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课件
2024版国学课件《史记》

2024/1/25
1
目录
2024/1/25
• 史记概述与背景 • 重要人物及其事迹 • 政治制度与社会变迁 • 文化艺术与科技发展 • 军事战争与战略策略 • 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 总结回顾与拓展延伸
2
01 史记概述与背景
2024/1/25
3
史记的作者及时代背景
2024/1/25
2024/1/25
14
04 文化艺术与科技发展
2024/1/25
15
诗经、楚辞等文学作品欣赏
1
《诗经》中的风、雅、颂
介绍《诗经》中不同类别的诗歌,如民歌、宫廷 乐歌等,欣赏其韵律之美和意境之深远。
2 3
楚辞的浪漫主义色彩 分析楚辞中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浪漫主义色彩,如 象征、比喻等,感受其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气 息。
02
分析王羲之、颜真卿、柳公权等著名书法家的艺术风格和代表
作品,领略其独特的审美追求和艺术魅力。
古代绘画的题材与技法
03
探讨古代绘画的题材分类和技法特点,如山水画、人物画、花
鸟画等,欣赏其笔墨之韵和意境之美。
17
天文、历法、医学等领域科技进步
2024/1/25
天文观测与历法制定 介绍古代天文观测的方法和成果,如日食、月食的记录和 预测,以及历法的制定和完善过程。
历史观与文学价值
《史记》不仅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还展现了作者深刻的历史观和卓越 的文学造诣,被誉为“史家之绝唱, 无韵之离骚”。
28
相关历史事件或人物拓展延伸
秦始皇统一六国
通过《史记·秦始皇本纪》了解秦 始皇如何统一六国,建立秦朝, 以及统一后的·项羽本纪》和《史 记·高祖本纪》,了解楚汉之争的 历史背景、经过和结果,分析项 羽和刘邦的性格特点和成败原因。
中国古代文学史—史记讲义课件

580万字,是原书的10倍。是目前材料最详尽,
最便于阅读的《史记》注本。
16
(四)司马迁的其它作品
今存《悲士不遇赋》是晚年的作品, 是一
篇骚体赋, 抒发作者受腐刑的悲愤的心情。另有
散文《报任安书》, 是写给他的朋友任安的信, 司
马迁主要在信中叙述了自己不幸的遭遇, 抒发心
中的痛苦, 以及受辱而坚韧不屈的顽强意志, 司马
司马迁和《史记》
1
壹 司马迁的生平 贰 《史记》的思想内容 叁 《史记》的艺术成就 肆 《史记》的地位和影响
2
第一节 司马迁的生平和《史记》的著述
一、司马迁的生平 司马迁(前145~约 前87),字子长, 左冯翊夏阳(今陕 西韩城。汉代京畿 地区分为三部分: 京兆尹、左冯翊、 右扶风,各相当于 一个郡)人。
14
(二)、《史记》的名称及其流传 史记,司马迁原名为《太史公书》——后变为《太史公 记》——再变为《太史记》——《史记》,时为魏晋之间。 史记在司马迁生前并未公布于世。到汉武帝,昭帝、宣帝 他的外孙杨恽公布此书,才得以流传,但流传不久,就缺了十 篇,(景帝纪、武帝纪等)。后来褚少孙补足其中的四篇,都
唐司马贞《索隐》、唐张守节《正义》,原为
单行本,北宋时会编在一起。
2、清梁玉绳《史记志疑》对史记的考察、校
订,花二十年时间而成,或云可为《史记》第
四家注。
3、日本泷川资言《史记会注考证》,资料
丰富,是《史记》三家注后最好《史记》注释。
4.韩兆琦《史记笺证》。韩先生批阅十三年
撰成此书。吸收了许多最新的研究成果,全书
不但没有受到惩罚,反而封了海西侯。) 汉武帝给司马迁治罪其它原因: “司马迁作《景帝本纪》极言其短,及武帝之过, 帝怒削而去之,后坐李陵降匈奴,下迁蚕室。有怨言(可能指的是《报任安书》), 下狱死。”(引自卫宏《汉书旧仪注》。司马迁的死,两千年来一直是个谜。刘向、
史记优秀课件

(《货殖列传》) (2)物质财富的占有,决定着人的社会地位 “凡编户之民,富相什则卑下之,百则畏惮之,千
则役,万则仆,物之理也”。(《货殖列传》) (3)反对“重本抑末”的政策,主张农、工、商、虞
《史记》在记载人物中或采用夹叙议的手法,或 在结尾以“太史公曰”的论赞体,发表议论,这些 议论包含作者的感情。
五.《史记》的影响
1.开创了纪传体,成为后世正史之祖。 《汉书》以至《清史稿》的25种断代史,皆模仿 《史记》体例
2.考信求实精神,确立了史学的优良传统。 3.写人叙事、情节结构等方面的经验,为后世传记
四.《史记》的艺术成就
4.语言雄浑、朴拙、有气势感和韵律感 (1)叙述语言生动传神,且富有气势。
如《项羽本纪》中“钜鹿之战”的叙述,不到 二百字,有正面描写,有侧面烘托,将项羽破釜沉 舟、义无反顾的决心,楚军势如破竹的气势和令人 震慑的声威都情景逼真地传达了出来。
(2)人物语言个性化。 (3)议论语言包含感情。
二、《史记》简介
1.《史记》的名称
《史记》本是史书的 专称,司马迁自称其书 为《太史公书》,汉世 习称之,有的称《太史 公记》,或《太史公百 三篇》,《史记》之称, 始见于东汉末,自此才 成为专称。
二、《史记》简介
2.《史记》的体例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以写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通史, 全书由12本纪、10表、8书、30世家、70列传组成,计130 篇,记载了上自黄帝、下至西汉武帝时代约3000年的历史, 全书共52万6千多字。
四.《史记》的艺术成就
2.谋篇布局,匠心独运 《史记》130篇成为一个完整的整体,各
史记ppt课件

政治斗争与变革
01 02
商鞅变法
商鞅在秦国实行的一系列政治、经济改革措施,包括废除井田制、推行 县制、统一度量衡等,使秦国逐渐强盛,为秦始皇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赵武灵王推行胡服、教练骑射的改革措施,使赵国军队战斗力得到极大 提升,成为战国后期强国之一。
03
秦始皇统一六国
秦始皇通过多年的战争和政治斗争,最终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
注重人物心理活动的 刻画,揭示人物内心 世界和复杂情感。
运用对比、类比等手 法,突出人物性格特 点和命运走向。
语言运用与修辞手法
运用生动、准确、简练的语言 ,表现历史场景和人物形象。
采用比喻、夸张、排比等多种 修辞手法,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和感染力。
注重语言的节奏和音韵美,使 文章具有音乐般的韵律和美感 。
02 史记中的人物形 象
英勇善战的武将
01
02
03
韩信
西汉开国功臣、军事家, 汉初三杰之一,中国军事 思想“谋战”派代表人物 。
项羽
西楚霸王,勇猛好武,跟 随叔父项梁发动吴中起义 ,反抗秦朝。
白起
熟知兵法,善于用兵,交 好秦宣太后和穰侯魏冉, 辅佐秦昭襄王,屡立战功 。
足智多谋的文臣
张良
秦末汉初杰出谋臣,西汉 开国功臣,政治家。
05 史记中的艺术特 色
叙事方式与结构安排
以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种体例为框架,构建了一个纵横交错的叙事网络。 采用追叙、预叙、插叙等手法,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叙事更加灵活多变。
注重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和内在联系,通过对比、衬托等手法揭示历史规律。
人物塑造与描写手法
通过典型事件和细节 描写,塑造个性鲜明 、形象生动的人物形 象。
《史记》ppt课件(42页)

【解说】司马迁阐述汉初汲黯、郑当时 二位大臣之事迹。汲黯于景帝时任太子 洗马,在武帝时任东海太守,后又召为 主爵都尉;而郑当时则先任太子舍人, 后迁为大农令。二人其时皆位居高官, 受人敬畏,每日户限为穿,车如流水马 如龙,巴结逢迎者,不计其数。由于其 刚正不阿,疾恶如仇之性,不适官场, 后俱丢官失势,致生计陷亦入困境。与 此同时,宾客 尽散,门前冷落车马稀。 司马迁复例举下邽人翟公,乃汉文帝时
11、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史记.秦始皇本 纪》
释:吸取过去的经验教训,可以作为以后的借鉴。
12、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史记.项羽 本纪》
释:干大事的人可以不考虑细微末节,行大礼不避小的
责备。赏析:在鸿门宴上,刘邦担心被项羽手下谋杀,借 上厕所之机准备逃走,可又担心没有向项羽辞行,有失礼 节,这时樊哙就以此言相劝。刘邦也因此躲过一劫。就当 时情形来看,刘邦此举是不得已而为之,在关乎性命的关 键时期,也就顾不上什么“细谨”、“小让”。但今天我 们应辩证地看待这一问题,要想干出一番大事业,对自己 平时的一言一行等细微末节也应加以重视,小的过失要时 常防范并及时改正,不断完善自己,才能成就一番宏图伟
20161116该课件由语文公社wwwyuwen520com友情提供2720161116该课件由语文公社wwwyuwen520com友情提供20161116该课件由语文公社wwwyuwen520com友情提供2820161116该课件由语文公社wwwyuwen520com友情提供luqu20161116该课件由语文公社wwwyuwen520com友情提供20161116该课件由语文公社wwwyuwen520com友情提供20161116该课件由语文公社wwwyuwen520com友情提供20161116该课件由语文公社wwwyuwen520com友情提供20161116该课件由语文公社wwwyuwen520com友情提供20161116该课件由语文公社wwwyuwen520com友情提供20161116该课件由语文公社wwwyuwen520com友情提供20161116该课件由语文公社wwwyuwen520com友情提供20161116该课件由语文公社wwwyuwen520com友情提供20161116该课件由语文公社wwwyuwen520com友情提供20161116该课件由语文公社wwwyuwen520com友情提供20161116该课件由语文公社wwwyuwen520com友情提供20161116该课件由语文公社wwwyuwen520com友情提供
《史记》阅读指导课课件

司马迁对历史事件的独特见解
对历史人物的独特评价
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揭示
分析司马迁在《史记》中对历史人物 的独特评价和刻画,如对项羽、刘邦、 秦始皇等人物的评价。
阐述司马迁在《史记》中揭示的历史 规律,如“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时势造英雄”等,以及这些规律对 后世的影响和启示。
对历史事件的独到见解
探讨司马迁对某些历史事件的独到见 解和解读,如对春秋战国时期的分裂 局面、楚汉战争、武帝时期的盛世与 衰落等事件的分析。
《史记》阅读指导课课件
目录
• 《史记》概述与作者介绍 • 文本解读与赏析方法 • 历史事件还原与时代背景剖析 • 文学价值与思想内涵探讨 • 阅读方法与技巧指导 • 拓展阅读与相关资源推荐
01
《史记》概述与作者介绍
《史记》的成书背景及历史地位
成书背景
西汉时期,司马迁在继承前人历史 记载的基础上,利用自己作为史官 的独特地位和广泛收集的材料,历 经多年艰辛创作而成。
《史记》对后世的启示意义
1 2 3
历史借鉴 《史记》提供了丰富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对于后 人了解历史、认识现实、预测未来具有重要的借 鉴意义。
文学典范
《史记》作为一部文学巨著,为后世文学创作提 供了典范和启示,对于提高文学创作水平和质量 具有重要影响。
人文精神传承 《史记》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如尊重历史、追求 真实、关注人性等,对于培养人们的文化素养和 人文精神具有重要作用。
03
历史事件还原与时代背景剖析
重大历史事件回顾及影响分析
春秋战国时期的分裂与统一
01
分析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分裂局面,以
及秦国统一六国的历史进程和影响。
楚汉战争与汉朝建立
《史记》课件

《史记》课件xx年xx月xx日CATALOGUE目录•《史记》简介•《史记》人物形象•《史记》叙事艺术•《史记》考据与注释•《史记》的阅读与理解•《史记》相关文化产品01《史记》简介司马迁(公元前145年-公元前90年),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中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其父司马谈是西汉太史令,掌管皇家图书和秘籍,对学术研究有浓厚兴趣。
作者司马迁继承家学,从二十岁开始游历各地,考察风俗,采集传说,致力于探索历史。
在武帝时期,他担任太史令,有机会接触到大量的皇家图书和档案,为《史记》的写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料来源。
背景作者及背景《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共一百三十篇,分为五个部分:本纪、表、书、世家、列传。
本纪以帝王为中心,叙述历代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的重大事件;表是历史年表;书是有关天文、历法、水利、经济等方面的内容;世家主要叙述诸侯、贵族的历史;列传则以各阶层人物为主,叙述各种人物的事迹。
内容《史记》的结构完整、系统,各篇层次分明,条理清晰,又有机相连,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司马迁运用多种叙事手法,如倒叙、插叙、对比等,使全书的情节跌宕起伏,富有变化。
结构影响《史记》在中国史学上有重要地位,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它开创了中国纪传体通史的先河,对后世的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同时,《史记》也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被誉为中国古代散文的典范之作。
价值《史记》所载史事真实可靠,文字优美,生动感人。
它塑造了一系列性格鲜明的历史人物形象,如项羽、刘邦、韩信等,为后世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
此外,《史记》对于研究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也有重要价值02《史记》人物形象详细描绘了秦始皇兼并六国、统一天下的壮阔景象,记述了他的伟大功绩和影响。
雄才大略的秦始皇着重描写了汉武帝推行儒术、加强中央集权、开拓疆土等方面的成就,赞扬了他的文治武功。
英明的汉武帝通过对尧舜禹等先王的描写,彰显了他们以德治国、以民为本的优秀品质。
《史记》-PPT课件

【阅读链接】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研究 《史记》的学者应首推韩兆琦先生。推荐阅读 韩兆琦先生的《史记:韩兆琦评注本》。另外 韩兆琦先生还著有《史记通论》、《史记评议 赏析》等专著。
【思考 练习 拓展】
1、名词解释:互见法。 2、简述《史记》一书的体例。 3、以《项羽本纪》为例谈《史记》的人物塑造手法。 4、简述司马迁的家世、生平遭遇与《史记》创作的关系 。 5、论述《史记》的思想内容。
1、《史记》的结构模式独具匠心
《史记》的结构模式分为五种不同的体例,包括十二本纪、 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 千五百余字。
本纪,是按年代顺序记载历代最高统治者的言行和政绩;
世家,是记录先秦诸侯国和辅汉功臣兴衰的内容;
列传,记述历代各阶层代表人物的传记,也记载少数民族和 邻国历史;
四、歌颂了一系列爱国英雄和有重大贡献的历史人物
《屈原列传》 《廉颇蔺相如列传》 《李将军列传》 《卫将军骠骑列传》
五、歌颂了中下层人物的优良品质
《游侠列传》记述了汉代著名侠士朱家、剧孟和郭解的史实。 司马迁充分地肯定了“布衣之侠”、“乡曲之侠”、“闾巷之 侠”,赞扬了他们“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 躯,赴士之厄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 的高贵品德。
3、《史记》的语言运用精粹传神
1)人物语言符合人物身份,富有个性化,传神的反映 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心理状态。
2)叙述语言简练精确,往往使用一两句话甚至几个字 就能生动有力地表现人物情态。
3)叙事记言中还常常引用民谣、谚语、俗语。
二、《史记》的影响
1、《史记》的结构模式、叙事方式、语言 艺术尤被后代散文家所推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已縛之上馬,望匈奴有數千騎,見廣, 以為誘騎,皆驚,上山陳。廣之百騎皆大 恐,欲馳還走。廣曰:「吾去大軍數十里, 今如此以百騎走,匈奴追射我立盡。今我 留,匈奴必以我為大軍[之]誘(之), 必不敢擊我。」廣令諸騎曰:「前!」前 未到匈奴陳二里所,止,令曰:「皆下馬 解鞍!」其騎曰:「虜多且近,即有急, 柰何?」
3、李广难封的原因
•
刘武(?—前144年), 汉文帝刘恒嫡次子,汉景帝刘 启同母弟,母孝文皇后窦猗房 (即窦太后),西汉诸侯王。 七国之乱时,曾率兵抵御吴王 刘濞,保卫了国都长安,功劳 极大,后仗窦太后宠爱和梁国 地广兵强,欲继景帝之帝位, 未果。
王维《老将行》
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 射杀山中白额虎,肯数邺下黄须儿! 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 汉兵奋迅如霹雳,虏骑崩腾畏蒺藜。 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
第七讲《史记·李將軍列傳》
《史记·李將軍列傳第四十九 》
李广(?-前 119年),汉族, 陇西成纪(今天 水市秦安县)人, 中国西汉时期的 名将。
1、漠北决战
前将军
• 东汉的将军也是中央政府的重要 组成部分,有大将军、骠骑将军、车 骑将军、卫将军、前将军、后将军、 左将军、右将军。大将军位在三公上, 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在三公 下。前、后、左、右将军,位在九卿 下,不常置。
一、天人三策
1、新王改制
• “改正朔、易服色,以顺天命 而已”.
• 承认君权 • 限制君权
2、大一统
• 《公羊传· 隐公元年》:“何言乎王正月? 大一统也。”徐彦疏:“王者受命,制正 月以统天下,令万物无不一一皆奉之以为 始,故言大一统也。” • 《汉书· 王吉传》:“《春秋》所以大一统 者,六合同风,九州共贯也。” • 大,重视、尊重;一统,指天下诸侯皆统 系于周天子。后世因称封建王朝统治全国 为大一统。 • 九州:不同时代有不同州名版本,一般为 《禹贡》中冀州、兖州(yǎn)、青州、徐 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
4、死亡选择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
“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 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 食,广不尝食。宽缓不苛,士以此 爱乐为用。”
参考书目
• • • • • • • • • • • • • 《史记》 《汉书》 《资治通鉴》 《东周列国志》 《战国策》 《论衡》 苏洵《高祖论》 《易中天品读汉代风云人物》易中天 东方出版社 《王立群读史记:无冕女皇吕后》王立群 大象出版社 《大风歌:王立群讲高祖刘邦》王立群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周修睦;吕后评传[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2期 冯惠民;重评吕后[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0年02期 阎爱民 马孟龙;吕后“病犬祸而崩”新论[J];《文史知识》2007年06期
•
“广军士大夫一军皆哭。百 姓闻之,知与不知,无老壮皆 为垂涕。”
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2、智勇神射
•
而文帝曰:“惜乎,子不遇 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 岂足道哉!”
•
《汉书· 卷十九上· 百官公卿表第七上》: 典属国,秦官,掌蛮夷降者。武帝元狩三年昆 邪王降,复增属国,置都尉、丞、候、千人。 属官,九译令。成帝河平元年省并大鸿胪。 典属国,来源于秦汉,意思是负责属国的 官员,典属国主要负责对外事务,在秦汉时典 属国的职权类似现在的外交部长。典属国后来 只负责归降的少数民族,典属国的权力日益削 弱,在西汉成帝前28年时被并入大鸿胪
1、私刑案
•
卫子夫
《汉书· 外戚传》云: “子夫为平阳主讴者。 武帝即位数年无子。平 阳主求良家女十余人, 饰置家。帝祓霸上,还 过平阳主。主见所侍美 人,帝不说。既饮,讴 者进,帝独说子夫。帝 起更衣,子夫侍尚衣, 轩中得幸。还坐欢甚, 赐平阳主金千金。主因 奏子夫送入宫。”
金屋藏娇
•
班固《汉武故事》云:“数岁,长公主嫖抱 置膝上,问曰:‘儿欲得妇不?’胶东王(即刘 彻)曰:‘欲得妇。’长公主指左右长御百余人, 皆云不用。末指其女问曰:‘阿娇好否?’于是 乃笑对曰‘好!若得阿娇作妇,当作金屋贮之 也。’” • 刘嫖:西汉人,生卒不详,汉文帝和窦太后长女, 汉景帝姐,汉武帝岳母。称馆陶公主。 • 长御:汉皇后宫内女官名,宫女之长。
扩展阅读
张大可:《史记研究》、 《史记全本新注》、《史记 文献研究》、《史记精言妙 语》、《史记论赞辑释》、 《司马迁评传》、《张良萧 何韩信评传》、《史记教 程》.
• 东方朔,字曼倩, 西汉平原厌次人,西 汉辞赋家,阴阳家。 汉武帝即位,征四 方士人。东方朔上 书自荐,诏拜为郎。 后任常侍郎、太中 大夫等职。
•
司马迁在《淮南衡山列传》中也曾引用 旁人对卫青的赞誉:“遇士大夫有礼,于 士卒有恩,众皆乐为之用”、“材干绝 人”、“虽古名将弗过也”,赞扬卫青才 干绝人、爱护将士,是古来少有的良将。
2、私生之子
•
大将军卫青者,平阳人也。【正义】:汉书 云“其父郑季,河东平阳人,以县吏给事平阳侯 之家”也。其父郑季,为吏,给事平阳侯家,与 侯妾卫媪通,索隐卫,姓也。媪,妇人老少通称。 汉书曰与主家僮卫媪通。案:既云家僮,故非老。 或者媪是老称,後追称媪耳。又外戚传云“薄姬 父与魏王宗女魏媪通”,则亦魏是媪姓。 -----《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
• “罢黜百家,表章六经”
5、更化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影响
卢旺达种族大屠杀
卢旺达地处非洲中部,是一个落后的 农业国家,1992年被联合国列为世界 47个最不发达国家之一。胡图族和图 西族两个民族占到了全国总人口的 99%,其中胡图族人口占85%,图西 族人口占14%。图西族和胡图族多次 发生冲突,战事持续不断。1994年针 对图西人的种族大屠杀导致80多万人 被杀害,相当于卢旺达总人口的1/9。
《卢旺达饭店》
• • • •
第一,文官; 第二,武将; 第三,外戚; 第四,宦官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六讲《史记· 卫将军骠骑列传》
《史记· 卫将军骠骑列传第五十一》
•
• • • • •
卫青(?~公元 前106年),字仲卿, 汉族,河东平阳(今 山西临汾市)人。西 汉武帝时的大司马大 将军。 《史记. 淮南衡山王列 传》 《史记. 汲郑列传》 《史记. 外戚世家》 《史记. 匈奴列传》 《史记. 游侠列传》
•
“人奴之生,得毋笞骂即 足矣,安得封侯事乎?”
3、龙城之战
4、成功谜团
原文欣赏
• 元朔元年春,卫夫人有男,立为皇后。其秋,青复 将三万骑出雁门,李息出代郡。青斩首虏数千。明年, 青复出云中,西至高阙,遂至于陇西,捕首虏数千,畜 百余万,走白羊、楼烦王。遂取河南地为朔方郡。以三 千八百户封青为长平侯。 男:指刘据,史称卫太子、戾太子。 高阙:古地名。在今内蒙古杭锦后旗东北。阴山山脉至 此中断,成一缺口,望若门阙,故名。 陇西:郡名。治狄道(在今甘肃临桃)。 白羊、楼烦王:匈奴二王号。 河南:秦汉时代称今河套一带为“河南”。 朔方郡:郡治朔方(在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东南)。 长平:县名。在今河南西华县东北。
•
廣曰:「彼虜以我為走,今皆解鞍以示 不走,用堅其意。」於是胡騎遂不敢擊。 有白馬將出護其兵,李廣上馬與十餘騎奔 射殺胡白馬將,而復還至其騎中,解鞍, 令士皆縱馬臥。是時會暮,胡兵終怪之, 不敢擊。夜半時,胡兵亦以為漢有伏軍於 旁欲夜取之,胡皆引兵而去。平旦,李廣 乃歸其大軍。大軍不知廣所之,故弗從。
3、建立太学
• 太学是汉代出现的设在京师的全国最高教 育机构。西汉早期,黄老之学盛行,只有 私家教学,没有出现传授学术的学校。汉 武帝时,董仲舒上“天人三策”,提出 “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 的建议。 •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于建元六年 (公元前135年)在长安建立太学。最初太 学中只设五经博士,置博士弟子五十名。 从武帝到新莽,太学中科目及人数逐渐加 多,开设了讲解《易经》《诗经》《尚书》 《礼记》《公羊传》《谷梁传》《左传》 《周官》《尔雅》等的课程。
• 孟贲:战国时著名的勇士。 • 庆忌:春秋时吴王僚之子。传说庆忌非常 敏捷,箭射不中,马追不及, • 鲍叔:鲍叔牙,春秋时齐大夫,与管仲分 财,自取其少。 • 尾生:传说为古代之信士。他与女子约会 于桥下,待之不至,遇水而死。
东汉太学讲学画砖
太学
• 最早的人才选拔是选贤举能 • 后来发展就是世卿世禄, • 到了汉代,就改变做法了,要察举征辟, 就是从天下的臣民中间来选拔贤良; • 到了魏晋南北朝,是九品中正制,就把人 分为上、中、下三品,再来选拔人才; • 到了隋朝实行科举制。
4、尊儒
•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 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 并进。”
• • • • • • •
•
太史公曰:苏建语余曰:“吾尝责大将 军至尊重,而天下之贤大夫毋称焉,愿将 军观古名将所招选择贤者,勉之哉。大将 军谢曰:‘自魏其、武安之厚宾客,天子 常切齿。彼亲附士大夫,招贤绌不肖者, 人主之柄也。人臣奉法遵职而已,何与招 士!’”骠骑亦放此意,其为将如此。
•
太史公说:苏建曾对我说:“我曾经责备大 将军卫青极尊贵,而全国的贤士大夫却不称赞他, 希望将军能够效法古代那些招选贤人的名将,努 力去做吧。大将军拒绝说:‘自从魏其侯窦婴和 武安侯田蚡厚待宾客,天下之人常切齿痛恨。那 亲近和安抚士大夫,招选贤才,废除不肖者的事, 是国君的权柄。当大臣的只须遵守法度干好本职 的工作,何必参与招选贤士的事呢?’”骠骑将 军霍去病也仿效这种想法,他们当将军的做法就 是这样。
•
•
典属国公孙昆邪为上泣 曰:“李广才气,天下无双, 自负其能,数与虏敌战,恐 亡之。”
姓名:花荣。 绰号:小李广。
•
“广出猎,见草中石,以 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 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 能复入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