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_计算题库及参考答案
六年级下册数学计算题50道及一套参考答案

六年级下册数学计算题50道一.解答题(共50题,共295分)1.希望小学有367人,请问有没有两个学生的生日是同一天?为什么?2.叔叔参加飞镖比赛,投了5镖,成绩是42环。
张叔叔至少有一镖不低于9环。
为什么?3.在打谷场上,有一个近似于圆锥的小麦堆,高1.2米,测得底面直径是4米,每立方米小麦约重350千克,这堆小麦大约有多少千克?4.某蓄水池的标准水位记为0米,如果用正数表示水面高于标准水位的高度,那么:(1)水面低于标准水位0.1米和高于标准水位0.2米各怎样表示?(2)0.18米和-0.23米各表示什么?5.一个正方体有六个面,给每个面都涂上红色或白色,至少有三个面是同一颜色。
为什么?6.王阿姨录一份80页的稿件,第一天录了这份稿件的20%,第二天录了这份稿件的35%。
她两天一共录了多少页?7.如果x和y成正比例关系,当x=16时,y=0.8;当x=10时,y是多少?如果x和y成反比例关系,当x=16时,y=0.8;当x=10时,y是多少?8.医院产房六月份共出生63个婴儿,至少有几个婴儿是同一天出生的?9.张叔叔购买了三年期国债,当时年利率为3.14%。
到期时张叔叔除本金外,拿到942元利息款。
张叔叔购买了多少元的国债?10.如果把甲书架上20%的书搬到乙书架上,那么两个书架上书的本数相等。
原来甲书架上书的本数比乙书架上书的本数多百分之几?11.王大爷把5000元钱存入银行,定期2年,如果年利率是3.75%,到期后,王大爷一共可以取回多少元?12.小兵和小明进行智力竞赛,答对记+1分,答错记-1分。
看一看下表,说一说谁的成绩好,他们分别答错了哪几题。
13.某修路队修一条路,5天完成全长的20%,照这样计算,完成任务还需多少天?14.一个圆锥体钢制零件,底面半径是3cm,高是2m,这个零件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15.有黑、红、蓝三种颜色的手套各10只混在了一起,这些手套只要两只颜色相同,即可配成一双。
工厂供电(第6版)6题库六 计算题 答案版

3)变压器 2T的额定电压:一次额定电压应与线路 1L 的额定电压相同,因此 其一次额定电压应为 110kV。2T的二次额定电压应比 35kV 线路额定电压高 10%,因此其二次额定电压应为 38.5kV。因此变压器T1 的额定电压应为 110 /38.5kV。
7、已知某机修车间的金属切削机床组,有电压为 380V 的电动机 30 台,其总的 设备容量为 120kW。试求其计算负荷。 解: 查附录表中的“小批生产的金属冷加工机床电动机”项,可得 Kd=0.16~0.2 (取 0.18 计算),cosφ=0.5,tgφ=1.73A,得: 有功计算负荷: P30 K d Pe 0.18 120 21.6kW 无功计算负荷: Q30 P30 tan 21.6 1.73 37.37 kvar 视在计算负荷: S30 = 计算电流
解:1)发电机电压应比线路 1L 电压高 5%,为 6.3kV 2)变压器 1T的额定电压:一次额定电压应与发电机G的额定电压相同,因 此其一次额定电压应为 6kV。1T的二次额定电压应比 110kV 线路额定电压高 10%, 因此其二次额定电压应为 121kV。 因此变压器T1 的额定电压应为 6/121 kV。
I30 = S30 43.2kVA =65.6A 3U N 3 0.38kV
P30 21.6 =43.2kVA cos 0.5
8、已知某机修车间的金属切削机床组,拥有电压为 380V 的感应电动机 7.5kW3 台,4kW8 台,3 kW17 台,1.5 kW10 台。试用需要系数法求其计算负荷。 已知“小批生产的金属冷加工机床电动机”Kd=0.16-0.2, cosφ=0.5,tanφ =1.73。 解:有功计算负荷: P30 K d Pe 0.2 120.5 0.2 (7.5 3 4 8 3 17 1.5 10) 24.1kW 无功计算负荷: Q30 P30 tan 24.1 1.73 41.7kvar
六年级数学上册计算题及应用题习题及答案

一、计算。
1.直接写得数。
89×4= 23×24= 38×8= 15×3= 712×6=1314×715=192×1338= 23×0=712×314=23×910=45×12=815×34=1621×78=35÷3= 89÷4= 1011÷2= 59÷5= 913÷3= 29÷9= 45÷6= 310÷6= 37÷21= 56÷3=21÷35= 14÷75= 22÷116= 15÷56= 6÷611=47÷13= 25÷49=2113÷72=1225÷45= 724÷23=83÷49= 37÷914=1310÷125=1021÷25= 87÷421=2.计算下面各题。
113÷913÷1334÷15÷5625÷15×163×49÷38813÷4×5659×67÷563.解方程。
13x =231021x =5738x =48 23x =80 74x =14323x ÷14=12 89x =16×1651x ÷635=2645÷132534x ÷38=124.求比值。
30∶18 58∶12 1∶0.25 7.2∶0.06310∶71510∶3 60∶215.先化简下面的比,再求比值。
21∶15 2.25∶0.4 0.5米∶25分米 0.375∶34二、应用题。
六年级下册数学-小升初方程计算题及答案49-人教版

-小升方程计算题及答案-人教版一、计算题x=48:4② 15:x= 12:13③5x÷0.5=42.2.解方程.①x﹣10%x=18;②0.75x+ 13× 34=1.3.解方程.2.8x﹣4.6=17.8.4.解方程.x+=6x﹣2.4x=72.5.解方程.(带※写检验过程)x+6.6=8.4 0.93÷x=0.31 ※x﹣1.2=6.716+x=31.8 2.5x=4.1 ※x÷4.8=0.45.6.求x.(1)102﹣3x=42(2)x﹣x=38(3)1.25:0.25=x:1.67.解方程.80x÷16=25x=________。
8.解方程。
3x-12=36 4x+1.2×5=24.4 8x-5x=279.解方程。
12x-9x=8.7 5x+7=42 4x-3×9=29 2.4x+1.2÷0.3=1610.解方程.7.8x-2.4x=10.8; 3x-4×6.5=7.6; 5x-4.2=2x11.解方程4x+2.4=7.6 x÷3-5=15 2x+3.5x=110 14-4x=2 11x+x=10.8 68-4.4x=2412.解方程。
13.解方程.x﹣6.8=20.2 15x+26x=123 8(x+73)=79214.列综合算式或方程解。
一个数的2.5倍比它的一半多2,求这个数。
参数答案1.解:①36:x=48:4 48x=36×448x÷48=144÷48x=3② :x= :x=x÷ =x=③5x÷0.5=425x÷0.5×0.5=42×0.55x÷5=21÷5x=【解析】1.①先把比例改为方程的形式,为48x=36×4再根据等式的性质,再同除以48即可;②先把比例改为方程的形式,为12 x= 15×13再根据等式的性质,再同除以12即可;③根据等式的性质,同时乘0.5,再同除以5即可.2.解:①x﹣10%x=18 0.9x=180.9x÷0.9=18÷0.9x=20②0.75x+ × =10.75x+0.25=10.75x+0.25﹣0.25=1﹣0.250.75x=0.750.75x÷0.75=0.75÷0.75x=1 【解析】2.①首先化简方程,然后依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除以0.9求解;②首先化简方程,然后依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减去0.25,再同时除以0.75求解.3.x=8;x=【解析】3.试题分析:(1)依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加4.6,再同时除以2.8求解,(2)先化简方程,再依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除以求解.解答:解:(1)2.8x﹣4.6=17.8,2.8x﹣4.6+4.6=17.8+4.6,2.8x÷2.8=22.4÷2.8,x=8;(2)2x+x=,x=,x=,x=4.x=;x=20.【解析】4.试题分析:(1)依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减,再同时除以求解,(2)先化简方程,再依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除以3.6求解.解答:解:(1)x+=,x+﹣=﹣,x=,x=,x=;(2)6x﹣2.4x=72,3.6x=72,3.6x÷3.6=72÷3.6,x=20.5.1.8;3;7.9;15.8;;2.16;【解析】5.试题分析:(1)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方程的两边都减6.6即可.(2)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方程两边都乘x,再左、右交换位置,两边都再除以0.31即可.(3)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方程的两边都加1.2即可.(4)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方程的两边都减16即可.(5)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方程的两边都除以2.5即可.(6)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方程的两边都乘4.8即可.方程检验时,把求出的未知数x的值代入原方程,左、右两边如果相等,就是原方程的解.解:(1)x+6.6=8.4x+6.6﹣6.6=8.4﹣6.6x=1.8;(2)0.93÷x=0.310.93÷x×x=0.31x0.93=0.31x0.31x=0.930.31x÷0.31=0.93÷0.31x=3;(3)x﹣1.2=6.7x﹣1.2+1.2=6.7+1.2x=7.9验算:左边=7.9﹣1.2=6.7右边=6.7左边=右边,所以7.9是原方程的解;(4)16+x=31.816+x﹣16=31.8﹣16x=15.8;(5)2.5x=4.12.5x÷2.5=4.1÷2.5x=;(6)x÷4.8=0.45x÷4.8×4.8=0.45×4.8x=2.16验算:左边=2.16÷4.8=0.45右边=4.5左边=右边,所以2.16是原方程的解.6.(1)解: 102﹣3x=42102﹣3x+3x=42+3x102=42+3x102﹣42=42+3x﹣4260=3x60÷3=3x÷3x=20;(2)解:x﹣x=38x=38x =38x=133;(3)解: 1.25:0.25=x:1.60.25x=1.25×1.60.25x÷0.25=2÷0.25x=8【解析】6.(1)根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加上3x,再两边同时减去42,然后再两边同时除以3求解;(2)先化简方程,再根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除以求解;(3)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原式化成0.25x=1.25×1.6,再根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除以0.25求解.7.5【解析】7.略8.16,4.6,9【解析】8.略9.x=2.9 x=7 x=14 x=5【解析】9.12x-9x=8.7解:3x=8.7x=8.7÷3x=2.95x+7=42解:5x=35x=35÷5x=74x-3×9=29解:4x-27=294x=56x=56÷4x=142.4x+1.2÷0.3=16解:2.4x+4=162.4x=12x=12÷2.4x=510.2,11.2,1.4.【解析】10.(1)先化简,再根据等式的性质,在方程两边同时除以5.4求解;(2)先化简,再根据等式的性质,在方程两边同时加上26,再除以3求解;(3)根据等式的性质在方程两边同时减2x,再加4.2,最后除以3求解.7.8x-2.4x=10.8 解: 5.4x=10.85.4x÷5.4=10.8÷5.4x=23x-4×6.5=7.6解:3x-26=7.63x-26+26=7.6+263x÷3=33.6÷3x=11.25x-4.2=2x解:5x-4.2-2x=2x-2x3x-4.2+4.2=0+4.23x÷3=4.2÷3x=1.411.1.3 60 20 3 0.9 10【解析】11.略12.x=25【解析】12.这是一道解比例的方程题,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即可得出答案。
六年级数学下册计算题专项练习题及参考答案(实用)

六年级数学下册计算题专项练习题一.计算题(共25题,共170分)1.列式计算.(1)某机关精简后有工作人员75人,比原来少45人,精简了百分之几?(2)4.5的减去1.5,所得的差再除以2.1,商是多少?2.求未知数x。
3.计算下面圆柱的表面积。
(1)(2)4.计算下面图形的体积。
(单位:cm)5.求未知数x。
6.解方程。
7.解方程。
8.解方程。
(1)42∶=x∶(2)4(x-9)=8 (3)x-60=180 9.求下面圆柱的表面积。
10.如图是一种钢制的配件(图中数据单位:cm),请计算它的表面积和体积。
( π 取3.14)11.如图是一种钢制的配件(图中数据单位:cm)请计算它的表面积和体积。
12.求圆柱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13.计算下列图形的体积。
(1)(2)14.看图列式并计算。
(1)看图列式计算。
(2)看图列式计算。
15.计算下面各圆锥的体积。
(1)底面周长9.42m,高是1.8m。
(2)底面直径是6dm,高是6dm。
16.求未知数x。
17.解比例。
18.求下列图形的体积。
(单位:dm)(1)(2)19.解比例。
20.计算下列圆柱的表面积。
(单位:cm)(1)(2)21.解方程。
22.口算。
23.求下图圆锥的体积。
24.直接写出答案。
25.计算下面图柱的表面积是多少?(单位:cm)参考答案一.计算题1.(1)解:45÷(75+45)=45÷120=0.375=37.5%答:精简了37.5%。
(2)解:(4.5×﹣1.5)÷2.1=(3.6﹣1.5)÷2.1=2.1÷2.1=1答:商是1。
2.(1)x=4.1 (2)x=64.9 (3)x=50 (4)x=2643.(1)3.14×10×10=31.4×10=314(cm)3.14×(10÷2)×2=3.14×5×2=3.14×25×2=78.5×2=157(cm)314+157=471(cm)(2)6.28×5=31.4(cm)6.28÷3.14÷2=2÷2=1(cm)3.14×1×2=6.28(cm)31.4+6.28=37.68(cm)4.3.14×52×4+3.14×52×9×=549.5(cm3)5.x=7.8;x=20;x=25;x=106.(1)4.37(2)40(3)0.37.(1)0.7(2)8(3)2(4)6008.(1)50(2)11(3)8409.3.14×()2×2+3.14×9×18=635.85(cm2)10.解:3.14×4×4×2=100.48(cm2)3.14×8×4=100.48(cm2)3.14×4×4=50.24(cm2)配件的表面积=100.48+100.48+50.24=251.2(cm2);3.14×22×4=200.96(cm3)3.14×22×4=50.24(cm3)配件的体积=200.96+50.24=251.2(cm3)。
六年级上册计算100题及答案

六年级上册计算100题及答案下面是一份关于小学数学的练习题,共计100题,并附带答案。
希望对学生们的数学能力提升有所帮助。
一、选择题1. 145 × 3的结果是:A. 425B. 435C. 445D. 4552. 238 ÷ 7的结果是:A. 33B. 34C. 35D. 363. 18 + (15 - 7)的结果是:A. 24B. 26C. 28D. 304. 64 ÷ 16的结果是:A. 3B. 4C. 5D. 65. 38 + (32 ÷ 8)的结果是:A. 38B. 42C. 46D. 526. (25 - 15) × 3的结果是:A. 30B. 36C. 42D. 487. 68 ÷ 4的结果是:A. 14B. 16C. 17D. 188. 72 - (5 × 8)的结果是:A. 12B. 22C. 32D. 429. 58 × 4的结果是:A. 212B. 232C. 252D. 27210. 144 ÷ 12的结果是:A. 9B. 10C. 11D. 12二、填空题11. 36 + (17 - 5) = ___12. 8 × (3 + 2) = ___13. 84 ÷ 12 = ___14. 145 - (82 ÷ 2) = ___15. 22 × 5 + 48 ÷ 8 = ___16. (70 - 12) ÷ 4 = ___17. 49 ÷ 7 + 8 = ___18. 72 - 13 × 3 = ___19. 75 × 2 + 36 = ___20. 144 ÷ 8 - (15 + 5) = ___三、解答题21. 用适当的计算方法,计算出32 × 17的结果。
22. 用长除法计算出475 ÷ 25的结果。
初中数学题库及答案

初中数学题库及答案一、整数运算1. 加法1.计算34+56=2.计算−18+7=3.计算(−35)+(−42)=2. 减法1.计算98−67=2.计算−14−3=3.计算(−35)−(−42)=3. 乘法1.计算 $6 \\times 8=$2.计算 $-5 \\times (-7)=$3.计算 $(-6) \\times (-8)=$4. 除法1.计算 $48 \\div 6=$2.计算 $-56 \\div (-7)=$3.计算 $(-48) \\div (-6)=$二、分数运算1. 加法1.计算 $\\frac{1}{4}+\\frac{1}{3}=$2.计算 $\\frac{5}{6}+\\frac{2}{3}=$3.计算 $\\frac{2}{5}+\\frac{3}{10}=$ 2. 减法1.计算 $\\frac{3}{5}-\\frac{1}{4}=$2.计算 $\\frac{7}{8}-\\frac{1}{2}=$3.计算 $\\frac{4}{9}-\\frac{2}{3}=$3. 乘法1.计算 $\\frac{2}{3} \\times \\frac{5}{6}=$2.计算 $\\frac{3}{4} \\times \\frac{8}{5}=$3.计算 $\\frac{1}{2} \\times \\frac{3}{4}=$4. 除法1.计算 $\\frac{5}{6} \\div \\frac{2}{3}=$2.计算 $\\frac{2}{3} \\div \\frac{5}{6}=$3.计算 $\\frac{3}{4} \\div \\frac{2}{5}=$三、代数运算1. 方程1.解方程3x+5=202.解方程2(x−4)=163.解方程 $\\frac{1}{2}x + 3 = 8$2. 不等式1.解不等式2x+1>92.解不等式 $\\frac{2}{3}x - 5 \\leq -1$3.解不等式4x+7>3x+103. 几何1.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已知底边长为5cm,高为8cm。
计算题参考答案

五、计算操作题(需要计算的要求列出计算公式和计算过程。
)1.对外贸易依存度已知2005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22257亿美元,进出口总额14221亿美元,其中出口7620亿美元,进口6601亿美元,服务贸易出口812亿美元,进口853亿美元。
试求我国2005年对外贸易总依存度、货物贸易依存度和服务贸易依存度。
解:对外贸易总依存度=对外出口贸易额(x)÷国内生产总值(GDP)×100%=7620÷22257×100%=34.24%货物贸易依存度=货物出口贸易额÷国内生产总值(GDP)×100%=(7620-812)÷22257×100%=30.59%服务贸易依存度=服务出口贸易额÷国内生产总值(GDP)×100%=812÷22257×100%=3.65%答:2005年我国对外贸易总依存度为34.24%,货物贸易依存度为30.59%,服务贸易依存度为3.65%。
2.假定某国以1995年为基期是100%,2005年出口价格指数下降5%,进口价格指数上升10%,2005年该国的出口商品劳动生产率指数由1995年的100%提高到2005年的130%,进口商品劳动生产率指数由1995年的100%提高到2005年的105%,计算双重因素贸易条件,并对结果进行说明。
(P133)解:D=(Px/Pm) ×(Zx/Zm) ×100=(95÷100)×(130÷105)×100=106.92答:结果表明,如果出口商品劳动生产率指数在同期内高于进口商品劳动生产率指数,则双重因素贸易条件会得到改善。
3.假定某国以1995年为基期是100%,2005年出口价格指数下降5%,进口价格指数上升10%,2005年该国的出口商品劳动生产率指数由1995年的100%提高到2005年的130%,计算单方面因素贸易条件,并对结果进行说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题库及参考答案1、设A 点高程为15.023m ,欲测设设计高程为16.000m 的B 点,水准仪安置在A 、B 两点之间,读得A 尺读数a=2.340m ,B 尺读数b 为多少时,才能使尺底高程为B 点高程。
【解】水准仪的仪器高为=i H 15.023+2.23=17.363m ,则B 尺的后视读数应为 b=17.363-16=1.363m ,此时,B 尺零点的高程为16m 。
2、在1∶2000地形图上,量得一段距离d =23.2cm ,其测量中误差=d m ±0.1cm ,求该段距离的实地长度D 及中误差D m 。
【解】==dM D 23.2×2000=464m ,==d D Mm m 2000×0.1=200cm=2m 。
3、已知图中AB 的坐标方位角,观测了图中四个水平角,试计算边长B →1,1→2,2→3,3→4的坐标方位角。
【解】=1B α197°15′27″+90°29′25″-180°=107°44′52″ =12α107°44′52″+106°16′32″-180°=34°01′24″=23α34°01′24″+270°52′48″-180°=124°54′12″ =34α124°54′12″+299°35′46″-180°=244°29′58″4、在同一观测条件下,对某水平角观测了五测回,观测值分别为:39°40′30″,39°40′48″,39°40′54″,39°40′42″,39°40′36″,试计算: ① 该角的算术平均值——39°40′42″; ② 一测回水平角观测中误差——±9.487″; ③ 五测回算术平均值的中误差——±4.243″。
5、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独立丈量了两条直角边a ,b ,其中误差均为m ,试推导由a ,b 边计算所得斜边c 的中误差c m 的公式?【解】斜边c 的计算公式为22b a c +=,全微分得 db c b da c a bdbb a ada b a dc +=+++=--2)(212)(2121222122应用误差传播定律得222222222222mm c b a m c b m c a m c =+=+=6、已知=AB α89°12′01″,=B x 3065.347m ,=B y 2135.265m ,坐标推算路线为B →1→2,测得坐标推算路线的右角分别为=B β32°30′12″,=1β261°06′16″,水平距离分别为=1B D 123.704m ,=12D 98.506m ,试计算1,2点的平面坐图 推算支导线的坐标方位角标。
【解】1) 推算坐标方位角=1B α89°12′01″-32°30′12″+180°=236°41′49″ =12α236°41′49″-261°06′16″+180°=155°35′33″2) 计算坐标增量=∆1B x 123.704×cos236°41′49″=-67.922m , =∆1B y 123.704×sin236°41′49″=-103.389m 。
=∆12x 98.506×cos155°35′33″=-89.702m , =∆12y 98.506×sin155°35′33″=40.705m 。
3) 计算1,2点的平面坐标=1x 3065.347-67.922=2997.425m =1y 2135.265-103.389=2031.876m =2x 2997.425-89.702=2907.723m =2y 2031.876+40.705=2072.581m78、9式为L L -=090α。
(水平距离和高差计算取位至0.01m ,需要写出计算公式和计算过程)1 0.960 2.00383º50'24"103.09911.16610、已知1、2点的平面坐标列于下表,试用计算器计算坐标方位角12α,计算取位到1点名 X(m) Y(m) 方向 方位角(°′″) 1 44810.101 23796.9722 44644.025 23763.977 1→2191 14 12.72 11丝读数=v 2.56m ,视距间隔为=l 0.586m ,竖盘读数L =93°28′,求水平距离D 及高差h 。
【解】=-=)90(cos 1002L l D 100×0.586×(cos(90-93°28′))2=58.386m =-+-=v i L D h )90tan(58.386×tan(-3°28′)+1.45-2.56=-4.647m12、已知控制点A 、B 及待定点P 的坐标如下:点名 X(m) Y(m) 方向 方位角(°′″) 平距(m) A 3189.126 2102.567B 3185.165 2126.704 A →B 99 19 10 24.460P 3200.506 2124.304 A →P62 21 59 24.53613、如图所示,已知水准点A BM 的高程为33.012m ,1、2、3点为待定高程点,水准测量观测的各段高差及路线长度标注在图中,试计算各点高程。
要求在下列表格中计算。
点号 L(km ) h(m)V(m m) h+V(m)H(m) A33.012 0.4 -1.4240.008 -1.416131.5690.3+2.370.006 +2.382计算题1326 33.978 0.5 +2.385 0.009 +2.394336.372 0.3 -3.366 0.006 -3.360A33.012 1.5-0.0290.029 0.000∑辅助计算Lf h 30±=容(mm)=±36.7mm14、下图为某支导线的已知数据与观测数据,试在下列表格中计算1、2、3点点名水平角 方位角 水平距离x ∆ y ∆ x y °′″ °′″ m m m m mA 237 5930B 99 01 08 157 00 38 225.853 -207.915 88.2092507.693 1215.6321 167 45 36 144 46 14 139.032 -113.568 80.2012299.778 1303.8412 123 11 24 87 57 38 172.571 6.141172.462 2186.210 1384.04232192.351 1556.50415、为了求得E 点的高程,分别从已知水准点A,B,C 出发进行水准测量,计算得到E 点的高程值及各段的路线长列于下表中,试求 ⑴ E 点高程的加权平均值(取位至mm);78.321m计算题14⑵ 单位权中误差;⑶ E【解】E 单位权中误差——=-±=1][0n PVV m ±3.6mmE 点高程加权平均值的中误差=-±=1][][n P PVV m W H ±3.9mm16、已知1、2、3、4、5五个控制点的平面坐标列于下表,试计算出方位角31α,32α,34α35α31α=305°12′27.5″,32=72°34′17.6″34α=191°14′12.7″,35α=126°46′53.78″17、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对某段距离丈量了5次,各次丈量的长度分别为:139.413、139.435、139.420、139.428m 、139.444。
试求: (1) 距离的算术平均值; (2) 观测值的中误差; (3) 算术平均值的中误差(4) 算术平均值的相对中误差。
【解】l =139.428m ,m =±0.012m ,l m=±0.005m ,l K=0.005/139.428=1/27885。
18、用钢尺往、返丈量了一段距离,其平均值为167.38m ,要求量距的相对误差为1/15000,问往、返丈量这段距离的绝对误差不能超过多少?【解】150001<∆D ,15000D =∆=167.38/15000=0.011m 。
19、已知交点里程为K3+182.76,转角=∆R 25°48′,圆曲线半径=R 300m ,试计算曲线测设元素与主点里程。
【解】曲线测设元素)2tan(∆=R T =68.709m ,180π∆=R L =135.088m ,=-∆=)12(secR E 7.768m=-=L T J 2 2.33m主点里程ZY =3182.76-68.709=3114.051m=K3+114.051QZ =3114.051+135.088/2=3181.595m=K3+181.595 YZ =3114.051+135.088=3249.139m=K3+249.13920、已知某点的大地经度L =112°47′,试求它所在的统一6°带与统一3°的带号及中央子午线的经度。
【解】在统一6°带的带号——)5.063(Int ++=L N =19,中央子午线经度为360-=N L =111°在统一3°带的带号——)5.03(Int +=Ln =38,中央子午线经度为n L 30='=114°21222324、沿路线前进方向分别测得1JD 的左角为L 1β=136°46′18″,2JD 的右角为R 2β=215°24′36″,试计算1JD 与2JD 的转角∆,并说明是左转角还是右转角。
【解】可以绘制一个简单的示意图。
1JD 的转角为∆=180-136°46′18″=43°13′42″,为左转角。
2JD 的转角为∆=180-215°24′36″=-35°24′36″,为左转角。
252627、已知交点的里程为K8+912.01,测得转角R ∆=25°48′,圆曲线半径R =300m ,求曲线元素及主点里程。
【解】切线长T =68.709,圆曲线长L =135.088,外距E =7.768m ,切曲差J =2.330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