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合集下载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读后感1 (2)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读后感1 (2)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读后感1 (2)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读后感》这篇文章通过梳理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这一段历史
时期的重要事件和思想,深刻反思了中华民族在这一时期面临的困境和硬实力的不足,以
及民族精神的觉醒和民族自尊心的崛起。

文章中所提及的一系列历史事件和思潮,呈现了
中国在这一时期的发展过程,对历史的反思也让人对中国的现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首先,本文揭示了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的严重损害。

自古以来,中国一直是文明古国,拥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和传统。

但自从鸦片战争的爆发,中国开始了一段漫长的苦难时期。

西方列强通过没收中国的财富和领土、强制开放自由贸易等手段,彻底摧毁了中国的自主
性和独立性,同时也给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带来了严重的打击。

文中提到,鸦片战争后,西
方国家通过逐渐扩大贸易范围、对华开放以及屈服中国,其目的就是要打开中国的市场,
建立经济殖民地。

虽然中华民族潜力无穷,但不足以挽回形势,中国在弱化中逐渐失去独
立性,成为了列强的战利品。

然而,当我们审视这段历史时期,不难发现中国人民逐渐意识到了自己在国际社会上
的地位,成为了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历史转折点。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
运动等一系列思潮和事件,都是中国人民为挽救民族危难而展开的斗争。

这些思潮和事件
不仅仅反映了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力量,振兴中华的决心和信仰,也是一种民族自豪感和
自尊心的表达。

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社会的变革步履不停,而这些事件是中国人民对付外
敌斗争的结果,也是中国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展现出的民族精神。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近代史心得体会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近代史心得体会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心得体会学习了中国近代史的我们知道,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以来中国经历了那么多的苦难。

恰好也阅读了老师推荐的《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这本书,深刻的认识到中国人民不屈服的精神,敢于斗争的精神,使我深深折服。

这本书以揭示历史发展规律为宗旨,以历史唯物论研究中国近代史,使后人了解中国的演变历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得到学术界一至很高的评价。

该书系统地叙述地半封建的社会;记述和分析了一百年来中国几个革命高潮和曲折历程。

我认为,这本书的作者对每次战争进行全面总结以及带来的经验教训分析的一步到位,仅仅是通过《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这本书,让那几个不同阶段的革命发展阶段的历史展现在我的眼前,并且初步了解- -些爱国人士,一些革命先驱。

作者以默默无常的语调与爱国主义人士那种奋起反抗的精神形成强烈的对比。

作者又在满腔热情地歌颂中国人民爱国斗争的同时,又鞭笞了中华民族处于艰难的苦境之中。

当我们读到鸦片战争的惨痛结局、太平天国的壮烈失败、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滔天罪行等史实时,对侵略者那是如此的憎恨愤怒。

使我影响最深的还是1840的鸦片战争在全国爆发,帝国主义为打开中国市场,使鸦片源源不断的流入国内,导致中国的真金白银不断向外流通。

于是革命先驱林则徐展开了虎门销烟,在国内进行了一切严烟活动和政策。

而英国资产阶级以不平等为了争取平等发动了鸦片战争,中国以战败而告终,最后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开始割地赔款,于是中国进入到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失败的原因主要是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还有后来签订的各种不平等条约,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一步步加深。

在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压迫下,中国人民终于意识到不能一味地落后和被迫,我们要反抗斗争,于是就有了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以及五四运动等。

随着人们思想的解放和马克思主义的逐渐传播,为五四运动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学生们和工人阶级也参与了这次运动,他们共同联合反抗。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书评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书评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书评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是一本讲述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书籍之一。

本书由中国历史学家编写,详细介绍了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期间中国社会的变革和发展。

在这段时期,中国经历了一系列的外来侵略和内忧外患的困境。

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它标志着中国的封闭政策被打破,西方列强开始侵略中国的领土和资源。

这场战争不仅剥夺了中国的主权,也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严重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

在这个背景下,中国社会开始出现了一些重要的变化。

书中指出,五四运动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这场运动是对传统文化和思想的冲击,标志着中国年轻一代在政治、教育和文化领域的觉醒。

通过这场运动,中国人开始了解和接受西方的思想和价值观,对封建制度和旧文化提出了质疑,并开始提倡以科学、民主和平等为基础的新文化运动。

这本书对这段历史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揭示了中国在这一时期的内外困境以及当时社会的变化和发展。

书中还讨论了中国政府对外来压力的反应以及当时社会各界人士对改革的努力。

此外,本书还对中国当时的文化和教育状况进行了探讨,并对五四运动的影响进行了评估。

总的来说,《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是一本深入研究中国历史的重要著作,对于了解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变革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这本书不仅对中国的历史研究者有价值,也对对中国历史感兴趣的普通读者有启发和启示。

读《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简本)》有感 (4)

读《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简本)》有感 (4)

读《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简本)》有感 (4)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简本)》是一本涵盖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中国历史的书。

书中介绍了从鸦片战争开始,到五四运动结束的时期,中国形势的演变和整个过程的发展。

通过读书,我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出现了让贵族、封建制度和坚定相信国有优先的奴性思想,以及文官内弱外强的矛盾尴尬局面。

在这种局面下,中国人民开始求变,要求改变中国的政治体系、经济体系和文化体系,从而推动中国的近代化改革和发展。

而五四运动正是这一改革进程的重要一步,这一改革引发了中国史上最大的一次政治、文化的革命,由此给中国的整个历史发展带来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当然,历史上的岁月流逝,历史也不会重来。

就现在的中国而言,它仍然有很多需要面对的挑战,如何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维护民族独立,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好社会管理等。

但是,以五四运动为标志的中国近代史已经给我们展示了希望:只要努力,积极投入到社会中去,就能够有所改变,从而致使中国变得更加繁荣昌盛、强大兴旺。

只有我们对中国历史的不忘,对中国的未来的憧憬和努力,中国才能发展的更好更强大。

读《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简本)》有感

读《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简本)》有感

读《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简本)》有感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简本)》一书,以史实的角度审视了中国近代历史的重大事件,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充分展示了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流变之路。

书中充分地概述了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以及复杂社会背景下的种种变化,让我们眼前一亮。

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近代历史就展开了飞快的发展,无论是国力的强大,社会的活跃,还是经济的振兴,都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了极大的变化,对中国乃至亚洲的文化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而在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历史再次受到外来入侵的攻击,这次的攻击比以前的更加强大,中国传统文化也受到了巨大的冲击。

随着中国社会不断发展,一批新兴的民族意识开始涌现,为了反抗外来的压迫,比如鸦片战争,各地出现了不同的民族运动,最为著名的是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不仅改变了学生们的思想观念以及迎接新政府的期望,而且也改变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也为中国近代历史注入了新的活力。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历史的重要转折点,也是直接促成后来新中国的诞生的重要动力。

看完书之后,我能够更加深刻的理解到中国历史的发展,也更加了解到新中国的血汗和汗水背后的故事。

这些经历都是我们能够深刻体会的,并且也是珍惜的财富。

读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有感2

读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有感2

读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有感《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从1981年初版到1997年再版,作者始终坚持了他在探讨中国近代史发基本规律时所使用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坚持了他在表述中国近代史发展基本规律时所提出的一系列重要意见。

虽然有些具体的结论在学术界还有很多的讨论,但是他在研究中提出的一些重要指导原则还是让研究中国近代史的学者们引为参考。

纵观《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一书,以揭示历史发展规律为宗旨,以历史唯物论研究中国近代史,富于创见,颇具影响,取得了极其显著的成就,得到学术界一至很高的评价。

该书系统地叙述叙述和分析了资本主义列强入侵后,中国怎样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记述和分析了一百年来中国几个革命高潮和曲折历程。

作者使用阶级分析的方法和观点来看待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中国在经过了两千多年基本上停滞的封建社会以后,社会政治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激烈的动荡和变动。

作者认为如果把每次革命高潮时期和在它以前的准备时期合并起来,那就可以把1840-1919年分为四个时期:第一个是从鸦片战争到太平天国失败(1840—1864 年),这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和农民战争时期;第二个是从太平天国失败后到义和团运动(1864—1901 年),这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步形成和中国资本主义产生时期;第三个是从义和团运动失败后到辛亥革命(1901—1912 年),这是中国半殖民地化加深和中国资产阶级革命高涨的时期;第四个是从辛亥革命失败后到五四运动(1912—1919 年),这是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终结和新民主主义酝酿的时期。

我相信读者们按着这条清晰的路线去了解那段历史一定不会觉得枯燥,而那些一件件一桩桩悲痛的事件都让每一位爱国人士都深感沉重,悲痛不已。

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以前的中国处于封建社会,其基本特征主要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绝对优势,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制度,以儒家思想为正统。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读后感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读后感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读后感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这段中国历史上的时期,是一个充满着变革和挑战的时期。

这段时间,中国经历了外国侵略、国家危机、民族振兴的历程。

在这段时间里,中国人民经历了许多磨难和困苦,但也经历了许多挑战和奋斗。

这段历史,不仅仅是中国人民的历史,更是世界历史上的一部分,它对中国和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事件,它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始。

在这场战争中,中国被英国侵略者打败,签订了不平等的《南京条约》,割让了香港,赔偿了巨额赔款,开放了多个通商口岸。

这场战争的结果,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耻辱和痛苦,也让中国人民意识到了国家的危机和民族的振兴。

从此,中国人民开始了反侵略、求独立、争民族自立的斗争。

在这段时间里,中国人民经历了很多磨难和困苦。

他们遭受了外国侵略者的欺凌和压迫,遭受了国家的灾难和危机。

他们失去了土地和家园,失去了生活和尊严。

但是,他们没有放弃,他们没有屈服,他们挺身而出,奋起抗争。

他们组织了反侵略的斗争,发动了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掀起了反对不平等条约的斗争。

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国家和民族的尊严,争取了国家和民族的独立。

在这段时间里,中国人民也经历了很多挑战和奋斗。

他们进行了改革和革命,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他们探索了国家和民族的复兴之路,实践了国家和民族的振兴之策。

他们进行了维新和变法,进行了革命和改革。

他们推翻了封建专制,建立了民主共和,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进行了社会主义革命。

他们进行了改革开放,进行了现代化建设,进行了对外开放,进行了对内改革。

他们实现了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实现了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振兴。

五四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事件,它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转折。

在这场运动中,中国人民进行了爱国主义的斗争,进行了民主主义的斗争,进行了科学主义的斗争。

这场运动的结果,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希望和激情,也让中国人民意识到了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

从此,中国人民开始了新文化、新思想、新行动的斗争。

读《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简本)》有感 (3)

读《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简本)》有感 (3)

读《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简本)》有感 (3)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简本)》一书,以鸦片战争为起点,
描述了中国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五四运动发生这一时期的历史活动。

在这一时期,西方列强入侵中国,中国被迫承认“不平等条约”,中华民族受到严重压迫,新式资本主义崛起,中国社会遭受剧烈变革及重大灾难,人民生活越来越困难;同时,中国也在几十年间发生了积极的变化,新思想流行,民主主义、社会主义、以及自由主义思想纷纷涌现,中国的传统文化正在被抛弃,逐渐的被现代文明所替代。

这是中国历史上剧烈变革而又不断发展的时期,令人钦佩的是,在如此艰难的外部环境和社会现实的背景下,中国的思想家、学者、政治活动家和知识分子勇敢关注中国社会的发展和变革,在拯救中国国民所要面对的困境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他们花费了大量精力,提出了改革和发展的思想,并参与了相应的政治活动,启迪了中国人民拥抱新的思想,振奋了被压得喘不过气的民族精神,最终引发了五四运动。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一个时代的变革就此告一段落,这一时期中国历史经历最为复杂、政治形势最为混乱,激烈的政治斗争也为中国带来了新的机遇,中国从此迈向新的发展。

作为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一段时期,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的变革也极大地影响了今天中国的发展,它也促使我们更加明白中国发展道路上的种种困难,使我们更有动力去探索,去改变现状,承担起人民的责任,为实现共和国的愿景而努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的基本结构就是以太平天国、义和团、辛亥革命这三次中国近代史上革命高潮为中心来展开历史画卷的。

作者不同意把“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这条线索作为这个时期的历史的进步潮流,而坚持以太平天国、义和团、辛亥革命为主体来论述中国近代史。

作者认为,在太平天国、义和团和辛亥革命时期,全国各地都有大规模的农民反抗斗争,正是这些以农民为主体的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才把中国的民族民主革命推向了高潮,给予内外敌人以沉重的打击。

作者认为,就连戊戌变法这场由社会上层演出的历史剧当中,“历史的真正主角其实既不是以康有为为首的维新派,也不是慈禧太后或光绪皇帝,而是成亿的被剥削、被压迫的,为求生存而斗争的贫苦劳动人民,其中主要是农民大众。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始终环绕着爱国主义的思想来分析具体的历史事件。

作者评论太平天国的宗教色彩时指出,拜上帝会的创立“并不是基督教俘虏了洪秀全,影响了中国的革命农民,而是洪秀全按照中国农民革命的需要利用了基督教的某些形式……使在封建重压下的中国农民革命取得了一个新颖的形式。

”尽管宗教迷信是他们的一个很大的弱点,但这在当时对激发群众和组织群众是起了作用的。

本书列举史实说明,太平天国的英雄们并未因为外国侵略者与自己共同信仰一个上帝,就放弃了爱国主义的立场或麻痹了斗志,他们与清朝政府的对外卑躬屈膝形成鲜明对照。

他们坚决拒绝承认不平等条约,坚持严禁鸦片,最后,“现实的斗争迫使革命的农民不能不拨开宗教的迷雾而同联合起来的一切内外敌人进行艰苦的斗争”,表现了农民革命家的本
色和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

对义和团运动,作者并未因其沾染上了封建主义落后性和排外主义的毒素而大张挞伐,而是紧密结合当时的内外形势,满怀激情地描述了义和团抗击侵略者的壮烈斗争,充分肯定了义和团运动阻止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历史作用,是中国人民日益高涨的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先驱。

义和团运动表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广大农民不但是同封建势力斗争的强大力量,而且是同帝国主义斗争的强大力量。

本书对于民族资产阶级救国救民的探索,作了中肯的评价。

作者认为,戊戌维新基本上是一场爱国主义的运动,尽管维新派敌视农民革命,只主张改良,但当时面临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危机,维新派打出了救亡的旗帜。

他们对国势危急的大声疾呼,对改革主张的有力的宣传,“唤起了群众的爱国热情,因而使他们所发动的政治改良运动成为一个群众性的爱国主义运动。

”本书还给予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以应有的历史地位,高度赞扬了孙中山及其同志们英勇无畏的献身精神和他们提出的比较完备的民主主义革命纲领,又专门叙述了资产阶级的爱国运动,并指出在当时条件下,“体现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以及中国社会在其发展道路上的迫切要求。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正是打击了站在它背后的帝国主义。

虽然辛亥革命失败了,但“预示着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将要进入新的阶段,在更高的水平上继续展开”。

作者在满腔热情地歌颂中国人民爱国斗争的同时,又鞭笞了陷中华民族于水火中的丑类。

当我们读到鸦片战争的惨痛结局、太平天国的壮烈失败、八国联军的滔天罪行和外国人“代表中国”出使外
国的滑稽剧等史实时,激起了对侵略者和卖国贼的强烈的义愤。

作者着墨不多,笔锋上凝聚着的鲜明的爱憎,给读者以强烈的感染和深刻的教益。

三次革命高潮悲壮地失败了,中国仍然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渊中挣扎。

历史向我们提出了这样严肃的问题:中国的出路何在?怎样才能救中国?《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用大量的史实雄辩地说明:农民革命不能建立一种代替旧秩序的新制度;中国资产阶级革命也不能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的历史所作出的结论是:只有无产阶级领导,革命才能胜利;只有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才能救中国!这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一个真正的爱国者,应当是社会主义制度和党的领导的拥护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