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粉检测工艺卡3

合集下载

磁粉工艺卡

磁粉工艺卡
不允许缺陷
1.任何裂纹和白点,2.任何横向缺陷显示,3.任何大于4mm的线性或非线性缺陷磁痕,
4.单个圆形缺陷磁痕d>4mm,且在评定框内>4个。
①、任何裂纹和白点。
②、任何横向缺陷显示。
③、任何线性缺陷磁痕。
④、在2500mm2(其中一个矩形边的最大长度为150mm)内,单个圆形缺陷d>2.0,或d≤2.0的圆形缺陷大于1个。

①、轴向通电法(I1)
②、加线圈法(I2)
(3分)
YC2型荧光磁粉+LPW-3号油基载液0.1-0.4mL/100mL
或黑磁粉(BW-1型黑磁膏)+水
1.2-2.4mL/100mL(0.25分)
喷、浇磁
悬液均可(0.25分)
磁化
顺序
先轴向通电法
后线圈法磁化
周向磁化规范
①、I1A=(640-1200)A
磁化
方法
磁粉、载
液及磁悬
液沉淀浓

磁悬液施加方法
磁化
顺序
周向磁化规范
纵向磁化规范
检测
方法
标准
质量
验收
等级
退磁
不允许缺陷
示意草图:(画出磁化示意图)
编制
年月日
审核
年月日
磁粉探伤工艺卡
产品
名称
轴套
工件
规格
φ300/200×600×50mm
材料
编号
检测
部位
外表面
表面
状况
机加
探伤
设备
检测
方法
荧光湿法连续法(或非荧光
③、I1AB=(8-15)D
④、NI2A=[(NI)h·(10-Y)+(NI)l·(Y-2)]/8

磁粉检测工艺卡的编制及常见错误

磁粉检测工艺卡的编制及常见错误

磁粉检测工艺卡的编制及常见错误磁粉检测工艺卡的编制及常见错误叶代平(成都一六七厂 610110)摘要叙述了磁粉检测工艺卡的基本格式及编写中应注意的事项,并列出了在编制工艺卡中常见的错误。

关键词磁粉检测工艺卡一、引言在磁粉检测中,磁粉检测工艺卡是用图表形式编制的检测技术文件。

它依据磁粉检测规程和相关标准(或用户需求),针对某一具体工件或某一检测区域要进行的磁粉检测工作进行编制,是一种针对特定检测对象实施检测的作业文件。

要求符合相关标准,操作步骤齐全,工艺参数明确,实际操作可行;工艺卡标记的各种工艺参数和操作步骤应程序完整,示意清晰。

磁粉检测工艺卡对磁粉检测质量控制有着重要作用,是“人、机、料、法、环”各项中不可缺失的重要环节。

正确地编制磁粉检测工艺卡并在检测过程中准确地实施,是保证磁粉检测质量的重要因素。

二、磁粉检测工艺卡基本格式按照检测对象区分,磁粉检测工艺卡可以分为制造类工件工艺卡和在役工件工艺卡两类。

前者主要根据制造类工件在经过热加工(锻、铸、焊和轧制)和冷加工以及电镀过程中产生的缺陷来编制的。

而后者主要是为检测疲劳裂纹来编制的,一般不考虑这些工件在制造过程中产生的缺陷。

表1为工艺卡的一种常见样式。

表1 磁粉检测工艺卡(样例)从表可看出,编制一般可分为几个部分:①表头部分:包括文件编号、试件概况(制件图号/制件号及名称、材料牌号、热处理参数、表面状态等);检测条件(磁化设备、检测介质、磁化电流类型等);检测技术参数(检测程序安排、磁化方法、检验方法、磁化电流数值等);检测要求(验收要求、退磁要求)②工件磁化示意图:包括磁化方向、夹持方法等。

③检测主要程序:对检测主要过程进行描述。

④其他说明事项:需要说明的事项,如质量控制、特殊情况处理等。

⑤责任:工艺图表编制和审核人及日期。

⑥文件更改标记:在使用中对工艺卡局部内容修改或确认。

值得说明的是,以上只是工艺图表的基本内容。

可以根据产品检查及验收要求设计合适的图表,但必须满足实际检测的可操作性和管理要求。

磁粉检测工艺卡样表及填写说明

磁粉检测工艺卡样表及填写说明

磁粉检测操作指导书操作指导书填写说明1、“工程名称”按委托单填写。

2、“委托单位”是指与我公司签订无损检测合同的单位或其授权的单位,负责办理委托事宜。

3、“操作指导书编号”一般为流水顺序号,可根据单位的质量管理要求填写。

4、检件状况(1)“检件名称”按委托单填写,其中管道填写管道编号和介质;设备填写设备位号和设备名称;对于板材或锻件填写“板材”或“锻件”。

(2)“检件编号”按委托单编写,其中管道填写管道编号或预制管段编号、设备填写设备位号,炉管填写炉位号与炉管区段号;板材填写进厂编号;锻件填锻件编号。

(3)“检件类别”按委托单编写,根据不同的验收规范,管道可填写GC1、GC2或者SHA、SHB等、设备填写Ⅰ、Ⅱ、Ⅲ;(4)“检件规格”按委托单和受检件图样或工艺文件规定的尺寸填写,其中设备应填写设备内径×壁厚;管道应填写管子外径×壁厚;同一管道编号中所检验的不同规格均应逐一填写;板材用长×宽×板厚表示;锻件按外形尺寸用直径×长度或长×宽×厚表示。

(5)“检件材质”按委托单填写,其中同一台设备或同一管道编号中所检验的不同材质应逐一填写:(6)“焊接方法”按委托单或焊接工艺文件规定的焊接方法填写,如手工焊、埋弧自动焊、氩弧焊等。

板材和锻件杠划,表示不适用。

(7)“坡口型式”指检测部位焊缝的坡口型式,按委托单或焊接工艺文件规定填写,如V形、U形、X形等。

其他检测对象杠划。

(8)“表面状态”系指喷砂、打磨、机加工、轧制、漆面等;(9)“热处理状态”根据受检件是否需要热处理,若经过热处理填写“热处理后”,未经热处理填写“热处理前”,受检件不需要热处理的杠划。

5技术要求(1)“检测标准”、“合格级别”、“检测比例”等按委托单要求填写;(2)“检验时机”分别填写焊后(焊后24小时)经外观检查合格、打磨后、热处理后、坡口准备、轧制、锻造,铸造,清根后、堆焊前、压力试验前、后等;(3)缺陷磁痕记录方式:按标准中要求选择一种或数种方式记录:文字描述、草图、照片或透明胶带。

磁粉检测工艺卡

磁粉检测工艺卡
7、磁痕观察,应在磁痕形成立即进行;
8、磁痕记录,采用照相和草图标识;
9、缺陷的磁痕评定;
10、退磁,当客户要求时或剩磁对下道工序有影响时。;
11、表面清理;
12、绘制检测部位示意图并签字确认;
13、出具检测报告。
编制人:MT 级
年月日
审核人:MT 级
年月日
RPI94/1-2009.10
验收标准
RPI94/1-2009.10
验收级别
Ⅰ工Biblioteka 卡编制依据施工设计图
检测器材及方法
仪器型号
CDX-Ⅲ
仪器编号
PCMT-01
磁化方法
交叉磁轭法
检测方法
连续法
磁 粉 种 类
黑磁粉
磁悬液载体

磁悬液浓度
10-25g/L
润湿性能试验
合格
灵敏度试片类型规格
A-30/100
反差剂型号
4、灵敏度试验:将A型或C型试片的刻槽面贴在工件上用胶带固定,但不能遮盖刻槽位置。将工件磁化的同时施加磁悬液,应在磁力线垂直方向显示清淅可见的刻槽磁痕为合格,可用照相方法拍下磁痕的显示痕迹。
5、被检工件通电磁化;
6、施加磁悬液(使用磁轭连续法时:施加磁悬液与观察磁痕显示都在通电磁化时间内完成,通电时间为1-3S,停施磁悬液至少1S后方可停止磁化,应在两个方向垂直磁化两次);
/
磁粉施加方法
■喷;□浇;□浸;
磁化时间
1-3秒
磁化电流
类 型
■交流;□直流;
磁化方向
纵向磁化
磁极间距
100
磁痕观察方法
目视+放大镜
表面光照度
1000LX
缺陷磁痕记录方法

无损检测射线超声磁粉渗透波工艺卡

无损检测射线超声磁粉渗透波工艺卡

无损检测射线超声磁粉渗透波工艺卡射线检测工艺卡卡号:RT- -产品名称容器类别图号制造编号产品编号规格材质板厚坡口型式焊接方法法规及制造标准方法及评定标准透照示意图及布片定位图:胶片牌号透照对象胶片尺寸焊缝编号增感屏焊缝长度像质要求黑度范围检测比例像质计型号合格级别像质计位置透照厚度显影液配方识别丝号暗显影温透照方室处理要求度式显影时间射线机型号定影液配方焦点尺寸定影温度焦点-工件距离fmm定影时间工件-胶片距离dmm水洗时间管电压KV脱水干燥管电流mA注意事项曝光时间min一次透照长度L3mm单张拍片划线长度分段数N拍片数〈张〉编制人及资格审核人及资格日日期期第二节超声波检测工艺卡卡号:UT- -产品名称产品编号厚度焊缝编号工件材质板厚表面状态焊接方法焊缝宽度接头坡口器材仪器型号垂直线性水平线性探测频率晶片尺寸探头K值标准试块标准试块耦合剂检验要求焊缝总长探伤总长探伤总比例环缝长度探伤长度探伤比例纵缝长度探伤长度探伤比例验收标环缝合格纵缝合格准级别级别检测灵敏度测长线φ dB. 定量线φ dB. 判废线φ dB.探伤操作仪器性能校验探头性能校验扫描线比例基准波高探测面选择探测面宽度表面材质补偿粗探伤灵敏度精探伤灵敏度距离波幅实测值孔深(距离)mm波幅dB距离------波幅曲线图探测部位示意图探伤方直射法探测移动区:≥ mm粗探伤灵敏度: 精探伤灵敏度:法一次反射法探测移动区:≥ mm粗探伤灵敏度: 精探伤灵敏度: 横向裂纹探测扫查范围:扫查灵敏度:编制人及资格审核人及资格日期日期第三节磁粉检测工艺卡工艺卡号:产品名称产品编号产品规格焊接方法材料牌号热处理状态检测部位被检表面要求检测时机检测设备标准试片检测方法光线及检测环境缺陷磁痕记录方式磁化方法电流种类磁化规范磁粉及磁悬液配制浓度磁悬液施加方法检测方法标准合格级别磁粉检测质量评级要求磁化方法附加说明:磁化方法示意草编制审核日期日期第四节磁粉渗透检测工艺卡产品编号:卡号:PT- -设备名称设备类别规格尺寸材料牌号板厚表面状况检测方法检测部位检测比例检验温度标准试块观察方式渗透剂型号去除剂型号显像剂型号渗透时干燥时显像时间间间检测方法标准合格级别验收标准检测示意图:序号工序名称操作要求及主要工艺参数1 表面准备2 预清洗3 干燥4 渗透5 去除6 干燥7 显像8 观察9 复验10 后清洗11 评定与验收12 报告备注1. 渗透检测剂中的氯、氟元素的含量的质量比不得超过1%2. 渗透检测实施前、检测操作方法有误或条件发生变化时,用B型试块按工艺进行校验2. 缺陷显示迹痕等级评定按JB/T 4730.5/7.2条进行。

磁粉检测工艺卡样表及填写说明

磁粉检测工艺卡样表及填写说明
(11)“磁粉种类”包括磁粉型号和磁粉类别,磁粉型号如“BW-1黑色磁膏”,磁粉类别为“荧光磁粉或非荧光磁粉”。
(12)“磁悬液浓度”对于新配置的磁悬液一般填写配置浓度,如非荧光磁粉填写“10g/L ~25g/L”,荧光磁粉填写“0.5g/L ~3.0g/L”,对于循环使用的磁悬液,填写沉淀浓度,如非荧光磁粉填写“1.2mL/100mL ~2.4mL/100mL”,荧光磁粉填写“0.1mL/100mL~0.4mL/100mL”。
技术要求
检测标准
检测比例
合格级别
检测部位
检测时机
缺陷磁痕
记录方式
检测条件

工艺参数
设备名称
设备型号
设备编号
提升力
电流类型
灵敏度试片
检测方法
磁化方法
磁化规范
磁化时间
磁粉种类
磁悬液浓度
施加方法
磁极(触头)间距
工艺规程编号
检测程序及技术要点
预处理
磁 化
施加磁粉或磁悬液
磁痕观察
缺记录
评级
退磁
后处理
复验
磁粉检测示意图:
(1)预处理:
9.1工件被检区表面及其相邻至少25mm范围内应干燥,并不得有油脂、污垢、铁锈、氧化皮、纤维屑、焊剂、焊接飞溅或其他粘附磁粉的物质;表面的不规则状态不得影响检测结果的正确性和完整性,否则应做适当的修理,修理后的被检工件表面粗糙度Ra≤25μm。
被检工件表面有非磁性涂层时,如能够保证涂层厚度不超过0.05mm,并经检测单位(或机构)技术负责人同意和标准试片验证不影响磁痕显示后可带涂层进行磁粉检测,并归档保存验证资料。
9.2安装接触垫
采用轴向通电法和触头法磁化时,为了防止电弧烧伤工件表面和提高导电性能,应将工件和电极接触部分清除干净,必要时应在电极上安装接触垫。

磁粉检测工艺规程和工艺卡

磁粉检测工艺规程和工艺卡

• 〔11〕光线及环境 使用荧光磁粉检测时,
暗区的“环境光照度应小于20lx 〞,“黑 光辐照度应不小于1000μW/cm2 〞。使用 非荧光磁粉检测时,“可见光照度应大于或 等于1000 lx〞。当现场采用便携式设备检 测,由于条件所限无法满足时,可见光照度 可适当降低,但“不得低于500lx 〞。
• 磁粉检测规程应纳入检测单位的工艺文件
管理系统严格管理(编号管理和版次管理);
• 磁粉检测工艺规程的更改应按检测单位相
关文件规定的更改程序进行,执行与编制 相同的审核和批准程序。未按规定的更改 程序进行的更改是无效的。
• 应保持检测工艺规程和工艺卡的严肃性
与整洁性,严禁在检测工艺规程和工艺卡 上涂抹或添加内容。
需要,可以直接采用相关行业的磁粉检测标准, 甚至可以采用国家标准、国家军用标准等。一般 应根据所检测的产品和企业的设施、人员的具体 情况编制适合自己企业的检测规程或标准。
• 磁粉检测工艺规程编制时应参考表1所列工程进
行编写。其选取原那么可参考JB/T4730.42005相关标准。
• 2.2.2工艺卡
• 2)对于受压加工部件和材料可填写“不允许存在
任何裂纹和白点〞,紧固件和轴类零件填写“不 允许任何横向缺陷显示〞。如对于Ⅲ级受压加工 部件和材料可填写“线性缺陷磁长度l≤6.0mm〞 〞圆形缺陷磁痕(评定框尺寸为2500mm2,其中 一条矩形边长最大为150mm),长径,且在评定 框内不多于4个“。
(4) 其它条件确实定:
• 根据使用电流的种类、大小,检验批量,
及检测单位实际条件确定探伤设备和器材; 并按检测和观察要求,选择磁粉(干粉或湿 粉)和磁悬液(荧光磁粉或非荧光磁粉)。对 形状复杂或有要求的制件,应采用辅助磁 化的工装。对采用半自动化检查的设备, 应检查确定整个检测系统的适用性。对检 测场地、观察环境都应满足检测要求。

超声波,射线,磁粉检测工艺卡

超声波,射线,磁粉检测工艺卡
磁粉类型
□磁膏□荧光磁粉
□非荧光磁粉
提升力试块
□交流□直流
□交叉磁轭
灵敏度试片
□A1-30/100□A1-15/100
□A1-15/5□A1-7/50
技术要求
检测方法
□连续法湿法、非荧光磁轭法□连续法湿法、荧光子磁轭法
工件表面可见光亮度
□1000Lx
工件表面辐照度
□1000μw/cm³
暗室可见光亮度
工件表面可见光亮度
□1000Lx
工件表面辐照度
□1000μw/cm³
暗室可见光亮度
□20Lx
磁化方向
□周向□纵向□多向
磁化时间
□1-3秒
磁化电流
□A
线圈匝数
□匝
提升力
□118N□45N
□177N
触头(磁轭)间距
□75-200mm
磁悬液浓度
□10-25g/L
□0.5-3.0Gg/l
□1.2-2.4mL/100mL
□前后□左右□格子线
扫描调节
□深度1:□水平1:声程1:
斜探头K值
□K1□K1.5
□K2□K2.5
斜探头前沿
□mm
检测面
□单面单侧□单面双侧
□双面单侧□双面双侧
基准灵敏度
□Ф1×6-9dB
□Ф1×6-6dB
检测标准/合格级别
□JB/T4730.3-2005/Ⅰ
□JB/T4730.3-2005/Ⅱ
检测比例
级别:
年月日
磁粉检测记录
样表编号
记录编号
委托单位
工艺卡编号


产品(部件)名称
产品规格
□Ф=×m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磁粉检测调校记录
编号:
工程名称中国石油四川石化炼化一体化工程中间罐区球罐罐号/工件焊缝工程编号PSPC525 破口形式X 材质规格
执行标准JB/T4730.4-2005 合格级别Ⅰ
工艺内容
探伤部位球罐焊缝表面状况检测时机
仪器名称仪器型号
辅助设备/要求
试片检测比例
磁粉种类(浓度) 检测方法
磁化方法磁化时间提升力
观察方法磁悬液施加
探伤部位示意图:
说明被检工件表面不得有油污、铁锈、氧化
皮或其他粘附磁粉的物质;磁化、施加
磁粉的工艺以及观察磁痕的显示应在
磁化通电时间内完成,至少反复磁化两
次。

磁化重叠区域>15mm。

调校人(资格)
年月日
审核人(资格)
年月日
批准人:
年月日
磁粉检测工艺卡
编号:TKSC-PZZJ-MTGY-02工程名称中国石油四川石化炼化一体化工程中间罐区球罐罐号/工件焊缝工程编号PSPC525 破口形式X 材质Q345R/JFE-HITEN610U2L 规格δ=24/26/31/38/44mm 执行标准JB/T4730.4-2005 合格级别Ⅰ
工艺内容
探伤部位球罐外焊缝表面状况Ra≤25um 检测时机焊接24小时后仪器名称磁粉探伤仪仪器型号HG-CT-II
辅助设备/要求2-10倍放大镜。

试片A-30/100 检测比例100%
磁粉种类(浓度) 黑磁粉(1.2-2.4mL/100mL)检测方法湿连续法磁化方法磁轭法磁化时间1-3 s 提升力>118N 观察方法目视/放大镜磁悬液施加喷
探伤部位示意图:
说明被检工件表面不得有油污、铁锈、氧化
皮或其他粘附磁粉的物质;磁化、施加
磁粉的工艺以及观察磁痕的显示应在
磁化通电时间内完成,至少反复磁化两
次。

磁化重叠区域>15mm。

编制人(资格)
年月日
审核人(资格)
年月日
批准人:
年月日
磁粉检测调校记录
编号:
工程名称中国石油四川石化炼化一体化工程中间罐区球罐罐号/工件坡口工程编号PSPC525 坡口形式X 材质规格
执行标准JB/T4730.4-2005 合格级别Ⅰ
工艺内容
探伤部位表面状况检测时机
仪器名称仪器型号
辅助设备/要求
试片检测比例
磁粉种类(浓度) 检测方法
磁化方法磁化时间提升力
观察方法磁悬液施加
探伤部位示意图:
说明被检工件表面不得有油污、铁锈、氧化
皮或其他粘附磁粉的物质;磁化、施加
磁粉的工艺以及观察磁痕的显示应在
磁化通电时间内完成,至少反复磁化两
次。

磁化重叠区域>10%。

调校人(资格)
年月日
审核人(资格)
年月日
批准人:
年月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