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歌曲 PPT
合集下载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PPT(精)

3、音乐材料的重复性。 4、领、和结合的演唱方式 a交替呼应式 b重迭式 c 综合式 5、曲式结构的简朴性。 三)、作品介绍 《川江船夫号子》 《澧水船工号子》
二、山 歌
一) 概述: 山歌是劳动人民在山野、田间劳动中表达内心情感的民歌。曲调爽 朗质朴,节奏自由舒展,演唱形式以独唱或对唱为主。山歌通常是对唱 歌曲,如《小河趟水》、《敖包相会》等。 二)艺术特征 1、坦率、直露的表现方法和自由、奔放的音乐性格。 2、节奏、节拍的自由性。 3、即兴性强,随时随感而发。 4、曲式结构最多、最常见的是二句体和四句体乐段。
戏曲音乐
二)、板式的演化(分类) 1、慢板:或称“慢三眼”,4/4节拍。 2、原板:2/4,俗称“一板一眼”是唱腔的基本板式。 3、二六:有2/4的“缓二六”与1/4“有板无眼”的“紧二六”。 4、流水:1/4,速度较(原板)快。 5、快板:比“流水”的速度更快。 6、散板:即散伴散唱,或称“无板无眼”。 7、摇板:即紧伴宽唱,也是“无板无眼”,它的唱与伴在音乐时值上 构成一种特殊的关系。 8、“导板”和“回龙”:不能作为独立的板式。 三)、板式的转接:1、渐转 , 2、突转。
说唱音乐
四、伴奏 一)、“过板音乐” 1、前奏;2、引子;3、过门 二)、唱腔伴奏 1、随腔伴奏;2、对比和变化的伴奏;3、接 尾伴奏 五、艺术特征总结
曲种简介
一、鼓词类 二、弹词类 三、牌子曲类 四、琴书类 五 、渔鼓道情类
第四篇戏曲音乐
山歌
三) 类别 1、一般山歌:“信天游”;“山曲” ;“走西口”; “花 儿” ⑴ 信天游:又称顺天游、小曲子,流行于陕西北半部及宁夏、 山西、内蒙古与陕西接壤的部分地区。 ⑵ 山曲:山曲主要流行在山西西北部和陕西北部。山曲又被 当地人叫做“酸曲儿”,意思是它主要唱爱情内容 。 ⑶花儿,又叫做“少年”,多表达爱情,是起源于甘肃、青 海、宁夏、新疆一带的少数民族情歌, 2、放牧山歌 3、田秧山歌
二、山 歌
一) 概述: 山歌是劳动人民在山野、田间劳动中表达内心情感的民歌。曲调爽 朗质朴,节奏自由舒展,演唱形式以独唱或对唱为主。山歌通常是对唱 歌曲,如《小河趟水》、《敖包相会》等。 二)艺术特征 1、坦率、直露的表现方法和自由、奔放的音乐性格。 2、节奏、节拍的自由性。 3、即兴性强,随时随感而发。 4、曲式结构最多、最常见的是二句体和四句体乐段。
戏曲音乐
二)、板式的演化(分类) 1、慢板:或称“慢三眼”,4/4节拍。 2、原板:2/4,俗称“一板一眼”是唱腔的基本板式。 3、二六:有2/4的“缓二六”与1/4“有板无眼”的“紧二六”。 4、流水:1/4,速度较(原板)快。 5、快板:比“流水”的速度更快。 6、散板:即散伴散唱,或称“无板无眼”。 7、摇板:即紧伴宽唱,也是“无板无眼”,它的唱与伴在音乐时值上 构成一种特殊的关系。 8、“导板”和“回龙”:不能作为独立的板式。 三)、板式的转接:1、渐转 , 2、突转。
说唱音乐
四、伴奏 一)、“过板音乐” 1、前奏;2、引子;3、过门 二)、唱腔伴奏 1、随腔伴奏;2、对比和变化的伴奏;3、接 尾伴奏 五、艺术特征总结
曲种简介
一、鼓词类 二、弹词类 三、牌子曲类 四、琴书类 五 、渔鼓道情类
第四篇戏曲音乐
山歌
三) 类别 1、一般山歌:“信天游”;“山曲” ;“走西口”; “花 儿” ⑴ 信天游:又称顺天游、小曲子,流行于陕西北半部及宁夏、 山西、内蒙古与陕西接壤的部分地区。 ⑵ 山曲:山曲主要流行在山西西北部和陕西北部。山曲又被 当地人叫做“酸曲儿”,意思是它主要唱爱情内容 。 ⑶花儿,又叫做“少年”,多表达爱情,是起源于甘肃、青 海、宁夏、新疆一带的少数民族情歌, 2、放牧山歌 3、田秧山歌
《歌唱二小放牛郎》课件

形式
在形式上,这首歌曲采用了合唱的方 式进行演绎,通过不同声部的配合和 交织,营造出宏大、壮观的听觉效果 。
音乐风格与特点
风格
这首歌曲的音乐风格具有浓郁的中国民族特色,同时又融入了现代音乐的元素,使得音乐既有传统的韵味,又具 有现代的气息。
特点
该曲的特点在于其旋律优美、情感真挚,歌词内容生动、形象,通过音乐和歌词的完美结合,展现了二小放牛郎 勇敢、机智的形象,同时也表达了对英雄的敬仰和缅怀之情。
THANK YOU
首歌曲的基础。
呼吸控制
学会合理运用气息,使 歌声更加流畅、自然。
发声方法
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 保护嗓子,延长歌唱生
涯。
咬字清晰
清晰的咬字能够让听众 更好地理解歌曲内容。
演绎技巧
01
02
03
04
情感表达
通过歌声传达歌曲的情感,使 听众产生共鸣。
声音变化
运用声音的强弱、高低变化, 增强歌曲的表现力。
舞台表现力
弘扬民族精神
通过歌唱二小的故事,弘 扬了民族精神,激发了人 们的爱国情怀。
传承红色基因
歌曲是红色基因的传承, 通过传唱,使人们铭记历 史,不忘初心。
凝聚民族力量
在当今时代,这首歌可以 激发人们的民族自豪感和 团结意识,凝聚民族力量 。
05
歌唱技巧与演绎
歌唱技巧
音准与节奏
确保准确掌握歌曲的音 高和节奏,是演绎好一
《歌唱二小放牛郎》ppt课件
目 录
• 歌曲背景介绍 • 歌词解析 • 音乐分析 • 歌曲的艺术价值 • 歌唱技巧与演绎 • 《歌唱二小放牛郎》的影响与启示
01
歌曲背景介绍
创作背景
抗日战争背景
在形式上,这首歌曲采用了合唱的方 式进行演绎,通过不同声部的配合和 交织,营造出宏大、壮观的听觉效果 。
音乐风格与特点
风格
这首歌曲的音乐风格具有浓郁的中国民族特色,同时又融入了现代音乐的元素,使得音乐既有传统的韵味,又具 有现代的气息。
特点
该曲的特点在于其旋律优美、情感真挚,歌词内容生动、形象,通过音乐和歌词的完美结合,展现了二小放牛郎 勇敢、机智的形象,同时也表达了对英雄的敬仰和缅怀之情。
THANK YOU
首歌曲的基础。
呼吸控制
学会合理运用气息,使 歌声更加流畅、自然。
发声方法
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 保护嗓子,延长歌唱生
涯。
咬字清晰
清晰的咬字能够让听众 更好地理解歌曲内容。
演绎技巧
01
02
03
04
情感表达
通过歌声传达歌曲的情感,使 听众产生共鸣。
声音变化
运用声音的强弱、高低变化, 增强歌曲的表现力。
舞台表现力
弘扬民族精神
通过歌唱二小的故事,弘 扬了民族精神,激发了人 们的爱国情怀。
传承红色基因
歌曲是红色基因的传承, 通过传唱,使人们铭记历 史,不忘初心。
凝聚民族力量
在当今时代,这首歌可以 激发人们的民族自豪感和 团结意识,凝聚民族力量 。
05
歌唱技巧与演绎
歌唱技巧
音准与节奏
确保准确掌握歌曲的音 高和节奏,是演绎好一
《歌唱二小放牛郎》ppt课件
目 录
• 歌曲背景介绍 • 歌词解析 • 音乐分析 • 歌曲的艺术价值 • 歌唱技巧与演绎 • 《歌唱二小放牛郎》的影响与启示
01
歌曲背景介绍
创作背景
抗日战争背景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蒙古族长调民歌PPT

系
进入现代后,以放牧为生的生活方式逐渐地被改变,哺育 列 了无数代长调歌手的草原文化环境正一点点消失,这都给
蒙古长调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危机,一些曾经繁荣的部落
长调已基本失传。
05 蒙古族长调传承保护
蒙古族长调民歌传承与保护中存在问题的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
第一,现代化生活方式对蒙古族人们生活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传统长调民歌传播范围空间逐渐缩小。
非
遗
系
列
蒙古族 内蒙古自治区传统音乐
长调民歌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世 界 的 瑰 宝
目录
01 蒙古族长调民歌简介
02 蒙古族长调发展历史
非
遗
03 蒙古族长调艺术特色
系
列
04 蒙古族长调形态特征 05 蒙古族长调传承保护
01
蒙古族长调民歌 简介
01 蒙古族长调民歌简介
蒙古族长调民歌,被誉为“草原音乐活化石”
蒙古族长调民歌以独特的方式演唱者蒙古族的民俗文化,物质、社会、精神民俗 文化在蒙古族长调民歌中都得到了体现,表现出了蒙古族特有的民族风格。
感谢观看
饰音的旋律构成,音调高亢,音域宽
系
广,曲调优美流畅,旋律起伏较大,
列
节奏自由而悠长。
03 蒙古族长调艺术特色
蒙古族长调民歌的创作与牧民的田园式生活方式紧密相
连,体现的是蒙古族延续生活方式。
非
遗 长调可界定为由北方草原游牧民族在畜牧业生产劳动中
创造的,在野外放牧和传统节庆时演唱的一种民歌,一
系
般为上、下各两句歌词,演唱者根据生活积累和对自然
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
01 蒙古族长调民歌简介
非 蒙古族长调民歌承载着的是蒙古民族的历史,更是蒙古
中国民歌山歌课件PPT

山歌歌词中常抒发人们的 喜怒哀乐,表达对生活的 感悟和体验。
叙事传情
山歌歌词中常包含叙事元 素,通过叙述故事来传达 情感和思想。
山歌的音乐风格
旋律优美
山歌的旋律优美动听,常常使用 丰富的音阶和转调,使歌曲更具
表现力和感染力。
节奏自由
山歌的节奏自由多变,不受固定节 拍的限制,可以根据情感和表达的 需要自由发挥。
湖南山歌
总结词
湖南山歌以其婉转优美的旋律和细腻 的情感表达而著称,是湖南地区最具 代表性的民歌之一。
详细描述
湖南山歌的歌词多描绘自然风光和人 民生活,曲调优美动听,具有浓厚的 地方色彩。
四川山歌
总结词
四川山歌以其明快活泼的节奏和生动形象的歌词而闻名,是四川地区最具代表 性的民歌之一。
详细描述
四川山歌的歌词多描绘人民生活和自然风光,曲调明快活泼,具有鲜明的地方 特色。
云南山歌
总结词
云南山歌以其悠扬婉转的旋律和独特的民族风情而著称,是云南地区最具代表性 的民歌之一。
详细描述
云南山歌的歌词多描绘民族风情和自然风光,曲调悠扬婉转,具有浓郁的地方特 色。
05
中国山歌的传承与发展
山歌的传承方式
家庭传承
在山歌流行的地区,家庭是山歌传承 的主要场所。家长通过口传心授的方 式,将山歌传授给下一代。
声音变化
山歌的演唱中,歌手会运 用丰富的声音变化,如滑 音、颤音等,以增强歌曲 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节奏自由
山歌的节奏自由多变,不 受固定节拍的限制,歌手 可以根据情感和表达的需 要自由发挥。
山歌的歌词创作
描绘自然景色
山歌歌词中常常描绘山水 、田野等自然景色,以表 达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 赞美。
叙事传情
山歌歌词中常包含叙事元 素,通过叙述故事来传达 情感和思想。
山歌的音乐风格
旋律优美
山歌的旋律优美动听,常常使用 丰富的音阶和转调,使歌曲更具
表现力和感染力。
节奏自由
山歌的节奏自由多变,不受固定节 拍的限制,可以根据情感和表达的 需要自由发挥。
湖南山歌
总结词
湖南山歌以其婉转优美的旋律和细腻 的情感表达而著称,是湖南地区最具 代表性的民歌之一。
详细描述
湖南山歌的歌词多描绘自然风光和人 民生活,曲调优美动听,具有浓厚的 地方色彩。
四川山歌
总结词
四川山歌以其明快活泼的节奏和生动形象的歌词而闻名,是四川地区最具代表 性的民歌之一。
详细描述
四川山歌的歌词多描绘人民生活和自然风光,曲调明快活泼,具有鲜明的地方 特色。
云南山歌
总结词
云南山歌以其悠扬婉转的旋律和独特的民族风情而著称,是云南地区最具代表性 的民歌之一。
详细描述
云南山歌的歌词多描绘民族风情和自然风光,曲调悠扬婉转,具有浓郁的地方特 色。
05
中国山歌的传承与发展
山歌的传承方式
家庭传承
在山歌流行的地区,家庭是山歌传承 的主要场所。家长通过口传心授的方 式,将山歌传授给下一代。
声音变化
山歌的演唱中,歌手会运 用丰富的声音变化,如滑 音、颤音等,以增强歌曲 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节奏自由
山歌的节奏自由多变,不 受固定节拍的限制,歌手 可以根据情感和表达的需 要自由发挥。
山歌的歌词创作
描绘自然景色
山歌歌词中常常描绘山水 、田野等自然景色,以表 达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 赞美。
歌曲《圆圈舞》课件

正确的气息运用能够保证 声音的稳定性和连贯性, 增强歌曲的表现力。
情 感,提升歌曲的感染力。
歌曲的编曲与配器
编曲风格
选择适合歌曲情感和风格的编曲方式,能够增强 歌曲的艺术效果。
乐器选择
根据歌曲的情感和风格选择适当的乐器,能够丰 富歌曲的层次感和表现力。
1 2 3
和声进行
这首歌曲的和声进行比较简单,主要是主和弦与 属和弦之间的交替,这种简单的和声进行使得歌 曲听起来更加清新、自然。
和弦运用
这首歌曲主要运用了大小三和弦,同时也运用了 一些副和弦,如六级和弦和二级和弦,使得和声 更加丰富多样。
和声效果
这首歌曲的和声效果比较和谐,没有出现不协和 的情况,同时和声也很好地衬托了旋律,使得整 首歌曲更加动听。
现代人生命体验
这首歌曲的歌词也反映了现代人的生命体验,对于人生的无 常和命运的不可控性有着深刻的感受。这种感受在现代社会 中尤为普遍,人们常常会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探索自己 的人生道路。
04
歌曲的艺术表现
歌曲的演唱技巧
音色控制
歌手需要掌握良好的音色 控制技巧,以表达出歌曲 的情感和意境。
气息运用
歌曲的节奏分析
节奏型态
这首歌曲的节奏型态以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为主,同时也有一些 附点音符和切分音符的运用,使得节奏更加丰富多变。
节拍变化
这首歌曲的节拍是3/4拍,这种节拍使得歌曲具有圆舞曲的风格, 给人以轻盈、优雅的感觉。
节奏与歌词的配合
节奏与歌词的配合恰到好处,没有出现歌词与节奏不协调的情况。
歌曲的和声分析
歌曲的评价与争议
高度赞誉与认可
该歌曲在发布后获得了 广泛的好评和认可,被 认为是音乐史上的经典 之作,对后来的音乐创 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情 感,提升歌曲的感染力。
歌曲的编曲与配器
编曲风格
选择适合歌曲情感和风格的编曲方式,能够增强 歌曲的艺术效果。
乐器选择
根据歌曲的情感和风格选择适当的乐器,能够丰 富歌曲的层次感和表现力。
1 2 3
和声进行
这首歌曲的和声进行比较简单,主要是主和弦与 属和弦之间的交替,这种简单的和声进行使得歌 曲听起来更加清新、自然。
和弦运用
这首歌曲主要运用了大小三和弦,同时也运用了 一些副和弦,如六级和弦和二级和弦,使得和声 更加丰富多样。
和声效果
这首歌曲的和声效果比较和谐,没有出现不协和 的情况,同时和声也很好地衬托了旋律,使得整 首歌曲更加动听。
现代人生命体验
这首歌曲的歌词也反映了现代人的生命体验,对于人生的无 常和命运的不可控性有着深刻的感受。这种感受在现代社会 中尤为普遍,人们常常会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探索自己 的人生道路。
04
歌曲的艺术表现
歌曲的演唱技巧
音色控制
歌手需要掌握良好的音色 控制技巧,以表达出歌曲 的情感和意境。
气息运用
歌曲的节奏分析
节奏型态
这首歌曲的节奏型态以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为主,同时也有一些 附点音符和切分音符的运用,使得节奏更加丰富多变。
节拍变化
这首歌曲的节拍是3/4拍,这种节拍使得歌曲具有圆舞曲的风格, 给人以轻盈、优雅的感觉。
节奏与歌词的配合
节奏与歌词的配合恰到好处,没有出现歌词与节奏不协调的情况。
歌曲的和声分析
歌曲的评价与争议
高度赞誉与认可
该歌曲在发布后获得了 广泛的好评和认可,被 认为是音乐史上的经典 之作,对后来的音乐创 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歌曲南泥湾课件ppt

02
南泥湾的内容解析
歌词的含义
歌词描写了南泥湾地区在抗日战争时期的艰苦奋斗和生产自救的故事,展现了中国 人民的顽强毅力和不屈精神。
歌词中通过描画南泥湾的美丽风光和丰富的物产,表达了对这片土地的酷爱和赞美 。
歌词中的“又战斗来又生产”、“处处是江南”等词句,表达了南泥湾人民在艰苦 环境下依然保持着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
南泥湾的创新发展
音乐创新
在保持南泥湾传统音乐元素的基础上,融入现代音乐元素,创造出 现代与传统相结合的新音乐情势。
跨界合作
与其他艺术领域进行跨界合作,如与舞蹈、戏剧、影视等领域的合 作,创造出更多元化的艺术作品。
数字化技术
利用数字化技术,如音乐制作软件、虚拟现实技术等,对南泥湾的音 乐进行数字化处理和显现,使其更具有现代感和吸引力。
南泥湾的情感表达方式具有很 强的感染力,能够激发人们的 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03
南泥湾的艺术特点
曲调的特点
01
02
03
旋律优美
南泥湾的曲调优美动听, 具有浓郁的地方特点,能 够引起听众的共鸣和爱好 。
节奏明快
南泥湾的节奏明快,富有 朝气和活力,能够激发人 们的热情和动力。
结构严谨
南泥湾的曲调结构严谨, 层次分明,能够让听众感 受到音乐的张力和变化。
演唱技能
气息控制
南泥湾的演唱需要掌握良 好的气息控制技能,以确 保声音的流畅和自然。
音色表现
南泥湾的演唱需要运用丰 富的音色表现力,以展现 歌曲的情感和内涵。
咬字清楚
南泥湾的演唱需要咬字清 楚,以转达歌曲的思想和 意义。
音乐的表现力
情感表达
文化内涵
南泥湾的音乐表现力强,能够充分表 达歌曲的情感和主题,引起听众的共 鸣。
歌曲欣赏:春天在哪里PPT

艺术表现形式
这首歌曲不仅在音乐领域产生了影响,还对其他 艺术表现形式如诗歌、舞蹈等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听众的评价与反馈
高度评价
听众对《春天在哪里》的评价极高,认为它是一首充满诗意和美感 的歌曲,能够触动人的内心深处。
情感共鸣
这首歌曲表达了对春天的向往和追求,引起了广大听众的情感共鸣, 使人们在聆听过程中感受到生命的美好和希望。
主题明确
歌词主题明确,围绕着寻找春天展开,通过拟人化的 手法,将春天描绘成一个可爱、活泼的孩子。
语言生动
歌词语言生动形象,运用了许多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 法,使得歌词更加富有诗意。
情感真挚
歌词表达了对春天的向往和热爱,情感真挚、感人。
音乐风格分析
民族风格
这首歌曲融入了许多民族音乐的元素,如笛子等 传统乐器的演奏,使得音乐更加富有民族特色。
02
歌曲分析
旋律分析
01
02
03
旋律优美
这首歌曲的旋律非常优美, 采用了许多跳跃和起伏的 音程,营造出一种轻快、 活泼的感觉。
节奏感强
歌曲的节奏感非常强,运 用了大量的切分音和附点 音符,使得旋律更加富有 动感。
调式运用
这首歌曲采用了大调式, 使得旋律更加明亮、欢快, 符合春天的主题。
歌词分析
启示后辈创作
歌曲的创作手法和艺术表现形式对后 辈音乐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启示 了后辈音乐人如何将真挚的情感融入 到音乐作品中。
04
原唱版本以清新、自然的 风格为主,旋律轻快、流 畅,给人带来春天的美好 感受。
歌词内容
歌词描绘了春天的景象, 表达了对春天的向往和热 爱,传递出积极向上的情 感。
对社会的反映
反映时代背景
这首歌曲不仅在音乐领域产生了影响,还对其他 艺术表现形式如诗歌、舞蹈等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听众的评价与反馈
高度评价
听众对《春天在哪里》的评价极高,认为它是一首充满诗意和美感 的歌曲,能够触动人的内心深处。
情感共鸣
这首歌曲表达了对春天的向往和追求,引起了广大听众的情感共鸣, 使人们在聆听过程中感受到生命的美好和希望。
主题明确
歌词主题明确,围绕着寻找春天展开,通过拟人化的 手法,将春天描绘成一个可爱、活泼的孩子。
语言生动
歌词语言生动形象,运用了许多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 法,使得歌词更加富有诗意。
情感真挚
歌词表达了对春天的向往和热爱,情感真挚、感人。
音乐风格分析
民族风格
这首歌曲融入了许多民族音乐的元素,如笛子等 传统乐器的演奏,使得音乐更加富有民族特色。
02
歌曲分析
旋律分析
01
02
03
旋律优美
这首歌曲的旋律非常优美, 采用了许多跳跃和起伏的 音程,营造出一种轻快、 活泼的感觉。
节奏感强
歌曲的节奏感非常强,运 用了大量的切分音和附点 音符,使得旋律更加富有 动感。
调式运用
这首歌曲采用了大调式, 使得旋律更加明亮、欢快, 符合春天的主题。
歌词分析
启示后辈创作
歌曲的创作手法和艺术表现形式对后 辈音乐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启示 了后辈音乐人如何将真挚的情感融入 到音乐作品中。
04
原唱版本以清新、自然的 风格为主,旋律轻快、流 畅,给人带来春天的美好 感受。
歌词内容
歌词描绘了春天的景象, 表达了对春天的向往和热 爱,传递出积极向上的情 感。
对社会的反映
反映时代背景
艺术歌曲优质课件PPT

伴奏:钢琴伴奏描绘了怎样的情景?
潺潺流水的形象以及鳟鱼 在河水里自由遨游的情景。
歌曲《鳟鱼》
作曲家舒伯特在这首歌曲中不仅用伴 奏音型塑造了小溪中的鳟鱼悠然自得地游 动的形象,并且用分节歌的叙事方式提示 了歌词深刻的寓意:善良与单纯往往要被 虚诈与邪恶所害。表明他对鳟鱼的命运无 限同情与惋惜的心情。
儿子: 童声,虚弱无力,因惊慌的加剧,每句话 的音调都递增提升
魔王: 顾名思义是面目狰狞的形象,但此处却花 言巧语、纠缠不休,以温柔诱惑显现。
音调模仿
音调模仿
叙述者:“谁骑马飞奔,夜半风中?是一位父亲和他的孩”。 魔王:“好孩子啊,随我来吧!我和你一起快乐游戏”。 儿子: “啊父亲,啊父亲,你听见没呀?” 父亲: “你别怕,我的儿你别怕,那是寒风吹动枯叶在响。”
孩子的三次求救声中,音高逐渐升高,因而形成 了高潮。着了魔的三连音节奏缓慢下来,好像是马和 骑手回到家了,并在最后一行“但怀里的孩子已经死 亡”完全消失。而在“怀里的孩子”和“已经”钢琴 以干脆利落的柱式和弦戛然而止。
四个人物的音乐表现
叙述者: 中等语速,较为中性的情绪色彩 父亲: 低沉的音色,强压不安的心情,故作沉稳
情节:
故事发生在深夜的森林里,黑雾弥漫,风吹 枯叶簌簌作响,树影憧憧,形成紧张的不祥之兆。 父亲带着病恹恹的儿子策马飞奔,而魔王使用各 种办法诱惑孩子。
钢琴伴奏营造出怎样的气氛?
关注音区、节奏
钢琴伴奏为营造出诡谲恐怖的气氛,在 低声部隆隆作响的音型上,奔驰的三连音清 晰可见,似马蹄的嘚嘚声。这一动机遍及整 首歌曲,并赋予其统一性。
2、那渔夫带着钩竿 也站在河岸旁 冷酷的看着河水 想把 鱼儿钓上 我暗中这样期望只要河水清又亮 他别想把小鳟鱼 钓上岸
潺潺流水的形象以及鳟鱼 在河水里自由遨游的情景。
歌曲《鳟鱼》
作曲家舒伯特在这首歌曲中不仅用伴 奏音型塑造了小溪中的鳟鱼悠然自得地游 动的形象,并且用分节歌的叙事方式提示 了歌词深刻的寓意:善良与单纯往往要被 虚诈与邪恶所害。表明他对鳟鱼的命运无 限同情与惋惜的心情。
儿子: 童声,虚弱无力,因惊慌的加剧,每句话 的音调都递增提升
魔王: 顾名思义是面目狰狞的形象,但此处却花 言巧语、纠缠不休,以温柔诱惑显现。
音调模仿
音调模仿
叙述者:“谁骑马飞奔,夜半风中?是一位父亲和他的孩”。 魔王:“好孩子啊,随我来吧!我和你一起快乐游戏”。 儿子: “啊父亲,啊父亲,你听见没呀?” 父亲: “你别怕,我的儿你别怕,那是寒风吹动枯叶在响。”
孩子的三次求救声中,音高逐渐升高,因而形成 了高潮。着了魔的三连音节奏缓慢下来,好像是马和 骑手回到家了,并在最后一行“但怀里的孩子已经死 亡”完全消失。而在“怀里的孩子”和“已经”钢琴 以干脆利落的柱式和弦戛然而止。
四个人物的音乐表现
叙述者: 中等语速,较为中性的情绪色彩 父亲: 低沉的音色,强压不安的心情,故作沉稳
情节:
故事发生在深夜的森林里,黑雾弥漫,风吹 枯叶簌簌作响,树影憧憧,形成紧张的不祥之兆。 父亲带着病恹恹的儿子策马飞奔,而魔王使用各 种办法诱惑孩子。
钢琴伴奏营造出怎样的气氛?
关注音区、节奏
钢琴伴奏为营造出诡谲恐怖的气氛,在 低声部隆隆作响的音型上,奔驰的三连音清 晰可见,似马蹄的嘚嘚声。这一动机遍及整 首歌曲,并赋予其统一性。
2、那渔夫带着钩竿 也站在河岸旁 冷酷的看着河水 想把 鱼儿钓上 我暗中这样期望只要河水清又亮 他别想把小鳟鱼 钓上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豆词 词:曹雪芹
曲:刘雪庵
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 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 睡不稳纱窗风雨黄昏后 忘不了新愁与旧愁
咽不下玉粒金波噎满喉 瞧不尽镜里花容瘦 展不开眉头挨不明更漏 恰似遮不住的青山隐隐 流不断的绿水悠悠
欣赏《问》&《玫瑰三愿》
A级:聆听并跟唱《问》,感悟表达 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B级:1、请你分析《问》在创作构 思上最有特点的地方在哪里?
艺术歌曲在中国
艺术歌曲在我国一向被看成是严肃音乐(高雅音乐) 。艺术歌曲在中国的发展,以新中国成立前后为分界 线,大致可分为两个时期。 1、“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艺术歌曲传入中国之 初:萧友梅、黄自、聂耳、冼星海等,他们从不同侧 面反映了中国民族解放和人民革命的现实。 2、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艺术 歌曲创作空前繁荣。:郑秋枫、施光南、谷建芬、徐 沛东等,他们创作了《我爱你,中国》、《吐鲁番的 葡萄熟了》、《我像雪花天上来》、《牧笛》。
2、对比聆听两首歌曲,体会 艺术歌曲的特点。
欣赏《教我如何不想他》
A级:这首歌曲具有什么音乐风格? B级:进一步体会中国艺术歌曲的特 点?
赏析《教我如何不想他》
刘半农 词 赵元任 曲
此歌作于1926年,初刊与1928年 出版的《新诗歌集》。它反映了 “五四”时期的青年在挣脱封建 礼教的束缚、追求个性解放的潮 流中,对执着而纯真的爱情的热 天上飘着些微云,地上吹着些微风。 情歌唱,并被传诵一时。赵元任 啊微风吹动了我的头发,教我如何不想 以优美隽永的音乐,通过对春、
赵元任(1892—1982), 汉族,
字宣仲 ,又字宜重,原籍江苏武进 (今常州)。清朝著名诗人赵翼后人。 光绪十八年(1892年)生于天津。 现代著名学者、语言学家、音乐家。 赵元任是中国现代语言学先驱,被 誉为“中国现代语言学之父”,同 时也是中国现代音乐学之先驱, “中国科学社”的创始人之一。赵 元任在语言学方面的代表作有: 《现代吴语的研究》《中国话的文 法》《国语留声片课本》等。赵元 任在音乐方面的代表作有:《教我 如何不想她》《海韵》《厦门大学 校歌》等 。
他?
月光恋爱着海洋,海洋恋爱着月光, 夏、秋、冬各种自然景色的描写, 啊这般蜜也似的银夜,教我如何不想他?引人入胜的描写表现了青丝萦绕 啊燕水子面你落说花些慢什慢么流话,?水教底我鱼如儿何慢不慢想游他。?的青年独自徘徊咏唱的动人情景
枯树在冷风里摇,野火在暮色中烧。 使刘半农的以韵节谐美著称的原 啊西天还有一些残霞,教我如何不想他?诗,更பைடு நூலகம்添了光彩。
(1)诗与音乐的结合 (2)钢琴伴奏(独唱) (3)结构精致 (4)内容丰富 (5)演唱者具备较高的演唱技巧与艺术修养
课下作业: 搜集一些有关歌剧的知识,下 节与同学们分享。
再 见!
谢谢
大家应该也有点累了,稍作休息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艺术歌曲的特点
“艺术歌曲”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盛行的一种抒情 歌曲的通称。其特点是歌词多采用著名诗歌,着重个 人感情的抒发和内心体验的展示,曲调与歌词紧密配 合,表现手段及作曲技法比较复杂,深刻体现整首歌 词和各乐句歌词的内容,感情细腻,优美动人,抒情 性较强,伴奏不只是作和声的衬托,而常在渲染意境 和刻画形象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萧友梅(1884—1940),广东
中山人,原名乃学,字思鹤,别号雪 朋,是近代中国音乐教育之父、专业 音乐教育的开拓者与奠基者、音乐理 论家、作曲家。曾赴日本、德国学习 音乐,1920年回国后投身音乐教育, 先后创办北大音乐传习所、北京国立 艺专和上海国立音专。
萧友梅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最早掌握 西方作曲手法,并进行创作的作曲家 之一。一生作了100多首歌曲:《今 乐初集》、《新乐初集》等。尚有钢 琴曲、管弦乐曲、大提琴、弦乐四重 奏、合唱曲等。同时,还为我国培养 了一大批杰出的现代早期音乐人才, 如冼星海、贺绿汀、江定仙、李焕之 等。
黄自(1904-1938)字今吾,
江苏川沙(今属上海市)人。是 中国30年代重要作曲家,音乐教 育家,早年在美国欧伯林学院及 耶鲁大学音乐学校学习作曲。 1929年回国,先后在上海沪江大 学音乐系、国立音专理论作曲组 任教,并兼任音专教务主任,热 心音乐教育事业,培养了许多优 秀音乐人才。
黄自是对中国早期音乐教育影响最大的奠基人。他的抒情 歌曲多为中国艺术歌曲的精品。他创作的音乐作品题材丰 富、体裁广泛,风格典雅,旋律流畅,结构严谨,是我国 最早谱写抗日歌曲的作曲家之一。他最重要的贡献是介绍 了西洋近代音乐理论,造就了大批专业作曲人才。
曲:刘雪庵
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 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 睡不稳纱窗风雨黄昏后 忘不了新愁与旧愁
咽不下玉粒金波噎满喉 瞧不尽镜里花容瘦 展不开眉头挨不明更漏 恰似遮不住的青山隐隐 流不断的绿水悠悠
欣赏《问》&《玫瑰三愿》
A级:聆听并跟唱《问》,感悟表达 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B级:1、请你分析《问》在创作构 思上最有特点的地方在哪里?
艺术歌曲在中国
艺术歌曲在我国一向被看成是严肃音乐(高雅音乐) 。艺术歌曲在中国的发展,以新中国成立前后为分界 线,大致可分为两个时期。 1、“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艺术歌曲传入中国之 初:萧友梅、黄自、聂耳、冼星海等,他们从不同侧 面反映了中国民族解放和人民革命的现实。 2、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艺术 歌曲创作空前繁荣。:郑秋枫、施光南、谷建芬、徐 沛东等,他们创作了《我爱你,中国》、《吐鲁番的 葡萄熟了》、《我像雪花天上来》、《牧笛》。
2、对比聆听两首歌曲,体会 艺术歌曲的特点。
欣赏《教我如何不想他》
A级:这首歌曲具有什么音乐风格? B级:进一步体会中国艺术歌曲的特 点?
赏析《教我如何不想他》
刘半农 词 赵元任 曲
此歌作于1926年,初刊与1928年 出版的《新诗歌集》。它反映了 “五四”时期的青年在挣脱封建 礼教的束缚、追求个性解放的潮 流中,对执着而纯真的爱情的热 天上飘着些微云,地上吹着些微风。 情歌唱,并被传诵一时。赵元任 啊微风吹动了我的头发,教我如何不想 以优美隽永的音乐,通过对春、
赵元任(1892—1982), 汉族,
字宣仲 ,又字宜重,原籍江苏武进 (今常州)。清朝著名诗人赵翼后人。 光绪十八年(1892年)生于天津。 现代著名学者、语言学家、音乐家。 赵元任是中国现代语言学先驱,被 誉为“中国现代语言学之父”,同 时也是中国现代音乐学之先驱, “中国科学社”的创始人之一。赵 元任在语言学方面的代表作有: 《现代吴语的研究》《中国话的文 法》《国语留声片课本》等。赵元 任在音乐方面的代表作有:《教我 如何不想她》《海韵》《厦门大学 校歌》等 。
他?
月光恋爱着海洋,海洋恋爱着月光, 夏、秋、冬各种自然景色的描写, 啊这般蜜也似的银夜,教我如何不想他?引人入胜的描写表现了青丝萦绕 啊燕水子面你落说花些慢什慢么流话,?水教底我鱼如儿何慢不慢想游他。?的青年独自徘徊咏唱的动人情景
枯树在冷风里摇,野火在暮色中烧。 使刘半农的以韵节谐美著称的原 啊西天还有一些残霞,教我如何不想他?诗,更பைடு நூலகம்添了光彩。
(1)诗与音乐的结合 (2)钢琴伴奏(独唱) (3)结构精致 (4)内容丰富 (5)演唱者具备较高的演唱技巧与艺术修养
课下作业: 搜集一些有关歌剧的知识,下 节与同学们分享。
再 见!
谢谢
大家应该也有点累了,稍作休息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艺术歌曲的特点
“艺术歌曲”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盛行的一种抒情 歌曲的通称。其特点是歌词多采用著名诗歌,着重个 人感情的抒发和内心体验的展示,曲调与歌词紧密配 合,表现手段及作曲技法比较复杂,深刻体现整首歌 词和各乐句歌词的内容,感情细腻,优美动人,抒情 性较强,伴奏不只是作和声的衬托,而常在渲染意境 和刻画形象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萧友梅(1884—1940),广东
中山人,原名乃学,字思鹤,别号雪 朋,是近代中国音乐教育之父、专业 音乐教育的开拓者与奠基者、音乐理 论家、作曲家。曾赴日本、德国学习 音乐,1920年回国后投身音乐教育, 先后创办北大音乐传习所、北京国立 艺专和上海国立音专。
萧友梅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最早掌握 西方作曲手法,并进行创作的作曲家 之一。一生作了100多首歌曲:《今 乐初集》、《新乐初集》等。尚有钢 琴曲、管弦乐曲、大提琴、弦乐四重 奏、合唱曲等。同时,还为我国培养 了一大批杰出的现代早期音乐人才, 如冼星海、贺绿汀、江定仙、李焕之 等。
黄自(1904-1938)字今吾,
江苏川沙(今属上海市)人。是 中国30年代重要作曲家,音乐教 育家,早年在美国欧伯林学院及 耶鲁大学音乐学校学习作曲。 1929年回国,先后在上海沪江大 学音乐系、国立音专理论作曲组 任教,并兼任音专教务主任,热 心音乐教育事业,培养了许多优 秀音乐人才。
黄自是对中国早期音乐教育影响最大的奠基人。他的抒情 歌曲多为中国艺术歌曲的精品。他创作的音乐作品题材丰 富、体裁广泛,风格典雅,旋律流畅,结构严谨,是我国 最早谱写抗日歌曲的作曲家之一。他最重要的贡献是介绍 了西洋近代音乐理论,造就了大批专业作曲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