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第六章 压力与压强 6.1 密度(三)

合集下载

压强、压力、浮力、密度公式详细总结

压强、压力、浮力、密度公式详细总结

八年级物理下册(压强、浮力部分)计算思路解析一、计算压强P 和压力F1.计算压强和压力时,先分析属于液体压强和压力,还是固体压强和压力。

2.若属于固体压强和压力(关键词:物体对桌面或地面、桌面或地面受到的压力或压强)先算:总G F = 再算:SFP =3.若属于液体压强和压力(关键词:水对容器底、容器底受到的压强或压力)先算:gh 液ρ=P 再算:PS F =4. 若属于气体压强和压力先找:a 101a 10013.155P P P P O O ⨯=⨯=或(题目会给) 再算:S P F O O =5.其他物理量符号——S :受力面积; h :深度; G 总:总的重力,注意容器的问题,除了容器本身的重力G 容,还要加上里面所装液体的重力G 液。

二、计算浮力F 浮1.先分析物体的浮沉条件: 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1)若F 浮>G 物或ρ液>ρ物,物体 上浮 ,最终 漂浮 。

(2)若F 浮=G 物或ρ液=ρ物,物体 悬浮 。

(3)若F 浮<G 物或ρ液<ρ物,物体 下沉 ,最终 沉底 。

2.若属于漂浮(如:轮船)或悬浮,选用公式法:排液排排浮gV g m ρ===G F平衡法:物物物物浮gV g m ρ===G F3.若属于下沉(有弹簧秤或细线拉着的题型或遇到无法分析到底属于哪类浮沉类型的题型时,都当作下沉来考虑),选用公式法:排液排排浮gV g m ρ===G F称重法:F G F —物浮= 4.压力差法:向下向上浮—F F F =5. 注意:V 排 即: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 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或物体在液体中的体积); m 排即:排水量或排开液体的质量;三、计算质量m1.找密度ρ和体积V : V ρ=m2. 找重力G ,其中g=9.8N/kg ,粗略计算时取g=10N/kg ,(题目给时按题目,没给只取g=9.8N/kg ): gm G=四、计算密度ρ1.计算固体密度ρ物【本方法可以用来测固体的密度,用到的仪器:弹簧测力计】gm 物G =物物物V m =ρ F G F —物浮=gV 液浮物ρF =2.计算液体密度ρ液 (1)排浮液V F g =ρ(知道浮力F 浮)(2)ghP=液ρ(知道压强P 和深度h ) 五、计算体积V1.计算排开液体的体积V 排 (1)已知浮力F 浮用:gV 液浮排ρF = (2)已知排水量m 排用:水排排ρm V =2.计算固体的体积V 物 (1)gV V 液浮排物ρF == (适用于悬浮和下沉);(2)先算:gV 液浮排ρF =,再算:露排物V V V +=;(适用于漂浮)(3)物物物ρm V =水水物物物ρρF G -=G机械效率公式汇总机械效率:①定义: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

沪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第六章 压力与压强 6.1 密度 密度》优质课PPT课件_1

沪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第六章  压力与压强 6.1 密度 密度》优质课PPT课件_1
V
3. 单位: 国际单位是千克/米3,读作“千克每立方米”;
常用单位“克/厘米3”,读作“克每立方厘米”。
单位换算:
1千克 / 米3

103 克 10 6 厘米3
10 3 克 / 厘米3
1克
/
厘米3

10 3 千克 10 6 米3
103 千克
/
米3
4.水的密度为 1克/厘米3 =1×103千克/米3
m1 m2
V/cm3 0
结论: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质量是不同的;
图线共同点:都是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
不同点:两条直线的倾斜程度不同。
共同点说明: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是一个定值。
不同点说明:不同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是不同的。
5.结论: (1)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2)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它们的质量是不同的。
1.03103 1.0 103
物质名称
植物油 煤油 酒精 汽油
密度
/(kg m3 )
0.9 103 0.8103 0.8103 0.71103
6.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物质的密度与物质的质量、体积无关, 跟物质种类有关。不同的物质,密度通常是 不同的。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
教科书P6页
讨论:同一物质所处的状态不同,密度相同吗? 例如常态下氧气的密度为1.43千克/米3,降温 加压后液态氧的密度为1140千克/米3,约为常 态时氧气密度的800倍。
0℃的 冰
可见:
同一物质所处状态不同,密度也会不同。 水在4℃时密度最大,为1000千克/米3 ,
而在其他温度时水的密度都要稍小些。
3.数据记录表
实验序号 物质种类 物体体积V (厘米3)

第六章 压强与压力之密度

第六章 压强与压力之密度

的质量,故选项 B 是必须的。 选项(A)D 所述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测出色拉油的质量,如果选择 D,其计算的色
拉油质量完全是倒入量筒中的那部分色拉油的质量。这样,即使烧杯中的色拉油向量筒中未
倒净也没有关系。如果选择 A,由于色拉油一般不能完全倒入量筒中,这样,实验的误差较 上种选择将明显变大。
三、为什么量筒做 得细而高,不做成粗而矮的形状
V V 2−V 1
二、如何测液体的 密度
1、 用量 筒测出 液体的 体积;
2、 质 量通 过 "补 差法 "来测 定:先 称出 容器的 质量 ,再 称出容 器与 液体的 总质 量,两 者之 差就是
倒 人容器 内液体 的质量 ;
3、根据ρ = m = m2 −m1,计算得出密度。
V
V
例 1:牛奶的密度为 1.03×103kg/m3,牛奶厂供应的牛奶质量是否合格,请用托盘天平
V
3.单位:国际单位 kg/m3,常用单位 g/cm3。换算关系:1g/cm3=103kg/m3 。 4.密度的理解 (1)密度是物质的一种性质,与物质的质量、体积、形状无关。密度与物质的种类、 压强、温度和状态有关。 (2)只能用来计算密度,但是密度 ρ 与 m、V 无关。不能说 ρ 与 m 成正比。 (3)根据 m=ρV,同一种物质的质量与它的体积成正比。 5.比较不同物质密度的方法: (1)相同的质量,比较体积,体积大的密度小; (2)相同的体积,比较质量,质量大的密度大。 三、密度的测量 1.测 量盐水的密度 (1)用天平称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 m1 ; (2)把烧杯中的盐水倒一部分入量筒中,记下量筒中盐水的体积 V; (3)称出烧杯和杯中剩下的盐水的质量 m2 ;
(4)求出盐水的的密度 ρ=(m1-m2)/ V。 2.测 量小石块的密度

压力和压强ppt

压力和压强ppt

水柱式压力计原理
水柱式压力计构造
水柱式压力计使用方法
水柱式压力计
01
02
气压计分类
根据测量原理,气压计可分为水银气压计、空盒气压计、动槽式气压计等。
水银气压计
利用水银柱高度表示气压值,测量精度较高,但使用时需注意安全。
空盒气压计
利用弹性元件感受大气压力并显示气压值,使用方便,但易受温度影响。
动槽式气压计
流体静压力的定义
总结词
流体静压力通常用帕斯卡(Pa)作为单位,也可以用其他单位表示,如大气压(atm)、水柱高度(mH2O)等。
详细描述
在标准大气压下,海平面的压力为1.013×10^5帕斯卡,每增加10米深度,压力增加约1个大气压,即101300帕斯卡。
流体静压力的单位和表示方法
流体静压力可以通过密度、重力加速度和深度等参数计算得到。
利用气压感受元件测量气压值,使用范围较广,但需定期校准。
气压计使用方法
选择合适的测点,将气压计与测点连接,根据气压计读数读取气压值,并记录。
气压计的种类及使用方法
03
04
05
06
压力容器与安全
压力容器应设计为结构合理、易于制造、检验和维修的整体结构形式。
结构设计
受压元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应满足工作压力和设计温度的要求。
压力的单位和表示方法
2
3
压力的国际单位为帕斯卡(Pa),1Pa=1N/m²。
其他常用的压力单位包括巴(bar)、大气压(atm)、毫米汞柱(mmHg)等。
通常采用图表或图形来表示压力的变化和分布情况。
长期处于高压力状态下会对身体产生不良影响,如引发心血管疾病、导致免疫系统功能下降等。

沪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第六章 压力与压强 6.1 密度 密度》公开课_3

沪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第六章  压力与压强 6.1 密度 密度》公开课_3

第六章 6.1 密度一、教学任务分析本节学习密度及物质密度的测定。

密度是第六章的一个核心概念,它与第五章已经学过的比热容概念相类似,也是一个反映物质特性的物理量。

密度是学习压强、浮力知识的基础,是重要的基础知识。

完成本节内容需要有质量、体积等知识基础,同时还需要有质量测量和体积测量等实验基础。

本节以学生已有的“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质量不同”这个经验引入,通过经历“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过程,得出“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成正比,且比值是一定值”和“不同的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同”,在此基础上形成密度的概念。

通过“测定物质的密度”实验,进一步巩固天平和量筒的使用,加深对密度概念的理解,体会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之一,了解生活中利用密度鉴别物质的一般方法。

本节的教学要求学生主动参与,在实验的过程中,学会通过客观现象探究其背后隐含的客观事实,理解形成物理概念的科学探究方法,体验合作探究和小组间的分享对于科学探究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密度的概念。

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2)学会设计实验方案,测定物质的密度。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物体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实验,感受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2)通过“单位体积的质量”是物质的特性之一的得出过程,理解分析数据、准确处理数据在科学实验中的重要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实验,养成小组合作与交流分享的团队意识。

(2)通过“测定物质的密度”实验,形成认真踏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通过密度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介绍,感悟物理学与其他自然科学间的紧密联系。

(4)通过阅读“王冠之谜”,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领略科学与人文的不凡魅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密度的概念。

难点:密度概念的形成过程。

四、教学资源1、学生实验器材:体积相同的木块和泡沫海绵;相同规格的铁钉若干;相同体积的小铜块、铁块、铝块若干;托盘天平;量杯;量筒;烧杯和水等。

物理9上-第6章6.1~6.2-密度,压力与压强知识点

物理9上-第6章6.1~6.2-密度,压力与压强知识点

1物理9上-第6章6.1~6.2-知识点1、密度是物质的一种 特性 ,同一种物质,密度一般 相同 ,不同的物质,密度一般 不同 ,密度与组成物质的 质量 、 体积 、 形状 、 位置 无关。

密度在某些条件(比如 温度 、 状态 、 压强 等外界因素)改变时,将发生变化。

2、密度的计算公式是 V m=ρ ,密度的国际单位是 Kg/m ³ ,常用单位是g/cm 3 ,这两个单位之间的换算公式是 1g/cm ³=1000Kg/m ³.水的密度是1000Kg/m ³ .合 1g/cm ³_.冰的密度是900Kg/m ³.酒精的密度是 800Kg/m ³ .空气密度是1.29Kg/m ³,水银密度是13.6×103Kg/m ³,密度公式的两个恒等变形是ρmV =.和 V m ρ=.3、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成 正比.用公式2121V V m m = 表示;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体积与密度成 反比 ,用公式1221ρρ=V V 表示。

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质量与密度成 正比 ,用公式2121ρρ=m m 表示。

4、在“用托盘天平称量物体质量”的试验中,先将游码拨到标尺左端的“ 零 ”刻度线上,调节横梁上的 平衡螺母 ,使天平在 水平 位置平衡,如果左盘下倾,则往 右 调平衡螺母。

被测物体放在 左 盘,砝码放在 右 盘,通过 增减 砝码和 移动 游码的方式,使天平在水平位置平衡。

最后被测物质的质量等于 砝码的总质量+ 游码 在标尺上所对应的刻度值。

5、量筒的使用: 平 视 凹 液面的最 低 处,如果仰视读数,读数 小于 真实值,如果俯视读数,则读数 大于 真实值。

6、密度的测定原理是 V m=ρ ,用天平测量 质量 ,用量筒或刻度尺测量 体积 。

通过密度的计算,可以判断金银饰品是否掺假(或者空心),如果密度偏 小 ,则可判断为掺假(或者空心)。

九年级物理课堂笔记——第六章 压力与压强(答案版)

九年级物理课堂笔记——第六章 压力与压强(答案版)

第六章 压力与压强6.1密度一、密度的概念1、影响物体质量的因素:物体的体积和物质的种类。

2、物理意义:表示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质量不等。

3、定义: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4变形公式:质量 m=ρV 体积V=m/ρ5、国际单位:千克/米3 ( kg/m 3) 读作:千克每立方米 常用单位:克/厘米3 ( g/cm 3) 读作:克每立方厘米1克/厘米3=103千克/米3。

如水的密度=水ρ 1.0×103千克/米3=1克/厘米3。

6、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①同种物质,密度一般情况下是不变的;不同物质,密度一般情况下是不同的。

根据密度的特性可以鉴别物质的种类。

②物质的密度与物质的质量、体积大小均无关; 7、物质的质量—体积图像(m -V 图像)同种物质的质量-体积图像(m -V 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的直线。

直线的斜率越大,表明该物质的密度越大,如图所示。

二、密度的测量以“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矿石的密度”为例。

实验原理:Vm=ρ 实验器材:电子天平、量筒、水、细线、小矿石。

实验步骤:1.用电子天平测出小矿石的质量m 。

乙ρ>m 甲电子天平用量筒测物体的体积2.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V 1。

3.用细线系好小矿石,将其浸没在量筒的水中,记下水面的刻度V 2,则小矿石的体积为V 2—V 1。

4.计算小矿石的密度V m =ρ=12V V m - 5.进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6.实验记录表格:三、体积的单位1、国际单位:米3 (m 3) 常用单位:分米3(dm 3)、厘米3(cm 3)1米3=103分米3 1分米3=103厘米32、液体体积的单位:升(L )、毫升(ml )1升=1分米3 1毫升=1厘米3 1升(L )=1000毫升(ml )6.2压强一、压力1、定义: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并指向表面的力。

2、方向: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受力面;压力的作用点在接触面上。

密度、压强、浮力课件

密度、压强、浮力课件

04
CATALOGUE
密度、压强、浮力的关系
密度与压强的关系
密度与压强成正比
01
当液体或气体深度增加时,其密度和压强也会相应增加。
压强随密度变化
02
在一定体积内,密度越大,压强也越大。
密度与压强的关系在工程中应用广泛
03
例如,在石油工业中,密度和压强的测量对于确定油藏的储量
和生产能力至关重要。
压强与浮力的关系
压强产生浮力
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所排பைடு நூலகம்的液体或气体的重量。
浮力随压强变化
压强的增加或减少会导致浮力的相应变化。
压强与浮力的关系在船舶和潜艇设计中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调整压强和浮力,可以保持船只或潜艇在水中的平衡。
密度与浮力的关系
密度与浮力成反比
密度越大,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受到的浮力越小。
浮力随密度变化
密度的增加或减少会导致浮力的相应变化。
密度与浮力的关系在材料科学和工程中有重要应用
例如,在制造轻质材料时,需要了解材料的密度和浮力特性,以确保其性能和安全性。
05
CATALOGUE
密度、压强、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
01
密度
建筑材料的选择需要考虑密度,密度决定了材料的重量和稳定性。例如
面积。
该公式是压强的定义式,适用于 任何形式的压力和面积。
压强的大小与作用力的大小和作 用面积的大小成反比关系。
压强的单位
压强的国际单位是帕斯卡(Pa),简称帕。
其他常用的单位还有巴(bar)、大气压(atm)、毫米汞柱(mmHg) 等。
换算关系:1 bar = 100,000 Pa, 1 atm = 101,325 Pa, 1 mmHg = 133.322368 Pascal。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第六章压力与压强 6.1 密度(三)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1 . 分别用铜、铁、铝三种金属,制成的三个体积相同、质量也相等的空心球,若将空心部分注满水,则三个球中总质量最大的是(它们的密度关系为ρ铜>ρ铁>ρ铝)()
A.铜球B.铁球C.铝球D.一样大
2 . 在物理学习中,图像分析能力非常重要。

关于下列图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反映的是晶体熔化的图像
B.图乙反映导体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由图可知R甲>R乙
C.从图丙可以求出该物体的密度为2×103kg/m3
D.图丁反映出物体的速度是10m/s
3 . 小明用一个最多能装5kg水的塑料桶装满豆油,则桶内最多能装豆油的质量()
A.小于5kg B.大于5kg
C.一定等于5kg D.可能等于5kg
4 . “全碳气凝胶”是我国科学家研制的迄今为止密度最小的材料,密度只有3kg/m3.某型号汽车发动机采用质量为120kg、密度为6×103kg/m3的高强度合金材料制造,若采用“全碳气凝胶”制造,需要“全碳气凝胶”的质量为()
A.6g B.60g C.600g D.6000g
二、填空题
5 . 据报道,我国科学家造出“世界上最轻材料﹣﹣全碳气凝胶”,这种材料密度仅为0.16mg/cm3,“0.16mg/cm3”表示的物理含义是_____.如图为一块100cm3的“全碳气凝胶”放在一朵花上,该“气凝胶”的质
量为____ g.
6 . 用天平称一个塑料瓶的质量,然后将其剪碎再放到天平上称量,比较两次测量结果发现测量值相等,这说
明物体的质量与________无关;将一小块冰放入杯中用天平称量冰和杯的总质量,当冰熔化成水后,再称水和杯的总质量,比较两次测量结果发现测量值相等,这说明物体的质量与________无关;若塑料瓶随宇宙飞船登上月球,其质量__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7 . 制作冻豆腐时,豆腐中水在结冰的过程中,温度___,内能___,水结成冰后体积会____.冻豆腐孔多,容易被压缩,据此____(能/不能)说明物体分子间存在空隙.
8 . 质量为252.5g,体积为25cm3的金属块,其密度为_____g/cm3,把这个金属块切下一半,剩余部分的密度为_____g/cm3=_____kg/m3.
三、实验题
9 . 小杨同学为测定某种液体的密度,设计了下面的实验数据记录表格,表格中已经记录了烧杯和某种液体的总质量,左图表示的是他将一部分液体倒入量筒后,烧杯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右图表示的是从烧杯中倒入量筒内液体的体积。

请根据图中表示的情况,帮助小杨完成实验数据表格的填写。

烧杯和液体的总
质量m总/g
烧杯和剩余液体的
总质量m1/g
倒出液体的质量
m2/g
倒出液体的体积
V/cm3
液体的密度
ρ/g·cm–3
150
10 . 在“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的实验中,小华填写的实验报告(部分)如下,请完成空格处的内容。

实验目的: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实验器材:________、________、水、铁钉和玻璃弹子。

实验步骤:①设计记录表格(请在空格处填上栏目)
物质
试验序号____(单位:厘米)________(单位:克)
1//
2//
3//
4//
②每组同学只选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体如铁钉(或玻璃弹子等),利用提供的器材测出4组成应的数据,填入上表。

③对测得的数据各自进行处理。

④合作交流。

四、计算题
11 . 有一辆有车,装满了40m3的石油,为了估算这节油车所装石油的质量,从中取出了30cm3石油,称得质量是25.5克.求:
(1)油中所装石油的密度?
(2)这辆油车的总质量是多少?
12 . 山地自行车具有节能环保、灵活方便和安全系数高等优点,因此,它越来越受到驴友们的青睐,是驴友健身、郊游出行的首选工具.已知车架由碳纤维制成,其质量为5kg,体积为2500cm3,整车质量为10kg.问:(1)整车的重力是多少?
(2)车架的密度是多少?
13 . 有个体积为0.6dm3铁球,其质量为1.58kg,问
(1)它是实心的还是空心的,为什么?(ρ铁=7.9×103kg/m3)
(2)若它是空心的,空心部分注满水后,总质量是多少kg?若它是实心的,它的质量应该是多少?
14 . 我市每天清晨都要进行洒水,若一辆洒水车空车质量6t,水罐容积5m3装满水后,车轮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0.5m2.问:
(1)该车最多能装水的质量为多少?
(2)装满水时,洒水车对地面的压强为多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