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论文作业要求

中原工学院

安全工程概论课程论文

院系:

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电话:

Email:

摘 要:摘要内容。目的、过程和方法、研究结果及得出的结论,一定要给出具体的方法、数据指标等具体结果和结论;150~300字;用第三人称,不使用“本文”、“作者”等作为主语;不得简单重复题名中已有的信息;使用规范化的名词术语;一般不用数学公式和化学结构式,不出现插图、表格;应排除本学科领域文摘,或成为文摘的注释。引言中不应详述同行熟

知的,包括教科书上已有陈述的基本理论、实验方

量及其符号 正文内容。必须采用新标准规定的量符号。新标准规定:量的符号必须使用斜体字母,对于矢pH 是例外,应采用正体;量的符号一般为单个拉丁字母或希腊字母;不能把量符号作为纯数使用,不能把化学元

我国法定计量单位是以国际单位制(SI )单位为基础,加上我国选定的一些非SI 单位构成。单位符号一律采用正体。

应注意量与单位符号的标准化,可以参考1984

年2月27日发布了《量和单位》系列国家标准

GB3100~3102,这是我国各行各业都必须执行的

强制性、基础性标准。

2 外文字符使用规范

2.1 正 体

正文内容。

1)所有计量单位、词头和量纲符号。

2)数学式中要求正体的字母。有固定意义的函

数(三角函数sin,cot;指数函数exp;对数函数lg,ln,等);其值不变的数学符号(自然对数的底e,圆周率π,等);某些特殊算子符号(散度div,梯度grad,拉普拉斯算子Δ,等);运算符号(微分号d,偏微分号?,加和∑,连乘∏);有特定意义的缩写字(最大max,等);特殊函数符号(共23个,见GB3102.11-93);特殊的集合符号(5个,黑正体或空心正体,自然数集N,整数集Z,有理数集Q,实数集R,复数集C)。

3)量符号中除表示量和变动性数字及坐标轴的下标字母(势能E p,电压的修正值U cor,等)。

4)化学元素、粒子和射线符号。

5)仪器、元件等的型号或代号。

6)不表示量符号的外文缩写字(N(north,北),等)。

7)地质时代和地质学符号。

8)酸碱度(pH)、硬度(洛氏硬度HR,布氏硬度HB,等)。

9)表示序号的连续字母(附录A,附录B,等)。

2.2 斜体

1)量符号、代表量和变动性数字及坐标轴的下标符号。

2)描述传动现象的特征数符号(欧拉数Eu,马赫数Ma,等)。

3)数学中要求使用的斜体字母。变数、变动的附标及函数;在特殊场合视为常数的参数(a,b,c,等);几何图形中表示点、线、面、体的字母;坐标系符号;矢量、张量和矩阵符号用黑斜体。

2.3 大写体

1)来源于人名的计量单位符号的首字母。

2)化学元素符号的首字母。

3)量纲符号。

4)表示的因数≥106的SI词头符号。

5)科学名词术语的外文缩写字。

6)外国人名字、父名和姓的首字母。

7)国家、组织、学校、机关以及报刊、会议文件等名称的每一词(由4个以下字母组成的前置词、冠词、连词除外)的首字母。

8)地质时代及地层单位的首字母。

2.4 小写体

1)一般计量单位符号(计量单位“升”例外,优先采用单位符号L)。

2)表示的因数≤105的SI词头符号。

3)由4个以下(含4个)字母组成的前置词、冠词、连词等。

3 数字用法

正文内容。科技出版物数字使用的总的原则:凡是可以使用阿拉伯数字,而且又很得体的地方,均应使用阿拉伯数字。

3.1 阿拉伯数字的使用

1)公元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如:“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应写成“20世纪90年代”;“1998年”不能写成“98年”或“九八年”;“18时6分25秒”可写作“18:06:25”。

2)物理量量值必须用阿拉伯数字。

3)非物理量的量词(计数单位)前面的数字、计数的数字等。

注意:阿拉伯数字与单位之间要留一空隙(一般为1/2个汉字大小)。

3.2 汉字数字的使用

(1)定型的词、词组、成语、惯用语、缩略语或具有修辞色彩的词语中作为语素的数字的数字,必须使用汉字。如:二元一次方程、星期六、等。

(2)相邻2个数字并列连用表示的概数。如:七八十岁、六七十万元、等。

(3)带有“几”字的数字表示的概数。如:几百个、几十万分之一、等。

(4)中国及世界各国、各民族的非公历纪年。如:戊寅年二月十三日、正月十五元宵节、清咸丰十年九月二十五日、法国共和八年雾月十八日、等。

3.3 阿拉伯数字书写规则

1)书写4位和4位以上的数字,要采用“三位分节法”。GB3101-93指出:“为使多位数字便于阅读,可将数字分成组,从小数点起,向左或向右每3位分成1组,组间留1个空隙(一般为1/2

个汉字大小),但不得用逗号、圆点或其他方式。”如:2 000 000,3.141 592 6,等。

2)纯小数小数点前的“0”不能省略。如:“0.75”不能写作“.75”。

3)多位数不能断开转行。

4)阿拉伯数字不能与除万、亿及SI词头中文符号外的汉字数词连用。如:“十二亿一千五百万”可以改写成“121 500万”或“12.15亿”。

3.4 数值(量值)范围的表示

1)数值(量值)范围号采用浪纹号“~”。

2)书写百分数范围,每个百分数后面的“%”都要重复写出。如:“18%~25%”不得写作“18~25%”。

3)书写用万或亿表示的数值范围,每个数值中的万或亿不得省略。如:“2万~5万”不应该写作“2~5万”。

4)书写具有相同幂次的数值范围,每个数值中的幂次都要重复写出。如:“3×103~6×103”不得写作“3~6×103”。

5)单位相同的量值范围,前一个量值的单位可以省略,只需在后一个量值上写出单位。如:“10 mol/L~15 mol/L”可以写作“10~15 mol/L”。

6)书写单位不完全相同的量值范围,每个量值的单位应全部写出。如:“2 h~2 h 30 min”不得写作“2~2 h 30 min”。

3.5 公差的表示

1)参量与其公差的单位相同时,单位可以只写1次。如:“15.2 mm±0.2 mm”可以写作“(15.2±0.2)mm”,但不得写作“15.2±0.2 mm”;“λ=220 W/(m·K)±2%”的表示是错误的,应改为“λ=220×(1±2%)W/(m·K)”。

2)附带单位的量值相乘表示面积、体积的书写方法。国家标注规定:每个量值的单位均应一一写出。如:“40 cm×50 cm×60 cm”不能写作“40×50×60 cm”,也不应写作“40×50×60 cm3”。

3)1组计量单位相同的量值的表示方法。1组量值的单位相同时,可以只在最末1个量值后写出单位。如“0.71 kg/m3,0.92 kg/m3,1.15 kg/m3,7.80 kg/m3”可写成“0.71,0.92,1.15,7.80 kg/m3”。

4 图表规范化

正文内容。图表要求准确、精简、清晰,删除一切可要可不要的图表;复杂的图表要合理简化;图表中文字若为英文务必翻译为中文,文字和文中图、表的内容不要重复。

4.1 表格

表格的设计应该科学、明确、简洁,具有自明性。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必须有表序、表题。表中顶线与栏目线之间的部分叫项目栏,底线与栏目线之间的部分叫表身。表身中数字一般不带单位,百分数也不带百分号,应把单位符号和百分号等归并在栏目中。如果表中栏目中单位均相同,则可把共同的单位提出来标示在表格顶线上方的右

膨胀水泥50 50 30~60

聚氨酯110 90 5~10

改性树脂130 90 10~20

4.2 插图

插图线条应均匀、可辨、分清需实,扫描照片需黑白分明;插图必须有图序、图题,图题应简洁明确,具有自明性;图注放在图下部,图序与图题的上方;图序和图题不得与图分离;图中量的意义要在正文中加以解释。

函数图横纵坐标的含义必须写明,刻度值要均匀、规整,且每个刻度值要对应刻度线;只在靠近坐标线处留一小段标值短线,其余部分省略,短线在坐标轴内侧;加注坐标所代表的量及单位(如t/s),标值排印在坐标外侧,紧靠标值短线的地方。如图1。

图1

4.3 图表数据表征

图表应该用无量纲的纯数来表征,因此,图的坐标和表的栏目应该以下列方式之一来标注: 1

/kg ·m -3。 2)无量纲的量符号,如A 3

)纯数的数学函数,如

51个字母只能代表1式统一采用“式(1)”样(1)”、“(1式字母含义的表述方式可采用以下2种方式中的1

种: V= a + b 21t t (1)

式中: V ——瓦斯解吸量,mL ;

a ,

b ——待定常数;

t 1 ——装罐前煤样解吸瓦斯时间,min ;

t 2——装罐后煤样解吸瓦斯时间,min 。

式中:V 为瓦斯解吸量,mL ;a ,b 为待定常数;t 1 为装罐前煤样解吸瓦斯时间,min ;t 2为装罐后煤样解吸瓦斯时间,min 。 公式及公式中的符号说明尽量接排以节省版面。把带有复杂上角标的指数函数e t 写成exp t 。公

式的主体应排在同一水平线上;繁分式的主辅线要

分清。长公式在运算符号后回行;长分式转行时,

先将分母写成负幂指数的形式,然后转行;矩阵和

行列式不能转行。矩阵元素包含式子时,每一列应

以中心线上下对齐,行要左右排齐;元素为单个字

母或数字时,每列应使正负号对齐。对角矩阵中对

角元素所在的列应明显区分,不能上下重叠。

简单的和常识性的运算公式和推导过程不要列

写。

4 结 论

正文内容。结论不应是正文中各段小结的简单

重复,它应以正文中的实验或考察得到的现象、数

据的阐述分析为依据,完整、准确、简洁地指出以

下内容:

1)由对研究对象进行考察或实验得到的结果所

揭示的原理及其普遍性。

2)研究中有无发现例外或本论文尚难以解释和

解决的问题。

3)与先前发表过的研究工作的异同。

4)进一步深入研究本课题的建议。

[3]朱一玄.聊斋志异资料汇编[G].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177-178.

[4]姚金星.尾部烟气增湿活化脱硫技术研究[D].北京:清华大学,1998:8-9. [5]冯西桥.核反应堆压力管道与压力容器的LBB 分析[R].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1997:8-9. [6]张永录.唐代长安词典[K].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0:8-9.

[7]全国文献工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七分委员会.GB/T

5795-1986中国标准书号[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10]萧珏.出版业信息化迈入快车道[EB/OL].(2001-12-19)[2002-04-15].https://www.360docs.net/doc/3318032310.html,/news/20011219/(10).

-)位,毕业时间及院校,现工作单位及现任职务,所从事专业

或研究方向,发表论著情况。 备注:(1)题目自拟,要求与“安全”相关;(2)字数6000字左右;

(3)严格按照期刊论文的发表格式排版,可参看以上排版;(4)严禁网络上复制粘贴,检索发现后退回重写;(5)论文提交时间为最后一次课即12月16号上课时;(5)提交方式:电子版+纸质版,以班级为单位统一交到各班学习委员,由学习委员整理后交到老师处;(6)文档电子版命名方式:专业+班级+姓名+学号,例如“工业1+李四+1234”

关于课程论文选题方向

安全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几乎涉及生产的各行各业以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论文写作方面既可以从管理、技术,也可以从法规、制度着手。以下是涉及的部分安全领域,同学们可以参考选取自己感兴趣,同时又能写出高质量文章的内容。

1、矿山安全;

2、交通安全;

3、化工安全;

4、爆破工程;

5、石油工程;

6、消防安全;

7、建筑安全;

8、机械安全;

9、环境安全;10、食品安全;11、城市安全;12、航空安全;13、核安全;14、信息安全;15、火灾爆炸;16、劳动保护;17、校园安全;18、中原经济区建设安全保障方面;19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安全保障方面;20、粮食生产核心区方面

课程论文格式要求

附件2 课程论文格式要求 一、课程论文的组成及写作要求 (一)课程论文的组成 课程论文包括:封面、声明、目录、中文题目、中文摘要与关键词、英文题目、英文摘要与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致谢、附录(可选)等。 (二)写作要求 1.题目 题目应该简洁明了、有概括性。论文题目一般中文字数不超过20个字,外文题目不超过15个实词,不使用标点符号,中外文题名应一致。标题中尽量不用英文缩写词,必须采用时,应使用本行业通用缩写词。 2.目录。按三级标题编写,要求层次清晰,且要与正文标题一致。 3.摘要 摘要要求扼要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主要内容和方法、研究结果、结论、科学意义或应用价值等,是一篇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的短文。摘要中不宜使用公式、图表以及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不标注引用文献编号。中文摘要以200-300字为宜,英文摘要与中文摘要内容要相对应。 4.关键词 关键词是供检索用的主题词条,应采用能覆盖论文主要内容的通用技术词条(参照相应的技术术语标准),一般列3~5个,按词条的外延层次从大到小排列。中英文关键词应一一对应。 5.正文 正文内容包括:问题的提出,研究工作的基本前提、假设和条件;基本概念

和理论基础;实验方案的拟定;实验方法、内容及其分析;论证理论在研究中的应用,研究得出的结论等。 6.注释 采用脚注。所引资料来自刊物需注明:作者、篇名、发表的刊物名、出版年号、期号;所引来自著作需注明:作者、著作名、出版单位和出版年号、页号。每页注释编号均从①开始。 7.参考文献 必须是学生本人真正阅读过,以近期发表的杂志类文献为主,且要与论文工作直接有关,原则上要求有一定的外文参考文献,网络资料参考文献不得超过四分之一。参考文献附在全篇正文之后,每条另起一行,序号用[1][2]等形式标注,并以单字母方式标识各种参考文献的类型。 8.附录 学生可具体情况自行决定是否列出该栏目,某些重要的原始数据、数学推导、程序代码、框图、结构图、统计表、计算机打印输出件,以及对了解正文内容有用的其他补充信息。 二、书写及打印要求 (一)论文要统一排版打印,用A4纸单面、纵向打印。上、下边距各为2.0cm,左边距为3.0cm,右边距为2.0cm,纵向左侧装订。

大作业(论文)书写说明及格式要求

论文书写说明及格式要求 一、书写说明 (一)任务书(由指导教师填写) 任务书的内容:根据本课程论述的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理论,自拟一个你感兴趣的话题进行阐述。正文字数不少于3000字。 2、开题报告(由学生本人填写) 由学生本人论述选择这一课题的目的和意义,对所著课题的研究方案及计划进度的安排。(100字左右) 3、中文摘要的书写说明:(由学生本人填写) 摘要是用中文来对论文的高度概括,是全文的缩影。是对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具有独立性和概括性,即不用阅读论文(设计)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主要是结果和结论。 关键词:是为了文献标引工作从论文中选取出来的,用以表达全文内容信息的单词或术语,每篇论文(设计)一般选取3-8个词作为关键词。 4、目录的书写说明:(由学生填写) 论文要有目录,以反映出论文的纲要。列出目录,可以从中看出论文的内容梗概,论点的安排,整体的布局,各章节的联系,给人以清楚的轮廓。因此,目录应列出通篇论文各组成部分的大小标题,分别层次,逐项标注页码,并包括注明参考文献、附录、图版、索引等附属部分的页码,以便读者查找。 5、参考文献的书写说明:(由学生填写) 参考文献置于正文的末尾。对那些重要的学术性强的,在论证中所引用过的文献,一般都应列出来。 参考文献按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列表于文后;表上以“参考文献:”(左顶格)或“[参考文献]”(居中)作为标识;参考文献的序号左顶格,并用数字加方括号表示,如[1]、[2]、…,以与正文中的指示序号格式一致。每一参考文献条目的最后均以“.”结束。各类参考文献条目的编排格式及示例如下: (1)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任选). [1] 刘国钧,陈绍业,王凤翥.图书馆目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15-18. (2)期刊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2] 何龄修.读顾城南明史[J].中国史研究,1998,(3):167-173. (3)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 [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A].原文献主要责任者(任选).原文献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起止页码. [3] 钟文发.非线性规划在可燃毒物配置中的应用[A].赵玮.运筹学的理论与应用——中国运筹学会第五届大会论文集[C].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468-471. (4)报纸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4] 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新思路[N].人民日报,1998-12-25(10). (5)电子文献 [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

标准论文格式范例

标准论文格式范例 篇一:论文标准格式范文 试论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高校“两课”教师角色的转变 朱峰 (辽宁大学外国语学院辽阳 111000) 内容提要:深化“两课”改革必须解决“两课”教学方法的科学化、现代化问题。过去“两课”用专业课的教学方法,使“两课”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如何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发挥新技术优势,开辟高校“两课”教学改革的新途径,是高校“两课”教学工作的新课题。本文试论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高校“两课”教师在角色方面的转变,以适应新形势下的“两课”教学工作。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角色转变、两课 一、现代信息技术对“两课”教师角色的挑战 与传统教育的教师相比,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的“两课”教师在内涵、作用、教学方式、方法、教学内容及设计、解惑行为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代信息技术对“两课”教师的传统角色发起了挑战。 (一)、教师由教学者变为学生学习的导学者。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在《德国教师教育指南》中说过:“科学知识是不应该传授给学生的,而应当引导学生去发现它们,独立地掌握它们。”在现代信息技术的高等教育中,“两课”教师从传统的“教学者”转换为“导学者”。所谓导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指导及辅导学生完成学业。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的学习多大是以自我研究、自己学习为主,这种自学是在教师的导学下完成的,所以说,导学就成为教师的

重要工作。导学和教学的最大区别就是教师要在“导”字上下功夫:其一是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合适的学习目标,指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选择教学媒体,帮助其找到实现目标的最佳途径。其二是指导学生掌握学习的规律,对学生进行辅导,解决学生在学习中的困难,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解惑”。它包括单元的总结。重点、难点的讲解等。根据“两课”课程的特点,教师要重点介绍学习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引导者教师要帮助学生制定学习计划,选择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方式,以各种方式调动和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在经过精心设计的情境中进行探索研究,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方法,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等。现代信息技术教育中教师借助于课程教学设计、资源开发、指导学习活动,扮演了设计者、指导者和学习活动参与者的角色。教师角色由传统课堂教学中的主讲人成为学生学习中的导演者。由于学生的个体存在差异,亦即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学习基础和智力水平都存在很大的差别,要完成学习任务,对教学内容要做到熟练掌握,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没有教师的引导是不可能实现的。教师必须全面考虑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和安排有关细节,其重要的内容包括如何运用计算机以及各种媒体和网络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和掌握现代信息技术,使学生从网上浏览的信息更有价值。因此导学对学生完成学业是至关重要的。 (二)、“两课”教师不仅要做知识的传播者,还要成为学生学习的鼓舞者、心灵的塑造者。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技术媒体代替了常规的、口头讲授的、以及集体学习为基础的教育模式。为了使学生更好的完成自主学习、自我研究,信心是至关重要的。教师除了要参与设计出以学生为主体的、信息丰富的网络化学

《形势与政策》课程论文写作要求

附件3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 《形势与政策》课程论文写作要求 1.以教师授课专题为依据,题目自拟,内容必须与本课程有关,观点正确,内容详实,逻辑严密,格式规范。 2.要求用中文手写完成,不得使用红笔、铅笔撰写。正文统一使用A4纸(A4纸由班级自筹),字数不低于1000字。要求正文前面一定要附上“封面”(详见附件2),封面要求A4纸打印出来手写。 3.要求遵守学术道德,若发现直接从网上下载或几篇材料拼凑、或找人代写、或相互抄袭,成绩评定为不合格。 4.课程论文须严格按照格式要求,不符合要求的论文将会影响成绩。具体格式样本如下:

成绩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形势与政策》课程论文 题目: 系别: 专业班级: 学号: 姓名:

批阅教师: 题目名称(居中) 班级学号作者名(居中,词与词之间空一格) 摘要:×××××××××××××××××××× ××××××××××××。(200字左右) 关键词:××××;××××;××××;××××(3~5个,词与词之间用分号隔开) (空一行) ××××××××××××××××××××××××××××××××××××××××××××××××。 (序号:采用一、(一)1.(1),具体如下:) 一、××××××××××× (一)×××××××××××× 1.××××××××××××× (1)××××××××××××××××××××××××××××××××××××××××××××× (2)×××××××××××××××××××××××××××××××××××××××××××××。 2.××××××××××××× (1)××××××××××××××××××××××××××××××××××××××××××××× (2)×××××××××××××××××××××××××××××××××××××××××××××。

word作业一的要求

一、北京XX大学信息工程学院讲师张东明撰写了一篇名为“基于频率域特性的闭合轮廓描述子对比分析”的学术论文,拟投稿于某大学学报,根据该学报相关要求,论文必须遵照该学报论文样式进行排版。请根据考生文件夹下“素材.docx”和相关图片文件等素材完成排版任务,具体要求如下: 1.将素材文件“素材.docx”另存为“论文正样.docx”,保存于考生文件夹下,并在此文件中完成所有要求,最终排版不超过5页,样式可参考考生文件夹下的“论文正样1.jpg”~“论文正样5.jpg”。 2.论文页面设置为A4幅面,上下左右边距分别为: 3.5、2.2、2.5和2.5厘米。论文页面只指定行网格(每页42行),页脚距边距1.4厘米,在页脚居中位置设置页码。 3.论文正文以前的内容,段落不设首行缩进,其中论文标题、作者、作者单位的中英文部分均居中显示,其余为两端对齐。文章编号为黑体小五号字;论文标题(红色字体)大纲级别为1级、样式为标题1,中文为黑体,英文为TimesNewRoman,字号为三号。作者姓名的字号为小四,中文为仿宋,西文为TimesNewRoman。作者单位、摘要、关键字、中图分类号等中英文部分字号为小五,中文为宋体,西文为TimesNewRoman,其中摘要、关键字、中图分类号等中英文内容的第一个词(冒号前面的部分)设置为黑体。 4.参考“论文正样1.jpg”示例,将作者姓名后面的数字和作者单位前面的数字(含中文、英文两部分),设置正确的格式。 5.自正文开始到参考文献列表为止,页面布局分为对称2栏。正文(不含图、表、独立成行的公式)为五号字(中文为宋体,西文为TimesNewRoman),首行缩进2字符,行距为单倍行距;表注和图注为小五号(表注中文为黑体,图注中文为宋体,西文均用TimesNewRoman),居中显示,参考文献列表为小五号字,中文为宋体,西文均用TimesNewRoman,采用项目编号,编号格式为“[序号]”。 6.素材中黄色字体部分为论文的第一层标题,大纲级别2级,样式为标题2,多级项目编号格式为“1、2、3、…”,字体为黑体、黑色、四号,段落行距为最小值30磅,无段前段后

课程论文格式范文

福建农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数学类课程) 课程论文报告 课程名称:数学模型 课程论文题目:大学生消费水平与消费结构分析 姓名: 系:应用数学 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 年级:2005级 学号: 指导教师:姜永 职称:副教授 2008年6 月23日

福建农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数学类课程 课程论文结果评定

目录 摘要-------------------------------------------------------------------- 1关键字-------------------------------------------------------------------- 1 1、问题重述--------------------------------------------------------------- 2 1.1问题背景------------------------------------------------------------------------------------------ 2 1.2数据来源------------------------------------------------------------------------------------------ 2 2、问题分析--------------------------------------------------------------- 2 2.1当代大学生消费的基本状况 ----------------------------------------------------------------- 2 2.2研究意义------------------------------------------------------------------------------------------ 2 2.3目前大学生的消费特征 ----------------------------------------------------------------------- 3 2.4 研究目的----------------------------------------------------------------------------------------- 3 3、模型假设--------------------------------------------------------------- 3 4、符号约定--------------------------------------------------------------- 4 5、模型建立与求解--------------------------------------------------------- 4 5.1 数据挖掘与分析-------------------------------------------------------------------------------- 4 5.2 系统聚类分析----------------------------------------------------------------------------------- 6 5.3 方差分析----------------------------------------------------------------------------------------- 6 5.4 相关分析----------------------------------------------------------------------------------------- 7 5.5 线性拟合----------------------------------------------------------------------------------------- 8 5.6 层次分析----------------------------------------------------------------------------------------- 8 6、模型的检验与分析------------------------------------------------------ 11 7、结论和模型的评价------------------------------------------------------ 12 7.1 系统聚类分析的优点------------------------------------------------------------------------- 12 7.2 结论 ---------------------------------------------------------------------------------------------- 12 参考文献 -------------------------------------------------------------------------------------------------- 13 附录 -------------------------------------------------------------------------------------------------- 14

课程论文写作要求及评分标准

现代企业管理课程论文写作要求及评分标准 课程论文文稿格式要求 1.论文提交打印版 (A4纸)一级标题3号黑体、二级标题4号黑体、三级标题5号宋体,正文5号宋体,固定行距24磅,页眉横线上加标题,页脚:1.75页码1、2、3---居中,提交时间为课程结束前两周之内; 2.参考文献应在5篇以上; 3.课程论文字数应在3000字以上; 4.论文书写(装订)格式(安顺序)如下: ●封面:包括论文标题,班级,姓名,完成日期等;●论文摘要(小四楷体);●关键词(3~5)(小四楷体);●正文;●参考文献(小四楷体)。 5.参考文献目录格式:(1)文章引用格式:[顺序号]作者:文章标题,杂志名称,年代,卷号(期号)页码;(2)书籍引用格式:[顺序号]作者,书籍名称,出版社名称,出版年代。 评分标准 1.题目:应能概括整个论文最重要的内容,简明、准确、引人注目,一般不宜超过20字,必要时可加附题。(5-10分) 2.摘要:客观地概括本论文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和结论,语言力求精炼。避免写成引言、序言或提要。摘要在150字以内。(5-10分) 3.关键词:一般选取3-5个词作为关键词,可以直接从题目和摘要中提取,尽量准确反映论文的主题、研究角度和特点。(5-10分) 4.正文:这是论文的核心和主体。尽量做到观点鲜明,层次清晰,论证充分,语言规范,专业词汇准确。要求紧扣主题,有自己的评述、观点。(30-60) (1)90-100:格式规范,符合课程论文写作要求;内容主题明确,符合课程教学内容,有明确的综合分析论点。参考文献充分、正文引用恰当,文献引文格式符合文献标准;无摘录摘抄痕迹,能恰当运用自己的语言组织素材,论点正确。 (2)80-89:格式基本符合课程论文写作要求;内容主题明确,符合课程教学内容,具有明显的综合分析论点。参考文献充分、正文能够对文献进行引用,文献引文格式基本符合科技期刊论文文献标准;正文主体大部分运用自己的语言组织素材,论点正确。 (3)70-79: 提交文档基本符合课程论文写作要求;有集中讨论的内容主题,符合课程教学内容,有一定的综合分析论点。列出一定的参考文献,文献引文格式基本符合技期刊论文文献标准;论点基本正确。 (4)60-69 提交的文档能够反映一定的主题内容。观点基本正确,基本符合课程论文的结构组成要素。

课程论文写作格式及范文

XXX课程论文 课程论文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经过调查研究、科学实验或工程设计,对所取得成果的科学表述,为毕业论文写作及实际工作中论文写作打下基础。 一、论文结构及写作要求 论文(设计)应包括封面、题目、中文摘要与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等部分。 1.封面 封面独立成页,具体见参考格式。 2.题目 题目应该简短、明确、有概括性。论文题目一般中文字数不超过25个字,外文题目不超过15个实词,不使用标点符号,中外文题名应一致。标题中尽量不用英文缩写词,必须采用时,应使用本行业通用缩写词。 3.摘要与关键词 (1)摘要 摘要是对论文(设计说明书)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要求扼要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主要材料和方法、研究结果、结论、科学意义或应用价值等,是一篇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的短文。摘要中不宜使用公式、图表以及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不标注引用文献编号。中文摘要一般为300字左右。 (2)关键词 关键词是供检索用的主题词条,应采用能覆盖论文主要内容的通用技术词条(参照相应的技术术语标准),一般列3~8个,按词条的外延层次从大到小排列,应在摘要中出现。中英文关键词应一一对应。 3.论文正文 论文正文包括绪论、论文主体及结论等部分。 (1)绪论 绪论应综合评述前人工作,说明论文工作的选题目的、背景和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以及论文所要研究的主要内容。对所研究问题的认识,以及提出问题。绪论只是文章的开头,不必写章号。(2)论文主体 论文主体是论文的主要部分,应该结构合理,层次清楚,重点突出,文字简练、通顺。 (3)结论(结果与分析) 结论是对整个论文主要成果的归纳,应突出论文(设计)的创新点,以简练的文字对论文的主要工作进行评价。若不可能导出应有的结论,则进行必要的讨论。可以在结论或讨论中提出建议、研究设想及尚待解决的问题等等。结论作为单独一章排列,不加章号。 4.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反映论文的取材来源、材料的广博程度。论文中引用的文献应以近期发表的与论文工作直接有关的学术期刊类文献为主。应是作者亲自阅读或引用过的,不应转录他人文后的文献。 二、课程论文报告要求 课程设计文字不少于3000字(3页以上),A4页面。 课程论文各部分要求如下: 1.封面 不带页眉、页码——直接套用参考格式(在参考格式上更改)。

选修课课程论文格式

湖南农业大学课程论文 学院:班级: 姓名:学号: 课程论文题目: 课程名称: 评阅成绩: 成绩评定教师签名: 日期:年月日

计算机网络技术在XX中的应用 学□□生:××× (××××学院××班级,学号××××××) □□摘□要: □□关键词: □□(导入语) 一、×××××(一级标题顶格书写) 二、××××× (一)×××××(二级标题顶格书写) 1、×××××(三级标题) …… …… 五、结束语 □□…… 参考文献 [1] 作者.论文题名[J].期刊名,出版年,卷(期):页码A~B ……

课程论文要求: 1.封面 2.目录 3.论文主体包括以下内容: (1)论文标题:应简洁、明确、有概括性,字数不宜超过20个字。如确有需要,可用副标题做补充。 (2)学生、指导老师、所在学院 (3)摘要:是对研究工作的目的、主要材料和方法、研究结果、结论、科学意义或应用价值等的高度概括,摘要中不能使用公式、图表以及非通用的符号和术语,不标注引用文献,约200个汉字以内。 (4)关键词:约3~8个。 (5)前言(或导入语):应综合评述前人工作,说明论文题目的背景和意义,以及论文所要研究的主要内容,对所研究问题的认识,以及引出问题。 (6)正文:是论文的主要部分,应该结构合理,层次清楚,重点突出,文字简练、通顺。其内容一般包括: (7)结论(结束语等):是对整个论文主要成果的归纳,应突出论文的创新点,以简练的文字对论文(设计)的主要工作进行评价。若不可能做出应有的结论,则进行必要的讨论。可以在结论或讨论中提出建议、研究设想及尚待解决的问题等。 (8)参考文献:在论文(设计)末尾要列出在论文中参考引用过的专著、论文及其他资料。论文中引用的文献应以近期发表的与论文工作直接有关的学术期刊类文献为主。应是作者亲自阅读或引用过的,不得转录他人文后的文献。 (9)致谢:以简洁的字句,对论文工作过程中曾给予指导、帮助的导师、教师和其他人员表示谢意。(可以省略) (10)附录:根据学科特点,自主决定采用附录的形式。(可以省略) 二、课程论文书写及打印要求 1.份量: 论文一般不少于3000字,参考文献资料应大部分为反映当前研究进展的近1~3年参考资料和文献,阅读量不少于10篇,其中应有一定数量的外文资料,至少要求有一篇外文。 (大家可以到学校图书管的网站http://61.187.55.41/article/article.asp?articleid=176搜索相关的资料和参考文献)2.打印: (1)论文要求统一使用Microsoft Word软件进行文字处理,统一采用A4纸单面打印,

人工智能课程论文格式要求

一、课程论文内容要求 1、论点正确,无非科学观点和看法; 2、论据充足,有一定的说服力; 3、研究方法的运用得当; 4、数据可靠,处理准确; 5、逻辑结构合理,层次分明; 6、文字流畅,无病句和错别字; 7、结论明确,重点突出; 8、文献引用充分,对关键文献无遗漏; 9、量和单位符号等应符合国家标准,并用英文缩写形式; 10、字数不少于3000字; 11、第十八周周一交。 二、课程论文格式要求 从上至下的基本顺序: 题目、单位、班级、作者(学号)、摘要、关键词、正文(正文标题采用:一级1,二级1.1,三级1.1.1格式)、主要参考文献 字体、字号: 汉文部分: 题目:黑体小2号,居中 单位,班级、姓名:宋体4号,间隔2空格 摘要、关键词:黑体5号;摘要和关键词的内容:楷体5号 正文内容:宋体小4号 正文一级标题:黑体小4号;正文二级标题:宋体小4号 主要参考文献:黑体5号;主要参考文献内容:宋体5号 三、参考文献要求 1、引用公开发表或出版的文献,未公开发表或出版的资料不得引用。 2、综述性论文要求掌握相当数量的文献资料。 参考文献的编排格式要求: (1)期刊文章:作者(外文姓前名后,名可缩写,3人以上只列3人,后加‘等’字或相应的外文).文献题名.期刊名(外文可缩写),出版年份,卷(期):起止页码. [示例] 哈斯巴根.内蒙古野生植物资源分类及开发途径的研究.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2002,31(2):262—268. (2)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 作者.文献题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示例] 专著:陈山.中国草地饲用植物资源.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1994.224—400. 论文集:何关福.植物资源专项调查研究报告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105—112.

文科类论文(设计、作业)格式及模版

二、文科类论文(设计、作业)格式及模版 1. 纸张为A4纸,页边距上 2.5cm,下2.5cm,左 3.0cm,右2.5cm;左装订线0.5cm 2.装订顺序:中央电大毕业设计(论文)评审表→目录→中文摘要→英文摘要→正文→注释→参考文献→致谢→附录(黑体部分为必备项目) 论文装订方式统一规定为左装订。 3.目录:“目录”黑体小二号,加粗居中;内容黑体小四号,行距1.25,由论文的摘要与关键词、章、节、条、和参考文献组成,序号采用数字为:一级标题“一、”;二级标题“(二)”;三级标题“3.” 4. 中文摘要: [摘要]和[关键词]均为宋体小四号加粗,内容宋体小四号,行距1.25cm 5.正文: (1) 标题:黑体二号居中,上下各空一行 (2) 正文:小四号宋体,每段起首空两格,回行顶格,行距为多倍,1.25 (3) 一级标题格式:一级标题:序号为“一、”,小三号黑体字,独占行,起首空两格,末尾不加标点 (4) 二标题序号为“(一)”,四号宋体,加粗,独占行,起首空两格,末尾不加标点。(5)三级标题:序号为“1.”,起首空两格,空一格后接排正文,小四号宋体,加粗。 (6)四、五级标题序号分别为“(1)”和“①”,与正文字体字号相同,可根据标题的长短确定是否独占行。若独占行,则末尾不使用标点,否则,标题后必须加句号。每级标题的下一级标题应各自连续编号。 (7) 注释(根据需要):正文中需注释的地方可在加注之处右上角加数码,形式为“①、 ②……”(即插入脚注),并在该页底部脚注处对应注号续写注文。注号以页为单位排序,每个注文各占一段,用小5号宋体。 注释的格式要求: 著作: [序号]作者.译者.书名.版本.出版地.出版社.出版时间.引用部分起止页 ①严元章.中国教育思想源流[M].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93.11:137-141. 期刊:[序号]作者.译者.文章题目.期刊名.年份.卷号(期数). 引用部分起止页 ①陈素雅.体育教育专业改革应注重调整培养目标[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 2002.2.26-28

西南大学课程论文写作要求

西南大学课程论文写作要求 一、目的 通过课程论文的写作,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运用基本理论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引起学生对该门课程前沿理论和热点问题的关注,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水平。 二、内容要求 与本门课程有关的理论和实践的前沿问题,热点问题,焦点问题,要求论点要正确,观点要明确,内容充实,论据要有说服力。 三、格式要求 课程论文由封面、标题、摘要、关键词,正文和主要参考文献几部分组成。 1.页面设置:纸张:A4;页边距:上下2.5cm,左右3.2cm;装订:一律左边装订; 2.字数:在5000字以上; 3.打印:A4纸双面打印; 4.文章页码:位于页面底端,居中,封面不显示页码; 5.层次标题: 一级标题用一、二、三、……编号, 二级标题用1、2、3、……编号, 三级标题用⑴、⑵、⑶、……编号; 6.封面:正面见附表1,背面见附表2; 7.标题:正文标题(黑体,三号,加粗),正文内容中的层次标题一律(黑体,小4号) 8.摘要:“摘要”二字(黑体,小4号),内容200字以内(仿宋,小4号); 9.关键词:“关键词”三字(黑体,小4号),内容3—5个词(仿宋,小4号); 10.正文:字号为小4宋体,行间距21磅。要求:文字和图表字迹清晰,数学公式表达规范,数据准确,图表内文字必须是中文,不是是外文。文中注释应加注在该页下端,与正文之间划一条短横界线,界线划在该页左下方,每页的注号均应从①起,顺序编号,不能全篇文章连续编号。 11.主要参考文献:“主要参考文献”六个字(黑体,5号),内容(仿宋,5号)。参考文献附于正文之后,所列文献应与文内相对应。 文献代码为:专著M期刊文章J、报纸N论文集C、学位论文D;

2015级本科生课程论文格式及规范

管理学院本科课程论文格式要求 一、规范要求 1、论文字数不少于4000字。 2、论文单面打印。 3、上交打印稿一份,同时要提交电子稿。 二、论文格式(具体格式见附表) 1、封面,使用规定的统一格式。 “题目”要对论文的内容有高度的概括性,要简明、准确。 2、任务书用四号宋体。 3、目录 标题层次要清晰,目录中标题与正文中标题要一致。“目录”两字为2号宋体字;具体内容列到三级标题,4号宋体字;标题与页码之间用“…………”相连接。采用1.5倍行距。 4、题目,题目下方一行为专业班级,作者署名,再下一行为指导教师,指导教师署名。 5、摘要 中文摘要应简要说明毕业论文所研究的目的、内容、研究方法、主要成果和结论,应能反映论文的精华。一般为200字左右。在摘要之后另起一行写出3-5个关键词。 【摘要】两字黑体,4号,内容用宋体,4号。 【关键词】三字黑体,4号,内容用宋体,4号。各关键词用两个空格间隔。

6、正文 正文是作者对研究工作的详细表述,它占全文的绝大部分。正文要符合一般学术论文的写作规范,具备学术性、科学性、实践性和一定的创造性。应文字流畅,语言准确,层次清晰,论点清楚,论据准确,论证完整、严密,有独立的观点和见解。 其内容主要包括: (1)前言 应说明本课题的背景、目的意义、研究范围等;在综合评述前人工作成果的基础上提出问题。 (2)论文内容:内容要理论联系实际,计算数据要求准确,涉及到他人的观点、统计数据或计算公式等要标明出处。有表格的使用三线表。 论文内容中一级标题“前言”、“一”、“结论”、“参考文献”黑体三号字居中书写;二级标题黑体四号字左对齐,空两格;三级标题黑体小四号左对齐,空两格;四级标题宋体小四号左对齐,空两格。正文字体选用宋体小四号,行间距22磅。 各级标题编号采用“一”、“(一)”、“1”“(1)”……字体大小或样式应用区别。 7、结论 结论包括对整个研究工作进行归纳和综合而得出的总结,还应包括所得结果与已有结果的比较和本课题尚存的问题,以及进一步开展研究的见解与建议。结论集中反映作者的研究成果,表达作者对所研究课题的见解,是全文的思想精髓,是文章价值的

论文格式规范与要求(平时考试作业用)

论文格式规范与要求 ——细说论文格式、规范、要求等 张小三(1000010101) 摘要:摘要摘要摘要摘要摘要摘要摘要摘要摘要摘要摘要摘要摘要摘要摘要摘要摘要摘要摘要摘要摘要摘要摘要摘要摘要摘要摘要摘要摘要摘要摘要摘要摘要摘要摘要摘要摘要摘要摘要摘要摘要摘要摘要摘要摘要摘要摘要摘要摘要摘要摘要摘要摘要摘要摘要摘要摘要摘要摘要摘要摘要摘要摘要摘要。 关键词:关键词关键词关键词关键词 一、第一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部分第一部分1第一部分第一部分第一部分第一部分第一部分第一部分第一部分第一部分第一部分第一部分第一部分第一部分第一部分第一部分第一部分第一部分第一部分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部分第一部分第一部分第一部分2第一部分第一部分第一部分第一部分第一部分第一部分第一部分第一部分第一部分第一部分第一部分第一部分第一部分第一部分第一部分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二、第二部分 第二部分第二部分第二部分第二部分第二部分第二部分第二部分第二部分第二部分第二部分第二部分第二部分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第二部分第二部分第二部分第二部分3第二部分第二部分第二部分第二部分第二部分第二部分第二部分第二部分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第二部分第二部分第二部分第二部分第二部分第二部分第二部分第二部分第二部分第二部分第二部分第二部分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三、第三部分 第三那部分第三那部分第三那部分第三那部分第三那部分第三那部分第三那部分第三 1(法)爱弥儿·涂尔干著,《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渠东、汲喆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7,第110页。 2同上书,第119-120页。 3Miguel C. Leatham, 1997, Rethinking Religious Decision-making in Peasant Millenarianism: The Case of Nueva Jerusalén,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Religion, 12:3, 295-309.

matlab课程论文要求

matlab课程论文要求 一、时间安排 (一)2016年X月X日之前必须提交纸质版(时间待定,另行通知,尽早完成,以免影响其他科目的复习考试)。 (二)电子版统一写清楚学号(学号在前)+姓名+专业发送给学委。打包文件夹发送给我,不接受单独发给我的。 二、选题 (一)选题要紧密结合本学科专业的教学科研和MATLAB,符合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 (二)论文一般为一人一题,严格控制与往年的重复率。 三、成绩评定 平时成绩(0.3)+课程论文(0.7)=最终成绩。 四、论文写作规范要求 (一)封面:封面要使用统一格式。 (二)目录:“目录”两字黑体小二号、居中,“目录”两字间空四格、与正文空一行。各部分名为宋体小四号字,各小部分名间有缩进。 (三)题目:题目要对论文的内容有高度的概括性,简明、易读,字数应在20个字以内,论文题目用黑体三号字。 (四)署名:论文署名的顺序为:专业学号学生姓名指导老师姓名,用宋体小四号字。可用以下表示: 专业:XXXXX 学号:XXXXX 学生姓名:XXXXX 指导老师姓名:XXXX (五)内容摘要:中文内容摘应简要说明所研究的内容、目的、实验方法、主要成果和特色,一般为200-300字,用宋体小四号字,其中“内容摘要”四个字加粗。 (六)关键词:一般为3-6个,用分号隔开,用宋体小四号字,其中“关键词”三个字加粗。 (七)正文:正文要符合一般学术论文的写作规范,统一用宋体小四号字,行距为1.5倍。字数一般要求为不得少于5000字。

内容要理论联系实际,涉及到他人的观点、统计数据或计算公式的要注明出处(引注),涉及计算内容的数据要求准确。标题序号从大到小的顺序为:“1”“1.1”“1.1.1”……。 (八)注释:论文中所引用文献按学术论文规范注明出处,注序要与文中提及的序号一致。注释方法参见参考文献顺序。 (九)参考文献:论文后要标注参考文献和附录,参考文献按照以下格式排列: 1.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1]刘国钧,陈绍业,王凤.图书馆目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10-12. [2]辛希孟.信息技术与信息服务国际研讨会论文集:A集[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12-13. [3] 查正军.《基于机器学习方法的视觉信息标注研究》.[D].北京.中国科技大学.2010年.32-35 2.期刊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1]何龄修.读顾城《南明史》[J].中国史研究,1998(3):12-13. [2]金显贸,王昌长,王忠东等.一种用于在线检测局部放电的数字滤波技术 [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4):12-13. 3.电子文献 [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 .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 [1]王明亮.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EB/OL]. https://www.360docs.net/doc/3318032310.html,/pub/wml.txt/980810-2.html,1998-08-16/1998-10-04. [2]万锦坤.中国大学学报论文文摘(1983-1993).英文版[DB/CD].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

课程论文格式与字体要求

课程论文格式与字体要求 1.页面设置:页边距上2.8cm,下2.5cm,左3.0cm(装订线0.5cm),右2.5cm,,页脚1.5cm。 2.题目:要求具有中文文题和英文文题,中文,三号黑体加粗居中;英文,三号Time New Roman字体, 加粗居中。 注: (1) 题名要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反映最重要的特定内容,一般不得超过20字;必要时可列出副标题,另行,前加破折号。 (2) 题名避免使用不常见的缩略词、首字母缩写字、字符、代号和公式等。 题目和摘要之间空一行(小四号)。 3.作者作者1(作者单位信息见本页下注) 4.摘要: (1)中文摘要和关键词(行间距单倍) 摘要(黑体五号加粗,顶格):XXXXXXXX(五号楷体) 关键词(黑体五号加粗,顶格):关键词1,关键词2,关键词3,关键词4 (五号楷体)注:当某个关键词内已含有逗号时,关键词间用分号隔开。 (英文摘要与中文摘要之间空一行,小四号) (2)英文摘要和关键词(行间距单倍) Abstract(Time New Roman字体,五号,加粗,顶格):XX XX XX XX XX XX XX XX XX XX XX XX XX(Time New Roman字体,五号) Keywords(Time New Roman字体,五号,加粗,顶格):XXXX,XXXXX,XXXXX,XXXX(Time New Roman字体,五号) (关键词和正文之间空一行,小四号) 5.正文层次格式(页面设置为从“插入点”开始,文档网格栏数为“2”,行间距1.5倍) 1)不用标题的引言(小四号宋体,左起空两格,行间距1.5倍)如: XX XX XX XX XX XX XX XX XX 2)如用标题,引言(四号黑体加粗,顶格,数字与文字间空一格),引言正文另起一行(小四号宋体,左起空两格),如: 1 引言 1作者姓名,单位,E-mail

课程论文作业要求

中原工学院 安全工程概论课程论文 院系: 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电话: Email:

摘 要:摘要内容。目的、过程和方法、研究结果及得出的结论,一定要给出具体的方法、数据指标等具体结果和结论;150~300字;用第三人称,不使用“本文”、“作者”等作为主语;不得简单重复题名中已有的信息;使用规范化的名词术语;一般不用数学公式和化学结构式,不出现插图、表格;应排除本学科领域文摘,或成为文摘的注释。引言中不应详述同行熟 知的,包括教科书上已有陈述的基本理论、实验方 量及其符号 正文内容。必须采用新标准规定的量符号。新标准规定:量的符号必须使用斜体字母,对于矢pH 是例外,应采用正体;量的符号一般为单个拉丁字母或希腊字母;不能把量符号作为纯数使用,不能把化学元 我国法定计量单位是以国际单位制(SI )单位为基础,加上我国选定的一些非SI 单位构成。单位符号一律采用正体。 应注意量与单位符号的标准化,可以参考1984 年2月27日发布了《量和单位》系列国家标准 GB3100~3102,这是我国各行各业都必须执行的 强制性、基础性标准。 2 外文字符使用规范 2.1 正 体 正文内容。 1)所有计量单位、词头和量纲符号。 2)数学式中要求正体的字母。有固定意义的函

数(三角函数sin,cot;指数函数exp;对数函数lg,ln,等);其值不变的数学符号(自然对数的底e,圆周率π,等);某些特殊算子符号(散度div,梯度grad,拉普拉斯算子Δ,等);运算符号(微分号d,偏微分号?,加和∑,连乘∏);有特定意义的缩写字(最大max,等);特殊函数符号(共23个,见GB3102.11-93);特殊的集合符号(5个,黑正体或空心正体,自然数集N,整数集Z,有理数集Q,实数集R,复数集C)。 3)量符号中除表示量和变动性数字及坐标轴的下标字母(势能E p,电压的修正值U cor,等)。 4)化学元素、粒子和射线符号。 5)仪器、元件等的型号或代号。 6)不表示量符号的外文缩写字(N(north,北),等)。 7)地质时代和地质学符号。 8)酸碱度(pH)、硬度(洛氏硬度HR,布氏硬度HB,等)。 9)表示序号的连续字母(附录A,附录B,等)。 2.2 斜体 1)量符号、代表量和变动性数字及坐标轴的下标符号。 2)描述传动现象的特征数符号(欧拉数Eu,马赫数Ma,等)。 3)数学中要求使用的斜体字母。变数、变动的附标及函数;在特殊场合视为常数的参数(a,b,c,等);几何图形中表示点、线、面、体的字母;坐标系符号;矢量、张量和矩阵符号用黑斜体。 2.3 大写体 1)来源于人名的计量单位符号的首字母。 2)化学元素符号的首字母。 3)量纲符号。 4)表示的因数≥106的SI词头符号。 5)科学名词术语的外文缩写字。 6)外国人名字、父名和姓的首字母。 7)国家、组织、学校、机关以及报刊、会议文件等名称的每一词(由4个以下字母组成的前置词、冠词、连词除外)的首字母。 8)地质时代及地层单位的首字母。 2.4 小写体 1)一般计量单位符号(计量单位“升”例外,优先采用单位符号L)。 2)表示的因数≤105的SI词头符号。 3)由4个以下(含4个)字母组成的前置词、冠词、连词等。 3 数字用法 正文内容。科技出版物数字使用的总的原则:凡是可以使用阿拉伯数字,而且又很得体的地方,均应使用阿拉伯数字。 3.1 阿拉伯数字的使用 1)公元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如:“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应写成“20世纪90年代”;“1998年”不能写成“98年”或“九八年”;“18时6分25秒”可写作“18:06:25”。 2)物理量量值必须用阿拉伯数字。 3)非物理量的量词(计数单位)前面的数字、计数的数字等。 注意:阿拉伯数字与单位之间要留一空隙(一般为1/2个汉字大小)。 3.2 汉字数字的使用 (1)定型的词、词组、成语、惯用语、缩略语或具有修辞色彩的词语中作为语素的数字的数字,必须使用汉字。如:二元一次方程、星期六、等。 (2)相邻2个数字并列连用表示的概数。如:七八十岁、六七十万元、等。 (3)带有“几”字的数字表示的概数。如:几百个、几十万分之一、等。 (4)中国及世界各国、各民族的非公历纪年。如:戊寅年二月十三日、正月十五元宵节、清咸丰十年九月二十五日、法国共和八年雾月十八日、等。 3.3 阿拉伯数字书写规则 1)书写4位和4位以上的数字,要采用“三位分节法”。GB3101-93指出:“为使多位数字便于阅读,可将数字分成组,从小数点起,向左或向右每3位分成1组,组间留1个空隙(一般为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