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一章第一节PPT精选文档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1章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共72张PPT)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1章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共72张PPT)

思考与讨论1
3. 提示:当血浆流经毛细血管时,水和一切能 够透过毛细血管壁的物质可以在毛细血管动脉 端渗出,进入组织细胞间隙而成为组织液,绝 大多数的组织液在毛细血管静脉端又可以重新 渗入血浆中。少量的组织液还可以渗入毛细淋 巴管,形成淋巴,淋巴经淋巴循环由左右锁骨 下静脉汇入血浆中。它们之间的关系如 图 1-2 所示。由此可见,全身的细胞外液是一个有机 的整体。
思考与讨论2
1. Na+和Cl-等直接来自于食物,不需要经过消 化可以直接被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质主 要来自于食物中的糖类和蛋白质。糖类和蛋白 质是两类大分子物质,必须经过消化系统的消 化,分解为葡萄糖和氨基酸才能被吸收。上述 物质在小肠内经主动运输进入小肠绒毛内的毛 细血管中,经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各处的毛细 血管中,再通过物质交换过程进入组织液和淋 巴。
三、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
二、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 2、内环境稳态的失调
(1)例子:尿毒症 (2)思考与讨论 (3)结论
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 一定限度的。当外界环境的变化过于 激烈,或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 碍时,内环境的稳态就会遭到破坏。
三、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
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内环境
血浆 毛细血管壁
淋巴 循环
组织液
淋巴 毛细淋巴管壁
应用练习巩固:
组织液
⑴体内绝大多数组织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什么?
⑵毛细血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什么血?浆和组织液
⑶人体注射胰岛素可看作进入内环境吗?可以 ⑷组织液、血浆和淋巴有什么异同?
均为细胞外液,但部位、细胞种类、化学成分不同
⑸内环境图解分析:细胞种类及物质来源去向
3、温度 37℃左右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一章第一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共22张PPT)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一章第一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共22张PPT)

(三)温度
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
例4.关于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 的是 A.血浆渗透压与蛋白质含量有关,与 无机离子含量无关 B. H2CO3/NaHCO3是维持细胞外液pH 稳定的缓冲物质 C.细胞内、外的Na+、K+分布不平衡 状态是通过消耗能量来维持的 D.运动后Na+、K+排出体外较多,但 机体的内环境仍维持相对稳定状态 【答案】 A
【答案】 A
三、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
(一)渗透压
3.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在37℃时,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770kPa,相当于细胞内液 的渗透压。
(二)酸碱度
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为7.35~7.45。血浆的 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HCO3- 、 HPO42-等离子有关。
例5. 一次性过量饮水会造成人体细胞肿胀, 功能受损。可用静脉滴注高浓度盐水( 1.8%NaCl溶液)对患者进行治疗。其原理 是 A. 升高细胞外液的离子浓度 B. 促进抗利尿激素的分泌 C. 降低细胞内液的离子浓度 D. 减少细胞外液液体总量 【答案】A
四、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 物质交换的媒介
(一)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二)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 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过程,需要体内各 个器官系统的参与。
例6.根据右 图判断,正确的描述是 ①对于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 活动,过程a较过程b和c更 为重要 ②组织液中的CO2有害无益 ③组织液中的物质是有变化的 ④过程b或c受阻可导致组织水肿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组织液
毛细淋巴管壁
血浆
淋巴循环
淋巴
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之间的关系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1章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课件(共26张PPT)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1章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课件(共26张PPT)

血浆、组织液、淋巴的异同点
血浆
组织液
淋巴
存在 部位
血管内
组织细胞间隙
淋巴管内
①从消化道吸收而 来;
成分 ②从组织液中回渗 来源 而来;
③淋巴在左右锁骨 下静脉汇入
①血浆透出毛细 血管成;
②由消化道吸收 而来
化学 含有水、无机盐、蛋白质等,血浆中蛋白质含量较高,
人体与此直接相关的四大系统是呼吸系统、消化系统、 循环系统、泌尿系统。 ①消化系统负责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 ②循环系统负责营养物质及代谢废物的运输; ③呼吸系统排出CO2和少量H2O(以气体形式); ④泌尿系统排出尿素、H2O和无机盐;皮肤排出部分 H2O、无机盐和尿素。 【注意】涉及代谢产物排出有关的系统为呼吸系统和泌 尿系统,有关器官主要是肺、肾脏和皮肤。
体内所有细胞直接获取营养物质的场所都是内环境,不能直 接从外界获取。如皮肤表皮细胞不能从空气中直接吸收利用 O2而必需从组织液中获取。
链接——区分易混概念 ①血液和血浆: 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 血浆是血液中的液体部分,属于体液中的细胞外液。 ②血红蛋白和血浆蛋白: 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中,是红细胞内的主要成分。 血浆蛋白是血浆中多种蛋白质的总称,为血浆中国含量最 多的“固体”成分。 ③细胞液、细胞内液、细胞外液 细胞液特指植物细胞大液泡中的液体。 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特指多细胞动物中的两个概念,细胞 内液是细胞内的液体,而细胞外液即细胞的生存环境,它 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等,也称之为内环境。
【注意】判断内环境的成分时,即判断该成分是否存在于血浆 、组织液、淋巴中,如果是,则属于内环境成分。另外需注意 血浆不等于血液;一切与外界环境相通的结构,如呼吸道、消 化道、泪腺、尿道、肺泡腔等属于人体的外环境。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全册课件PPT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全册课件PPT
胞的低 D.不能观察到红细胞,因为每个装片中的红细胞都已经
破裂了
解答提示:①生理盐水为红细胞的等渗溶液——红细胞保 持正常形态;②10% NaCl 溶液的渗透压大于红细胞的渗透压 ——红细胞皱缩;③蒸馏水的渗透压小于红细胞的渗透压—— 红细胞破裂。
答案:C
1.对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间的物质联系的正确表述是 ()
2.酸碱度: (1)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 为_7_.3_5_~__7_._4_5_。 (2)血浆的 pH 保持稳定与 HCO- 3 、HPO24-等离子有关。 3.温度:一般维持在___3_7__℃____左右(人体)。 [探究与学习] 人的血浆渗透压为什么要等于细胞内液的 渗透压? 提示:细胞的直接生活环境是细胞外液,若细胞内液与细 胞外液浓度不同,会发生细胞失水或吸水,只有维持细胞内液 与细胞外液渗透压相等,才能保持细胞的正常形态。
有关物质进入细胞需经过生物膜层数的计算 ①确定具体的运输途径。 ②切记由单层细胞组成的结构:小肠绒毛壁、毛细血管壁、 毛细淋巴管壁和肺泡壁。 ③经过单层细胞要经过 2 次细胞膜。
【例 3】 下图 1-1-4 为高等动物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 质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图 1-1-4 A.①③都必须通过消化系统才能完成 B.人体的体液包括内环境和细胞外液 C.红细胞中的 O2 进入组织细胞至少需要经过 4 层生物膜 D.⑥可表述为:体内细胞可与外界环境直接地进行物质 交换
巴和组织液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C.①③
名师点拨:根据人体的组织结构特点可知,毛细血管壁细
胞内邻血浆,外邻组织液,故其内环境是②;同理可知毛细淋
巴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④。
答案:C
【变式训练 1】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是( ) A.肺泡腔内的气体 B.小肠腔内的消化液 C.心室腔内的血浆 D.膀胱腔内的尿液 [解析]消化道、呼吸道及泌尿系统管道跟外界环境直接相 通,都不属于内环境。 [答案]C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1章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课件(共32张PPT)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1章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课件(共32张PPT)
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赞美诗
平稳而富饶 我生活在你温暖的怀抱 是你,为我平添物质和能量 是你,吸纳我无尽的烦恼 是你,默默地搭起流通之桥 没有你—— 内环境 我—— 一个小小的细胞 生命会怎样飘摇。。。。。。
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无论春夏秋冬,风云变幻, 它却总是轻波微澜。 稳态是生命系统的特征, 也是机体存活的条件。 它让每一个细胞分享, 又靠所有细胞共建。
优秀课件PPT公开课优质课PPT课件人 教版高 中生物 必修三 第1章 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课件(共32张PPT)
小结:各类细胞生存的具体环境
细胞名称 血细胞 淋巴细胞 组织细胞
(表皮细胞、神经细胞等)
毛细血管壁细胞
毛细淋巴管壁细胞
小肠上皮细胞
生活的环境 血浆 淋巴 组织液
血浆、组织液 组织液、淋巴
➢人无论是在冰天 雪地还是在炼钢 炉前体温都是 37℃左右,这是 为什么?
➢大量出汗或严重 腹泻时,需要及 时补充含盐的水, 这又是为什么?
细胞生活在那里?
血细胞
单细胞生物生活的环境 草履虫
养料、氧气 代谢废物
外界水环境
n ◆ 单细胞生物直接生活在外界水环境中, 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多细胞生物体内细胞生活的环境
优秀课件PPT公开课优质课PPT课件人 教版高 中生物 必修三 第1章 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课件(共32张PPT)
优秀课件PPT公开课优质课PPT课件人 教版高 中生物 必修三 第1章 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课件(共32张PPT)
二、细胞外液的成分
以血浆为例
成分 水 血清白蛋白
蛋 血清球蛋白 白 质 纤维蛋白原
脂 质 无 机 盐 离 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胞名称 组织细胞
生活的环境 组织液
血细胞
毛细血管 壁细胞
血浆
毛细淋巴管 壁细胞
淋巴
8
9
(4)血浆、组织液、淋巴之间的相互转化
组织液
毛细血管壁 毛细血管壁
血浆
毛细淋 巴管壁
淋巴
左右锁骨 下静脉
血浆、组织液、淋巴之间的关系双向渗透O2和营物质 组血浆组织液




淋巴循环

淋巴
CO2和代谢废物 细 胞
• 组织液和淋巴的组成成分和血浆的组成成分 相似,不同点就在于血浆中蛋白质含量较高, 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很少。
13
三、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 渗透压 酸碱度 温度
1. 渗透压
(1)概念: 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2)渗透压的大小:
取决于单位体积中溶质微粒的数目。 与浓度成正比 (3)影响因素:血浆的渗透压主要与无机盐 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内环境的渗透压主要 与Na+、Cl-含量有关.
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一、内环境的相关概念
1、体液: 人体内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
2、分类 细胞内液: 约2/3 血浆
细胞外液 组织液 (约1/3)
淋巴
3、内环境:请看下图
细细 胞胞 内外 液液
外界 细胞 细内胞环外境液 环境
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了体内细胞 生活的液体环境,即内环境。
11
二、细胞外液(内环境)的成分
血浆的化学组成 水:在血浆中占90-92%. 有机化合物:蛋白质.脂类.氨基酸.葡萄糖.核苷酸. 维生素等. 无机离子:Na+.K+.Cl-的量较多. 气体:以O2和CO2最为重要。 调节生命活动的各种激素. 细胞代谢废物:除CO2外,还有尿素.尿酸等.
12
内环境的成分概括为:90%的水,其余为无机 盐和蛋白质,各种营养物质和各种代谢废物, 气体和激素。
22
4.(01年全国)人体发生花粉过敏反应时,由于毛 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溢出,会造成局 部( C )
A、血浆量增加
B、组织液减少
C、组织液增加
D、淋巴减少
5. 人由于长期饥饿而导致身体浮肿是由于细胞外 液中的哪一部分增加引起的( B)
A、血浆 B、组织液 C、淋巴 D、细胞质
23
白细胞 血小板
血浆


红细胞
血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血浆 是血细胞的直接生活环境
(2)组织液
存在于组织细胞间隙的液体,又叫组织间隙液
组织液是组织细胞的直接生活环境
手和脚上磨出的水泡中的液体即为组织 液,呈淡黄色。 (3)淋巴
又叫淋巴液,混悬有淋巴细胞、吞噬细胞 等,可协助机体抵御疾病。对于这些细胞 来讲,淋巴就是它们的直接生活环境。
20
2.下列各项中,能视为物质进入内环境的 实例的是( D ) A、精子进入输卵管中 B、牛奶被引入胃中 C、氧进入血液中的红细胞中 D、胰岛素被注射入皮下组织中
21
3.(02年广东、河南卷)下列不属于哺乳动物 和人体“内环境”的是A(B D )(多选) A、肺泡腔内的气体 B、小肠腔内的消化液 C、心室腔内的血浆 D、膀胱腔内的尿液
2. 酸碱度
数值变动范围:7.35~7.45
调节机制 :缓冲物质(HCO3-、HPO42-) 缓冲物质一般都成对存在,所以又 称为缓冲对。比如血浆里最重要的 一对缓冲物质就是 H2CO3 / NaHCO3
3. 温度: 370C左右
四、内环境的生理意义
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的媒介
细胞 细内胞环外境液
3
3、内环境概念的内涵
内环境与细胞外液是同一概念。
主要包括组织液、血浆和淋巴,但不是说就只有 这三种。例如,脑脊液也属于内环境组成成分。
人的呼吸道、肺泡腔、消化道等属于人体与外界 相通的环境,因而汗液、尿液、消化液、泪液等 液体不属于内环境的组成。
4
(1)血浆

白细胞


血小板
细 胞
红细胞
红细胞
外界 环境
人体细胞与外界的物质交换 18
体液
细胞内液
组成
细胞外液 (内环境)
成分 理化性质 作用
组织液 血浆
淋巴
渗透压 酸碱度 温度
1. 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管壁细胞的生 活内环境分别是( C )
①血液和组织液 ②血浆和组织液
③淋巴和血浆
④淋巴和组织液
A、 ① ④ C、 ② ④
B、 ② ③ D、 ① 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