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的现代设计的发展情况
荷兰现代景观的发展历程及地域特色_骆莹

3
20 世纪 40 年代后的荷兰景观设计
20 世纪 40 年代后的战后重建中新建了大量住宅和园林 , 城市规划和建筑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
注。荷兰景观也在这种背景下得到了长足发展, 这个时期的发展重点已不再是单个城市的景观。 沿荷兰兰斯塔德地区边缘的城市发展已经远远超出了各自范围 , 并在功能上出现了直接或间接的 相互联系, 一些相邻的城市逐渐连成一片。早在 20 年代受英国城市规划的影响, 大城市当局就着手 在周边地区建造 田园城市 。然而 , 在 1930 年由于经济萧条, 这些疏散城市人口的措施被放弃了。 城市规划重新采用了集中布置方式 , 城市工业重心由城内转移到城外, 钢铁、造船和石化等新工业区 均在深水港附近建设。城市已无法像以往那样各自为政, 只注重城市本身的发展, 而忽略了区域因素 对城市的制约或促进作用 , 城市结构和发展方向成为一具有区域性的问题。随着大规模的深水港建 设, 在鹿特丹、代尔夫特、海牙一带形成了新建城区。另一大规模钢铁工业区在连接北海和阿姆斯特 丹的运河地区产生。种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了兰斯塔德都市区域意识的形成 , 这些发展趋势加速了 区域规划学科的进展。 二战以后的政治形势使兰斯塔德区域规划由构想成为实践 , 政府经济重建和工业发展计划视这一 地区为荷兰经济的火车头。在国家发展政策的影响下 , 新一轮的人口集中和城市扩张在兰斯塔德出 现, 新区继续向海岸集中 , 工业越来越依赖于海外的大宗原材料, 从而又加剧了海岸边城市的集结, 农业生产机械化的实现造成农业人口大量失业, 人们涌向城市寻找工作。另外 , 战后荷兰人口持续增 长, 住房短缺问题严重。针对区域发展面临的巨大压力, 荷兰政府组成了一个专门委员会, 该委员会 于 1958 年为兰斯塔德制定了发展纲要 , 期限至 1980 年。其要点为 : 新的都市区域结构。 通过 立游憩项目来防止城市连成一片。 的总体构架。 经过近 50 a 的生态和水网建设 , 今天的兰斯塔德发展为一个荷兰独有的分散型的世界级大都市 区, 在这个区域内建有世界最大的海港、机场等服务设施 , 居民利用现代化的地面交通网穿行于各城 市之间。由于 绿心 的保留和一系列生态措施得当 , 兰斯塔德为居民提供现代化生活条件的同时避 免了其他国家大都市区的种种弊病。 柯布西耶曾经幻想利用高层建筑通过节约用地减少生态压力, 1970 年的荷兰城市证明了这个想 法是多么荒谬。城市人口压力越来越大 , 城市建筑间没有一块安静的区域 , 到处都是噪音和恶臭。一 场反城市运动开始了 , 城市的部分区域开始禁止汽车进入 , 政府鼓励使用自行车。种植小乔木的巨大 花盆和季节性植物开始在城市公共空间中出现。城市居民渴望绿色 , 战后新建的高密度街区和战前修 建的传统社区都开始探索改造的可能性。除了办公楼、厂房和多层停车场的屋顶, 连灯柱上都悬挂花 卉, 阳台面积扩大, 拆除顶棚后种植蔬菜。这也带来了土壤、人工排水和化肥等一系列研究。 保留历史形成的兰斯塔德多种 绿心 。 绿色缓冲地区 , 形成城市之间的空间分割 , 中央政府以收购土地或建 保留区域中心的农业用地 , 使之成为大面积的敞地 , 即
荷兰当代平面设计

荷兰当代平面设计荷兰是西欧的小国,但也是世界上的设计大国,现代设计的起源地之一就是荷兰。
以下是有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荷兰当代平面设计,希望能帮到你。
荷兰当代平面设计其实我们对荷兰平面设计的情况了解不多,因为平面设计是和语言密切联系的设计活动,而荷兰语是一种懂的人不多的小语种,因此对荷兰的设计也就比较没有那么多人注意。
有些人从概念上讲荷兰平面设计师的日子很舒服,基本是自由工作者,甚至说他们基本都是无政府主义者,设计工作很浪漫,这样讲法太过于简单化,并不反映事实情况。
因为据我自己知道,荷兰平面设计虽然水平比较高,但是吃设计这碗饭在荷兰和在世界其他地方一样,并不容易,对有些设计师来说,还是很艰难的。
最近看见有彼得.比法克(Peter Biľak)撰文讨论荷兰当代平面设计(Contemporary Dutch graphic design: an insider/outsider’s view),学习到很多东西。
荷兰平面设计和其他欧洲国家有差别,甚至和和它相邻的德国、比利时的设计都不同。
平面设计是一个民族形象很具体的直接反映,荷兰的民族性从平面设计上就可以看出来。
好多国家在货币(大概是对所有的人影响最直接的平面设计之一)上采用领袖头像的方式,大国几乎无一例外,比如美元、英镑、人民币,而看看荷兰的盾,全部是精彩的抽象图案,加上向日葵、小鸟、灯塔,用钱就知道这里的人不同了。
荷兰货币设计是由设计师提出这些方案的,政府完全没有干预,这点在我们习惯政府全面干预货币设计情况的人来说,是匪夷所思的。
荷兰货币设计是1977年由荷兰银行(De Nederlandsche Bank)的一个委员会负责的。
从那时开始,到现在为止,这个委员会给予设计师以充分的货币设计的自主设计决定权,设计师有如此至高无上的地位,我看世界上少见。
两个作家杜斯(Leonie ten Duis )和哈斯(Annelies Haase)写的一本关于荷兰设计的著作《平面设计和理性主义》(Graphic design and Idealism)中提到这个设计项目反映出来的荷兰设计的特点,他们说这是客户和设计师对不同的工作分头负责的形式,客户管客户应该管的工作,设计师则管设计工作,银行不会插手不属于他们工作领域的设计,横加干涉。
现代设计史

洛杉矶:?折曲型现代主义(流行于20年代)
?流线型现代主义(流行于30年代)可口可乐公司大厦
佛罗里达:几何图案装饰,色彩倾向于粉色、浅色
?好莱坞风格
背景: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的经济大危机 → 好莱坞电影工业空前繁荣
5、英国“装饰艺术运动”的发展
★民主主义思想广为流传,抛弃传统设计方式,采用新材料、新技术
①“形式服从功能” ②新建筑运动 — “新建筑”六原则 — 新建筑的功能主义和理性主义立场一、重视建筑的居住功能,以功能为设计的出发点;
二、注重新型建筑材料的应用,强调材料特性与建筑结构的特性相适应,并通过设计使其更好发挥;
三、突出建筑设计的经济原则,以最低的开支达到最程度的满足性;
四、反对任何形式的装饰;
五、在具体设计上,空间的考虑最重要,设计应从平面、装门面的画面式设计转向立体空间的雕塑式的设计上来;
六、建筑设计的基础是逻辑性,科学性,而不是视觉美的装饰性。
2、现代主义设计的思想基础
★早期功能主义思想
路易斯?H ?沙利文(Louis H Sullivan 1856-1924):芝加哥学派的中坚人物、 提出了“形式追随功能” (Form Follow Function)的口号
第二章、工业革命以前的设计和工艺美术运动
1、 工业革命前的设计 <时间表>
2、工业革命初期的设计发展状况
①历史背景:
★ ?18世纪末社会日益两极分化,工业化日益咄咄逼人,手工艺人、民间艺术遭到威胁;不少君主积极转向工业化(俄国、德国)
?区别同时期的现代主义运动
?名称来源于1925年巴黎举办的大型展览:装饰艺术展览
浅谈荷兰风格派对现代建筑设计的影响

浅谈荷兰风格派对现代建筑设计的影响荷兰风格派是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荷兰一群建筑师所倡导和实践的一种建筑风格,强调对于建筑形式和空间组织的简化和实用性。
荷兰风格派对现代建筑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在荷兰国内推动了建筑行业的发展,也对世界范围内的建筑设计产生了积极的借鉴和启发。
荷兰风格派对现代建筑设计的影响体现在其强调建筑的实用性和功能性上。
荷兰风格派建筑师倡导的“形式追求功能”的理论观念,使得建筑设计更加注重居住者的实际需求和生活方式。
荷兰风格派的建筑注重室内空间的灵活性和可变性,通过巧妙的设计和空间分隔,使得建筑可以适应不同的功能需求。
这种注重功能性的设计理念在现代建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使得建筑更加符合实际需要,提高了生活和工作的舒适度。
荷兰风格派对现代建筑设计的影响还表现在其引入了新的材料和技术。
荷兰风格派建筑师在建筑设计中大胆地使用了新材料如钢筋混凝土等,并运用了先进的技术来增强建筑的可持续性和耐久性。
荷兰风格派的建筑不仅重视建筑本身的美学价值,更注重建筑的结构和施工技术。
这种对于材料和技术的注重在现代建筑中被广泛采用,推动了建筑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荷兰风格派对现代建筑设计的影响还表现在其对形式和比例的追求上。
荷兰风格派强调建筑的简化和几何形式的使用,追求建筑的整体和谐和比例的协调。
这种对于形式和比例的追求使得建筑在视觉上更加美观和稳定。
荷兰风格派的建筑通过合理的布局和精心的形式塑造,创造出了一种与自然环境和谐一致的建筑风格。
这种对于形式和比例的追求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使得建筑更加具有艺术性和美感。
荷兰风格派对现代建筑设计的影响还体现在其注重环境和社会因素的考虑上。
荷兰风格派的建筑师认为建筑应该与环境相协调,注重建筑与自然环境的融合。
他们注重建筑的可持续性和环境友好性,选择合适的建筑材料和技术来减少资源的消耗和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荷兰风格派的建筑也注重建筑与社会的关系,他们将建筑视为社会公共艺术,通过建筑设计传达社会价值观和文化意识。
浅谈荷兰风格派对现代建筑设计的影响

浅谈荷兰风格派对现代建筑设计的影响
荷兰风格派对现代建筑设计的影响在于其对建筑材料和技术的运用。
荷兰风格派注重使用现代化的建筑材料和技术,如钢铁、玻璃和混凝土等。
这种材料的运用不仅赋予建筑更加坚固和稳定的结构,还能够创造出更加开放和透明的空间,形成建筑外貌的简约和现代感。
荷兰风格派对现代建筑设计的影响在于其对建筑空间布局和功能性的追求。
荷兰风格派强调建筑空间的开放和流动性,注重室内和室外空间的融合。
这种设计理念在现代建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例如采用大面积的落地窗和阳台,使室内与室外形成无缝连接;设计开放式的平面布局,使不同功能的空间互相衔接和交流。
荷兰风格派对建筑的规模和形态有着独特的影响。
荷兰风格派注重建筑的人性化和环境适应性,倾向于设计小型且紧凑的建筑形态。
这种设计理念在现代建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如采用紧凑的体量和独特的外形,提高空间的利用率和建筑的节能性。
荷兰风格派对建筑的可持续性和环境友好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荷兰是世界上最具可持续性的国家之一,荷兰风格派在建筑设计中注重节能、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现代建筑中也倡导节能减排和环保设计,注重使用可再生能源和环保材料,提高建筑的能效性和环境适应性。
荷兰的现代设计的发展情况

荷兰的现代设计的发展情况转载荷兰是世界上最早产生现代主义设计的国家之一,1919年的" 风格派" 运动对于全球现代设计的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荷兰是北欧一个经济十分发达的国家,人口众多,但领土狭窄、地势低洼,因此,荷兰人民更富有设计意识,人们常说,荷兰人的历史就是一步与大海斗争、以设计建立生存空间的历史。
1、设计的全民意识。
由于荷兰的地理状况和生存条件,荷兰很早就开始建设运河、水闸、排水设施。
荷兰建设的基础是建立在设计之上的。
荷兰鹿特丹布宁根博物馆馆长、杰出的设计家威廉.克罗威尔(Wlm Crouwel )说:只有靠设计,我们才能使我们的国家成为一个可以日日生存的地方。
全民的设计意识造成了全民的高设计品味和素养。
因此,荷兰的设计无论是产品、建筑,还是平面设计,都具有非常高的设计水平。
2、设计的现代意识。
荷兰是现代主义设计的故乡,在荷兰现代主义并不是一种设计风格,而是民族的生活方式,因此,在荷兰并不存在像其他国家那样对现代主义产生惊喜、反感、否定的问题。
对于荷兰人民来说,现代主义是民族的、历史的组成部分。
3、设计的竞争意识。
由于荷兰领土狭窄,荷兰城市之间、设计集团之间的竞争意识非常强。
各城市都有自己的设计流派,形成本城市的形象。
一般来说,一个城市的各种设计活动均由本城市的设计师完成,从而促进以城市为中心的设计发展。
这种竞争意识也表现在设计教育方面,荷兰有两个重要的设计学院,一是阿姆斯特丹的盖里.里特维特艺术学院,另一个是德夫特技术学院。
前者是立足于荷兰现代主义的平面设计教育,而后者则立足于工业设计方面。
这种以不同的侧重点发展、竞争型的设计是荷兰设计的一大特点。
4、民间设计与政府资助项目并行发展。
二战后,民间设计与政府项目的设计并行发展。
就民间设计看,是以大企业为先导,如世界上庞大的电器企业之一的菲力普公司的设计部门,是荷兰现代设计的一个杰出代表。
私人设计事务所十分活跃,如巴顿设计事务所、克罗威尔的" 完全" 事务所,他们大部分为本国设计。
荷兰风格派运动

荷兰风格派运动荷兰风格派运动(Dutch Style Movement)是20世纪初在荷兰兴起的一股建筑和设计风格运动,追求简约、功能性和实用性的理念,倡导“形式随功能”的设计原则。
这一运动在当时对于当时的设计和建筑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后来的现代主义设计思潮奠定了基础。
本文将介绍荷兰风格派运动的起源、发展以及其在建筑和设计领域的影响。
一、起源荷兰风格派运动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期的荷兰。
在当时,欧洲的工业化进程使得城市的规模不断扩大,同时也催生了建筑和设计领域的一场变革。
新兴的科技和材料为设计师们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同时也带来了对于功能性和实用性的更高要求。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荷兰风格派运动应运而生。
荷兰风格派运动首先在建筑领域得到了发展,建筑师们开始追求在设计中体现出实用和功能性,而非只是追求华丽的外观。
他们对于原材料的使用也更加注重环保和可持续性,这种设计观念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和追随。
在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荷兰风格派运动逐渐成熟,并开始渗透到建筑以外的设计领域,如家具设计、工业设计等。
二、设计原则荷兰风格派运动的设计原则主要包括简约、实用、功能和深思熟虑。
这一运动强调设计的实用性,主张将形式与功能相结合,不做过多的装饰和修饰。
设计师们在设计之初就会考虑用户的需求和实际使用情况,力求让设计更好地适应人们的生活和工作。
荷兰风格派设计还倡导使用当地的材料和工艺,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在建筑设计方面,荷兰风格派运动注重简洁的几何形状和线条,同时追求对于光线的利用。
他们提倡将建筑造型简化至极致,同时给予大量的玻璃窗户,以增加自然光线的使用。
在家具设计方面,荷兰风格派设计同样注重简约和实用,主张只包含必要的结构和设计,同时注重对人体工学的考虑。
三、代表人物荷兰风格派运动的代表人物包括建筑师贝尔特·托滕贝格(Berlage)和建筑设计师范·德·罗海(Rietveld)等。
浅谈荷兰风格派对现代建筑设计的影响

浅谈荷兰风格派对现代建筑设计的影响1. 引言1.1 荷兰风格派对现代建筑设计的影响荷兰风格派对现代建筑设计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们的设计理念和风格都对当代建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荷兰风格派在建筑设计中注重简约、现代、功能性与实用性的结合,这种理念不仅影响了荷兰本土的建筑设计风格,也在国际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荷兰风格派强调与自然的融合,追求简洁、清晰的线条和几何形状,注重空间利用效率和光线的运用。
这种设计理念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许多建筑师在设计过程中都会借鉴荷兰风格派的设计手法,以求将建筑打造得更加现代化和具有时代感。
荷兰风格派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建筑外观上,也延伸至建筑内部空间的设计和功能性布局。
现代建筑多以荷兰风格派的理念为基础,注重室内外空间的联系与统一,提倡简洁、舒适的生活方式。
荷兰风格派对现代建筑设计带来了创新和启发,为建筑界注入了新的活力和文化内涵。
其简约、现代的设计风格成为当代建筑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建筑界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和灵感。
2. 正文2.1 荷兰风格派的特点荷兰风格派建筑设计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简约而精致:荷兰风格派建筑以简约、现代的风格为主,注重简洁而精致的设计风格。
建筑物通常采用直线、曲线和轮廓清晰的形状,简洁而不失美感。
2. 大量玻璃和开放空间:荷兰风格派建筑倡导使用大量玻璃材料,使室内空间与室外环境无缝连接。
开放式设计让建筑更加通透、明亮,也更容易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
3. 结构稳定且经济:荷兰风格派建筑注重结构的稳定性和经济性,建筑材料和结构设计都力求简单、合理,同时兼顾美观与实用。
4. 自然与人文的结合:荷兰风格派建筑始终强调与自然和人文的结合,建筑设计中常融入自然元素和人文符号,使建筑更具文化内涵和情感共鸣。
5. 创新和实用并重:荷兰风格派建筑注重创新和实用相结合,追求设计的功能性和美学效果的统一,在兼顾实用性的同时也追求建筑的视觉效果和艺术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荷兰的现代设计的发展情况转载荷兰是世界上最早产生现代主义设计的国家之一,1919年的" 风格派" 运动对于全球现代设计的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荷兰是北欧一个经济十分发达的国家,人口众多,但领土狭窄、地势低洼,因此,荷兰人民更富有设计意识,人们常说,荷兰人的历史就是一步与大海斗争、以设计建立生存空间的历史。
1、设计的全民意识。
由于荷兰的地理状况和生存条件,荷兰很早就开始建设运河、水闸、排水设施。
荷兰建设的基础是建立在设计之上的。
荷兰鹿特丹布宁根博物馆馆长、杰出的设计家威廉.克罗威尔(Wlm Crouwel )说:只有靠设计,我们才能使我们的国家成为一个可以日日生存的地方。
全民的设计意识造成了全民的高设计品味和素养。
因此,荷兰的设计无论是产品、建筑,还是平面设计,都具有非常高的设计水平。
2、设计的现代意识。
荷兰是现代主义设计的故乡,在荷兰现代主义并不是一种设计风格,而是民族的生活方式,因此,在荷兰并不存在像其他国家那样对现代主义产生惊喜、反感、否定的问题。
对于荷兰人民来说,现代主义是民族的、历史的组成部分。
3、设计的竞争意识。
由于荷兰领土狭窄,荷兰城市之间、设计集团之间的竞争意识非常强。
各城市都有自己的设计流派,形成本城市的形象。
一般来说,一个城市的各种设计活动均由本城市的设计师完成,从而促进以城市为中心的设计发展。
这种竞争意识也表现在设计教育方面,荷兰有两个重要的设计学院,一是阿姆斯特丹的盖里.里特维特艺术学院,另一个是德夫特技术学院。
前者是立足于荷兰现代主义的平面设计教育,而后者则立足于工业设计方面。
这种以不同的侧重点发展、竞争型的设计是荷兰设计的一大特点。
4、民间设计与政府资助项目并行发展。
二战后,民间设计与政府项目的设计并行发展。
就民间设计看,是以大企业为先导,如世界上庞大的电器企业之一的菲力普公司的设计部门,是荷兰现代设计的一个杰出代表。
私人设计事务所十分活跃,如巴顿设计事务所、克罗威尔的" 完全" 事务所,他们大部分为本国设计。
国营铁路、地铁系统、电讯系统、邮政系统、航空系统、财政系统的设计均由政府统筹,保证其达到设计的高水平境界。
荷兰的设计具有高度次序性、功能性和理性的特点,再加上精密的细节处理,巧妙的色彩设计,丰富的艺术倾向,都是荷兰现代设计的特点。
荷兰的设计是世界当代设计中杰出的代表之一。
荷兰是西欧的一个工业高度发达的国家,这个国家具有相当悠久的文明历史,在文艺复兴之后,一度是海上的强权国家,并且具有发达的殖民主义历史,其海外殖民地一直遍及远东,印度尼西亚就是一个前荷兰殖民地。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荷兰进人资本主义经济的稳健发展阶段,通过几十年的发展,现在的荷兰已经是世界最富裕的国家之一,拥有发达的工业、农业、旅游业和金融业,其海上运输在世界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因为工业的发达,也直接促进了它的工业设计、平面设计的发展,荷兰具有相当高水平的设计。
由于它与德国等国家的长期密切关联,因此荷兰的设计也具有明显的理性主义、功能主义特征。
这种特征可以从它的最大的企业飞利浦公司的产品与平面设计中看出来。
荷兰是一个人口密度比较高的西欧国家,它总人口为l , 500多万(1991 年统计),而国土面积却只有10 , 000 多平方英里,因此人口密度是每平方英里接近1 , 000 人,其中城市人口为88 % , 比较美国的每平方英里60 余人,高出10 多倍。
因此,这个国家的都市非常发达,公用设施、公用住房、公共交通的设计都非常完善。
虽然是一个完整的国家,但是却具有类似新加坡、圣马利诺、列支敦士登这种所谓的城市国家的设计特征,在某种程度上与人口高度稠密的日本有相似之处。
荷兰同时是一个种族单一的国家,人口的97 %都是荷兰人,因此,在设计上也显示出文化单一(homogeniusity)的趋向,使用荷兰语。
荷兰的宗教信仰以天主教为多,人口中的40%信奉罗马天主教,另外有19 %左右的人口信奉基督教的一个分支-荷兰新教。
荷兰是一个领土非常狭小的国家,面积为15 , 770 平方英里,等于美国新英格兰地区的马萨诸塞州、康州和罗得岛州三州的面积。
位于欧洲的西北角的荷兰,北临北海,地势平坦低洼,不少地方低于海平面,依靠1 , 500 英里的大堤坝保护。
1920 年以来,政府开始排干伊塞米地区(IJsselmeer)的海水,形成一个人造的陆地,称为祖德兹地区(the zuider Zee ) ,是欧洲最大的填海工程之一。
荷兰有三个城市人口在50 万左右,包括阿姆斯特丹( Amsterdam,人口694 , 000 )、鹿特丹(Rotterdam ,人口576 , 100 )和政府所在地海牙(Hague ,人口443 , 500 )。
荷兰政府为立宪君主议会民主制,全国行政划分为12 个省。
荷兰的经济发达,其主要的经济部门包括有:冶金、机器制造、化工、石油冶炼、钻石切割、电子工业、旅游业等等,是欧洲工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
从劳动力在各个部门的分布可以看出国家经济结构的特点:荷兰只有1 %人口从事农业,30 %人口从事工业和制造业,而44 %人口在服务行业工作,另外23 %人口是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
1990 年的国民生产总值为l , 250 亿美元。
荷兰是一个依赖进出口贸易为中心的国家,它在1991 年出口1330亿美元,其中对德国出口占总值的26%,以后分别是比利时的14 %、美国的9 %和英国的9 % ;同期进口额为1250 亿美元,其中从德国进口为26 % ,之后分别是比利时的14 %、法国的10 %和英国的9 % ,可以看出荷兰基本是一个欧洲型的经济国家。
荷兰经济发展稳健,通货膨胀率比较低,1990 年的通货膨胀率为3 . 9 %。
荷兰交通非常发达,其中铁路、航空、公路交通、海运都发达。
荷兰铁路总长度为2 , 828 英里;1990 年使用中汽车数量为550 万辆小汽车和55 万辆其他车辆,即平均每两个人拥有一辆汽车;全国共有大型飞机场五个;而海运方面,鹿特丹是世界最大的集装箱港口,其他港口还有阿姆斯特丹港和利慕登港。
荷兰是欧洲西北角的所谓低地国家之一,原住民为凯尔特人(Celtic)和日尔曼人部落。
公元前55 年罗马大帝凯撒(Jolius Caesar)征服此地。
在查里曼帝国(the Eopire of Charlemagne) 时期,荷兰(the Netherlands)包括荷兰、比利时和弗兰得( Holland , Belgium,Flanders)三地。
帝国以后,此地被各种地方强权瓜分,之后又被西班牙国王查里五世(charles vof spain)占领,他的儿子飞利浦二世一直力图阻止荷兰人的独立和新教改革的努力(1565-1573 年间)。
沉默的威廉(wiiiiam the Silent , Prince of orange) 1579 年在乌尔斯特联盟(the union or utrecht .)中把北方的省份组织在一起,成立一个叫Estates 的联盟国体,本身有主权,但是同时有总联盟(Estates the States-General)代表,有些类似联邦政体。
1581 年荷兰逐步脱离西班牙的控制,强大的荷兰共和国(Dutch Republic)形成,特别是成为海上的主要强权国家,开始早期的殖民开拓和扩张。
联合荷兰共和国(the united Dutch Republic)在1795 年瓦解,原因是法国人在此成立巴塔维亚共和国(the Batavian Republic) ,拿破仑上台以后,任命他的兄弟任荷兰国王(Louis , King of Ho11and , 1506 年)。
1810 年拿破仑兼并荷兰,直到1513荷兰王国(Kingdom of Netherlands) ,包括比利时在内,由威廉一世(wiliiaml)领导。
1830 年比利时分离出去,成立独立的比利时王国。
荷兰在1814 年订立宪法,以后有所改订,但是荷兰的君主立宪体制即从那时开始确立,迄今没有再改变。
荷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保持中立,但是却在1940 一1945 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德国占领。
印度尼西亚从17 世纪起一直是荷兰的殖民地,二战以后荷兰又在印尼进行了为征服印尼的战争,1949 年荷兰终于给予印尼独立。
1963 年荷兰又将新几内亚(New Guines)交还印尼。
荷兰长期以来没有卷人地区性和全球性的军事纠纷,使这个国家从印度尼西亚独立以后一直享有和平的发展,这是这个国家富强的重要原因之一。
荷兰的狭窄的生存空间是荷兰设计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背景。
1 , 400 万人挤在一个只有41 , 000 平方公里的国土上,这个情况使荷兰成为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国家之一。
国家的大部分领土低于海平面,因此不得不建造巨大的堤坝来防止洪水、潮汐的侵袭。
因此,可以说整个国家都不得不被设计,否则民族的生存都成问题,这种情况,使荷兰人具有极高的设计意识。
荷兰鹿特丹的波伊玛斯-凡·布宁根(BoymanS-van Beuningen)博物馆馆长、阿姆斯特丹的托特设计事务所(Total Design)公司的负责人克罗威尔(wim crouwel)曾经在1989 年在日本的名古屋举办的荷兰设计回顾展上说:这种全面的设计状况成为我们的新设计的源泉,而只是依靠了设计,我们的国家才可以存在。
因为面对大海的威胁,荷兰人一向重视总体设计。
荷兰因为地势低洼,必须建立排水系统,因而很早就开始建设运河、水闸和其它排水设施,这个国家就是建立在设计的基础上的。
没有设计,也就没有荷兰。
荷兰人民的历史就是一部与大海斗争、以设计建立生存空间的历史。
荷兰鹿特丹布宁根博物馆(the Boymans -van Beuningen Museum , Rotterdam)馆长、杰出的设计家威廉·克罗威尔(Wlm Crouwel)说:只有依靠设计,我们才能使我们的国家成为一个可以日日生存的地方(见:Hugh Aldersey-Williams : Natinalism and Globalism in Design , Rizzoli , 1992 ,P.40)。
全民的设计意识造成了全民的高设计品味和素养,荷兰的设计,无论是产品、建筑还是平面,都具有非常高的国际水平,这一点是非常显著的。
在某种程度上看,荷兰的设计状况与丹麦的设计状况颇为相似。
两个都是非常富裕的国家,两个国家都具有高度设计意识和水平的人民,两个国家都只有很狭窄的生存空间,领土并不广阔,因此,他们的人民对于设计的细节具有比其它欧洲国家更加关切的态度。
如果与德国比较,就可以看出这种区别。
德国虽然在理性化、功能主义化的原则上与荷兰、丹麦非常相类似,但是由干德国领土辽阔,因而德国人并没有荷兰人、丹麦人那种对细节的精益求精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