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交换机虚拟化项目解决方案

合集下载

华为虚拟化实施方案

华为虚拟化实施方案

华为虚拟化实施方案
华为作为全球领先的信息与通信技术(ICT)解决方案供应商,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高效、可靠的虚拟化解决方案。

华为虚拟化实施方案是基于华为自主研发的FusionSphere虚拟化平台,结合华为多年的ICT行业经验和技术积累,为客户提供了全面的虚拟化解决方案。

首先,华为虚拟化实施方案充分考虑了客户的业务需求和IT基础设施现状,通过对客户现有环境的深入分析,为客户量身定制了一套适合其业务发展的虚拟化实施方案。

在实施过程中,华为将充分考虑客户的业务连续性和安全性,确保在虚拟化平台的部署和迁移过程中,不会对客户业务造成影响。

其次,华为虚拟化实施方案充分利用了FusionSphere虚拟化平台的优势,包括高可靠性、高性能、高可扩展性等特点。

通过对客户现有IT基础设施的整体规划和设计,华为将为客户提供高效的虚拟化解决方案,有效提升IT资源利用率,降低运维成本,提升业务灵活性和敏捷性。

另外,华为虚拟化实施方案还充分考虑了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技术创新,为客户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虚拟化解决方案。

华为将与客户紧密合作,持续优化和升级虚拟化平台,确保客户始终能够获得最新
的技术支持和服务。

总的来说,华为虚拟化实施方案是基于FusionSphere虚拟化平台的全面解决方案,旨在为客户提供高效、可靠的虚拟化解决方案,帮助客户提升业务灵活性和敏捷性,降低IT运维成本,实现数字化转型。

华为将继续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更加优质的虚拟化解决方案,与客户携手共创美好未来。

(完整版)华为虚拟化技术方案

(完整版)华为虚拟化技术方案

航天电子SAP系统华为虚拟化技术建议书航天电子虚拟化整体设计架构设计组网方案概述针对本次航天电子SAP系统建设需求,建议采用华为Fusion Sphere虚拟化整体解决方案。

利用虚拟化技术,部署CAMS、ERP、MII等应用系统环境,实现节能环保,简化管理,业务快速上线及灵活扩容的建设要求。

同时结合业务需求,利用现有存储设备对虚拟化环境进行备份。

解决方案设计本次采用2台高性能物理服务器,通过部署华为Fusion Sphere虚拟化构建生产系统群集,互为热备。

同时可利用虚拟化平台本身HA环境,确保业务的高可用。

存储通过FC组网,通过2台SAN光纤交换机与前端物理服务器链接,SAN交换机备份,服务器及存储各通过4条光纤组成冗余链路,确保链路冗余性。

架构逻辑图服务器选型设计根据航天电子SAP系统建设需求,推荐采用华为RH5885 v3高性能服务器。

RH5885 V3是新一代4U 4路机架服务器。

它支持Intel® Xeon® E7 v2系列处理器,可提供60个计算核心,通过处理器、内存、I/O、硬盘的灵活配置,以最优的性价比,满足数据库、ERP、商业智能分析、大数据、虚拟化等业务需求。

本次配置2台高性能RH5885 v3服务器,每台服务配置4颗E7-4820 v2 8核处理器,6根16G内存,共96G容量,最大可支持3T的内存容量扩容,本地配置4块300G 15K高速热插拔硬盘,板载提供6个千兆网口及2块双通道8G HBA卡,冗余插拔电源。

存储选型设计本次建议采用华为OceanStor 5300 v3系列存储设备,其具备面向云架构的操作系统、新一代硬件平台和丰富的智能管理软件。

可扩展到8控、1TB缓存、5PB存储容量,支持16GbpsFC、56Gbps IB、PCI-E 3.0、12Gbps SAS、智能IO卡。

满足大型数据库OLTP/OLAP、文件共享、云计算等数据存储需求,广泛用于政府、金融、电信、能源、媒资等行业。

华为交换机虚拟化解决方案

华为交换机虚拟化解决方案

华为交换机虚拟化(CSS) 解决方案陕西西华科创软件技术有限公司2016年4月1目录一、概述 (3)二、当前网络架构的问题 (3)三、虚拟化的优点 (4)四、组建方式 (5)三、集群卡方式集群线缆的连接 (5)四、业务口方式的线缆连接 (6)五、集群建立 (7)1. 集群的管理和维护 (8)2. 配置文件的备份与恢复 (8)3. 单框配置继承的说明 (8)4. 集群分裂 (8)5. 双主检测 (9)六、产品介绍 (10)1.产品型号和外观: (14)2.解决方案应用 (20)一、概述介绍虚拟化技术是当前企业IT技术领域的关注焦点,采用虚拟化来优化IT架构,提升IT 系统运行效率是当前技术发展的方向。

对于服务器或应用的虚拟化架构,IT行业相对比较熟悉:在服务器上采用虚拟化软件运行多台虚拟机(VM---Virtual Machine),以提升物理资源利用效率,可视为1:N的虚拟化;另一方面,将多台物理服务器整合起来,对外提供更为强大的处理性能(如负载均衡集群),可视为N:1的虚拟化。

对于基础网络来说,虚拟化技术也有相同的体现:在一套物理网络上采用VPN或VRF 技术划分出多个相互隔离的逻辑网络,是1:N的虚拟化;将多个物理网络设备整合成一台逻辑设备,简化网络架构,是N:1虚拟化。

华为虚拟化技术CSS属于N:1整合型虚拟化技术范畴。

CSS是Cluster Switch System的简称,又被称为集群交换机系统(简称为CSS),是将2台交换机通过特定的集群线缆链接起来,对外呈现为一台逻辑交换机,用以提升网络的可靠性及转发能力。

二、当前网络架构的问题网络是支撑企业IT正常运营和发展的基础动脉,因此网络的正常运行对企业提供上层业务持续性访问至关重要。

在传统网络规划与设计中,为保证网络的可靠性、故障自愈性,均需要考虑各种冗余设计,如网络冗余节点、冗余链路等。

图1 传统冗余网络架构为解决冗余网络设计中的环路问题,在网络规划与部署中需提供复杂的协议组合设计,如生成树协议STP(Spanning Tree Protocol)与第一跳冗余网关协议(FHGR: First Hop Redundant Gateway ,VRRP)的配合,图1所示。

华为虚拟化技术方案设计

华为虚拟化技术方案设计

华为虚拟化技术方案设计引言:虚拟化技术是以软件的方式实现硬件资源的虚拟化,使得多个虚拟机实例可以在同一台物理服务器上运行。

虚拟化技术可以提高硬件资源的利用率、降低运维成本,并且增加业务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华为作为一家全球领先的通信技术解决方案供应商,通过自己的技术实力和经验,为客户提供创新的虚拟化技术方案,帮助客户实现数字化转型。

方案设计:1.虚拟化平台选择:华为可以提供多个虚拟化平台选择,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其中主要包括华为FusionSphere和华为CloudEngine。

- FusionSphere是华为自主研发的基于开源虚拟化技术的云平台,可以提供高性能、高可靠性、高可用性的虚拟化环境。

FusionSphere支持KVM、Xen和VMware等多种虚拟化技术,能够在不同的硬件架构上实现虚拟化。

- CloudEngine是华为提供的云操作系统平台,可以帮助企业快速构建私有云、混合云和公共云。

CloudEngine提供了虚拟化管理、网络管理和安全管理等功能,可以有效地管理虚拟化环境。

2.虚拟化存储技术:华为提供了多种虚拟化存储技术,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 FusionStorage是华为自主研发的分布式存储系统,可以提供高性能、高可靠性的存储服务,支持多种协议和多种存储介质,能够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

- FusionCube是华为提供的一体化存储服务器,集合了计算、存储和网络资源,可以实现高效的虚拟化存储。

3.虚拟化网络技术:华为提供了多种虚拟化网络技术,可以实现虚拟机之间的网络互通,提供安全、可靠的网络连接。

-SDN技术:华为提供了SDN控制器,并与虚拟化平台集成,可以实现虚拟网络的自动化管理和灵活配置。

-VxLAN技术:VxLAN是一种虚拟化扩展局域网技术,可以将虚拟机的数据包封装在扩展的IP包中进行传输,提供更大的网络隔离和更高的可扩展性。

4.虚拟化管理工具:华为提供了一系列虚拟化管理工具,可以帮助企业有效地管理和监控虚拟化环境。

华为交换机虚拟化解决方案

华为交换机虚拟化解决方案

华为交换机虚拟化(CSS) 解决方案陕西西华科创软件技术有限公司2016年4月1目录一、概述 (3)二、当前网络架构的问题 (3)三、虚拟化的优点 (4)四、组建方式 (5)三、集群卡方式集群线缆的连接 (5)四、业务口方式的线缆连接 (6)五、集群建立 (7)1. 集群的管理和维护 (8)2. 配置文件的备份与恢复 (8)3. 单框配置继承的说明 (8)4. 集群分裂 (8)5. 双主检测 (9)六、产品介绍 (10)1.产品型号和外观: (14)2.解决方案应用 (20)一、概述介绍虚拟化技术是当前企业IT技术领域的关注焦点,采用虚拟化来优化IT架构,提升IT 系统运行效率是当前技术发展的方向。

对于服务器或应用的虚拟化架构,IT行业相对比较熟悉:在服务器上采用虚拟化软件运行多台虚拟机(VM---Virtual Machine),以提升物理资源利用效率,可视为1:N的虚拟化;另一方面,将多台物理服务器整合起来,对外提供更为强大的处理性能(如负载均衡集群),可视为N:1的虚拟化。

对于基础网络来说,虚拟化技术也有相同的体现:在一套物理网络上采用VPN或VRF 技术划分出多个相互隔离的逻辑网络,是1:N的虚拟化;将多个物理网络设备整合成一台逻辑设备,简化网络架构,是N:1虚拟化。

华为虚拟化技术CSS属于N:1整合型虚拟化技术范畴。

CSS是Cluster Switch System的简称,又被称为集群交换机系统(简称为CSS),是将2台交换机通过特定的集群线缆链接起来,对外呈现为一台逻辑交换机,用以提升网络的可靠性及转发能力。

二、当前网络架构的问题网络是支撑企业IT正常运营和发展的基础动脉,因此网络的正常运行对企业提供上层业务持续性访问至关重要。

在传统网络规划与设计中,为保证网络的可靠性、故障自愈性,均需要考虑各种冗余设计,如网络冗余节点、冗余链路等。

图1 传统冗余网络架构为解决冗余网络设计中的环路问题,在网络规划与部署中需提供复杂的协议组合设计,如生成树协议STP(Spanning Tree Protocol)与第一跳冗余网关协议(FHGR: First Hop Redundant Gateway ,VRRP)的配合,图1所示。

华为FusionSphere-6.5-服务器虚拟化运营

华为FusionSphere-6.5-服务器虚拟化运营
3.适用场景
① 适用于虚拟化环境下运行的工程制图(ProE、Catia、 AutoCAD)、媒体制作、3D游戏、GIS等应用
② 工业设计,多媒体编辑,能源行业,金融服务与贸易,医 疗成像系统,教育行业的最佳实践
4. 应用价值
提高了虚拟化环境下高性能图形图像应用体验
在线调整CPU和内存
内存复用技术,提高30%虚拟机密度
虚拟机热迁移技术(VM Motion)
虚拟机克隆
虚拟机HA机制
动态资源调度(DRS)
分布式电源管理(DPM)
QoS精细化资源管控,保障VIP业务可用
管理数据保护机制
eBackup虚拟机备份方案
来的损失。
用户剩余信息彻底清除,不留痕
系统精简加固,提升安全
网络隔离安全
账号安全管理
相关概念
虚拟机通信原理
准备网络资源(3)
目录
1 FusionSphere 6.5 虚拟化特性介绍 2 FusionSphere 6.5 虚拟化资源 3 FusionSphere 6.5 虚拟机创建流程
创建裸虚拟机(1)
创建裸虚拟机(2)
创建裸虚拟机(3)
创建裸虚拟机(4)
创建裸虚拟机(5)
创建裸虚拟机(6)
创建裸虚拟机(7)创建Βιβλιοθήκη 虚拟机(8)创建裸虚拟机(9)
创建裸虚拟机(10)
安装虚拟机系统(1)
安装虚拟机系统(2)
安装虚拟机系统(3)
安装虚拟机系统(4)
安装虚拟机系统(5)
谢谢!
兼容主流硬件和操作系统
兼容华为全系列硬件产品
目录
1 FusionSphere 6.5 虚拟化特性介绍 2 FusionSphere 6.5 虚拟化资源 3 FusionSphere 6.5 虚拟机创建流程

华为FusionCube超融合解决方案

华为FusionCube超融合解决方案

华为FusionCube超融合解决方案1超融合概述超融合崛起CPU SSD HDDCPUSSDHDDCPUSSDHDD....SDSSDC10GE RoCE/InfinibandStorageNetworkX86 #1X86 #2X86 #NCompute智能进化之道:☐更快速的SDS☐更线性的性能☐更简单的管理☐更快速的交付☐更紧凑的空间颠覆传统的新趋势2021年9.3B$其他集成系统总和10.7B$HCI市场空间121086420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Integrate Infra HCIIntegrate Stack Reference ArchitectureOutlook for Integrated System MarketGartner 预测,2022年,超融合市场份额将超过其他集成系统市场份额的总和HCI 17.0%SDS22.1%传统存储…IDC 2018年中国区存储市场HCI SDS 传统存储2FusionCube总体介绍Any Workload, Any Site, One SystemAny WorkloadAny Site中心站点FusionCube•预安装预集成•统一管理•一键升级•一键日志收集•一键扩容•支持双活•异步复制•QoS•亚健康检测•EC简单高效安全可靠•自研NVMe SSD •支持IB 网络•单柜720W IOPS •1T 数据重构15Min极致性能FusionCube DB开放兼容•兼容主流数据库•混合负载FusionCube ROBO即插即用•全栈边缘DC •整柜交付•快速初始化无需值守•远程统一管理分支设备与资源•多种接入方式监控分支状态云边协同•应用批量从中心部署至分支•边缘智能站点对接华为云IEF 平台分支和边缘站点虚拟化支持FusionSphere 和VMWare 虚拟化,满足客户多样需求私有云打造一体化云平台、支持一体化交付,高效部署数据库Oracle开放兼容业界主流数据库桌面云以个人为中心的数字化办公空间混合负载一套系统承载数据库和虚拟化应用One SystemFusionCube 超融合基础设施VDI 一体机数据库一体机ROBOHCI 私有云HOP 桌面协议端到端交付兼容主流数据库对标Exadata 快速部署即插即用无人值守应用&办公企业虚拟化云平台统一云平台业务协同0102030405FusionCube 应用场景FusionCube 中国市场占有率第一Gartner MQ 2018.11FusionCube 跃升Gartner 挑战者象限MicrosoftVMwareDell EMCNutanix Scale Computing DataCoreRedhat Pivot3CiscoHPEHuaweiMaxtaStorMagic StarWindChallengersLeadersNiche Players VisionariesHuawei 23.2%H3C19.3%SANGFOR 15.5%Le …QingClo …Dell …Nutanix …Cisco 2.1%SmartX …Others …China HCI Market Overview, 2018$716.华为超融合市场分析010203简——最简运维简易部署简易运维一键式巡检升级扩容15min 预装交付业务发放90%部署时间虚拟化计算存储200%运维效率1024节点统一管理优——最优性能业界最优性能HCI 场景,单节点IOPS 开启重删压缩后,性能损失业界最高磁盘利用率 业界最强自愈能力1TB 数据恢复时间FusionCube150KVS N 100KFusionCube <15%VSN >30%90%磁盘利用率性能无损EC Turbo 专利FusionCube <30minVSN>60minV>60minVS 省——因为灵活所以最省TCO节省TCO60%TCO50%运维人力58%能耗75%空间传统方案友商FusionCube 超融合平台的特点FusionAccessFusionCube 超融合基础设施SAPCRM桌面虚拟化VDI 应用虚拟化SBCLinux VMWindows VM Windows VM 卓越体验自研HDP 桌面协议构筑业界最佳的显示画质和音视频,桌面使用清晰流畅1安全可靠数据不落地,全系统端到端安全智能防护。

华为FusionSphere 8.0 虚拟化套件分布式虚拟交换机技术白皮书

华为FusionSphere 8.0 虚拟化套件分布式虚拟交换机技术白皮书

华为FusionSphere 8.0 虚拟化套件分布式虚拟交换机技术白皮书文档版本V1.0发布日期2019-12-30版权所有©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2019。

保留一切权利。

非经本公司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摘抄、复制本文档内容的部分或全部,并不得以任何形式传播。

商标声明和其他华为商标均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商标。

本文档提及的其他所有商标或注册商标,由各自的所有人拥有。

注意您购买的产品、服务或特性等应受华为公司商业合同和条款的约束,本文档中描述的全部或部分产品、服务或特性可能不在您的购买或使用范围之内。

除非合同另有约定,华为公司对本文档内容不做任何明示或暗示的声明或保证。

由于产品版本升级或其他原因,本文档内容会不定期进行更新。

除非另有约定,本文档仅作为使用指导,本文档中的所有陈述、信息和建议不构成任何明示或暗示的担保。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地址:深圳市龙岗区坂田华为总部办公楼邮编:518129网址:目录1 分布式虚拟交换机概述 (1)1.1 产生背景 (1)1.2 虚拟交换现状 (2)1.2.1 基于服务器CPU实现虚拟交换 (2)1.2.2 物理网卡实现虚拟交换 (2)1.2.3 交换机实现虚拟交换 (3)2 华为方案简介 (5)2.1 方案是什么 (5)2.2 方案架构 (7)2.3 方案特点 (7)3 虚拟交换管理 (8)3.1 主机 (8)3.2 分布式虚拟交换机 (8)3.3 端口组 (8)4 虚拟交换特性 (9)4.1 物理端口/聚合 (9)4.2 虚拟交换 (9)4.2.1 普通交换 (9)4.2.2 SR-IOV直通 (10)4.2.3 用户态交换 (10)4.3 流量整形 (11)4.3.1 基于端口组的流量整形 (11)4.4 安全 (12)4.4.1 二层网络安全策略 (12)4.4.2 广播报文抑制 (12)4.4.3 安全组 (13)4.5 端口组类型 (13)4.5.1 Trunk端口 (13)4.5.2 Access端口 (13)4.6 端口管理 (13)4.7 存储面三层互通 (14)4.8 配置管理VLAN (14)4.9 业务管理平面 (14)5 虚拟交换应用场景 (15)5.1 集中虚拟网络管理 (15)5.2 虚拟网络流量统计功能 (15)5.3 分布式虚拟端口组 (15)5.4 分布式虚拟上行链路 (15)5.5 网络隔离 (15)5.6 网络迁移 (16)5.7网络安全 (16)6 缩略语 (16)华为FusionSphere 6.5.0分布式虚拟交换机技术白皮书1分布式虚拟交换机概述1 分布式虚拟交换机概述1.1 产生背景图1-1网络虚拟化的发展计算虚拟化驱动网络虚拟化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为交换机虚拟化(CSS) 解决方案陕西西华科创软件技术有限公司2016年4月1目录一、概述 (3)二、当前网络架构的问题 (3)三、虚拟化的优点 (5)四、组建方式 (5)三、集群卡方式集群线缆的连接 (5)四、业务口方式的线缆连接 (6)五、集群建立 (8)1. 集群的管理和维护 (8)2. 配置文件的备份与恢复 (9)3. 单框配置继承的说明 (9)4. 集群分裂 (9)5. 双主检测 (10)六、产品介绍 (11)1.产品型号和外观: (15)2.解决方案应用 (21)一、概述介绍虚拟化技术是当前企业IT技术领域的关注焦点,采用虚拟化来优化IT架构,提升IT 系统运行效率是当前技术发展的方向。

对于服务器或应用的虚拟化架构,IT行业相对比较熟悉:在服务器上采用虚拟化软件运行多台虚拟机(VM---Virtual Machine),以提升物理资源利用效率,可视为1:N的虚拟化;另一方面,将多台物理服务器整合起来,对外提供更为强大的处理性能(如负载均衡集群),可视为N:1的虚拟化。

对于基础网络来说,虚拟化技术也有相同的体现:在一套物理网络上采用VPN或VRF技术划分出多个相互隔离的逻辑网络,是1:N的虚拟化;将多个物理网络设备整合成一台逻辑设备,简化网络架构,是N:1虚拟化。

华为虚拟化技术CSS属于N:1整合型虚拟化技术范畴。

CSS是Cluster Switch System的简称,又被称为集群交换机系统(简称为CSS),是将2台交换机通过特定的集群线缆链接起来,对外呈现为一台逻辑交换机,用以提升网络的可靠性及转发能力。

二、当前网络架构的问题网络是支撑企业IT正常运营和发展的基础动脉,因此网络的正常运行对企业提供上层业务持续性访问至关重要。

在传统网络规划与设计中,为保证网络的可靠性、故障自愈性,均需要考虑各种冗余设计,如网络冗余节点、冗余链路等。

图1 传统冗余网络架构为解决冗余网络设计中的环路问题,在网络规划与部署中需提供复杂的协议组合设计,如生成树协议STP(Spanning Tree Protocol)与第一跳冗余网关协议(FHGR: First Hop Redundant Gateway ,VRRP)的配合,图1所示。

此种网络方案基于标准化技术实现,应用非常广泛,但是由于网络发生故障时环路状态难以控制和定位,同时如果配置不当易引起广播风暴影响整个网络业务。

而且,随着IT规模扩展,网络架构越来越复杂,不仅难于支撑上层应用的长远发展,同时带来网络运维过程中更多的问题,导致基础网络难以持续升级的尴尬局面。

另一方面,快速环路技术也在发展,如图2。

如标准化的弹性分组环RPR(Resilient Packet Ring)技术,可提供50ms内的快速切换,但RPR技术构建成本高,且互联带宽有限,不适合局域环境内大型交换网络建设。

图2 环网结构在传统的网络组网技术难以满足IT发展要求的挑战下,新的网络虚拟化技术如何起到快速支撑新的需求?技术的进步并不是全面修改传统网络规划与设计方法,而需要在保持大部分传统建设习惯下,达到极大简化管理、简化运维、简化规划设计的效果,比如虚拟化技术需要考虑:在保持与传统网络布线方式、传统物理拓扑连接的方式下进行整体网络架构的改良与优化。

三、虚拟化的优点随着数据中心数据访问量的逐渐增大以及网络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单台交换机已经无法满足需求,而通过交换机的集群能够实现数据中心大数据量转发和网络高可靠性CSS的特征:1. 交换机多虚一:CSS对外表现为一台逻辑交换机,控制平面合一,统一管理2. 转发平面合一:CSS内屋里设备转发平面合一,转发信息共享并实时同步3. 跨设备链路聚合:跨CSS内物理设备的链路被聚合成一个ETH-TRUNK端口和下游的设备进行互联4. 简化运营:整个CSS被作为一台交换机来管理,简化运维、降低Opex ;5. 可靠性高:CSS 内一台设备故障,其他设备可以接管 CSS 的控制和转发,避免单点故障 ;6. 无环网络:跨设备的链路聚合,在CSS和其他设备互联时,天然避免了环路问题;7. 链路均衡:跨设备的链路ECMP,100%的网络链路和带宽的利用率 ;8.扩容网络时,保护已有投资。

9.扩容的同时,将2台物理设备虚拟为1台设备,简化了设备的配置和管理。

10.多台设备间冗余、备份,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四、组建方式硬件要求:目前支持2台框式交换机设备组成集群,支持集群的设备型号为:●S7706、S7712(S7706和S7712之间可以混合集群。

)集群方式为:集群卡方式和业务口方式。

●集群卡方式:即在主控板SRU的子卡槽位插入集群卡VSTSA,原有主控板、接口板、机框不用更新,就可以支持集群。

●业务口方式:集群成员交换机之间通过LPU上的普通业务口连接。

将LPU上的业务口配置为集群物理成员端口后加入逻辑集群端口,通过SFP+光模块和光纤或SFP+集群线缆将集群物理成员端口连接起来。

三、集群卡方式集群线缆的连接集群成员交换机之间通过主控板上的集群卡连接(每块集群卡上有4个集群口)。

两台设备都有两块主控板的情况下,通过专用的集群电缆QSFP+高速线缆或QSFP+光模块和光纤将这8组集群口按照图1-1规则连接起来。

集群口连接规则是固定的,所有集群口都要插上集群线缆,不能随意连接。

图1-1集群卡方式集群电缆连接规则对于集群卡连接方式,单台设备上必须配置两块同类型的SRU主控板,即都是SRUA或都是SRUB;两台设备之间可配不同类型的SRU主控板;S7700系列交换机支持集群卡集群方式;四、业务口方式的线缆连接集群成员交换机之间通过LPU上的普通业务口连接。

将LPU上的业务口配置为集群物理成员端口后加入逻辑集群端口,通过SFP+光模块和光纤或SFP+集群线缆将集群物理成员端口按照下图规则连接起来。

图1-2业务口连接规则业务口集群具有灵活的组网形式,每块单板最多可配置32个集群物理成员端口,提高了集群链路的带宽和可靠性。

业务口集群按照链路的分布,有两种组网形式。

1+0组网:配置一个逻辑集群端口,物理集群端口分布在一块单板上,依靠一块单板上的集群链路实现集群连接。

1+1组网:配置两个逻辑集群端口,物理集群端口分布在两块单板上,不同单板上的集群链路形成备份。

一个逻辑集群口下的物理集群口只能与对框的一个逻辑集群口下物理集群口相连,不允许混连。

为保证集群系统稳定和方便后期的维护,集群连线时建议按照如下几点原则:●在1+1组网中,建议两块集群单板上的集群链路数量保持一致,并且使用相同端口速率的单板来配置物理集群口。

●在1+1组网中,对于S7712,S9312,S9312E,S9712,两块单板建议对称分布在主控板的两侧,例如6和7槽位,5和8槽位、……、1和12槽位,而对于S7706,S9306,S9306E,S9706没有这个限制。

●两框组建集群的单板所在槽位号建议保持一致,物理集群端口和对端物理集群端口连接的时候建议物理端口号一一对应。

截至V2R2版本,所有支持业务口集群的单板类型:五、集群建立集群建立时,先启动的交换机优先竞争为主交换机。

同时启动的成员交换机间相互发送集群竞争报文,选举出主交换机,负责集群系统的管理,另一台交换机成为备交换机。

主交换机选举规则如下图所示:集群系统建立之前,每台交换机都是单独的实体,每台交换机有自己独立的IP地址,用户需要独立的管理所有的交换机;集群建立后集群成员对外体现为一个统一的逻辑实体,用户使用一个IP地址对集群中的所有交换机进行管理和维护。

集群系统的IP地址和MAC地址为集群系统首次建立时,集群主交换机的IP地址和MAC地址。

1.集群的管理和维护集群建立后,所有的成员设备组成一台虚拟设备存在于网络中,所有成员设备的资源由主交换机统一管理。

用户可以通过LPU接口板上的业务端口、系统主用主控板上的串口或管理网口登录集群系统,对整个集群系统进行管理和维护。

对于单台没有运行集群的设备,接口编号采用:槽位号/子卡号/端口号,设备加入集群后,接口编号采用:集群ID/槽位号/子卡号/端口号。

如:设备没有运行集群时,某个接口的编号为GigabitEthernet1/0/1;当该设备加入集群后,如果集群ID为2,则该接口的编号将变为GigabitEthernet2/1/0/1。

在集群环境下,业务流量转发与单框环境下不同,跨设备的转发需要经过交换网两次。

对于报文内容的处理没有区别,都需要进行一次上、下行处理。

2.配置文件的备份与恢复设备从非集群状态进入集群状态后,会自动将原有的非集群状态下的配置文件备份,以便去使能集群功能后,恢复原有配置。

使能设备的集群功能并立即重启进入集群状态后,系统自动将原有的配置文件加上.bak 的扩展名备份:若原配置文件扩展名为.cfg,则备份配置文件扩展名为.cfg.bak。

若原配置文件扩展名为.zip,则备份配置文件扩展名为.zip.bak。

去使能设备的集群功能时,用户若希望恢复设备的原有配置,可以更改备份配置文件名并指定其为下一次启动配置文件,然后重新启动设备,恢复原有配置。

3.单框配置继承的说明集群系统首次建立后,竞争结果为主框的交换机上的配置文件会得到继承,该配置文件上的配置仍然生效。

由于之前该框上的配置文件不会出现备框的配置,故需要对备框重新配置。

4.集群分裂集群系统建立后,主、备交换机之间定时发送心跳报文来维护集群系统的状态。

集群线缆发生故障可能会导致两台交换机之间失去通信,两台交换机之间的心跳报文超时,此时集群系统将分裂为两台独立的交换机,如下图所示。

集群系统分裂后,若两台交换机都在正常运行,其全局配置完全相同,会以相同的IP 和MAC地址与网络中的其他设备交互,导致IP地址和MAC地址冲突,引起整个网络故障,此时即需要依靠集群的双主检测解决。

图1-3CSS分裂示意图5.双主检测双主检测,DAD(Dual-Active Detect),是一种检测和处理集群分裂的协议,可以实现集群分裂的检测、冲突处理和故障恢复,降低集群分裂对业务的影响。

双主检测方式有两种:直连检测方式和Relay代理检测方式。

直连检测方式:如下图所示,集群成员设备间通过专用直连链路进行双主检测。

图1-4直连方式双主检测示意图在直连检测方式中,集群系统正常运行时,为了减轻CPU负担,不发送DAD报文;集群系统分裂后,集群成员交换机以1s为周期通过检测链路发送DAD报文。

Relay代理检测方式:如下图所示,Relay代理检测方式在集群系统跨设备Eth-Trunk上启用DAD检测,在代理设备上启用DAD代理功能。

图1-5Relay代理方式双主检测示意图在Relay代理检测方式中,集群系统正常运行时,集群成员交换机以30s为周期通过检测链路发送DAD报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