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运动促进心理健康ppt课件

合集下载

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说课课件

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说课课件

1
案例一
通过每天晨跑30分钟,小李减轻了焦虑症状,并提高了情绪稳定性。
2
案例二
参加瑜伽课程后,李明的睡眠问题得到明显改善,每天睡眠更加深沉。
3
案例三
通过定期参加健身课程,小王的自尊心得到提升,自信心增强。
总结与展望
体育锻炼在促进心理健康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希望通过今天的分享,大家 能够认识到运动对心理健康的益处,并在日常生活中更加重视体育锻炼的重 要性。
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
体育锻炼是促进心理健康的重要方式。通过运动,我们可以释放压力,提高 自信,改善情绪,培养耐力和毅力。
Hale Waihona Puke 介绍讲师姓名张老师
资历
20年临床心理学经验
研究方向
心理健康与体育锻炼
什么是体育锻炼
体育锻炼指的是通过参与各种体育运动和锻炼活动,使身体获得运动量以提高身体素质和促进健康。
运动与心理健康的联系
运动对心理健康有益,可以减轻焦虑、抑郁、压力和改善睡眠质量。运动还 能增强自尊心、提高心理韧性和提升幸福感。
心理健康问题与解决方案
1 焦虑问题
运动可以释放压力、提高心理韧性和平衡情 绪。
2 抑郁问题
运动可以促进身体释放内啡肽和血清素,缓 解抑郁情绪。
3 注意力不集中
运动可以提高大脑认知功能,增强注意力和 专注力。
4 睡眠问题
规律的运动可以调节生物钟,提高睡眠质量 和缩短入睡时间。
推荐体育锻炼方式
瑜伽
户外跑步
通过平衡身心,瑜伽有助于缓解 压力,提高灵活性和身体协调性。
享受大自然,增强心肺功能,释 放内啡肽,同时呼吸新鲜空气。
团体健身课
与他人互动,增强社交联系,提 高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

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ppt演示课件

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ppt演示课件

11
31.01.2021
第四节 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
一、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效应 1、改善情绪状态 2、完善个性特征 3、确立良好的自我概念 4、改善认知活动 5、改变睡眠模式 6、心理治疗效应
12
31.01.2021
二、体育活动的心理健康效应的原因 1、体育活动主要是增强体质,这为心理健康打下了基础; 2、体育活动可以渲泄不良的心理能量; 3、体育活动促进交流 4、体育活动可转移注意力 三、体育活动与身心关系的理论假说 1、身心关系的解释 2、生物学理论假说 3、心理学理论假说 四、体育活动的特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1、体育活动的类型 2、体育活动的强度 3、体育活动的持续时间
民间谚语“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 ;“怒伤肝、恐伤肾、 思
伤脾、忧伤肺” ;孙思邈的《千金方》中,“养生有五难,名不去为 一
难,喜怒不去为二难,声色不去为三难,滋味不绝为四难,神虑精散
为五难。”
(三)现代医学的论述

3
俄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早就指出“一切顽固沉重的忧郁和焦虑,足以 给疾病大开方便之门。”国外还有医学研究发展,“一切对人不31利.01的.2021
分裂型人格障碍 (三)适应障碍——失落、冷漠、自杀 (四)其他心理困扰:学习问题,人际关系问题,恋爱与性心理问题,
求职与择业问题, 四、常见的不良生活习惯
(一)余暇时间存在大量的浪费 (二)电视和网络时代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 (三)生活的快节奏引起的种种困扰 (四)生活方式的变化引起疾病谱的变化
9
31.01.2021
16
31.01.2021
(五)“偶尔运动对健康无益” (六)根据性格选择运动: 1、紧张型。这些人要克服性格缺陷,应多参加竞争激烈

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 ppt课件

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  ppt课件
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一身体健康是你心理健康的物质基础?二心理健康有助于你的身体健康?一良好的心理状态会增进你的身体健康?二消极的心理状态会降低你的身体健康水平?三运动愉快感是你坚持体育锻炼的精神动力?一体育锻炼可以获得运动愉快感?二选择适合你身心发展的体育锻炼方式?三运动愉快感能增强你坚持体育锻炼的信心身体健康是心理健康的物质基础?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关系是紧密相连的两者相互制约相互影响
体育活动与心理健 康
体育心理学
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让学生知道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明确两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2)让学生初步了解体育运动愉快感的产生及 选择适合自己锻炼的方式。 2、情感目标: (1)激发学生关注身体,热爱生命,建立良好 的心境。 (2)让学生体验在体育锻炼中获得愉快感。
良好的心理特征:精神饱满、情绪愉快。


消极的心理特征:过分兴奋、忧郁、恐惧、悲 伤、焦虑等。
运动愉快感是坚持体育锻炼的 精神动力

体育锻炼可以获得运动愉快感。适度负荷的体 育锻炼能促使你的大脑释放一种叫‘内啡肽’ 的物质,该物质能使你产生舒适愉快的心情。 选择适合你身心发展的体育锻炼方式。你的只 有参加喜爱并且适宜自己的体育活动才能获得 运动愉快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适合 你的体育锻炼方式,以获取最大的心理效应。
结束
运动愉快感能增强你坚持体育锻炼的信心。


学习小结
1、身体健康是心理健康的物质基础,
良好的心理状态是保持和增进你身体健 康的必备条件,消极的心理状态将有害 于你的身体健康。 2、你可以通过体育锻炼获得运动愉快 感,进而增进你的心理健康。 3、在体育锻炼中获得的运动愉快感会 促使你更为主动地坚持体育锻炼,因此, 你应注意选择适合自己的体育锻炼方式。

体育运动对心理的影响ppt课件

体育运动对心理的影响ppt课件
体育运动对心理健康 的影响
.
1
体育运动与身心健康是指每一天个对都自进己能行否的成锻功地炼完活成 动, 且这种锻炼锻炼活动持续很长时期一项。任用务所于持有研的究信心的和长期望期,体
育指锻持炼续安 时排 间一 为般30都分持钟续左1右0的—运12动个即活月对所动自具。己备。一成的有功潜次地在研性完能究成力运一的报动项认任识告活务,动仅是 一次以自行车功率计的练习就使健康和不太健康的大学 生焦虑程度下降。但是,这种一次性运动活动没有对消
8
2.生活事件与环境变迁
生活事件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 各样的社会生活变动,如结婚、升学、求职、
亲人亡故等。由于生活事件的增加而产生的应 激体验与各种各样的生理障碍和心理障碍有着 明显的联系。
例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类风湿 性关节炎、胃肠溃疡、癌症、神经症、事故、 体育活动中的损伤以及学习成绩的下降等都与 生活事件的明显增加有密切关系。
儿童可引起智力发育迟滞,成人则可引起整个心理活动 过程的迟钝,不仅智力受到损害,而且性格上还会变得 幼稚、保守和狭隘。
5
据消息,身高2米55被称为亚洲第一巨人的王峰军因
贫血、身体各器官功能衰竭等病,于3月31日晚去世,年
仅39岁。
王峰军出生在农村,家中兄弟姐妹共6个,只有他自己
超高。他的个头与患脑垂体瘤和巨大蛛网膜囊肿有
所以,运动有助于睡眠,但同样重要的是 要按规定的时间和一定的运动量来进行有规律 地锻炼;否则,适得其反。
14
第三节 体育活动的心理健康功效的原因和机制
一、体育活动促进心理健康的原因 (1)身体和心理是统一的整体。
身体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基础,健康的心理
寓于健康的身体,既然体育运动能够强身健体, 那么体育运动能就为健康的心理打好基础。

《体育与心理健康》课件

《体育与心理健康》课件
扩大研究范围和对象
未来的研究可以扩大研究范围,包括不同年龄、性别、文化和背景的人群,以便更好地了 解体育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Part
06
结论
总结体育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01
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体育活动能够促进心理健康,减轻焦虑和抑郁症状,提高自尊和幸福感

02
心理健康对体育表现的影响
心理健康状况良好的人更倾向于参与体育活动,保持运动习惯,提高体
育表现和成就。
03
体育与心理健康相互促进
积极参与体育运动能够促进心理健康,而健康的心理状态也有助于提高
克服困难
在坚持锻炼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困难,如天气、时间、身体状 况等,需要积极克服这些困难,保持锻炼的持续性。
在体育活动中培养积极心态
1 2 3
享受运动过程
在体育活动中,关注运动的过程和体验,享受运 动带来的快乐和满足感,有助于培养积极的心态 。
挑战自我
在体育活动中挑战自我,突破自己的极限,可以 增强自信心和自我满足感,对心理健康有积极的 影响。
以奥运会为例,心理训练师会为参赛运动员提供认知行为疗法、放松训练、意象训练等 多种心理训练方法,帮助他们克服紧张、焦虑等情绪问题,提高竞技表现。
体育活动在心理健康治疗中的应用案例
体育活动被广泛认为是一种有效的心理健康治疗方法,它可以缓解压力、改善情 绪、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
以抑郁症为例,一些研究表明,参与适量的有氧运动可以改善抑郁症患者的情绪 状态和生活质量。此外,团体运动项目还可以帮助患者建立社交网络,提高社交 技能。
,可以丰富锻炼内容,提高锻炼效果。
考虑个人兴趣和爱好

《体育与心理健康》课件

《体育与心理健康》课件

体育锻炼不仅有助于身体 健康,还能够提升心理素 质,使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参与体育活动可以培养积 极的心态,增强个人的抗 挫折能力和自信心。
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益处
1
减轻压力
体育锻炼是一种有效的缓解压力的方式,有助于释放紧张情绪,提升心理健康水 平。
2
提升心情
运动能够促进大脑释放身体内的幸福激素,改善情绪,增强身心愉悦感。
2
团队合作
心理健康对于团队合作的关键决定作用,影响团队成员间的互动和沟通质量。
3
自信心
心理健康问题可能导致自信心不足,影响发挥《体育与心理健康》紧密相关,相互促进。我们建议人们关注和重视心理健康,通过体育活动来提 高和保持心理健康水平。
心理健康对运动表现的影响
心态决定成绩
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影响运动员在 比赛中的发挥和成绩,良好的心 态可以提高竞技水平。
集中注意力
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可以帮助运 动员保持注意力,提升集中力, 提高技术和战术的运用。
恢复与调整
心理健康的恢复和调整能够改善 体能恢复速度,缓解疲劳,减少 运动伤害。
如何通过体育活动促进心理健康
1 定期锻炼
2 选择喜欢的运动
3 与他人分享
建立定期的体育锻炼习惯, 确保充足的运动时间,提 升身心健康。
选择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 增加运动的乐趣,提高积 极性和主动性。
与朋友一起进行体育活动, 分享运动的快乐和成就感, 增强社交和情感支持。
心理健康在体育竞技中的重要性
1
竞技意志
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能够培养运动员的竞技意志和顽强拼搏的精神品质。
3
改善睡眠
适量的体育锻炼可以使身体疲劳,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提高睡眠效果。

体育与心理健康ppt课件

体育与心理健康ppt课件

缓解压力
运动可以缓解压力,增加身心放 松感。
心理对体育表现的影响
集中注意力
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助于提高 运动员的专注力和注意力集 中能力。
增强动力
积极的心理态度能够激发运 动员的心理控制能力有助于 运动员在高压环境下保持冷 静和稳定。
心理因素在运动中的应用
1
目标设定
运动对于减轻应激障碍症状具有积极作用。
如何平衡体育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定期锻炼
建立定期的锻炼习惯,使体育 与心理健康形成良性循环。
寻求支持
在需要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 的帮助,得到更好的指导和支 持。
自我关爱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关注自 己的身心健康,保持内外平衡。
设定明确、可量化的目标,制定计划和策略来实现。
2
积极自我对话
通过积极的内心对话来增强自信,保持积极心态。
3
专注力训练
通过专注力训练来提高运动员的专注力和注意力集中能力。
心理疾患与运动的关系
1 抑郁症
适度的运动可以缓解抑郁症状,改善心情和情绪状态。
2 焦虑症
运动可以降低焦虑水平,增强心理抗压能力。
3 应激障碍
有氧运动
有氧运动有助于提升心情,减 轻疲劳感,并增强大脑的认知 能力。
力量训练
力量训练可以增强自信心和自 尊感,提高身体形象满意度。
瑜伽
瑜伽可以帮助我们放松身心, 增加对自我的接纳和觉察。
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益处
提升心理韧性
持续进行体育锻炼能够增强心理 韧性,增加对压力的适应能力。
释放快乐激素
锻炼会释放身体内的快乐激素, 提升情绪,带来愉悦感。
体育与心理健康
通过体育运动,我们不仅可以保持身体健康,还可以促进心理健康。体育与 心理健康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主题班会PPT课件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完整版

主题班会PPT课件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完整版
学生们学习了如何制定适合自己的运动计划,如 何合理安排运动时间和强度,以及运动过程中的 注意事项等。
意识到健康生活习惯的养成
通过案例分享和讨论,学生们意识到健康生活习 惯的养成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包括合理饮食、 规律作息、适度运动等。
对未来运动与健康生活的展望
养成定期运动的习惯
学生们将努力养成定期运动的习惯,将运动融入日常生活,保持 身体健康。
鼓励他人参与运动
用自己的经验和感悟鼓励他人参与运 动,让更多人感受到运动的快乐和益 处。
06
CATALOGUE
总结与展望
总结本次主题班会的收获
1 2 3
了解运动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通过本次班会,学生们深入了解了运动对身体健 康的积极影响,包括增强免疫力、改善心肺功能 、促进新陈代谢等。
掌握科学运动的方法和技巧
主题班会ppt课 件:我运动我健 康我快乐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23
目录
• 主题介绍 • 运动与健康的关系 • 我运动的故事分享 • 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 • 我快乐的体验与感悟 • 总结与展望
01
CATALOGUE
主题介绍
主题背景
01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学生面临 的学习压力和心理压力越来越大 ,缺乏足够的运动和锻炼,导致 身体健康状况堪忧。
总结词
注意饮食卫生,预防食物中毒和肠道疾病。
详细描述
确保食物新鲜、清洁,避免食用过期或变质的食品。注意 手部卫生,饭前洗手,饭后漱口。遵循食品安全原则,避 免交叉污染和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
良好的作息习惯与健康
总结词
良好的作息习惯有助于促进身体发育和心理健康,提高学 习效率和生活质量。
详细描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015年2月30日,杭州11岁女孩因被“叫家长”,跳楼身亡。
2015年3月24日,邯郸磁县住宅区内,一名年仅16岁少年因学习 压力大从16楼跳下身亡。
2015年3月29日、4月3日,河北衡水二中两名高三中学跳楼自杀。
2015年4月7日, 扬州11岁男孩因作业未完成被老师批评,自缢 身亡。
2015年4月24日,福建三明泰安一中一高三学生跳楼自杀。
2015年4月27日,南京一初中女生因父母责备压力太大,跳楼身 亡。
2015年5月5日, 江西赣州八中高中一年级一男生,因受不了老 师对其说“你是尖子班的还打瞌睡”,跳江自杀。
2015年5月14日,山东一高中生因“校园欺凌”而跳楼自杀。
.
大学生案例
2013年15日22时13分,复旦大学官方微博发布通报称,该校医科在 读研究生黄洋病重入院,寝室饮水机疑遭室友林某投毒。
和道德方面最大限度地发挥心理潜能
.
心理健康
在身体、智能及情感上与他人心理健康不相矛 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
——世界卫生组织 个体心理在本身及环境条件许可范围内,所能 达到的最佳功能状态,而不是指绝对的十全十美。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
.
心理健康
指一种持续的、正常的心理状态,个体具有良 好的适应力,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身心潜能。
.
.
1、体育运动的心理效益
完全人格,首在体育。 ——蔡元培
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于
体,无体是无德智也。
体育之效,至于强筋骨,因而增知识,因
而调感情,因而强意志。筋骨者,吾人之身;
知识、感情、意志者,吾人之心。身心皆适,
是谓俱泰。
——毛泽东
.
(1)参加运动能够增强自信心
在运动中,当人们通过努力克服困难完成 一个动作或一项活动后,就会体验到一种成功 感。这种认可感和成功感有助于克服自卑, 增强自信心。
体育运动促进心理健康
江苏省学生心理健康运动干预研究中心
颜军
扬州大学体育学院
电子信箱:yanjun@
.
一、科学的心理健康观
1. 什么是健康?(世界卫生组织,1989)
.
躯体健康(5快)
吃的快;走的快;睡的快;说的快;便的快。
心理健康(3好)
个性好,心地善良; 处世能力好,自控能力好,适应变化; 人际关系好,助人为乐。
.
(2)参加运动有助于培养良好 的意志品质
参加体育运动能够培养积极向上、不 怕艰苦、敢于挑战和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 还能有效地激发斗志、增强心理承受力。
2016年3月8日,香港天水围一名12岁中学,疑因学业问题困 扰,在学校“家长日”后凌晨突然从寓所坠楼身亡,警方调查后相 信事件无可疑。
.
2016年6月,青海海东市互助县威远初级中学初二年级三班 学生陶某某服毒自杀,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家人在整理孩子遗物的时候,发现其三封遗书,从三封遗书 上的内容得知,称难以忍受父母棍棒教育。
重性精神障碍
✓精神愉快 ✓精力充沛 ✓社会适应良好
✓情绪不稳 ✓效率下降 ✓人际冲突增加
✓神经症 ✓人格障碍 ✓适应障碍
✓精神分裂症 ✓情感性精神障碍
及.早干预,防止疾病进展
心理健康标准
智力正常; 情绪良好; 人际和谐; 适应环境; 行为有效。
.
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年级与与段校学园习环有境关基 健适的本 康应心有理关问存常的题在倾心异向理问题存重在问严题
投毒者与被害者两人成绩都很好,他们在两家医院不同科室研究不同 方向,不存在竞争。林某成绩优异,曾获得2012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复 旦大学仅有265名硕士研究生获得此项奖学金。
2014年1月7日下午,东南大学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东南大学一大四 男生坠楼身亡,目前警方已经介入调查,初步判断该男生为自己跳楼。
世界卫生组织,1999
.
道德健康包括:
1 不做损人利己的事; 2 能自觉地遵守社会的各种规范、准则,约束自己的
行为; 3 能尽职尽责的完成自己的工作,尽自己的可能为社
会多做贡献; 4 不仅有辨别真伪、善恶、荣辱、美丑等是非的能力,
而且在自己的行为中去实践真善美,并能与假丑恶 进行斗争; 5 当社会或国家需要的时候,能够无条件地服从,牺 牲自己的利益,甚至自己的生命。
.
健康的特点
生理健康是基础, 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是核心, 道德健康是保证。
稳定性----保持时间较长,没有太大起伏; 和谐性----生理、心理、社会适应协调; 可变性----健康是一种状态,经过努力可以
改变 。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影响健康的要素
生理因素:遗传
15%
自然环境因素:
10%
社会环境因素:
7%
社会变迁、家庭环境、学校环境、
其原因是为情所困。
2014年4月16日,广东中山大学一名风华正茂的硕士研究生在宿舍内 自尽,该研究生自杀前留有遗书,说明了他选择自杀的原因是,在父母期 望、学习和工作上的压力下压得喘不过气,于是走上了不归路。
2015年4 月7日早7点半左右,中国人民大学宿舍楼品园5号楼,研究 生一年级的男生从8层厕所跳下,当场死亡。
小学生学习动7机9.缺4 乏或过1强6.、4 学习疲4劳.2、
习得性无助、考试焦虑等
初中与生人际交往82有.9关的心理14问.2题
2.9
与恋爱有关的心理问题
高中与与生就家业庭有有关关82的的.7心心理理问问题题14.8
2.5
.
2016年3月7日,香港黄大仙竹园南邨商场7日凌晨发生男学 生从高处堕下身亡事件,死者为15岁中四学生,近日连续多日未有 上学,更曾透露不爱读书,向母亲发出死亡短讯后,从商场一楼平 台一跃而下,结束短暂的一生。
其一是没有心理疾病,这是心理健康最基本 的含义;
其二是具有一种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这是 心理健康最本质的含义,它意味着要消除一切不 健康的心理倾向,使一个人的心理处于幸福状态。
.
3.心理健康的认识误区
.
● 心理健康与心理问题 是动态变化的
几种状态之间并无严格界限,可以相互转化
心理健康
亚健康状态
轻性精神 障碍
文化氛围、职业、婚姻等
卫生因素:
8%
医疗条件、保健措施
生活因素:
45%
饮食、睡眠、休闲、运动、性行为等
心理因素 :
15%
认知、情绪、人格等
.
2.心理健康及其标准的演进
Step1:没有精神病即心理健康
Step2:感到精神愉快,能有效地对付 各种心理压力即心理健康 Step3:高心理效能,即人们在智力、体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