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下册 6.1《北方地区》教案 (新版)粤教版

合集下载

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下册:6.1 《北方地区》 教学设计

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下册:6.1 《北方地区》 教学设计

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下册:6.1 《北方地区》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一节《北方地区》的内容主要包括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地形地貌、农业生产、工业发展、人口和城市分布等。

本节内容旨在让学生了解北方地区的自然和人文特征,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掌握了我国地理的基本知识,对南方地区有一定的了解。

但北方地区跨度较大,涉及内容较多,学生对北方地区的认知程度不一。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北方地区的特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地形地貌、农业生产、工业发展、人口和城市分布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地图、图片,分析北方地区的自然和人文特征。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注区域发展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北方地区的自然和人文特征。

2.难点:北方地区气候特点、农业生产、工业发展等。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图片、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北方地区的特点。

2.案例教学法:以具体的北方地区城市或区域为例,讲解其发展特点。

3.讨论法:分组讨论北方地区的自然和人文特征,促进学生互动。

六. 教学准备1.教材: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2.教具:投影仪、电脑、地图、图片、多媒体课件。

3.资料:北方地区的相关案例、数据。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北方地区的风景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北方地区。

提问:“你们对北方地区有什么印象?”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认知。

2.呈现(10分钟)展示北方地区的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

讲解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如寒冷、干燥等。

3.操练(15分钟)分组讨论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工业发展、人口和城市分布等特点。

每组选取一名代表进行汇报,总结本组的讨论成果。

4.巩固(10分钟)针对学生汇报的内容,进行针对性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

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一节 北方地区》教学设计1

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一节 北方地区》教学设计1

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一节北方地区》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一节北方地区》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地形地貌、自然资源、经济发展、人文特色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我国北方地区的概况,掌握一些基本的地理知识,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学习了我国地理的一些基本知识,对地理学科有一定的认识。

但北方地区距离学生生活较远,部分学生可能对北方地区的基础知识了解不多,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加深了解。

此外,学生可能对地理知识的学习兴趣不高,需要教师通过丰富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说出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地形地貌、自然资源、经济发展、人文特色等方面的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北方地区的热爱和尊重,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地形地貌、自然资源、经济发展、人文特色等方面的知识。

2.运用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北方地区的图片、视频等资源,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北方地区的生活环境。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北方地区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北方地区的特点。

3.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分享,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地理观察、分析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包含图片、视频、地图等资源的课件,以便于教学展示。

2.教学资源:准备一些关于北方地区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以便于教学过程中使用。

3.练习题:根据教学目标,设计一些针对性的练习题,以便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北方地区的美丽风光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北方地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教师提出问题:“你们对我国北方地区了解多少?”让学生回顾已学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020-2021学年粤人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6.1北方地区教案

2020-2021学年粤人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6.1北方地区教案

北方地区教学设计一、学情分析在学习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知识的基础上,教材首先带我们走进的是北方地区。

同学们通过七年级下册——世界的分区和主要国家的学习,已经积累了一些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这对于中国区域地理的学习来说很有帮助。

另一方面,虽然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读图能力,初步学会利用地理的思维方式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但有时在某些具体的、稍有难度的问题面前仍感到茫然,不知从哪下手,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也有待提高。

这就要求教师合理地创设情境,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读图描述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

2.运用图文资料掌握北方地区气候、地形、自然景观等自然地理特征。

3.了解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进一步树立因地制宜的观念。

【过程与方法】1.通过读图、用图,进一步熟悉学生读图、用图的方法。

2.通过观察气温降水图,总结气候特点,进而分析对发展农业的影响,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地理逻辑思维能力。

3.通过小组活动,学生参与其中,身临其境角色扮演,增强小组合作精神提高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分析发展农业的优势与不足,培养学生前面看待问题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2.通过分析不同地区农业生产的额限制性因素,让学生了解粮食来之不易、培养学生懂得节约、不铺张浪费的精神,并激发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激励他们为改变家乡的面貌而努力学习。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依图描述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2.利用地图识记北方的主要山脉、河流、地形区,了解农业特色。

【教学难点】:1.分析北方地区内部各地的气候差异,并说出其主导因素。

2.北方地区分区农业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

四、课前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教学视频【学生】:回顾区域地理学习方法,完成导学案《预习与发现》部分五、教学过程(一)视频导入【教师】:上课之前,老师想请大家先观看一个小视频,通过视频展示北方地区囤白菜的故事。

北方地区 同步教案 初中地理粤人版八年级下册(2022年)

北方地区   同步教案   初中地理粤人版八年级下册(2022年)

粤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6.1 北方地区课题 6.1北方地区单元第六章学科地理年级八年级教材分析北方地区是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的内容,在第五章第一节,学生已经学习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教材在第五章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四大地区的区域特征。

本节教材主要讲述了北方地区的相关知识,教材主要讲述了北方地区的范围,地形、气候状况,耕作制度等。

在本节最后部分,分别讲述了三个主要地理区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的相关情况。

学习目标与核心素养【知识与能力目标】1.运用北方地区的地图和相关资料,了解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农业生产特点。

2.掌握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的地理特征,学会分析自然地理特征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读图、阅读北方地区的资料和地图,培养学生学会用分析和归纳的方法学习中国区域地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分析北方地区自然环境及对当地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初步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因地制宜的观念。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态度、人地协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重点 1.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农业生产特点。

2.分析自然地理特征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难点学会分析自然地理特征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情境创设】展示北国风光,集体朗诵《沁园春·雪》引入本节课。

欣赏图片,朗诵《沁园春·雪》。

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

感受祖国大好河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带着积极、饱满的情绪投入课堂。

(PPT播放组图:北方印象。

)本节课,我们来研究北方地区。

板书课题。

出示学习目标,明确重难点。

新课讲授一、区域概况1、出示中国地图,让学生在地图中描出北方地区的大致范围。

明确:北方地区主要指我国秦岭—淮河以北、大兴安岭以东,面积约占全国的20%,人口约占全国的40%。

2、自主学习。

读图6.1,思考以下问题。

(1)找出北方地区主要包括哪些省区?(2)说出北方地区主要的山地、高原、平原及分布特点。

粤人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1北方地区学案设计

粤人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1北方地区学案设计

1、北方地区___面积广阔,耕地多为______,易于______,耕作制度___或___主要种植______、_______、______等粮食作物,以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经济作物。

2、___是我国主要的黑土分布区。

黑土土壤肥力 _。

本区主要的粮食作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经济作物为______、_______。

3、华北平原主要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冲积而成。

本区地势________,土壤________,主要农作物有________和_______。

4、________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黄土土质______易受到______的侵蚀,大部分地区降水______且集中在______,主要农作物______、______等。

二、探究与展示(小成功靠自己,大成功靠集体!)1.北方地区主要包括哪些省级行政区?观察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说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位于:F C 以东G 以南A B 以北东临D E2.3.假如你是一名农民,给你1000亩田地,可以选择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实地考察下这个地方的自然环境后请选择其中一个区域,“因地制宜”发展地区农业。

完成下列表格: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粮食作物小提示:注意结合北方地区地形图进行分析哦!提示:结合北方地区地形图分析!三、巩固与提升(试试你的身手,挑战无处不在)1.关于北方地区的位置描述正确的是()A.位于黄土高原以南B.东临渤海和东海C.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西D.秦岭—淮河以北2. 北方地区的地形类型主要是()A.盆地和山地B.高原和平原C.丘陵和平原D.高原和盆地3.读北方地区轮廓图,回答下列问题。

(1)北方地区被称为黑土地的是(填名称),被称为黄土地的是(填名称)。

(2)山脉:D岭,E岭;河流:F河。

(3)临海:M海,N海。

(4)北方地区位于(山脉)、(河流)以北,该处的是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区。

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一节 北方地区》教学设计4

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一节 北方地区》教学设计4

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一节北方地区》教学设计4一. 教材分析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一节北方地区》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植被、农业生产、人口和城市分布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北方地区的自然和人文特征,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地理基础知识,对我国的地理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北方地区的特点及其成因较为复杂,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对北方地区有更深入的认识。

同时,学生需要通过观察、思考、分析等方法,提高自己的地理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植被、农业生产、人口和城市分布等方面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分析等方法,使学生掌握北方地区的特点及其成因,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注区域发展的思想感情,增强学生的国家认同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北方地区的自然和人文特征。

2.难点:北方地区的特点及其成因。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的北方地区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北方地区的特点。

4.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北方地区的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

2.设计相关问题,准备案例分析材料。

3.准备教学PPT,制作课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素材,展示北方地区的自然景观,如哈尔滨的冰雕、内蒙古的大草原等,引导学生关注北方地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植被等自然特征,以及农业生产、人口和城市分布等人文特征。

通过呈现北方地区的特点,使学生对北方地区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粤人版八年级下册地理教案设计:6.1北方地区

粤人版八年级下册地理教案设计:6.1北方地区


教 材重点 难点
重点: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 难点:理解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与生产、生活的关系
教 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合作探究法、总结归纳法
设计
教 学
过 程
相关知识衔接
上个单元学习了中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也学习了四大地理单元的分界线,学 生通过前面内容的学习对四大地理单元有了一定的了解,本节课开始将对四大地理单元进行 更深层次的学习和理解,而北方地区是学习四大地理单元的第一课时,所以要学生掌握好学
[师生互动] 1.让学生找出北方地区所管辖的省级行政区,并分别说出它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2.在图中找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大小兴安岭、长白山、秦岭、太行山、 辽东丘陵、山东丘陵、渤海、黄海、黄河、淮河、黑龙江、松花江。 3.让学生自读课本 P.4~5 内容,整体感知北方地区的地理环境。 [提问] 根据所了解到的知识,请归纳出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经济特点。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并出示表格:
板书设计
1.自然环境和经济特点(见表格)
山区寒冷——针叶林
黑土地——东北平原
2.地区差异 地广、机械化耕作;一年一熟
黄土地—— 黄土高原:缺水,水土配合不佳;两年三熟
特点:结构疏松,易水土流失
3.黄土高原
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治理措施:建於堤坝,拦蓄泥沙;退耕还林还草,封山绿化等
作 业
设 计
单元同步训练的相关练习。 对比今天学习的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思考下南方地区有什么特点。
四组:我看到青藏地区高山冰雪覆盖,雪山连绵,反映青藏地区地势高,气候寒冷,
是世界屋脊。
[教师总结]
正是由于区域的差异性较大,而同一区域内相同或相似性较多,所以将我国划分为四大

粤人版八年级下册地理教案设计:6.1北方地区

粤人版八年级下册地理教案设计:6.1北方地区
[学生回答] 建设淤堤坝,拦蓄泥沙;退耕还林还草,封山绿化等。 [小结] 同学们,学习完北方地区,我们得到什么收获?(总结由学生说,教师作最后 总结)。
2/3
粤人版八年级下册地理教案设计:6.1 北方地区
[总结] 北方地区各地的自然条件不同,使农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方式等具有较为明显的
差异。因此,我们要记住: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安排生产、生活要合理。
[过渡] 同学们,土地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地,人类对土地有着天然的感情,请问,以下 两幅图(课前准备两幅黑土地和黄土地的照片)各反映的哪种土地?主要分布地区在哪里?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学生回答:黑土地、黄土地;东平平原、黄土高原。 [教师] 对了,两种土地都有各自的特点,那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它对农业生产和人们 的生活又有什么影响呢?结合手上的资料,进行小组讨论。(结合我国干湿区和温度带的分 布分析) [总结归纳] 略 [播放视频] 《黄土高原》 [提问] 壮观雄伟的黄土高原,我们已经看过了,谁能概括出黄土高原的地表特征?为什 么会形成这样的特点呢? [学生回答] 千沟万壑,支离破碎,主要是因为黄土高原的黄土结构疏松,容易受到流水 的侵蚀。 [提问] 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如何有效治理黄土高原?

教 材重点 难点
重点: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 难点:理解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与生产、生活的关系
教 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合作探究法、总结归纳法
设计
教 学
过 程
相关知识衔接
上个单元学习了中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也学习了四大地理单元的分界线,学 生通过前面内容的学习对四大地理单元有了一定的了解,本节课开始将对四大地理单元进行 更深层次的学习和理解,而北方地区是学习四大地理单元的第一课时,所以要学生掌握好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方地区》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主要讲述了北方地区的相关知识。

教材主要讲述了北方地区的范围,界线气候状况,耕作制度等。

在本节最后部分,分别讲述了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的相关情况。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说明北方地区的范围和界线以及地形特点;
2、学习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的主要特点。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地图和分析示意图,培养读图能力、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
2、分析北方地区的范围、界线、气候、河流和山脉等相关知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北方地区的讲解,总结北方地区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分类总结能力;
2、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更加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了解北方地区的山地、高原、平原及分布特点;
2、掌握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的各自特点。

【教学难点】
1、掌握北方地区的工农业特点。

1、这种类型的地图和教学挂图,包括行政区划图,地形图,经济区分布图等;
2、准备一些典型地区的图片;
3、多媒体课件。

【导入新课】
在上一章中,我们已经学过了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以及地理区域相关知识,在这一章中我们将对四大地理单元进行详细地学习。

在上一章中,学过秦岭—淮河分界线,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线以北。

首先,学习第一节北方地区。

板书:第一节北方地区
【讲授新课】
复习提问上一章的相关内容,重点是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及其地理区域,这个过程可以以小组形式完成。

师:秦岭—淮河分界线将我国划分为哪些主要区域?
生:学生讨论回答。

师:秦岭—淮河线主要是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结合课件说一下,北方地区的范围,东南西北方向的分界线各是什么呢?
生:学生们讨论回答。

师:(课件展示)读图6.1及《地理地图册》等相关资料,(1)找出北方地区主要包含的省级行政区。

(2)说出本区主要的山地、高原、平原及分布特点。

(3)说一说本区的平原分别由那些河流冲积而成。

生:学生边看边讨论。

师:北方地区包括黑、吉、辽、冀、晋、鲁、豫、京、津,还包括内蒙古、甘肃、陕西、宁夏、江苏、安徽的一部分。

主要山脉包括大兴安岭、小兴安岭、秦岭、太行山和长白山。

主要包括三大地形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

师:接下来探讨北方地区的气候,工农业状况,请同学们结合课本,探讨一下北方地区的耕作制度、农作物和矿产资源。

生:学生抢答,并相互补充。

师:在学习了北方地区的整体状况后,接下来我们自北向南首先探讨东北平原的相关知识。

东北平原是我国主要的黑土分布区。

黑土有机质含量高,是肥沃的土壤。

东北平原是我国重要的玉米、小麦、水稻等粮食产区和大豆、甜菜产区。

请同学们结合图6.2和图6.3,说一下对东北平原的相关认识。

生:分组讨论总结。

师:对学生的总结进行点评。

然后,引导同学们接着探讨华北平原的相关知识。

生:讨论回答。

师:最后引导同学们讨论黄土高原的相关知识。

生:讨论回答。

师:居民的生活方式与当地的气候和生产活动息息相关。

我国北方冬季气候寒冷,小麦是该地区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居民以面食为主食,喜欢滑雪等冬季活动。

师:运用地图和其他图文资料以及所学知识,分析北方地区气温、降水的特点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生:讨论回答。

师:阅读“案例”,说说案例中采取了哪些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措施。

生:讨论回答。

师:(结论)地理区域的思维导图。

板书:思维导图的基本框架。

【课堂小结】
请同学们说一说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北方地区的气候、耕作制度、工农业各有哪些特点?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三大地形区各有哪些特点?
本文档仅供文库使用。

百度文库是百度发布的供网友在线分享文档的平台。

百度文库的文档由百度用户上传,需要经过百度的审核才能发布,百度自身不编辑或修改用户上传的文档内容。

网友可以在线阅读和下载这些文档。

百度文库的文档包括教学资料、考试题库、专业资料、公文写作、法律文件等多个领域的资料。

百度用户上传文档可以得到一定的积分,下载有标价的文档则需要消耗积分。

当前平台支持主流的doc(.docx)、.ppt(.pptx)、.xls(.xlsx)、.pot、.pps、.vsd、.rtf、.wps、.et、.dps、.pdf、.txt 文件格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