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第二轮复习教案

合集下载

中考物理二轮电学专题复习教学设计人教版

中考物理二轮电学专题复习教学设计人教版
1. 课堂互动不足:虽然设计了小组讨论,但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需要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2. 教学评价单一:目前主要依赖课后作业和考试,缺乏过程性评价,难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三)改进措施
1. 增强课堂互动:设计更多互动环节,如课堂提问、角色扮演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课堂氛围。
2. 丰富教学评价:除了作业和考试,增加课堂表现、实验操作等过程性评价,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 校本资源库:教师共享教学资源,学生可自主学习。
4. 信息化资源:
- 网络教育资源:电学知识讲解视频、习题库等;
- 电子图书、教育APP。
5. 教学手段:
- 实物演示:展示电路连接、实验操作等;
- 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互动交流;
- 案例分析:讲解典型例题,提高解题能力;
- 课堂提问:激发学生思考,巩固知识点。
学生活动:
- 完成作业:认真完成作业,巩固学习成果。
- 拓展学习:利用拓展资源,提升电学知识水平。
- 反思总结:对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提出改进措施。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 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完成作业和拓展学习。
- 反思总结法: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总结。
作用与目的:
- 巩固电学知识点,提升解题技能。
- 解答疑问:针对学生在活动中产生的疑问,进行解答。
学生活动:
- 听讲并思考:积极参与课堂,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
- 参与课堂活动:在小组讨论和实验中,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 提问与讨论:主动提问,与同学和教师交流。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 讲授法:通过讲解,帮助学生理解电学重难点。
- 实践活动法:通过实验和小组讨论,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人教版)中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运动和力

(人教版)中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运动和力

变速运动
①只要两个力不是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这两个力就一定 不是平衡力,如压力和支持力. ②二力平衡与相互作用力的区别: 平衡力 相互作用力 在同一物体上 在不同的物体上 不同点 一个力消失后另一个力可继续存在 同时存在、同时消失 不一定是同性质的力 一定是同性质的力 大小相等 相同点 方向相反 在同一条直线上
2.速度 v: (1)物理意义:用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2)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用 v 表示. (3)定义式:v= . (4)基本单位:米每秒,符号为 m/s. 常用单位:千米每小时,符号为 km/h. 换算关系:1 m/s=3.6 km/h.
3.匀速直线运动:
(1)定义:物体沿着直线且快慢不变的运动.
理解
操作 探究
相对 相同 单位时间
s v= t
3.6
0.1
长 度 和 时 间 的 测 量
0.01 垂直
10-3
60
3 600
N
运动状态 形状 大小 方向 相互
作用点
不受力 静止 原来运动状态不变
匀速直线运动 大
同一物体 同一条直线
相等
相反
一、运动的描述 1.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自然界中一 切的物体都在不停地运动着.
5.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力的方向,力的作用点. 6.力的示意图:物理学中常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 的作用点、方向和大小.
①在同一图中画力的示意图时,力越大,线段应越长;力 的作用点一定要画在受力物体上. ②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也能产生力的作用,如地球对空中的 物体、磁铁对铁钉等产生力的作用.
五、牛顿第一定律
(2)特征:物体运动时快慢不变,方向不变,即在任何时刻,

中考物理第二轮复习教案

中考物理第二轮复习教案

2012年中考物理第二轮复习教案力学公式:序号物理量公式各物理量符号及所对应的单位备注 1 速度速度( ): ________ 距离( ): ________ 时间( ): ________ 1m / s =3.6Km / h 声速υ= 340m / s光速C = 3×108 m /s C=λ f(电磁波) 此公式也适合于声音速度的计算 2 温度 T = t +________K 开尔文(): ________ 摄氏度(): ________ 注意超导的现象各种温度计的使用 3 密度密度( ) :__________质量():______ 体积():_________ m一定时,ρ和V成正比; V一定时,ρ和成m反比。

1 g / c m3 = 103 Kg / m3 ρ木=0.6×103 Kg / m3 4 压强固体压强:压强( ) :__________压力():______ 受力面积():_________ 适用于固、液、气压强的计算(注意F 及S的取值:特别F=G的条件:___ __)液体压强:深度( ) :__________ 液体压强的特点应该注意深度如何计算?气体压强:1标准大气压 = ________cmHg柱 = ________ Pa =________m水柱,气体压强随________,________的变化而变化。

5 浮力①弹簧测力法F浮= ________ ②阿基米德原理 F浮=________ =________ ③漂浮、悬浮:________ 浮力():_______密度( ) :__________ 排水体积( ) :__________ 计算浮力的步骤:(1)判断物体是否受浮力(2)根据物体浮沉条件判断物体处于什么状态(3)找出合适的公式计算浮力物体浮沉条件(前提:物体浸没在液体中且只受浮力和重力):① F浮_____G 上浮至漂浮ρ液__ _ρ物漂浮② F浮 ________G 悬浮ρ液_ __ρ物悬浮③ F浮______ G 下沉ρ液__ _ρ物下沉(1)密度计,轮船,潜艇,热气球(飞艇)等原理(2)轮船的吃水线和排水量是指排开水的质量 6 杠杆杠杆的平衡条件:力():________力臂():________ 力臂的标示方法: 7 重力重力():_______质量():_______ g:_______ (1) g的取值为:(2) g的取值与_____与_____有关 8 滑轮组 F =_______________ F=__________(不计滑轮重力) S= ___________ VF= ___________ 拉力():_______ 物体上升的距离():_______ 绳自由端上升的距离():_______ (1) n:作用在动滑轮上绳子股数(2)接法:n 为奇数,下接法; n为偶数,上接法(3)滑轮组水平放置时的处理(4)单动,单定滑轮的性质(5)动滑轮重的求解方法 9 功 W =________=________ 功():_______距离:():_______ 力():_______ 1J = 1N•m = 1W•s 做功条件: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力的方向上运动一段距离。

物理二轮复习教案

物理二轮复习教案

物理二轮复习教案教案标题:物理二轮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 复习物理知识,巩固学生对物理概念和原理的理解;2. 提高学生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和实验技能;3. 帮助学生总结复习方法和技巧,为物理考试做好准备。

教学内容:1. 复习力学、热学、光学、电学等物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复习与物理相关的实验方法和实验技巧;3. 复习物理问题的解决方法和思维逻辑。

教学步骤:第一步:复习力学知识1. 复习力学的基本概念,如力、加速度、速度等;2. 复习力学的基本原理,如牛顿定律、动量守恒定律等;3. 练习力学问题的解答,包括计算和分析题。

第二步:复习热学知识1. 复习热学的基本概念,如温度、热量、热传导等;2. 复习热学的基本原理,如热传导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等;3. 练习热学问题的解答,包括计算和分析题。

第三步:复习光学知识1. 复习光学的基本概念,如光的传播、折射、反射等;2. 复习光学的基本原理,如折射定律、光的波动性等;3. 练习光学问题的解答,包括计算和分析题。

第四步:复习电学知识1. 复习电学的基本概念,如电流、电压、电阻等;2. 复习电学的基本原理,如欧姆定律、电路分析等;3. 练习电学问题的解答,包括计算和分析题。

第五步:复习实验方法和技巧1. 复习与物理实验相关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如测量、数据处理等;2. 复习实验中常见的仪器和设备,如电表、光谱仪等;3. 练习设计和分析物理实验。

第六步:总结复习方法和技巧1. 总结复习物理的有效方法和技巧,如刷题、归纳总结等;2. 分享复习经验和策略,帮助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复习计划;3. 解答学生在复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教学评估:1. 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小测验,检查学生对各个知识点的掌握程度;2.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物理问题;3. 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和互相学习,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资源:1. 教科书和课堂讲义,作为主要的教学参考资料;2. 多媒体教学工具,如投影仪和电脑,用于展示示意图和实验视频等;3. 物理实验室和实验器材,用于进行实验教学和实践操作。

2025年中考物理二轮专项复习课件--跨学科实践+

2025年中考物理二轮专项复习课件--跨学科实践+
透镜与平凸透镜一样,都能将平行于主光
轴的光线会聚于焦点。与平凸透镜相比, 菲涅尔透镜减少了光在透镜中直线传播的 部分,只保留透镜发生折射的曲面,在节省 透镜材料的同时也减少了光在透镜中传播 乙 的光能损失。
菲涅尔透镜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图乙
为手机闪光灯上用到的菲涅尔透镜,从上 方俯视,它由数个同心圆纹路的玻璃组成。
问题。
菲涅尔透镜 甲图中图1是平凸透镜的截面图,由 光学知识可知,平行光由平凸透镜左侧垂 直入射,在透镜中传播方向不变,只有经透
镜另一侧曲面时才会发生偏折,并会聚于 焦点。若在图2中将平凸透镜阴影部分去
掉,保留图中曲面的白色部分并将其向左
平移到透镜平面处,即为图3,这样的透镜 图1图2图3 叫作菲涅尔透镜(又称螺纹透镜)。菲涅尔 甲
物理学与社会发展 8.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发射圆满成功 2023年10月26日11时14 分,搭载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的长 征二号F 遥十七运载火箭,在酒泉
卫星发射中心按照预定时间精准点火发射, 约10 min 后,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 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江新林、唐胜 杰、汤洪波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飞行乘组 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5.如图所示是四川三星堆遗址考古中发掘的青
铜人面具。铸造青铜器大面具时 (
)
A. 铜先液化后凝固
B.铜先放热后吸热
C.铜有熔点但没有凝固点
D. 可用熔点比它高的铁锅熬制
6. (2023 ·四川遂宁)在青藏铁路的建设中,我 国科技工作者将“热棒”插入冻土,成功解决 了“冻土工程”这一世界性难题。如图所示,
(1)下列与汽车相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D O A.行车数据在挡风玻璃上所成的像是由 光的折射形成的 B.行车数据在挡风玻璃上所成的像是等 大、正立的实像

2024年中考物理二轮复习课件:跨学科实践活动+安全骑行小卫士

2024年中考物理二轮复习课件:跨学科实践活动+安全骑行小卫士

8.骑自行车既能强身健体,又能实现低碳出行,通过此 次骑行活动小优又学习了更多生活中的物理学知识。试 举例说明你在生活中践行低碳生活的其他实例。 答题要点:种植绿植花草(或出行尽量步行、骑自行车 或乘坐公共交通、勤俭节约不浪费资源、随手关灯等 等,合理即可)。
实践活动 安全骑行小卫士
贵阳市为了增强骑行者安全意识,计划开展一次以 “文明骑行从我做起”为主题的骑行活动,小优踊跃报 名参加,并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地点为以花溪河为纽 带的花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骑行者将围绕十里河滩景 区骑行。
一、考查骑行环境 1.小易陪同小优来到花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围绕十里 河滩景区骑行。这里秀峰环抱,洲岛错落,跌水潺潺, 花香阵阵,鱼游碧水,鹭戏浅滩。其中能说明分子处于 无规则运动状态的现象是 花香阵阵 ;“跌水潺潺” 是声音通过 空气 传播的,小优利用声音的 音色 来判断是溪水的流动。
(2)小优还发现小易自行车的车灯跟自己的不一样,小 易解释说这灯在晚上会亮,骑行越快的话,灯会越亮 的,于是小优猜想,骑行越快,车灯越亮是 电磁感应 原理,在骑行过程中将 机械 能转化为 电 能,至 于晚上才亮,应该是车灯的开关为 光控 (选填“光 控”或“声控”)开关。
(3)与此同时,小优看看自己的车灯如图2所示,观察 发现车灯里有许多互相垂直的棱角,即便没有灯泡也能 让后方的人看清,请画出其中的原理图。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4.之后小优观察到自行车的链条,发现相比自己的自行 车,小易的自行车多了多个不同尺寸的链盘和飞轮。小 易查阅资料给他看了自行车驱动结构图,如图3所示。
(1)从自行车驱动结构中可知,前齿轮和脚踏板组成一 个 省力 杠杆,后齿轮和后车轮组成一个 费力 杠 杆。(均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

中考物理二轮复习精品教案:力学

中考物理二轮复习精品教案:力学

力学中考热点概括一、测量的初步知识【考点聚焦】这部分知识涉及到的考点有:1.长度的国际单位、其他单位及其符号和他们之间的单位换算。

2.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刻度尺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3.时间的国际单位、其他单位及其符号和他们之间的单位换算。

4.速度的计算公式及变形公式的应用。

5.平均速度公式应用。

【呈现形式】以上考点常以填空题或作图题的形式出现,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对知识点进行简单的应用,其中知识点2多以考查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的形式出现,知识点4和5以对速度公式的应用的形式出现。

速度也会以数学图像的形式出现。

二、质量和密度【考点聚焦】这部分知识涉及到的考点有:1.质量的国际单位、其他单位及符号和他们之间的单位换算。

2.用量筒或量杯测量物体的体积。

3.密度的物理意义、计算公式及常用物体的密度(如水、酒精)。

【呈现形式】以上考点常以填空题、实验题的形式出现,考查基础知识,理解应用。

知识点1会以填空的形式出现,知识点2和3会以在实验探究题中测量物体密度的形式出现。

三、力【考点聚焦】这部分知识涉及到的考点有:1.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物体间的力是相互作用的。

2.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或运动的方向,力可以引起物体的形变。

3.重力、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及其方向。

4.测量力的大小的(使用弹簧测力计)。

5.力的三要素,力的示意图。

【呈现形式】以上考点常以填空题、选择题、作图题、实验题的形式出现,主要考查对概念和规律的记忆、理解和应用,通过观察和实验会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中知识点3会以重力的公式计算的形式出现,知识点4会以穿插在实验探究中对弹簧测力计使用的形式出现,知识点5会以作图题中作出物体的受力示意图的形式出现。

四、力和运动【考点聚焦】这部分知识涉及到的考点有:1.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二力平衡的条件和在二力平衡下物体的状态。

3.牛顿第一定律及惯性现象。

4.物体受到非平衡力作用的状态的变化。

中考物理第二轮复习讲义:作图、实验、计算

中考物理第二轮复习讲义:作图、实验、计算

1作图专题方法小结1 作力的示意图,尤其是作物体受合力的图示是中考中必考的作图内容,复习时要引起足够的重视.画力的图示要做到“四定三标”:定作用点、定标度、定方向、定长度、标箭头、标力的数值和标单位.分析物体受力情况时,首先看物体是否处于平衡状态,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受平衡力,然后再分析物体受哪些力,这些力的大小和方向.2 日常生活中常用机械的作图是中考中的考点之一。

碰到杠杆实例时,应用杠杆的平衡条件去解决问题.当遇到滑轮组绳线时,要注意绳配的方法.3 根据对称法做出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根据光的反射定律,折射定律作图等知识点是光学作图的必考内容.利用光的反射定律、折射定律作图时,要注意光线上的箭头方向。

4 电学作图题是考查学生对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理解,考查学生实验技能的好题.在解决设计型作图题时,综合运用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电阻特点是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5 用右手螺旋定则处理通电螺线管问题是中考的热点之一。

正确理解和运用右手螺旋定则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 典型例题解析【例1】一个质量为5 kg 的物体在斜面上匀速下滑,试在图1中画出物体所受重力的示意图.【例2】如图2所示,物体A 重30 N ,受到一个大小为20 N 的重力F 的作用,静止在竖直的墙壁上,画出物体A 受力的示意图.图1 图2 图3 图4 图5【例3】重100 N 的物体受20 N 水平拉力作用时,能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画出这个物体在30 N 水平向右的推力作用下在原水平面上运动时所受合力的图示.【例4】如图3是活塞式抽水机的手柄,画出图中竖直向下的动力F 1和阻力F 2所对应的力臂.【例5】如图4,在杠杆的A 点施加一个力能使杠杆处于平衡状态,请准确地画出在A 点施加最小的力的示意图. 【例6 】如图5所示,要想用最小的力将汽与拖出来,如何给滑轮组绕绳?【例7】用滑轮组来提升1500 N 的重物,已知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50%,每股绳子最多承受750 N 的力.为保证绳子不被拉断,试通过计算画出滑轮组的装配图.【例8】如图6中,太阳光与水平面成60°角,要用一平面镜把太阳光反射到竖直的井底,画出平面镜放置的位置.图6 图7 图8 图9 图10 【例9】如图7画出物体ABC 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例10】在图8,平面镜MN 前有一发光点S ,作出人眼能从平面镜中看到发光点S 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范围. 【例11】在如图9的方框内适当的位置填上一个光学器件并且完成光路图. 【例12】图10为某实际电路的实物图,请画出这个实物电路的电路图 .【例13】把图11的实物按下列要求连接起来.要求:①L 1、L 2并 联,电流表测L 1中的电流,电压表测L 2两端的电压.②断开S 1闭合S 2,两灯都不亮,闭合S 1,断开S 2,只有L 1发光.图11 图12 图13 图14 图15【例14】给你一个电池组、两只小灯泡L 1和L 2,两个开关S 1和S 2,若干导线,请按要求组成电路,要求S 1闭合时灯L 1亮电铃响,S 2闭合时,灯L 2亮,电铃也响.【例15】将图12中的电灯、开关、保险丝和插座正确接入电路中,要求保险丝保护插座,开关只控制电灯.【例16】如图13所示,虚线方框内有两个阻值相等的电阻R 1和 R 2和一个开关S 1,现使开关S 1闭合时,A 表示数增加0.2 A ,电路的总功率增加1.6 W.请画出两种可能的连接情况并分别在图中标出电源电压和R 1、R 2的值. 【例17】如图14所示,根据小磁针N 极的指向标出两磁铁的极性和两磁极之间的磁感线. 【例18】如图15所示,在图上标出磁体与通电螺线管间磁感线的方向及通电螺线管的N 、S 极和电流的方向.【例19】根据图16所给条件绕制螺线管. 图16 课时训练1.如图1,水平地面上放着一个物体,某人用与水平方向成30°角,大小为100 N 的力拉物体,画出此拉力的示意图.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2.如图2,电灯悬挂在电线下静止不动,受到电线的拉力为10 N ,画出 此时电灯受力的图示.3.如图3质量为5 kg 的铅球被运动员推出后在空中飞行,用力的示意图法表示出铅球在飞行过程中所受力的图示.(不计空气阻力)4 如图4所示,试画出轻质杠杆OA 所受力对O 点的支臂5.如图5所示,人站在地面上用力将重物提起,画出滑轮组的绕绳情况.6.如图6所示,是用羊角锤拔钉子的示意图,A 为力的作用点,画出拔钉子时所用力为最小值时的力的方向.图6 图7 图8 图9 图10 7.完成图7中的光路图.8.图8中的PQ 为空气和水的界面,一束光线从空气入射到界面上的O 点,产生了反射和折射,在图中标出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9.图9中MN 为平面镜,S 为发光点,A 是人的眼睛所在(眼睛所在位置)(眼睛的大小不计,可作为一点) (1)遮住平面镜上的某一点Q ,人的眼睛就看不到S 发光点在平面镜中的虚像了,画图确定Q 点的位置. (2)保持人眼的位置不动,使发光点S 垂直靠近平面镜运动,在这个过程中,Q 点应向平面镜的左端移动. 10.如图10所示,两条反射光线是同一发光点S发出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光线,试作出发光点S 的位置.11.如图11所示,在虚线MN 处放置一平面镜,镜前有一物体AB ,如果人沿线 段cd 从c 走到d 的过程中,都能在镜中看到AB 完整的像,若镜前无任何物体遮挡视线,请用光的作图法确定所需最小平面镜EF 的准确位置(MN 、AB 和cd 均在同一平面上)图11 图12 图13 图14 图1512.在图12中根据标出的电流方向,从电流表、电压表和电池组三个元件的符号中选出两个元件符号,分别填进电路的空缺处,填进后要求灯泡L 1和L 2串联,且都能发光.13.如图13,电源电压为12 V ,方框内 有三个阻值都是10 Ω的电阻,电流表的示数是0.8 A ,试画出方框内的电路图. 14.图14是从某电子仪器拆下来的密封盒子,已知道盒内有三只电阻,A 、B 、C 、D 为四根引线,现用多用电表测量,已知AC 间的电阻R AC =20Ω,C D 间的电阻R CD =50Ω,AD 间的电阻R AD =30Ω,若用导线把B D 连接后,测得AD 间电阻R AD =20 Ω,请在方盒内画出电阻的连接图,并在图中标出每个电阻的阻值.15.如图15所示的方框中有一种发热装置,它是由四段阻值相同的电热丝组成,这个发热装置的电路与方框外的电路相连接,当开关S 接到A 点时为高温,接到B 点时为低温(电源电压不变),且在相同时间内,高温时产生的热量是低温时产生2热量的4倍,试在方框内画出它的电路图.16.某同学用完全相同的灯泡L 1、L 2和两节干电池做了一个电路盒,外形如图16所示,当用导线把a ,b 接线柱接通时,灯L 1发光,当用导线把c ,d 接线 柱接通时,灯L 2发光;当用导线把a ,d 接通时,灯L 1、L 2都发光,试画出这个电路盒的电路图.(标明L 1、L 2、a 、b 、c 、d)图16 图17 图18 图1917.某同学用电池组、两个小灯泡,一个开关连成电路,测试时发现:开关断开时两灯均发光,当开关闭合时,一盏灯发光,另一盏灯熄灭,试画出该同学所连接的电路,并指出所连电路的错误.18.在“用电流表测电流”的实验中,某同学连接了图17)所示的错误接法.(1)现要测通过A 灯的电流,请在图上画出正确的接法;(2)若要测通过A 、B 两灯的电流之和,请在图上画出正确的接法.19 图18所示,要使小磁针受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作用静止在图示位置,请画出电源,标出电流方向,并画出螺线管周围的磁感线.20.根据图19中给出的条件在各铁芯上绕线.21.给你一个带铁芯的螺线管,如图20,请用笔画代替导线,将它们连接起来,组成磁性强弱可以改变的电磁铁,并标出N 、S 极,要求滑片右滑时,磁性减弱.如图20实验专题方法小结1 测量型实验主要考查学生对实验器材的正确操作,是考查其他实验的基础.熟悉各种仪器及仪表的操作规则是解决这类测量型实验的基础.2 实验考查中对实验中用到的科学研究方法和实验现象的分析及实验操作顺序的考查是当前中考考点之一.要快速准确地解决这类问题,必须明确各实验中常用的研究方法和各实验操作顺序,当然,要在平时真正做过实验,而不是背实验,才能把这类习题回答好.3 熟练地操作书本上的每一个演示实验是实验复习中的重点,只有这样方能真正提高动手能力4 近几年各地的中考试卷中出现了一些“探索性”“设计性”实验,这类实验不仅能充分反映 教师在平时物理教学中对物理实验的重视程度,而且也能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步深入,这种题型仍是今后中考的热点.在扎实的基础上设计出合理的方法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平时要多加练习. 典型例题解析【例1】如图1,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cm ,图中被测物体的外直径是_________cm ,如果圆筒的内直径为5.6 mm ,则圆铜厚为________cm.【例2】如图2.放置在盛有水的烧杯中的两支温度计a 、b , 加热时b 温度计的示数始终比a 温度计的示数高,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停止加热时,a 温度计为_____℃,该温度计的最小分度值是____℃. 【例3】如图3,某同学用托盘天平测化学药品的质量时(1)他把已经调节好的托盘天平搬到另一实验桌上,则使用前 ( )A.只要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B.只要调节横梁平衡C.不需要再调节D.先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再调节横梁平衡(2)当他把天平重新调好后,就把药品放在天平的右盘中,用手向左盘中加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记下盘中砝码的质量就等于药品的质量,他的操作中错误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他改用正确的操作方法后,盘中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3,则药品的质量是_________.【例4】指出图4电器中的错误和图(b)中电流表、电压表的作用,若(b)图中两表的示数如图(c)所示,则被测灯泡中的电流和两端的电压各是多少?图1 图2 图3 图4 【例5】某同学要利用天平、砝码、玻璃杯,水来测盐水的密度.(1)他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在标尺左端“0”点,在横梁平衡前指针的指示情况如图5(甲),此时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天平横梁平衡后,在称物体的质量时,他在天平右盘加减砝码后,指针的指示情况如图5(乙), 这时他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2)他按实验步骤设计了记录数据的表格如下,请你将表格栏上的空余项目补充完整.【例6】在“用伏安法测定小灯泡的额定功率”的实验中.(1)请你在下面的虚线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 (2)根据上述电路图把如图6的实物连接起来,连线不能交叉.(3)如果在测量时,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小灯泡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如图7,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__W. (4)小灯泡正常发光的电阻为______________Ω.图6 图7 图8 【例7】如图8,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题专题 一、力学1同学们在实验室里测某种小矿石的密度,选用天平、量筒、小矿石、细线、烧杯和水, 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操作:A •将小矿石用细线系好后慢慢地放入量筒中并记下总的体积。

B •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线处,调节横梁上的螺母,使横梁平衡。

C •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与某种金属的密度相同就得出一定是这种金属做的结论•此结论是否可靠?为什么?3 •用天平、量筒和水,测一金属块的密度.(1 )为了测量金属块的质量,首先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如图 15所示,接下来的操作是: c .正确操作后天平平衡•在托盘放上金属块,再让天平重新平衡时如图 16所示,金属块质量 m = _________ g .D •将小矿石放在左盘中,在右盘中增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至横梁平衡。

E .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并记下水的体积。

(1 )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 (只填字母序号)。

(2) 在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位置如图21 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__________ 调(选 填左”或右”。

(3)用调节好的天平称小矿石的质量。

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 置如图21乙所示,可知小矿石的质量 m= ;量筒量出小矿石的体积如0 I 治J4 5甲乙图21;由此可算得小矿石的密度p =kg/m 3。

2 •小芳为了鉴别一金属块是用什么金属做的,做了以下实验: (a )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金属块的质量如图 26甲所示.到如图26乙所示. 物质名称密度 p ( kg m -3)问:(1 )金属块的质量银 10.5 X103m= g.铜 8.9 >1032 )金属块的体积 铁 7.9 >03V= cm3.图 26 乙铝2.7 >03中 金 属 块块所受浮力F= N.( 水 密度 P =1X 1kg/m 3, g =10N/kg )(3)金属块块的密度是 g/cm 3.图27OMn095乙_________ 做的•同组的小明根据该金属块的密度a • 调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调 ;|ITII|I)I 1^11 l|HH| III I]10080 60 40 2C图15 图16d所示,记录小木球质量为m;(e )利用密度公式计算mL出结果。

5—4—327 mL —50 € 40 -E 30(2 )为了测量金属块的体积,小明做了下面两个操作:a. 在量筒中倒入一些水,根据液面高度,测出量筒中水的体积Vi (如图17所示)b. 把金属块放入装有水的量筒,根据液面高度测出体积为V2 (如图18所示)上述两个实验操作中,存在两个错误之处: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步骤错误已改正,用本题中出现过的物理量符号表示:金属块体积:V= _________________ ;金属块密度:尸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同学做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时,使用如下图所示的装置,图中钩码重2N,竖直向上拉弹簧测力计使钩码匀速从图甲上升到图乙的位置,上升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指针一直指在图丙所示的刻度,请将实验数据和结果填入表中。

钩码重(N)弹簧测力计读数(N)钩码上升高度(m)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m)有用功(J)总功(J)机械效率该同学想进一步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否与滑轮组中细绳的绕法有关。

根据探究目的,请你在下图中选取你需要的滑轮组,并完成达到实验目的的绕线。

5.小红想测出一个实心小木球的密度。

但是发现小木球放在水中会漂浮在水面上,无法测出它的体积。

小红设计了以下实验步骤:(a) 把适量的水倒进量筒中如图a所示,记录此时水的体积为V仁(b) 用细线在小木球下吊一个小铁块放入水中,静止时如图b所示,记录此时量筒的示数为V2;(c) 把小铁块单独放入水中静止时如图c所示,记录此时量筒的示数为V3;1——1(d)从水中取出小木球,用天平测量质量,a 天平平衡时如图b c2010d(1) 实验中使用天平测出木球的质量 m= g ,木球的体积 V= _________________ cm 3,计算出小 木球的密度 卩木= ___________ g/cm 3。

此值比木球密度的真实值要 ____________ (选填 偏大”或 偏 小”。

(2) 实验后,她总结经验发现使用天平测量小木球质量误差较大。

如不用天平,只在a 、b 、c 三个步骤中增加一个步骤也可以测出小木球的密度。

请你写出这个步 骤 。

根据你补充的步骤,写出计算小木球密度的表达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 。

(用字母表示,水的密 度为P 水)6•小明用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金属块、两个相同的烧杯(分别装有一定量的水和煤油),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进行了探究。

图18所示为探究过程及有关数据:(1) 分析图A 、B 、C 、D ,说明浮力大小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关; (2) 分析图 ________________ ,说明浮力大小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3) 金属块完全浸在煤油中所受的浮力是 ____________ N ; (4)根据图18五个实验提供的信息,小明认为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得到多个物理量的数值,请你写出其中的三个物理量及其数值(格式见示例,重抄示例不给分。

已知水的密度 P 水=1.0 X O kg/m , g 取 10N/kg ): 示例:煤油的密度 P 煤油=0.8 xiO ’kg/m 3.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金属块的质量m=(填数值带单位)I 元硬币10枚,为了测出其中一枚硬币的密度,她设计了一个小实验•实验器材有空金属筒、量杯和水;主要的实验步骤如下:(取g=10N/kg )②金属块完全浸没在水中时排开水的体积V 排= _____ (填数值带单位) (填物理量及其数值带单位)图18煤油E7 •欣儿手头上有完全相同的 500 mL 600 ml-N700 mb水图5A .将10枚硬币全部放入水中,此时量杯中水面处刻度如右图所示;B .将10枚硬币放入金属筒中,让金属筒漂浮在量杯中,记下此时水面处的刻度值为53mL ;C •将空金属筒放入盛有适量水的量杯中,让其漂浮,记下此时水面处的刻度值为22mL .(1)合理的实验顺序是_____________ (只填字母序号)(2)由实验可知十枚硬币的总质量为 __________ g,总体积为_________ cm3,由此可知硬币的密度p= ________ kg/m3。

8•小刚小组探究了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后,联想斜面也是一种机械,那么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哪些因素有关呢?小刚猜想斜面的机械效率可能跟斜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小萌猜想可能跟斜面的倾斜程度有关。

于是他们将一块长木板的一端垫高,构成长度一定、高度可调的斜面,用弹簧测力计拉着同一木块沿不同的斜面匀速向上运动,如图17所示。

下表是他们实验记录的有关数据。

实验次数斛面倾角斜面材料C/N斛面高1 度沿歼面拉力F/N翳面长j/m叫/J总功机械效率V130°玻璃70.5 4.91 3.5I 4+97L4 %230fl木板7| 0,5 6.01 3.5330°毛巾70.56,51 3.5& 553-8 %420®木板70.34 4.91 2.38 4.94S.6%51卵毛巾""70.26 5.1] 1.82 5.135.7% (1)在第1、2、3次实验中,选用玻璃、木板、毛巾作为斜面表面的材料,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第2次实验中,拉力做的总功是 _________ J,斜面的机械效率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第1、2、3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当其它条件一定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中还发现,斜面材料相同时,斜面倾角越小,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填省力”或费力”)。

9•某同学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用图19所示的装置匀速提起重物,并做了如下实验记录:实验次数物理量l234钩码重G / N2464钩码上升咼度h/m0.10.10.10.1绳端拉力F / N0.4 1.4 2.3 1.8绳端移动距离s/ m0.30.50.30.3机械效率n167% 57% 87% 74%(1) 如果你对该同学的实验记录进行有关分析,就会发现他的实验1结果是违背物理规律的,其表现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图甲是弹簧测力计的放大图。

结合图甲你会发现导致实验1结果违背物理规律的原因。

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纠正错误后,可计算实验_______________ 1的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4) 从表中数据可分析出实验2是用 _________ 做的实验,实验3是用图做的实验。

(5) 通过实验2和实验4的数据分析可得出结论:使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时.动滑轮的个数越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________________ 。

(6) 比较实验3和实验4可得结论:使用同一滑轮组,_______________ 可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1 )小明根据测力计的示数,得出结论:金属柱在水中的深度越深,所受的浮力越小;小军做了另一组实验,得出另一个的结论:浸没的金属柱所受的浮力都是 6.6N ,与深度无关;请你从两位同学的结论中任选一个,判断其是否正确,并说出理由._________________弹簧测力计示数(N )1.810.把空的易拉罐逐渐压进水中的同时, 体所受的浮力与物体所处的深度有关 中.( 本题 g 取 10N/k g ;已 知: 水 = 1.0氷 02 3kg / m 3) 小明感到罐对手的压力越来越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