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计算器进行运算自主学习导学案.doc

合集下载

《用计算器计算》导学案

《用计算器计算》导学案
2.P26“做一做”,每人先出题笔算,再互相用计算器验算一遍。
三、合作交流,释疑解惑。
1.针对以上练习题,小组内对子同学互相说一说自己练习题答案。
2.小组内展示、交流同学间补充纠正。
四、展示提升,当堂检测
1、完成P30第13题。2.用计算器计算。
467+763=
312÷3=
217×7=
714÷7=
105÷7+639=
知识链接
之前一课时,学生认识了计算工出示、并解读本节课学习目标是:
1.我能认识计算器的各键盘,并会计算整数乘除法,会根据要求读取答案。
2.我能在利用计算器进行计算时,通过观察、分析,描述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中的乐趣。
二、自主探究,用心思考。
1.自学课本P26页例1,用计算器计算386+179= 825-138=计算器中的读数与例题中的书写一致吗?为什么?用计算器计算26×39= 312÷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35÷7×19=
3.我出题你来算
各小组分别先在展示板上出题,然后小组互相交换计算,检验,看哪组正确率高
五、知识拓展,“你知道吗?”
自学课本P32“你知道吗?”——说说古人是怎样记数的?试着举例说明。
发送到1498687803@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
《用计算器计算》导学案
课型
新知探究课
课时
1课时
主备人
审核人
复备人
本周行为训练重点

2.12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导学案

2.12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导学案

3. 小强在电脑中设置了一个有理数运算程序:输入数 a,加“※”键,再输入数 b, 1 2 2 3 得到运算 a※b=a -b -[2(a -1)- ]÷(a -b) . b 1 (1)求(-2)※( )的值; 2 (2)小华运用这个程序时,屏幕显示: “该操作无法进行” ,你猜小华输入数据 时,可能出现什么情况?为什么?
一、自主预习
预习内容: (自学课本 P68-69,并完成以下题目) 预习检测: 1、计算器的使用 (1) 用计算器求 345+22.3. 解:用计算器求 345+22.3 的过程为: 键入 ,再按 显示运算结果为 ,所以 345+22.3= (2) 用计算器求 22.3-345 的值。

二、合作探究:
七年级数学导学案第 24 课时
主备人:曹晓磊
审核人:施晓海
审批人: 教师个性化设 计、学法指导或 学生笔记
课题:2.12 用计算器进行运算
学习目标: 1、会用计算器做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运算和它们的混合运算;2、让学 生体会计算器在学习和生活中的作用,初步感受到解决问题的程序思想,接受现代 科技思想的基本训练。 学习重点、难点:计算器的使用。
1
七年级数学导学案第 24 课时 2 2 (1)24.1 ×2+3.45 ×4.2;
主备人:曹晓磊
审核人:施晓海
审批人:
3 2 2 3 (2)2.4 -1 ×3.1+4.1 ; 10
1 1 2 3 (3) (1-0.23) ×700+ ×(1+2 ). 2 3
4 3 2. 球半径 R=11.2 cm, 请你根据公 式 V= π R (π 取 3.14)计算出这个球的体积. (四 3 舍五入到个位)

用计算器计算导学案

用计算器计算导学案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导学案
班级:姓名:【温馨寄语】:我的课堂我自主我的课堂我自信
【学习目标】:
1、会适时,正确使用计算器。

2、提高观察、对比、分析、归纳能力。

【自主学习】:
用计算器计算下面各题,并找出规律
1÷11= 4÷11= 7÷11=
2÷11= 5÷11= 8÷11=
3÷11= 6÷11= 9÷11=
【合作探究】
用计算器计算下面各题,并找出规律
1÷9= 2÷9= 3÷9=
4÷9= 5÷9= 6÷9=
7÷9= 8÷9=
快乐达标我最棒
1、计算下面各题,哪些商是循环小数,就在后面的括号里打上“√”1÷6()3÷8()10÷56()
3.8÷5.4()5÷9()6÷1.8()
2、解决问题
(1)、南京长江大桥建成以前,火车用轮渡过江要1.25小时,大桥建成通车后,过江只要0.28小时。

过去过江用的时间是现在过江用的时间的多少倍?(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2)、修一条水渠,原计划每天修4.5千米,30天完成,实际每天的工作效率是原计划的1.2倍,。

完成这项任务,实际需要多少天?
【自我评价】:
1、这节课我的学习目标()
A、完成
B、基本完成
C、未完成
2、在这节课的学习过程中,我和同伴的合作()
A、很有效,很愉快
B、比较有效
C、效果不好。

数学教学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用计算器计算》导学案教学案

数学教学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用计算器计算》导学案教学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用计算器计算》导学案教学案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4计算工具的认识以及用计算器计算第2课时用计算器计算导学案设计课题用计算器计算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将教学内容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让学生在计算中体会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方便与快捷,激发学生使用计算器的兴趣,从小培养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意识;第二部分是引导学生探索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和简单的推理能力。

基于以上安排,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作如下说明:1.在尝试中运用。

教学例1时,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和交流,发现用计算器计算的好处——快捷、准确,为以后合理选择计算方法作铺垫。

2.善于应用,探索规律。

教学例2时,让学生在活动中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表达,把计算和探索规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计算器学生准备:计算器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效果检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5分钟)1.复习旧知。

师:上节课我们对电子计算器有了初步的认识,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你的计算器呢?2.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师:如何使用计算器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用计算器计算”。

1.同桌之间互相介绍自己的计算器,然后全班交流汇报。

2.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1.ON/C是()键;AC是()键;它们都有()功能。

二、师生交流,探索新知。

(25分钟)1.尝试用计算器计算。

(1)课件出示教材26页例1:386+179=(2)质疑:在使用计算器计算的过程中,你还有哪些疑问?(3)根据学生的汇报,补充说明各个键的功能。

(4)巩固练习。

825-138=26×39=312÷8=(5)组织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计算比赛。

2.观察、发现规律。

(1)课件出示教材26页例2:用计算器计算。

9999×1=9999×2=9999×3=9999×4=组织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

《用计算器计算 》导学案

《用计算器计算 》导学案

《用计算器计算》导学案学习内容:教科书第26页例1例2,做一做。

学习目标:1.能够利用电子计算器进行简单的计算。

2.知道用电子计算器计算顺序和笔算顺序是一样的。

3.善于观察发现数学的秘密,能够对一些有规律的数进行口算。

学习重点:能够利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计算。

学习难点:懂得观察发现一些有规律的数的计算。

学习流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我们在生活中遇到像250008+190059等这样数目较大的计算时,往往需要用到计算器来帮助我们快速、准确的计算。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计算器的知识。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1、利用计算器计算:386+179=说说你是怎样使用的。

试试ce键有什么功能?自己试试看:26×39=312÷8=2、你觉得使用计算器需要注意些什么?3、计算。

54+46=60×2=198÷49=50+30=38×79=201+99=计算后说一说你怎么算的这么快?4、比一比,看谁做的又对又快。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9999×1=9999×2=9999×3=9999×4=说说你为什么做的又对又快。

观察上面的算式和结果,你发现什么规律?根据你的发现大胆猜测,能不用计算器,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答案吗?9999×5=9999×7=9999×9=总结:碰到9999乘9以内的自然数(0除外)答案都是五位数,最高位和个位就是自然数与9的乘积,中间三位数都是9。

5、P27页“做一做”。

三、展示互动四、反馈练习练习30页的第11、12题。

第11题用比赛的方式进行。

第12题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讲评。

五、评价小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用计算器计算导学案

用计算器计算导学案
发现规律:怎样情况,商会比被除数大?
2、找规律填数
(1)0.101 0.2002 0.3003()0.500005
(2)()9 81()43046721
(3)6.25 2.5 1()()0.064
(4)3.5 1.75()()0.21875
教师批改,反馈意见



思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0.025×0.5= 3.33333×66666.7=
提供相关计算工具资料
二、小组合作
活动一:
计算找规律
1、你能不用计算器,直按写出几题的结果吗?试一试。
9999×5=9999×6=9999×7=
9999×8=9999×9=
活动二:
用计算器探索帮我发现规律,如:
1÷11=0.0909……
2÷11=0.1818……
(3)在拨数时要先定好(),规定哪档是个位,然后再拨数。(规定从右往左数第三档为个位)
(4)算盘在计数时算珠要靠()。
2、认识电子计算器。
(1)现在人们最常用的计算工具是电子计算器。
(2)拿出自己的电子计算器,了解各键的名称及使用方法。
(3)同桌相互介绍,认识各种按键的名称和作用。
(4)运用计算器计算要按题目的计算顺序来按键计算。
(2)算盘在计数时算珠要靠梁。()
(3)CE键是清屏键。()
(4)ON\C键是开关及清屏键。()
2、按要求完成教材30页第11、12、13、14题。
3、用计算器计算。
4796×254-325015746-258×36476-(258+14580÷405)
四、挑战自我
不计算,试着写出下面各题的结果,在用计算器检验对不对。

2022年初中数学精品导学案《用计算器进行计算》导学案

2022年初中数学精品导学案《用计算器进行计算》导学案

第2章有理数2.15 用计算器进行计算学习目标:1.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能利用计算器进行计算〔重点〕;2.会用计算器做有理数加减乘除和它们的混合运算〔难点〕.自主学习一、知识链接利用计算器计算:〔1〕8753-1679 =;〔2〕9908×103=;〔3〕126+553+476=;〔4〕446×606÷13=.二、新知预习1.认识计算器计算器的面板由键盘和显示器两局部组成.显示器的功能是显示输入的数据和计算结果.键盘的每个键上都标有这个键的功能,如:(1)ON/C是开启计算器与清零键,按一下这个键,计算器就处于开机、清零状态;-⨯÷运算功能键,按一下+这个键,计算器就执行加法运算;(2)+(3)〔4〕()-负号键;〔5〕2x xy 平方运算键、乘方运算键;〔6〕/ba c 分数键;〔7〕2ndF 要使用计算器上的第二功能,需先按一下这个键. 2.使用计算器时,如何输入数据及运算符号?(1)24; 〔2〕8-; 〔3〕45.3.用计算器计算:〔1〕-125÷5-15×〔-3〕; 〔2〕241.2 1.3-+.(1)按键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显示器显示的结果为:___________________.(2)按键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显示器显示的结果为:___________________.合作探究一、要点探究探究点:运用计算器进行混合运算 操作1 用计算器计算:121+10.5. 求解过程为:,屏幕显示的运算式子为 .,显示为.【方法总结】能让结果显示为小数的方法有三种:①按操作2 用计算器计算:÷〔〕;求解过程为:为.【方法总结】输入时,可以省去小数点前的0,按.操作3用计算器计算:×;按键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显示器显示的结果为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总结】加减乘除混合运算,只要按算式的书写顺序键入,计算器会按照要求计算结果.操作4用计算器计算:23.2;求解过程为:,显示运算结果.【方法归纳】对于立方、平方都有专用键,如,,另外还有一个,比方25,即可.【针对训练】1.用计算器计算:〔1〕2;〔2〕〔〕÷0.2 〔3〕×〔〕〔4〕()36[3-21](-)5⨯+÷.二、课堂小结当堂检测1.用计算器计算:〔1〕35+18×19;〔2〕-6-126×27;〔3〕49-〔+〕;〔4〕-×-〔-〕].2.用计算器计算.〔1〕〔-15〕3÷52;〔2〕-10+8÷22-〔-4〕×〔-3〕.3.用计算器计算:〔〕3×〔-65〕÷[1-〔〕]〔结果精确到〕.参考答案自主学习一、知识链接〔1〕7074 〔2〕1020524 〔3〕1155 〔4〕二、新知预习2.解:〔1〕42x=〔2〕()-8〔3〕5x y4=3.略合作探究263操作1:121+10.52操作2:÷〔-〕-27操作3:略操作4:【针对训练】解:〔1〕原式=4.41. 〔2〕原式=-34. 〔3〕原式=5.338. 〔4〕原式≈19.17.当堂检测1.解:〔1〕377. 〔2〕-3408. 〔3〕-82.2. 〔4〕-128.2.解:〔1〕-135. 〔2〕-20.3.解:〔〕3×〔-65〕÷[1-〔〕]≈.第1课时相似三角形中的对应线段之比一、学习目标:1、熟练应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

华师大版七上数学2.15 用计算器进行数的简单运算 导学案

华师大版七上数学2.15  用计算器进行数的简单运算 导学案

2.15 用计算器进行数的简单运算学习目标、重点、难点【学习目标】1.会用计算器做有理数加、减、乘、除、乘方和它们的混合运算.2.了解计算器的板面结构和使用方法.3.体会解决问题的程序思想方法,体验实践操作的过程.【重点难点】培养学生的运用计算器的能力及正确、熟练地运用计算器解决问题.知识概览图新课导引1.问题探究:大家知道使用计算器有哪些那好处吗?合作交流:生1:使用计算器可以减少运算量,节省时间.生2:使用计算器可以计算我们人类通过笔算不能计算的题目.生3:用计算器计算比较准确,给运算带来了很大方便.2.现有一个病毒A,每隔半小时分裂一次,一个病毒能分裂成两个,若不考虑其他因素,10小时后,能有多少个病毒A?若有某种细菌B,专门消灭病毒A,现有2万个这样的细菌B,若该群细菌每小时增加2万个,则10小时后会有多少个细菌B?若将10小时后的两种微生物混合在一起(一个细菌B只能吞噬一个病毒A),那么病A会剩余吗?学了本节,你会运用科学计算器迅速知道病毒A是还有剩余的!教材精华知识点1 计算器的面板构造计算器的面板由键盘和显示器两部分组成.显示器的功能是显示输入的数据和计算结果.键盘的每个键上都标有这个键的功能,如:友情提示:不同的计算器,运算时按键的顺序、方式可能会有所不同,但涉及四则运算、乘方等的使用方法则大同小异.★计算器只要依照算式的书写顺序输入,计算器就会按要求算出正确答案,例如:要输入-8★另一类输入方法是不按算式的书写顺序输入,例如:要输入-8,按键顺序62,.(如输入54,键.提示:在我们利用计算器进行有理数的运算时,首先应清楚所使用的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尤其要注意输入方法.知识点3 运用计算器进行混合运算输入一个多位数时,按键顺序应从高位依次输入,输入混合运算的顺序应从左到右,计算器将自行按混合运算的顺序运算.友情提示:多数计算器都是按数学的书写顺序按键输入,且都是两行显示,可以显示计算式子,并可修改已输入的计算式子.部分计算器是不按数学的书写顺序按键输入的,且是一行显示,不能显示计算式子.课堂检测基本概念题1、用计算器计算23×(-2.7+0.8)-43.2、按计算器求值发现1.12=1.21, 112=121,不按计算器求1102结果为( ) A.1 210B.12 100C.12.1D.121 000综合应用题3、将本金22250元存三年定期,用计算器计算3年后本息和为多少元(年利率为5.22%,利息税不计)?4、随便选一个自然数,比如25,求这个数各位数字的平方和,22+52=29,再求29的各位数字的平方和,22+92=85,再求82+52=89,…,按照上面的规则,依次推算下去,说出你最后发现的现象.体验中考在计算器上,按照下面的程序进行操作:下表中的x 与y 分别是输入的6个数及相应的计算结果上面操作程序中所按的第三个键和第四个键应是 .学后反思附: 课堂检测及体验中考答案 课堂检测1、分析:按算式的书写顺序按键.所以23×(-2.7+0.8)-43=-15.95. 点拨输入0.8时,可以省去小数点前的02、解析:由计算器求值可发现,一个数每移动1位小数点,它的平方的结果移动两位. 答案:B 点拨观察算式,猜想规律,再用计算器验证,体会计算器的辅助作用. 3、分析:本息和=本金+利息.利息=本金×年利率×年数, 解:列式为22 250+22 250×0.052 2×3. 按键为,显示为25734.35.点拨本题运算量较大,用计算器较快捷,运算时按顺序输入即可. 4、分析:利用计算进行尝试探索,记录结果,会发现规律. 解:.体验中考答案:+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计算器进行运算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指导学会应用计算器进行实数的加、减、乘、除、乘方运算及混合运算。

2.能力目标 :用计算器完成较为繁杂的计算,鼓励学生用计算器进行探索规律的活动。

3.情感态度 :使学生了解计算工具的发展历史,进一步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道理,通过类比认识到现代信息技术是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的工具。

【学习重难点】
重点:计算器的使用及技巧,
难点:运用计算器进行较为繁琐的运算和探索规律,关键是熟练准确的运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学习准备】
计算器、(简单计算器、科学技术器、图形计算器)、多媒体展示台、计算机。

【学习过程】
一、情景引入:
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常会遇到很多的计算问题,如到市场去买菜,到超市去买生活用品,到银行去存款,到商店去买学习用品等都会遇到计算问题,大家发现人们是怎样计算价格的?
口算、用计算器、用算盘、电脑,综合同学们的回答作如下引导,这些计算方法各有什么特点?(心算快捷用于简单的运算,算盘用于较为麻烦的运算,但是用的人越来越少,计算器使用范围广,操作简便,男女老少都能用,电脑在银行、超市中使用准确,快捷)由学生的回答进一步引导,大家知道计算器的发展历史吗?由学生回答后教师作简单的讲解(见准备材料)。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 让大家拿出自己的计算器运算:
2.3823+ )6.0(9.41-⨯ 51
1
23⨯ 22.1 42.1
2. 合作交流:把答案交流订正,讨论计算方法及有关键的功能,可分组,也可同桌交流,
得出上述题目的计算方法。

3. 理性归纳得出结论:
特殊键的功能,借助多媒体展台展示各功能键的功能及运用。

4. 运用反思,拓展创新。

(1)例1:用计算器计算
523)5.42.3(2-
⨯-
尝试运算,讨论、交流,最后由学生板书解题过程,教师帮助修改
计算器的显示结果为1.12-所以
52
3)5.42.3(2-
⨯-=1.12-
(2)练一练,用计算器求下列各式的值
①421345+- ②)3.2(236.12-÷ ③513 ④3
155- ⑤5
23.115)21.287.3(21
+⨯-⨯
(3)想一想:①用计算器计算:=2
11
=2111 =21111 =211111 =2111111
通过计算你发现了什么规律?你能用这个规律写出2
11111111的结果吗!2
111111111呢?
5. 小结回顾:启发说出本节课的感受与体会,补充以下两条: (1)科学计算器有那些主要功能键?
(2)用计算器计算时输入顺序与书写顺序有何关系?
6.课堂作业:自己列出五个含有加、减、乘、除、乘方运算的并含有负数、括号、绝对值的算式用计算器算出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