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1:液压系统的认识与液压泵类元件拆装2.29

实验1:液压系统的认识与液压泵类元件拆装

一、实验目的

熟悉和掌握液压系统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能够完成各种泵的拆装,掌握齿轮泵、定量叶片泵和变量叶片泵的结构、特点以及工作原理。

二、实验仪器

内六角扳手、改锥、螺丝刀、尖嘴钳子等

三、实验台结构与实验原理

了解液压传动实验台的工作原理;

对齿轮泵、定量叶片泵和变量叶片泵进行拆解,观察内部结构。掌握其工作原理。

四、实验步骤:

1、认识液压系统在液压传动实验台上的基本构成,熟悉分清系统的四大组成部分,掌握各个组成部分的工作原理。

2、齿轮泵的拆装:将齿轮泵按顺序拆开,观察泵的密封容积由哪些零件组成,困油区、卸荷槽在什么位置,泵内压力油的泄漏情况,如何提高容积效率。

3、叶片泵的拆装:将叶片泵按顺序拆开,观察泵的密封容积由哪些零件组成,如何区分配油盘上的配油窗口,分析配油盘上的三角沟槽有什么作用,叶片能否反装,泵在工作时叶片一端靠什么力始终顶住定子内圆表面而不产生脱空现象。

五、实验操作注意事项:

1.因实验元器件结构和用材的特殊性,在实验的过程中务必注意稳拿轻放防止

碰撞。

2.做实验之前必须熟悉元器件的工作原理和动作的条件,绝对禁止强行拆卸,

不要强行旋转各种元件的手柄,以免造成人为损坏。

3.学生做实验之前一定要了解本实验的操作规章,在实验指导老师的指导下进

行,切勿盲目进行实验。

4.实验完毕后,要清理好元器件,注意搞好元器件的保养和实验台的清洁。

《液压元件的拆装》实验报告

班级学号姓名同组人

1.实验报告

1)本实验目的;

2)实验结果及分析。

2.思考题

1)液压系统的组成有哪些?

2)写出所拆齿轮泵、定量叶片泵和变量叶片泵的工作原理。3)草绘齿轮泵、定量叶片泵、变量叶片泵结构原理图。

液压实验

实验一液压泵和液压马达拆装实验 一.实验目的 液压泵是液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液压泵的拆装,可加深对泵结构及工作原理的了解,以巩固课堂讲述的内容; 二.实验内容 拆装:齿轮泵、双作用定量叶片泵。 三.实验用工具及材料 内六角扳手、固定扳手、螺丝刀、相关液压泵、液压马达。 四.实验要求 1. 通过拆装,掌握液压泵零部件构造,了解其加工工艺要求。 2. 分析影响液压泵容积效率的因素,了解易产生故障的部件并分析其原因。 3. 通过实物分析液压泵的工作三要素(三个必须的条件)。 4. 掌握拆装油泵和马达的方法和拆装要点。 五.实验报告内容 1.在齿轮油泵、单作用叶片泵中选一种,画出工作原理简图,说明其主要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 2.叙述拆装的循序; 3.拆装中主要使用的工具; 4.拆装过程的感受。 六.思考题 1.齿轮泵的卸荷槽的作用是什么? 2.液压泵的密封工作区是指哪一部分? 3.双作用变量叶片泵如何保证叶片伸出?

实验二液压阀拆装实验 一. 实验目的 通过对液压阀(压力阀,换向阀,流量阀)的拆装,了解液压阀的结构及工作原理。二. 实验内容 拆装YF型溢流阀、电磁换向阀、单向阀、节流阀阀等。 三.实验要求 1. 掌握液压力P与弹簧力F之间的平衡关系,理解液压阀的阀芯开启与闭合的过程。 2. 了解调压弹簧与复位弹簧的作用及性质。 3. YF溢流阀调压的好处(先导阀的作用)。 4. 了解每个零部件的作用、结构及工艺要求。 5. 掌握阀类元件的职能符号及其工作原理。 6. 了解阀类元件在液压系统中的作用。 四.实验报告内容 1. 叙述YF型溢流阀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2. 叙述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结构及工作原理。何为三位四通阀中位机能?画处O、M、 H、Y、P型机能职能符号图,并叙述其在工作中的作用。

液压认知实验doc(2)

实验一液压系统的认知 一、实验目的 熟悉和掌握液压系统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简单认知常用的泵、阀(方向阀、压力阀、流量阀等),了解液压系统的应用及特点。 设备的训练。 二、实验仪器 DS4液压及电气液压培训装置(双面)及液压技术培训组件(主要包括叶片泵、油箱、操作实验台、各类阀、电控系统等)。 三、实验台结构与实验原理 了解液压传动实验台的工作原理;液压系统工作原理。 四、实验步骤 1、熟悉液压系统操作规程和安全注意事项; 2、认识液压系统在液压传动实验台上的基本构成,熟悉系统的五大组成部分(动力系统、传动系统、控制系统、辅助系统、液压油),了解各部分的工作原理。 3、搭建基本液压系统回路(换向回路),了解各部分系统的功能; 4、了解液压系统的应用特点。 五、实验操作注意事项 1、液压传动:以液体为介质进行力和运动的传递和控制,主要传递液压能(在传递过程中有能量损失);

2、液压泵站的组成:液压油箱、用于检查油位、温度和压力的装置、过滤器、冷却器和加热器、压力阀、控制阀等(有的系统还有蓄能器)。 3、变量叶片泵:流量调节螺栓、高度调节螺栓、压缩弹簧调节装置、泵体及叶片装置(转子和定子); 4、液压油:一般采用矿物油,其作用可传递能量、润滑、散热、防腐蚀、在工作期间保持良好的化学稳定性、良好的粘-温特性、不腐蚀密封件等。 5、液压油中的空气:有副作用(产生气蚀、影响液压能的传递的稳定性、产生噪音、降低效率等),就避免(定期排除,保证良好的密封性,液压泵直接安装在油箱上,油箱排气性好且足够大,吸油管路尽可能短且直等。) 五、实验注意事项 1、因实验元器件结构和用材的特殊性,在实验的过程中务必注意稳拿轻放,防止碰撞; 2、做系统搭建时必须先熟悉元器件的工作原理和操作动作要领,规范操作,绝对禁止强行拆卸,杜绝造成人员伤害和设备损坏; 3、在实际操作之前,一定要了解设备的操作规程,严格按指导老师的指导进行操作,切勿盲目进行实验; 4、实验完毕后,按要求清理好元器件,注意元器件的保养和操作台的清洁。 六、实验思考 1、液压传动的特点? 2、举例说明液压传动的应用。 3、简要说明液压系统各部分的作用。

实验1:液压系统的认识与液压泵类元件拆装2.29

实验1:液压系统的认识与液压泵类元件拆装 一、实验目的 熟悉和掌握液压系统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能够完成各种泵的拆装,掌握齿轮泵、定量叶片泵和变量叶片泵的结构、特点以及工作原理。 二、实验仪器 内六角扳手、改锥、螺丝刀、尖嘴钳子等 三、实验台结构与实验原理 了解液压传动实验台的工作原理; 对齿轮泵、定量叶片泵和变量叶片泵进行拆解,观察内部结构。掌握其工作原理。 四、实验步骤: 1、认识液压系统在液压传动实验台上的基本构成,熟悉分清系统的四大组成部分,掌握各个组成部分的工作原理。 2、齿轮泵的拆装:将齿轮泵按顺序拆开,观察泵的密封容积由哪些零件组成,困油区、卸荷槽在什么位置,泵内压力油的泄漏情况,如何提高容积效率。 3、叶片泵的拆装:将叶片泵按顺序拆开,观察泵的密封容积由哪些零件组成,如何区分配油盘上的配油窗口,分析配油盘上的三角沟槽有什么作用,叶片能否反装,泵在工作时叶片一端靠什么力始终顶住定子内圆表面而不产生脱空现象。 五、实验操作注意事项: 1.因实验元器件结构和用材的特殊性,在实验的过程中务必注意稳拿轻放防止 碰撞。 2.做实验之前必须熟悉元器件的工作原理和动作的条件,绝对禁止强行拆卸, 不要强行旋转各种元件的手柄,以免造成人为损坏。 3.学生做实验之前一定要了解本实验的操作规章,在实验指导老师的指导下进 行,切勿盲目进行实验。 4.实验完毕后,要清理好元器件,注意搞好元器件的保养和实验台的清洁。

《液压元件的拆装》实验报告 班级学号姓名同组人 1.实验报告 1)本实验目的; 2)实验结果及分析。 2.思考题 1)液压系统的组成有哪些?

2)写出所拆齿轮泵、定量叶片泵和变量叶片泵的工作原理。3)草绘齿轮泵、定量叶片泵、变量叶片泵结构原理图。

《液压元件拆装与系统安装调试》实训指导书

《液压元件拆装与系统安装调试》实训指导书 机电工程系 2010.10 液压元件拆装实习指导 液压元件是液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元件的拆装实习使学生对学过的主要元件外观、内部结构,主要零件的形状、材料及其之间的配合要求等方面获得感性认

识,从而加深对其工作原理的理解,使学生初步了解和掌握机械拆装的基本常识,了解液压元件维修的一般方法,锻炼机械维修方面的技能,以便在将来实际工作中设计和使用液压系统时,能正确选用和维修液压元件。 实训一液压泵的拆装 一、柱塞泵 拆装实例1 SCY14—1B型手动变量轴向柱塞泵。 1.内部结构(教材图3-17) 1-滑靴;2-柱塞;4-传动轴;6-配流盘;7-缸体;8-定心弹簧;9-外套;10-内套;11-钢球;18-柱塞21-刻度盘23-拨叉24-销轴25-斜盘26-压盘 图1-1 10SCY14-1B手动式斜盘式轴向柱塞泵 2.拆装注意事项 (1)如果有拆装流程示意图,按参考该图进行拆与装; (2)仅有元件结构图或根本没有结构图的,拆装时请记录元件及解体 零件的拆卸顺序和方向; (3)拆卸下来的零件,尤其泵体内的零件,要做到不落地、不划伤、不锈蚀等; (4)拆装个别零件需要专用工具。如拆轴承需要用轴承起子,拆卡环 需要用内卡钳等; (5)在需要敲打某一零件时,请用钢棒,切忌用铁或钢棒;

(6)拆卸(或安装)一组螺钉时,用力要均匀; (7)安装前要给元件去毛刺,用煤油清洗然后晾干,切忌用棉纱擦干; (8)检查密封有无老化现象,如果有,请更换新的; (9)安装时不要将零件装反,注意零件的安装位置。有些零件有定位 槽孔,一定要对准; (10)安装完毕,检查现场有无漏装元件。 3.主要零、部件分析 (1)缸体10 缸体10用铝青铜制成,它是泵的核心零件。缸体上有七个与柱塞相配 合的缸孔,其配合精度较高,以保证既能做相对运动,又有良好的密封性能。缸体中心开有花键孔,与传动轴12相配合。缸体右端面与配流盘13相配合。缸体外面镶有钢套并装在滚动轴承9上。 (2)配流盘13 配流盘13是使柱塞泵完成吸、压油的关键部件之一。这种配流方式 称为端面配流。要求配流端面与缸体端面有较好的平面度和较高的表面粗糙度,以保证既能做相对运动,又有良好的密封性能。配流盘上开有两条月牙形槽1和早,它们分别与缸体吸、压油管路相通。外圈的环形槽/是卸荷槽,与回油相通,以减少缸体与配流盘之间油液压力的作用,保证两者能紧密配合。在配流盘上开两个通孔a和e,它们是由直径为tl和a。的两个小孔组成的。a孔与月牙形槽I相通为孔与月牙形槽B 相通(是通过右泵盖上开槽使之连通的)。由于小孔的阻尼作用,可以消除泵的困油现象,从而降低泵的噪音。为配合两个通孔起到消除泵困油的现象,在安装配流盘时,将配流盘的对称轴相对于斜盘的垂直轴沿缸体旋转方向偏转5”~6”。为保证这个相对关系,在配流盘下端铣一缺口,通过它用销子与右泵盖准确定位。 (3)柱塞17与滑履1 柱塞2的球头与滑履1铰接。滑履跟随柱塞做轴向运动,并以柱塞球 头为中心自由摆动,使滑履的平面与斜盘4的斜面保持方向一致。柱塞和滑履中心均有直径为lmm的小孔,缸中压力油可通过小孔进入柱塞和滑履、滑履和斜盘间的相对滑动表面,起静压支承作用,从而大大减小了这些零件的磨损。 (4)滚动轴承9 滚动轴承9承受斜盘4作用在缸体上的径向力。这样可以减少配流端面上的不均匀磨损,并保证缸体与配流盘的良好配合。 (5)轴心弹簧11和回程盘2 弹簧11通过内套及钢球8顶住回程盘2,而回程盘2使滑履1紧贴斜 盘4,使柱塞得到回程运动。同时,弹簧11又通过外套使缸体10紧贴配流盘13,以保证泵启动时基本无泄漏。 (6)变量机构

液压气动实训报告

· 篇二:液压气动实验报告 液压气动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液压与气动 实验项目:填写下面给出的实验名称 实验时间:2014-12-15、2014-12-16、2014-12-17 实验组号:1组:1-10号;2组:11-20号;3组:21-30号;4组:31-40号;5组:41- 实验地点:工程215 实验报告中的实验过程、实验结果部分写思考题。 实验一液压泵拆装 一、实验目的 理解常用液压泵的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掌握的正确拆卸、装配及安装连接方法;掌握 常用液压泵维修的基本方法。 二、实验工具 实习用液压泵:齿轮泵。 工具:内六方扳手,固定扳手、螺丝刀、卡簧钳等。 三、思考题 1.齿轮泵由哪几部分组成?各密封腔是怎样形成? 2.齿轮泵的困油现象的原因及消除措施。 3.齿轮泵中存在几种可能产生泄漏的途径?为了减小泄漏,该泵采取了什么措施? 4.齿轮、轴和轴承所受的径向液压不平衡力是怎样形成的?如何解决? 5.单作用叶片泵与双作用叶片泵有什么区别? 实验二液压阀拆装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方向阀、压力阀、流量阀等的结构特点; 2. 熟悉各阀的主要零部件; 3. 熟悉各种液压阀的工作原理。 二、实验器材 直动式溢流阀、直动式顺序阀、先导式溢流阀、干式电磁换向阀、手动换向阀、单向阀 等各种液压阀,拆装工具等。 三、实验过程 1. 拆开液压阀,取出各部件; 2. 分辨各油口,分析工作原理; 3. 比较各种阀的异同; 4. 按拆卸的相反顺序装配各阀。 四、思考题 1. 画图并说明直动式溢流阀的工作原理。 2. 如果先导式溢流阀主阀芯阻尼孔堵塞,液压系统会出现什么故障?为什么? 3. 比较直动式溢流阀、直动式顺序阀的异同。 实验三液压基本回路演示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小型基本回路实验台的构造和各元件的连接关系; 2. 阅读分析液压原理图;

心得体会 液压泵拆装实验心得

液压泵拆装实验心得 液压泵拆装实验心得 液压泵拆装实验 一、实验目的 液压泵是液压系统的能源装置,通过对液压泵的拆装,加深对泵结构及工作原理的了解,并初步认识液压泵的加工及装配工艺。 二、实验工具及设备 内六角扳手、固定扳手、螺丝刀、液压泵。,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按一定步骤拆解轴向柱塞泵、齿轮泵、叶片泵,观察及了解各零件在液压泵中的作用,了解液压泵的工作原理,并重新装配液压泵。(一)轴向柱塞泵 型号:cy14-1型轴向柱塞泵(手动变量),结构见图。 1、工作原理 油泵输入轴9由电机带动旋转,缸体6随之旋转,缸体中的柱塞7的球头上的滑靴5被回程盘压向斜盘,因此柱塞7随着斜盘的斜面在缸体6中往复运动,实现油泵的吸、排油。油泵的配油由配油盘10实现。改变斜盘倾角,就改变了油泵的输出流量。 2、实验报告要求 1)根据实物,画出柱塞泵的工作原理简图。 2)简要说明轴向柱塞泵的结构组成。 3、思考题

1)cy14-1型轴向柱塞泵用的是何种配流方式? 2)轴向柱塞泵的变量形式有几种? (二)齿轮泵 型号:CB-B型齿轮泵,结构图见图。 CB-B齿轮泵结构图 1、工作原理 在吸油腔,轮齿在啮合点相互从对方齿谷中退出,密封工作空间的有效容积不断增大,完成吸油过程。在排油腔,轮齿在啮合点相互进入对方齿谷中,密封工作空间的有效容积不断减小,实现排油过程。 2、实验报告要求 1)根据实物,画出齿轮泵的工作原理简图。 2)简要说明齿轮泵的结构组成。 3、思考题 1)卸荷槽的作用是什么? 2)齿轮泵的密封工作区是指哪一部分? (三)双作用叶片泵 型号:YB-6型叶片泵,结构图见图。 YB-6叶片泵结构图 1、工作原理 轴3带动转子4转动时,转子叶片槽中的叶片在离心力和叶片底部压力油的作用下伸出,叶片顶部紧贴定子内表面,沿着定子内表面曲线滑动。叶片往定子的长轴方向运动时叶片伸出,使定子5内表面、配

液压与气动实验指导书

液压与气压传动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液压元件拆装 一、实验目的 液压元件是液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液压元件的拆装可加深对元件结构及工作原理的了解。并能对元件的加工及装配工艺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二、实验用工具及材料 内六角扳手、固定扳手、螺丝刀、各类液压泵。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拆解各类液压元件,观察及了解各零件在元件中的作用,了解各种元件的工作原理,按一定的步骤装配各类液压元件。 1.轴向柱塞泵 型号:cy14—1型轴向柱塞泵(手动变量) 结构见图1—1 图1-1 (1)实验原理 当油泵的输入轴9通过电机带动旋转时,缸体5随之旋转,由于装在缸体中的柱塞10的球头部分上的滑靴13被回程盘压向斜盘,因此柱塞10将随着斜盘的斜面在缸体5中作往复运动。从而实现油泵的吸油和排油。油泵的配油是由配油盘6实现的。改变斜盘的倾斜角度就可以改变油泵的流量输出。 (2)实验报告要求 A.根据实物,画出柱塞泵的工作原理简图。 B.简要说明轴向柱塞泵的结构组成。

(3)思考题 a.cy14---1型轴向柱塞泵用的是何种配流方式? b.轴向柱塞泵的变量形式有几种? 2.齿轮泵 型号:CB---B型齿轮泵 结构图见图1—2 图1-2 (1)工作原理 在吸油腔,轮齿在啮合点相互从对方齿谷中退出,密封工作空间的有效容积不断增大,完成吸油过程。在排油腔,轮齿在啮合点相互进入对方齿谷中,密封工作空间的有效容积不断减小,实现排油过程。 (2)实验报告要求 a.根据实物,画出齿轮泵的工作原理简图。 b.简要说明齿轮泵的结构组成。 (3)思考题 a.卸荷槽的作用是什么? b.齿轮泵的密封工作区是指哪一部分? 3.双作用叶片泵 型号:YB---6型叶片泵 结构图见图1---3

液压泵拆装实验(参考答案)

液压泵拆装实验 一、实训目的 1、进一步理解常用液压泵的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 2、掌握的正确拆卸、装配及安装连接方法; 3、掌握常用液压泵维修的基本方法。 二.实训器材 1、实习用液压泵:齿轮泵4 台、叶片泵4 台、轴向柱塞泵1 台; 2、工具:内六方扳手2 套、固定扳手、螺丝刀、卡簧钳等; 3、辅料:铜棒、棉纱、煤油等。 三、实训内容 (一)齿轮泵:CB-B 型齿轮泵 拆装步骤如下: (1)拆解齿轮泵时,先用内六方扳手在对称位置松开6个紧固螺栓,之后取掉螺栓,取掉定位销,掀去前泵盖4,观察卸荷槽、吸油腔、压油腔等结构,弄清楚其作用,并分析工作原理; (2)从泵体中取出主动齿轮及轴、从动齿轮及轴; (3)分解端盖与轴承、齿轮与轴、端盖与油封;(此步可以不做) (4)装配步骤与拆卸步骤相反。 (二)双作用叶片泵:YB1 型叶片泵。 拆装步骤及注意事项: (1)拆解叶片泵时,先用内六方扳手对称位置松开后泵体上的螺栓后,再取掉螺栓,用铜棒轻轻敲打使花键轴和前泵体及泵盖部分从轴承上脱下,把叶片分成两部分; (2)观察后泵体内定子、转子、叶片、配流盘的安装位置,分析其结构、特点,理解工作过程; (3)取掉泵盖,取出花键轴,观察所用的密封元件,理解其特点、作用; (4)拆卸过程中,遇到元件卡住的情况时,不要乱敲硬砸,请指导老师来解决; (5)装配前,各零件必须仔细清洗干净,不得有切屑磨粒或其它污物; (6)装配时,遵循先拆的部件后安装,后拆的零部件先安装的原则,正确合理的安装,注意配流盘、定子、转子、叶片应保持正确装配方向,安装完毕后应使泵转动灵活,没有卡死现象; (7)叶片在转子槽内,配合间隙为0.015~0.025毫米;叶片高度略低于转子的高度,其值为0.005毫米。 (三)轴向柱塞泵:SCY14-1B 型斜盘式轴向柱塞泵 拆装步骤及注意事项: (1)拆解轴向柱塞泵时,先拆下变量机构,取出斜盘、柱塞、压盘、套筒、弹簧、刚球,注意不要损伤,观察、分析其结构特点,搞清各自的作用; (2)轻轻敲打泵体,取出缸体,取掉螺栓分开泵体为中间泵体和前泵体,注意观察、分析其结构特点,搞清楚各自的作用,尤其注意配流盘的结构、作用; (3)拆卸过程中,遇到元件卡住的情况时,不要乱敲硬砸,请指导老师来解决; (4)装配时,先装中间泵体和前泵体,注意装好配流盘,之后装上弹簧、套筒、钢球、压盘、柱塞;在变量机构上装好斜盘,最后用螺栓把泵体和变量机构连接为一体; (5)装配中,注意不能最后把花键轴装入缸体的花键槽中,更不能猛烈敲打花键轴,避

液压传动实验报告

液压传动 实验报告 实验课程:液压传动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班级: 实验一液压泵拆装 一、实验目的 液压元件是液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液压泵的拆装可加深对泵结构及工作原理的了解.并能对液压泵的加工及装配工艺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二、实验用工具及材料 内六角扳手、固定扳手、螺丝刀、各类液压泵、液压阀及其它液压元件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拆解各类液压元件,观察及了解各零件在液压泵中的作用,了解各种液压泵的工作原理,按一定的步骤装配各类液压泵. 四、思考题实验报告作业 1.齿轮泵为什么不能输出高压油 首先要明白一个原理:压力取决于负载,再次判断你的系统:1.系统空负载2.溢流阀卡死而不能加载3.泵内泄过大,建立不起压力. 齿轮泵由于泄露较大主要是齿轮泵端面密封长度变短,端面泄露约占齿轮总泄露的75%-80%同时因存在径向不平衡力,所以一般齿轮泵压力不易提高. 2.叶片泵与齿轮泵相比,有何特点 叶片泵本身的缺点就是吸油不良好,没有齿轮泵吸油性好.但是叶片泵压力要比齿轮泵要 高,还有比齿轮泵输出的油液平稳,脉动小.叶片泵对油的要求也要比齿轮泵要高,一般进口 的泵都是用机油的.齿轮泵、叶片泵、最大的区别是结构特点不一样.齿轮泵的优点结构简单,维护方便,使用寿命长,相对于其余两种泵抗污染能力强.叶片泵的优点结构紧凑,运动平稳,流量均匀,噪音小.齿轮泵一般应用于工作条件较恶劣的工程机械、矿山机械、起重运输机械、建筑机械、石油机械、农业机械以及其它压力加工设备中.叶片泵一本应用于机床设备比较广泛. 实验二液压阀拆装 一、实验目的 液压元件是液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液压阀的拆装可加深对阀结构

液压与气压传动实验报告

液压与气压传动实验报告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科技学院专业:班级:学号:姓名:成绩:20__年月实验:工程机械仿真操作 一、实验目的通过对工程机械操作,熟悉其控制方式、掌握工作原理及其性能;仔细分析工程机械的工作流程,能够绘制其液压控制系统图,并写出其进出油路。 二、实验仪器三台工程仿真设备:转载机、挖掘机和集装箱升降机 三、实验报告及思考题)给操作的仿真工程机械拍照(能清晰明了的表达实现每一个系统动作用到的液压元件);2)分析系统动作实现有哪些元件组成,并绘制液压回路系统图(配合文字进行说明)?3)写出每一个系统动作的进出油路。实验2:液压元件结构、工作原理及其拆装 一、实验目的熟悉和掌握液压系统中动力类元件(液压泵)、执行类元件(液压缸)以及控制类元件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其性能;能够完成液压系统三类元件的拆卸与装配,掌握所拆装液压元件的结构、特点以及工作原理。 二、实验仪器液压动力元件、液压执行元件、液压控制元件、内六角扳手、改锥、螺丝刀、尖嘴钳子、铜锤等。 三、实验报告及思考题)常用的液压泵有那几类?2)常用的液压缸有那几类?3)常用的液压控制类有哪几类?4)测绘指导教师指定的液压元件,并绘制每个零件的三维图,并将零件装配成液压元件,用爆炸图表示液压元件的装配顺序(录制装配过程视频可加分)。实验3:液压传动基本回路及其应用 一、实验目的了解液压系统基本回路(调压回路、调速回路、换向回路、多缸动作回路)的工作原理及其组成;根据给定的液压系统图,能够在液压实验台上实现液压系统图中规定的动作。 二、实验仪器与设备液压传动实验台、溢流阀一个、换向阀若干、节流阀若干、液压缸若干、三通接头若干、油管若干、单向阀若干。 三、实验报告及思考题)在液压实验台上实现给定的液压系统图中规定动作,老师验收合格后,对实验台上实物图拍照。 2)绘制给定的液压系统图,并写出实现每一个动作的进油路、出油路。 3)思考实现其液压功能的其他方案(至少提出一种,越多越好)。实验4:气压传动

液压元件拆装认识

实训二液压元件拆装认识 一、齿轮泵的拆装 (一)实验目的 1、掌握齿轮泵的结构特点,加深理解其工作原理.掌握中、高压齿轮泵的异同; 2、弄清齿轮泵密封容积的形成及其大小变化的方式; 3、了解为解决困油,径向力不平衡,轴向泄油三大问题,提高齿轮泵性能在结构上所采取的措施。(二)齿轮泵的工作原理 在吸油腔,轮齿在啮合点相互从对方齿谷中退出,密封工作空间的有效容积增大,形成吸油过程;在排油腔轮齿啮合点区域,轮齿相互进入对方齿谷中,密封工作空间的有效容积减小,形成排油过程。 (三)主要零件的构造及作用: (1)泵体:泵体内表面成8字形,包括两齿轮,是密封容积的组成部分。 (2)齿轮:是泵油的主要零件,两齿轮精度及粗糙度的要求均高于普通传动齿轮。 (3)端盖:分为前后端盖,主要作用是轴向密封及安装轴承。 装配要领: (1)清洗,检查零件,按拆卸的反顺序装配齿轮泵,装配标记全部对准,各密封件的装配位置要正确。装配过程中,注意保护密封面的平整,保护泵外壳装饰及铭牌。 (2)安装两颗定位销钉后,对称,交替紧固泵盖连接螺钉,不要顺序一次紧固。装配完成后,要求齿轮传动轻松平稳 (四)自行分析以下问题 1、组成齿轮泵的各个密封工作空间指的是哪一部分?它们是由哪几个零件的表面组成的? 2、齿轮泵的密封工作空间有多少个(设齿数为Z)? 3、油液从吸油腔流至压油腔的油路途径是怎样的? 4、齿轮泵有没有特殊的配油装置?它是如何完成进、排油的分配的? 5、外啮合齿轮泵中存在几个可能产生泄漏的部位?哪个部分泄漏量较大?泄露对泵的性能有何影响?就你所知,为减少泄露,在设计和制造时应采取哪些措施,以保持端面间隙而减少泄露? 6、齿轮泵采用什么措施来减少齿轮轴承上承受的径向液压力?CB—B型齿轮泵的进、出油口为何大小不同? 二、叶片泵拆卸装配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叶片泵的结构特点与工作原理。 2、弄清叶片泵密封容积的形成及其大小变化的方式。 (二)主要零件 (1)配油盘:分为浮动配油盘和固定配油盘,它们为高低压油提供通道,浮动配油盘还起自动补偿轴向间隙的作用。 (2)转子:把机械能转变成液体压力能的重要零件,比定子稍薄。 (3)叶片:起分割密封容积、使其大小可以改变的作用。几何精度及表面粗糙度要求较高。 (4)定子:是围成密封容积的主要零件之一。双作用叶片泵的的定子内由过度区四条圆弧、工作区四条等加速等减速曲线首尾连接组成。 (5)泵体:支撑整个油泵。油泵工作时,油泵大部分部位因承受油压而产生很大拉应力,故要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液压传动实验报告

实验一液压元件模型拆装实验 〔1〕熟悉液压泵、液压阀等的结构组成; 〔2〕掌握各液压泵以及液压阀的工作原理及其作用和特点; 2.实验器材 齿轮泵、叶片泵、柱塞泵等各种液压泵;直动式溢流阀、直动式顺序阀、先导式溢流阀、先导式减压阀、节流阀、调速阀、电磁换向阀、手动换向阀、行程阀等各种液压阀;固定扳手、活动扳手、内六角扳手、卡钳、十字起、一字起。 3.实验内容 〔一〕外啮合齿轮泵拆装分析 〔1〕结构组成 泵体、前、后泵盖、主动轴、从动轴、齿轮 〔2〕工作原理 两啮合的轮齿将泵体、前后盖板和齿轮包围的密闭容积分成两部分,轮齿进入啮合的一侧密闭容积减小,经压油口排油,退出啮合的一侧密闭容积增大,经吸油口吸油。 〔3〕拆装步骤 拆除螺栓——取出定位销——打开泵盖——取出齿轮和轴——别离齿轮和轴 〔4〕主要零件分析 齿轮:一对几何参数完全相同的齿轮、齿宽为B、齿数为z 主动轴:对齿轮起定位作用,将电能转化能机械能 〔5〕职能符号 〔二〕先导式溢流阀拆装分析 〔1〕结构组成 先导阀〔阀芯、调压弹簧、调节杆、调节螺母〕、主阀〔阀芯、阀体、复位弹簧、阻尼孔〕 〔2〕工作原理 液体压力到达先导阀的调定压力时,先导阀阀芯打开,液流流过主阀中的阻尼孔,使主阀上下两端形成压差,主阀阀口开启,开始溢流,此时液流阀进口压力基本上为定值。 〔3〕拆装步骤 去除管口——卸掉调节螺母和调节杆——取出先导阀芯和调压弹簧——打开主阀底部封盖口——取出主阀芯和复位弹簧 〔4〕主要零件分析

调压弹簧:弹性刚度比较大,起调压作用 复位弹簧:弹性刚度比较小,起主阀复位作用 主阀芯:为滑阀,内有径向孔和轴向孔,用来把进口压力油引入主阀测压面,阻尼孔用来是主阀芯上下两端形成压差 〔5〕职能符号 〔三〕先导式减压阀拆装分析 〔1〕结构组成 先导阀〔阀芯、调压弹簧、调节杆、调节螺母〕、主阀〔阀芯、阀体、复位弹簧、阻尼孔〕 〔2〕工作原理 〔3〕拆装步骤 去除管口——卸掉调节螺母和调节杆——取出先导阀芯和调压弹簧——打开主阀底部封盖口——取出主阀芯和复位弹簧 〔4〕主要零件分析 调压弹簧:弹性刚度比较大,起调压作用 复位弹簧:弹性刚度比较小,起主阀复位作用 主阀芯:为滑阀,内有径向孔和轴向孔,用来把出口压力油引入主阀测压面,阻尼孔用来是主阀芯上下两端形成压差 〔5〕职能符号 的大小下调手柄可调节工作状态阀芯下移当阀芯上移当稳压当阀处于工作状态时,—减压2222212P P P P P P P ⎪⎩⎪⎨⎧↑↑→→↓→↓↓→→↑→<δδ

实验一,液压泵拆装实验

实验一、液压泵拆装实验 一、实验目的:了解常用液压泵的结构特点 二、实验要求:通过对液压泵的拆装,加深对液压泵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的认识。 三、实验内容 (一)、齿轮泵拆装分析 1.齿轮泵型号:CB-B型齿轮泵 2.拆卸步骤: 1)松开6个紧固螺钉2,分开端盖1和5;从泵体4中取出主动齿轮及轴、从动齿轮及轴; 2)分解端盖与轴承、齿轮与轴、端盖与油封。此步可不做。 装配顺序与拆卸相反。 3.主要零件分析 1)泵体4 泵体的两端面开有封油槽d,此槽与吸油口相通,用来防止泵内油液从泵体与泵盖接合面外泄,泵体与齿顶圆的径向间隙为0.13~0.16mm。 2)端盖1与5 前后端盖内侧开有卸荷槽e(见图中虚线所示),用来消除困油。端盖1上吸油口大,压油口小,用来减小作用在轴和轴承上的径向不平衡力。 3)齿轮3 两个齿轮的齿数和模数都相等,齿轮与端盖间轴向间隙为0.03~0.04mm,轴向间隙不可以调节。 4.思考题 1)齿轮泵的密封容积怎样形成的? 2)该齿轮泵有无配流装置?它是如何完成吸、压油分配的? 3)该齿轮泵中存在几种可能产生泄漏的途径?为了减小泄漏,该泵采取了什么措施? 4)该齿轮泵采取什么措施来减小泵轴上的径向不平衡力的? 5)该齿轮泵如何消除困油现象的? (二)、限压式变量叶片泵拆装分析 1.叶片泵型号:YBX型变量叶片泵 2.拆卸步骤: 1)松开固定螺钉,拆下弹簧压盖,取出弹簧4及弹簧座5; 2)松开固定螺钉,拆下活塞压盖,取出活塞11; 3)松开固定螺钉,拆下滑块压盖,取出滑块8及滚针9; 4)松开固定螺钉,拆下传动轴左右端盖,取出左配流盘、定子、转子传动轴组件和右配流盘; 5)分解以上各部件。 拆卸后清洗、检验、分析,装配与拆卸顺序相反。 3.主要零件分析 1)定子和转子定子的内表面和转子的外表面是圆柱面。转子中心固定,定子中心可以左右移动。定子径向开有13条槽可以安置叶片。 2)叶片该泵共有13个叶片,流量脉动较偶数小。叶片后倾角为240,有利于叶片在惯性力的作用下向外伸出。 3)配流盘图实验1-3所示,配流盘上有四个圆弧槽,其中a为压油窗口,c为吸油窗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