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天一大联考高二上学期阶段性测试试卷(二)(语文扫描版)
天一大联考河南2022-2023学年(上)高二年级期中考试语文(含答案)

天一大联考河南2022-2023学年(上)高二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考生注意: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论语》内容广泛,涉及当时社会的政治、道德、教育、文化等各个方面。
孔子的文学思想与艺术精神,也都可以在《论语》中找到最直接、最显明的论说。
孔子把学习“诗”“乐”放到一个非常重要、非常突出的地位,认为“不能诗,于礼谬;不能乐,于礼素”,“不学诗,无以言”。
他把“文”列为“四教”之首位:“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尽管这里的“文”多指“文献”,不完全指文学,但文学、文字、文章、文化的意义也是不能排除的。
孔子把“诗”和“礼”并列,“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从道德修养、言辞应对等多方面说明学习文艺的重要意义。
他强调文艺的社会作用,“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对文学的美感作用、认识作用和教育作用做了全面论述。
孔子主张“中和”之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表现欢乐和悲哀的感情应该适度,不能过分;反过来,认为无度的郑声“淫”是应该摒弃的,主张“放郑声”,这是孔子思想中庸之道在文艺思想上的反映。
他还提出“思无邪”,确立了儒家评诗的标准;倡导“中和”之美,建立儒家“温柔敦厚”的诗教;提出“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文质统一的观点,这些,都是开创性的。
孔子文学观既尚文,又尚用,“惟其尚文,所以不同于墨家;惟其尚用,所以又不同于道家”(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
在春秋纷乱的大时代,孔子既然也希望自己的学说能被国君采纳,“尚用”就是很自然的。
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阶段性检测(二)生物试题(含答案)

大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中毕业班阶段性测试(二)生物学考生注意: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机体中的生物大分子不能及时被正常降解而贮积,会引起细胞、组织及器官功能的障碍,这主要与下列哪种细胞器的功能障碍有关()A.内质网B.高尔基体C.溶酶体D.核糖体2.奶茶作为年轻人喜爱的新式茶饮,由茶、奶和糖等原材料制成,含有多种多样的化学物质。
下列有关奶茶中的物质检测的说法,错误的是()A.若奶茶和斐林试剂水浴加热后不出现砖红色,则说明奶茶中不含糖类B.奶茶中的蛋白质加热变性后,仍可以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C.向奶茶中加入适量的苏丹Ⅲ染液后,奶茶中的脂肪被染成橘黄色D.向奶茶中加入适量的碘液,通过显色反应检测奶茶中是否含有淀粉3.腺苷是一种神经递质,在海马结构中的作用最强。
腺苷激酶(ADK)通过使腺苷磷酸化转变为AMP来降低组织中腺苷的水平,控制中枢神经系统中腺苷的代谢,调节细胞外腺苷的水平。
目前已证实腺苷具有抗癫痫作用,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组成腺苷的化学元素有C、H、O、NB.腺苷分子彻底水解能获得两种不同的产物C.腺苷磷酸化的产物AMP可作为合成DNA的原料D.降低体内ADK的活性对癫痫的发作有明显的抑制作用4.近年来研究发现,原核细胞也存在细胞骨架,人们已经在细菌中发现了FtsZ、MreB和CreS这3种重要的细胞骨架蛋白。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细菌合成FtsZ、MreB和CreS时直接在细胞质基质中对蛋白质进行加工B.FtsZ、MreB和CreS等蛋白锚定并支撑着线粒体、核糖体等多种细胞器C.高温破坏FtsZ、MreB和CreS的空间结构,从而使其功能不可逆地丧失D.细胞骨架与物质运输、能量转化、信息传递、细胞分裂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5.低温处理下,植物细胞能通过改变细胞液渗透压增强其抗寒性。
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16——2017学年高中毕业班阶段性测试(二)

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16~2017学年高中毕业班阶段性测试(二)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哲学与文化的内在超越品质成就了中国人的“境界”意识。
中国文化是一种以描述和体验为特征的文化,其中蕴含着“物我合一”“道器不离”“体用不二”“和谐共生”等中性智慧。
在中国哲学看来;人性是一个“向善”的不断自我实现、不断自我超越的过程,伴随着这种向善过程的就是人的境界的提升。
在中国文化的实践中,境界是一种修为,境界是一种格调,境界更是一种层次。
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对“境界”的领悟成了中国人实现自我人生超越的重要标志。
中国哲学强调个体的人生理想必须依托于个体的人生境界来实现,即人生理想需以完善最高人生境界为基础才能得以实现。
我们首先以孔子为例,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认为个体的生命展示其实是一个文化成长的过程。
孔子在总结他一生时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文化成长的最终目标就是养成像文武周公那样的君子人格。
在《论语》中我们看到,“君子”与“小人”是一个张力结构,这个张力正是君子所修为的空间。
在孔子那里,境界与一个人的理想、志向有着内在的关联性,当主体确定了人生的理想目标之后,必须通过提升修养以确立一种人生志向,并把外在的礼、乐转化为主体的内在需要,自觉地加以运用并有所取舍,才可能自觉地建立起君子人格境界,实现人生的超越。
孔子的人生境界是成为谦谦君子,而孟子的人生境界则是成为尧舜。
在孟子看来“人皆可以为尧舜”,但是在谈到人与动物的区别时,孟子也曾有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孟子强调人虽绝大部分同于动物,但却具有“异于禽兽者”的部分。
天一联考试卷高二语文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字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沉默寡言(yǎn)B. 惊心动魄(pò)C. 雕梁画栋(liáng)D. 欣欣向荣(yíng)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由于他平时刻苦努力,这次考试成绩优异,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好评。
B. 我看不清黑板上的字,因此请老师将黑板上的字写大一些。
C.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学校决定从下学期开始,每周增加两节自习课。
D. 这本书是我送给他的生日礼物,希望他能喜欢。
3.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那个山村的景色美得像一幅画。
B. 他的笑容犹如阳光般温暖。
C. 他的歌声悠扬动听,仿佛能穿透云霄。
D. 他知识渊博,堪称是“活字典”。
4. 下列词语中,属于近义词的一项是()A. 俊秀、秀美B. 喜悦、欢快C. 美丽、秀丽D. 灵敏、敏捷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手法的一项是()A. 她的笑声像银铃一样清脆。
B. 天空中的星星闪烁着光芒。
C. 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D. 她的性格像阳光一样明媚。
6. 下列句子中,语序不当的一项是()A. 他今天下午没有去上课,因为家里有急事。
B. 他把书包里的书都看完了。
C. 她在公园里散步,欣赏着美丽的风景。
D. 他正在家里准备明天的考试。
7.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 我喜欢读书,尤其是古典文学。
B. 她一进教室,就看见老师正在黑板上写着什么。
C. 他拿起笔,在纸上画了一个圆圈。
D. 我问他:“你昨天去哪儿了?”8.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他勤奋好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B. 他办事雷厉风行,从不拖泥带水。
C. 她心地善良,乐于助人。
D. 他一心一意,专注于自己的研究。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9. 《沁园春·雪》的作者是________,词中“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一句,表达了作者对________的赞美之情。
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中毕业班阶段性测试(二)语文试题

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中毕业班阶段性测试(二)语文试题考生注意: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生成式人工智能是一种由程序推动的、基于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和神经网络技术发展,能够自主学习和产出的算法程序。
新一代的人工智能已经可以深度学习一切现有的文学文本,并在此基础上计算出不同作家的用词喜好、句式句法、行文风格,以此派生出风格相近的作品。
可以说,经过算法的持续选代和优化,人工智能技术处理语言本质、叙事规律的效能将逼近甚至超越人类作家。
但这种写作技术层面的臻于至美,绝不是文学的终极旨归,也远未探及文学性之根本。
一流的文学作品,绝不是靠一套悬浮的语词和绝对的理性逻辑就能简单完成的文字游戏。
那些伏脉于历史褶皱深处沉甸甸的细节,那些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才是其要义所在。
近年来,互联网上不断掀起的对鲁迅笔下诸多人物形象的讨论,便足以显现出文学经典所具有的跨时代、跨媒介、破图层的能量。
作家正是有着对社会关系的深刻洞见、对他者的热忱关切,才能以如此这般简洁克制的文字直击人心,塑造出孔乙已、闰土、阿Q等人物形象,揭示其生活状态。
这些人物形象历经百年岁月淘洗,依然在新的时代语境中不断迸发回响,乃至成为当下互联网世界中勾连自我与他人、现实生活与精神生活的文化中介。
这就是文学性的力量:无论岁月如何变迁,我们始终可以在充满灵韵的文学中观古今、观天下、观自身。
反观人工智能写作,人工智能技术在诞生之时,就是工具导向性的。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人机交互模式更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类是制定算法法则、下达指令、具有主体性的一方。
河南省大联考2022-2023学年高二年级阶段性测试(二)语文

河南省大联考2022-2023学年高二年级阶段性测试(二)语文(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早期中国文明研究中,曾长期存在“中原中心论”,研究者把关注的重心完全放在中原地区,认为似乎只有中原才有文明。
但越来越多的考古发现显示,中国文明起源的模式更像是“满天星斗”“群星璀璨”。
文化生态视域下的四大板块之间密切的互动,构成早期中国文明的基本文化生态框架。
东南板块是农耕文明的核心区域。
中国拥有华北的旱作农业与长江中下游稻作农业两个起源区,事实上,在华南地区还发展了园圃农业。
东北地区依赖水生资源,发展出来一种定居的狩猎采集经济,又称为“渔猎新石器文化”。
尽管东南板块的各个区域农业开始早晚并不相同,农业形态也各有差异,但普遍具有较高的定居性,这是东南板块各个区域显著的共性。
西北板块以草原、荒漠、高原等地形为主,这里的初级生产力水平较低,动物群流动性大。
有了马牛羊等物种后,人类稳定利用草原地带成为可能,随后在这一地区青铜文化的基础上发展出游牧政权。
由于游牧经济并不是自给自足的,一方面需要与农耕群体进行贸易交换,另一方面游牧群体利用骑射的优势常常劫掠,交换与战争构成了西北板块与东南板块互动的主要方式。
西北板块与东南板块的互动并不是直接发生的,而是通过从东北到西南的生态交错带板块实现的,这个地区堪称中国文明演进的“枢纽”。
生态交错带同时具有两个生态区的资源,相比于单个生态区的资源种类更丰富,但是由于它处在两个生态区的交界地带,随着气候环境的变化,这个交界地带的位置频繁迁移,因此,其资源供给具有不稳定性。
生活在这个地带的早期人群,需要根据环境的变化不断调整其文化适应方式。
这一调整不仅包括生计方式的改变,还包括人群的频繁流动。
这一特征在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材料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当时人们在狩猎采集与农业之间徘徊。
河南省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大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河南省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大联考语文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古代小说因地位卑下,作者常攀附经史等强势文体以自高,并在小说中谈文论艺,以示博学,提高小说的品位,因此,小说中蕴藏着丰沛的文论资源,值得挖掘和利用。
钱锺书先生早就注意到这一现象,他在《读〈拉奥孔〉》一文中说:“把它们演绎出来,对文艺理论很有贡献。
”可惜一直未受到学界重视。
谈文论艺所涉及的内容很广泛,诗文曲赋,小说戏曲、书画篆刻等无不应有尽有,或由作者直接介入发表,或借小说中的人物代言,其中不乏精辟之见,其价值主要体现在艺术方面。
作为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谈文论艺描写的艺术功能自是题中应有之义,当然,有不少描写游离于故事情节之外,成为“学术之汇流,文艺之列肆”。
将理论价值与文学功能完美结合,《红楼梦》堪称典范。
如第四十八回写香菱学诗,黛玉称自己喜欢山水诗人,主张写诗不必有太多的束缚,立意最为要紧,若“意趣真”,平仄可以不拘,词句不必修饰。
她的文学主张与宝玉相似,宝玉创作《芙蓉女儿诛》,“随意所之,信笔而去,喜则以文为戏,悲则以言志痛,辞达意尽为止,何必若世俗之拘于方寸之间哉。
”这些诗论继承明人“意趣”至上的主张,又表现了宝、黛的率真个性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第四十二回写宝钗论画:这园子却是像画儿一般,“你就照样儿往纸上一画,是必不能讨好的。
这要看纸的地步远近,该多该少,分主分宾,该添的要添,该减的要减,该藏的要藏,该露的要露。
”这番话不但表现出宝钗博学多识,还凸显了她装愚守拙、富有机心的个性。
又如《浮生六记》陈芸论李杜之别,称更喜欢学诗的“落花流水之趣”,司马相如等作家和《西厢记》等戏曲作品也是她的枕头之物。
其文学偏好正是她不为礼教束缚的写照。
《青楼梦》第六回写挹香推重《石头记》的“情思缠绵”和《西厢记》的“文法词章”,也十分贴合她的个性。
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14-2015学年高二阶段性测试(二)语文试题 扫描版含答案

天一大联考(原豫东、豫北十所名校联考)2014—2015学年高二年级阶段性测试(二)语文·答案1.A2.C3.D4.B5.C6.D7.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言文中重要句子的能力。
(1)班彪既厌恶隗嚣的话,又感伤时世正艰难,就写成了《王命论》,认为汉朝继承尧德,不是凭借欺诈和武力得到的,他想用这些使隗嚣感悟。
(关键词“疾”“致”“感”的翻译各1分,大意2分)(2)从太初以后,历史空缺没有记载,后来好事之人常有编写汇集当时的事情的著作,但是大都庸俗浅薄,不足以接续司马迁的史书。
(关键词“阙”“缀集”“踵继”的翻译各1分,大意2分)【参考译文】班彪字叔皮,扶风郡安陵人。
他性情沉静稳重,喜好古代文化。
二十多岁时,更始皇帝败亡,三辅地区大乱。
当时隗嚣在天水招聚部众,班彪因避难投奔隗嚣。
隗嚣询问班彪说:“从前周朝灭亡,诸侯国一齐争雄,天下分裂,上百年以后才平定下来。
想来这是合纵连横的故事在当今重又发生吗?将乘着朝代的更替而有一人借此时独掌天下吗?希望您谈一谈。
”班彪回答说:“周朝的衰败与兴盛,和汉朝很不相同。
过去周朝爵位分为五等,诸侯执政,周朝根基已经衰微,而诸侯国枝叶却很强盛,因此在其末世有合纵连横的事情,这是形势和命运所决定的。
汉朝继承秦朝制度,改设郡县,君主具有独自决断的威严,而臣子却没有长期的权力。
到了王莽独揽朝政,趁机窃取帝位。
危难从上边兴起,其伤害却没有波及人民。
当今的雄才豪杰中统领州郡的人,都不具备七国争雄的资本,且百姓赞美汉朝,这种思念仰慕汉朝恩德的心情,已经可以知晓了。
”隗嚣说:“您谈论周、汉两代的形势还可以,至于仅仅看到愚昧的百姓熟记刘氏名号的缘故,就说汉室又将振兴,就不准确了。
从前秦国丧失政权,刘邦起兵夺得天下,当时的人们又有谁知道汉呢?”班彪既厌恶隗嚣的话,又感伤时世正艰难,就写了《王命论》,认为汉朝继承尧德,不是凭借欺诈和武力得到的,他想用这些使隗嚣感悟。
隗嚣却始终不醒悟,于是他就躲到河西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