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计算工具的认识和用计算器计算》导学案
新课标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计算工具的认识》教案(整理13篇)

新课标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计算工具的认识》教案(整理13篇)篇1:新课标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计算工具的认识》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自学,了解我国的传统计算工具——算盘,及其计算方法;使学生知道计算器上的各个功能键的作用,会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2.过程和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习兴趣,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认识算盘、计算器,计算器的使用教学难点:利用计算器进行计算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一、谈话导入(3分)从古至今,计算工具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
二、自主学习(5分)1、学生自主学习教材23--24页。
(1)了解计算工具的发展史。
(2)认识算盘。
算盘上的每一档代表一个数位。
我们选定一档作个位(做个记号),从这一档起向左数,就是十位、百位、千位、万位,这与整数的数位顺序完全相同。
算珠都靠框时,表示算盘上没有数。
计数时要拨主靠梁。
一个下珠表示1,一个上珠表示5。
在十位、百位、千位、万位拨珠靠梁,就分别表示几十、几百、几千、几万,“0”用空档表示。
(3)对计算器的理解。
问学生你知道计算器的哪些功能键?2、学生自主学习教材26页例1。
3、尝试训练:825-138=26×39=312÷8=4.例2:学生自主学习的26页教材。
5、学生汇报交流。
6、教师强调并小结。
三、自主练习(8分)师:通过刚才的自学,同学们已经初步掌握了本节课的知识,下面我们来进行自主练习,看谁把今天的知识学的,最棒!1、用计算器计算。
55846+7646=13027-8934=66280×23=6908×37=÷9=395412+10589=2.小组报告。
(抽签汇报,可以选择口头汇报或者黑板汇报等。
)3、教师强调小结。
四、当堂检测(发试卷)老师:同学们,让我们再接再厉,以我们的成绩结束今天的学习,好吗?那我们就来个课堂测试,看谁完成的快又准!五、评价总结(4分)1、教师面批3人左右,然后小组内交流答案,自批,统计正确率;2、小组汇报完成情况。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计算工具的认识(算盘和计算器)》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计算工具的认识(算盘和计算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计算工具的认识(算盘和计算器)》是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的一课。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算盘和计算器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通过观察、实践,让学生掌握计算工具的使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教材内容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算盘和计算器的结构及使用方法;二是用算盘和计算器进行简单计算。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对数字敏感,好奇心强。
但他们使用算盘和计算器的经验不足,对计算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技巧还需加强指导。
此外,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对于新事物的接受程度和操作能力有所不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进度和需求。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算盘和计算器的结构、功能和使用方法,能熟练地使用算盘和计算器进行简单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算盘和计算器的结构、功能及使用方法。
2.难点:算盘和计算器的操作技巧,以及如何选择合适的计算工具进行计算。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2.示范教学法:教师演示算盘和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引导学生模仿操作。
3.小组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实践,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反馈评价法:教师及时给予学生反馈,鼓励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足够的算盘和计算器,以便学生实践操作。
2.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本算盘和计算器的使用说明书,以便课后自主学习。
3.课件:制作课件,展示算盘和计算器的结构、功能和使用方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在生活中见过算盘和计算器吗?它们有什么作用?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案《计算工具的认识》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案《计算工具的认识》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案《计算工具的认识》 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在观察和活动中认识常用的计算工具和使用方法。
2、学习用计算器进行运算。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过程与方法开展各种形式的数学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投入课堂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使学生感受到计算在日常生活、生产实践中的作用,体会到人们为了方便在计算工具方面的探索和努力,受到爱科学、学科学的教育。
2、通过了解计算工具发展的简单历史,展示人类伟大的创造过程和聪明才智,体会创造源于需要,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欲望。
教学重点:认识算盘和计算器,了解算盘和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利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运算教学过程:一、观看短片,揭示课题1、师谈话导入同学们,今天老师将要带领大家一起走进计算工具探索之旅。
计算工具从古至今,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经过了漫长的发展历程。
远古时代,人类在捕鱼、狩猎和采集果实的劳动中,产生了记数的需要。
慢慢地为了计算方便,人类发明了各种各样的计算工具。
(屏幕配合出示相应的图片,使学生有个直观感受)2、播放短片——计算工具的演变史。
感受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感叹计算科技的发展。
二、探索交流,进入课题(一)认识算盘:1、引出算盘:(1)教师谈话同时播放算盘的声音,引出算盘生根据二年级已经学过的知识介绍算盘各部分的名称(大屏幕配合演示)算盘的四周叫做框,中间的一横叫做梁,串起珠子的小棒叫做档,上面的珠子叫做上珠,下面的珠子叫做下珠,上面的一颗珠子表示5,下面的一颗珠子表示1(2)两种不同的算盘:出示两种不同的算盘(书23页图):观察有什么不同。
(算盘小精灵解释原因,老师操作大屏幕配合演示)左边的算盘是中国算盘,上面有两颗珠子,每颗代表5。
后来算盘发展到日本,逐渐演变成右边这样,上面变成了一颗珠子。
原因是:原来是中国采用的是16进制,满15进1,所以算盘每档上是15;进入日本后,采用的是十进制,所以算盘的上面剩下1颗珠子。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1.3《计算工具的认识以及用计算器计算》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1.3《计算工具的认识以及用计算器计算》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1.3《计算工具的认识以及用计算器计算》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认识计算工具,了解其使用方法,并通过实际操作,学会使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数学计算。
教材通过生动的插图和例题,引导学生掌握计算器的使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计算基础,对于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是,他们可能对计算器的使用还不够熟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掌握计算器的各个功能键以及操作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计算工具,了解其使用方法。
2.引导学生学会使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数学计算。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计算器的各个功能键以及操作方法。
2.使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数学计算。
五. 教学方法采用直观演示法、操作实践法、小组合作法、问答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认识计算器,学会使用计算器,并在实际操作中巩固所学知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计算器,确保其正常运行。
2.准备相关PPT或黑板,用于展示计算器的各个功能键及操作方法。
3.准备一些简单的数学题目,用于让学生实际操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用到过计算工具?让学生分享自己使用计算工具的经历,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展示计算器的各个功能键及操作方法,并通过PPT或黑板进行讲解。
让学生初步了解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3.操练(15分钟)教师设置一些简单的数学题目,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然后用计算器进行实际操作。
教师在旁边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教师挑选几名学生,让他们在讲台上演示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并让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通过这种方式,巩固学生对计算器的掌握。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除了计算器,我们还可以用什么工具进行数学计算?让学生举例说明,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新人教部编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计算工具的认识及用计算器计算》教案

计算工具的认识及用计算器计算教学目标1.了解计算工具的发展和现状,了解算盘发明的意义和作用,能用算盘记数。
利用生活情境引入计算器。
认识计算器各键的功能。
2.通过了解计算工具发展的简单历史,展示人类伟大的创造过程和聪明才智,体会创造源于需要,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欲望。
教学重点了解计算工具的发展和现状,认识计算器各键的功能。
教学难点了解算盘发明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方法讲授、小组合作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1.师:我们了解了数是怎样产生的,随着数的产生,就会出现数的计算,为了计算方便,人们发明了各种各样的计算工具。
2.课件出示师:我国早在两千多年前,也就是春秋时期出现了这样的计算工具。
你知道这叫什么吗?(算盘)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1。
(1)出示386+179=________说说你是怎样使用计算器计算的。
(2)引导学生按步骤按键计算出结果,试试CE和AC键各有什么功能。
CE:清除功能,AC为0,也相当于清除功能。
(3)自己用计算器试试。
825-138=26×39=312÷8=(4)你觉得使用计算器需要注意什么?看清数,别按错了,每次计算前要清0。
2.教学例2。
(1)出示:9999×1=99999999×2=________9999×3=________9999×4=________用计算器算出上面几个算式的结果。
(2)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吗?说一说。
从9999×2起,结果是一个五位数,中间是3个9,两头分别是1,8(9×2);2,7(9×3)…(3)你能不用计算器,直接写出下面几题的结果吗?试一试,很有趣。
9999×5=499959999×7=699939999×9=89991(4)9999×6和9999×8的结果又是多少呢?谁能说一说?9999×6=599949999×8=79992师总结:碰到9999和9以内的自然数(0除外),答案都是五位数,最高位和个位就是自然数与9的乘积,中间三位数都是9。
新人教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计算工具的认识 算盘 计算器》示范教学设计

《计算工具的认识算盘计算器》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3~25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计算工具的发展历史,感受人类的智慧和不断探索的伟大精神。
2.知道算盘的结构和记数方法,了解算盘是我国劳动人民创造的一种简便的计算工具。
3.认识计算器,了解常用键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4.感受计算工具的作用和价值,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热情和欲望。
教学重点了解计算工具的发展历史,初步认识计算器。
教学难点在对计算工具的探究中进一步理解十进制计数法。
教学准备小木棒、课前搜集关于计算工具的资料、两种算盘、计算器、多媒体课件、学习任务单。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教师利用小木棒在实物展示台上演示用“算筹”摆出数字。
师:你们知道我摆出来的是什么数字吗?学生回答,无论答对与否教师都要给予肯定。
师:这是算筹,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计算工具。
你们想认识它吗?想知道从古至今,人类都有哪些计算工具吗?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初步认识、了解计算工具。
二、探究新知(一)计算工具的发展史师:你都知道哪些计算工具?谁愿意给大家介绍介绍?预设:计算器、算盘……教师根据学生介绍的情况补充介绍计算工具的发展历史。
师:为了计算方便,人们发明了各种各样的计算工具。
刚刚我给大家演示的算筹,它是人类最早使用的人造计算工具。
早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用算筹来计算了。
但是,古代的算筹实际上是一根根的小棍,携带不方便并且容易损坏。
大约到一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又发明了更为方便的算盘,并且一直沿用至今。
我国的计算工具在发展,国外的计算工具也在不断地更新进步。
17世纪初,英国人发明了计算尺,计算尺的出现开创了模拟计算的先河。
17世纪中期,欧洲人发明了机械计算器。
到了20世纪40年代,美国人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而计算器,则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广泛应用的。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电子计算机的运算速度不断提升。
补充:可以进一步用数据说话——我国的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1秒钟能计算超过十亿亿次。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上册数学《11计算工具的认识及用计算器计算》教案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上册数学《11计算工具的认识及用计算器计算》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计算工具的种类和作用。
2.掌握计算器的基本按钮和功能。
3.能够正确地使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加减乘除计算。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 1. 计算工具的种类和作用。
2. 计算器的基本按钮和功能。
3. 使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加减乘除计算。
难点: 1. 理解计算器的功能和操作方法。
2. 熟练地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1.备课教师:了解各种计算工具和计算器的功能。
2.教学环境:保证每位学生有一部计算器能够使用。
3.教具准备:计算器、黑板、粉笔等。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举例子引导学生认识计算工具的种类,比如:笔算、算盘、计算器等,让学生感受计算工具的不同用途。
2. 学习计算器的基本按钮和功能(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计算器的基本按钮和功能,包括数字键、运算符号键等,并指导学生在计算器上操作一些简单的计算。
3. 认识计算工具的种类(15分钟)教师向学生讲解不同计算工具的种类和作用,引导学生思考计算工具的便利性和效率性。
4. 让学生操作计算器进行计算(20分钟)教师让学生分组互相搭档,使用计算器完成一些简单的加减乘除计算,鼓励学生之间相互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5. 教师总结并进行讨论(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在计算工具使用中的体会和感想,引导学生对计算工具的认识和使用进行深入思考。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对于计算工具的种类和作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计算器的基本按钮和功能,同时也提高了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能力。
课后拓展教师可以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目,让学生在课后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也可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更多计算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效果。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全部内容,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掌握好计算工具的基本知识和使用方法,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计算工具的认识和用计算器计算》导学案

计算工具的认识和用计算器计算预习指南:了解计算工具的发展历程,认识算盘、计算器等计算工具,知道计算器各功能键的作用,会用计算器计算。
1.你用过计算器吗?用之前先干什么?用计算器有什么好处?2.你还知道哪些计算工具?3.教材第23-27页。
(1)计算工具发展历程。
算筹算盘计算尺机械计算器第一台计算机电子计算器电脑。
目前,速度最快的计算机1秒钟能计算几百万亿次。
(2)算盘的知识点。
在算盘上拨出:534067。
(3)计算器的知识点。
(4)用计算器计算的方法。
①用电子计算器计算时,先用( )键按出第一个数,再按( )键,接着按出第二个数,最后按( )键得出结果。
②运用计算器探究规律时,先用计算器算出前几个算式的结果,从中发现( ),再根据规律( )写出其他算式的结果。
4.先用计算器算出前三题的积,找出规律后,直接写出后面两道题的得数。
3×4=33×34=333×334=3333×3334=33333×33334=333333×333334=每日口算500×0=500÷5= 150×6=88÷8=99÷9= 360÷4=1×800=99×2=60×13=2×2÷2×2=参考答案1. 依学生情况回答;用之前先开机;使计算简便快捷。
2. 台式笔记本、平板电脑。
3. (4)数字运算符号等号规律直接4. 12 1122 111222 11112222 1111122222 111111222222每日口算:0 100 900 11 11 90 800 198 7804--------------------------------------------------每日名言励志名言: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计算工具的认识和用计算器计算
项目内容
1.先估算得数大约得几,再说说怎样估算。
386+179 825-138 26×39
4468+1792 32010-8925 312÷8
2.用计算器计算386+179时,先按“( )”,屏幕上显示( ),再按“( )”,屏幕显示不变,再
按“( )”,屏幕显示179,按“=”,显示结果( )。
如果按错了想修改数据,就按AC键,另外,每次计算前都要清屏。
3.用计算器计算:9999×1=9999×2=
9999×3=9999×4=
我发现:碰到9999乘9 以内的自然数(0除外)时,答案都是五位数,最高位和个位就是自然数与9的乘积,中间三位数都是9。
不用计算器,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答案。
9999×5=9999×7=9999×9=
4.通过预习,我知道了算盘和计算器都是计算工具,其中算盘上方每颗珠子代表( ),下方
每颗珠子代表( );计算器的关机键是( ),清屏键是( ),每次计算前都要( )。
5.我还有( )不明白。
6.我会用计算器计算。
128+284= 532-178= 45×77=371÷7=
7.先用计算器算出前三题的积,找出规律后,写出后面两道题的得数,并用计算器验算。
3×4=33×34=333×334=
3333×3334=33333×33334=
温馨提示学具准备:算盘和计算器。
知识准备:多位数的加减乘除的估算知识。
参考答案:
1. 略
2. 386 386 + 179 565
3. 9999 19998 29997 39996 49995 69993 89991
4. 5 1 OFF CE 清屏
5. 略
6. 412 354 3465 53
7. 12 1122 111222 11112222 1111122222
验算略
学习励志名言
~~~~~~~~~~~~~~~~~~~~~~~~~~~~~~~~
相信自己
人身如开车,不怕慢,就怕钻!不能原地踏步,不能天天折返跑!转机只在前进的路上,一个躺在沟里不想爬出来的人不配谈成功。
不要抱怨,不要等待。
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别错位,别越位,别失位。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只要坚持再长的路,也能一步步走完,反之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脚也无法到达。
加油!顶着困难大踏步向自己的目标迈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