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燃机课程设计6200柴油机曲轴设计动力计算

内燃机课程设计6200柴油机曲轴设计动力计算(共15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

--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

《内燃机学》课程设计设计计算说明书

题目6200柴油机曲轴设计

学院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年月日

目录

1 动力计算 (1)

初始条件 (1)

曲柄连杆机构运动质量的确定 (1)

P-φ示功图的求取 (2)

往复惯性力P j(α)计算 (2)

总作用力P(α)计算 (3)

活塞侧推力P H(α)计算 (3)

连杆力P C(α)计算 (4)

法向力P N(α)计算 (5)

切向力P T(α)计算 (6)

∑T p计算 (7)

总切向力)

曲柄销负荷R B(α)计算 (8)

准确性校核 (9)

2 曲轴设计计算 (10)

曲轴各部尺寸比例 (10)

曲轴船规验算 (11)

1 动力计算

初始条件

母型机参数:

四冲程六缸、废气涡轮增压、不可逆式、直接喷射、压缩空气启动。

D=200mm S=270mm

n=600r/min Ne=440kW

增压压力P k =,压缩比ε=,机械效率ηm =,压缩复热指数n 1=,膨胀复热指数n 2=,Z 点利用系数ξz =,燃烧过量空气系数α=,中冷器出水温度t=250 ,原机配气定时:

进气门开——上死点前60度

进气门关——下死点后40度

排气门开——下死点前40度

排气门关——上死点后60度

行程失效系数可取约。

连杆长L=540mm ,质量为,活塞组质量m=,连杆组质量分配比,单位曲柄不平衡质量m=。

曲柄连杆机构运动质量的确定

将摆动的连杆用双质量系代替,一部分质量等价到做往复运动的活塞组中,另一部质量等价到做回转运动的曲柄组中,从而可以求出往复质量j m 和连杆组算到大端的质量B m 。由于连杆尺寸并未确定,先按照母型机的连杆质量分配比。

0.347*35.760.347*34.7647.8217()j L m M m kg =+=+=

0.653*0.653*34.7622.6983()B L m m kg ===

上式中,M 表示活塞组质量,为连杆组质量分配比,L m 为连杆质量,质量单位都用kg 。

P-φ示功图的求取

将所给的P-V 示功图,用发动机运动学公式将其展开,即得P-φ示功图。将活塞的位移转换成对应的曲柄转角,以α代表曲柄转角,取145个点,对应0度到720度每隔5度取一次,由此可得各曲柄转角α下的气体力值Pg

(α),单位为MPa 。用matlab 画成曲线见图1,其matlab 程序参见附录。图中实线表示的是气缸压力Pg 与曲柄转角a 的关系。

图1 P,Pg,Pj 与曲柄转角a 的关系

往复惯性力P j (α)计算

232

()(cos cos 2)104j

j m p a R a a D ωλπ

-=-+ (MPa) (1) 往复惯性力按照公式1计算,图1中虚线即为往复惯性力与曲柄转角a 的关系。

式中:mj —往复运动质量,kg ;

R —曲柄半径,mm ;

D —气缸直径,mm ;

ω—曲轴旋转角速度,rad/s ;

β—连杆摆角,rad 。

总作用力P (α)计算

)()()(a p p a p a p j B g +-= (MPa) (2)

总作用力P (a )按照公式2计算,式中P B 表示活塞底部气体压力,取大气压力,即P B =。图1中点划线表示总作用力与曲柄转角之间的关系。通过三者的比较可以看出气缸压力对总作用力影响较大。

活塞侧推力P H (α)计算

βtg a p a p H )()(= (MPa) (3)

活塞侧推力()H p a 按照公式3进行计算,式中β表示连杆摆角。连杆摆角与曲柄转角纯在下列关系:arcsin(*sin())a βλ=,活塞侧推力与曲柄转角的关系见图2。

图2 活塞侧推力与曲柄转角的关系

连杆力P C (α)计算

βcos /)()(a p a p C = (MPa) (4)

连杆力()c p a 按照公式4进行计算,连杆力()c p a 与曲柄转角的关系见图3。

图3 连杆力与曲柄转角的关系

法向力P N (α)计算

)cos()()(βα+=a p a p C N (MPa) (5)

法向力()N p a 按照公式5计算,法向力()N p a 与曲柄转角的关系见图4。

图4 法向力与曲柄转角的关系

切向力P T (α)计算

)sin()()(βα+=a p a p C T (MPa) (6)

切向力()T p a 按照公式6计算,切向力()T p a 与曲柄转角的关系见图5。

图5 曲柄转角与切向力的关系

总切向力)(α∑T p 计算

1

()(720/)z T T i p a p a i z ==+⋅∑∑ (MPa) (7)

对于四冲程曲柄均匀排列情况的总切力按照公式6计算。气缸之间的间隔角为120deg ,总切力与曲柄转角的关系见图6。

图6 总切力与曲柄转角之间的关系

曲柄销负荷R B (α)计算

22()()()B BH BV R a R a R a =+ (MPa) (8)

曲柄销合力按照公式8计算,

式中:()BH R α—曲柄销负荷水平分量,()()BH T R p a α=(MPa);

()BV R a —曲柄销负荷垂直分量

()()BV N r R a p a p β=-,22p /()4r B m R D βπ

ω=(MPa);

B m —连杆组算到大端的质量,kg 。 曲柄销合力()B R a 与曲柄转角的关系见图7。

图7 曲柄销负荷与曲柄转角的关系

准确性校核

6

10

)(ω

R F p N p cp T i ∑=

(KW) (9)

按照总切力曲线作准确性校核,根据总切曲线计算出平均切力,再按公式9进行计算,式中p F 表示活塞面积,单位是2mm ;()T cp p ∑表示平均切力,单位是Mpa 。再将指示功率与给定功率进行比较,计算出误差。

6

10)(ω

R F p N p cp T i ∑==

i

i i N N N '

-=

∆= % 计算出来的误差在5%以内,符合要求。

2 曲轴设计计算

曲轴各部尺寸比例

在初步定出曲轴的尺寸后,应立即作曲柄销和主轴颈最大比压验算:

曲轴销

MPa

L

d

D

p

p

p

p

z

56

.

33

4

2

max

=

=

π

主轴颈

a

70

.

18

2

4

2

max

MP

L

d

D

qp

p

j

j

z

=

=

π

式中:Pz—最大燃烧压力,Mpa;

D—气径直径,mm;

dp,dj—曲柄销及主曲颈直径,mm;

L P ,Lj—曲柄销及主轴颈有效长度,mm(考虑了过渡圆角的影响);

q—考虑相邻缸的影响系数。四冲程q≤;二冲程q≤,式中q=。

曲轴船规验算

我国船舶检验局“钢质海船入级与建造规范(2006)”对船舶柴油机曲轴有如下规定:对整锻、铸造、半组合或全组合曲轴的主轴颈及曲柄销,其最小直径d 如下计算。曲轴材料选用铸钢。 对锻钢、铸钢、合金钢材料的曲轴: []mm S p Ca L L Pz Aa D d b i r P B 2.149)

590

160(65)(3

2=++-=σ

式中: D —气缸直径,D =200mm ;

S —活塞行程,S =270mm ;

L —相邻两主轴承中心线间的距离,L =320mm ; L P —曲柄销的有效长度,L P =90mm ; Pz —最高燃烧压力,Pz=;

Pi —平均指示压力,MPa ni

V ni

i 97.1120P s ==

Ni —由总切力得到的指示功率,Ni =; Vs —每缸的工作容积,L S

Vs 48.8104

270

2004

D 6-22=⨯⨯⨯=

=

ππ;

n —柴油机转速,n=600r/min ; i —气缸数,i=6;

σb —材料标定抗拉强度下限值,σb=500MPa ;

A —系数,对直列式单作用柴油机,A =; C —系数,对直列式单作用四冲程柴油机,C =;

αB —弯曲应力集中系数,对于原机型的曲轴,αB =3..39;

r p —过渡圆角半径,r p =10mm ; d p —曲柄销直径,dp =130mm ; b —曲臂宽,b =200mm ;

e —轴颈的重叠量,e=(dp+dj )/2-S/2=0; αr —扭转应力集中系数,

)

)/(8570.0)/(3482.5)/(654.108955.7()

/(923.032)

/1015.02205.0(r p p p d e p p d b d b d b d r p -+-⋅=--α=;

由计算结果可知,d=<150mm ,故设计的曲轴可用。

附录 Matlab计算程序

>> %内燃机课程设计动力计算%

a1 =0 : 5 : 720;%曲柄转角%

Pg1=[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4,, ,,5,,,7,8,9,,13,15,18,,26,32,40,49,59,65,80,105,119,124,125,115,101,,,60,50,43,,32,28 ,25,22,,18,,,14,13,,12,11,,,10,,,9,,8,,7,,6,,5,4,,3,,,,,,,,,,,,,,,,,,,,,,,,,,,,,,,3];%气缸压力,kg/cm^2%

a = 0 : 1 : 720;

Pg = interp1(a1,Pg1,a,'spline');

>> Pg = Pg/;%气缸压力单位转化,Mpa%

Ne = 440;%单位是kw%

mj = + * ; %活塞组等效质量,kg%

mb = * ; %连杆组算到大端的质量,kg%

D = 200;%活塞直径,mm%

L = 540;%连杆长度,mm%

R = 135;%曲柄半径,mm%

z = 6;%气缸数;

x = R/L;%曲柄连杆比%

B = asin(x*sin(a*pi/180));%连杆摆角%

w = 600*pi/30;%转速,rad/s%

Pj = - mj * R * w^2 *(cos(a*pi/180) + x * cos(a*pi/90))/(pi * D^2/4 * 10^3);%往复惯性力,Mpa%

Pb = ;%活塞底部气体压力,取为大气压力,Mpa%

P = Pj - Pb + Pg;%总作用力,Mpa%

figure(1);%打开新图版;

plot(a,Pg,a,Pj,'--',a,P,'-.');%蓝色的为气缸压力与曲轴转角的关系,黄色为往复惯性力与曲柄转角的关系,红色为总作用力与曲柄转角的关系%

xlabel('曲柄转角a/deg');%加横坐标%

ylabel('(P,Pg,Pj)/Mpa');%加纵坐标%

legend('Pg','Pj','P')

grid on ;%添加网格%

Ph = P .* tan(B);%活塞侧推力,单位是Mpa%

Pc = P./cos(B);%连杆力,单位是Mpa%

Pn = Pc .* cos(a*pi/180 + B);%法向力,单位是Mpa%

Pt = Pc .* sin(a*pi/180 + B);%切向力,单位是Mpa%

SumPt = Pt ;%为总切力,单位是Mpa;%

for i=1:721

for j=1:5

m=i+720*j/z;

if m>721

m=m-720;

end

SumPt(i)=SumPt(i)+Pt(m);

end

end

avePt = mean(SumPt);%平均切向力,单位是Mpa%

Rbh = Pt;%曲柄销负荷水平分量,单位是Mpa%

Prb = mb * R * w^2/(pi * D^2/4 * 10^3);

Rbv = Pn - Prb; %曲柄销负荷垂直分量,单位是Mpa%

Rb = (Rbh .* Rbh + Rbv .* Rbv).^; %曲柄销总负荷%

figure(2);%打开新图版%

plot(a,Ph);%画侧推力与曲柄转角的关系%

xlabel('曲柄转角a/deg');%加横坐标%

ylabel('侧推力Ph/Mpa');%加纵坐标%

grid on ;%添加网格%

figure(3);%打开新图版%

plot(a,Pc);%画连杆力与曲柄转角的关系%

xlabel('曲柄转角a/deg');%加横坐标%

ylabel('连杆力Pc/Mpa');%加纵坐标%

grid on ;%添加网格%

figure(4);%打开新图版%

plot(a,Pn);%画法向力与曲柄转角的关系%

xlabel('曲柄转角a/deg');%加横坐标%

ylabel('法向力Pn/Mpa');%加纵坐标%

grid on ;%添加网格%

figure(5);%打开新图版%

plot(a,Pt);%画切向力与曲柄转角的关系%

xlabel('曲柄转角a/deg');%加横坐标%

ylabel('切向力Pt/Mpa');%加纵坐标%

grid on ;%添加网格%

figure(6);%打开新图版%

A = 0 :1: 720;

plot(A,SumPt);%画总切向力与曲柄转角的关系%

xlabel('曲柄转角a/deg');%加横坐标%

ylabel('总切向力SumPt/Mpa');%加纵坐标%

grid on ;%添加网格%

figure(7);%打开新图版%

plot(a,Rb);%画曲柄销负荷与曲柄转角的关系%

xlabel('曲柄转角a/deg');%加横坐标%

ylabel('曲柄销负荷Rb/Mpa');%加纵坐标%

grid on ;%添加网格%

Ni = avePt * pi * D^2 * R * w / (4 * 10^6)%由总切力计算指示功率% d = ( Ni - Ne/ ) / Ni %计算误差%

汽车发动机设计,课程设计

目录0序言 1基本结构参数计算 1.1发动机缸径和转速的计算 2热计算 2.1发动机压缩过程计算 2.2发动机膨胀过程计算 2.3压缩膨胀过程处理 2.4有效功和有效压力的求解 2.5 P-V图向P-a图转换 3活塞运动学计算 3.1活塞位移(X) 3.2活塞速度V 3.3活塞加速度a 4连杆活塞的动力计算 4.1往复惯性力质量m j的求取 4.2相关力的求解 5曲轴的设计 5.1曲轴主要尺寸的确定 5.1.1曲轴销主要尺寸的确定 5.1.2主轴颈尺寸的确定 5.1.3曲柄臂尺寸的确定 5.2校核计算 5.2.1曲轴的弯曲弯曲校核 5.2.2曲轴的扭转强度校核 6活塞设计 6.1活塞材料的选择 6.2活塞主要尺寸的确定

6.2.1活塞总高H的确定 6.2.2压缩高度H1的确定 6.2.3火力岸高度H4的确定6.2.4环带高度H3的确定 6.2.5活塞顶部厚度δ的确定6.3活塞裙部的设计 6.3.1活塞横截面形状 6.3.2活塞与气缸的配合间隙6.4活塞的质量 7活塞销的设计 7.1活塞销材料的选择 7.2活塞销与销座尺寸的确定7.3活塞销与销座的配合 7.4活塞销质量m 3 8连杆的设计 8.1连杆材料的选择 8.2连杆主要尺寸的确定 8.2.1连杆长度的确定 8.2.2连杆小头尺寸的确定8.2.3连杆大头尺寸的确定8.2.4连杆杆身尺寸的确定 9心得体会 10参考文献

65mL四冲程汽油机曲轴设计 0序言 这学期学院为我们专业开设了《汽车发动机设计课程设计》为期三周,目的在于让我们通过亲自的设计实践,全面地复习和巩固我们以前所学习的理论知识,让我们对专业课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掌握。使我们在分析、计算、设计、绘图、运用各种标准和规范、查阅各种资料以及计算机应运能力等各个方面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我们要充分利用这次课程设计的机会,了解国内外发动机的发展状况,并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能力,保质保量的完成此次课程设计。课程设计是一个设计的过程,也是我们一个学习知识的过程。我们要通过这次的课程设计,巩固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多了解曲柄连杆机构的构造和设计要求,以及设计时需要注意的各个方面的问题。另一方面,了解国内外发动机的现状,了解先进发动机的设计特点,这样开阔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所学的知识。除此之外,此次课程设计还为我们下学期的毕业设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我们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奠定了基础。 这次的课程设计是我们系统学习发动机设计的一个很好的机会,我们一定要好好珍惜,利用这次机会,巩固自己所学理论知识,开阔眼界,了解发动机设计知识,同时发挥自己的思维发散能力,按时保质地完成这次课程设计。 我此次课程设计的任务是65ml四冲程汽油机曲轴设计,任务有点艰巨,不过我会认真努力完成这次设计。

柴油机课程设计指导书

内燃机课程设计指导书山东大学内燃机研究所

内燃机课程设计指导书 一、本课程设计的目的 根据本专业的要求,选定195柴油机为本课程设计的设计机型。通过本课程设计达到下述目的: 1、巩固、验证、加深和扩大本专业已学专业课的有关知识; 2、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理论和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 3、初步掌握内燃机设计的一般程序和方法; 4、进一步培养设计、计算和绘图能力、资料整理能力; 5、为随后的毕业设计工作打下基础。 二、本课程设计的任务 学生应在设计期限内完成195柴油机标定工况下的动力计算、一个主要运动零件的设计计算、绘制195柴油机的纵剖面图和连杆零件图或横剖面图和曲轴零件图。 (一)编制设计说明书 1、设计说明书应包括的内容 1)封面; 2)目录; 3)原始资料及数据; 4)动力机算:建立数学模型(整理在正文中); 编制动力计算源程序(源程序清单放在附录中); 打印计算结果(放在附录中); 绘制曲线附图(放在附录中); 5)总体设计; 6)强度计算:对所要绘制的零件图的零件进行强度计算; 7)参考资料及文献 8)附录 2、设计说明书的书写要求 统一稿纸,正规书写; 竖订横写,在主要零件强度部分,每页右侧25mm处画一竖线,留出空白,在此

空白内标出所计算的主要数据。 (二)设计图纸绘制要求 l、对纵、横剖面图的绘制要求 1)读懂设计参考图纸,对参考图中的不合理结构以及绘制错误的地方加以改正; 2)视图、剖视完整正确,尽可能完善地表达结构; 3)严格按绘图标准绘制线条和文字、数字。 2、对零件图的绘制要求 1)严格按照国标标注尺寸精度和形状位置公差; 2)注出必要的技术条件,汉字需用仿宋体。 三、本课程设计的要求 (一)要独立完成 学生对设计中遇到的问题、应通过思考提出自己的意见,与指导教师讨论。不应向教师索要答案。教师可以指出解决问题的方向和要点,具体答案应由学生自己提出。 (二)要正确运用设计资料 在设计计算中,学生要主动、认真地查阅和运用有关资料、图纸,要准确地选取计算公式、参数及结构形式。要学会熟练运用规范手册,努力提高设计工作的系列化、标准化、通用化程度。 (三)要全面综合地考虑问题 设计中既要保证理论计算的准确无误,又要力争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和先进性,还要认真考虑工艺实现的可能。要切忌“纸上谈兵”。 (四)要认真对待,按时完成 设计计算中要认真、细致,随时检查计算的正确与否,努力避免不必要的返工现象。绘图前应合理安排视图位置及需剖视的部位,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改动。 在设计期间应抓紧时间,按规定进度,保质保量地完成设计任务。 在设计期间,学生不得无故缺席,有事必须请假,并需经教师批准。 四、设计计算的具体要求及提示 (一)动力计算 1、活塞位移、速度、加速度的计算结果以每10°曲轴转角为间隔,自0°~360°打

《内燃机设计》课后习题答案(袁兆成主编)u

第二章:曲柄连杆机构受力分析 2-1写出中心曲柄连杆机构活塞的运动规律表达式,并说出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用途。答:X = r[(1-cosα)+ λ/4(1-cos2α)] = XⅠ+XⅡ; V = rω(sinα+sin2α*λ/2) = vⅠ+vⅡ; a = rω2(cosα+λcos2α) = aⅠ+aⅡ; 用途:1)活塞位移用于P-φ示功图与P-V示功图的转换,气门干涉的校验及动力计算;2)活塞速度用于计算活塞平均速度Vm= =18 m/s,用于判断强化程度及计算功率,计算最大素的Vmax,评价汽缸的磨损;3)活塞加速度用于计算往复惯性力的大小和变化,进行平衡分析及动力计算。 2-2气压力P g和往复惯性力P j的对外表现是什么?有什么不同? 答:气压力Fg的对外表现为输出转矩,而Fj的对外表现为有自由力产生使发动机产生的纵向振动。不同:除了上述两点,还有 ?Fjmax < Fgmax ?Fj总是存在,但在一个周期内其正负值相互抵消,做功为零;Fg是脉冲性,一个周期内只有一个峰值。 2-3 解:连杆力:;侧向力:; 曲柄切向力:;径向力:; 证明:输出力矩:; 翻倒力矩: ==. 所以翻倒力矩与输出力矩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2-4 解:1,假设每一缸转矩都一样,是均匀的,仅仅是工作时刻即相位不同。 如果第一缸的转矩为,则第二缸的转矩为 ,; 第一主轴颈所受转矩; 第二主轴颈所受转矩;

第三主轴颈所受转矩; 第四主轴颈所受转矩; 2, 2.5 当连杆轴颈和连杆轴承承受负荷是,坐标系应该固定在哪个零件上? 固定在连杆轴颈 2.6 轴颈负荷与轴承负荷有什么关系? 互为反作用力关系 2.7 什么叫做自由力? 答 2.8提高转矩均匀性的措施? 答 1,增加气缸数 2,点火要均匀 3,按质量公差带分组 4,增加飞轮惯量 2.9 3. 为什么说连杆轴颈负荷大于主轴颈负荷? 答主轴径主要承受往复惯性力和气压力,曲轴一般动平衡,旋转惯性力较小,主轴径较短弯曲应力也较小,连杆轴径要承受连杆传来的往复惯性力和气压力,还要承受连杆及曲柄销的旋转惯性力。 2.10 连杆的当量质量换算原理表达式 2.11 从设计的角度出发说明什么是动力计算,以及计算出那些结果 答为了进行零件强度的计算,轴承负荷计算和输出转矩计算,曲柄连杆机

发动机课程设计说明书

1.内燃机实际循环热力计算 一.热力计算的目的 该方法是一种近似的、半经验的估计方法,它是根据热力计算公式,对内燃机各热力参数、只是参数、有效参数进行计算,起计算结果的精确性,依赖于大量的经验数据的选择是否恰当,他对内燃机的设计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进行热力计算的目的在于: 1.在新设计内燃机时,由于缺乏资料,通过热力计算可以大致确定其内压力P',温度T的变化情况,绘制示功图(P'-V);确定气缸直径、冲程、气缸数目等结构参数,并为内燃机的动力计算提供依据。 2.已研制出新的内燃机,在样机阶段也可以进行热力计算,以经验在内燃机调试中所测出的各项参数与合理的热力计算得出的参数项符合的程度。从而对不合理的参数进行调整,提供座位比较的依据。 二.热力计算的方法 在计算时以标定工况作为热力计算的基本计算工况。 大气标准有国标GB1105-74给定: 陆用内燃机大气压力P0=100Kpa 环境温度T0=298K 相对湿度φ0=60%; 具体步骤如下: 1.1根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用途、标定功率、转速等)确定内燃机的结构形式 1.1.1汽油机与柴油机的选择 通常由于汽油机具有转速高、重量轻、噪音小、易启动、造价低等特点。因此选用汽油机。 1.1.2冲程数τ的选择 在汽油机(化油器式)上用二冲程,由于扫气的影响,使得经济性较差,因此汽车上很少应用,所以选择四冲程,即τ=4。 1.1.3冷却方式的选择 通常内燃机的冷去方式有两种:水冷、风冷(空气冷却)系统。 由于水冷系统冷却均匀,冷却强度高,运转时噪音小,因此选用水冷系统。 1.1.4气缸布置形式的应用 常见气缸布置形式主要有立式、卧式、V型三种。 单列市发动机结构简单,工作可靠,成本低,使用维修方便,能满足一般的使用要求,所以选择单列式。 1.1.5燃烧室形式的选择 对于汽油机燃烧室的形式主要有侧置气门燃烧室L型(已淘汰)和顶置气门燃烧室(楔形、碗形、浴盆性、半球形、球形、蓬形)。目前车用汽油机中几

内燃机课程设计内燃机结构设计及其运动分析1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说明书 设计题目:内燃机结构设计及其运动分析 目录 第1章设计要求 1.1 设计题目………………………………………………… (2) 1.2 机构示意图……………………………………………… (2) 1.3 原始数据…………………………………………………

(3) 第2章齿轮机构传动设计 2.1机构传动比 (4) 2.2齿轮变位系数的选择 (4) 2.3齿轮基本参数的计算 (4) 2.4主要计算结果 (9) 第3章连杆机构设计和运动分析 3.1杆件尺寸确定 (10) 3.2解析法分析机构运动 (10) 3 .3图解法分析机构的三个瞬时位置 (12) 第4章凸轮机构设计 4.1解析法分析凸轮运动 (13) 4.2解析法求凸轮理论轮廓曲线 (16) 4.3解析法求凸轮实际轮廓曲线 (18) 附录A 电算源程序(MA TLAB) 附录B 图解法分析连杆机构 附录C 图解法分析凸轮轮廓曲线 参考文献 第1章设计要求

1.1 设计题目 内燃机机构设计及其运动分析 1.2 机构示意图 该机构由气缸(机架)中活塞(滑块B)驱动曲柄,曲柄轴上固联有齿轮1,通过齿轮2驱动凸轮上齿轮3,凸轮控制配气阀推杆运动。 1.3 原始数据 方案号:一 活塞冲程H:300mm 齿轮转速错误!未找到引用源。:650rpm 齿轮错误!未找到引用源。:22 齿轮错误!未找到引用源。:16 齿

轮错误!未找到引用源。:44 模数m:3.5mm 距离错误!未找到引用源。:63mm 距离错误!未找到引用源。:101.5mm 基圆半径错误!未找到引用源。:35mm 升程角错误!未找到引用源。\deg:60 远休止角错误!未找到引用源。\deg:0 回程角错误!未找到引用源。\deg:60 近休止角错误!未找到引用源。\deg:240 汽阀冲程h:9mm 齿轮参数:压力角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齿顶高系数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顶隙系数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气阀推杆运动规律:升程和回程均为简谐运动。 第2章齿轮机构传动设计 2.1机构传动比

内燃机课程设计公式指导书

一. 课程设计题目:机车柴油机初步设计 二. 设计要求及选定参数 机型:四冲程废气涡轮增压中冷V 型柴油机 功率Pn :1800马力 转数n :1100转/分 气缸直径d :240mm 活塞行程S:275mm V 型夹角γ:50° 燃烧室形式:直接喷射式 连杆形式:并列连杆 曲轴转向:右转 气缸排列:右列靠前 限制指标: 最高燃烧压力Pz ≤135公斤力/厘米² 有效燃油消耗率be ≤211克/千瓦小时 排气直管温度T ≤540℃ 三.热计算和动力计算 1.基本参数选用 2 17.2414 d Vs S L π= ⨯= 活塞平均速度/302801100/3010.267Vm s n =⨯=⨯=米/秒 由公式30em s e P i V n P τ ⨯⨯⨯= 中Ps,τ,i ,Vs ,n 都可知,并且通过参考16V280ZJ 可知Pem 的范围在1572千帕左右,可以估算气缸数量范围,取i=16. 取: 1. 连杆长度L=580mm 连杆长度加大,使柴油机总高度加大;虽然连杆摆角减小,侧压力减小,但效果不明显;而且连杆重量加大,往复运动惯性力加大。因而尽量采用短连杆,一般λ值在1/3.8~1/4.2之间。参考样机连杆长度,取连杆长为580mm 。 曲柄连杆比λ=R/L=0.2415 2. 气缸中心距0l =455mm, 0l /d=1.6 0l /d 影响柴油机的长度尺寸和重量指标,设计时力求缩小0l /d 值。一般0l /d 值为1.2~1.6。取参考样机值。 3. 压缩比ε=14 选用压缩比ε也就是选用燃烧室容积。选用压缩比时要考虑柴油机的经济性能、工作可靠性、冷启动性能等。增压柴油机ε在11~16之间,直喷式大功率柴油机在12~13之间。

内燃机设计答案

第一章:内燃机设计总论 1-1根据公式 ,可以知道,当设计的活塞平均速度Vm 增加时,可以增加有效功率,请叙述活塞平均速度增加带来的副作用有哪些?具体原因是什么? 答:①摩损增,机效ηm 下,活塞组的热负荷增,机油温度升,承载力下,发寿命降。②惯增,导致机负和机振加剧、ηm 降低、寿命低。③进排气流速增加,导致进气阻力增加、充气效率ηv 下降。 1-2汽油机的主要优点是什么?柴油机主要优点是什么? 答:柴优:1)燃经好。 2)因为没有点火系统,所以工作可靠性和耐久性好。 3)可通过增压、扩缸来增加功率 4)防火安全性好,因为柴油挥发性差 5)CO 和HC 的排放比汽油机少。 汽优:1)空利率搞,n 高,因而PL 高。 2)因为没有柴油机喷油系统的精密偶件,所以制造成本低。 3)低温启动性好、加速性好,噪声低。 4)由于升功率高,最高燃烧压力低,所以结构轻巧,比质量小。 5)不冒黑烟,颗粒排放少。 1-3假如柴油机与汽油机的排量一样,都是非增压或者都是增压机型,哪一个升功率高?为什么? 答:汽升功率高,在相同进气方式的条件下, ①由PL=Pme*n/30τ可知,平均有效压力相差不多。但由于柴后燃较多,在缸径相同时,转速明显低于汽,因此柴油机的升功率小。 ②柴的过量空气系数都大于1,进入气缸的空气不能全部与柴油混合,空气利用率低,在转速相同、缸径相同时,单位容积发出的功率小于汽油机,因此柴油机的升功率低,汽升功率低。 1-4柴油机与汽油机的汽缸直径、行程都一样,假设D=90mm 、S=90mm ,是否都可以达到相同的最大设计转速(如n=6000r/min )?为什么? 答:.汽能,柴不能。因为柴油机是扩散燃烧形式,混合气的燃烧速度慢,达不到汽油混合气的燃烧速度,所以达不到6000r/min 的设计转速。缸径越大,柴油混合气完成燃烧过程的时间越长,设计转速越低。 1-6目前使发动机产生性能大幅度提高的新型结构措施有哪些?为什么? 答:新型燃烧室,多气门(提高ηv ),可变配气相位VVT (提高ηv ),可变进气管长度(提高ηv ),可变压缩比,可变增压器VGT 、VNT (可根据需要控制进气量),机械-涡轮复合增压,顶置凸轮机构DOHC 、SOHC (结构紧凑,往复惯性力小)。 1-8某发动机为了提高功率,采用了扩大汽缸直径的途径,如果汽缸直径扩大比较多,比如扩大5mm ,与之相匹配的还要改变那些机构的设计?还要进行哪些必要的计算?答:气缸直径改变之后,除估算功率、转矩外,活塞直径、气门直径、气门最大升程要重新确定,活塞环要重新选配,曲轴平衡要重新计算,要进行曲轴连杆机构动力计算和扭振计算,要进行压缩比验算、燃烧室设计、工作过程计算深知重新设计凸轮型线等。 1-9某发动机由于某种原因,改变了活塞行程,与之相匹配的还要进行哪些结构更改设计和计算?答:活塞行程S 改变后,在结构上要重新设计曲轴,要重新进行曲柄连杆机构动力计算、平衡计算、机体高度改变或者曲轴中心移动、压缩比验算与修正、工作过程计算等。 第二章:曲柄连杆机构受力分析 2-1写出中心曲柄连杆机构活塞的运动规律表达式,并说出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用途。 用途1活塞位移用于P-φ示功图与P-V 示功图的转换,气门干涉的校验及动力计算2活塞速度用于计算活塞平均速度,用于判断强化程度及计算功率,计算最大素的Vmax ,评价汽缸的磨损3活塞加速度用于计算往复惯性力的大小和变化,进行平衡分析及动力计算。 2-2气压力Pg 和往复惯性力Pj 的对外表现是什么?有什么不同? 答:气压力Fg 的对外表现为输出转矩,而Fj 的对外表现为有自由力产生使发动机产生的纵向振动。 不同:除了上述两点,还有 1.Fjmax < Fgmax 2。Fj 总是存在,但在一个周期内其正负值相互抵消,做功为零;Fg 是脉冲性,一个周期内只有一个峰值。 第四章:曲轴系统的扭转振动 4-1什么是扭振?扭振的现象和原因是什么? 答:定义:扭转振动是使曲轴各轴段间发生周期性相互扭转的振动,简称扭振。 现象:1)发动机在某一转速下发生剧烈抖动,噪声增加,磨损增加,油耗增加,功率下降,严重时发生曲轴扭断。2)发动机偏离该转速时, 上述现象消失。 原因:1)曲轴系统由具有一定弹性和惯性的材料组成。本身具有一定的固有频率。 2)系统上作用有大小和方向呈周期性变化的干扰力矩。 3)干扰力矩的变化频率与系统固有频率合拍时,系统产生共振。 4-2列出单自由度扭振系统的自由振动方程,求出微分方程的解和初相位。 其中sin()a k t k M k t ωδ+为转矩的第k 阶谐量,表示该谐量在在2π周期内变化k 次,称为摩托阶数。对于四冲程发动机,曲轴两转即4π角为一个周期,因此相对于数学上的周期来讲,曲轴一转(2π)内四冲程发动机第k 阶力矩仅变化了K/2次,因此四冲程的摩托阶数存在半阶数。 4-5对于多拐曲轴,可以画出几个相位图?什么情况是主谐量?什么情况是次主谐量? 答:1)当谐量的阶数为曲轴每一转中点火次数的整数倍时(k=2im/τ),该阶振幅矢量位于同一方向,可以用代数方法合成,该阶谐量称为主谐 量。 2)当k=(2m-1)i/τ时,各曲拐该阶力矩幅值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方向不同,称为次主谐量。3)曲拐侧视图有q 个不同方向的曲拐,则有q τ/2个相位图。 4-6什么是临界转速?如何求对应第k 阶谐量引起的临界速度?计算和分析扭振的条件是什么?答:曲轴固有频率与外界干扰力矩“合拍”,产生扭转共振的转速称为临界转速。共振时,k ωt =ωe ,则ωt =ωe /k ,其中ωt 为曲轴转动角频率。 计算和分析扭转共振的三个条件为:①k n 在发动机工作转速范围内,方能称为临界转速②一般只考虑摩托阶数k ≤18的情况,因为k 值太大时,对应的谐量幅值很小③一般只考虑前两阶或前三阶固有频率 4-7计算曲轴系统扭振的假设条件是什么?答:1)强迫振动引起的共振振型与自由振动的振型相同 2)只有引起共振的那一阶力矩对系统有能量输入 3)共振时激发力矩所做的功,等于曲轴上的阻尼功 第五章:配气机构设计 5-1配气机构中平底挺柱的几何运动速度与凸轮接触点偏心距的关系如何?设计平底挺柱时,挺柱底面半径要满足什么要求?答:数值相等。平底挺柱的底面半径要大于最大偏心距,也就是在数值上要大于挺柱的最大几何速度。 5-3配气凸轮除工作段外,都要有缓冲段,为什么? 答:1)由于气门间隙的存在,使得气门实际开启时刻迟于挺柱动作时刻 2)由于弹簧预紧力的存在,使得机构在一开始要产生压缩弹性变形,等到弹性变形力克服了气门弹簧预紧力之后,气门才能开始运动3)由于缸内气压力的存在,尤其是排气门,气缸压力的作用与气门弹簧预紧力的作用相同,都是阻止气门开启,使气门迟开。 上述原因的综合作用使得气门的实际开启时刻迟于理论开启时刻,若没有缓冲段,气门的初速度短时间内由零变得很大,有很强的冲击作用。同样,当气门落座时末速度很大,会对气门座产生强烈冲击,气门机构的磨损和噪声加剧。为了补偿气门间隙以及预紧力和气缸压力造成的弹性变形,要在实际工作段前后增设缓冲段,保证气门开启和落座时处于很小的速度。 5-7如何确定气门的最大升程,为什么? 答:气门最大升程Hmax 与气门直径d 的关系应为Hmax/d=0.25。考虑到惯性载荷和活塞上止点时可能与气门发生干涉的问题,一般进气门的

内燃机动力计算

2V83型柴油机的动力、平衡计算 1)已知参数 汽缸直径 D=83mm 活塞行程 S=85mm 曲柄半径 R=42.5mm 连杆长度 l=163.34mm 曲柄半径与连杆长度之比 λ=l R =0.2602 活塞面积 P F =54.082cm 额定功率 e N =11.5kw n=2600r/min 曲轴旋转角速度 ω= 30 n π=272.1/s 曲柄销中心的切向速度 R ω=14.7s m 曲柄销中心的切向加速度 2ωR =3999.872 s m 活塞平均速度 m C =30 Sn =7.37s m 2)往复运动质量 活塞组实测重量Gp =1.34kg. 其中,活塞0.9kg 、活塞销0.365kg 、挡圈(两只)0.005kg 、油环(一只)0.03kg 、气环(两只)0.04kg. 连杆组的质量的换算: (1)连杆组实测的重量e G =2.135kg 。其中连杆体(包括连杆盖、套管及连杆衬套)1.893kg 、连杆轴瓦(两片)0.11kg 、连杆螺钉(两只)0.124kg 、保险铅丝(两根)0.008kg 。 (2)将连杆体用称重法得其重量分配比为0.600:1.293.因此, ca G =0.6kg ,cb G =1.293+0.11+0.124+0.008=1.535kg 。

∴ f m =p m +ca m =g 1 (1.34+0.6)=0.198(m s kg 2 ?) j m '= p j F m = 4 1048.50198.0-?=0.0039410-?m s kg 2?2 m 3)旋转运动质量r m 曲柄质量的换算: 图中曲柄臂的椭圆部分对称于曲柄旋转中心,故不必换算 用均质木料把图中1、2、3三部分按1:1比例做成模型,利用比重法计算得各自的重量及其重心至曲轴旋转中心线的距离为: I G =0.710kg , I ρ=7.6cm ; 2G =0.108kg , 2ρ=7.5cm ; 3G =0.563kg , 3ρ=5.7cm ; 其中,1部分表示平衡块,即b G =0.71kg, ρ=7.6cm. ∴ d G = R G G 2233ρρ-=25 .42 5.7108.07.5563.0??-?=0.374kg ∴ r m =cb d m m += g 1 (0.374+1.535)=0.195m s kg /2? 二、动力计算 运动分析及动力计算 (1)运动参数的计算 序号 1 2 3 4 5 6 8 9 项目 α β R x 2 x ω R v v 2 ωα R a 单位 deg deg -- cm -- s m -- 2 s m 方法 查表4-1 查表4-2 2R*3 查表4-3 5?ωR 查表4-4 82?ωR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报告书(四冲程内燃机设计) (2)

课程设计报告书题目:四冲程内燃机设计

【目录】 一、四冲程内燃机的运动分析及总体设计思路 (1) 二、绘制内燃机运动简图(A4) (6) 三、绘制连杆机构位置图(A2) (6) 四、连杆机构15个位置速度、加速度分析及曲线绘制(A2) (7) i.绘制机构15个位置的速度及加速度多边形 (7) ii.绘制滑块B的位移曲线、速度曲线及加速度曲线 (10) 五、动态静力分析(A1) (11) 六、计算飞轮转动惯量(不计构件质量)(A4) (14) 七、计算发动机功率 (18) 八、对曲柄滑块进行机构部分平衡 (18) 九、凸轮的轮廓设计(A4) (19) 十、绘制内燃机工作循环图(A4) (24) 十一、心得体会 (25)

一、四冲程内燃机的运动分析及总体设计思路 根据设计任务书,我们需要解决以下问题:凸轮的参数是多少?如何能让机构正常循环工作?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对整个机构从运动及力学的角度分析。 首先,需要明确四冲程内燃机的工作原理:内燃机是通过吸气、压缩、燃烧、排气四个过程不断重复进行的。如果在四个冲程里完成吸气、压缩、做功(燃烧、膨胀)、排气的循环动作,就叫做四冲程。相应的内燃机叫四冲程内燃机。 第一冲程,即吸气冲程。这时曲轴向下转动,带动活塞向下,同时通过齿轮带动凸轮向下旋转,是凸轮的突起部分顶开进气阀门,雾状汽油和空气混合的燃料被吸入气缸。 第二冲程,即压缩冲程。曲轴带动活塞向上,凸轮的突起部分已经转两个过去,进气阀门被关闭,由于凸轮只转了14周,所以排气阀门仍然处于关闭状态。活塞向上运动时,将第一冲程吸入的可燃气体压缩,被压缩的气体的压强达到0.6~1.5兆帕,温度升高到300摄氏度左右。 第三冲程是做功冲程。在压缩冲程末火花塞产生电火花,混合燃料迅速燃烧,温度骤然升高到2000摄氏度左右,压强达到3~5兆帕。高温高压烟气急剧膨胀,推动活塞向下做功,此时曲柄转动半周而凸轮转过14周,两个气阀仍然紧闭。 第四冲程是排气冲程。由于飞轮的惯性,曲柄转动,使活塞向上运动,这时由于凸轮顶开排气阀,将废气排出缸外。 四个冲程是内燃机的一个循环,每一个循环,活塞往复两次,曲柄转动两周,进排气阀门各开一次。

内燃机课程设计6200柴油机曲轴设计动力计算

"燃机学"课程设计 设计计算说明书题目6200柴油机曲轴设计学院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年月日

目录 1 动力计算1 1.1初始条件1 1.2曲柄连杆机构运动质量确实定2 1.3 P-φ示功图的求取2 1.4往复惯性力P j〔α〕计算3 1.5总作用力P〔α〕计算3 1.6活塞侧推力P H〔α〕计算3 1.7连杆力P C〔α〕计算3 1.8法向力P N〔α〕计算4 1.9切向力P T〔α〕计算4 ∑T p计算4 1.10总切向力) (α 1.11曲柄销负荷R B〔α〕计算4 1.12准确性校核5 2 曲轴设计计算5 2.1曲轴各部尺寸比例5 2.2曲轴船规验算6 1 动力计算 1.1初始条件 母型机参数: 四冲程六缸、废气涡轮增压、不可逆式、直接喷射、压缩空气启动。 D=200mm S=270mm n=600r/min Ne=440kW

增压压力P k =0.241Ma ,压缩比ε=12.5,机械效率ηm =0.85,压缩复热指数n 1=1.37,膨胀复热指数n 2=1.26,Z 点利用系数ξz =0.88,燃烧过量空气系数α=2.0,中冷器出水温度t=250 ,原机配气定时: 进气门开——上死点前60度 进气门关——下死点后40度 排气门开——下死点前40度 排气门关——上死点后60度 行程失效系数可取约0.083。 连杆长L=540mm ,质量为34.76kg ,活塞组质量m=35.76kg ,连杆组质量分配比 0.347/0.653,单位曲柄不平衡质量m=48.67kg 。 1.2曲柄连杆机构运动质量确实定 将摆动的连杆用双质量系代替,一局部质量等价到做往复运动的活塞组中,另一部质量等价到做回转运动的曲柄组中,从而可以求出往复质量j m 和连杆组算到大端的质量B m 。由于连杆尺寸并未确定,先按照母型机的连杆质量分配比。 上式中,M 表示活塞组质量,0.347/0.653为连杆组质量分配比,L m 为连杆质量,质量单位都用kg 。 1.3 P-φ示功图的求取 将所给的P-V 示功图,用发动机运动学公式将其展开,即得P-φ示功图。将活塞的位移转换成对应的曲柄转角,以α代表曲柄转角,取145个点,对应0度到720度每隔5度取一次,由此可得各曲柄转角α下的气体力值Pg 〔α〕,单位为MPa 。用matlab 画成曲线见图1,其matlab 程序参见附录。图中实线表示的是气缸压力Pg 与曲柄转角a 的关系。 图1 P,Pg,Pj 与曲柄转角a 的关系

内燃机课程设计

内燃机课程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2011年 12月

内燃机课程设计 目录 一.柴油机工作过程的热力学分析 1.原始参数及选取参数 2.热力分析计算参数 二.活塞组的设计 1.概述 2.活塞的选型 3.活塞的基本设计 3。1活塞的主要尺寸 3.2活塞头部设计 3.3活塞销座的设计 3.4活塞裙部及其侧表面形状设计 3。5活塞与缸套的配合间隙 3。6活塞重量 3。7活塞强度计算 4.活塞的冷却 5.活塞的材料及工艺 6.活塞销的设计 6。1活塞销的结构及尺寸

内燃机课程设计6。2轴向定位 6。3活塞销和销座的配合 6.4活塞销的强度校核 6.5活塞销材料及强化工艺 7.活塞环的设计 7。1活塞环的选择 7。2活塞环主要参数选择 7.3活塞环的材料选择及成型方法 7。4活塞环的间隙 7。5环槽尺寸 三.连杆组的设计 1.概述 2.连杆的结构类型 3.连杆的基本设计 3。1主要尺寸比例 3。2连杆长度 4.连杆小头设计 4.1连杆小头结构 4。2小头结构尺寸

内燃机课程设计 4.3连杆衬套 5.连杆杆身 6.连杆大头 6。1连杆大头结构 6。2大头尺寸 6.3大头定位 7.连杆强度的计算校核 7.1连杆小头 7.2连杆杆身 7.3连杆大头 8.连杆螺栓的设计 四.曲轴组的设计 1. 曲轴的概述 1.1曲轴的工作条件和设计要求 1。2曲轴的结构型式 1。3曲轴的材料 2。曲轴的主要尺寸确定 2。1主轴颈 2。2曲柄销 2.3曲柄臂 2.4曲轴圆角 2.5提高曲轴疲劳强度方法 3. 曲轴油孔位置

内燃机课程设计 4。曲轴端部结构 5. 曲轴平衡块 6。曲轴的轴向定位 7. 曲轴疲劳强度计算 7。1强度计算已知条件 7.2强度计算已知曲轴载荷 7.3 圆角疲劳强度校核 7.4 油孔疲劳强度校核 8。飞轮的设计 五.参考文献

单缸四冲程柴油机课程设计

单缸四冲程柴油机课程设计 引言: 单缸四冲程柴油机是一种常见的内燃机,广泛应用于农业、工业和交通领域。本文将对单缸四冲程柴油机进行课程设计,包括设计原理、构造特点、工作过程和性能参数等方面的内容。 一、设计原理 单缸四冲程柴油机是利用柴油的自燃特性进行工作的。其工作原理是通过活塞在气缸内的往复运动,使燃油与空气混合后被压缩,然后在高温高压下自燃燃烧,从而驱动活塞做功。 二、构造特点 单缸四冲程柴油机主要由气缸、活塞、连杆、曲轴、气门机构、燃油喷射系统和冷却系统等组成。其中,气缸是发生燃烧的主要场所,活塞通过连杆与曲轴相连,将燃烧产生的能量传递给曲轴,驱动机械设备工作。气门机构用于控制进气和排气过程,燃油喷射系统负责将燃油喷入燃烧室,冷却系统用于散热,确保发动机正常工作。 三、工作过程 单缸四冲程柴油机的工作过程包括进气、压缩、燃烧和排气四个冲程。具体过程如下: 1. 进气冲程:活塞下行,活塞上缸底死点时,曲轴带动气门机构打开进气门,进气门下降,气缸内形成负压,使空气通过进气门进入

气缸。 2. 压缩冲程:活塞上行,活塞上升至气缸顶死点时,气门关闭,空气被压缩,温度和压力升高。 3. 燃烧冲程:活塞下行,当活塞下行至一定位置时,燃油喷射系统喷射燃油进入燃烧室,燃油与高温高压的空气混合自燃燃烧,产生高温高压气体,推动活塞下行。 4. 排气冲程:活塞上行,当活塞上行至一定位置时,曲轴带动气门机构打开排气门,废气通过排气门排出气缸,活塞再次下行,进入下一个工作循环。 四、性能参数 单缸四冲程柴油机的性能参数包括功率、扭矩、燃油消耗率和排放等指标。具体参数如下: 1. 功率:柴油机的输出功率,通常以千瓦(kW)为单位。 2. 扭矩:柴油机的输出扭矩,通常以牛·米(N·m)为单位。 3. 燃油消耗率:柴油机在单位时间内消耗的燃油量,通常以克/千瓦小时(g/kWh)为单位。 4. 排放:柴油机排放的废气中的污染物含量,包括氮氧化物、一氧化碳和颗粒物等。 结论: 单缸四冲程柴油机是一种常见的内燃机,具有高效、可靠、耐用等特点。通过本文的课程设计,我们深入了解了单缸四冲程柴油机的

内燃机设计课后答案

内燃机设计课后答案 1-5活塞平均速度提高,可以强化机动性,分析副作用 答: 1)惯性力增加,导致机械负荷增加,平衡、振动问题突出,噪声增加。 2)工作频率增加,导致活塞、汽缸盖、汽缸套、排气门等零件的热负荷增加。 3)摩擦损失增加、机械效率下降,燃油消耗率增加,磨损寿命变短。 4)进排气系统阻力增加,充气效率下降 1.8某发动机提功率,扩大气缸直径,直径扩大的多,还要改变那些结构设计和必要的计算 气缸直径改变之后,除估算功率、转矩外,活塞直径、气门直径、气门最大升程要重新确定,活塞环要重新选配,曲轴平衡要重新计算,要进行曲柄连杆机构动力计算和扭振计算,要进行压缩比验算、燃烧室设计、工作过程计算甚至重新设计凸轮型线等 1.9某发动机改变行程,与之配合的还要进行那些结构设计和计算 行程S改变后,在结构上要重新设计曲轴,要重新进行曲柄连杆机构动力计算、平衡计算、机体高度改变或者曲轴中心移动、压缩比验算与修正、工作过程计算等 2.3气压力和往复惯性力的对外表现是什么,有什么不同 1,气压力是内燃机对外做功的主动力,只有转矩输出,同时也有由其产生的翻倒力矩作用在机体上,并传至机体支承上;往复惯性力总是存在,与加速度的变化规律相同,两者相差一个常数,方向相反。 2,不同点:a,气体作用力是做功的动力,产生输出转矩;b,气体作用力在机体内部平衡,没有自由力。往复惯性力没有平衡,有自由力产生,是发动机纵向振动的根源;,从两者的最大值比较和作用时间比较,可以得出:;总是存在,在一个周期内其正负值相互抵消, 做功为零,呈脉冲性,一个周期内只有一个峰值。 6.1提高曲周疲劳强度的结构措施和工艺措施有哪些

6200柴油机总体设计及气缸工作过程计算

6200柴油机总体设计及气缸工作过程计算 6200柴油机总体设计及气缸工作过程热力计算 [摘要]: 近几年来,由于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区物流行业蓬勃发展,对 轻型卡车和商务车的需求量与日俱增,这给轻型车用柴油机带来了无限商机。原机型主要 用于城市间的长距离运输,对于城市交通路况需要重新设定参数,以改善燃油经济性和排 放性能。 柴油机的总体布置和各附件的布置对内燃机的外形尺寸和工作可靠性、使用方便性都 有很大的影响。应在保证拆装、维修方便的前提下,尽可能直接可靠地固定在机体和气缸 盖上,并且不使任何附件过于突出。尽量不用外接的机油管和冷却液管,而采用在零件上 开通道代替,以减少泄露的可能。减少零件数不仅改善了其可靠性,而且有利于降低成本。 对本课题对曲轴进行了详细设计和分析验算,并给出了合理的设计方案。 [关键词]:6200 交通运输六缸柴油机气缸设计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 1.1 选题的意义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 1.3 6200型柴油机设计任务 (2) 第二章 6200型柴油机总体设计 (3) 2.1确定发动机的主要参数 (3) 2.2 机体组的设计 (3) 2.3曲柄连杆机构的设计 (5) 2.4 配气机构的设计 (9) 2.5 柴油机燃油供给系统 (11) 2.6 柴油机冷却系统的设计 .............................. (12) 2.7 润滑系统的设计 (12) 2.8 增压系统的设计 (13) 2.9 总体布置方案设计 ..................................................13 第三

发动机设计

第一章 一·内燃机的设计要求:①动力性能应满足使用要求;②燃油及机油消耗率要低;③工作应安全可靠,寿命要长;④外形尺寸要小,质量应轻;⑤工作适应性要好,启动应迅速可靠,使用维修应简便;⑥排放污染要小,噪声应小;⑦公益性好,制造应方便,价格应低廉等。 二·内燃机的动力性指标是指内燃机的标定功率,标定转速,活塞平均速度,平均有效压力及扭矩: 1.标定功率:①十五分钟功率②一小时功率③十二小时功率④持续功率(是指内燃机允许长期连续运转的最大有效功率) 2.标定转速和活塞平均速度:是指内燃机在标定功率时的转速和活塞平均速度。 3.平均有效压力;是表示内燃机整个工作过程完善性和热力过程强烈程度的重要参数之一三·经济性指标是指生产成本,运转中的消耗以及维修费用等 1.燃油消耗率:常以标定工况下每千瓦有效功率每小时所消耗得的燃油克数作为衡量指标 2.机油消耗率:是以内燃机在标定工况时每千瓦小时所消耗的机油量的克数来表示 第二章 一·内燃机的主要结构参数:①活塞行程S与汽缸直径D上网比值S/D;②气缸中心距L0与汽缸直径D的比值L0/D;③曲柄半径R与连杆长度L的比值λ,λ=R/L;对于V形内燃机还包括气缸夹角γ 二·采用较小的S/D 优点:⑴可相应提高内燃机曲轴转速而不至于使活塞平均速度超过平均值,因而可以提高升功率。 ⑵可降低直列式内燃机及活塞式内燃机的高度,缩小卧式及对置气缸式内燃机的宽 度,减小V形内燃机的高度和宽度 ⑶由于内燃机曲柄半径减小,曲轴主轴颈和曲柄销轴颈的重迭度则增大,因而刚度 增加,应力状态改善 ⑷由于内燃机的汽缸直径的增大,气缸盖上的气道和配气机构的安装较容易。 缺点:⑴由于气缸直径的增大,热负荷,机械负荷和噪声都增大⑵一般直列式和卧式内燃机的长度将增大⑶对燃烧室的设计不利,而且对直流式换气的二冲程内燃机来说,换气品质将变坏 三·连杆长度L的确定因素及影响:λ值越大,连杆长度越短,在D,S相同的条件下,内燃机的高度或宽度也越小,可使内燃机的外形尺寸减小,质量减轻;同时,连杆缩短后使连杆本身具有较大的刚度和强度。所以在设计时,一般尽可能选取较大的λ,以使连杆的长度尽量短一些。 连杆长度的缩短的限制条件:⑴活塞在下止点时,裙部不应与平衡重相碰 ⑵活塞在上止点时,曲柄臂不应与汽缸套下部相碰 ⑶连杆在气缸套内摆动时,连杆身不应与汽缸套下部相碰 四·气缸中心距L0的决定因素:气缸盖的型式,汽缸套型式,单列式或V形,水冷式或风冷式以及曲轴的结构形式及各部位的尺寸 五·总体布置的内容:⑴根据初步确定的主要零部件的结构型式及轮廓尺寸进行布置,绘制纵横剖面图和一些必要的局部视图,以及运动轨迹图等,借以发现它们之间在尺寸,空间位置,拆装和运动轨迹方面所出现的矛盾,并给予合理解决 ⑵根据初步选定的辅助系统型式及主要几件轮廓尺寸,确定它们在内燃机中的合适位置和安装方式,检验它们之间是否相互干涉,拆装和维修是否方便,以及需要设计哪些专用工具⑶在上述工作基础上,确定内燃机零部件,系统及其机件的布置和外形尺寸,绘制一套完整的内燃机纵横剖面图及外形图

汽车4冲程内燃机课程设计

四冲程内燃机设计 摘要 内燃机是一种动力机械,它是通过使燃料在机器内部燃烧,并将其放出的热能直接转换为动力的热力发动机。通常所说的内燃机是指活塞式内燃机。活塞式内燃机以往复活塞式最为普遍。活塞式内燃机将燃料和空气混合,在其气缸内燃烧,释放出的热能使气缸内产生高温高压的燃气。燃气膨胀推动活塞作功,再通过曲柄连杆机构或其他机构将机械功输出,驱动从动机械工作。内燃机的工作循环由进气、压缩、燃烧和膨胀、排气等过程组成。这些过程中只有膨胀过程是对外作功的过程,其他过程都是为更好地实现作功过程而需要的过程。四冲程是指在进气、压缩、膨胀和排气四个行程内完成一个工作循环,此间曲轴旋转两圈。进气行程时,此时进气门开启,排气门关闭;压缩行程时,气缸内气体受到压缩,压力增高,温度上升;膨胀行程是在压缩上止点前喷油或点火,使混合气燃烧,产生高温、高压,推动活塞下行并作功;排气行程时,活塞推挤气缸内废气经排气门排出。此后再由进气行程开始,进行下一个工作循环。 关键字:内燃机,4冲程,压缩,做功,排气,吸气

Abstract The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s one kind of power generator, it is through causes the fuel at the machine internal ignition, and the heat energy which emits it transforms directly into the power heat engine. The usually calle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refers to the internal-combustion reciprocating engine. The internal-combustion reciprocating engine moves back and forth the plunger type to be most common. The internal-combustion reciprocating engine the fuel and the air mixing, in its air cylinder internal combustion, the heat energy which releases causes in the air cylinder to produce the high temperature high pressure fuel gas. The fuel gas inflation impetus piston makes the merit, again through crank link motion gear or other organizations mechanical merit output, actuation follower work.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operating cycle by processes and so on air admission, compression, combustion and inflation, exhaust is composed. In these processes only then the expansion process is makes the merit outward the process, other processes are to realize well make the merit process, but needs process. The four stroke is refers to, in the air admission, the compression, inflate and exhaust in four traveling schedules to complete an operating cycle, crankshaft rotation two. When intake stroke, this time air intake valve opening, exhaust gate closure; When compression stroke, in the air cylinder the gas receives the compression, the pressure advances, temperature rise; The expansion stroke is before compressing the top dead center to blow or the ignition, causes the mixture air combustion, has the high temperature, the high pressure, impels the piston downward and makes the merit; When exhaust stroke, the piston pushes in the air cylinder the waste gas to discharge after the exhaust gate. Hereafter starts by the intake stroke, to carry on the next operating cycle again. Key: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4-stroke ,Compression ,Work ,Exhaust ,Inhal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