系列研究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刘芳刘祖贻杨维华朱璐尹天雷卜献春宁泽璞刘春华伍大华赵瑞成刘天舒颜学桔易钊旭084 LC-47 中医药治疗变应性鼻炎基础和临床研究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阮岩王士贞邱宝珊刘蓬何伟平王培源徐慧贤张肇宇姚良忠李迎春杨占军钟萍崔鲁佳085 ZY-12 符合中药特点的增溶性药用辅料的筛选与评价江西中医药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三O二医院南京威尔化工有限公司北京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杨明张萍张海燕张锐高正松史新元廖永红宋民宪马鸿雁齐云086 LC-48 王烈教授防治小儿哮喘病理论体系与系列方药临床应用评价长春中医药大学孙丽平冯晓纯王延博丁利忠段晓征李静王烈087 LC-49 基于“痰滞脑神”理论的精神分裂症临床治疗及氧化应激损伤干预机制研究黑龙江神志医院赵永厚柴剑波于明曲秀杰高潇赵玉萍张浩李明张春娟白冰088 LC-50 益气活血法减少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刘又文沈素红陈献韬贾宇东王庆丰张颖朱英杰杜志谦陈柯张晓东张蕾蕾马向浩刘立云王宁耿捷089 LC-51 朱红膏治疗慢性皮肤溃疡疗效机制、安全性评价及应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北京市宣武中医医院吕培文徐旭英董建勋王乐平林含杨焕杰李建荣霍凤韩颐090 JC-23 痰瘀同治防治冠心病的基础与临床系列研究辽宁中医药大学吕晓东庞立健吕静王琳琳辛哲朱凌云吕凌蒋世伟刘创焦蕊091 LC-52 强心通脉颗粒防治慢性心衰的临床疗效和循证示范疗效评价研究辽宁中医药大学朱爱松张艳宫丽鸿卢秉久鞠宝兆郑海鹰汲泓庞敏张凤芹李亚秋宋婷婷李佳阎俊杨硕肖雪092 ZY-13 中药大品种丹红注射液药效物质基础、作用机制、质量控制及产业化山东丹红制药有限公司天津中医药大学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南开大学赵步长王跃飞朱明军韩际宏樊官伟陈韵岱李学林王益民黄衍民王少峡王晶姜苗苗赵菁王丹丹贾力夫093 LC-53 中医“治未病”理论指导下的社区痰湿型体质居民健康管理模式研究郑州市中医院徐学功杨晓正刘艳霞张军鹏徐变玲杨玲玲张理程雪马燕楠094 LC-54 常见脾胃病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张声生沈洪唐旭东王垂杰黄穗平赵文霞魏玮王宪波李慧臻时昭红朱生樑汪红兵周强陶琳095 KP-05 《食物是天然的药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王国玮周滔096 LC-55 中医药消除运动性疲劳的应用研究四川省骨科医院张世明马建刘波虞亚明赵军宁侯世祥杨明罗小兵涂禾097 LC-56 灸疗对尿毒症血透患者临床干预方案的初步研究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北京京煤集团总医院北京中关村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邱模炎程爱华李葆青郝建荣张启蒙李楠张胜容孙慧王绍华栾洁刘鹏丁品胜孙仲宜王红朱莉098 LC-57 调曲整脊法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北京昌平区光明骨伤医院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医院广东省潮州市中心医院湘潭市岳塘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广西平南县同安骨伤医院佛山市中医院王秀光韦以宗潘东华韦春德谭树生林廷章戴国文吴宁张盛强099 LC-58 化腐再生外治法治疗糖尿病足机制与临床研究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张朝晖马静关靖朱朝军徐强卢旭亚李品川孙玉芝殷玥刘现周彭娟田影孙俊超100 JC-24 金黄膏药效物质基础及临床应用研究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王红陈宝元韩俊泉曲鹏飞刘斌石建华邓鹤鸣权沛沛101 LC-59 大肠癌脾虚湿热证治理论构建与应用研究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市中医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李琦蔡国响刘建文侯风刚王炎刘宁宁任建琳隋华周利红刘宣季青付晓伶张彦博韩植芬柴妮102 LC-60 针灸的血管调控作用及刺井疗法治疗缺血性脑病的临床应用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安徽中医药大学张栋郭义石现张庆萍罗明富潘兴芳韩为李飞李顺月周智梁王频左芳宋晓晶周丹王淑友103 ZY-14 夏桑菊颗粒质量标准研究及其产业化应用湖南中医药大学广州白云山星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林丽美廖端芳夏伯候姚江雄许招懂方铁铮刘菊妍刘塔斯龚力民何迎春蒋莉娟黎志坚谭新肖冰梅104 JC-25 制大黄-川芎药对防治对比剂肾病的机制及临床应用上海市中医医院龚学忠汤晓春王骞王跃荣王国华周家俊任飞徐欢105 JC-26 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中药新药研制与开发辽宁中医药大学范颖马骥乔铁张林李杨刘丽张秋华卢健马进106 LC-61 复方叶下珠防治乙肝相关肝癌的癌前病变临床与实验研究深圳市中医院童光东周大桥魏春山邢宇锋张希贺劲松唐海鸿肖春玲郑颖俊周小舟邱梅陈亮陈英杰107 LC-62 中医药治疗手足口病临床研究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李燕宁陈鲁孙明晓杨朝晖马洪波苑修太刁娟娟108 LC-63 健脾渗湿,化痰祛瘀法治疗代谢综合征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厦门市糖尿病研究所厦门市内分泌代谢病临床医学中心)杨叔禹李学军能江王丽英苏伟娟刘素嬛109 LC-64 解毒通络生津法治疗干燥综合征的临床应用及细胞免疫机制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薛鸾王丹李奔胡建东李国陵杨月朴雪梅吴香香关超吴丹巍侯佳奇110 LC-66 强力增智灵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及作用机制研究河北省中医院田军彪刘学飞蔡月花赵见文徐素芝陈艳红杨丽静崔媛111 LC-66 慢性荨麻疹中医证治规律研究河南省中医院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河南大学淮河医院郑州人民医院刘爱民张步鑫张冰王坤代淑芳徐俊涛李雪莉屠远辉高月平112 LC-67 脐疗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与基础研究山东中医药大学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高树中马玉侠刘存志郭刚杜冬青鞠红梅于岩瀑113 ZY-15 超临界CO2萃取为核心的成套技术与装备及其在天然药物中的应用中药提取分离过程现代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广州白云山汉方现代药业有限公司)航天科工集团贵州航天乌江机电设备有限责任公司广州白云山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山大学葛发欢刘菊妍李楚源李金华潘江波李菁袁诚黄翔刘培庆黄民詹华书朱成业林秀仙孙太林陈路林114 ZY-16 通络药物防治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后心肌无再流的作用和机制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杨跃进赵京林李向东张海涛尤士杰胡奉环金辰程宇彤段炼康晟罗富良115 LC-68 基于帕金森病血脉瘀滞、筋急风动病机的抗震止痉胶囊临床应用及作用机理研究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鲍远程杨文明张波谢道俊陈怀珍汪瀚王艳昕汪美霞杨兴涛江停战蔡永亮张娟方向韩辉王晓旸116 ZY-17 中药整体质量控制标准体系构建及其应用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上海诗丹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果德安吴婉莹侯晋军笪娟钱勇谢天培姜宝红杨敏刘璇姚帅龙华丽蔡录影屈华王秋蓉冯瑞红117 LC-69 张大宁教授治疗慢性肾脏病临床经验、学术思想研究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天津市公安医院南开大学河北医科大学张大宁张勉之谭小月张敏英赵松李树茂左春霞徐英贾胜琴张文柱张艳秋程项阳118 ZY-18 广西产地钱、火炭母的品种、活性部位及其制备方法关键技术研究广西中医药大学桂林医学院朱华笪舫芳高雅张可锋王孝勋傅鹏李学坚白燕远邹登峰周雨晴杜沛霖119 LC-70 基于辨证施治的HIV/AIDS病证诊疗体系构建、评价与应用河南中医学院中国中医科学院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云南省中医中药研究院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应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湖北省中医院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徐立然李发枝郭会军王哲李秀惠蒋士卿杨小平谭行华马建萍和丽生杨毅谢世平刘志斌121 ZY-19 银翘散活性成分对流感病毒多靶点作用机制研究辽宁中医药大学大连市儿童医院王雪峰吴振起崔振泽李亚秋赵雪郝欧美刘光华王思源岳志军胡晓丽南春红王文丽董丹122 LC-71 益气养阴、化瘀止血法治疗崩漏的临床实验及证候规范研究中国中医科学院马堃庄申榕孙立华金楠楠范晓迪单婧李敏金炫廷孙海舒123 JC-27 中医学术流派研究与评价体系的建立及应用山东中医药大学王振国刘更生宋咏梅张效霞张丰聪王鹏刘桂荣田思胜朱毓梅米鹂赵颖黎立李静董利利李绍林125 LC-72 新血府逐瘀软胶囊对冠心病血瘀征象及动脉硬化免疫炎症的影响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纪文岩吉中强迟伟峰于广宇卢英红赵坤聂颖颖姜婷王慧林红丽126 LC-73 清热祛浊胶囊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与脂肪肝的临床研究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李文东贾彩霞苏秀海宋慧丽陈淑霞康丽张忠勇段洪波王晓蕴迟秀娥苏阳王元松127 LC-74 中医药防治重大疑难疾病糖尿病前期临床服务能力建设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方朝晖吴寅刘诗富盛炎炎倪海祥汪四虎罗琦管玉香余江毅128 KP-06 《癌症只是慢性病》上海中医药大学何裕民。
XXXX年度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参评项目目录

2010年度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参评项目目录001ZY-01广西五种抗癌中草药的有效化学成分及其构效关系ﻩ广西中医学院钟振国陈希慧崔建国甄汉深黄初升卢汝梅覃振林蒋应时辛宁002 LC-01 电针足三里、上巨虚促进腹部术后胃肠功能紊乱恢复的规范操作与疗效再评价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王宽宇尹志伟孙晓龙赵立刚张晓琳张丹琦赵可君赵振宇003 KP-01《走进<本草纲目>之门——中药的发现》ﻩ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所张瑞贤李国坤舒晓奋王滨生黄斌曾令真004LC-02 透穴刺法治疗中风后小脑性共济失调临床疗效的研究与评价ﻩ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王顺胡丙成卢金荣蔡玉颖周振坤张雅丽腾雨虹尚艳杰王东升张忠平005 LC-03 牛磺酸治疗肝纤维化/肝硬化的研究广西中医学院附属瑞康医院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梁健邓鑫张锡流吴金玉韦新袁海峰赵立春006ZY-02广西抗乙型肝炎病毒民族(壮)药材的筛选评价广西中医学院ﻩ朱华滕建北王勤甄汉深辛宁谢金鲜覃洁萍卢汝梅李萍蔡毅白燕远王孝勋傅鹏邹登峰007 KP-05《妈妈也能当医生》山西中医学院第三中医院杨恩来王力文程燕王静胡富星008 LC-04 七方胃痛胶囊(颗粒)对消化性溃疡的防治作用及其机制研究ﻩ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桂林医学院ﻩ罗伟生李桂贤唐梅文邓嫦陈国忠黄勇华姚春010LC-06 大黄灵仙胶囊降低胆石症术后残石率及复发率的临床研究广西中医学院唐乾利赫军黄名威俞渊王清坚廖冬燕黄炜陆世锋黄小明周薇011 LC-07 原络通经针法对血管性痴呆患者血浆SS、AVP影响到临床研究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二院ﻩ赵惠宫旭海付丽孙忠人李丽娟闫成海邢艳丽尚莉莉012ﻩLC-08 耳穴综合疗法治疗无先兆偏头痛的作用机制研究ﻩ山东中医药大学杨佃会单秋华韩晶王健魏凤琴孙秀华马祖彬刘颖013ﻩLC-09 腰椎结构力学变化致腰椎间盘突出症及手法调衡的临床研究甘肃省中医院ﻩ赵继荣王承祥徐克武高辉赵军014 LC-10ﻩ“筋为骨用”理论方法综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研究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郝军高文香邹春雨徐蕾毕蓓蕾高书图石瑛016 LC-11 综合性医院住院病人的心理状况及心理需求流行病学调查ﻩ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ﻩ王莉杨秀丽唐明林璐王青竹刘玉玲杨丰贤017 JC-01 补骨合剂益肾壮骨的研究ﻩ福建中医学院李楠王和鸣林燕萍郑良朴黄美雅018ﻩJC-02ﻩ闽产南靖巴戟天促进骨生成的实验研究福建中医学院ﻩ王和鸣李楠郭素华陈伯仪高弘建019 KP-04《科学的健康理念》山东孟氏拔罐研究所有限公司ﻩ孟宪忠020ﻩLC-12ﻩ中国人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及中药干预治疗研究南京市中医院第二军医大学江苏省中医院金黑鹰孙树汉颜宏利杨柏林崔龙丁义江陆一鸣谈瑄忠刘飞耿建祥王小峰021ﻩLC-13 经皮加压带锁肱骨髓内钉的研制及临床应用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ﻩ张作君王俊颀牛素玲朱太咏孙永强昌中孝杨林平赵明崔泽升许海燕夏凯王少纯王向峰宁凡友李文庆022ﻩLC-14 功能性子宫出血病证规范化研究ﻩ湖南中医药大学尤昭玲雷磊马惠荣赵新广李卫红刘丹卓熊桀孙晓峰王若光023ﻩLC-15ﻩ中西医互补整合研究慢性胃炎与胃黏膜癌前病变的临床意义ﻩ无锡第三人民医院(无锡中西医结合医院)尹光耀陈一张武宁沈小静何雪芬025 JC-04ﻩ中药脱管散对创伤性皮缺损组织修复的实验研究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张晓刚曹林忠张文贤苏安平宋敏杨国栋026 ZY-03 山东金银花栽培品系基因多态性与成分的影响以及质量控制关键技术山东中医药大学石俊英李峰宋键张会敏巩丽丽027LC-16ﻩ中药复明片治疗视网膜脱离术后的临床疗效及相关机理研究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ﻩ彭清华朱志容范艳华刘娉姚小磊彭俊陈吉李伟力李建超段国平028ﻩLC-17ﻩ针刺治疗血管性痴呆的康复评估与生化机制研究ﻩ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ﻩ唐明杨秀丽王莉师冉高志棣王松青029 ZY-04ﻩ太子参的种质资源与品质评价ﻩ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药科大学贵州昌昊中药发展有限公司ﻩ刘训红秦民坚李俊松郑建立邓忠兰才武朱艳王媚谈献和乐巍030ﻩLC-18ﻩ国家级名老中医丁启后妇科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的传承与研究贵阳中医学院丁丽仙樊静翟婷婷管雁丞马丽燃031ﻩLC-19ﻩ壮骨颗粒对去分化软骨细胞再分化调控的实验研究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陈德喜郎继孝李巍李沂红万修阳刘卫国于沛林王强032 LC-20ﻩ毒损络脉(心络、脑络)机制的病生理学基础研究北京中医药大学ﻩ张允岭张立平娄金丽刘雪梅刘超柳洪胜张綦慧韩振蕴郑宏陶冶033ﻩLC-21 凉血化瘀方治疗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临床及机理研究ﻩ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ﻩ唐由之冯俊巢国俊王慧娟于静034 LC-22ﻩ脾主运化与药动学的相关性研究ﻩ中南大学湘雅医院ﻩ任平黄熙秦锋张红敏李新中张莉刘芳罗杰坤035 LC-23以运脾止泻法治疗小儿腹泻病的临床研究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闫慧敏杨燕陈昭定郭健王晓玲季之颖侯林毅王志新王志钧李歆盛燕036ﻩJC-05ﻩ基于“脾藏意、主思”理论的脾脑相关性系列研究福建中医学院纪立金于晓艳李奕祺林若勤邓月娥037LC-24 不同方向摩腹对健康人群胃肠生物电影响的比较研究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葛湄菲王兰青刘维菊程红云廖品东038 LC-25ﻩ抗骨松粉剂(自拟方)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作用的实验与临床研究河北北方学院李仲平柴会立李艳莲熊爱莲刘志钧张春晖040ﻩLC-26ﻩ马钱子总生物碱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量效关系及药效学研究长春中医药大学赵建军黎明全张炜煜王洪峰李玉娟赵德喜刘丹薇王兴国041 LC-27 平喘颗粒剂治疗支气管哮喘(寒哮)的临床与实验研究ﻩ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ﻩ杨质秀韩迪张雅丽朱莉莉杨明耀吴秉纯许宏连张俊威李燕042 LC-28 中医药对持续性植物状态及脑内神经递质影响的研究和应用ﻩ江苏省中医院(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连云港市中医院南京紫金医院灌云县人民医院ﻩ奚肇庆丰广魁王培东马虎龙吴春平姜亚军林福军张耀军王爱萍043ﻩJC-06 活血健脑胶囊的开发及其对神经细胞再生的影响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ﻩ卢跃卿申霞樊来应任小巧刘志斌杨冀平卢旻044 LC-29中药复方药效动力学的临床研究方法南京中医药大学ﻩ赵智强王靖丁嵘045ﻩLC-30 渝州正骨学术思想的研究ﻩ重庆市中医骨科医院李永华郭剑华罗大万046ﻩLC-31ﻩ膝舒胶囊治疗膝关节退行性骨性关节炎的研究ﻩ重庆市中医骨科医院郭剑华刘渝松马善治048ﻩZY-05 射干中ISOFX类成分抗病毒新药开发研究ﻩ辽宁中医药大学李国信吕晓东赵金明邹桂欣姜鸿齐越秦文艳王光函杨明陈贺侯政049 LC-33 以小儿肺炎为示范建立中医辨证规范及疗效评价方法指标体系ﻩ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龙华医院大连市儿童医院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广东省中医院东北大学王雪峰董丹梁茂新张斌崔振泽吕玉霞姜之炎李燕宁许尤佳刘小凡黄燕张明卫050ﻩLC-34 前列舒清片ﻩ天津市曹开镛中医男科研究所天津曹开镛中医男科医院曹开镛051ﻩZY-06ﻩ黄蜀葵花和映山红花中黄酮类物质对心脑缺血性损伤的保护作用ﻩ安徽医科大学ﻩ陈志武郭岩李庆林袁丽萍053 LC-36ﻩ慢性胃炎证候及其粘膜免疫、内分泌表达的研究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ﻩ张声生汪红兵周滔吕爱平吴兵陶琳鞠大宏李乾构054 KP-06 《药食同源》(食物卷、药物卷)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李乾构张声生汪红兵朱培一055LC-37健脾益肾法(方)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及其营养不良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附属医院ﻩ李顺民易无庸周小舟杨曙东周小梅易铁钢林坚杨栋唐新征祁爱蓉熊国良傅博吴嘉杨俊杨琴056 LC-38ﻩ精简补肾固表颗粒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新药临床前研究上海市中医医院上海蔡同德堂中药制药厂上海中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医院上海静安区中心医院宁波市中医院虞坚尔霍莉莉夏以琳赵正福朱盛国陈燕萍倪菊秀顾明达闵伟福董幼琪张新光057ﻩLC-39ﻩ过伸牵引弹性按压法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临床研究安徽省芜湖市中医医院ﻩ何升华彭俊宇赵祥梅莉吴小海闫少清张诤郭世祥张永方俊058 LC-40 开缝手法治疗伸膝装置外伤性粘连的多中心临床评价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河南省中医院郑州市骨科医院ﻩ李慧英汪利合周运峰王韬赵鹏飞陈星王嵩峰李现林袁冬王衍全059LC-41 新药丹鳖胶囊的开发研究ﻩ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广州潘高寿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李颖罗国器卫爱武莫国强马仲丽魏大华李荣陈世斌王学超黎佩红马开卢其福朱明辉王四元潘金丽060ﻩLC-42ﻩ顺势调和营卫治疗失眠症及对睡眠觉醒周期体温的影响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ﻩ齐向华彭伟张晶师冉田财军滕晶王鹏061ﻩLC-43 茸菖胶囊抗痫益智作用及其神经生化机制的研究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马融李新民杨常泉张喜莲施畅人于建春戎萍姚凤莉刘薇薇刘玉珍062ﻩLC-44ﻩ管灸疗法为主治疗疱疹病毒性面神经炎的技术ﻩ重庆市中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重庆市江北区中医院ﻩ田丰玮成建国王竹行李宁路瑜063ﻩJC-07 活血化瘀抗肿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ﻩ齐元富李秀荣刘晶刘寨东曹芳徐晓卿庞玉兰064ﻩJC-08恒古骨伤愈合剂治疗激素相关性股骨头坏死的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昆明学院ﻩ赵宏斌胡敏唐薇董锡亮王建伟罗德军周旭李林芝065 JC-09中医药科学数据的共建与共享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浙江大学福建中医学院上海中医药大学辽宁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山西中医学院ﻩ崔蒙刘保延吴朝晖尹爱宁刘静范为宇温先荣刘红陈华钧李海燕贾李蓉李园白张晶林丹红施毅066ﻩZY-07江西特产中药彭泽贝母的化学成分研究ﻩ江西中医学院ﻩ刘红宁罗永明朱卫丰陈丽华范崔生067ﻩZY-08 中药质量评价新方法——山楂叶谱效关系评价方法的建立ﻩ江西中医学院ﻩ刘荣华余伯阳陈兰英海滨邵峰朱根华黄慧莲任刚069ﻩLC-45益气养阴活血中药治疗心律失常疗效及作用机理研究ﻩ辽宁中医药大学张艳张兰卢秉久于睿庞敏王辰薛立平宫丽鸿阎峻070 ZY-10 中药双相胶囊制剂技术及多功能胶囊填充机的研发与应用江西中医学院中药固体制剂制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江西本草天工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北京翰林航宇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杨世林罗晓健鲁永胜吕爱平王跃生张国松饶小勇简辉饶毅龚建平范玫玫何双凤张尧黄恺皮劲松071ﻩJC-10补肾生精丸治疗男性不育症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李曰庆李海松杨阿民刘福鼎王彬孙松072ﻩJC-11ﻩ三氧化二砷和粉防己碱抑制乳腺肿瘤作用及协同效果的研究北京中医药大学裴晓华李曰庆罗德轩樊英怡马秀璟于震李桃花邓卫芳张琪073ﻩKP-07《日常饮食宜忌全书》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秦璞王莉孙金芳夏璐杨秀丽074ﻩKP-08ﻩ《痛风居家疗法一本通》深圳市中医院深圳市第四(福田)人民医院香蜜湖风湿病分院张剑勇叶志中邱侠钟力曹亚飞邱仁斌储永良陈德黎侯东辉李剑松易文程蓉075 ZY-11ﻩ龟鹿益髓胶囊治疗多发性硬化的实验与临床研究ﻩ河北以岭医院ﻩ陈金亮王殿华周顺林李永利苏卫东张志慧李红霞黄涛路凤月毕学杰王继明076ﻩLC-46中医痿病证候分布及其与微观指标的关系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ﻩ高长玉郭力段伟松刘桂宇王彩娟贲莹王淑英潘栓珍077 LC-47 冠心病心绞痛病证结合疗效评价体系及量表研究ﻩ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首都医科大学安贞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王阶姚魁武何庆勇朱明军马长生孟庆杰提桂香叶勇王师菡李平李霁熊兴江汤艳莉衷敬柏邢雁伟078ﻩJC-12 老年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中医药干预研究昆明市中医医院(昆明市中医急症研究中心)ﻩ刘明魏丹霞姜莉芸蔡瑞锦顾力华谢丹张桂兰任亢宗陈斌079ﻩLC-48扶正化瘀方降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及其机制研究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ﻩ徐列明顾杰刘成海张琴薛冬英蔡虹刘成刘平薛惠明史美育周扬胡义扬080 LC-49ﻩ管正斋老中医子午流注、灵龟八法学术经验的整理研究昆明市中医医院ﻩ管遵惠谭保华易荣丁丽玲李群郭翠萍叶建081 JC-13 行气消胀法调整胃肠运动机理及临床推广应用ﻩ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湖南汉森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蔡光先刘令安刘柏炎易跃能蔡萍刘正清匡建军石孟陈雪梅朱莹刘爱华082 ZY-12 中药生产共性关键技术应用示范研究—超微粉碎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国家中药现代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ﻩ曹晖吴水芝陈春贵周俊彭招华083ﻩLC-50ﻩ“五步法”治疗儿童肱骨髁上伸直移位骨折临床研究昆明市中医医院李雷郭英常敏李昌林吴继昆杨景帆孙皓民郭磊张欣铭084ﻩLC-51ﻩ针刺对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球后血流的即时效应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郑艳霞邵春燕张沧霞朱杰王义军牟灵芝马有福孙连敏魏宝丰085ﻩJC-14陇中损伤散防治股骨头坏死、骨质疏松症和骨折的疗效及机制研究ﻩ甘肃省中医院李盛华潘文谢兴文周明旺周晟王想福宋渊叶丙霖刘忠何086 ZY-13治疗骨坏死病——健骨生丸的研制与临床应用北京朕荣国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旷荣医药研究院北京匡达制药厂ﻩ王璐林王和鸣张军陶天遵石玉山陈燕平陶树清沈霖石关桐葛继荣肖宏裴凌鹏087ﻩKP-09《颈项痛推拿治疗图解》ﻩ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ﻩ王金贵谭涛齐彦春范青刘胜崔钧088 JC-15 从脑肠互动途径研究肠易激综合征发病机制和摩腹法治疗作用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ﻩ王金贵王艳国刁殿军陈国华刘凤勇089ﻩJC-16ﻩ肝靶向丹参酮ⅡA纳米注射剂的制备及其治疗肝癌的研究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李琦范忠泽冯年平孙珏王金玉还一平王炎090 JC-17 基于“肾虚络阻”理论探讨腰痛舒胶囊及主要成份马钱子保护关节软骨机制的研究安徽省立医院ﻩ李平张梅杨红旗陈朝晖胡闻刘俊刘晓林陈柯王晓秋091 LC-52ﻩ针刀微创治疗脑瘫肢体畸形的技术建立及临床应用ﻩ北京和谐医院临清市人民医院甘肃省康复中心医院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北京军区总医院广西北海市合浦康复医院新泰洪强医院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89医院吉林永吉县城南医院任月林任旭飞梁春光陈南萍王全贵李衷刘洪强李荣耀段为民张远景叶新苗李帮雷尹利华于占全吕春云093ﻩKP-11《我帮你·你自立偏瘫患者肢体康复方法》ﻩ辽宁省血栓病中西医结合医疗中心池明宇赵春华李文志张玉琴094 LC-53ﻩ中医针法腰椎间盘转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ﻩ北京黄枢中医医院ﻩ黄枢095 JC-18 脾瘅相关理论研究及其应用ﻩ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天津天士力集团有限公司仝小林李敏甄仲常柏朱永宏段娟陈良姬航宇连凤梅李修洋焦拥政刘文科秦培洁董柳周水平096 JC-19ﻩ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理论的创新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侯丽辉吴效科韩延华丛晶郝松莉杨新鸣匡海学姚美玉刘丽满玉晶张跃辉匡洪影李威姚晶萍李妍097ﻩLC-54ﻩ拖线技术在难愈性窦瘘类疾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与发展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陆金根阙华发曹永清陈红风王琛郭修田王嵩向寰宇程亦勤王云飞马海峰梁宏涛098ﻩLC-55ﻩ新砭镰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及评估ﻩ北京中医药大学ﻩ谷世喆衣华强谢衡辉侯中伟王朝阳胡波吴家萍张维波耿引循徐秋玲郭长青秦丽娜099ﻩJC-20 中医儿科学术史、各家学说与医疗经验研究ﻩ深圳市儿童医院佛山市妇幼保健院广州市黄埔区中医院深圳市福田区中医院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江西省景德镇市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朱锦善高修安张静罗光亮曾庆祥徐玮华章文平100ﻩLC-56复方水蛭口服液治疗脑出血急性期临床与实验研究ﻩ辽宁省血栓病中西医结合医疗中心姜典勋罗冬梅富春儒池明宇程晓丽丁海军朱丹高莹阮刚聂恒浩高玉飞101ZY-14 中药复方谱效动学理论与实验研究湖南中医药大学贺福元石继连刘文龙邓凯文邓常青刘平安周晋刘红宇黄胜邹欢邱云陈锋102 KP-12ﻩ《阳痿、早泄与遗精》ﻩ重庆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ﻩ黄学宽103 ZY-15 中药有效成分分析与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河北医科大学张兰桐王巧杨秀岭王春英杜英峰许慧君李小娜冯小龙李德强田亚平郑旭光许磊崔洋吕春艳段坤峰105ZY-16大黄超微饮片及大承气汤微米制剂特征参数表征构建与药代动力学的研究ﻩ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张水寒蔡光先谭电波肖娟蔡萍李勇敏李跃辉徐琳本106ﻩLC-58 2型糖尿病中医结构化住院病历数据库的建立及诊疗规律挖掘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济南军区总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ﻩ倪青林兰姜兆顺陈世波肖月星李鲲魏军平张润云王瑶李鸣镝陈思兰白煜邓岚冯春鹏陈良107ﻩLC-59ﻩ中医内科疾病治疗方案建立及评价方法的示范研究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毛静远曹式丽孙增涛陈大权高秀梅王泓午王保和孙兰军杜武勋郭利平王恒和王贤良108JC-21 桂皮醛和芍药苷对细胞骨架β-actin表达及构型重建的影响ﻩ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霍海如刘洪斌李沧海马悦颖李兰芳姜廷良赵保胜隋峰郭淑英109ﻩKP-13《新农村卫生保健》江苏省中医药学会ﻩ黄亚博陈四清赵伟李家宝薛明新杨大锁时凤英周志武耿曙光陈宁郑清兴邹逸天王信成王爱民110 ZY-17ﻩ源于补肾中药的抗骨质疏松活性成分及其作用机制阐明与新药发现沈阳药科大学沈阳红旗制药有限公司殷军刘志惠韩娜王卓胡荻112 LC-60青黄散为主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临床疗效及机理研究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麻柔刘锋胡晓梅许勇钢徐述杨晓红王洪志刘池张姗姗郑春梅肖海燕唐旭东113ﻩZY-18中药注射液不良反应流行病学特点和防治方案的研究ﻩ青海省中医院陈卫国贾守宁马春花李生洪李军茹杨卉熊成钢齐洪军114ﻩLC-62 中医特色体检中体质辨识服务于公共卫生的应用研究北京中医药大学炎黄东方(北京)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中医协会中国中医药科技开发交流中心广东省中医院浙江省中医院ﻩ王琦郑守曾谢阳谷莫用元杨志敏金明兰李英帅吴宏东廖岩115 KP-14《肿瘤科普知识系列图书》ﻩ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ﻩ王文萍王垂杰张有民汤宇曹琦琛王华伟李晓斌吴登斌王诗晗郑忻116ﻩZY-19 长白山道地药材化学成分分离鉴定与应用研究长春中医药大学张辉孙佳明林喆邱智东李丽徐多多李娜宗颖117 LC-63活血化瘀中药血必净通过改善严重脓毒症患者凝血功能保护肾功能的临床研究北京军区总医院天津市红日药业有限股份公司ﻩ周荣斌王新华陈冬梅姚小青朱继红夏鹄李随新郭凯刘宇张志忠118ﻩZY-20 基于肺肾亏虚理论的中医药辨治急性咽炎的研究ﻩ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王文萍李晓斌赵克明曹琦琛吕玉萍王华伟汤宇韩可丽王欣宇高晶晶王冬梅孙海波赵友林陈颖萍张振秋119 ZY-21ﻩ“脑心同治”理论及脑心通胶囊治疗中风、胸痹的基础和临床研究陕西步长制药有限公司赵步长伍海勤赵涛王益民赵超薛人辉南景一120ﻩLC-64ﻩ纤克颗粒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气虚血瘀型)作用机理研究ﻩ长春中医药大学ﻩ宫晓燕王泽玉李霞仕丽辛国冷炎王铃赵东凯江海艳杨光121ﻩLC-65 降糖通络片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河南省开封市中医院庞国明闫镛王志强张芳朱璞王珂姚沛雨袁峰田莉122 LC-66ﻩ肛门病术后电针白环俞止痛法ﻩ长春中医药大学周建华陈亮赵东旭李磊宫晓燕李国峰黄孝玲孙中伟冯丹石冲123ﻩLC-67改善心肾阳气互资法防治慢性心衰临床疗效评价及机制研究ﻩ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蒋梅先姚成增阮小芬徐燕马丽徐德生吴大正贾美君何铮于笑天崔松124ﻩLC-68ﻩ凉润通络法对糖尿病大鼠胃肠运动与胃肠内泌细胞影响的研究河北医科大学中医院李佃贵戎士玲裴林李娜赵宝玉王彦刚成秀梅王凤丽扈国杰秦浩125ﻩLC-69 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病因病机及临床应用研究ﻩ长春中医药大学ﻩ冷向阳赵文海黄铁银李振华李新建赵长伟王晶石刘柏龄126 JC-22 中医古籍抢救、发掘与利用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ﻩ曹洪欣崔蒙薛清录张志斌刘国正裘俭符永驰张华敏万芳肖永芝。
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证书

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证书
摘要:
一、引言
二、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简介
三、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的评选标准与程序
四、获奖项目对中医药发展的意义
五、结论
正文:
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证书是对在中医药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团体的一种荣誉认可。
作为我国中医药行业的权威奖项,它旨在推动中医药科学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本文将简要介绍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的背景、评选标准和获奖项目对中医药发展的意义。
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是由中华中医药学会设立的奖项,旨在表彰那些在中医药研究、开发、推广、应用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果的个人和团体。
该奖项分为三个层次: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分别对应不同程度的创新与贡献。
评选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的程序严格、公正。
首先,由全国各地的中医药学会、中医药研究机构、企事业单位等推荐符合条件的参评项目。
然后,经过形式审查、专家评审、评审委员会评审等多个环节,最终评选出获奖项目。
这一过程保证了获奖项目的质量和权威性。
获奖项目在中医药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们不仅推动了中医药科学技
术的创新与发展,提高了中医药在疾病防治中的地位和作用,还对培养中医药人才、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总之,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证书是对在中医药领域取得突出成果的个人和团体的肯定与鼓励。
【医疗药品管理】xxxx年度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参评项目目录001Z

2010年度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参评项目目录001 ZY-01 广西五种抗癌中草药的有效化学成分及其构效关系广西中医学院钟振国陈希慧崔建国甄汉深黄初升卢汝梅覃振林蒋应时辛宁002 LC-01 电针足三里、上巨虚促进腹部术后胃肠功能紊乱恢复的规范操作与疗效再评价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王宽宇尹志伟孙晓龙赵立刚张晓琳张丹琦赵可君赵振宇003 KP-01 《走进<本草纲目>之门——中药的发现》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所张瑞贤李国坤舒晓奋王滨生黄斌曾令真004 LC-02 透穴刺法治疗中风后小脑性共济失调临床疗效的研究与评价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王顺胡丙成卢金荣蔡玉颖周振坤张雅丽腾雨虹尚艳杰王东升张忠平005 LC-03 牛磺酸治疗肝纤维化/肝硬化的研究广西中医学院附属瑞康医院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梁健邓鑫张锡流吴金玉韦新袁海峰赵立春006 ZY-02 广西抗乙型肝炎病毒民族(壮)药材的筛选评价广西中医学院朱华滕建北王勤甄汉深辛宁谢金鲜覃洁萍卢汝梅李萍蔡毅白燕远王孝勋傅鹏邹登峰007 KP-05《妈妈也能当医生》山西中医学院第三中医院杨恩来王力文程燕王静胡富星008 LC-04 七方胃痛胶囊(颗粒)对消化性溃疡的防治作用及其机制研究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桂林医学院罗伟生李桂贤唐梅文邓嫦陈国忠黄勇华姚春010 LC-06 大黄灵仙胶囊降低胆石症术后残石率及复发率的临床研究广西中医学院唐乾利赫军黄名威俞渊王清坚廖冬燕黄炜陆世锋黄小明周薇011 LC-07 原络通经针法对血管性痴呆患者血浆SS、AVP影响到临床研究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二院赵惠宫旭海付丽孙忠人李丽娟闫成海邢艳丽尚莉莉012 LC-08 耳穴综合疗法治疗无先兆偏头痛的作用机制研究山东中医药大学杨佃会单秋华韩晶王健魏凤琴孙秀华马祖彬刘颖013 LC-09 腰椎结构力学变化致腰椎间盘突出症及手法调衡的临床研究甘肃省中医院赵继荣王承祥徐克武高辉赵军014 LC-10 “筋为骨用”理论方法综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研究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郝军高文香邹春雨徐蕾毕蓓蕾高书图石瑛016 LC-11 综合性医院住院病人的心理状况及心理需求流行病学调查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王莉杨秀丽唐明林璐王青竹刘玉玲杨丰贤017 JC-01 补骨合剂益肾壮骨的研究福建中医学院李楠王和鸣林燕萍郑良朴黄美雅018 JC-02 闽产南靖巴戟天促进骨生成的实验研究福建中医学院王和鸣李楠郭素华陈伯仪高弘建019 KP-04《科学的健康理念》山东孟氏拔罐研究所有限公司孟宪忠020 LC-12 中国人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及中药干预治疗研究南京市中医院第二军医大学江苏省中医院金黑鹰孙树汉颜宏利杨柏林崔龙丁义江陆一鸣谈瑄忠刘飞耿建祥王小峰021 LC-13 经皮加压带锁肱骨髓内钉的研制及临床应用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张作君王俊颀牛素玲朱太咏孙永强昌中孝杨林平赵明崔泽升许海燕夏凯王少纯王向峰宁凡友李文庆022 LC-14 功能性子宫出血病证规范化研究湖南中医药大学尤昭玲雷磊马惠荣赵新广李卫红刘丹卓熊桀孙晓峰王若光023 LC-15 中西医互补整合研究慢性胃炎与胃黏膜癌前病变的临床意义无锡第三人民医院(无锡中西医结合医院)尹光耀陈一张武宁沈小静何雪芬025 JC-04 中药脱管散对创伤性皮缺损组织修复的实验研究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张晓刚曹林忠张文贤苏安平宋敏杨国栋026 ZY-03 山东金银花栽培品系基因多态性与成分的影响以及质量控制关键技术山东中医药大学石俊英李峰宋键张会敏巩丽丽027 LC-16 中药复明片治疗视网膜脱离术后的临床疗效及相关机理研究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彭清华朱志容范艳华刘娉姚小磊彭俊陈吉李伟力李建超段国平028 LC-17 针刺治疗血管性痴呆的康复评估与生化机制研究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唐明杨秀丽王莉师冉高志棣王松青029 ZY-04 太子参的种质资源与品质评价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药科大学贵州昌昊中药发展有限公司刘训红秦民坚李俊松郑建立邓忠兰才武朱艳王媚谈献和乐巍030 LC-18 国家级名老中医丁启后妇科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的传承与研究贵阳中医学院丁丽仙樊静翟婷婷管雁丞马丽燃031 LC-19 壮骨颗粒对去分化软骨细胞再分化调控的实验研究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陈德喜郎继孝李巍李沂红万修阳刘卫国于沛林王强032 LC-20 毒损络脉(心络、脑络)机制的病生理学基础研究北京中医药大学张允岭张立平娄金丽刘雪梅刘超柳洪胜张綦慧韩振蕴郑宏陶冶033 LC-21 凉血化瘀方治疗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临床及机理研究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唐由之冯俊巢国俊王慧娟于静034 LC-22 脾主运化与药动学的相关性研究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任平黄熙秦锋张红敏李新中张莉刘芳罗杰坤035 LC-23 以运脾止泻法治疗小儿腹泻病的临床研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闫慧敏杨燕陈昭定郭健王晓玲季之颖侯林毅王志新王志钧李歆盛燕036 JC-05 基于“脾藏意、主思”理论的脾脑相关性系列研究福建中医学院纪立金于晓艳李奕祺林若勤邓月娥037 LC-24 不同方向摩腹对健康人群胃肠生物电影响的比较研究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葛湄菲王兰青刘维菊程红云廖品东038 LC-25 抗骨松粉剂(自拟方)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作用的实验与临床研究河北北方学院李仲平柴会立李艳莲熊爱莲刘志钧张春晖040 LC-26 马钱子总生物碱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量效关系及药效学研究长春中医药大学赵建军黎明全张炜煜王洪峰李玉娟赵德喜刘丹薇王兴国041 LC-27 平喘颗粒剂治疗支气管哮喘(寒哮)的临床与实验研究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杨质秀韩迪张雅丽朱莉莉杨明耀吴秉纯许宏连张俊威李燕042 LC-28 中医药对持续性植物状态及脑内神经递质影响的研究和应用江苏省中医院(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连云港市中医院南京紫金医院灌云县人民医院奚肇庆丰广魁王培东马虎龙吴春平姜亚军林福军张耀军王爱萍043 JC-06 活血健脑胶囊的开发及其对神经细胞再生的影响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卢跃卿申霞樊来应任小巧刘志斌杨冀平卢旻044 LC-29 中药复方药效动力学的临床研究方法南京中医药大学赵智强王靖丁嵘045 LC-30 渝州正骨学术思想的研究重庆市中医骨科医院李永华046 LC-31 膝舒胶囊治疗膝关节退行性骨性关节炎的研究重庆市中医骨科医院郭剑华048 ZY-05 射干中ISOFX类成分抗病毒新药开发研究辽宁中医药大学李国信吕晓东赵金明邹桂欣姜鸿齐越秦文艳王光函杨明陈贺侯政049 LC-33 以小儿肺炎为示范建立中医辨证规范及疗效评价方法指标体系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龙华医院大连市儿童医院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广东省中医院东北大学王雪峰董丹梁茂新张斌崔振泽吕玉霞姜之炎李燕宁许尤佳刘小凡黄燕张明卫050 LC-34 前列舒清片天津市曹开镛中医男科研究所天津曹开镛中医男科医院曹开镛051 ZY-06 黄蜀葵花和映山红花中黄酮类物质对心脑缺血性损伤的保护作用安徽医科大学陈志武郭岩李庆林袁丽萍053 LC-36 慢性胃炎证候及其粘膜免疫、内分泌表达的研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张声生汪红兵周滔吕爱平吴兵陶琳鞠大宏李乾构054 KP-06 《药食同源》(食物卷、药物卷)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李乾构张声生汪红兵朱培一055 LC-37 健脾益肾法(方)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及其营养不良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附属医院李顺民易无庸周小舟杨曙东周小梅易铁钢林坚杨栋唐新征祁爱蓉熊国良傅博吴嘉杨俊杨琴056 LC-38 精简补肾固表颗粒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新药临床前研究上海市中医医院上海蔡同德堂中药制药厂上海中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医院上海静安区中心医院宁波市中医院虞坚尔霍莉莉夏以琳赵正福朱盛国陈燕萍倪菊秀顾明达闵伟福董幼琪张新光057 LC-39 过伸牵引弹性按压法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临床研究安徽省芜湖市中医医院何升华彭俊宇赵祥梅莉吴小海闫少清张诤郭世祥张永方俊058 LC-40 开缝手法治疗伸膝装置外伤性粘连的多中心临床评价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河南省中医院郑州市骨科医院李慧英汪利合周运峰王韬赵鹏飞陈星王嵩峰李现林袁冬王衍全059 LC-41 新药丹鳖胶囊的开发研究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广州潘高寿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李颖罗国器卫爱武莫国强马仲丽魏大华李荣陈世斌王学超黎佩红马开卢其福朱明辉王四元潘金丽060 LC-42 顺势调和营卫治疗失眠症及对睡眠觉醒周期体温的影响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齐向华彭伟张晶师冉田财军滕晶王鹏061 LC-43 茸菖胶囊抗痫益智作用及其神经生化机制的研究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马融李新民杨常泉张喜莲施畅人于建春戎萍姚凤莉刘薇薇刘玉珍062 LC-44 管灸疗法为主治疗疱疹病毒性面神经炎的技术重庆市中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重庆市江北区中医院田丰玮成建国王竹行李宁路瑜063 JC-07 活血化瘀抗肿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齐元富李秀荣刘晶刘寨东曹芳徐晓卿庞玉兰064 JC-08 恒古骨伤愈合剂治疗激素相关性股骨头坏死的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昆明学院赵宏斌胡敏唐薇董锡亮王建伟罗德军周旭李林芝065 JC-09 中医药科学数据的共建与共享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浙江大学福建中医学院上海中医药大学辽宁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山西中医学院崔蒙刘保延吴朝晖尹爱宁刘静范为宇温先荣刘红陈华钧李海燕贾李蓉李园白张晶林丹红施毅066 ZY-07 江西特产中药彭泽贝母的化学成分研究江西中医学院刘红宁罗永明朱卫丰陈丽华范崔生067 ZY-08 中药质量评价新方法——山楂叶谱效关系评价方法的建立江西中医学院刘荣华余伯阳陈兰英海滨邵峰朱根华黄慧莲任刚069 LC-45 益气养阴活血中药治疗心律失常疗效及作用机理研究辽宁中医药大学张艳张兰卢秉久于睿庞敏王辰薛立平宫丽鸿阎峻070 ZY-10 中药双相胶囊制剂技术及多功能胶囊填充机的研发与应用江西中医学院中药固体制剂制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江西本草天工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北京翰林航宇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杨世林罗晓健鲁永胜吕爱平王跃生张国松饶小勇简辉饶毅龚建平范玫玫何双凤张尧黄恺皮劲松071 JC-10 补肾生精丸治疗男性不育症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李曰庆李海松杨阿民刘福鼎王彬孙松072 JC-11 三氧化二砷和粉防己碱抑制乳腺肿瘤作用及协同效果的研究北京中医药大学裴晓华李曰庆罗德轩樊英怡马秀璟于震李桃花邓卫芳张琪073 KP-07《日常饮食宜忌全书》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秦璞王莉孙金芳夏璐杨秀丽074 KP-08 《痛风居家疗法一本通》深圳市中医院深圳市第四(福田)人民医院香蜜湖风湿病分院张剑勇叶志中邱侠钟力曹亚飞邱仁斌储永良陈德黎侯东辉李剑松易文程蓉075 ZY-11 龟鹿益髓胶囊治疗多发性硬化的实验与临床研究河北以岭医院陈金亮王殿华周顺林李永利苏卫东张志慧李红霞黄涛路凤月毕学杰王继明076 LC-46 中医痿病证候分布及其与微观指标的关系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高长玉郭力段伟松刘桂宇王彩娟贲莹王淑英潘栓珍077 LC-47 冠心病心绞痛病证结合疗效评价体系及量表研究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首都医科大学安贞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王阶姚魁武何庆勇朱明军马长生孟庆杰提桂香叶勇王师菡李平李霁熊兴江汤艳莉衷敬柏邢雁伟078 JC-12 老年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中医药干预研究昆明市中医医院(昆明市中医急症研究中心)刘明魏丹霞姜莉芸蔡瑞锦顾力华谢丹张桂兰任亢宗陈斌079 LC-48 扶正化瘀方降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及其机制研究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徐列明顾杰刘成海张琴薛冬英蔡虹刘成刘平薛惠明史美育周扬胡义扬080 LC-49 管正斋老中医子午流注、灵龟八法学术经验的整理研究昆明市中医医院管遵惠谭保华易荣丁丽玲李群郭翠萍叶建081 JC-13 行气消胀法调整胃肠运动机理及临床推广应用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湖南汉森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蔡光先刘令安刘柏炎易跃能蔡萍刘正清匡建军石孟陈雪梅朱莹刘爱华082 ZY-12 中药生产共性关键技术应用示范研究—超微粉碎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国家中药现代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曹晖吴水芝陈春贵周俊彭招华083 LC-50 “五步法”治疗儿童肱骨髁上伸直移位骨折临床研究昆明市中医医院李雷郭英常敏李昌林吴继昆杨景帆孙皓民郭磊张欣铭084 LC-51 针刺对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球后血流的即时效应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郑艳霞邵春燕张沧霞朱杰王义军牟灵芝马有福孙连敏魏宝丰085 JC-14 陇中损伤散防治股骨头坏死、骨质疏松症和骨折的疗效及机制研究甘肃省中医院李盛华潘文谢兴文周明旺周晟王想福宋渊叶丙霖刘忠何086 ZY-13 治疗骨坏死病——健骨生丸的研制与临床应用北京朕荣国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旷荣医药研究院北京匡达制药厂王璐林王和鸣张军陶天遵石玉山陈燕平陶树清沈霖石关桐葛继荣肖宏裴凌鹏087 KP-09《颈项痛推拿治疗图解》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王金贵谭涛齐彦春范青刘胜崔钧088 JC-15 从脑肠互动途径研究肠易激综合征发病机制和摩腹法治疗作用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王金贵王艳国刁殿军陈国华刘凤勇089 JC-16 肝靶向丹参酮ⅡA纳米注射剂的制备及其治疗肝癌的研究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李琦范忠泽冯年平孙珏王金玉还一平王炎090 JC-17 基于“肾虚络阻”理论探讨腰痛舒胶囊及主要成份马钱子保护关节软骨机制的研究安徽省立医院李平张梅杨红旗陈朝晖胡闻刘俊刘晓林陈柯王晓秋091 LC-52 针刀微创治疗脑瘫肢体畸形的技术建立及临床应用北京和谐医院临清市人民医院甘肃省康复中心医院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北京军区总医院广西北海市合浦康复医院新泰洪强医院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89医院吉林永吉县城南医院任月林任旭飞梁春光陈南萍王全贵李衷刘洪强李荣耀段为民张远景叶新苗李帮雷尹利华于占全吕春云093 KP-11《我帮你·你自立偏瘫患者肢体康复方法》辽宁省血栓病中西医结合医疗中心池明宇赵春华李文志张玉琴094 LC-53 中医针法腰椎间盘转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北京黄枢中医医院黄枢095 JC-18 脾瘅相关理论研究及其应用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天津天士力集团有限公司仝小林李敏甄仲常柏朱永宏段娟陈良姬航宇连凤梅李修洋焦拥政刘文科秦培洁董柳周水平096 JC-19 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理论的创新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侯丽辉吴效科韩延华丛晶郝松莉杨新鸣匡海学姚美玉刘丽满玉晶张跃辉匡洪影李威姚晶萍李妍097 LC-54 拖线技术在难愈性窦瘘类疾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与发展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陆金根阙华发曹永清陈红风王琛郭修田王嵩向寰宇程亦勤王云飞马海峰梁宏涛098 LC-55 新砭镰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及评估北京中医药大学谷世喆衣华强谢衡辉侯中伟王朝阳胡波吴家萍张维波耿引循徐秋玲郭长青秦丽娜099 JC-20 中医儿科学术史、各家学说与医疗经验研究深圳市儿童医院佛山市妇幼保健院广州市黄埔区中医院深圳市福田区中医院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江西省景德镇市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朱锦善高修安张静罗光亮曾庆祥徐玮华章文平100 LC-56 复方水蛭口服液治疗脑出血急性期临床与实验研究辽宁省血栓病中西医结合医疗中心姜典勋罗冬梅富春儒池明宇程晓丽丁海军朱丹高莹阮刚聂恒浩高玉飞101 ZY-14 中药复方谱效动学理论与实验研究湖南中医药大学贺福元石继连刘文龙邓凯文邓常青刘平安周晋刘红宇黄胜邹欢邱云陈锋102 KP-12 《阳痿、早泄与遗精》重庆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黄学宽103 ZY-15 中药有效成分分析与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河北医科大学张兰桐王巧杨秀岭王春英杜英峰许慧君李小娜冯小龙李德强田亚平郑旭光许磊崔洋吕春艳段坤峰105 ZY-16 大黄超微饮片及大承气汤微米制剂特征参数表征构建与药代动力学的研究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张水寒蔡光先谭电波肖娟蔡萍李勇敏李跃辉徐琳本106 LC-58 2型糖尿病中医结构化住院病历数据库的建立及诊疗规律挖掘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济南军区总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倪青林兰姜兆顺陈世波肖月星李鲲魏军平张润云王瑶李鸣镝陈思兰白煜邓岚冯春鹏陈良107 LC-59 中医内科疾病治疗方案建立及评价方法的示范研究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毛静远曹式丽孙增涛陈大权高秀梅王泓午王保和孙兰军杜武勋郭利平王恒和王贤良108 JC-21 桂皮醛和芍药苷对细胞骨架β-actin表达及构型重建的影响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霍海如刘洪斌李沧海马悦颖李兰芳姜廷良赵保胜隋峰郭淑英109 KP-13《新农村卫生保健》江苏省中医药学会黄亚博陈四清赵伟李家宝薛明新杨大锁时凤英周志武耿曙光陈宁郑清兴邹逸天王信成王爱民110 ZY-17 源于补肾中药的抗骨质疏松活性成分及其作用机制阐明与新药发现沈阳药科大学沈阳红旗制药有限公司殷军刘志惠韩娜王卓胡荻112 LC-60 青黄散为主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临床疗效及机理研究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麻柔刘锋胡晓梅许勇钢徐述杨晓红王洪志刘池张姗姗郑春梅肖海燕唐旭东113 ZY-18 中药注射液不良反应流行病学特点和防治方案的研究青海省中医院陈卫国贾守宁马春花李生洪李军茹杨卉熊成钢齐洪军114 LC-62 中医特色体检中体质辨识服务于公共卫生的应用研究北京中医药大学炎黄东方(北京)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中医协会中国中医药科技开发交流中心广东省中医院浙江省中医院王琦郑守曾谢阳谷莫用元杨志敏金明兰李英帅吴宏东廖岩115 KP-14《肿瘤科普知识系列图书》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王文萍王垂杰张有民汤宇曹琦琛王华伟李晓斌吴登斌王诗晗郑忻116 ZY-19 长白山道地药材化学成分分离鉴定与应用研究长春中医药大学张辉孙佳明林喆邱智东李丽徐多多李娜宗颖117 LC-63活血化瘀中药血必净通过改善严重脓毒症患者凝血功能保护肾功能的临床研究北京军区总医院天津市红日药业有限股份公司周荣斌王新华陈冬梅姚小青朱继红夏鹄李随新郭凯刘宇张志忠118 ZY-20 基于肺肾亏虚理论的中医药辨治急性咽炎的研究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王文萍李晓斌赵克明曹琦琛吕玉萍王华伟汤宇韩可丽王欣宇高晶晶王冬梅孙海波赵友林陈颖萍张振秋119 ZY-21 “脑心同治”理论及脑心通胶囊治疗中风、胸痹的基础和临床研究陕西步长制药有限公司赵步长伍海勤赵涛王益民赵超薛人辉南景一120 LC-64 纤克颗粒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气虚血瘀型)作用机理研究长春中医药大学宫晓燕王泽玉李霞仕丽辛国冷炎王铃赵东凯江海艳杨光121 LC-65 降糖通络片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河南省开封市中医院庞国明闫镛王志强张芳朱璞王珂姚沛雨袁峰田莉122 LC-66 肛门病术后电针白环俞止痛法长春中医药大学周建华陈亮赵东旭李磊宫晓燕李国峰黄孝玲孙中伟冯丹石冲123 LC-67 改善心肾阳气互资法防治慢性心衰临床疗效评价及机制研究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蒋梅先姚成增阮小芬徐燕马丽徐德生吴大正贾美君何铮于笑天崔松124 LC-68 凉润通络法对糖尿病大鼠胃肠运动与胃肠内泌细胞影响的研究河北医科大学中医院李佃贵戎士玲裴林李娜赵宝玉王彦刚成秀梅王凤丽扈国杰秦浩125 LC-69 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病因病机及临床应用研究长春中医药大学冷向阳赵文海黄铁银李振华李新建赵长伟王晶石刘柏龄126 JC-22 中医古籍抢救、发掘与利用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曹洪欣崔蒙薛清录张志斌刘国正裘俭符永驰张华敏万芳肖永芝郑金生刘静尹爱宁马继兴王咪咪127 JC-23 穴位电刺激对增强运动员速度力量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体育学院杨华元吴瑛高明马海峰刘堂义蒯乐顾训杰胡银娥徐刚邱红128 ZY-22 中药玄参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上海中医药大学中科院上海药物所第二军医大学李医明朱大元黄才国陈长勋蒋山好林双君高文运贺祥曾华武129 LC-70 中国推拿长春中医药大学王之虹韩永和吕明洪杰李新建130 JC-24 基于认知功能障碍的中医病机有害网络理论与应用基础研究。
2018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拟授奖项目

49 乙肝病毒进化和免疫遗传在致癌中的作用
50 有机-无机复合膜的亚纳米通道构筑及其分离性能研究 51 高稳定性有机半导体的四元设计原理、绿色加工及光电器件 52 固态单自旋量子相干控制与精密测量实验研究 53 日冕物质抛射的传播演化和地磁效应 54 情境大数据融合表示与分析挖掘研究及应用
恒,卢晓红
大学,南京大学,北京交通大学
李冬生,安永辉,周林仁,匡亚川,何建 平,兰春光,周智,欧进萍
大连理工大学
胡浩权,靳立军,李扬,刘全润,李显,张 建波,王鹏飞,邹亮,华维
大连理工大学
自然奖 自然奖 自然奖 自然奖 自然奖 自然奖 自然奖 自然奖 自然奖
自然奖
二等奖 二等奖 二等奖 二等奖 二等奖 二等奖 二等奖 二等奖 二等奖
55 生物靶向诊治肿瘤方法学研究
56 抑制细胞增殖与分化异常的新机制研究 57 精神分裂症的遗传易感性研究 58 纤维形态光伏及能量储存器件 59 新型微纳光子器件原理及应用研究 60 子宫内膜癌分子特征及发病分子机制研究
61 高气压脉冲气体放电若干关键基础问题研究
全部完成人
全部完成单位
周仲荣,王文健,温泽峰,金学松,刘启 跃,莫继良,肖新标,朱旻昊
四川大学,重庆师范大学,重庆大学
41
不易成炭高分子材料的高效凝聚相阻燃体系构建及其作用机制
王玉忠,邓聪,赵海波,胡小平,邵珠宝, 刘云,王俊胜,王德义,赵春霞
四川大学
奖种
自然奖 自然奖 自然奖 自然奖 自然奖
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奖助学金体系设置及发放标准

三助
助研
市级 院级 一等 二等 三等 一等 二等 三等
无
Hale Waihona Puke 无 无 无不限23
5 3 5 7 2 3 4 30 12 8 1 6 6 1 6 6 30
不定 100% 100%
3000~ 10000
硕士新
一次性
自设
生
10000 一次性
自设
8000
一次性 博士生 自设
6000
一次性
自设
8000 6000 4000
专业学 位硕士
生
参照国 家标准 自定
100% 100% 100% 100%
1500 1500 1100 1100
10 个 月
12 个 月
10 个 月
12 个 月
学术学 位博士
生
参照国 家标准 自定
专业学 位博士
生
参照国 家标准 自定
学术学 位硕士
生
参照国 家标准 自定
专业学 位硕士
生
参照国 家标准 自定
中健行
一次性 一次性 一次性
硕士毕 业生
裴元植
1000
全体在 一次性
校生
≤10000
全体在 一次性
校生
基本:400
/ 博士生
基本:300
学术型 /
硕士生
自设
自设 自设 自设
其他
台湾、港澳及华侨 学生奖学金
裴元植优秀韩国 留学生奖学金
不定 无
不定 1~3 人
台湾、
港澳及 4000~9000 一次性
华侨学
优秀新生奖学金
/
优秀博士生奖学金 (5%)
一等 二等 三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蛋白类药物口服吸收研究方法及鹿茸有
22. 效物质的示范研究
医学实验中心
王毅,孙娅楠,马淑骅,杨伟峰
中医骨伤科学
中医眼科学 中药学 中药学 针灸学
针灸学
中医药信息学 中医医史文献
中医心理学 中医信息学
中药学
高分辨率卫星支持下的中药材种植面积
23. 遥感监测研究
中药资源中心
张小波,朱寿东,郭兰萍,史婷婷,王慧,李梦, 景志贤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 坛医院,苏州医疗用品厂 有限公司,北京中医药大
荣培晶,朱兵,李少源,方继良,张建国,何伟, 景向红,李亮,王丽平,曹炀
学附属护国寺中医院
古今医案云平台构建与服务关键技术研
18. 究
中医药信息研究所
李宗友,王映辉,李敬华,于琦,于彤,田野,朱 玲,王俊文,王一萌,王伟斌,田少磊
2018 年度中国中医科学院科学技术奖参评项目汇总表
序 号
项目名称
完成单位
主要完成人
学科名称
1.
房定亚学术思想、临证经验传承研究
西苑医院
周彩云,唐今扬,马芳,李斌,韩淑花,王鑫,潘 峥,杜丽妍,寇秋爱,董菲
中医内科痹病学
2.
赤芍川芎有效部位对波动高糖介导血管 西苑医院,首都医科大学 黄烨,王景尚,殷惠军,杨琳,缪宇,孙明月,张
西苑医院
王承龙,张大武,王培利,刘剑刚,李澎,于永慧, 董瑞红,闫会晶,张佩,宋海英
中西医结合
5.
加味黄芪赤风颗粒治疗慢性肾脏病(1-2 期)蛋白尿的疗效及其机理研究
西苑医院
张昱,李澎,杨斌,焦志娜,李双,高艳红,刘红 霞,于子凯,李刘生,司远,赵明明
中医内科肾病学
6.
血管性痴呆中医证型与线粒体相关因子 的关联性研究
广安门医院
李华山,崔国策,王晓锋,贝绍生,李宇飞,李嘉 俊
中医外科学
9.
补肾除湿法诱导软骨细胞增殖结合软骨 修复技术治疗早期膝骨关节炎
望京医院
张洪美,荆琳,何名江,单鹏程,王秀均,秦伟凯, 陈玲,郭志坤,闫奇,艾奇,谢宇端
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
功能性胃肠病中医诊治体系的建立及疗
10. 效、机制研究
望京医院
内皮损伤的影响及分子机制研究
附属北京妇产医院
蕾,张艳虹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
中药复方青黄散治疗髓毒劳(骨髓增生
3.
异常综合征)临床安全应用方法的优化
研究
西苑医院
麻柔,胡晓梅,许勇钢,邓中阳,方苏,王洪志, 郭小青,王明镜,赵攀,王月,朱千赜
中医血液病
4.
活血益气中药干预 AS 缺血心肌关键环节 的机制研究
24. 道地药材“黄金”图谱及数据库
中药资源中心,中药研究 所,中医药信息研究所
金艳,袁媛,彭华胜,杨滨,李园白
中药资源学 中药学
12. 研究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 程灏,郑学建,桑志成,李永耀,陈诚
复医院
基于疏肝养阴法逍生散颗粒剂治疗干眼
13. 改善局部微环境的作用机制及药效物质
基础研究
14. 中药复方药代动力学示范研究
眼科医院 中药研究所
谢立科,郝晓凤,曲昌海,黄少兰,祁怡馨,张志 芳,肖文峥,陆秉文,李晓宇
杨伟鹏,李涛,王彦礼,陈立,王敦方,马旭冉, 周钟鸣
魏玮,陈建德,苏晓兰,法治疗风寒湿型肩凝症
11. 临床疗效研究
望京医院
林新晓,陈思,张振宇,封一平,蒋科卫,程桯, 蔡静怡,董永丽,胡晓玲,秦谊
中医骨伤科学
望京医院,国家康复辅具
正骨复位外固定技术的临床与生物力学 研究中心附属康复医院, 成永忠,温建民,赵勇,胡新永,蔡静怡,杨华清,
西苑医院
孙林娟,陶庄,尹凯宁,毛丽军,童晨光,张晓辉, 司维,刘红梅,郭春莉,祁江峡
中西医结合脑病
7.
中药白英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药效物质基 础及作用机制研究
西苑医院
王建农,顾士萍,韩林,杜肖,孙彩霞,曹晓强, 臧雅丽,卜璟,卓越,孙建,吴桐
中药学
8.
固脱注射法治疗成人完全性直肠脱垂重 建盆底支持的功能影像与生物力学研究
19. 《本草纲目》影校对照
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
张志斌,郑金生,于大猛,李强,侯酉娟,范逸品, 郑文杰,申晓伟,汪维刚,王咪咪
20. 中医精神病学与心理学名词规范
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
杨秋莉,王克勤,张伯华,孔军辉,杜渐,王昊, 李鲲
刘保延,赵玉凤,张进,张艳宏,李国正,文天才,
21.
中医住院病案首页监测直报系统及应用 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 张磊
基于多种分析方法的中药复方抗脑病等
15. 代谢组学研究
中药研究所
吴宏伟,李洪梅,许海玉,柳梦婷,唐力英,杨洪 军,张毅,李德凤
16. 朱琏生平与学术思想研究
针灸研究所
张立剑,刘兵,张树剑,赵京生,李素云,宿杨帅, 杨峰,冉升起
针灸研究所,广安门医院,
17.
经皮耳穴-迷走神经刺激治疗疾病的基 础与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