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髋关节翻修术

合集下载

髋关节翻修难点及解决方案

髋关节翻修难点及解决方案
GRIPTION TF™ 垫块是 被设计用于填重严重髋 臼缺损的假体。
材质为纯钛
卓越几 何设计 提供更 匹配的 骨表面 接触
定向螺 钉孔提 供最大 固定性
专利TRUEBOND™ 锁槽来帮助提高垫 块对髋臼的机械安 全性能
翻修手术的结果和花费都高于初次手术
导致翻修的原因存在医生的因素,也有 患者的因素
中国市场
2010年,人工关节置换数量约16万例,THA占 70%;2012年约24.6万例,每年以30%的速度 递增,到2015年,将接近40万例。THA占60%。
中国关节翻修市场讨论
Case
2015
Hip Primary
Bozic, KJ (AAOS 2014)
部分松动但需要全翻修的情况
髋臼固定良好,内衬锁定机制破坏。 固定良好但位线不良,必须通过翻修纠正 股骨固定良好,锥度破坏或原来的锥度无
匹配的股骨头 髋臼上移,恢复长度,稳定困难 感染
第一次手术
术前
术后
2012.2.16在我院行“左THA术”
第二次手术
2012.7.26在我院行“左THA术后截骨骨不连植骨内固定术”
第一次手术
术前
术后
2012.10.19在我院行“左THA术”
2016.5.23 术后3年半
2016.7.18在我院行“左髋翻修术” 术中透视
术后第2天
任何时候都必须首先排除感染的可能 (感染翻修是another story!)
人工全髋关节翻修 相关问题及解决方案
人工关节置换持续上升
美国年人工关节置换总量超过1,000,000例。
到2030年,初次THA增加174%(572,000),初
次TKA增加673%(3.48M),要求行髋关节翻修术

系统性康复护理在人工全髋关节翻修术患者的疗效观察

系统性康复护理在人工全髋关节翻修术患者的疗效观察

著 ・临
床 护
DoCT RS O

C HI Es C OM M UN I N E 什
糖 尿 病 患 者 的 心 理 特 征 分 析 及 护 理
种不治之症 , 心害怕 各种 并发症 , 担 常有
刘 烨

支持 , 家庭 的支持 具有缓减压力和直接影 响患者的身心健康 , 到家庭 支持的患者 得 生活质量 高于其 他患者 。注重调 动家庭 的主观 能动 性 , 其 进行 医 学知 识 的宣 对 教, 使家属懂得 自己的情绪 可以直接影 响 患者的情绪和疾病 的恢复 。 让患者 了解 目前 医疗水 平不 能根治 糖尿病 , 但合理控 制饮 食 、 适当运动 、 科学 地用药 , 良好 的情绪 、 可以很好控制病情。 在尽可能的条件 下 协助社 会各方 面 的关 系, 帮助患者 坚决 实际 困难 , 以减轻 其心 理负担 , 同时取得 家属 的配合 , 使患 者调 节不 良心态 , 增强 自我保护 意识 。 主动向患者宣传糖尿病的知识 , 使患 者基本 掌握 糖尿病的临床表现: 并发症及 各种防治措 施。治疗 糖尿病是终身的 , 告 诉 患者饮食 治疗 对于控制血糖 , 防止并发 症的重要性 。帮 助患者 掌握 饮食治 疗 的
愈 , 怀 疑 是 医 生 诊 断错 误 。 表 现 的 不 在 还 乎 , 目乐观 , 盲 不听从 医护人员 的指导 。
心 理 护 理
怀疑 和否认心理 : 患病早期往往不能 接受这 一事 实 , 否 认 态度 和 怀疑 的态 持 度 。怀 疑 医生 诊 断 有 误 , 绝 接 受 治 疗 , 拒 不注 意饮 食。或 自己认为 糖尿 病无非 就
而使患者认 识到坚持治疗 、 规律治疗 的重 要性。从而积极 配合治疗。

全髋关节翻修术术前及术后的护理

全髋关节翻修术术前及术后的护理
2 . 2 . 2 . 2 防止 尿 路 感 染 老 年 人 因不 同程 度 肾 功 能 减 退 , 膀胱粘
经过精心的手术前后治疗与护理 , 1 8 例患者未 出现严重并发
症, 预 后理 想 。 2 护理 2 . 1 术 前 护理
2 . 1 . 1 心理 护 理
膜 老化 、 萎缩 , 前 列腺肥大等 均可发生 尿潴 留 , 使膀胱 残余 尿增
定, 以保持足尖 向上达到制动 目的。 2 . 2 . 4 预防肺脂肪栓塞及深静脉血栓 据F r e e d m a n p 研 究发现 , 在没有任何预防措 施时 , 发生深静脉 血栓 的危险性 是3 9 %一 7 4 %, 发生致命 性肺 栓塞 的机 率是0 . 1 9 %
方贤召: 女, 大专, 护士
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髋关节; 翻修 术 ; 康复 ; 护理
中图 分类 号 : R4 7 3 . 6 文献 标 识码 : B 文章 编 号 : 1 0 0 6 — 6 4 1 1 ( 2 0 1 3 ) 0 6 - 0 0 5 5 — 0 2
随着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广泛开展 , 临床进行的髋关 节翻 修术患者数量也在 日益增 多 ,翻修术后 的康 复护理也变得越来 越 重要。 造成翻修术失败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 , 它不仅对术者 的 技术和临床经验要求较高 , 同时术后有效的康复护理也是保证手 术成功的重要环节。 本 院2 0 0 5 年1 月一 2 0 1 2 年4 月期间对 1 8 例全髋 关节 翻修 术患者进行术前及术后护理 , 并 随访6 — 3 6 月, 现将护理 体会报告如下。
收稿 日期 : 2 0 1 2 — 0 7 — 0 6 参 杂 志, 2 0 0 4 , 1 6 ( 4 ) : 3 1 4 . 考 文 献

人工全髋翻修术的手术护理配合

人工全髋翻修术的手术护理配合

恢复是否理想与患者的意志和心理状态有密切的关系。

同时应与家属交流,取得支持与配合,共同给予患者精神安慰,成为其精神支柱,恢复其心理健康,争取身心同步康复。

上颈椎指包括枕颈关节在内的颈2以上颈椎部分,为头颅与脊椎的关键连接点。

其功能相对独立,不仅解剖关系特殊,且损伤后伤情复杂、多变、严重,临床处理上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因此体位指导尤为重要,若姿势不当,不但加重脊髓或神经损伤,甚至无明显神经症状者会出现瘫痪或心搏骤停,呼吸肌衰竭导致患者迅速死亡。

故搬运和翻身时,务必保持患者身体和颈椎纵轴的一致性,持续保持颈椎的轻微牵引状态,严禁躯干颈部扭曲旋转,这样才不使骨折的椎体后缘和突出的椎间盘向后方压迫颈髓[1]。

护士要有高度的责任心,术前备皮动作要轻柔,要了解病情,不可粗暴的旋转及过度后伸颈部而加重病情,对术前气管推移训练要严格把关。

因颈椎前入路手术是经内脏鞘与血管神经鞘间隙而抵达椎体前方,将颈前器官组织向对侧牵开即可显露椎体前面,最终达到颈前器官组织向右侧牵过中线为标准。

如牵拉不符合要求,不仅手术损伤大出血多,暴露困难,如勉强进行手术则会增加对气管、食管和血管鞘的损伤,引起严重的并发症[2]。

严格戒烟,因烟中的尼古丁有强烈的收缩血管作用,可减少创口血液供应,从而延长切口的愈合。

吸烟亦引起咳嗽,可损伤邻近组织、血管和神经,术后亦引起多种并发症。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尤其是呼吸运动的观察。

由于膈肌麻痹,膈肌运动明显受影响,气体交换量大幅度下降,长期卧床和咳嗽反射消失使得肺内分泌物增多,呼吸道不通畅,密切观察呼吸和缺氧情况,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由于循环中枢损伤,心率往往偏慢,交感神经兴奋性降低,周围血管紧张性下降,血压往往偏低,甚至因血容量不足导致休克,所以血压和心率同样需要密切关注[3]。

[参考文献][1] 贾连顺.现代颈椎病科学[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3:176[2] 刘建华,李丽,张延琴.气管推移训练对颈前路手术的影响[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1,18(6):10-11[3] 夏虹,刘景发,尹庆大,等.上颈椎手术的早期并发症[J].中华骨科杂志,2002,22(5):298[收稿日期] 2006-10-11人工全髋翻修术的手术护理配合陈 群,张芳燕,章亚萍(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浙江杭州311201)[关键词] 人工全髋翻修术;护理配合[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8-8849(2007)26-3901-02 随着人工关节置换的普及和手术例数的累积,失败的病例也有增加,我院从2005年1月至今共行全髋翻修术23例,现将手术配合要点报道如下。

全髋关节翻修术中髋臼骨缺损处理及其疗效分析任燕春

全髋关节翻修术中髋臼骨缺损处理及其疗效分析任燕春

全髋关节翻修术中髋臼骨缺损的处理及其疗效分析任燕春全髋关节翻修术中髋臼骨缺损的处理及其疗效分析【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后,翻修术中髋臼骨缺损处理方法和髋臼假体的选择及早期疗效。

方法随访男10例,女12例,平均63.3岁。

其中左侧18例,右侧4例。

翻修原因:不同程度骨溶解伴假体松动15例,术后髋臼位置不良3例,髋臼磨损4例。

其中10例采用紧压式颗粒性植骨的方式加用生物型髋臼或髋臼加强环罩,其余采用生物型髋臼或髋臼加强环罩重建髋臼骨缺损。

结果22例随访时间15~53个月,平均随访30.8个月,harris评分平均由全髋关节翻修术前的(38.5±8.8)分(21~50分)提高至翻修术后的(82.3±6.3)分(66~89分)(p<0.05)。

结论全髋关节翻修术中,根据患者个体差异和术中具体骨缺损类型,选用相应的自体或/和异体骨移植,准备相应类型髋臼假体供手术选择是一种可靠而有效的方法,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根本。

该方法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近期随访效果较满意。

【关键词】人工关节;髋臼;骨缺损;骨移植全髋关节置换术在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应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假体松动、磨损、下沉及骨溶解等并发症逐渐出现。

有人把翻修术称为人工关节外科的“第2次浪潮”。

人工全髋关节翻修术的目的是解除疼痛和恢复髋关节功能。

髋关节的稳定性是最重要的,全髋关节翻修手术的难点就是髋臼骨缺损,一般可通过植骨重建髋关节的解剖结构和更换髋臼及股骨假体来实现。

对髋臼骨缺损的充填,需要充足的库存骨和相应类型的髋臼假体,必要时行髋臼假体定制。

1临床资料收集2004年8月至2007年10月期间,山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院骨科关节组行全髋关节翻修术中髋臼骨缺损的22例患者进行分型及随访疗效观察。

男10例,女12例;年龄45~83岁,平均63.3岁。

其中左侧18例,右侧4例。

初次关节置换术的原因:股骨颈骨折10例,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股骨头坏死2例,股骨头骨折1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septic necrosis of emoral head,anfh)2例,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2例,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1例,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1例,双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hip,ddh)3例。

全髋关节翻修术后患者护理

全髋关节翻修术后患者护理

全髋关节翻修术后患者的护理【摘要】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翻修术的术后护理。

方法:回顾我院近三年来人工髋关节翻修术26例的手术护理。

结果:26例全髋翻修患者术后功能恢复良好,无1 例出现感染、脱位、静脉栓塞等并发症。

结论:髋关节翻修术后患者早期进行正确的功能锻炼、合理的康复护理,能大大促进髋关节功能的早期恢复,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人工髋关节;置换;翻修;护理随着人工全髋关节、股骨头置换术的广泛开展,术后因假体使用时限、质量或手术技术等方面的原因,造成假体松动、断裂、局部感染及人工关节脱位等并发症也日趋增多,人工全髋关节翻修术也日趋增加[ 1 ]。

全髋关节翻修术(以下简称翻修术)与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相比,手术更为复杂、困难,尽管护理上与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有许多相同点,但翻修术护理存在许多特殊的地方,对护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科于2007年2 月—2009 年10 月对26 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施行翻修术,现将护理体会总结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26例翻修术患者中,男17 例,女9例;年龄56~79岁,平均73.2 岁;全髋关节置换术至翻修术的时间为3 个月至16年,平均13.3 年,其中间隔时间≤1 年者4 例。

行翻修术原因包括假体松动、假体周围骨折、假体脱位等,其中髋臼假体松动8例,股骨柄假体松动6例,假体周围骨折4 例,习惯性髋关节假体脱位2例,假体断裂4例,关节感染2 例;术前伴合并症(包括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共18 例;手术时间120~275 min,平均170 min;手术出血量(包括术中及术后引流)600~1500 ml,平均1 000 ml。

1.2治疗转归26例患者中术后出现坐骨神经损伤并发症1例,考虑书中牵拉伤,经对症治疗后于术后2月恢复。

平均住院时间20.4d。

20例术后2周扶双拐不负重行走,其余6例出院后经门诊随访,术后6~8周扶双拐行走。

髋关节翻修

髋关节翻修

髋关节翻修经常会有做了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问:我几年前做了髋关节置换术,最近听说人工关节需要进行手术翻修,想知道自己是否也需要进行翻修手术。

因此,就從以下几个方面为大家介绍髋关节翻修手术。

什么是髋关节翻修?髋关节翻修是指部分髋关节骨性关节炎、股骨头坏死\股骨颈骨折等患者在做过髋关节置换术后,因时间、假体材质等原因,导致置换的人工髋关节不能再满足日常活动需求或假体松动、髋关节部位剧烈疼痛等,需要进一步更换或者固定人工髋关节而实施的手术。

哪类患者需要髋关节翻修?①人工髋关节松动:通俗来讲就是人工髋关节发生了移位,原因主要为初次固定时固定不良或者后期患者髋关节部位受到较大的外力作用,也有少部分患者是因为人工髋关节在作用过程中与人体本身的骨头发生摩擦而使人工髋关节发生松动。

②人工髋关节周围组织感染:感染会出现骨质破坏、假体松动,从感染学方面来讲,但凡出现皮肤组织破损就会有发生感染的风险,因此在做髋关节置换术时,也存在较大的感染风险。

一旦发生感染,其治疗过程漫长,且医疗花费较高,因此在感染方面要防范于未然,除了要选择医疗条件较好的医院以外,患者自身也要改善机体状态,如戒烟酒、控制体重、有糖尿病史的要控制血糖、保证伤口部位清洁干燥等,尽量减少发生感染的风险。

③人工髋关节或周围骨骼发生骨折:跟正常骨骼一样,在摔倒、磕碰等外力作用下人工髋关节也会发生脱位、骨折,或者是人工髋关节周围骨骼发生骨折也会被影响,但由于骨折的位置与严重程度不同,其治疗方式也不一样,部分骨折只需将骨折部位复位固定即可,而另外部分骨折较为严重的就需要在治疗骨折时对人工髋关节进行翻修。

除上述几个方面外,还有假体断裂、置换术后肢体不等长、反复脱位等原因都需要进行人工髋关节翻修,因此做过髋关节置换术的人员在日常生活中时常注意人工髋关节是否发生移位等情况,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那么在生活中如何能够发现自己的人工髋关节出现问题了呢?首要的方式当然是遵医嘱定期复查,一定不要等到出现不适时才去医院检查,因为此时人工髋关节内部可能已经出现了较大问题。

全髋关节置换翻修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全髋关节置换翻修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置 换 术 失 败 而 致 的 疼 痛 及 改 善 关节 功 能 , 通 过 重 新 植 入 可 能 牢 同 固 定 新 的 假 体 及 恢 复 ( 基 本 恢 复 ) 节 的解 剖 形 或 关
态 而 , 除 其 思 想 顾 虑 . 加 患 者 的依 从 性 。 解 增
212 术 前 康 复 训练 ..
人 血 液 循 环 差 , 体 反 应低 下 极 易 发 生 压疮 。 机 术后 每 2 h协
助 患 者 翻 身 1次 . 摩 受 压 部 位 : 持 患 者 床 单 位 的 干燥 按 保
清 洁 ; 用 防压 疮 气 垫 , 整 软 硬适 度 ; 点 部 位 海 绵 垫保 使 调 重
干燥 , 现 污染 及 时 更 换 。 照 医 嘱给 予 抗 生 素 静脉 注 射 , 发 遵
2次 / . 续 3 。对 于急 性 感 染 I 翻修 患 者 , 生 素 应 连 d连 d 期 抗 续 应用 6周 . 长期 应 用 抗 生 素 需 要 注 意 菌 群 紊 乱 的 问 题 。 ( ) 部 护 理 : 会 患 者 做 深 呼 吸 及 有 效 咳 嗽 , 痰 尽 量 咳 2肺 教 有 出 。 每 日晨 晚 间 护 理 时 , 为患 者 叩背 , 必要 时做 雾 化 吸人 , 保 持 室 内 空 气 清 新 , 窗 通 风 2次/ 。 ( ) 流 护 理 : 翻 开 d 3引 因 修 术 后 出血 较 多 ,给 予 放 置 伤 口引 流 管 ,h后 负 压 引流 。 3 责 任 护 士严 密 观 察 引 流 管 有 无 折 曲 、 压 、 出 , 障 引 流 受 脱 保 通 畅 . 流量 > 0 m 时 , 报 告 医生 是 否 改 变 负 压 模 式 。 引 60 l 应
初 次 手 术 失 败患 者 常 因疼 痛 对 再 次 手 术 存 有 顾 虑 , 且 髋 关 节 翻修 手 术 较 初 次 置 换 术 难 度 大 ,人 工 假 体 价 格 昂 贵 , 成患 者 精 神 和 经 济 双 重 压 力 。心 理 干 预 对 减 轻 和 缓 造 解 患 者 的 不 良情 绪 起 着 重 要 的 作 用 。 因此 , 责任 护 士 通 过 宣 教 手 册 给 患 者讲 解 手术 方法 、 意 事 项 、 注 翻修 的原 因 , 成 功 经 验 分 享 . 知患 者 翻 修 术 的 目 的是 为 了缓 解 全 髋 关 节 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髋关节翻修术
摘要:人工髋关节翻修术是一种难度较大且临床需要日益增多的手术,对适应证的选择、骨缺损的程度、移植骨及假体的选择和固定的了解是必要的。

本文总结近年来此方面的进展
关键词髋关节翻修术髋臼缺损重建术
髋关节翻修术是指通过重新植入能够牢固固定的新假体及恢复(或基本恢复)关节的解剖形态而恢复关节功能[1]。

随着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的广泛开展,由于无菌性松动、骨溶解、感染、骨折假体断裂、位置不佳、脱位等原因而致的疼痛及关节功能障碍日益增多,因而髋关节翻修术的绝对数量也在增加[2]。

但翻修术较THA而言花费高、技术复杂、对手术技巧和临床经验要求较高,因而显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就全髋关节翻修术中假体的选择和固定及骨缺损的修复重建的相关研究作一综述。

1 假体的选择和固定
1 .1 髋臼假体选择和固定翻修手术中的首要问题是假体及其固定方式的选择。

目前多数学者认为在翻修术中应选用翻修假体,应用普通假体做翻修术,其失败率很高[3]。

至今用于翻修术的髋臼假体种类有骨水泥型和非骨水泥型假体、双极杯、髋臼加强环等。

现在比较一致的看法是植骨后,若髋臼侧宿主骨对髋臼假体的覆盖率大于50%,可采用非骨水泥型髋臼[4];对髋臼假体覆盖率小于50%,由于剩余宿主骨不能很好的支撑髋臼假体,就有必要选择结构性骨移植或特殊的髋臼假体。

现特殊的髋臼假体种类较多,如X-Change金属网的使用,表面多孔的压配髋臼假体(porous press-fit component)、订做型髋臼假体、高中心髋臼假体、椭圆形髋臼假体、不对称髋臼假体等。

还有为修补薄弱的髋臼内壁和髋臼前后柱,防止髋臼假体向内或向上移位而研制的金属加强环(reinforcement ring) Burch-Schneider 支架、GAP 杯、抗内突支架、三翼臼杯等多种金属材料[5-6]。

目前在髋臼假体的类型上多选用有金属壳带多孔表面的非骨水泥型髋臼杯,因其疗效确切而被推崇为髋臼翻修术的“金标准”[7]。

1.2 股骨假体的选择和固定翻修术所用的股骨假体分:骨水泥型柄、非骨水泥近表面多孔柄及非骨水泥广泛表面多孔柄。

假体的长度及形态也因THR的失败情况而有很大差别,如带股骨距假体、长颈假体、肿瘤假体、定制假体及S-ROM假体等[8]。

由于骨溶解、无菌性松动等原因,股骨近端常存在骨质缺损、
髓腔内面硬化等、尤其松质骨的丢失,骨水泥固定的骨水泥-松质骨的扣锁机制受损,使得骨水泥翻修假体难以获得可靠的长期稳定。

在这种情况下使用骨水泥固定假体,其远期疗效不佳,建议使用非骨水泥假体[9], 通常应选择广泛涂层或全涂层的加长假体,并且长度至少要超过原来假体尖部一个皮质骨的直径。

目前无级递增型假体(SLtaper)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10], 相对于解剖型、圆柱型等假体, 它能较好地填充骨髓腔, 获得初始稳定,尤其是对于骨溶解较多的患者。

由于股骨近端病变的存在,目前,采用股骨远端固定的全涂层非骨水泥假体的翻修术已成为股骨翻修术标准手术方法之一[11],长期随访结果令人满意。

近年来,随着骨水泥技术的进步,骨水泥假体仍然有它的适用人群:如老年骨质疏松患者、需长段异体骨复合人工假体的患者、非骨水泥假体翻修失败的患者、关节感染需在翻修术中使用抗生素骨水泥的患者[12]。

2 骨缺损的重建和修复
2.1 髋臼侧骨缺损的重建和修复
2.1.1 髋臼骨缺损的分类目前髋臼骨缺损的分类主要有:AAOS分类法、Paprosky分类法、GIR分类法、Gross分类法、Engh分类法、应用较为普遍的是AAOS分类和Paprosky分类法。

临床实际将髋臼缺损分为两型:Ⅰ型为包容性缺损又称腔隙缺损;Ⅱ型为非包容性缺损,又分ⅡA、ⅡB两亚型。

ⅡA型为髋臼顶壁或部分髋臼柱缺失,髋臼缘部分缺失,但髋臼壁缺失面积不超过髋臼面积的50%。

ⅡB型为髋臼壁缺失,缺失面积大于髋臼面积的50%。

2.1.2 髋臼骨缺损的骨移植移植骨可分为异种骨、同种异体骨和自体骨三种。

由于数量和质量的原因,同种异体骨较自体骨更为实用,主要植骨方式分为颗粒性移植骨(morseledgraft)、和结构性移植骨两种(anatomical)。

颗粒性移植骨一种为直径5~10mm的碎的松质骨,它可允许血管快速长入以进行再血管化和再塑形,能更快、更好地与宿主骨融合而无机械性薄弱点,并且其强度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加强[13]。

主要用于包容性缺损,起充填支架的作用。

另一类型为打压式颗粒性植骨(impactiongrafting),即将移植骨在缺失处打实,使移植骨与宿主骨之间形成紧密接触,并在移植骨表面形成一不规则的表面,改善骨与骨水泥之间的交锁。

提供了翻修术后的初始稳定性[13]。

结构性移植骨(anatomicalstructuralgraft):是指取自相同解剖部位的同种移植骨。

优点在于它能对假体提供结构性支持和恢复缺损处的解剖结构。

缺点在于随着时间的延长, 由于再血管化和重新塑形可导致其被吸收或塌陷,不可避免地出现移植骨吸收、塌陷、移位, 术后随访时间越长, 移植骨覆盖面积越大,。

手术失败率越高;[14]。

2.3 髋臼骨缺损的重建临床上髋臼缺损多为混合性缺损。

对于不同的骨缺损类型应采用不同的重建方法。

髋臼II型骨缺损,采用颗粒骨植骨成功率为90%;
髋臼I型骨缺损采用结构性异体骨植骨,异体骨覆盖髋臼假体小于50%,成功率为90%,植骨均与宿主骨愈合良好,未见骨吸收现象[2];当异体骨覆盖髋臼假体大于50%时,再翻修率为45%。

对IB型髋臼骨缺损正确选择假体很重要,在此种情况下如移植的异体骨覆盖髋臼假体小于50%,采用带顶加强环的骨水泥型髋臼,成功率可达100%,因此,建议如采用结构性植骨重建髋臼缺损,应设法使宿主骨覆盖髋臼假体50%以上,如果不能达到,应选用带顶加强环的骨水泥型髋臼[4]。

近年来文献报道显示打压式颗粒性植骨方法能显著提高植骨融合率,效果优于结构性植骨,因为颗粒松质骨压紧移植后再血管化及骨塑形过程均快于结构性植骨。

自从slooff提出髋臼侧嵌入打压植骨技术以来,对于压紧颗粒骨植骨的临床效果目前已趋于一致,
2. 2 股骨侧的骨缺损的重建和修复
2.2.1 骨缺损的分类目前缺乏统一的分类标准,AAOS分类法:Ⅰ型为节段性骨缺损,系指股骨的支持骨壳有缺损,位置可在近端、中间或大转子;Ⅱ型为腔隙性骨缺损,系指松质骨与皮质骨内层的缺损,股骨的外壳不受影响;Ⅲ型为混合型,节段性与腔隙性骨缺损同时存在;Ⅳ型为对线不良;Ⅴ型为股骨髓腔狭窄;Ⅵ型为股骨干不连续,系指股骨干骨折。

此外,AAOS将骨缺损分度。

Ⅰ度:骨缺损少,残留正常骨能很好支持假体,无需植骨;Ⅱ度:残留骨尚可支持假体,但需植骨;Ⅲ度:骨缺损多,无支撑假体功能,需结构性植骨。

2.2.2 骨缺损的重建和修复对于股骨髓腔松质骨缺损,而骨皮质完整的病例,近年来打压式颗粒性植骨方法被证明能显著提高植骨融合率,受到国内外专家的重视。

节段性骨缺损可用自体或同种异体移植骨重建。

;对于大段股骨环形骨缺失(大于5cm)或变菲薄者可选用大段异体骨移植,同时使用长柄翻修假体。

VllmartG等[15]报道将植骨与骨水泥型假体结合使用,在髓腔内注入骨水泥之前将移植骨颗粒于髓腔内周围充填,也可获得良好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