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总复习 统计与概率教案含反思(表格式)

合集下载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总复习第3课时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北师大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总复习第3课时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北师大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快乐的家园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和理解基本的几何图形,如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等。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能够正确识别和描述周围环境中的几何图形。

3. 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内容1. 几何图形的认识: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等。

2. 几何图形的识别和描述。

3. 几何图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和掌握基本的几何图形,能够正确识别和描述周围环境中的几何图形。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让学生能够将几何图形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几何图形卡片、图片、模型等。

2. 学具:彩笔、纸张、剪刀等。

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几何图形,如圆桌、方桌、长方形窗户等,引发学生对几何图形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让学生观察和描述一些基本的几何图形,如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引导学生认识和掌握这些几何图形的特征。

3. 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剪纸、绘画等方式,自己制作一些几何图形,体验几何图形的制作过程,加深对几何图形的理解。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在生活中发现的几何图形,引导学生将几何图形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板书设计1. 几何图形的认识: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等。

2. 几何图形的识别和描述。

3. 几何图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作业设计1. 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中的物品,找出其中的几何图形,并描述给家长听。

2. 让学生用彩笔和纸张,自己制作一些几何图形,体验几何图形的制作过程。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操作和实践活动,让学生认识和掌握了基本的几何图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让学生能够将几何图形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在课后作业中,要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加深对几何图形的理解。

北师大版(2024)一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总复习-数与代数》精品教案

北师大版(2024)一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总复习-数与代数》精品教案

《总复习》精品教案单元说明:本单元是对本学期教学内容的整理与复习,主要包括四个小板块: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

建议如下:1.要根据复习的内容,适当地引导学生主动地整理知识。

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在组织复习时,要充分考虑到低年级学生学习的需求,尽可能设计一些生动活泼的练习内容,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引导学生主动整理知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他们整理与复习的能力。

开展多种形式的复习,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数与代数【课题名称】第1课时数与代数【课型、课时】复习课 1课时【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81页~83页。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数“1”的含义,掌握古人计数的方法,理解“同一个数字所占的位置不同,表示的意义也不同”。

2.使学生学会比较数的大小,体会对应的思想。

3.使学生领悟基数(表示几个)和序数(表示第几)的含义。

【教学重点】理解数“1”的含义,掌握古人计数的方法,理解“同一个数字所占的位置不同,表示的意义也不同”。

【教学难点】在比较两类物体的个数、比较两个数大小的活动中,培养初步的对应思想和用数学语言、数学符号描述关系的能力。

【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教学课件:《精品课件》。

2.学生准备:课前预习。

【教学过程】一、整体回顾师:对于数,你有哪些认识呢?预设:①0~10各数的认识②10以内数的加减③用1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问题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复习和整理一下数的相关知识。

(板书:数与代数)【设计意图】复习旧知,总结对于数有哪些认识,从而过渡到新课题,数与代数,以及数的相关知识的整理。

二、知识梳理知识点一:0~10各数的认识1.数的认识(1)数不同物体的数量时,要先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将物体分类;再用点数法从1开始数,数到几就有几个。

(2)0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

(3)在确定物体的排列顺序时,先确定数的方向,然后从1开始点数,数到几,它就是第几个。

2.回顾与交流师:(课件出示教材第81页“回顾与交流”第1题)举例说一说,对于数,你有哪些认识。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总复习第4课时 统计与概率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总复习第4课时  统计与概率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总复习第4课时统计与概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统计的意义和作用,体会统计的基本思想,初步掌握统计的基本方法,能够根据统计图表的数据提出或解答简单的问题,能够发现数据的简单规律,进一步体验随机现象。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认识统计过程,了解统计方法,并能将所学的统计知识应用于实际,培养统计观念。

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主动探究数学问题的习惯,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主动从事数学探究,与他人合作交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

二、教学内容1. 数据的收集、整理和描述2. 统计图表的识读3. 数据的分析4. 随机现象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数据的收集、整理和描述;统计图表的识读;数据的分析。

2. 教学难点:数据的收集、整理和描述;统计图表的识读;数据的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教学视频等。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直尺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统计与概率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新课:讲解数据的收集、整理和描述,以及统计图表的识读,通过实例讲解数据的分析,让学生了解随机现象。

3. 案例分析:通过案例,让学生实际操作,进一步理解统计与概率的知识。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6.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总复习第4课时统计与概率2. 教学目标3. 教学内容4. 教学重点与难点5. 教学过程6. 课后作业七、作业设计1. 基础题: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基础知识。

2. 提高题: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总复习第4课时 统计与概率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总复习第4课时 统计与概率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总复习第4课时统计与概率教学目标•了解数据统计的基本概念,并能进行简单的数据统计;•了解概率的概念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算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数据统计的基本概念及方法;•掌握简单的图形统计方法;•掌握概率的概念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了解概率的概念及其应用。

教学方法•讲授法:通过具体事例讲解数学知识点;•实践法:通过小组讨论、课堂练习来锻炼学生的操作能力。

教学准备•教师需要准备教材、教案、黑板等;•学生需要准备笔、本和计算器等。

教学过程自我介绍教师介绍自己并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程的内容和目标。

导入教师呈现一个数据图,让学生猜猜这是什么图,引出本节课程。

学生可以跟随教师的引导,说出这个数据图反映了哪些内容,从而引出下一步的学习内容–数据统计。

数据统计1.词语解释:教师解释数据统计的概念,并引出一些数据统计基本概念和方法,例如:调查、统计表、属性等。

2.数据调查:让学生通过调查,收集一些关于同桌热爱的运动、喜欢的食物等一些有趣的数据,并填写到统计表中。

3.图表制作:让学生根据所收集的数据,制作柱形图或折线图,并进行简单的分析与总结。

概率介绍1.词语解释:教师介绍概率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例如:试验、样本空间、随机事件等。

2.抽奖游戏:教师通过一个小游戏来引出概率的概念,并让学生根据规则计算概率。

例如,从一个盒子里抽出4个红球和6个蓝球,那么从中抽出1个红球的概率是多少?3.概率计算:让学生根据所学概率知识,计算简单的概率问题,并进行分析和解释。

总结教师通过对本节课程内容的总结,回顾了所学的知识点,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作业1.完成课堂练习;2.根据所学知识,设计并完成一份小抽奖游戏,并计算概率。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总复习 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北师大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总复习 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北师大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总复习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 - 北师大版教学目标本节课旨在帮助学生巩固和加深对一年级上册数学课程中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部分的理解。

学生将能够:1. 知识与技能:正确识别和描述基本的二维和三维图形,理解其特性;运用简单的统计方法收集和处理数据,理解事件的概率。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和思考,培养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实际操作,学会使用基本的统计方法。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细心观察和合作学习的习惯,增强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教学内容复习和巩固以下知识点:1. 图形的认识:平面图形(如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立体图形(如球体、正方体、长方体)的识别和特性。

2. 图形的测量:长度、面积和体积的初步概念及简单计算。

3. 图形的运动:图形的平移和旋转。

4. 统计与概率:数据的收集、整理和表示(如表格、图表);简单事件的可能性。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生对图形的识别和测量,数据的收集和表示,以及简单概率的理解。

难点:图形测量和概率的抽象概念,以及如何在实际情境中应用统计方法。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图形卡片、模型、图表、统计表。

2. 学具:直尺、圆规、彩色笔、剪刀、胶水、纸张。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简单的图形游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回顾图形的基本知识。

2. 探究活动:- 图形与几何:学生分组操作教具,探索图形的性质和变化。

- 统计与概率:学生合作完成一个小调查,收集数据并制作图表。

3. 讲解与示范:教师讲解图形的测量方法和统计步骤,通过示例明确操作流程。

4. 练习与反馈: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及时反馈和纠正。

5.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布置延伸思考题,鼓励学生课后探索。

板书设计板书将围绕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的重点内容进行设计,包括:- 图形名称和特性- 测量方法和计算公式- 统计步骤和图表表示- 概率的基本概念作业设计作业将包括:1. 必做题:巩固图形的识别和测量,以及数据的收集和表示。

一年级数学:北师大一上《统计》教学实录、反思及点评(教案文本)

一年级数学:北师大一上《统计》教学实录、反思及点评(教案文本)

( 数学教案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年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案设计 / 精品文档 / 文字可改一年级数学:北师大一上《统计》教学实录、反思及点评(教案文Mathematics is a tool subject, it is the basis for learning other subjects, and it is also a subject that improves people's judgment, analysis, and comprehension abilities.一年级数学:北师大一上《统计》教学实录、反思及点评(教案文本)一、教学内容第九单元“统计”。

二、教学目标使学生经历统计的过程,掌握统计的方法,感受统计的必要性。

三、教学片断为了更好地体现新课程的理念,我做了反复尝试和改进。

在尝试和改进过程中,不断反思、升华。

下面是几次尝试的片段。

片段一(教师创设情境:班级要举行元旦联欢会,要买同学们喜爱的水果,该买哪种水果呢?经过同学们讨论,引入贴卡片的数学活动。

) 师: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许多水果卡片,请你们任选一张你最喜欢的水果卡片,粘贴在黑板上,苹果卡片贴在第一排,香蕉卡片贴在第二排……注意粘贴时要从下往上,上下左右对齐贴整齐。

(生粘贴图片活动。

在教师指导下,贴得很整齐,形成统计图。

)师:刚才同学们分类粘贴水果卡片的过程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新知识——统计。

(师板书课题:统计)( 反思备课时,我担心学生乱贴,不好调控而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可上完课后,对此环节仔细琢磨,却感觉到这样做虽然学生贴得很整齐,也学会了统计方法,但这种学习形式完全是被动地接受学习,学生根本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贴,正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而“其然”也是教师直接“给”出的,不是引导学生自己探讨、研究得出的,又怎么能让学生从中体会统计的必要性呢?这种教学纯属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的主动性没有得到发挥,有悖于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于是基于以上认识,我又对刚才的教学进行了改进。

2024年秋新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 总复习第3课时 统计与概率 教学课件

2024年秋新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 总复习第3课时 统计与概率 教学课件

谢谢 大家
爱心.诚心.细心.耐心,让家长放心.孩子安心。
最后送给我们自己
1、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善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2、把美德、善行传给你的孩子们,而不是留下财富,只有这样才能给他 们带来幸福。 3、每个人在受教育的过程当中,都会有段时间确信:嫉妒是愚昧的,模 仿只会毁了自己;每个人的好与坏,都是自身的一部分;纵使宇宙间充满了 好东西,不努力你什么也得不到;你内在的力量是独一无二的,只有你知道 能做什么,但是除非你真的去做,否则连你也不知道自己真的能做。 4、既然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人们就应当努力求得好的习惯。习惯如果是 在幼年就起始的,那就是最完美的习惯,这是一定的,这个我们叫做教育。 教育其实是一种从早年就起始的习惯。
义务教育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
总复习 第3课时 统计与概率
回顾与交流
No 关于分类,你知道了什么?
Image
下面每组动物可以怎样分类?想一想,说一说。
按脚的只数分: 没有脚:
两只脚:
四只脚:
你还有其他分类方法吗?

想一想这些动 物生活在哪里?
巩固与运用 1.分一分,说一说。 (教材P85 T1)
天上飞的有哪些? 地上跑的有哪些? 水里游的有哪些?
2.可以怎样分?分一分,说一说。(教材P85 T2) 按形状分:
3.说一说,可以分成几类。
可以按种类分,分成2类;按形状分,分成3类……
(合理即可)
4.把每组中不同类的圈出来。
5.算一算,并按得数进行分类。(填序号)
①2+5=7 ②8-3= 5 ③9+1=10 ④10-8= 2
⑤6+4=10 ⑥4+3= 7 ⑦0+10=10 ⑧4+4=8
⑨1+6=7 ⑩2+8=10 ⑪7-0=7 ⑫8-7=1

一年级上册数学(2024)北师大版总复习(教案)

一年级上册数学(2024)北师大版总复习(教案)

总复习第1 课时数与代数(1)【教学内容】教材第80页“数与代数”第1~4题, 第80页“相互启发”。

【素养目标】1. 让学生理解数“1”的含义, 掌握古人表示数的方法, 理解“同一个数字所占的位置不同, 表示的意义也不同”。

2. 让学生领悟基数(表示几个)和序数(表示第几) 的含义。

3. 进一步巩固10以内各数的读写, 顺序和大小。

【教学重点】通过复习 , 加深学生对数的概念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难点】让学生掌握10以内数的顺序、大小和读写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时间过得真快啊! 这本书的新内容我们就学完了, 现在我们回过头进行系统的整理与复习, 这节课我们主要复习“数的认识”。

二、复习“数的认识”1. 小朋友, 对于数, 你有哪些认识呢? 学生先自主交流 , 教师总结:我们学会了数数 , 比大小 , 读数 , 写数 , 计算加减法等等。

师:小朋友们真棒! 下面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吧!2. 比大小, 出示教材第80页第2题。

师:左图中有4 只小动物, 要求画。

比小动物多, 我们可以画几个。

呢?生:可以画5个、6个、7个、8个……师:右图中有6个小动物, 我们画△, 要比小动物少 , 可以画几个呢?生: 比6少, 可以画5个, 4个, 3个, 2个, 1个。

3. 出示教材第80页第3题。

先计算, 再选一个算式讲一个故事。

要让学生畅所欲言, 交流分享自己的故事。

4. 出示教材第80页第4题。

师:这幅图上有什么? 小朋友们在干什么?生:小朋友们在植树。

师:有几个小朋友? 植了几棵树? 有的小朋友拿水桶 , 有的小朋友拿铁锹 , 他们是怎么分工的呢?请同学来相互交流, 各自说一说看到的信息。

师:通过刚才的交流 , 我们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生1:男生比女生多几人?生2:男生和女生一共多少人?生3:拿水桶的比拿铁锹的多几人?师总结: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 , 现在我们来根据你们的问题来尝试解决吧!解决问题, 并计算结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课时统计与概率
复习内容:教材第95页下面“相互启发”淘气说的话,第100页“统计与概率”的内容。

复习目标:
1能够按不同的标准对同一事物进行分类,并体会不同的标准下,分类的结果不同。

2通过经历分类的活动过程,进一步熟练掌握整理事物的方法,体会分类思想,培养初步的分类整理能力。

3体验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通过复习,让学生对分类的方法有更深入的认识和了解。

教学难点:体验分类标准的多样性,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系统梳理
同学们,我们在本学期的第四单元学过分类整理的知识,它属于统计与概率领
域的内容,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复习有关知识。

(板书课题:统计与概率)
关于分类,你有哪些了解?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二、针对练习
1课件出示:
(1)你能把上面的物体分类吗?你是怎样分的?与同伴说一说。

(2)小组活动。

让学生说出不同的分类方法和分类结果。

(3)组织学生汇报。

生:可以按能滚动和不能滚动分成两类。

适时出示教材第95页下面“相互启发”淘气的说话内容。

根据老师的提问进行知识梳理。

按不同标准进行分类。

生:可以按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分成四类。

2教材第100页“统计与概率”。

(1)课件出示:
(2)师:组内先讨论,再说一说可以分成几类,按什么标准进行分类。

(3)小组活动。

(4)组织全班交流。

生1:我把这些水果分成了三类,因为卡片的形状不同,按卡片的形状进行分类的,三角形为一类,正方形为一类,圆形为一类。

生2:我分的与你不同,我是把这些水果按种类不同分成两类,苹果为一类,梨为一类。

(5)小练习:先算卡片上算式的得数,再分一分,把同一类的用同一种颜色的笔圈起来。

9-3 84 10-4
33 79 66
88 18-6 19-3
小结:按不同的标准分类,得到的结果也是不同的。

三、巩固练习
1把每组中与其他不同类的圈出来。

(1)
(2)
让学生独立圈一圈,再说说为什么这样圈。

2找一找,填一填。

学习用品有()。

组内讨论。

大胆交流。

学生练习。

独立思考后完成练习。

回顾课堂。

学生独立填写后集体核对。

四、拓展延伸
说一说,可以怎么分?各分成几类?
可以按家庭分成三类;也可以按大人和小孩子分成两类;还可以按男和女分成两类。

五、课堂总结
通过练习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想对同学们说的?
六、作业布置
1把每组中与其他不同类的圈出来。

2分一分,把序号填在相应的框里。

板书设计
统计与概率
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