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精讲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精讲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精讲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精讲

【基础知识巩固】

相交线与平行线

5.1相交线

5.1.1相交线有关概念

邻补角:如果两个角有一条公共边,它们的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那么这两个角互为邻补角。

对顶角:如果一个角的两边是另一个角的两边的反向延长线,那么这两个角互为对顶角。

对顶角的性质: 对顶角相等.

5.1.2垂线有关概念

1.垂直定义:当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

个角是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其中一条直线叫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

们的交点叫垂足。从垂直的定义可知,判断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关键:只要找到两条直线相交时四个交角中一个角是直角。

2 垂直的表示:

1)图形:

2)文字:a、b互相垂直, 垂足为O

3)符号:a⊥b或b⊥a,若要强调垂足,则记为:a⊥b, 垂

足为O

4)垂直的书写形式:

当直线AB与CD相交于O点,∠AOD=90°时,AB⊥CD,垂足为O。

3 书写形式:

①判定:∵∠AOD=90°(已知)

∴AB⊥CD(垂直的定义)

反之,若直线AB与CD垂直,垂足为O,那么,

∠AOD=90°。

②性质:∵ AB⊥CD (已知)

∴∠AOD=90°(垂直的定义)

(∠AOC=∠BOC=∠BOD=90°)

4.垂线的性质

(1)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垂线的性质

(2)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或说成垂线段最短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的位置关系只有两种:相交或平行3.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如果a//c, b//c;

那么a//b

如果两条直线都垂直于第三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如果a⊥c, a⊥b;

那么b//c

5.2.2平行线的判定

有关概念

一般地,判定两直线平行有以下的方法:

1.两条直线被第三条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单地说,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简单说成: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简单说成:同旁内角互补,两

直线平行.

5.3 平行线的性质

5.3.1 平行线的性质

1.平行线的性质1

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简写为: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2.平行线的性质2

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 简写为: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3.平行线的性质3

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 简写为: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5.3.2命题、定理

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做命题。注意:

1、只要对一件事情作出了判断,不管正确与否,都是命题。

2、如果一个句子没有对某一件事情作出任何判断,那么它就不是命题。

命题是由题设(或条件)和结论两部分组成。题设是已知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题设(条件)结论

命题一般都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

“如果”后接的部分是题设,“那么”后接的部分是结论。

注意:添加“如果”、“那么”后,命题的意义不能改变,改写的句子要完整,语句要通顺,使命题的题设和结论更明朗,易于分辨,改写过程中,要适当增加词语,切不可生搬硬套。

正确的命题叫真命题,错误的命题叫假命题。

真命题的正确性是经过推理证实的,这样的真命题叫做定理。

5.4平移

1、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一个方向移动,会得到一个新的图形.新图形与原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

2、新图形中的每一点,都是由原图形中的某一点移动后得到的,这两个点就是对应点。连接各组对应点的线段平行且相等。

3、图形的这种移动,叫做平移变换,简称平移。形状不变,大小不变,位置改变 .

6. 本章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垂直和垂线:垂直指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垂线指具有垂直特性的直线。

初一数学知识讲解

有理数的概念 撰稿:占德杰审稿:张扬责编:孙景艳 一、目标认知 学习目标: 了解正数、负数、有理数的概念,会用正数和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掌握一个数的相反数的求法和性质,学习使用数轴,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的几何意义,会借助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掌握一个数的绝对值的求法和性质,进一步学习使用数轴,借助数轴理解绝对值的几何意义。 重点: 有理数的概念及其分类,相反数的概念及求法,绝对值的概念及求法,数轴的概念及应用;有理数比较大小 难点: 绝对值的概念及求法,尤其是用字母表示的时候的意义。运用数轴理解绝对值的几何意义。有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的掌握。 二、知识要点梳理 知识点一:负数的引入 要点诠释: 正数和负数是根据实际需要而产生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小学学过的自然数、分数和小数已不能满足实际的需要,比如一些有相反意义的量:收入200元和支出100元、零上6℃和零下6℃等等,它们不但意义相反,而且表示一定的数量,怎样表示它们呢?我们把一种意义的量规定为正的,把另一种和它意义相反的的量规定为负的,这样就产生了正数和负数。 用正数和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时,哪种意义为正,是可以任意选择的,但习惯把“前进、上升、收入、零上温度”等规定为正,而把“后退、下降、支出、零下温度”等规定为负。 知识点二:正数和负数的概念 要点诠释: (1)像3、1.5、、584等大于0的数,叫做正数,在小学学过的数,除0以外都是正数,正数比0大。 (2)像-3、-1.5、、-584等在正数前面加“-”(读作负)号的数,叫做负数。负数比0小。 (3)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零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 注意: (1)为了强调,正数前面有时也可以加上“+”(读作正)号, 例如:3、1.5、也可以写作+3、+1.5、+。 (2)对于正数和负数的概念,不能简单理解为:带“+”号的数是正数,带“-”号的数是负数。 例如:-a一定是负数吗?答案是不一定。因为字母a可以表示任意的数, 若a表示的是正数,则-a是负数;若a表示的是0,则-a仍是0; 当a表示负数时,-a就不是负数了(此时-a是正数)。 知识点三:有理数的有关概念 要点诠释: 1、有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注:(1)有时为了研究的需要,整数也可以看作是分母为1的数,这时的分数包括整数。 但是本节中的分数不包括分母是1的分数。 (2)因为分数与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可以互化,上述小数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七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1 青岛版七年级数学第 一章测试题 一、选一选 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A 、 B 两点之间的距离为3cm B .A 、B 两点之间的距离为线段AB 的长度 C .线段AB 的中点C 到A 、B 两点的距离相等 D .A 、B 两点之间的距离是线段AB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有( ). (1)射线AB 和射线BA 是同一条射线 (2)延长射线MN 到C (3)延长线段MN 到A 使NA==2MN (4)连结两点的线段叫做两点间的距离 A .1 B .2 C .3 D .4 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经过一点的直线可以有无数条 B .经过两点的直线只有一条 C .一条直线只能用一个字母表示 D .线段CD 和线段DC 是同一条线段 4.如图4,C 是线段AB 的中点,D 是CB 上一点,下列说 法中错误的是( ). A .CD=AC-BD B .CD= 2 1BC C .CD=2 1 AB-BD D .CD=AD-BC 5.如果线段AB=13cm,MA+MB=17 cm,那么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M 点在线段AB 上 B .M 点在直线AB 上 C .M 点在直线AB 外 D .M 点可能在直线AB 上,也可能在直线AB 外 6.下列图形中,能够相交的是( ). 7.已知点A 、B 、C 都是直线l 上的点,且AB=5cm ,BC=3cm , 图4

那么点A与点C之间的距离是(). A.8cm B.2cm C.8cm或2cm D.4cm 二、填空 8. 笔尖在纸上快速滑动写出了一个又一个字,这说明了_________;车轮旋转时,看起来像一个整体的圆面,这说明了_________;直角三角形绕它的直角边旋转一周,形成了一圆锥体,这说明了_____________. 9.如图1-4,A,B,C,D是一直线上的四点,则 ______ + ______ =AD-AB,AB+CD= ______ - ______ . 10.如图1-5,OA反向延长得射线 ______ ,线段CD向______ 延长得直线CD. 11.四条直线两两相交,最多有 ______ 个交点. 12.经过同一平面内的A,B,C三点中的任意两点,可 以作出 ______ 条直线. 三.解答题 13、右面是一个正方体纸盒的展开图,请把-10,7,10, -2,-7,2分别填入六个正方形,使得按虚线折成正方体后,相对面上的两数互为相反数。 14.读下面的语句,并按照这些语句画出图形. (1)点P在直线AB上,但不在直线CD上。 (2)点Q既不在直线l 1 上,也不在直线l 2 上。 (3)直线a、b交于点o,直线b、c交于点p,直线c、a交于点q。 (4)直线a、b、c两两相交。 1

初一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练习题

七年级下第一单元检测题 姓名: 分数: 一、填空题 1.-2 32y x 的系数是_____,次数是_____. 2.多项式-3x 2y 2+6xyz +3xy 2-7是_____次_____项式,其中最高次项为_____. 3.在代数式4 ,3x a ,y +2,-5m 中_____为单项式,_____为多项式. 4.三个连续奇数,中间一个是n ,第一个是_____,第三个是_____,这三个数的和为_____. 5.(-x 2)(-x )2·(-x )3=_____. 6.( )3=-(7×7×7)(m ·m ·m ) 7.( )2=x 2-2 1x +_____. 8.(-102)÷50÷(2×10)0-(0.5)-2=_____. 9.(a -b )2=(a +b )2+_____. 10.化简:4(a +b )+2(a +b )-5(a +b )=_____. 11.x +y =-3,则3 2-2x -2y =_____. 12.若3x =12,3y =4,则27x -y =_____. 13.[4(x +y )2-x -y ]÷(x +y )=_____. 14.已知(9n )2=38,则n =_____. 15.(x +2)(3x -a )的一次项系数为-5,则a =_____. 16.( )÷(-6a n +2b n )=4a n -2b n -1-2b n - 2. 17.用小数表示6.8×10- 4=_____. 18.0.0000057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_____. 19.计算:[(-2)2+(-2)6]×2- 2=_____. 20.[-a 2(b 4)3]2=_____. 二、选择题 21.下列计算错误的是( ) A.4x 2·5x 2=20x 4 B.5y 3·3y 4=15y 12 C.(ab 2)3=a 3b 6 D.(-2a 2)2=4a 4 22.若a +b =-1,则a 2+b 2+2ab 的值为( ) A.1 B.-1 C.3 D.-3

七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检测

七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检测 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粉笔盒的形状类似于( ) A ) 圆柱 B ) 圆锥 C )球 D )正方体 2、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 ) A )圆 B ) 扇形 C )正方形 D ) 长方形 3、选出下列中不属于同一类的几何体( ) A )长方体 B )正方体 C )圆锥 D )五棱柱 4、如图中的几何体共有( ) A )5个面 B )6个面 C )7个面 D )8个面 5、右边图形的左视图是( ) A ) B C ) D ) 6、右边图形旋转得到的几何体是( ) A ) B C ) D

7、在下面的图形中是正方体的展开图的是() A) B) C) D) 8、正方体不可能截出的形状是() A)三角形B)正方形C)圆D)六边形 9、将一个圆形的纸片对折后再对折,得到图形,然后沿着图中的虚线剪开,图形展开后的形状是() A)B)C)D)10、水杯的俯视图是() A B)C)D) 11、下列图形中,正方形的个数是() A)9 B)10 C)12 D)14 12、下列展开图可以围成棱柱的是()

A) B) C) D) 13、下图中可以折成左边长方体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 1、正方体共有______个顶点,_______条棱,______条侧棱,______个面,______个侧面。 2、由1个面围成的几何体有_______,由2个面围成的几何体有_______。 3、写出生活中物体对应的几何体魔方_________, 易拉罐________,漏斗__________。 4、如图所示中的几何体共有__________个面。 5、在正方体展开图中,是A 的对面的是_____。 6、用小立方体搭成了一个几何体,俯视图和主视图如下, 则俯视图M 和N 的地方有几块小立方体?M 处_____块,N 处_____块。 A B C D F E

初一数学第一单元教程文件

初一数学第一单元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第一章有理数 1.1 正数和负数 大于0的数叫做正数. 在正数前加上符号“-”(负)的数叫做负数. 一个数前面的“+”“-”号叫做它的符号.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负”与“正”相对.增长-1,就是减少1; 既没有增加又没有减少的情况下增长率是0. 增长1就是增加1. 归纳如果一个问题中出现相反意义的量,我们可以用正数和负数分别表示它们. 把0以外的数分为正数和负数,它们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通常用正数表示高于海平面的某地的海拔高度,用负数表示低于海平面的某地的海拔高度. 通常用正数表示收入款额,用负数表示支出款额. 0是正数与负数的分界. 0℃是一个确定的温度,海拔0m表示海平面的平均高度.0的意义已不仅是表示“没有”. 1.2 有理数 1.2.1 有理数 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为整数; 正分数、负分数统称为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所有正整数组成正整数集合,所有负整数组成负整数集合. 1.2.2 数轴 在数学中,可以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做数轴. 它满足以下要求: (1) 在直线上任取一个点表示数0,这个点叫做原点; (2) 通常规定直线上从原点向右(或上)为正方向,从原点向左(或下)为负方向; (3)选取适当的长度为单位长度,直线上从原点向右,每隔一个单位长度取一个点,依次表示1,2,3,…;从原点向左,用类似方法依次表示-1,-2,-3,…. 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原点是数轴的“基准点”. 分数或小数也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 归纳一般地,设a是一个正数,则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在原点的▁边,与原点的距离是▁个单位长度;表示数-a的点在原点的▁边,与原点的距离是▁个单位长度.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复习过程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整式的乘除(复习) 单项式 整式 多项式 同底数幂的乘法 幂的乘方 积的乘方 幂运算同底数幂的除法 零指数幂 负指数幂 整式的加减 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 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 整式的乘法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 整式运算平方差公式 完全平方公式 单项式除以单项式 整式的除法 多项式除以单项式 第1章整式的乘除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温馨提示:每小题四个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把正确的答案选出来! 1.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 B. C. D. () 3.设,则A=() A. 30 B. 60 C. 15 D. 12 4.已知则() A. 25. B C 19 D、 5.已知则()

、 B 、 C 、 D 、52 6. .如图,甲、乙、丙、丁四位同学给出了四 种表示该长方形面积的多项式: ①(2a +b )(m +n ); ②2a (m +n )+b (m +n ); ③m (2a +b )+n (2a +b ); ④2am +2an +bm +bn , 你认为其中正确的有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 ) 7.如(x+m)与(x+3)的乘积中不含x 的一次项,则m 的值为( ) A 、 –3 B 、3 C 、0 D 、1 8.已知.(a+b)2=9,ab= -121,则a2+b 2的值等于( ) A 、84 B 、78 C 、12 D 、6 9.计算(a -b )(a+b )(a 2+b 2)(a 4-b 4)的结果是( ) A .a 8+2a 4b 4+b 8 B .a 8-2a 4b 4+b 8 C .a 8+b 8 D .a 8-b 8 10.已知 (m 为任意实数),则P 、Q 的大小关系为 ( ) A 、 B 、 C 、 D 、不能确定 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温馨提示:填空题必须是将最简洁最正确的答案填在空格处! 11.设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_______。 12.已知,那么=_______。 13.方程 的解是_______。 14.已知,,则_______。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复习知识点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复习知识点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第一章有理数 1.1 正数与负数 ①正数:大于0的数叫正数。(根据需要,有时在正数前面也加上“+”) ②负数:在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叫负数。与正数具有相反意义。 ③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是唯一的中性数。 注意:搞清相反意义的量:南北;东西;上下;左右;上升下降;高低;增长减少等 1.2 有理数 1.有理数(1)整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integer), (2)分数;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分数(fraction)。 (3)有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rational number). 以用m/n(其中m,n是整数,n≠0)表示有理数。 2.数轴 (1)定义:通常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数轴(number axis)。 (2)数轴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 (3)原点:在直线上任取一个点表示数0,这个点叫做原点(origin)。 (4)数轴上的点和有理数的关系: 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出来,但数轴上的点,不都是表示有理数。 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opposite number)。(例:2的相反数是-2;0的相反数是0) 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absolute value),记作|a|。从几何意义上讲,数的绝对值是两点间的距离。 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1.3 有理数的加减法 ①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 ②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 1.4 有理数的乘除法 ①有理数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

七年级数学第10章 统计的初步认识华东师大版知识精讲

初一数学第10章统计的初步认识华东师大版 【本讲教育信息】 一. 教学内容: 第10章统计的初步认识 本章的主要内容有《统计的意义》、《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使用》和《机会的均等与不等》四节,前三节是学习对数据的收集、分析和处理,第四节是研究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一. 统计的意义: 1. 普查与抽样调查的区别: (1)普查的定义:为一特定目的而对所有考察对象作的全面调查。 (2)抽样调查:为一特定目的而对部分考察对象作的调查。 2. 基本概念: (1)总体:所有考察对象的全体叫总体。 (2)个体:把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察对象叫做个体。 (3)样本:从总体中取出的一部分个体叫做这个总体的一个样本。 3. 普查和抽样调查的区别: 普查和抽样调查的区别主要在于两者调查对象的差异:普查是通过调查总体的方式来收集数据的,而抽样调查是通过调查样本的方式来收集数据的。 4. 普查和抽样调查的优缺点: (1)普查:①优点:由于普查是对所需考查对象进行了全面调查,所以得出的结论是精确的。 ②缺点:由于考查的对象太多,消耗的时间、人力、物力非常大。 (2)抽样调查:①优点:调查范围小,节省时间和人力、物力。 ②缺点:调查的结果只是估计值,不如普查结果精确。 5. 利用近似比例关系的计算方法从部分估计整体的抽样调查方法。 二. 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一)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概念 1. 平均数的定义:如果有n个数,那么叫做这n个数的平均数。 2. 中位数:将一组数据按大小依次排列,把处在最中间位置的一个数(或最中间位置的两个数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3. 众数: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 4.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异同点: 相同点:平均数、中位数、众数都是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可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 不同点:①平均数的大小与一组数据中的每一个数据有关。 ②中位数与数据的排列有关,当一组数据中个别数据变动较大时,一般用中位数来表示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③众数是指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当一组数据中有不少数据多次重复出现时,一般用众数来表示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三. 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使用 1. 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从不同的侧面向我们提供了一组数据的面貌,我们可把这三种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第一章有理数 正数和负数 大于0的数叫做正数. 在正数前加上符号“-”(负)的数叫做负数. 一个数前面的“+”“-”号叫做它的符号.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负”与“正”相对.增长-1,就是减少1;既没有增加又没有减少的情况下增长率是0. 增长1就是增加1. 归纳如果一个问题中出现相反意义的量,我们可以用正数和负数分别表示它们. 把0以外的数分为正数和负数,它们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通常用正数表示高于海平面的某地的海拔高度,用负数表示低于海平面的某地的海拔高度. 通常用正数表示收入款额,用负数表示支出款额. 0是正数与负数的分界. 0℃是一个确定的温度,海拔0m表示海平面的平均高度.0的意义已不仅是表示“没有”. 有理数 有理数 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为整数; 正分数、负分数统称为分数. 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所有正整数组成正整数集合,所有负整数组成负整数集合. 数轴 在数学中,可以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做数轴. 它满足以下要求: (1) 在直线上任取一个点表示数0,这个点叫做原点; (2) 通常规定直线上从原点向右(或上)为正方向,从原点 向左(或下)为负方向; (3)选取适当的长度为单位长度,直线上从原点向右,每 隔一个单位长度取一个点,依次表示1,2,3,…;从原点向左,用类似 方法依次表示-1,-2,-3,…. 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原点是数轴的“基准点”. 分数或小数也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 归纳一般地,设a是一个正数,则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在原点的 ▁边,与原点的距离是▁个单位长度;表示数-a的点在原点的▁边, 与原点的距离是▁个单位长度. 相反数 归纳一般地,设a是一个正数,数轴上与原点的距离是a 的点有两个,它们分别在原点左右,表示-a和a,我们说这两 关于原点对称. 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一般地, a和-a互为相反数.特别地,0的相反数是0.这里,a表示任意一个数,可以是正数、负数,也可以是0. 例如: 当a=1时,-a=-1, 1的相反数是-1;同时,-1的相反数是1.

人教版初一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试题

初一下册数学第一单元试题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班级 学号 姓名 得分 一、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如图1所示,已知三条直线AB 、CD 、EF 两两相交于点P 、Q 、R ,则图中邻补角共有 对,对顶角共有 对(平角除外). 2.一个角的对顶角比它的邻补角的3倍还大20°,则这个角的度数为 . 3.如图2所示,已知直线AB 、CD 交于点O ,OE ⊥AB 于点O ,且∠1比∠2大20°,则 ∠AOC= . 4.已知直线AB ⊥CD 于点O ,且AO=5㎝,BO=3㎝,则线段AB 的长为 . 5.直线a 、b 、c 中,若,a b b ⊥∥c ,则a 、c 的位置关系是 . 6.如图3所示,点D 、E 、F 分别在AB 、BC 、CA 上,若∠1=∠2,则 ∥ ,若∠1=∠3,则 ∥ . 7.如图4所示,若∠1=∠2,则 ∥ ;若∠2= ,则BC ∥B′C′;理由是 . 8.如图5所示,若∠1=2∠3,∠2=60°,则AB 与CD 的位置关系为 . 9.如图6,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与面11CC D D 垂直的棱有_____. F E D C B A R Q P (图1) E D C B A O (图2) 2 1 (图3) F E D C B A 3 2 1 C B A C ' B ' A ' (图4) 3 2 1 D C B A (图5) 3 2 1 (图6) (图7)

10.如图7,已知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 ,OE 平分BOD ∠,OF OE ⊥,120 ∠,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1.如图8所示,∠1与∠2是对顶角的图形的个数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12.已知:如图9所示,直线AB 、CD 被直线EF 所截,则∠EMB 的同位角是( ) (A )∠AMF (B )∠BMF (C )∠ENC (D )∠END 13.如图10所示,AC ⊥BC 与C ,CD ⊥AB 于D ,图中能表示点到直线(或线段)的距离 的线段有( ) (A )1条 (B )2条 (C )3条 (D )5条 14.判断下列语句中,正确的个数有( ) ①两条直线相交,若有一组邻补角相等,则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②从直线外一点到已知直线的垂线段,叫做这个点到已知直线的距离;③从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垂线的长度就是这个点到已知直线的距离;④画出已知直线外一点到已知直线的距离.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15.已知:如图11所示,直线AB 、CD 相交于O ,OD 平分∠BOE ,∠AOC=42°,则∠AOE 的度数为( ) (A )126° (B )96° (C )102° (D )138° 16.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可能是( ) (A ) 相交或垂直 (B )垂直或平行 (C )平行或相交 (D )不确定 17.如图12所示,下列条件中,能判断直线1l ∥2l 的是( ) (图9) N M F E D C B A (图12) 2l 1l 5 4 3 2 1 (图11) O E D C B A B (图10) D C A 2 1 1 2 1 2 2 1 (图8) B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例题精讲及练习:第一讲 有理数(一)

第一讲有理数(一) 第1—2课时有理数的意义及相关 概念 一、知识梳理 1.正、负数的概念 1、1.2,...这样的大于零的数叫做正数;在正数的 像1、 2 前面加上" "号的数叫做负数.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我们常常用正数和负数表示一些相反意义的量. 2.有理数的定义及分类 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有理数的分类: 按符号分:

有理数 12,3... 1112 :,5.2,3,45%... 235 :12 3... 15 :,, 3.5. ... 56 ?? ? ? ? ? ? ?? ? ? ?--- ? ?? ?? --- ?? ? ? 正整数:如, 正有理数 正分数如, 负整数如,, 负有理数 负分数如 按定义分: 有理数 1,2,3... 14 :,,5.2,89%... 23 2 :58%0.16... 3 ?? ?? ? ? ? ?? ? ?? ?? ? ?? ?? ?? ? ? 正整数:如 整数 负整数:如 -1,-2,-3... 正分数如 分数 负分数如-,-,- 3.数轴:画一条水平的直线,在直线上取一点表示零(叫做原点)选取某一长度作为单位长度,规定直线上向右的方向为正方向,就得到数轴。 (三要素:原点、单位长度、正方向。易混淆点:单位长度可任意选取。) 有理数与数轴的关系: 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表示。 数轴的判断方法: 要判断是否为数轴,应抓住它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

单位长度,三者缺一不可。 数轴的表示方法: 数轴上表示数的点可用大写字母标出,写在数轴上方相对应点的上面,原点用O表出,它表示数0,数轴上的点对应的数用小写字母表示.写在数轴下方.数轴上原点位置根据需要来确定,不一定在中间,在同一数轴上,单位长度要相同。 比较大小(数轴): 数轴从左至右依次增大,所以先在数轴确定两个(或多个)数的位置,然后按它的特点进行判断。数轴上两个点表示的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大。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正数大于负数。 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 三大步骤:(1)先分别写出两负数的绝对值;(2)比较这两个绝对值的大小。(3)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有理数大小的比较法则 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正数大于一切负数; 两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4.相反数

年七年级人教版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练习题

第一单元自主学习达标检测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班级 学号 姓名 得分 一、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如图1所示,已知三条直线AB 、CD 、EF 两两相交于点P 、Q 、R ,则图中邻补角共有 对,对顶角共有 对(平角除外). 2.一个角的对顶角比它的邻补角的3倍还大20°,则这个角的度数为 . 3.如图2所示,已知直线AB 、CD 交于点O ,OE ⊥AB 于点O ,且∠1比∠2大20°,则 ∠AOC= . 4.已知直线AB ⊥CD 于点O ,且AO=5㎝,BO=3㎝,则线段AB 的长为 . 5.直线a 、b 、c 中,若,a b b ⊥∥c ,则a 、c 的位置关系是 . 6.如图3所示,点D 、E 、F 分别在AB 、BC 、CA 上,若∠1=∠2,则 ∥ ,若∠1=∠3,则 ∥ . 7.如图4所示,若∠1=∠2,则 ∥ ;若∠2= ,则BC ∥B′C′;理由是 . 8.如图5所示,若∠1=2∠3,∠2=60°,则AB 与CD 的位置关系为 . 9.如图6,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与面11CC D D 垂直的棱有_____. 10.如图7,已知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 ,OE 平分BOD ∠,OF OE ⊥,120=∠, F E D C B A R Q P (图1) E D C B A O (图2) 2 1 (图3) F E D C B A 3 2 1 C B A C ' B ' A ' (图4) 3 2 1 D C B A (图5) 3 2 1 (图6) (图7)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1.如图8所示,∠1与∠2是对顶角的图形的个数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12.已知:如图9所示,直线AB 、CD 被直线EF 所截,则∠EMB 的同位角是( ) (A )∠AMF (B )∠BMF (C )∠ENC (D )∠END 13.如图10所示,AC ⊥BC 与C ,CD ⊥AB 于D ,图中能表示点到直线(或线段)的距离 的线段有( ) (A )1条 (B )2条 (C )3条 (D )5条 14.判断下列语句中,正确的个数有( ) ①两条直线相交,若有一组邻补角相等,则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②从直线外一点到已知直线的垂线段,叫做这个点到已知直线的距离;③从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垂线的长度就是这个点到已知直线的距离;④画出已知直线外一点到已知直线的距离.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15.已知:如图11所示,直线AB 、CD 相交于O ,OD 平分∠BOE ,∠AOC=42°,则∠AOE 的度数为( ) (A )126° (B )96° (C )102° (D )138° 16.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可能是( ) (A ) 相交或垂直 (B )垂直或平行 (C )平行或相交 (D )不确定 17.如图12所示,下列条件中,能判断直线1l ∥2l 的是( ) (A )∠2=∠3 (B )∠1=∠3 (C )∠4+∠5=180° (D )∠2=∠4 (图9) N M F E D C B A (图12) 2l 1l 5 4 3 2 1 (图11) O E D C B A (图10) D C 2 1 1 2 1 2 2 1 (图8) D C B A 4 3 2 1 (图13)

初一数学专题精讲

上海市重点中学初一数学专题精讲 基础训练 1:已知四组线段的长分别如下,以各组线段为边,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A.1,2,3 B.2,5,8 C.3,4,5 D.4,5,10 2: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7,且第三边长为整数,这样的三角形的周长最小值是( ) A.14 D.15 C. 16 D.17 3:平面上有n个点(n≥3),且任意三点不在同一条直线上,过任意三点作三角形,一共能作出多少个不同的三角形? (1)分析:当平面上仅有3个点时,可作__________个三角形; 当有4个点时,可作__________个三角形; 当有5个点时,可作__________个三角形; (2)归纳:考察点的个数n和可作出的三角形的个数S n,发现: 点的个数 3 4 5 …n 可连成三角 … 形的个数 4:如图7-3,三角形的个数是__________. 图7-3 图7-4 5:如图7-4,以A为顶点的三角形有_________个,它们分别是_________;如图7-5,以AD为边的三角形有_________个,它们分别是_________. 图7-5 6:若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分别为整数,周长为11,且有一边长为4,则这个三角形可能的最大边长是

_________. 7.△ABC的三条边长是a、b、c,则,|a-b-c|-|b-c-a|=_________. 8.已知三角形两条边的长分别为1和2,如果第三条边的长为整数,那么第三条边的长为____. 9.如图7-6,在图a中,互不重叠的三角形共有4个,在图b中,互不重叠的三角形共有7个,在图c中,互不重叠的三角形共有10个,……,则在第n个图形中,互不重叠的三角形共有_________个(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 图7-6 10:若有一条公共边的两个三角形称为一对“共边三角形”,则_图7-8中以BC为公共边的“共边三角形”有( ) A.2对 B.3对 C.4对 D.6对 图7-8 11:如图7-9,草原上有4口油井,位于四边形ABCD的4个顶点,现在要建立一个维修站H,问H建在何处,才能使它到4口油井的距离之和最小? 图7-9 典型例题 1:如图7-11所示,在△ABC中,∠1=∠2,点G为AD的中点,延长BG交AC于点E,F为AB上一点,

人教版7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数学测试卷含答案

7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测试卷 一.填空题 1、图形在平移时,下列特征中不发生改变的有________(把你认为正确的序号都填上).①图形的形状;②图形的位置;③线段的长度;④角的大小;⑤垂直关系;⑥平行关系. 2、对于同一平面内的三条直线、、,给出下列五个论断:①∥;②∥;③⊥; ④∥;⑤⊥.以其中两个论断为条件,一个论断为结论,组成一个你认为正确的命题: __________________. 3、命题“对顶角相等”中的题设是_________ ,结论是___________ 。 4、如图,已知AB∥CD,BE平分∠ABC,∠CDE=150°,则∠C=__________. 5、如图,∠1=70°,若m∥n,则∠2= 6、如下图,已知AB∥CD,BE平分∠ABC,∠CDE=150°,则∠C=__________. 7、三条直线最多能组成个直角.

8、如图,直线a、b被直线c所截,若要a∥b,需增加条件(填一个即可). 9、如图:(1)当∥时,∠DAC=∠BCA;(2) 当 = 时,AB//DC. 10、如图,点A1,A2,A3,A4在射线OA上,点B1,B2,B3在射线OB上,且A1B1∥A2B2∥A3B3,A2B1∥A3B2∥A4B3.若△A2B1B2,△A3B2B3的面积分别为1,4,则图中三个阴影三角形面积之和为 ____________. 11、命题“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的逆命题是_____。 二.选择题 13、下列语句错误的是( ) A.连接两点的线段的长度叫做两点间的距离 B.两条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C.若两个角有公共顶点且有一条公共边,和等于平角,则这两个角为邻补角

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

第一章 整式的运算 同底数幂的乘法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性质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幂的意义. 2.了解同底数幂乘法的运算性质,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 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法则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 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法则的灵活运用. 教学方法 引导启发法 教师引导学生在回忆幂的意义的基础上,通过特例的推理,再到一般结论的推出,启发学生应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得出新结论,并能灵活运用. 教学过程 光在真空中的速度大约是3×105千米/秒,太阳系以外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比邻星,它发出的光到达地球大约需要年,一年以3×107秒计算,比邻星与地球队距离约为多少千米 做一做 1、计算下列各式: 【 (1)102×103 (2)105×108 (3)10m ×10n (m 、n 都是正整数) 讨论:你发现了什么 2、2m ×2n 等于什么(71)m ×(7 1 )n 呢(m 、n 都是正整数) 议一议: a m ·a n 等于什么(m 、n 都是正整数)为什么 a m ·a n =(a ¥ = =a a m ·a n =a m +n (m 、n 都是正整数) 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例1计算: —

(1)(-3)7×(-3)6 (2)( 101)3×(10 1) (3)-x 3·x 5 (4)b 2m ·b 2n +1 解:略 想一想: a m ·a n ·a p 等于什么 例2光的速度约为3×105千米/秒,太阳照射到地球上大约需要5×102秒,地球距离太阳大约有多远 解:3×105×5×102 =15×107 =×108(千米) 地球距离太阳约有×108千米。 、 随堂练习 P15 1 作业 P15 知识技能1、(1)~(4) 2、 } 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一) \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幂的乘方的运算性质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幂的意义. 2.了解幂的乘方的运算性质,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幂的乘方的运算性质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 幂的运算性质的灵活运用. 教学方法 引导——探究相结合 教师由实际情景引导学生探究幂的乘方的运算性质,并能灵活运用. ·

七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七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25分 1. 下列各组量中,互为相反意义的量是() A、收入200元与赢利200元 B、上升10米与下降7米 C、“黑色”与“白色” D、“你比我高3cm”与“我比你重3kg” 2.为迎接即将开幕的广州亚运会,亚组委共投入了2 198 000 000元人民币建造各项体育设施,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该数据是() A 元 B 元 C 元 D 元 3. 下列计算中,错误的是()。 A、 B、 C、 D、 4. 对于近似数0.1830,下列说法准确的是() A、有两个有效数字,精确到千位 B、有三个有效数字,精确到千 分位 C、有四个有效数字,精确到万分位 D、有五个有效数字,精确到 万分 5.下列说法中准确的是() A.一定是负数 B 一定是负数 C 一定不是负数 D 一定是负数 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5分) 6. 若0<a<1,则 , , 的大小关系是 7.若那么2a 8. 如图,点在数轴上对应的实数分别为,

则间的距离是.(用含的式子表示) 9. 如果且x2=4,y2 =9,那么x+y= 10、正整数按下图的规律排列.请写出第6行,第5列的数字. 三、解答题:每题6分,共24分 11.① (-5)×6+(-125) ÷(-5) ② 312 +(-12 )-(-13 )+223 ③(23 -14 -38 +524 )×48 ④-18÷ (-3)2+5×(-12 )3-(-15) ÷5 四、解答题: 12. (本小题6分) 把下列各数分别填入相对应的集合里. (1)正数集合:{…}; (2)负数集合:{…}; (3)整数集合:{…}; (4)分数集合:{…} 13. (本小题6分)某地探空气球的气象观测资料表明,高度每增加1千米,气温大约降低6℃.若该地地面温度为21℃,高空某处温度为-39℃,求此处的高度是多少千米? 14. (本小题6分) 已知在纸面上有一数轴(如图),折叠纸面. (1)若1表示的点与-1表示的点重合,则- 2表示的点与数表示的点重合; (2)若-1表示的点与3表示的点重合,则 5表示的点与数表示的点重合;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精讲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精讲

【基础知识巩固】 相交线与平行线 5.1相交线 5.1.1相交线有关概念 邻补角:如果两个角有一条公共边,它们的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那么这两个角互为邻补角。 对顶角:如果一个角的两边是另一个角的两边的反向延长线,那么这两个角互为对顶角。 对顶角的性质: 对顶角相等. 5.1.2垂线有关概念 1.垂直定义:当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 个角是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其中一条直线叫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 们的交点叫垂足。从垂直的定义可知,判断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关键:只要找到两条直线相交时四个交角中一个角是直角。 2 垂直的表示: 1)图形: 2)文字:a、b互相垂直, 垂足为O 3)符号:a⊥b或b⊥a,若要强调垂足,则记为:a⊥b, 垂

足为O 4)垂直的书写形式: 当直线AB与CD相交于O点,∠AOD=90°时,AB⊥CD,垂足为O。 3 书写形式: ①判定:∵∠AOD=90°(已知) ∴AB⊥CD(垂直的定义) 反之,若直线AB与CD垂直,垂足为O,那么, ∠AOD=90°。 ②性质:∵ AB⊥CD (已知) ∴∠AOD=90°(垂直的定义) (∠AOC=∠BOC=∠BOD=90°) 4.垂线的性质 (1)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垂线的性质 (2)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或说成垂线段最短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的位置关系只有两种:相交或平行3.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如果a//c, b//c; 那么a//b 如果两条直线都垂直于第三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如果a⊥c, a⊥b; 那么b//c 5.2.2平行线的判定 有关概念 一般地,判定两直线平行有以下的方法: 1.两条直线被第三条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单地说,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简单说成: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简单说成:同旁内角互补,两

初一数学 列方程解应用题精讲

武汉铭都教育培训中心(盘龙城校区)授课活页表年级七年级授课形式小班讲次第 12 讲 授课教师章杰授课科目数学授课时间11月23日17点- 19点学生姓名:汤天 教学内容:一元一次方程实际问题专题 本节重点:一元一次方程的相关应用题,数字问题,利润问题,工程问题,储蓄问题,行程问题等问题的解题思路及解法。 教学设计: 引言:列方程解应用题,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许多实际问题都归结为解一种方程或方程组,所以列出方程或方程组解应用题是数学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通过列方程解应用题,可以培养我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我们要努力学好这部分知识。 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主要步骤:(审、设、找、列、解、验、答) 1. 认真审题,理解题意,弄清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找出其中的等量关系; 2. 用字母表示题目中的未知数,并用这个字母和已知数一起组成表示各数量关系的代数式; 3. 利用这些代数式列出反映某个等量关系的方程(注意所使用的单位一定要统一); 4. 求出所列方程的解; 5. 检验所求的解是否使方程成立,又能使应用题有意义,并写出答案。 专题讲解 一.数字问题: (1)要搞清楚数的表示方法:一个三位数的百位数字为a,十位数字是b,个位数字为c(其中a、b、c均为整数)则这个三位数表示为:100a+10b+c。 (2)数字问题中一些表示:两个连续整数之间的关系,较大的比较小的大1;偶数用2N表示,连续的偶数用2N+2或2N—2表示;奇数用2N+1或2N—1表示。 例1. 一个三位数,三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是17,百位上的数比十位上的数大7,个位上的数是十位上的数的3倍,求这个三位数 例2. 一个两位数,个位上的数是十位上的数的2倍,如果把十位与个位上的数对调,那么所得的两

七年级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

第一章有理数 1、大于0的数叫做正数。在正数的前面加上符号“—”的数叫做负数。 2、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线,是唯一的一个中性数。 3、正数和负数表示两个互为相反意义的量。 4、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5、有理数分类: ①按定义分:②按性质分 正整数正整数 整数正数 0 正分数 有理数有理数0 负整数负整数分数正分数负数 负分数 负分数 6、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其中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叫做数轴的三要素。 7、用一条直线表示数轴,用箭头表示数轴的正方向,规定水平的数轴以向右为正方向,竖直的数轴以向上为正方向。在直线上任取一点表示原点,用0表示。数轴上选取适当长度为一个单位长度,要求单位长度要统一。 8、相反数:几何意义:在数轴上位于原点两侧,到原点距离相等的两个点所表示的数互为相反数。代数意义: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0的相反数是0. 9、绝对值:几何意义:在数轴上表示一个数的点到原点的距离叫做这个数的绝对值。用符号“││”表示。代数意义: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0的绝对值是0;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10、绝对值的性质:①任何数的绝对值都大于等于0.②若│a│=│b│,则a=b 或a=-b。③若│a│=b(b≥0),则a=±b。④若│a│+│b│=0,则a=b=0 11、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数轴法:在数轴上,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绝对值法:正数大于0;0大于负数;正数大于一切负数;两个负数相比较,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12、有理数加法法则: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绝对值不相同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13、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14、有理数乘法法则:两个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15、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0没有倒数。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负倒数。 16、几个不为0的有理数相乘,结果的符号取决于负因数的个数:奇数个负因数结果为负;偶数个负因数结果为正。 17、有理数除法法则一:两个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