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理文章思路
如何梳理英语文章的逻辑和思路

如何梳理英语文章的逻辑和思路英语写作在很多人看来是一项不可或缺的能力。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不知道如何开始撰写一篇英文文章的情况。
即使开头写好了,又会遇到不知道如何组织和展开思路的问题。
所以,在学习英语写作的过程中,如何梳理英语文章的逻辑和思路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分享一些方法和技巧,帮助大家更好的梳理英语文章的逻辑和思路。
1. 首先明确文章的目的和主题在开始写作之前,我们需要明确文章的目的和主题。
无论是写一篇学术论文,还是写一篇个人感悟的文章,都需要明确文章的目的和主题。
对于学术论文,我们需要确定文章的研究目的和方向;对于个人感悟的文章,我们需要明确文章要表达的主题和观点。
只有明确了文章的目的和主题,才能够更好的梳理文章的逻辑和思路。
2. 列出关键词和主要观点在确定文章的目的和主题之后,我们需要列出文章的关键词和主要观点。
这些关键词和观点将帮助我们更好地理清文章的思路。
比如,如果我们要写一篇关于教育的论文,我们可以列出一些与教育相关的关键词,如师生关系、教育方法、课程设置等等;同时,我们还需要确定文章要表达的主要观点,如对传统教育方法的反思、对新型教育模式的探究等等。
通过列出关键词和主要观点,我们能够更好地掌握文章的核心内容,有利于梳理文章的逻辑和思路。
3. 构建文章的框架和结构在明确了文章的目的、主题、关键词和主要观点之后,我们需要构建文章的框架和结构。
文章的框架和结构是指文章的组织形式和内容安排,是文章逻辑和思路的重要体现。
在构建文章的框架和结构时,我们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开头要具有吸引力。
文章的开头应该直接、简洁、引人入胜,让读者感到有兴趣继续往下阅读。
可以用生动活泼的描写、引用一些有名的名言和故事等方式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2)中间段要有条理。
在文章的中间段落中,我们需要安排好每个段落的内容,使其有着明确的逻辑关系。
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按照时间、空间、逻辑关系等方式进行分类,使文章的结构更加清晰。
陈情表思路梳理

陈情表思路梳理一、引言陈情表是中国古代名著《红楼梦》中的一篇重要文章,由作者曹雪芹所创作。
该篇文章描写了贾宝玉和林黛玉之间患难与共的深情厚意。
本文将对陈情表进行思路梳理,从结构、内容以及表达方式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与总结。
二、结构梳理陈情表的整体结构可以分为导论、正文和结尾三个部分。
1. 导论导论部分主要是通过表明书信的目的和立场,为正文作铺垫。
文中第一句即为导言:“景阳冈、草木深、惟有旧时风貌。
”通过描绘景物来暗示故事的背景和环境。
2. 正文正文部分是整篇文章的核心,主要通过举例阐述表达的内容,表达了作者的心情和对器物的留恋之情。
正文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段落:•第一段:故事开头,通过表达对自然景物的怀念,衬托出作者内心的孤独和无奈。
•第二段:通过举例,揭示了作者对宝玉的敬重和感激之情,抒发了作者内心的苦楚和困扰。
•第三段:描绘了宝玉的悲壮和忧愁,用以表达作者对亲朋好友的思念和关切。
•第四段:通过举例表达了作者对家乡、故土的思念之情,展现了作者对乡土文化的热爱和珍惜。
3. 结尾结尾部分主要是对全文进行总结和收束。
通过表达对宝玉的期待和祝福,来强调感情和情感的真切和深厚。
三、内容梳理陈情表的内容主要表达了作者对宝玉的深情厚意以及对家乡、亲友、故土的思念之情。
文章通过将自己与宝玉的遭遇进行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宝玉的敬重和感激之情。
同时,通过描绘宝玉的悲壮和忧愁,展现了作者对亲朋好友的思念和关切。
此外,作者还通过举例表达了对家乡、故土的思念之情。
作者以琉璃蒿、山凤池等家乡的事物为例,来表达对故土的热爱和珍惜。
四、表达方式梳理陈情表通过虚拟的方式,巧妙地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感受和对宝玉的思念之情。
文章运用了诗意的抒情手法,将情感注入物象之中,并借物抒情。
同时,作者还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对宝玉的呼唤,来表达对家乡、亲友、故土的不舍和思念之情。
五、总结陈情表是一篇充满感情的文学作品,通过巧妙的结构、深刻的内容和独特的表达方式,表达了作者对宝玉的深情厚意以及对家乡、亲友、故土的思念之情。
2024中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清单8-记叙文阅读 03(知识)

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清单专题03:记叙文阅读(三)(五大考点:文章思路记叙人称主旨情感表达方式写作特色)考点11:文学作品阅读之梳理文章思路【考点分析】梳理文章的思路是文学作品阅读中常见的题型之一。
这种题型主要考查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把握能力。
梳理文章思路,要善于分辨文章的领起段、过渡段、中心段、归旨段、结语段,理清文章思路及整体结构。
阅读赏析时,首先要能准确把握文章的线索,理清故事情节的展开过程;其次,要弄清情节内在逻辑联系,理解作者情节设计的用心。
好的结构往往出人意料而又合乎情理,错综复杂而又连贯统一。
梳理文章思路类题目考查的设问方式通常有:1、请根据故事情节,补全相关内容。
2、结合文章内容,在方框内将情节补充完整。
3、纵观全文,“我”的情感(心理)发生了3次变化,请按顺序各用一个词语概括。
4、根据文章内容,梳理情节,完成填空。
【技巧点拨】阅读文章首先要理清文思、分清结构,这样文章的内容和思路也就清晰起来,为接下来更加深入地阅读品析奠定了基础。
答题时,要学会通过对文章语意层次的理解,抓“神”找“线”理清文脉;要关注文中起承转合处的描写,画线切割,还要养成着眼全篇的习惯,前后关联。
一、答题三部曲1.寻找线索、明确线索。
抓住线索,也就抓住了作者的思路,就能理清文章的结构。
找线索的方法:(1)抓标志。
抓住时间标志的词语或地点方位标志的词语,文章线索常常就是以时间为线索或以地点(行踪)为线索。
(2)抓物品。
以物写人、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文章线索常常就是这个“物”,就是以“某某物”为线索。
(3)抓事情。
文章中写一件核心的事件,事件的发展过程就是文章的线索。
(4)抓细节。
反复出现的同一个细节(同一句话、同一个动作、同一种表情等)这些反复出现的常常是文章的线索。
(5)抓情感。
反复出现的抒情议论语句及表达感情词句常常是文章的线索。
2.划出能表示线索的标志性语句。
(1)划出与线索中的人、物、事情发展的时间等有关系的语句;(2)划出能体现作者感情变化的语句或对某一事物的认识、看法变化的语句;(3)如果是线索表达不够直白的文章,一时找不出头绪来,可从题干中提供的信息得到启示,然后再去寻找。
理清文章脉络的方法

理清文章脉络的方法
理清文章脉络的方法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阅读全文:首先,从头到尾阅读整篇文章,了解文章的总体内容和结构。
读完全文后,可以有一个初步的印象。
2. 寻找主旨句:主旨句通常是文章的第一句或者最后一句,有时也会在文章的开头几段中出现。
主旨句是作者对文章内容的总结和概括,找到主旨句可以帮助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
3. 标记关键词: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标记出关键词和关键短语。
这些关键词可以帮助你识别出主题、论点和论据,并且帮助你理解文章的逻辑关系。
4. 划分段落:根据文章的内容和逻辑关系,将文章划分为段落。
每个段落应该围绕一个中心思想展开,段落之间应该有逻辑连接。
5. 分析结构:通过观察文章的段落结构和逻辑顺序,理解文章的脉络和发展方式。
有时可以通过标记关键词或者关键短语来辅助分析。
6. 总结主题和论点:整理文章中的主题和论点,确定作者想要表达的核心观点。
可以使用概括或者归纳的方式来总结主题和论点。
7. 编写大纲:根据文章的脉络和主题,编写一个简单的大纲,以帮助整理思路和组织文章的结构。
大纲可以包括文章的主题、主旨句、论点和论据。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帮助你理清文章的脉络并更好地理解文章的结构和意义。
梳理《齐桓晋文之事》的行文思路

梳理《齐桓晋文之事》的行文思路《齐桓晋文之事》的行文思路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介绍时代背景。
在文章一开始,作者先从周朝晚期的政
治局势、儒家学说、齐晋两国的国力等方面介绍了当时的时代背景,
为后面分析齐桓晋文之事奠定了基础。
第二步,分析齐桓晋文的政治改革。
接着,作者针对齐桓公和晋
文公的治国理政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评价。
主要从他们的法制建设、
官制改革、教育加强、军队建设等多个方面进行了介绍和评价,突出
了齐桓晋文的政治改革对于当时的影响和贡献。
第三步,探究改革的背后因素。
在分析齐桓晋文的政治改革之后,作者从精神道德层面以及文化影响方面探究了改革的背后因素。
作者
指出,齐桓晋文的政治思想和人格魅力,以及周朝礼乐文化和儒家学
说的传承,都是推动改革的重要因素。
第四步,总结改革的影响。
最后,作者总结了齐桓晋文的政治改
革对于周朝政治、社会和文化的影响,以及其对中国历史的重要意义。
文章以简明扼要的方式呈现出改革的主要内容和影响,形成了完整的
论述结构。
总的来说,《齐桓晋文之事》的行文思路非常清晰、有条不紊,
层次分明、逻辑严谨,既有详细的描述,也有自己的观点和评价,是
一篇非常优秀的历史论文。
高中语文答题技巧散文阅读4大考点5例题详解

4大考点+5例题详解★知识划重点★一、把握文章结构,梳理文章思路散文所表达的内容总是会按照特定的顺序展开,结构只是思路的外在表现形式。
梳理文章的行文思路,可采用以下技巧:1.抓住线索,理清思路。
思路是作者思维的轨迹,如能找出贯串全文的线索,就能很快理清文章的思路。
散文的线索类型主要有:具体事物线、人物线、中心事件线、思想感情变化线、时间推移或空间变化线、作者的所见所闻线等。
2.划分层次,概括要点。
要针对文章的内容,进行认真思考,逐段分析文章的段意,弄清先写什么、再写什么、后写什么,再看哪些段落集中表达一个意思,划分出层次,理清文章各个段落之间的联系等内容。
二、分析文章标题、首段、中间段、结尾段的作用散文标题的作用:点明写作对象的特点和多层含义;表达作者主观的感情和态度;揭示文章的主旨或哲理;成为文章的线索。
局部段落的作用:散文作品中总会有一些特殊段落,这主要指在文章的结构,上起重要作用的段落,如开头段和结尾段,或是叙述中的插入段。
从高考命题来看,常会就这些特殊段落在全文结构中的作用设题。
开头段的作用:开篇点题;渲染气氛;埋下伏笔;设置悬念;为下文作铺垫;总领下文;统摄全篇;开门见山;上下文形成对照;渲染气氛;奠定基调;揭示主题。
中间段的作用:承上启下(概括上文某一内容,引起对下文的什么内容的叙写);总领下文;总结上文;埋下伏笔;铺垫蓄势;详略结合;充实内容。
结尾段的作用: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照应开头;呼应前文;画龙点晴;升华感情;卒章显志;含蓄有余味;寄托作者感情;使结构首尾圆合;言已尽而意无穷。
插入段的作用:与上下文构成虚实相映、正反对照、层进烘托、总分印证关系;对全文中心起强化、突出、补充说明作用;在结构上宕开一笔,形成波澜。
反复出现的句子的作用:在内容上,有突出内容(主旨),强化感情等作用;在结构.上,有交代线索、前后呼应等作用。
另外,它在表达上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有强化或一唱三叹之效。
《梳理文章思路》

题型示例
1、作者以“生命如四季”领起全文,层次分明,寓意深刻,请在下面横线上进行
当留意。”夫人素知他痴,也懒得去数落,罚他吃一只螃蟹了事。
⑦先生让弟子侍画于侧,常出其不意地考问:“虾背从第几节弯起”,“螳螂翅上
的细筋有多少根”,“牡丹的花蕊和菊花的花蕊有什么区别”等诸如此类怪问题,弄得众
弟子往往手足无措,先生却娓娓而谈,如数家珍。
⑧齐白石谦,谦如空谷。
⑨同行相轻,是文人的通病。先生虽然誉满华夏,但对前辈画家和同辈画家都非常
④先生出身农家,早年靠做木工维持生计,所以常遭人轻视。……
⑤齐白石痴,痴如顽石。
⑥先生喜欢画螃蟹,也非常喜欢吃螃蟹。一日与家人吃饭,先生忽然停箸,敛气凝
神地盯着盘中螃蟹,若有所思。夫人见状惊问何故,先生如梦方醒,一边把蟹腿指给夫人
看, 一边眉飞色舞地说:“蟹腿扁而鼓,有棱有角,并非常人所想的滚圆,我辈画蟹,
复习目标
掌握梳理文章思路的方法
考点聚焦
“理清文章思路”是现代文阅读中整体 感知的第一步。它要求将文章最重要的内 容梳理出来并用简明的语言加以表述。
主要考点有:1、在文学作品的阅读 中、找出文章线索、梳理故事情节、理清 人物的情感变化、概括某一内容要点、根 据语境和表达方式的要求,补写出恰当的 内容等;2、在科技作品的阅读中,根据全 文的内容要点,概括相关段落层次的内容 要点;3、在议论文阅读中,表现在对: “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的考查上。
作文思路梳理方法

作文思路梳理方法作文是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常用的表达方式,而一个好的作文必须有清晰的思路和条理分明的结构。
在写作过程中,思路梳理是很关键的一步,它能够帮助我们把握主题,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论据。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作文思路梳理方法,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首先,明确主题是思路梳理的基础。
在写作之前,你需要确定作文的主题是什么,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收集和整理相关的素材。
例如,如果主题是“环保”,你可以收集关于环境污染、资源浪费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素材。
明确主题有助于我们在作文中有一个明确的中心思想,使文章更加有逻辑性和连贯性。
其次,进行头脑风暴,尽可能多地写下与主题相关的观点和论据。
在写作思路梳理的过程中,不要拘泥于思路的正确与否,要尽可能地发散思维,写下所有可能的想法。
例如,在环保主题的作文中,你可以写下“减少塑料袋使用”、“推广低碳交通工具”、“鼓励循环经济发展”等等。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扩大写作的材料库,以便在实际写作时能够充分展开。
然后,对头脑风暴中的观点进行筛选和排序。
这一步需要对头脑风暴的所有观点进行分析和评估,选择最具说服力和相关性的观点作为论据来支撑自己的观点。
在环保主题的作文中,你可能会选择“减少塑料袋使用”、“推广低碳交通工具”和“鼓励循环经济发展”作为主要论据,这样能够使作文内容更加有针对性和有力度。
接下来,将选定的观点和论据进行逻辑组织和结构化。
一个好的作文应该有清晰的结构和连贯的段落。
你可以根据自己选定的观点和论据来安排段落的次序和组织。
例如,在环保主题的作文中,你可以先介绍环境污染的现状,然后列举塑料袋使用过多的问题,接着提到推广低碳交通工具的好处,最后讲述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这样的结构清晰明了,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接受你的观点。
最后,用恰当的语言和适当的修辞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
作文不仅仅是内容的表达,还需要具备一定的语言魅力和修辞技巧。
在写作中,你可以运用排比、对比、比喻等修辞手法来丰富自己的表达,使作文更加生动有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习目标
பைடு நூலகம்掌握梳理文章思路的方法
考点聚焦
“分析文章的结构,把握文章的思路”是 《考试说明》中现代文阅读分析综合考测的 要求。
主要考点有:1、在文学作品的阅读中、 找出文章线索、梳理故事情节、理清人物的 情感变化、概括某一内容要点, 补写出恰 当的内容等;2、在议论文的阅读中,根据 全文中心论点 ,梳理全文的结构和内容层 次;概括相关段落层次的内容要点。
齐白石的人格
①一代国画大师齐白石,不但艺术成就为世人所叹服,而且人格也别具魅力, 其傲,其痴,其谦,堪称三绝。
②齐白石傲,傲如古松。 ……
③在近代,画而优则仕的人屡见不鲜。但先生傲骨一身,耻于从俗。不仅自己 布衣一生,还刻了一方“白石书屋不出公卿”的印来儆戒子孙不要混迹官场。
④先生出身农家,早年靠做木工维持生计,所以常遭人轻视。…… ⑤齐白石痴,痴如顽石。 ⑥先生喜欢画螃蟹,也非常喜欢吃螃蟹。一日与家人吃饭,先生忽然停箸,敛 气凝神地盯着盘中螃蟹,若有所思。夫人见状惊问何故,先生如梦方醒,一边把 蟹腿指给夫人看, 一边眉飞色舞地说:“蟹腿扁而鼓,有棱有角,并非常人所 想的滚圆,我辈画蟹,当留意。”夫人素知他痴,也懒得去数落,罚他吃一只螃 蟹了事。 ⑦先生让弟子侍画于侧,常出其不意地考问:“虾背从第几节弯起”,“螳螂 翅上的细筋有多少根”,“牡丹的花蕊和菊花的花蕊有什么区别”等诸如此类怪 问题,弄得众弟子往往手足无措,先生却娓娓而谈,如数家珍。 ⑧齐白石谦,谦如空谷。 ⑨同行相轻,是文人的通病。先生虽然誉满华夏,但对前辈画家和同辈画家都 非常恭谨,显示了一位大师,一位长者应有的谦逊风范。
理由,但说不出来,而且幸亏说不出来——这样一种阅读的快乐,
在现代中国的作家中,读来读去,读去读来,只有鲁迅能够给予我
快乐,鲁迅先生经常在文字里装得“呆头呆脑”,其实很“刁”,
鲁迅真正的可爱处,是他的“迭宕自喜”。“迭宕自喜”什么意思
呢?也不好说,这句话我们早就遗忘了,我只能粗暴而庸俗地翻译
笑谈大先生
陈丹青
④而且鲁迅先生非得那么矮小,那么瘦弱,穿一件长衫,一副无
所谓的样子站在那里。他要是也留着于右任、张群那样的长胡子,
或者像吴稚辉、沈君儒那样的光脑袋,古风倒是有古风,毕竟有旧
族遗老的气息,不像他。他长得非常的“中国”,同时又非常的
“五四”。“五四”中国相较于大清国,何其摩登!可是你比比当
【题解】
18.(3分)A、—腔情怀 B、浩然之气 C、 “悲壮与豪迈” D、使命与责任(对一处得 1分,满分3分)
【剖析】 这道题考查段中各句的层次关系,
句子间的搭配。判断的要点在于理解 文章行文思路,对引用名句的意思和 深层含义有透彻分析。对于可以直接 判断的搭配应先填,不明确的搭配宜 采取补空法填写。
③在近代,画而优则仕的人屡见不鲜。但先生傲骨一身,耻于从俗。不仅自己 布衣一生,还刻了一方“白石书屋不出公卿”的印来儆戒子孙不要混迹官场。
④先生出身农家,早年靠做木工维持生计,所以常遭人轻视。…… ⑤齐白石痴,痴如顽石。 ⑥先生喜欢画螃蟹,也非常喜欢吃螃蟹。一日与家人吃饭,先生忽然停箸,敛 气凝神地盯着盘中螃蟹,若有所思。夫人见状惊问何故,先生如梦方醒,一边把 蟹腿指给夫人看, 一边眉飞色舞地说:“蟹腿扁而鼓,有棱有角,并非常人所 想的滚圆,我辈画蟹,当留意。”夫人素知他痴,也懒得去数落,罚他吃一只螃 蟹了事。 ⑦先生让弟子侍画于侧,常出其不意地考问:“虾背从第几节弯起”,“螳螂 翅上的细筋有多少根”,“牡丹的花蕊和菊花的花蕊有什么区别”等诸如此类怪 问题,弄得众弟子往往手足无措,先生却娓娓而谈,如数家珍。 ⑧齐白石谦,谦如空谷。 ⑨同行相轻,是文人的通病。先生虽然誉满华夏,但对前辈画家和同辈画家都 非常恭谨,显示了一位大师,一位长者应有的谦逊风范。
现代文阅读专题
梳理文章思路
智慧行囊
黑点与白点
有位老师进了教室,在白板上点了一个黑 点。
他问班上的学生说:“这是什么?” 大家都异口同声说:“一个黑点。” 老师故作惊讶的说:“只有一个黑点吗?这 么大的白板大家都没有看见?” 你看到的是什么?每个人身上都有一些缺 点,但是你看到的是哪些呢?是否只有看到别人 身上的黑点,却忽略了他拥有了一大片的白板 (优点)?其实每个人必定有很多的优点,换一 个角度去看吧!你会有更多新的发现。
…… ⑬ 欲立艺者,先立人——这也许是齐白石留给后来者的一点启示。
23.本文结构严整,层次分明。其中 第①段为总起段;第13段为总结段; 第 ( )()( )段为过渡段。(2 分)
齐白石的人格
①一代国画大师齐白石,不但艺术成就为世人所叹服,而且人格也别具魅力, 其傲,其痴,其谦,堪称三绝。
②齐白石傲,傲如古松。 ……
…… ⑬ 欲立艺者,先立人——这也许是齐白石留给后来者的一点启示。
【题解】
23.(2分)第 ② ⑤ ⑧为过渡段。
【剖析】
本文结构严谨,层次分明。开头结尾首尾照 应,开篇总写,文末升华。不难判断其间独立 成段的三个段落是分写。
逐梦
④梦,它不仅让我们充满希望,更激发我们的斗志 与追求。如今一个响亮的词汇——“中国梦”,正震 撼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心灵,激励着每一个炎黄子孙。 千百年来,有多少仁人志士为了中华民族傲然屹立于 世界民族之林,引领着我们不停地在寻梦、追梦。他 们以“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 A ,以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 B , 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 C , 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 D ,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大平”。…… 18.“悲壮与豪迈”、“浩然之气”、“使命与责 任”、“一腔情怀”四个短语,是从文段④中抽出来 的。请根据文意,将他们还原到文中的A、B、C、D处。 (3分)
年顶摩登的人物胡适之、徐志摩、邵洵美,新潮倒是新潮,毕竟有
些“海龟”的派头,也不像他。鲁迅先生的模样既不老派,也非洋
派,他长得正好像他自己。
⑤在最高意义上,一个人的相貌,便是他的为人。鲁迅先生到底是
怎样一个人呢?
⑥以我私人的心得,他是百年来中国第一“好玩”的人。我从少年
时代阅读鲁迅,就不断发笑,成年后,我知道这发笑有无数秘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