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歌曲教学内容
我爱你中国音乐教案

我爱你中国音乐教案【篇一:《我爱你中国》教案】我爱你,中国内容标准三4.6 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国家的长期稳定和繁荣昌盛要靠各族人民平等互助,团结合作,艰苦创业,共同发展。
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继承和弘扬民族精神,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维护国家稳定和民族团结。
三1.6 感受个人情感与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提高文化认同感。
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价值观:认同民族文化、继承民族精神,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增强报效祖国的责任感,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二)能力:尊重不同民族的传统和习惯,培养与其他民族成员友好交往的能力。
(三)知识:了解祖国灿烂的历史文化,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之间形成了密不可分的血肉联系,初步认识民族精神的内涵和重要意义。
教学内容分析本项目旨在引导学生把自己对“小家”的热爱进一步上升为对祖国大家庭的热爱,通过引导学生认识祖国河山壮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了解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共同缔造了华夏文明,结下了密不可分的兄弟情谊,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维护民族团结的情感,教育学生认同民族文化、继承民族精神,树立报国之志。
本项目共安排了导言和两个层次的内容。
导言由两段文字组成,第一段用一句歌词引导,指出伟大的中国是我们共同的家。
接着用简明的语言指出本课与上一课的联系:我们不仅要爱自己的“小家”,更要爱我们共有的家——中国;第二段先用充满激情的文字和富有感染力的排比句点明本课的主题,然后提出探究问题,导入新课。
爱祖国的历史和文化,提高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点明了本层次的思想教育目标。
再次,设置了一个“爱我中华,爱我中华文化”的主题演讲活动作为整个层次的拓展,使学生的爱国情感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第二层次“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首先通过回顾历史让学生认识到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始终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和趋势。
民歌 (汉族)

第五章民歌【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对中国民歌有概括的了解2、初步掌握劳动号子、山歌、小调的特点【教学内容】1、民歌的艺术特点2、中国汉族民歌的分类及作品欣赏【教学重点】1、民歌形成、作用、特点的介绍2、体会劳动号子、山歌、小调的不同特点3、分析民歌类型、特点、体会歌曲的内在感情【教学难点】辨别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民歌【教学课时】3课时【教学过程】1、组织教学2、新课教学“留神细听所有的民歌,因为它们是最优美的旋律的宝库。
它们会打开你的眼界,使你注意到各种不同的民族性格。
”——舒曼第一节概述中国传统音乐包括宫廷音乐、文人音乐、宗教音乐、民间音乐四大部分。
这里我们着重介绍民间音乐。
民间音乐,一般指在民间形成并流传于民间的各种音乐体裁。
我国民间音乐既有悠久的历史,历代封建统治者对它持鄙视和压制的态度,使它长期以来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但它一直生生不息,衍化出众多品种和丰富多彩的音乐风格。
传统的民间音乐是其他各类传统音乐的基础,在传统音乐中占有绝对优势的比重和地位。
我国各个民族、各个地区的民间音乐品种和曲目浩如烟海。
民间音乐比起其他传统音乐,更具有优美动听的旋律、丰富多彩的风格、鲜明浓郁的特点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我国的民间音乐包括民间歌曲、民间器乐、民间歌舞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五大类。
民歌,是“民间歌曲”的简称,是劳动人民在生活和劳动中自己创作、演唱的歌曲。
它以口头创作、口头流传的方式生存于民间,并在流传过程中不断经受人民群众集体的筛选、改造、加工、提炼,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日臻完美。
无论在有文字或无文字的民族中,作为一种即兴的口头艺术,民歌直接表达人民的心声,反映人民的生活,反映着一个民族的历史、经济、文化、风俗、自然环境,尤其表现着一个民族的精神风貌和性格特征。
民歌是其他种类民族音乐(民族器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民间歌舞音乐)的基础。
一、民歌的艺术特点民歌的语言生动传神,讲究韵律,讲究比兴等传统的诗歌手法,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
高教版中职公共艺术音乐篇说课稿 中国民歌之山歌

高教版中职公共艺术音乐篇说课稿中国民歌之山歌《中国民歌之山歌》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本课选自高等教育出版社《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公共基础课教材:公共艺术(音乐篇)》第一单元《美妙的歌声》的第一节《中国民歌》。
本课主要介绍的是中国民歌的体裁与其特点,重点介绍当中的山歌。
是一堂以欣赏为主的综合课。
2.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认识、中国民歌的体裁与特点。
(2)能力目标:学唱歌曲《刘三姐对山歌》。
(3)情感目标: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发散创新思维。
3.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了解中国民歌中山歌的特点。
难点: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发散创新思维。
二、说教法说学法教法:我将选用的教法是参与互动式教法,具体为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活动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具体、生动的画面,达到视觉听觉的高度结合。
运用钢琴教学,弹唱示范,随琴哼唱,互动合作,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对音乐的兴趣爱好。
学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具体采用欣赏法、聆听法、讨论法、小组活动法。
通过讨论、小组活动,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探索新知识,培养学生的团体协作精神,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三、说学情分析这堂课面对的是职高的学生,她们绝大多数都是来自农村,音乐知识基础浅薄,所以不能讲的太深,太广。
本节课分2个课时,这堂课是第一课时,主要学习探究中国民歌的特点与体裁,重点学习当中的“山歌”。
四、说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5分钟)(1)先由我弹唱一首中国汉族民歌《龙船调》,并邀同学们配合老师来共同完成。
(2)接下来我将提问:老师唱的这首歌属于哪一种类型的歌曲?是属于通俗、美声还是民族呢?(民歌)从民歌这个词而引出课题——让我们一同走近丰富多彩的——中国民歌。
(通过这样的参与互动,讨论的方式导入,更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更能吸引感动学生,从中提高学生的兴趣爱好,也体现出新课标中“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作用。
艺术音乐国歌教案设计

艺术音乐国歌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国歌的意义和历史背景。
2. 学习国歌的歌词和旋律。
3. 掌握国歌的演唱技巧。
4. 培养学生对国歌的热爱和敬意。
二、教学重点。
1. 国歌的意义和历史背景。
2. 国歌的歌词和旋律。
3. 国歌的演唱技巧。
三、教学难点。
1. 如何让学生理解国歌的意义和历史背景。
2. 如何让学生掌握国歌的歌词和旋律。
3. 如何让学生掌握国歌的演唱技巧。
四、教学准备。
1. 国歌的音频或视频资料。
2. 国歌的歌词和翻译资料。
3. 音乐教室或多媒体教室。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
教师播放国歌的音频或视频,让学生听一遍,然后向学生介绍国歌的意义和历史背景,引导学生思考国歌在国家和民族中的地位和作用。
2. 学习国歌的歌词和旋律。
教师分段教学国歌的歌词和旋律,让学生跟着歌词朗读,并且跟着旋律唱一遍。
然后教师逐句解释歌词的含义,让学生理解国歌的内涵。
3. 掌握国歌的演唱技巧。
教师向学生介绍国歌的演唱技巧,包括音准、节奏、气息等方面的训练。
然后让学生进行反复练习,直到能够熟练演唱国歌。
4. 演唱国歌。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国歌的集体演唱,让学生用心感受国歌的力量和魅力,同时也展示学生的成果。
六、教学反思。
1. 本节课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出现困难,如何解决。
3. 学生对国歌的理解和感悟是否达到预期效果。
七、教学延伸。
1. 组织学生进行国歌的创意演唱,让学生在演唱中展现自己的特色和创意。
2. 组织学生进行国歌的合唱比赛,激发学生对国歌的热爱和热情。
八、教学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国歌的意义和历史背景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掌握了国歌的歌词和旋律,同时也提高了国歌的演唱技巧。
希望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能够让学生更加热爱国歌,更加热爱祖国,为国家的繁荣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唱脸谱》优秀教案优秀6篇

《唱脸谱》优秀教案优秀6篇《唱脸谱》音乐教案及反思篇一教学目标:1.能够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演唱歌曲《唱脸谱》,了解京剧的行当和表演形式。
2.通过学唱《唱脸谱》,让学生了解中国国粹与流行歌曲的巧妙融合,从而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艺术的兴趣,进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重点:1、了解脸谱知识,认识脸谱在京剧中的作用。
2、了解京剧的行当。
难点:1、歌曲京剧韵味的掌握2、歌曲的拖腔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教学过程:一、视听导入:播放京剧《贵妃醉酒》片段,让学生置身于京剧艺术中。
二、讲授新课:(一)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歌曲──《唱脸谱》,歌曲中那一句让你印象较为深刻呢?1、介绍拖腔以及拖腔在音乐中的作用。
京剧中,一个字用许多乐音来歌唱的唱腔形式,称之为拖腔。
它体现了戏曲的韵味,进一步将某种特定的情感予以更深、更细、更为形象,以淋漓尽致的表现。
(二)学唱新歌1、难点突破,较后一句拖腔①师范唱,学生聆听,共分为几句?②学生学唱,注意换气。
2、老师唱谱,学生唱歌词3、师生歌曲歌曲接龙①师唱蓝色字体,生唱红色字体,师生齐唱绿色字体②男生蓝色字体,女生红色字体,师唱绿色字体4、齐唱歌曲(注意歌曲的京剧韵味)5、歌曲中唱到了哪些人物呢?这些脸谱有什么主要的不同点?不同点:颜色图案表情学生连线游戏6、介绍京剧的行当:生、旦、净、丑7、京剧表演形式:唱、念、做、打三、拓展延伸:①师问:《唱脸谱》到底是戏还是歌呢?戏歌:所谓“戏歌”,就是作曲家做了一个新的尝试,是在通俗音乐中吸取戏曲的音乐元素进行创作的。
②欣赏戏歌《新贵妃醉酒》四、小结今天,我们一起愉快地学习了《唱脸谱》这首歌曲,学到了许多京剧中的脸谱知识,认识到了祖国京剧艺术的博大精深,希望同学们在以后不要只欣赏流行歌曲,要多听听京剧,做一个热爱民族音乐艺术的人……教学反思:《唱脸谱》是一首运用京剧西皮唱腔音乐素材创作的一首“戏歌”,深受广大听众的喜爱。
在教学中要以唱为主,欣赏脸谱是为了让学生有更直观的感受和了解,所以课件的制作离我精心选用了一些有特点的脸谱图案,加深学生的印象。
探究中国艺术歌曲《山中》的艺术指导教学

中国艺术歌曲的演唱和艺术指导在专业的音乐学习中有着重要的研究意义。
中国艺术歌曲有其自身的风格特征和艺术审美,在艺术歌曲的学习排练中,作品的速度、节奏、语音、风格以及情感等,都离不开与艺术指导的严格把关和分析指导,通过共同努力将作品准确、完美地呈现。
在艺术指导的过程中,有利于我们对艺术氛围的培养,推动中国式艺术教育的现代化,培养创新型的音乐人才,共同实现音乐作品高质量的发展。
一、中国艺术歌曲《山中》的背景分析在我国20世纪30年代的专业音乐创作中,音乐会演唱所用的艺术歌曲,歌词大多数是古诗词或近代诗词。
这类音乐作品在音乐表现上追求意境和情境,在情感表达上讲求含蓄和细腻,在音乐技巧上讲究严谨和精巧。
由徐志摩作词、陈田鹤作曲的艺术歌曲《山中》就属于该时期具有代表性的音乐创作。
1931年4月,徐志摩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年创作了这首诗,写给好友林徽因。
彼时的林徽因因为重病,在北京的香山休养。
徐志摩去探望她,看到了被病魔折磨得奄奄一息的林徽因,回去以后心生感慨,就写下了《山中》一诗。
陈田鹤是同时期在艺术歌曲创作领域中较有影响力与个人特色的作曲家。
他的音乐作品多数从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诗歌中进行选词,表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能反映出独特的艺术审美。
陈田鹤的艺术歌曲有极强的抒情性,有一种娓娓道来的委婉之意,音乐情绪上大多表现为伤感、惆怅的色彩,抒发唯美独特的艺术韵味。
而由他作曲的这首《山中》,可以说是音乐家用旋律来歌颂词作家深厚情感的经典之作。
二、中国艺术歌曲《山中》的教学指导(一)词曲分析先有词,才有曲,艺术歌曲的歌词有一定的研〔摘 要〕近年来,以声乐专业学生为授课对象并结合演唱技巧与艺术的综合实践课程——艺术指导课在各大高校中兴起。
本文以中国艺术歌曲《山中》为例,针对除发音技巧以外的歌曲表达,主要解决学生在演唱过程中的吐字发音、节奏音高、钢琴配合以及风格把握的问题,力求完善学生对歌曲的理解及演绎,使其更好地完成作品。
初中艺术歌曲教案人教版

初中艺术歌曲教案人教版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歌曲《中学时代》的旋律和歌词。
2. 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3. 引导学生体验歌曲中所表现的校园生活,培养他们珍惜时光、努力学习的精神风貌。
教学重点:1. 歌曲《中学时代》的旋律和歌词。
2. 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
教学难点:1. 歌曲中较高音的演唱。
2. 音乐素养的提高。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
2. 音乐教材。
3. 音响设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播放歌曲《中学时代》,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和情感。
2. 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校园生活的认识和感受。
二、歌曲学习(15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歌曲《中学时代》的歌词,注意歌词中的情感表达。
2. 教师示范演唱歌曲,学生跟随演唱。
3. 针对歌曲中的较高音,教师进行单独辅导,帮助学生掌握演唱技巧。
三、音乐欣赏(10分钟)1. 教师播放其他关于校园生活的歌曲,如《校园的早晨》、《我们的未来》等。
2. 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校园歌曲,并谈谈歌曲给自己带来的感受。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歌曲《中学时代》所表现的校园生活和珍惜时光的主题。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关注音乐,培养自己的音乐素养。
第二课时:一、复习歌曲(5分钟)1. 教师播放歌曲《中学时代》,让学生跟唱。
2. 针对歌曲中的较高音,教师进行针对性辅导。
二、音乐活动(15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首关于校园生活的歌曲进行演唱。
2. 教师对各组的演唱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三、音乐欣赏(10分钟)1. 教师播放经典校园歌曲,如《同桌的你》、《匆匆那年》等。
2. 学生分享自己对歌曲的感受,以及歌曲给自己带来的回忆。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音乐在校园生活中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多听音乐,培养自己的音乐素养。
教学评价:1. 学生对歌曲《中学时代》的掌握程度。
简论艺术歌曲《黄河梦》的艺术特色及声乐教学-精品文档

简论艺术歌曲《黄河梦》的艺术特色及声乐教学-精品文档简论艺术歌曲《黄河梦》的艺术特色及声乐教学自“改革开放”时期以来,在我国音乐界出现了很多适合于高等音乐与艺术院校声乐教学的新作品,其中专门于男高音的艺术歌曲就相继出现了《那就是我》(谷建芬曲)、《啊,太阳》(黄维强曲)、《我像雪花天上来》(徐沛东曲)、《黄河梦》(潘兆和曲)和《你是这样的人》(三宝曲)等新作品,这些作品一方面极大地丰富了广大人民群众的音乐文化生活,同时也为音乐与艺术院校的声乐教学提供了极具品位的教学资源。
由我国著名作曲家潘兆和创作的《黄河梦》是1987年问世的一首专门于男高音的艺术歌曲,这首歌曲在内容表现上具有将鲜明的古典性与现代性相结合的艺术特征。
①在作品当中,词曲作者一方面借用了唐代诗人李白在《夜静思》中的思乡主题,同时又恰如其分地将其与现实生活中海外游子对于祖国家乡的思念进行了嫁接,并将孕育了数千年中华文明的黄河作为整首作品的现实背景,进而使得这首作品既具有古诗词艺术歌曲的风貌,又具有现实题材艺术歌曲的风格。
应该说,自20世纪30年代以黄自、赵元任为代表的新音乐作品家们在对于中国现代音乐风格进行了开创之后,在经历了数十年中国音乐创作的后继者们不懈的努力当中,《黄河梦》这首歌曲的内容构想与艺术上的多元风格,反映出了词曲作者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从声乐教学以及音乐分析的角度上来看这首作品会使我们首先发现这样一些创作的形式特点。
1 《黄河梦》这首歌曲具有十分明显的综合性形式的特点从这首歌曲的本质来看,它的艺术性综合了近代以来中国艺术歌曲在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三种形式,即“德奥风格的艺术歌曲”、“古诗词艺术歌曲”以及“现实性艺术歌曲”。
②从中国艺术歌曲发展的历史而言,这三类艺术歌曲的形成各自都有着与近代中国新音乐发展在20世纪20~40年代不同历史时期的密切联系,在后来的发展当中,这三类艺术歌曲都曾经为20世纪中国的声乐艺术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国艺术歌曲
“艺术歌曲”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盛行的区别于民谣而精致的独唱歌曲的通称。
现在多指由专业演唱者在音乐会上演唱的、艺术性强、声乐技巧较高,一般采用美声唱法演唱的声乐作品。
它属于抒情歌曲范畴;歌词多采用诗词来表现内心世界;曲调表现力强;创作手段和技法复杂;伴奏占主要地位;音乐会中常常演唱并作为声乐教材的一种歌曲体裁形式。
从百年中国艺术歌曲发展脉络来看,中国艺术歌曲始终是不断向前发展的。
从产生到新时期创作的各种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艺术歌曲,都充分地体现出作曲家们从借鉴、模仿到融会、贯通,从探索、总结到实践、创新的过程。
中国艺术歌曲在当代人们的音乐生活中有很重要的地位和价值。
艺术歌曲:
爱情湖、啊中国的土地、北京颂歌、遍插茱萸少一人、长江之歌、草原之夜、飞天、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报答、草原风光好、春到西部、春江花月夜春丹顶鹤飞回来了、大海啊故乡、大森林的早晨、多情的土地、东方有一个梦打起手鼓唱起歌、大地飞歌、当兵的人、嘎哦丽泰、高天上流云、江河水满江红、古老的歌、故乡是北京、桂花开放幸福来、赶墟归来啊哩哩、荷花梦归来的星光、故乡的炊烟、黄河怨、黄水谣、红豆词、假如你要认识我、母爱九里里山疙瘩十里里沟、花神、眷恋、教我如何不想他、军营飞来一只百灵、举杯吧朋友、今夜无眠、叫声妹妹泪莫流、静夜思、克拉玛依之歌、蓝花花绿色的呼唤、玫瑰三愿、牧歌、玛依拉、孟姜女、木兰从军、牡丹之歌、梦回长城、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美丽神奇的地方、梅花引、纳西篝火啊哩哩鸟儿在风中歌唱、牛郎织女、七月的草原、你是这样的人、曲蔓地、苏幕遮青藏高原、情深谊长、千年的铁树开了花、二月里见罢到如今、松花江上、谁不说俺家乡好、生死相依我苦恋着你、送上我心头的思念、世纪春雨、海韵铁蹄下的歌女、十八弯水路到我家、同一首歌、吐鲁番的葡萄熟了、五歌放羊乌苏里船歌、我爱你中华、我爱你中国、我为祖国献石油、走进新时代、我像雪花天上来、相约在月圆时节、西部放歌、一个妈妈的女儿、沁园春雪永远跟你走、祝福祖国、珠穆朗玛、昭君出塞、祖国我为你干杯、大江东去春思曲、那就是我、思乡、清晰的记忆、我和我的祖国、槐花几时开山在虚无缥缈间、花非花、铁蹄下的歌女、梅娘曲、夜半歌声、黄河颂、二月里来、红豆词、三十里铺、马儿啊你慢些走、涉江采芙蓉、嫦娥、
卜算子咏梅、念奴娇昆仑、蝶恋花答李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