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关系分句的对比与翻译
英汉比较与翻译 第三章 英汉句法对比与翻译

1.3.2 英语主谓句的汉译
• 主谓句转译为汉语的话题-评述句没有规律可循, 但一般说来原句中会有些形容词,此时在译文中 可将形容词放在名词后,构成汉语的话题-评述句, 还有些被动语态的句子如果带有时间状语或地点 状语来修饰整个句子,在翻译时可将它们放在句 首成为话题。例如:
1. You don’t grow the grain you eat and you don’t make the clothes you wear. 你吃粮食不是你自己种的,你穿的衣服不是你自己做的。 2. One dialect is known to every linguist in this room. 有一种方言,这是屋子里的每位语言学家都懂得。
2.1.2 英汉定语的位置与翻译
定语是修饰主语和宾语的语法成分,说明事物的属性、类 别或特征。在英语里,单个词作定语时一般放在被修饰词 前面,但介词短语、不定式短语、分词短语、从句作定语 一般放在被修饰成分后面。汉语则不然,只要是定语一般 放在被修饰词前。因此,翻译定语时要根据各自特点作相
应的调整。例如:
1.3 “主语-谓语(SV)结构”与“主题评述(TC)/主题-话题(TR)结构”
• 1.3.1 汉语主题-评述/话题句的英译
很多汉语是话题性很强的句子,即句子的前面是一个话题, 后面是对话题的评述或陈述、描述,而不是像英语那样有 一个完整的主谓结构。 (1)这个人他应该认识。(T:这个人;C:他应该认识) (2)身体,我一向很好(T:(我的)身体;C:一向很好) (3)钱,她有的是。(T:钱;C:她有的是)
2.2 英汉复合句的时间和逻辑顺序
• 2.2.1 英汉语复合句的时间顺序
在英语复合句中,表示时间的从句可以放在主句之前,也 可以放在主句之后,而汉语在建构句子时,喜欢将先发生 的先说,后发生的后说。所以,汉译英时,应该发挥英语 的优势,灵活调用各种手段组织句子。例如: 1. 圣诞节将至,此类项目多了起来。 As it is nearing the Christmas season, such programs have multiplied. (保持) 2. 他3岁时生了伤寒病,变成了聋子。 He became deaf after an attack of typhoid fever at three .(后 置)
英汉句法结构对比与翻译

英汉句法结构在一些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在翻译过程中需要注意这些区别。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对比和注意事项:
1. 语序差异:
-英语通常采用主谓宾的语序,即主语在前,谓语动词在中间,宾语在后。
例如:She eats an apple.(她吃一个苹果。
)
-汉语的基本语序为主谓宾,但汉语的语序相对较为灵活,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例如:她吃一个苹果。
2. 关系从句:
-英语中的定语从句和状语从句通常使用关系代词或关系副词引导,并放在被修饰词之后。
例如:The book that I bought is interesting.(我买的那本书很有趣。
)-汉语中的定语从句通常使用关系词引导,而状语从句则不存在关系词,直接连接。
例如:我买的那本书很有趣。
3. 介词短语:
-在英语中,介词短语通常用于修饰名词或动词短语。
例如:He is interested in music.(他对音乐感兴趣。
)
-在汉语中,介词短语通常用于修饰名词短语或动词短语,并且位置比较灵活。
例如:他对音乐感兴趣。
在进行英汉翻译时,需要根据具体的句子结构和上下文理解原文的意思,并适当调整句子结构以符合目标语言的语法规则。
同时,还要注意使用准确恰当的翻译词汇和表达方式,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自然流畅。
实用英汉对比与翻译

第二章英汉句式结构对比与翻译一. 英文句式结构基本上为主谓结构,可以扩展为5种: 主+谓、主+谓+宾、主+谓+宾+宾补、主+谓+宾+间宾+直宾、主+系+表。
汉语中有部分句子与上述英文句子是对应的。
二. 中文句式结构(一)主谓结构。
(可分为主动和被动)(二)主题—评述句1. 很多汉语句子是“话题性”很强的句子,即句子的前面是一个话题,后面是对话题的评述或陈述、描述。
如:他处境很危险;楼上住着个女工。
2. 其中话题跟后面的动词只是对这个话题所作的说明,不一定表示主语所指称的实体的行动或性质,或者后面根本就没有动词。
3. 结论:将此类句子翻译成英文时,需进行句式结构的调整,在整个句中找到可以在英文中作主语的词,然后再根据主语选择合适的动词,如果找不到主语,就需要添加主语,或将句子中动作的承受着作主语,变为英文的被动语态。
4. 主题—评述句可归纳为如下几种:⑴动作承受者作话题。
如:那件事我已经办好了。
⑵双话题。
如:我头疼。
⑶动词或动词短语作话题。
如:加入世贸组织利大于弊。
⑷从句作话题。
如:张三明天去美国,我觉得很奇怪。
⑸地点作话题。
如:桌上搁着一碗饭。
⑹时间作话题。
如:今天风和日暖。
(三)无主句1.即“非主语句”,一种是没有主语的,叫无主句,还有一种是由一个词构成的,叫独词句,如:火!注意!这种句子可以直译。
2.一般来说,无主句主要用于以下几种情况:⑴表达客观、科学、公正的语气。
汉语的一些科技材料或法律条文中往往使用无主句,目的是使表达的内容更科学、公正。
这种情况下,无主句要以为英文的主谓结构时,一般都转化为被动语态,也就是使用原文的宾语做主语,因为被动语态不强调动作的发出者,可以比较准确地表达原文的语用效果。
如:要制造飞机,就要考虑空气阻力问题。
Air resistance has to b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when an airplane is to be made.⑵表达不满又不失礼貌地语气。
英汉语对比与翻译

There isn’t much to live for in this jail of a house. (Charles Dickens) 住在这监狱一样的房子里,活着没有多大 意思。 My fool of a doctor told me to make my will. (John Galsworthy) 我那笨蛋医生叫我写遗嘱。
Lecture One
Comparison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vs. Translation
引子
There
isn’t much to live for in this jail of a house. He was open now to charges of willful blindness.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我走在厚厚的地毯上,一点脚步声也没 有。 一匹马骑两个人。 他赢得起,输不起。 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
C-E: from personal to impersonal
一看到那棵大树,我便想起了童年的情景。 The sight of the big tree always reminds me of my childhood. 近来忙于其他事务,未能早些复信,深感抱 歉。 I am very sorry that the pressure of other occupations has prevented me from sending an earlier reply to your letter.
汉语动词常常重复或重叠
说是的说是,说非的说非,莫衷一是。 Some say “yes” and others say “no”; I don’t know whom to follow. 说说笑笑,跑跑跳跳,孩子们过得十分愉 快。 Talking and laughing, running and jumping, the children had a good time.
英汉句式对比与翻译

• 就句子结构而言,英汉语言最主要的差异在于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
• 英语形合:句子中的词语或分句之间用语言形式手段(如关 联词)连接起来,表达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
• 汉语意合:词语或分句之间不用语言形式手段连接,句中的 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通过词语或分句的含义表达。
One Quotation:
开始家人是不让父亲抽烟的,得了绝症后, 想开了,抽吧,拣好的买,想抽就抽。
• 他决定去拉车,就拉车去了。赁了辆 破车,他先练练腿。第一天没拉着什 么钱。第二天的生意不错,可是躺了 两天,他的脚脖子肿得像两条瓠子似 的,再也抬不起来。 (《骆驼祥子》)
• 原来这婆娘自从药死武大,哪那里肯带孝, 每日只是浓妆艳抹,和西门庆作一处取乐。 听得武松叫声“武二归来了”,慌忙去面 盆里洗落了脂粉,剥去了首饰钗环,蓬松 挽了个髻,脱去了红裙绣袄,旋穿上孝群 孝衫,便从楼上哽哽咽咽假哭下来。
• 由于距离远,又缺乏交通工具,使农村社会与外 界隔绝,而这种隔绝,又由于通讯工具不足而变 得更加严重。
• 由于距离远,又缺乏交通工具,使农村社会与外界隔 绝,而这种隔绝,又由于通讯工具不足而变得更加严 重。
• 抽象名词有的译成动词,有的译成形容词,全句用了四个逗号,一个句号。这样就可以一层层、一点点地把事情交代清楚, 整句语气从容不迫,符合汉语的叙事方法。如果按照译文的结构来组织一句英语句子,那就是下面的样子:
一棵树
树 一棵大树
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
校园里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
海事大学校
园里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
临港新城海事大学校园里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
……
This is the cat. This is the cat that killed the rat. This is the cat that killed the rat that ate the malt. This is the cat that killed the rat that ate the malt that lay in the
英汉句子结构比较与英汉翻译-精品文档

英汉句子结构比较与英汉翻译-精品文档英汉句子结构比较与英汉翻译“翻译是一种语言行为,须依靠两种语言的对比研究才能进行,其任务主要是达到语言上的对应。
”东西方文化之间有相似性,也存在巨大的差异,而作为东西方文化的一部分,英语和汉语句子结构也是有同有异。
其差异主要体现在英语重形合而汉语重意合、英语多用名词和介词而汉语多用动词、英语多用被动句而汉语多用主动句、英语多长句而汉语多短句、英语句子重心多在前而汉语句子重心多在后等。
英汉两种句子的结构差异让译者在翻译时倍感压力。
因此,英汉翻译中,必须按照汉语思维方式的特点,对原文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转换,这样才能使译文通顺、流畅,符合汉语表达习惯。
一、形合和意合与省略和补充(一)“英语是形合语言,句子结构严密,主谓分明,好比一棵大树,每个枝节都同主干直接或间接相连汉语是意合语言,句子结构疏散,但形散而神不散,好比一盘散落的珍珠,错落而有致。
汉语各分句主要通过逻辑关系和语序间接联系。
”英语句子结构严谨,句间各个成分之间往往通过连词连接,少一个连词,就有可能引起英语句子在语法上的错误。
因此,英语句子连接标志十分明显,往往必不可少。
而汉语句子主要是靠语序和逻辑关系来连接句中的各个成分。
汉语中也有不少连词,但是在许多句子中,省去这些连词,汉语句子依然是可以为读者所接受的,并且也是符合汉语语法的正确句子。
“基于英语句式和汉语句式的‘形合’与‘意合’之异,在英译汉的过程中,需要在保持语义连贯的前提下删减掉一些作用不大的连接成分,这样可使得译文更加简洁明了,文气流畅自然,从而更加突出原文的主要部分。
”例如:1,The present onslaught of vehicles poses a serous threat to ur-ban life and pedestrain peace of mind,译文:车辆横冲直撞,严重威胁着城市生括,路上行人无不提心吊胆。
2,He liked his sister who was warm and frlndly and he did notlike his brother who was aloof and arrogant,译文:他喜欢热情友好的妹妹,姐姐,不喜欢冷漠高傲的弟弟,哥哥。
英语翻译技巧

01英汉语言结构对比和翻译中的转换形合与意合定义及理论知识1英语是语法型语言,重语法结构:其语义通过形式表达出来。
比如用 and 表示并列关系,用 if 表示条件关系,用 because 表示因果关系等。
句子成分之间的逻辑关系靠关联词等显性连接。
汉语是语义型语言,通常汉语各分局之间的联系主要是通过逻辑纽带或语序之间接地表现出来,句子成分之间靠隐性连贯。
实例分析2① Dear dear, think of me, if you won't think of yourself. When should I do when you die?哎呀!你就是不为自己着想,也得我我想想,你死了我怎么办呀?(译文中省略介词of和连词when、if)②爹,你就是不为自己着想,也得为我想想,也得想到......俺娘。
Dad, think of me... and my mummy, if you won't think of yourself.(译文中增补介词of和连词if)③ I may be wrong and you may be right, and by an effort, we may be nearer to be the truth.也许我是错的,你是对的。
我们做出努力,就会更接近真理。
(译文中省略了连词and)举一反三31. 听到这个消息,他满眼是泪。
2. 中国将努力促进国内粮食增长,在正常情况下,粮食自给率不低于95%。
02英汉语言结构对比和翻译中的转换形合转为意合英译汉——形合转为意合1在英译汉时,要摆脱原文形合结构的束缚,尽可能采用意合方法,才能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使译文流转自如,明白晓畅。
另外,英语中除了多用关联词外,还有其他连接手段,包括通过词的形态变化表示各种语法概念。
泰特勒(Alexander Fraser Tytler)对“好的翻译”所下的定义是:“原作的长处完全移注在另一语文里,似的译文文字所属的国家的人能明确地领悟,强烈地感受,正像用原作的语文的人们所领悟的,所感受的一样”实例分析2① Some delighted films made by the late Dr. Arnold Gesell of Yale University show little creatures who can barely talk investigating problems with all the zeal and excitement of explorers, making discoveries with the passionand absorption of dedicated scientists.(Gilbert Highet, The Pleasure of Learning )由已故的耶鲁大学阿诺德·盖塞尔博士拍摄的几部有趣的电影表明,还没学会说话的小家伙们竟以探险家般的热情和兴奋来探究问题,以热诚的科学家们那种激情和专注来进行研究发现。
英汉句式对比及其翻译

结构松散 以意义的完整为目的 多个动词连用或 流水句 即使没有连接词,也能把句子本身的概念或关系表 达清楚
形合与意合的转换
1 形式主语it的翻译
it作为引导代词担任形式主语或形式宾语或引导强调句时,其本身 没有具体的词汇意义,所以应当省略不译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先行代词it 的省略
It is quite extraordinary how many different kinds and qualities of plastics there are. 塑料有那么多不同的种类的性质,这真是非常不同寻常的。
汉译英:把汉语原文线形铺排的动词分出主次,将某些动词非谓 语化处理,如采用从句、非谓语动词和名词化结构等,再将其纳 入一定的主谓框架中,变松散为紧凑。
参考文献
1 傅勇林 唐跃勤 科技翻译[M]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2 2 连淑能 英汉对比与翻译[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3 赵玉闪 吕亮球 科技英汉互译教程[M] 河北大学出版社 2014 4 闫文培 实用科技英语翻译要义[M] 科学出版社 2008 5 王秉钧 郭正行 科技英汉汉英翻译技巧[M] 天津大学出版社
形合与意合的转换
英译汉:将形合转换为意合 去掉多余连接词,按汉语的语序特点,即 时间顺序和逻辑顺序组织句子,先发生的 事先说,后发生的事后说,先说原因后说 结果。
汉译英:把意合转换为形合 分析句间隐含的逻辑关系,在译文中添加 连接词,并选用恰当的英语语法形式,如 关系词、讽刺、动名词和不定式等。
树形结构与线形结构的转换
英汉句式对比及其翻译
形合
意合
树形结构
线性结构
形合与意合的转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英语前置句型修饰语与汉语前置包 2.英语前置句型修饰语与汉语前置包 孕
谓“包孕”就是译成汉语时将英语后置修 饰成分(包括各种词组或从句)放在中心 词(即被修饰成分)之前,使修饰成分在 汉语句中形成前置包孕。修饰语前置是汉 语的正常语序,因此,只要修饰成分不因 过长而形成拖沓或造成汉语句子成分在连 接上的纠葛,我们可以尽量译成前置包孕。 前置包孕可使句义十分紧凑,结构上整体 感很强,因此公文文体多用此式,如:
英语中有一类由动词“ 英语中有一类由动词“know”的否定式组成 的一种特殊结构,实际上相当于一个复杂 的包含“”前置句型修饰语” 的包含“”前置句型修饰语”(Sentence Premodifier) 的复杂的名词词组,其使用语 汉语的包孕句很相似。(邵志洪,1997; 汉语的包孕句很相似。(邵志洪,1997; 184)比如: 184)比如: 【11】He asked I don’t know how many 11】 people.
1.英汉关系分句标记与位置 1.英汉关系分句标记与位置
【4】The ambassador was giving a dinner for a few people whom he wished especially to talk to or to hear from. (大使只宴请了几个人,因为他特地想和这 些人谈谈,听听他们的意见。) 些人谈谈,听听他们的意见。)
(刘宓庆,1998:191) (刘宓庆,1998:191)
2.英语前置句型修饰语与汉语前置包 2.英语前置句型修饰语与汉语前置包 孕
现代英语句法结构上存在着一种移向前位 (Syntactic Switch to Frontal Position)的趋向. Position)的趋向.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1976,Feb.No.2) Teaching,1976,Feb.No.2).Simeon Potter (1959) 在Changing English一书中也指出:现代英语 English一书中也指出: 中前置定语代替后置定语的现象比较普遍。 结构上移向前位的倾向充分体现在复合形 容词构成上
1.英汉关系分句标记与位置 1.英汉关系分句标记与位置
汉语关系分句是由助词“ 汉语关系分句是由助词“的”引导的小句 形式的前置修饰语。它是通过所谓包孕过 程而表现出来的一种关系,因此又被称为 “包孕句”。 包孕句”
1.英汉关系分句标记与位置 1.英汉关系分句标记与位置
汉语关系分句是由助词“ 汉语关系分句是由助词“的”引导的小句形式的 前置修饰语。它是通过所谓包孕过程而表现出来 的一种关系,因此又被称为“包孕句” 的一种关系,因此又被称为“包孕句”。 英语关系分句是位于中心名词之后 英语关系分句是位于中心名词之后的。绝大多数 位于中心名词之后的。绝大多数 欧洲语言以及波斯语和阿拉伯语中,关系分句的 位置都是这样,但是在日语,汉语和朝鲜语中, 关系分句出现在中心名词之前 关系分句出现在中心名词之前。 中心名词之前。 因此,学习不同的语言,必须了解这种分句顺序 上的根本区别。
2.英语前置句型修饰语与汉语前置包 2.英语前置句型修饰语与汉语前置包 孕
随着现代英语句法结构上存在的“移向前位” 随着现代英语句法结构上存在的“移向前位”的 趋向,大量“前置句型修饰语” 趋向,大量“前置句型修饰语”(Sentence Premodifier)应运而生。这类修饰语有 Premodifier)应运而生。这类修饰语有类似句子的 结构,但在全句中只作一个句子成分,而且常用 连字符相连成一个复合词,一般都置于名词之前 做定语用。这类句子不同于英语传统的定语从句, 说明词序的作用扩大到句子结构的方面来了。这 与汉语的包孕句就很相似,而包孕句实际上也是 以词序的手段处理类似英语定语从句的问题。
2.英语前置句型修饰语与汉语前置包 2.英语前置句型修饰语与汉语前置包 孕
Verb and object compounds Object ﹢ ﹣ing participle e.g. man-eating (x eats men) man以上可看出复合形容词使后置修饰语移向 前位。
2.英语前置句型修饰语与汉语前置包 2.英语前置句型修饰语与汉语前置包 孕
1.英汉关系分句标记与位置 1.英汉关系分句标记与位置
做为语法常态,英语关系分句位于中心名 词之后,汉语关系分句位于中心名词之前。 然而从语用角度来看,认为汉语修饰性成 分都位于中心名词之前,这是一种误解。 汉语不仅动作性成分要按先后或因果次序 排位,就是受制于中心词的修饰性成分也 倾向于“外化” 倾向于“外化”为独立的评价性成分而加 以铺排。以《红楼梦》 以铺排。以《红楼梦》中一例:
1.英汉关系分句标记与位置 1.英汉关系分句标记与位置
【1】The fans who attending the rock concert had to wait in for three hours. (参加摇滚音乐会的乐迷们不得不排队等候3小 参加摇滚音乐会的乐迷们不得不排队等候3 时。) 时。) 英语内嵌句(embeded sentence) 英语内嵌句(embeded sentence)“who attending the rock concert”是与NP “the fans”发生关系的,位 是与NP fans” 于中心名词之后。事实上,这个句子的修饰功能 像一个形容词,说明是哪些“fans” 像一个形容词,说明是哪些“fans”(“爱好者” 爱好者” 需要排着长队等待)以上英语内嵌句在英语中为 后置修饰语,在汉语中的表现一般为前置修饰语。
1.英汉关系分句标记与位置 1.英汉关系分句标记与位置
这句话以限定动词remember (“记得” 这句话以限定动词remember (“记得”)为中 心搭建,可以直译为[译文一] 心搭建,可以直译为[译文一]。这种句式汉 族人提起来觉得过“ 族人提起来觉得过“紧”,不顺畅,因为 它是以“形”(动词中心的框架)役“意” 的。上例英语关系的分句兼有状语的功能, 所以按照汉语的习惯,译文呈逻辑顺序展 开的心里时间流。顺畅的译文应该是[ 开的心里时间流。顺畅的译文应该是[译文 或者[译文三] 二]或者[译文三]
英汉关系分句的对比 与翻译
英汉关系分句的对比 与翻译
1.英汉关系分句标记与位置 1.英汉关系分句标记与位置
1.英汉关系分句标记与位置 1.英汉关系分句标记与位置
英语关系分句(relative clause)是一种由 英语关系分句(relative clause)是一种由 关系词引导的分句形式的后置修饰语。 (章振邦,1981:413)它是通过所谓嵌入过 (章振邦,1981:413)它是通过所谓嵌入过 程而表现出来的一种关系。因此又被称为 内嵌句(embeded sentence) 内嵌句(embeded sentence)
1.英汉关系分句标记与位置 1.英汉关系分句标记与位置
以上5个例子中的关系分句分别表示“ 以上5个例子中的关系分句分别表示“原 因”、“结果”、“让步”、“目的”、 结果” 让步” 目的” “条件”。 条件”
1.英汉关系分句标记与位置 1.英汉关系分句标记与位置
申小龙(1993:482)曾做过以下的比较: 申小龙(1993:482)曾做过以下的比较: 【9】He did not remember his father who died when he was three years old. [译文一] 他不记得他三岁时死去的父亲。 译文一] [译文二] 他三岁时死了父亲,(所以)记不 译文二] 得他父亲的样子了。 [译文三] 他记不得他父亲的样子了,(因为) 译文三] 他三岁时就死了父亲。
【3】只听一路靴子脚响,进来了一个十七 八岁的、面目清秀,身材俊俏,轻裘宝带, 美服华冠少年。 汉语的习惯不愿意在宾语前加上很多修饰 成分,从而使它离开动词太远。(张志公, 1983:290) 1983:290)
1.英汉关系分句标记与位置 1.英汉关系分句标记与位置
注意:英语后置的关系分句,在汉语译文 注意:英语后置的关系分句,在汉语译文 中表现不一定是前置修饰语。特别是一些 兼有状语功能的关系分句。在英语中,有 些定语从句,兼有状语从句的职能,在意 义上与主句有状语关系,说明原因,结果、 原因,结果、 目的、让步、假设等关系。(张培基, 目的、让步、 1980:141)根据逻辑上的关系,含这些定语 1980:141)根据逻辑上的关系,含这些定语 从句的句子相当于汉语各种相应的偏正复 句。比如:
1.英汉关系分句标记与位置 1.英汉关系分句标记与位置
【2】(刘姥姥初进荣国府,与王熙凤正说 着话)只听一路靴子脚响,进来了一个十 七八岁的少年,面目清秀,身材俊俏,轻 裘宝带,美服华冠。 如果把少年的相貌,身段,打扮的一串评 价放在前面作修饰语也未尝不可:
1.英汉关系分句标记与位置 1.英汉关系分句标记与位置
1.英汉关系分句标记与位置 1.英汉关系分句标记与位置
【8】Men become desperate for work, any work, which will help them to keep alive their families. (人们极其迫切地要求工作,不管什么工作
1.英汉关系分句标记与位置 1.英汉关系分句标记与位置
【5】There was something original, independent, and heroic about the plan that pleased all of them. (这个方案富于创造性,独出心裁,很有魄 力,所以使他们都很喜欢。) 力,所以使他们都很喜欢。)
2.英语前置句型修饰语与汉语前置包 2.英语前置句型修饰语与汉语前置包 孕
【12】Good-bye to I didn’t know who. 12】Good【13】After no one knows how many 13】 generations or aeons, a Taoist known as Reverend Void , searching for the Way and immorality, came to Great Waste Mountain, Baseless Cliff and the foot of Blue Ridge Peak. (A Dream of Red Mansion) Mansion)