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汗渍色牢度测试流程和评估方法

合集下载

耐汗渍色牢度测试方法

耐汗渍色牢度测试方法

耐汗渍色牢度测试方法一、前言耐汗渍色牢度测试方法是衣物品质检测的重要环节之一,其目的是测试衣物在人体出汗情况下是否会褪色或染色,从而保证消费者的使用安全和舒适度。

本文将详细介绍耐汗渍色牢度测试方法。

二、仪器设备1. 环境条件:温度为20℃±2℃,相对湿度为65%±5%。

2. 色牢度测试机:可自动控制水温和运行时间,同时具有自动计时、自动停机等功能。

3. 测试布:白色棉布或绸缎布。

4. 汗液配制:以氯化钠为主要成分的人工汗液。

三、样品准备1. 样品选择:随机选择符合要求的衣物样品。

2. 样品处理:将样品按照标签上的洗涤说明进行清洗,并晾干至完全干燥。

四、测试步骤1. 将清洁干燥的样品放入色牢度测试机中,并加入足够量的人工汗液。

2. 设置温度和时间:将测试机设置为40℃,运行时间为30分钟。

3. 开始测试:启动测试机,让样品在汗液中浸泡30分钟。

4. 取出样品:测试结束后,将样品取出,用清水冲洗干净,并晾干。

5. 检查结果:将样品与白色棉布或绸缎布对比,观察是否有染色或褪色现象。

五、结果评定1. 根据颜色变化程度进行评定:将样品与白色棉布或绸缎布放在一起对比,根据颜色变化程度进行评定。

评定标准如下:- 1级:无明显变化;- 2级:有轻微变化;- 3级:有明显变化;- 4级:有严重变化。

2. 根据评定结果进行判断:若样品的评定结果为1级或2级,则该衣物符合耐汗渍要求;若为3级或4级,则该衣物不符合耐汗渍要求。

六、注意事项1. 在测试过程中应保持环境稳定,避免外界因素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2. 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安全,避免人员受伤或设备损坏。

3. 在测试前应检查仪器设备是否正常运行,并进行必要的维护和保养。

4. 在测试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避免出现误操作或失误。

七、总结耐汗渍色牢度测试方法是衣物品质检测中的重要环节,其结果对于消费者的使用安全和舒适度具有重要意义。

在测试过程中应注意环境稳定、安全操作、设备维护和规范操作等方面的问题,以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耐汗渍色牢度测试方法

耐汗渍色牢度测试方法

耐汗渍色牢度测试方法
耐汗渍色牢度测试方法是一种用于测试纺织品耐汗渍颜色褪色的方法。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衣物在运动或者炎热的天气下出现汗渍,尤其是运动服、内衣等紧身衣物更加容易出现这样的情况。

因此,对于纺织品的耐汗渍色牢度进行测试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是一种常见的耐汗渍色牢度测试方法:
1. 准备材料:纯净水、氯化钠、碳酸钠、醋酸、棉布样品、汗水模拟液。

2. 把棉布样品浸泡在纯净水中,然后拧干,使其含水率在60%左右。

3. 在棉布样品上涂抹适量的汗水模拟液。

4. 在氯化钠、碳酸钠、醋酸三种溶液中分别浸泡棉布样品,每个溶液浸泡时间为30分钟。

5. 取出棉布样品,用清水冲洗干净,然后晾干。

6. 检查棉布样品的颜色是否褪色,根据褪色程度打分,分值越高代表耐汗渍色牢度越好。

此方法可以简单、快速地测试纺织品在汗水模拟液和不同溶液中的耐汗渍色牢度。

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方法只能作为初步的测试,如果想得到更加准确的结果,可以采用其他更为精确的测试方法。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选择具有高耐汗渍色牢度的纺织品来减少衣物褪色的情况的发生。

同时,在日常的洗涤过程中也要注意避免混洗不同颜色的衣物,以防止染色交叉。

服装材料学教学实验课件——耐汗渍色牢度测试

服装材料学教学实验课件——耐汗渍色牢度测试

耐汗渍色牢度实验一、实验目的与要求1、掌握实验的正确操作过程及评定方法。

2、了解人工汗液的成份和配制方法。

二、基本知识将漂白衬布和被测试样一同浸泡在人工制造的汗液中,保温一定的时间后,视漂白衬布沾色程度评定被测织物汗渍色牢度的好坏。

三、实验仪器与工具1、实验仪器YG(B)631型汗渍色牢度仪、HH-S6型六孔水浴锅。

2、化学试剂人工汗液成份为:氯化钠、氨水、冰乙酸。

3、实验工具织物试样、漂白衬布、剪刀、沾色用灰色样卡。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1、取样:在被测织物上距布边至少5cm以内剪取5×5cm试样一块,然后在每块试样的正面分别附上尺寸相同的标准白织物,使之完全吻合,组成一份试样。

不同纤维织物所附标准白织物种类,按表7-1的内容规定。

表7-1 汗渍色牢度标准白织物印染布品种 应附标准白织物种类印染棉布 漂白棉细布5×5cm粘纤印染布 漂白粘纤布5×5cm合成纤维印染布 漂白棉细布5×2.5cm、漂白合成纤维布5×2.5cm混纺纤维印染布 漂白棉细布5×2.5cm、漂白混纺布5×2.5cm2、试液配制和温度规定⑴ 溶液甲:以蒸馏水配制的每升含5克氯化钠和6毫升氨液的溶液。

⑵ 溶液乙:以蒸馏水配制的每升含冰乙酸100毫升的溶液⑶ 实验温度:27±2℃3、实验步骤⑴ 将溶液甲注入浸液合中,并将试样和贴衬织物一起浸湿。

⑵ 将浸湿后的试样和贴衬织物一起夹入有机玻璃夹板中。

⑶ 在弹性压板上加负荷,总压力500g。

随即将锁紧螺钉旋紧,使试样压固在主体上。

⑷ 除去弹性压板以外的负荷,压力保持在主体上。

⑸ 将主体连同试样在40℃烘箱中保温30分钟。

⑹ 取出试样在溶液乙中浸湿。

⑺ 重复⑶、⑷、⑸三项的步骤。

⑻ 将取出的试样,在室温中晾干。

⑼ 将所附的白色织物进行沾色评级。

耐汗渍色牢度测试方法

耐汗渍色牢度测试方法

耐汗渍色牢度测试方法
耐汗渍色牢度测试方法是用来评估织物或纤维在汗液浸泡或接
触下的色牢度程度。

这个测试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很多运动衣服和户外装备都需要在汗液的环境下使用。

如果颜色不能保持不变,那么这些衣物就会失去外观,从而影响其使用寿命。

下面是耐汗渍色牢度测试方法的步骤:
1. 准备样品:从所需的织物或纤维中剪下一个合适大小的样品。


果是测试染色的整个衣物,那么需要选择一个代表性的部位进行测试。

2. 准备测量器具:需要准备一个标准的色牢度测试器和一些化学试剂,如硫酸钠和氢氧化钠。

3. 测试前处理:在开始测试前,需要将样品在水中浸泡一段时间,
以确保它处于干净的状态。

然后将样品干燥。

4. 测试:将样品放入色牢度测试器中,加入一定量的汗液模拟液和
化学试剂。

然后,将测试器加热到指定的温度,并保持一段时间。

5. 检查结果:测试完成后,将样品取出并与一张未处理的样品进行
比较。

通过比较两个样品的颜色深浅和色差值,可以评估样品的色牢
度程度。

需要注意的是,耐汗渍色牢度测试方法是一种标准化的测试方法,这意味着在测试中使用的化学试剂和测试条件都是标准化的,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因此,在进行这种测试时,应该按照标准程序进行,并且需要使用高质量的测试器和化学试剂。

耐汗渍色牢度测试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流程

耐汗渍色牢度测试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流程

耐汗渍色牢度测试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流程1、测试的目的和原理1.1 目的:测试颜色纺织品上的染料或印花对汗液的抵抗性1.2 原理:将附有标准多纤布的试样浸于人造汗液中,然后在规定的压力和温度条件下压放于耐汗色牢度测试仪内一段时间,然后将试样和多纤布隔开晾干,再用标准灰尺对试样的色变和多纤布的沾色进行评级。

2、参考测试方法2.1 ISO 105 E04 :1994 / BS EN ISO 105 E04 :19963、设备和材料3.1 AATCC 耐汗渍色牢度测试仪3.2 21块尺寸为60mmx115mmx1.5mm的塑料板3.3 烘箱(37+2°C)3.4 SDC或1号标准多纤布3.5 蒸馏水或去离子水3.6 ISO/BS 标准褪色灰尺和沾色灰尺各一把。

3.7 标准光源3.8 氯化钠(NaCl)3.9 单盐酸基组氨酸(CH9O2N3HCl.H2O)3.10 磷酸氢二钠:2结晶水(Na2HPO4.2H2O)3.11 磷酸二氢钠:2结晶水(NaH2PO4.2H2O)3.12 氢氧化钠(NaOH)3.13 容量瓶500ml,100ml3.14 滴瓶50ml3.15 棕色细口瓶装1000ml3.16 电子磅4、试样的准备。

4.1 剪取尺寸为40mm100mm的试样和多纤布,并沿试样和多纤布的一条短边将试样和多纤布面对面车缝在一起。

5、试剂的配制。

5.1 0.1N的氢氧化钠溶液的配制将2g的氢氧化钠溶于500ml的蒸馏水或去离子水中,配置成浓度为0.1N的氢氧化钠溶液5.2 碱性汗液将0.5g单盐酸基组氨酸(1结晶水),5g氯化钠,2.5g磷酸氢二钠(2结晶水)溶于1L的蒸馏水或去离子水中,然后用0.1N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至PH8.05.3 酸性汗液将0.5g单盐酸基组氨酸(1结晶水),5g氯化钠,2.2g磷酸二氢钠(2结晶水)溶于1L的蒸馏水或去离子水中,然后用0.1N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至PH5.56、测试程序。

iso汗渍色牢度标准(一)

iso汗渍色牢度标准(一)

iso汗渍色牢度标准(一)ISO(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国际标准的组织。

ISO 汗渍色牢度标准是研究测试材料的耐用性和可靠性的国际标准。

本文将深入研究ISO 汗渍色牢度标准的相关内容。

ISO 汗渍色牢度标准的概述ISO 汗渍色牢度标准是指材料在热湿条件下接触人体汗液、口水等分泌物后,其色牢度的评定方法。

该标准分为A、B、C、D四个等级,等级越高,材料的色牢度越好。

ISO 汗渍色牢度标准的测试方法ISO 汗渍色牢度标准的测试方法主要分为以下步骤:1.准备样品:根据要求,选择样品进行测试。

2.制备测试液:按照标准规定的比例制备测试液。

3.涂布测试液:将测试液均匀涂布在样品上。

4.进行加热:将样品加热到标准规定的温度并保持一定时间。

5.干燥:将样品进行干燥处理。

6.评定结果:根据标准规定的色牢度等级,对样品进行评定。

ISO 汗渍色牢度标准的应用领域ISO 汗渍色牢度标准广泛应用于纺织、皮革、涂料、塑料等领域的材料测试。

这些材料通常与人体密切接触,因此对其色牢度的要求非常高。

结语通过对ISO 汗渍色牢度标准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其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需要进行具体的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评估。

希望本文能对大家了解ISO 汗渍色牢度标准提供帮助。

ISO 汗渍色牢度标准的注意事项在使用ISO 汗渍色牢度标准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样品的选取需要符合实际应用情况,测试结果才具有实际意义。

2.制备测试液时,应按照标准的要求精确配制,以保证测试结果准确可靠。

3.不同材料对测试液和加热干燥的温度要求不同,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4.测试结果应进行多次重复测试,并取平均值作为最终评定结果。

ISO 汗渍色牢度标准的未来发展随着人们对材料的要求越来越高,材料测试标准也在不断完善和更新。

ISO 汗渍色牢度标准也会随着应用领域的拓展和技术的进步不断更新和完善,以适应不同材料的测试需要。

耐汗渍色牢度.

耐汗渍色牢度.

5
5
5
2.2
8
5.5
(4)试验: 酸碱试液使用的仪器分开,将组合试样浸在与组合试样质量比为50: 1的人造汗液中,可稍加揿压和拨动,浸泡30min。 取出组合试样,用两根玻璃棒夹去组合试样上多余的试液,将组合 试样夹在两块板中间,加上 12.5 kPa的压力并保持,放入(37+2)℃ 温 度的烘箱,4h。 从烘箱取出后,不清洗,试样、拆去组合试样上除一条短边外的所 有缝线,展开试样,在温度不超过60℃的环境下干燥。 用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GB 250)评定试样的变色,用评定沾色用灰色 样卡(GB 251)评定贴衬织物与试样接触一面的沾色。 对酸碱试样应分别评级。
4.检测方法
⑴、仪器装置:一组不锈钢夹具,能给试样以持续的12. 5 kPa 的压力。恒温箱,能产生(37+2)℃持续的温度环境,无通风装置。 ⑵、试样;尺寸 40 mm X 100mm,贴衬织物尺寸与试样相同, 可以是两块规定的单纤维贴衬织物或一块多纤维贴衬织物,与试样沿 短边缝合,形成一个组合试样。
色牢度试验方法
耐汗渍色牢度
为什么要进行耐酸碱汗渍色牢度的测定?
人的汗液是由复杂的成分组成的,其主要成分为盐,因人不同,汗液有 酸性的也有碱性的。纺织品短暂的与汗液接触对色牢度可能影响不大,但 长时间的且紧贴着皮肤的与汗液接触,对某些染料就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纺织染料有的不耐酸性,有的不耐碱性,耐汗渍色牢度就是用不同酸碱的 人造汗液,模拟出汗时的情况对纺织品进行试验,主要用于与皮肤接触的 纺织品。
5、试验报告
对酸、碱试液中的试样变色和每一种贴衬织物的沾色级数分别作出报告
6. 美标AATCC 15-2009 主要区别:美标只要求一个酸液, 国标酸碱两种试液,且两种酸液的充成分比例具有差异。

汗渍牢度简单测试方法

汗渍牢度简单测试方法

汗渍牢度简单测试方法引言汗渍牢度是指纺织品在潮湿环境下,特别是遭受汗液侵蚀的情况下,颜色是否会褪色或渗透至其他面料的能力。

汗渍牢度是衡量纺织品色牢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本文将介绍一种简单的测试方法,以帮助大家验证纺织品的汗渍牢度。

材料准备在进行测试之前,需要准备以下材料:1. 待测试的纺织品样品2. 汗液溶液(即盐水):用纯净水和食盐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制成3. 一块无色纯棉织物,用于吸收汗液4. 实验器材:玻璃容器、滴管、计时器等测试步骤1. 准备纺织品样品:选取需要测试的纺织品样品,并确保其完整、干净无油污。

2. 制备汗液溶液:按照一定比例将食盐溶解在纯净水中,搅拌均匀,制成汗液溶液。

3. 涂抹样品:将样品平铺在水平表面上,用滴管将汗液溶液均匀地滴在样品的中央位置。

4. 置放时间:用计时器记录滴液到达样品表面的时间点,然后将样品置放在通风处,等待固定时间(通常为1小时)。

5. 吸水检测:将事先准备好的无色纯棉织物平铺于样品表面,在一定压力下轻轻按压,以吸水的方式观察纺织品的颜色是否会渗透至棉织物上。

6. 评估结果:根据吸水结果和颜色变化情况来评估纺织品的汗渍牢度。

结果解读进行测试后,可以根据以下情况来评估纺织品的汗渍牢度:- 汗液未完全渗透至棉织物:这表示样品具有较好的汗渍牢度,颜色褪色或渗透的可能性较低。

- 汗液已经渗透至棉织物但颜色未转移:这表示样品具有一定的汗渍牢度,但颜色可能有轻微的变化。

- 汗液渗透至棉织物且颜色已转移:这表示样品的汗渍牢度较差,颜色易褪色或渗透至其他面料。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纺织品材质和染料的汗渍牢度会有所不同,因此测试结果仅供参考。

注意事项在进行汗渍牢度测试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事项:1. 测试环境宜潮湿:为了模拟潮湿环境,可以在实验室中提供适当的湿度,并保持通风良好。

2. 控制时间和温度: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来设置置放时间和温度。

通常,置放时间为1小时,温度宜在20-30摄氏度之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耐汗渍色牢度测试流程和评估方法
汗渍色牢度测试仪广泛应用于测试纺织品耐汗液、海水、唾液、蒸馏水等的色牢度。

将试样与规定的贴衬织物合在一起,经试液处理后,去除试液并夹在试样板中间,在规定的压力下加压一定时间,将试样和贴衬织物分别干燥后观察颜色的变化情况。

不锈钢样品架可容纳20个试样,配有丙烯腈分隔板,同时提供AATCC、ISO、BS等标准砝码。

配套使用汗渍色牢度烘箱,以及适合AATCC和ISO汗渍测试用化学试剂套装,包括500g氯化钠,500g正磷酸二氢钠,500g磷酸二氢钠,200g L-组氨酸盐。

一、实验测试程序
1、把测试样品浸入刚准备好的溶液中(溶液不要放置3天以上,见12.8)15-30分钟,并不时地搅拌和压挤,以使样品完全湿透,由于织物很难湿透,已染色的测试样品和未染色的测试样品布必须在测试溶液里和轧干机上反复交替进行操作,以使它们完全湿透。

2、一旦样品完全湿透,最后在绞衣机上操作一次,使样品的湿重是原来干重的2-2.5倍,湿透的染色样品,背面用同样大小的多纤维测试织物贴着,如果需要的话,另一面用未染色的原材料贴着,但必须一起过轧干机,合起来的重量必须是干重的2-2.5倍。

在某种程序上,当通过轧干机时,样品不能保留溶液的这个量,这样的织物可以用纸巾吸干到所要求的湿度后再测试。

为了能得到一个真实和一致结果,测试中所有的样品的结构都要确认挑选,因为污染度会随留下液体的数量而增加。

3、把测试样品放在两个片之间,并插入样品装置中,用这种方法当多纤维测试样品放进烘箱时,色条处于竖直位置。

4、按设备性能,使用下面的比较方案:
5、.1AATCC汗液测试器:不论样品数量,把21片全部放进装置里。

在放上最后一片后,用可调节弹簧将这些片一对一对地固定在位置上。

在上面放上3.628kg(8Ib)使压力片下总重量达到4.536kg(10Ib),然后转动螺丝将压力片锁在这个位置上,拿开这些重物,把装置放进烘箱。

6、汗液测量仪:压片被垂直放在一个显示刻度尺之间,一端用一个金属片固定,在另一边使用可调节的金属片。

通过调整螺丝的方法,可移动的片会靠紧测试样品以增加压力。

7、将已装好的样品装置放在38±1℃(100±2°F)的烘箱里加热最少6小时。

如果这个测试阶段结束后,仍然还没有干,把样品从样品装置里取下,用便利的方法进行风干,但温度不要超过60℃(140°F)。

因为这种简便的测试可拖延16小时,测试结果显示,6小时后并没有发生明显的色度变化和污染。

二、实验结果评估
1、通常不理想的耐汗色牢度是由于渗色或染色材料的颜色变化,必须注意的是,颜色变化时并没有明显的渗色。

另一方面,发生渗色时,也许颜色并没有变化,或渗色和颜色变色同时发生。

某种铬的褐色颜料,可用来做标准测试,然后这些褐色颜料作为显示颜色变化和褪色的用途而为人所知,那是由于能明显地吸收汗液与某种碳水氯化物干洗液反应。

因此提高酸性条件,这部分褪色用稀盐酸(5g/l)点上和烘干后能加倍。

2、通过参照颜色变化的本色比例尺来测定测试样品的颜色影响(这种比例尺的使用在AATCC评估程序1中讨论)。

5级:本色比例尺5级显示出颜色基本上没有变化。

4.5级:颜色变化与本色比例尺上4-5级相同。

4级:颜色变化与本色比例尺4级相同。

3.5级:颜色变化与本色比例尺上3-4级相同。

3级:颜色变化与本色比例尺上3级相同。

2.5级:颜色变化与本色比例尺上2-3级相同。

2级:颜色变化与本色比例尺上2级相同。

1.5级:颜色变化与本色比例尺上1-2级相同。

1级:颜色变化与本色比例尺上1级相同。

3、用AATCC颜色传送比例尺或测污本色比例尺来测定污染度。

(这些比例尺使用,在AATCC评估程序2和3中讨论)
5级:几乎没有颜色传送。

4.5级:颜色传送与测污本色比例尺上的4-5级相同。

4级:颜色传送与AATCC颜色传送比例尺上第4行或测污色比例尺第4级相同。

3.5级:颜色传送与测污本色比例尺上的3-4级相同。

3级:颜色传送与AATCC颜色传送比例尺第3行或与测污色比例尺第3级相同。

2.5级:颜色传送与测污本色比例尺上的2-3级相同。

2级:颜色传送与AATCC颜色传送比例尺上的第2行或与污色比例尺第2级相同。

1.5级:颜色传送与测污本色比例尺上的1-2级相同。

1级:颜色传送与AATCC颜色传送比例尺上的第1行或与污色比例尺的第1级相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